2017年全年复习备考指导.doc_第1页
2017年全年复习备考指导.doc_第2页
2017年全年复习备考指导.doc_第3页
2017年全年复习备考指导.doc_第4页
2017年全年复习备考指导.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年全年复习备考指导要拥有耐心,我认为作短期计划的方法很有效。为自己安排好每天看多少页书,做多少题等,如果每天的计划都能完成,甚至超额完成,那么考研成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个人认为每门科目的真题都一定要做。虽然政治考题年年变,但有些基础性的东西变化不大,而且从真题可以把握到出题规律(去年出的今年一般不出,但前两年到前四年的题重复出的概率较大等),抓住出题脉络,效果不错。单词一定一定要背,而且要背出感觉,最好每个阶段都背(哪怕你背的时候打盹)。也许背的时候你会觉得根本记不住,但是事后你会发现在不经意间掌握了许多单词。对于专业课,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要抓住一切时间来复习所有知识点,尤其是在前两遍,千万不要追求所谓的重点复习,真正的重点会在自己对全书充分理解后自动浮现出来。在近一年的备考过程中,不断有人问我:“考研有没有什么捷径?”其实不走弯路就是捷径。当得知自己考上天津大学研究生之后,我在图书馆里花了 7 天时间写成此文,总结了一些考研的方法与技巧,希望对在考研路上行走的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心 法 篇决心耐心恒心信心 OK一、决心 前行的动力考研要有坚定的决心,即“我一定要上研究生”。不少人决心不坚定,犹豫不决。有的一拖再拖,到很晚才开始认真复习;有的一边复习一边准备找工作。我身边这样的大多数人都失败了。坚定的决心,就是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不忘考研,一心一意备考,永不放弃。那么,如何才能拥有如此坚定的决心呢?我认为,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认清自己为什么考研。在决定考研之后,认真思考一下:“我到底为什么考研?”给出一个能支撑自己奋斗一年的理由。千万不要跟风,看别人考研,自己也考研。我当时的考研目的是和自己的人生理想挂钩的,即“做一个不平凡的人”。我认为,只有考上研究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靠本科学到的东西还远远不够。二、耐心 基本的条件耐心就是能在自习室坐一天的能力。这是考上研究生必须具备的条件。有耐心不一定能考上研究生,但没有耐心,肯定考不上研究生。当然,这并不是要你坐在椅子上一天不起来,学累了也可以休息,但时间不能太长,频率不能太高。有些人,坐在椅子上动动这个,翻翻那个,一会儿出去一趟,一会儿趴桌子上睡一觉,这些都是没耐心的表现。要拥有耐心,我认为作短期计划的方法很有效。为自己安排好每天看多少页书,做多少题等,如果每天的计划都能完成,甚至超额完成,那么考研成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三、恒心 成功的法宝恒心最关键,即是能在自习室坐一个月、两个月乃至一年的能力。考上研的同学多数都有恒心。有了恒心,考研几乎已经成功了一半;有了恒心,不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会坚持到底。我身边不少同学,复习了一两个月,放弃了,其实是很可惜的。我相信,如果他们坚持到最后,不少人会成功。要想拥有恒心,我认为做中、长期计划很有效,如暑假前、暑假、 9 11 月、 12 月到考前看哪些书等(做计划时最好为考试和其他突发事件准备出一两个月的时间)。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又可将其作为评判的标准,时刻激励自己为完成它而努力。四、信心 四“心”口的核心信心,确切地说是融会在决心、耐心、恒心之中的一颗“心”。没有信心,决心不会坚定,耐心、恒心不会持久。我有一个朋友,就是因为没有信心而考研失败了。她从考研一开始,就认定自己第一年不会成功,进而打算第二年再考,因此无法全身心投入考研状态。其实,她完全有实力在第一年就考上。却白白浪费了一年。谁也不能保证总有信心。我在信心不足的时候这样调整:翻翻看过的习题书,看看整理的笔记,想想以前的努力,来一番阿 Q 式的自我安慰 “已经尽最大的努力了,有人还不如我呢,放弃了太可惜。”到考研后期,由于做模拟题时经常受打击,因此采用和研友交流做题感受、评价模拟题的方式进行调整,感觉效果不错。我相信,如果以上四颗“心”全部具备,那么,你已经通过了考研心理这一关,即考研还未开始,你的成功就已注定!数 学 篇课本复习指导书习题集模拟题真题 OK数学是与专业课并列的最重要的科目,用时最长。一般总分高的学生数学分数都高,即数学是提分的一门科目。凭数学一门课,比别人高 10 到 20 分是比较容易的,而这个分数对于考研是相当大的差距。学习数学的要点是: a 注重基本概念、定理(就像练武时的扎马步,一定要有非常扎实的基本功); b 多动手做题(不能只看不动笔, 1 1 2 这样简单的东西也要写出来)。一、复习安排我的数学复习是从大三下学期开始的,大致分六轮:( 1 ) 3 月初开学 6 月 15 日 看一章课本,做课后题和陈文灯复习指南对应章节(平均四天一章)。这一遍最仔细,也耗时最多,看完之后基本掌握了各种题型的解法和考研大纲的要求。这一轮完成后基本上对数学考高分就有了信心,而很多人连复习指南的书还没看过呢。( 2 ) 6 月 16 日 8 月 10 日 这段时间我把复习指南又做了一遍,同时把从上一届学姐那里买的考研数学大纲解析做了一遍。这一轮完成后,虽然不能全部融会贯通,但基本建立了数学的框架体系,考研数学的信心更足了。而很多人复习指南第一遍还没完呢。( 3 ) 8 月 11 日 9 月 30 日 数学过了两遍,基本题型已经能够解决了(对复习指南太熟了)。这时感觉做的题不多,急切希望做些题练练手,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于是从图书馆借了本陈文灯的题型集粹,做了一遍(平均一至两天一章)。因为这段时间准备并参加了一个比赛,有些分神,所以进度较慢。( 4 ) 10 月 1 日 1 1 月 10 日 把复习指南又做了一遍,主要目的是在很短时间内,完全建立数学框架体系,达到融会贯通。因为有了前三轮的基础,所以这一轮完成的比较顺利。但由于去外地参加某比赛的答辩以及准备期末考试,进度依然不快。( 5 ) 11 月 11 日 考前一周 基本没什么事了,全心全意备考。这段时间主要是做模拟题和真题。把李永乐的 400 题连续做了两遍,又把十年真题做了一遍(留着上年的真题到考前一周做)。这时已经信心十足了。( 6 )考前一周 考试 发现时间有些紧了。迅速把复习指南扫了一遍,卡着时间做了一遍去年真题(不管好坏,千万别往心里去),剩下一两天把以前总结在本子上的公式、解题方法看了一遍,感觉效果不错。二、参考“捷径 ”本人是数学专业学生(今年考数一),对数学要求较高。比如我第一轮的复习,其实速度是比较快的,一般人难以做到(当然,数二、数三、数四内容少,努力学完全有可能),有些也不必做到。下面是我和其他一些研友共同探讨出来的一条路,按照这条路走完,正常的话,数学应该能拿 140 分左右。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1 ) 3 月初开学 暑假前 看课本、课后题、复习指导书(如果用陈文灯的复习指南,线代部分最好做李永乐的线代辅导讲义)。可以先把课本做完再做复习指导书,也可以像我一样逐章做过去,关键是做完就行(数一可以迟一些,但不能超过放假后两周)。当然,此时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刚刚做完一章,回头再看已经忘了。不用担心,这是刚开始做题少的缘故,随着数学复习的深入,自然会有质的提高(想看到整个森林,你要先一棵一棵的把树栽上)。目的:掌握各知识点和大纲基本要求。( 2 )暑假放假 9 月 1 日开学 把复习指导书再做一遍。目的:初步建立框架体系,更深入地掌握各知识点。( 3 ) 9 月 1 日开学 11 月初 找本习题集做一遍。有时间把复习指导书再做一遍,时间短的话看一遍课本也行。目的:提高计算能力,融会贯通。( 4 ) 11 月初 考前一周 模拟题、真题(留一套)至少各做一遍。有时间把课本再扫一遍。目的:和考研挂钩,探寻历年出题规律,提高考研分数。( 5 )考前一周 考试看总结的东西,做一套真题。目的:查漏补缺,保持良好状态,迎接考试。在每一遍复习之后都要有一个深刻的思考过程,看看与上一遍有什么不同,如果发现了赶紧记下来。三、书评( 1 )陈文灯复习指南 1 强烈推荐。此书将不少知识模块化,优点是条理清楚,解题步骤明了,尤其是高数,相当经典。缺点是一些活的、新的题型没有及时补充修订,尤其是线代,故认为线代复习不要看复习指南。总体来说此书相当不错。( 2 )李永乐复习全书 一直有人把复习指南和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做比较。普遍看法是李永乐的简单、陈文灯的难。个人认为不能用简单、复杂来评判。复习全书知识点划分的更为精细,应用的方法更为基础,或者说是让人更容易接受,这一点在 400 题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同时,由于太细,也就导致稍显繁琐。总体来说此书不错。( 3 )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 强烈推荐。此书我没做过,但做过的人都说不错,且刚好弥补复习指南的不足。优点是题型多而全,一些方法比较经典,归纳的也不错。缺点是难度不够,而且过细。( 4 )考研数学大纲解析 适合用作参考,不做也罢。上边有错误解法讲解,可以看一下。和指导书不一样的地方以此书为准(如数理统计区间估计的方、圆括号等)。( 5 )陈文灯题型精粹 推荐。目前同类型的习题书不多,相比较而言,此书还算可以。做完后基本能达到练手的目的。和复习指南思路相同,但更难一些。总结了更多的公式和技巧,但考研一般不考。( 6 )李永乐 400 题 强烈推荐。与陈文灯的书风格不同,是一本创新性质的模拟题。有一定难度。做完陈文灯的复习指南,再做此书,效果相当不错。做此书重点不是看答了多少分,而是看从每一套题中学会了什么,找到了哪些自己掌握不牢的知识点,在这个时候发现问题比考试时发现好得多,建议做完每一套题后都要有一个深刻的总结过程。( 7 )李永乐历年试题解析 推荐。主要是没发现更好的真题书。优点是有错误解法举例,解析较细。缺点是没有采纳各家之长而达到经典的地步,个别题解析方法不全。选真题书要慎重,解析一定要详细,即选“厚”一点的。做真题一定要注意在 2003 年前后的题型变化,也就是 2003 年及其以后的考题要点重点研究(各科都是如此)。政 治 篇讲义习题书时政精装真题模拟题 OK政治一般不会“卡”人,但如果认真复习的话,高出别人 5 10 分也是很有可能的。本人由于是数学专业出身,对政治科目最没信心。因此,花在上面的时间很多,但到后期仍觉得有些捉襟见肘。其实,政治的内容不少,需要认真对待。一、复习安排我的政治复习时间仅次于数学,但感觉走了一点弯路,不是太成功。( 1 ) 8 月下旬 9 月 1 日开学 因为对政治没底,所以上了个暑期辅导班。迅速把政治过了一遍。只记住一句话:“政治多选题选项凡拿不准的就选。”于是得出一个结论:“辅导班有用,但不值那么多钱,而且占用很长时间,不上也罢。”当然,虽然之后我一个班也没上,但通过上网以及朋友也找到过一些辅导班的材料。尤其到考研冲刺阶段,看看辅导班标出来的重点还是收获不小的(自己不必亲自去上辅导班,通过其他渠道也能找到材料)。( 2 ) 9 月 1 日开学 1 0 月 31 日 仔细地把考试虫的政治辅导讲义和核心试题过了一遍。对考研政治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 3 ) 11 月 1 日 1 2 月 19 日 上面的两本书又复习了一遍。对政治的知识结构与内容更熟悉了。( 4 ) 12 月 20 日 考 试 看了时政(时间不用太多,但要看不同版本的);做了本精装版真题;背了的 20 天 20 题(每天上午一小时);用每晚睡觉前的时间看了一遍“红宝书”。时间太紧,没做模拟题就上考场了。二、参考“捷径”虽然政治分数不高,但看了很多人的复习方法。总结自己的经验,如果我今年再考,应该按下面的方法复习:( 1 )暑假放假 9 月 1 日开学 买本今年的“红宝书”看一遍(不用占太长时间)。目的:对考研政治有个基本的了解。( 2 ) 9 月 1 日开学 1 1 月初 买本今年的讲义(推荐任汝芬的序列一)较 仔细地看一遍。如果一看政治就想睡觉,推荐这样做:找个本子,边看边记笔记。缺点是速度慢,优点是记忆深刻;再买本今年的习题书,对应讲义一章一章跟着做下来。目的:掌握各知识点(偏重理解,但个别名词的概念要背)。( 3 ) 11 月初 12 月初 讲义和习题书再过一遍。可以将每一章知识结构用大括号形式写出来,并在上面加主要内容。目的:建立框架体系,掌握各知识点。( 4 ) 12 月初 1 月初 做一遍精装真题; 12 月中下旬用几天时间看看时政。目的:和考研挂钩,探寻历年出题规律,提高考研分数。( 5 ) 1 月初 考 试 对照考研班给出的重点,把“红宝书”再看一遍;买份今年的模拟题(推荐任汝芬序列四)做一遍(留一套);买本全是大题的小册子(推荐的 20 天 20 题),每天背一两道;考前一周做一套模拟题,看一遍时政和其他以前做过、总结过的东西。目的:查漏补缺;选择题、大题迅速提高分数;保持良好状态,迎接考试。三、书评其他科目买旧书完全没问题,甚至比买新书收获更大(我的口号是:花最少的钱,考最高的分)。但政治一定要买新书。因为政治内容年年变,而考试考变化的地方概率奇高。( 1 )“红宝书”(政治大纲解析) 强烈推荐。考政治必看的一本书,相当于标准课本。几乎每年真题单选都有此书原话,且多选、大题均以此书为准。( 2 )考试虫政治辅导讲义 尚可。看此书和看其他书相比,单从考研成绩上来说差别不大。优点是结构性明显,且书后的附录部分有些用处,可以复印下来。缺点是个别地方有错误,且一些知识点讲解的不太好,有待完善。( 3 )任汝芬序列一 推荐。也是一本讲义书,考点、重点突出,知识点讲解的还行。( 4 )任汝芬序列二 书不错,题目挺好,但致命缺陷是没有解析,不做也罢。选择辅导材料,不要选解析不详细的,原因如下: a 浪费时间。考研复习,尤其到后期,时间很紧,学生根本没时间一个题一个题去找出错的原因; b 不能提高水平。学生选择辅导材料,目的是提高自己的水平,而不是检验自己的水平。详细的解析本身就是知识,可帮助学生达到提高的目的。( 5 )考试虫核心试题 推荐。题目出的比较经典,讲解相当详细。适合基础较好的同学使用。( 6 )陈先奎政治理论基础过关 2000 题 推荐。一本习题书,题目比较多,基本涵盖了各个知识点。适合政治基础一般的同学使用(比如理科生)。( 7 ) 20 天 20 题 强烈推荐。题不多不少,为政治后期大题复习节省了不少时间,且覆盖面广,重点突出。几乎每年都能压中题。( 8 )恩波精装真题解析 应该还有比这本书更好的。我买这本书主要是因为便宜,且解析得不错,基本能达到做题的目的。不对其他真题进行评论主要是没做过,不了解情况。有人觉得做真题意义不大。个人认为每门科目的真题都一定要做。虽然政治考题年年变,但有些基础性的东西变化不大,而且从真题可以把握到出题规律(去年出的今年一般不出,但前两年到前四年的题重复出的概率较大等),抓住出题脉络,效果不错。下边说说选真题的标准: a 选精装真题。精装版把过时的时政部分以及其他没用的东西删掉了,为学生节省了大量宝贵的时间; b 解析一定要详细。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9 )任汝芬序列四 强烈推荐。基本考前必看的一份模拟题。和考研很对路,基本每年都能压中题。英 语 篇单词书阅读书其他专项书真题模拟题 OK英语是一门应引起充分重视的科目,它排在专业课前面,最容易挂科。与其他科目不同,考研英语和基础关系很大,在短时间内,英语基础好的同学不用太努力也能考高分,而基础不好的同学却不行。确切地说,考研英语难度是相当高的。不少人喜欢拿考研英语和六级进行比较。当然,两个考试侧重点不同(考研英语更重读、写能力),但一句话足以区分:六级能过的考研英语不一定能过;考研英语能过的过六级基本没问题。一、复习安排英语是我最早开始复习,也是花时间最少的一门科目。回首过去一年才发现,和其他三科比起来,我在英语上面走的弯路最多,犯的错误最大。主要体现在做的东西太多而且太杂,做完之后没有进行仔细研究、分析和总结,即犯了题海战术的错误。题海战术对付像数学这种计算性的科目或许还行,但对于英语,收效不大。虽然最终完成了设定的目标,但和自己的实力比起来,感觉如果方法正确的话,分数还应更高一些。( 1 )大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前一个月 3 月中旬 从图书馆借了一本 70 天攻克考研单词,背了一遍。( 2 ) 3 月中旬 7 月初 从图书馆借了本人大版 220 篇阅读,每天四篇(太求速度,没做分析);从研友那里借来星火,连续背了三遍(因为后来再没看过,效果一般)。( 3 ) 7 月初 9 月 1 日开学 从图书馆借了朱泰祺的英语复习指导、的翻译 100 篇“ 4 1 ”征服法,都是选择性地做了做;借了本韩鹏的阅读书(写得一般),做了一遍(题海战术,没做分析)。( 4 ) 9 月 1 日开学 1 1 月中旬 石春祯的精编阅读理解 220 篇做了一部分,考试虫新题型突破、十年真题、模拟题各做了一遍(速度依然很快)。( 5 ) 11 月中旬 1 2 月中旬 发现了自己题海战术的错误,把真题又做了一遍,并认真地进行了分析。或许是前面知识积累到了一定程度(英语学习的特点是:你学了一两个月感觉没什么变化,可能下一个月就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感觉效果相当不错。( 6 ) 12 月中旬 考 试 毕金献的模拟题做了一遍,把留下没做的去年真题做了,背了几篇作文就上考场了。二、参考“捷径”确切地说,考研英语没有固定的复习模式。用不同方法复习,单从分数上看不出多大差异(和一个人的英语基础联系太大)。到最后也没有探索出一条令自己满意的“捷径”。其他科目按照我的“捷径”做,拿高分是比较肯定的,只有英语不敢保证。因此,大家参考一下就可以了。( 1 ) 3 月初开学 暑 假前 a 背单词。至少两遍,多了更好。我背单 词的方法是(以第一遍为例):先把昨天背的十几页背一遍,再背十几页今天的。准备一张纸,把不会的记在纸上,放兜里或贴在床边,有机会就看。有人说单词背了就忘,没用。我认为不对,背了忘是因为背的次数少。背,有可能会;不背,肯定不会。 b 单词背了一遍之后,找本阅读书做。不求快,但要认真分析。可以一天做(做的时候卡时间,一次四篇),一天分析。一本阅读书文章不一定多, 100 篇足矣。目的:巩固基础知识,提高阅读水平。( 2 )暑假放假 9 月 1 日开学 把真题按专项做一遍;阅读没做完的话接着做,做完的话换一本继续(做真题阅读时可以停一下)。抽时间继续背单词,不求快,背就行。目的:总结真题,熟悉考题思路。( 3 ) 9 月 1 日开学 1 1 月初 哪个专项没把握就找本对应的书练(在校生要学会利用图书馆资源);阅读继续做,不求快,但要认真分析。抽时间继续背单词,不求快,背就行。如果完成的早可以提前做模拟题。目的:各个击破,全面提高。( 4 ) 11 月初 考 前一个月 做模拟题。一定要选适合自己的。总的来说就是水平高的同学可以选难一点的,水平低的同学可以选简单一点的。抽时间继续背单词,不求快,背就行。目的:检验、提高英语水平。( 5 )最后一个月 再做一遍真题( 2002 年以前的阅读可以不做),留一套到最后一周做;背尽可能多的作文(最后几天可以只背一篇自己认为相当经典的,背到滚瓜烂熟为止),总结自己与众不同的模板句;背一遍单词。目的:恢复自信,保持良好状态,迎接考试。尽管阶段分的很明确,但有的事情是不分阶段的。第一就是单词。单词一定一定要背,而且要背出感觉,最好每个阶段都背(哪怕你背的时候打盹)。也许背的时候你会觉得根本记不住,但是事后你会发现在不经意间掌握了许多单词。还有一定不要忽略谚语之类的知识,没准写作时就用到了,总之让背单词成为一种习惯。第二就是阅读,一定要持之以恒,练习重要,分析尤甚。对某一道题目,搞清为什么选,也要搞清为什么不选,要找到自己真正信服的理由,而不是解析上给出的理由。单是练习而不分析,效果事倍功半。第三,新题型要尽早熟悉,但时间可以用的少一些。今年很幸运,新题型很简单,拉不开档次,但往年可不一样。最后充分重视作文,这一项是最容易得分的,一个漂亮的单词便足以拉开一个档次。作文复习一般开始较晚,但还是推荐经常动笔练习,哪怕是几行字的随笔。复习英语赠送一句话,没有捷径,努力是唯一(其他科目也一样)。三、书评( 1 ) 70 天攻克考研单词 一般。解析不太详细,错误也不少。优点是按天记单词,可以强迫自己一天一天背下来。( 2 )星火 强烈推荐。十分详细,可以看出出书人用心良苦,各方面都考虑到了。( 3 )朱泰祺英语复习指导 比较简单,担心不过线的学生可以认真做一下。( 4 )考试虫考研英语新题型突破 难度较大,适合英语水平高的学生做。( 5 )毕金献冲刺试题解析 一套模拟题,难度大,与考研不对路,一般解题技巧根本没用,不做也罢。( 6 )张锦芯模拟考场 推荐。一套模拟题,去年卖到脱销,和考研很对路。( 7 )全国考研命题研究组张磊考研英语 10 年真题系统精析 强烈推荐。号称“考研英语红宝书”。十分详细,解析不错。穿插了一些技巧,做完后受益匪浅。( 8 )英语文摘 如果喜欢在业余时间读些东西的话则强烈推荐。和考研文章如出一辙,极其相似。( 9 )吴永麟英语 100 篇精读荟萃 推荐。文章不难,题目像考研,有翻译,解析还行。( 10 )人大 220 篇 推荐。与考研大纲词汇比较接近。暑假前做是个不错的选择。缺点是文章篇数较多,耗时较长。做 100 篇足矣。( 11 )石春祯 220 篇 一般。阅读此书可以练习长难句理解,出的题目不太好,大家如果要用,立足于看懂每一篇文章就行。( 12 )胡敏考研英语阅读理解精读 200 篇 推荐。没做过,但听说不错。专 业 课 篇课本练习题真题 OK专业课和数学一样,也是提分的一门科目。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专业课科目不同,复习方法也不同,但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跨专业考生。我身边不少人都挂在了专业课上。对于专业课,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要抓住一切时间来复习所有知识点,尤其是在前两遍,千万不要追求所谓的重点复习,真正的重点会在自己对全书充分理解后自动浮现出来。其实对于数学和专业课,最忌讳的是眼高手低,各种方法千万不要只挂在嘴上,而是要付诸于实践,并且在实践中找到更适于自己的方法。一、我的考研之路 ( 专业课只有一两本书的同学可以参考 )我的专业课复习是从大三下学期开始的,转校跨专业。专业课本只学了一部分,但和数学相似,计算较多,比较容易上手。千万不要报那种有 N 门科目(包括复试)、一门也没学过的专业(除非你特强),至少要学过一部分才行。( 1 ) 3 月初 8 月 15 日 课本和课后题做了两遍。基本掌握了各个知识点,能熟练解答。( 2 ) 8 月 16 日 1 0 月 9 日 看了两遍课本,感觉课后题题量不大,且比较简单,于是把与课本对应的习题集做了一遍,水平大有提高。( 3 ) 10 月 10 日 1 1 月 10 日 又做了一遍课本,主要目的是建立框架体系,融会贯通。做完后专业课信心十足。( 4 ) 11 月 11 日 1 2 月 11 日 做了一遍真题。边做边总结,边总结边提高。做完后基本找到了考试的出题规律。( 5 ) 12 月 12 日 考 试 先用几天时间写了篇文章,总结了十年以来的所有考点,并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