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莱芜市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声望调查研究.pdf_第1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莱芜市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声望调查研究.pdf_第2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莱芜市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声望调查研究.pdf_第3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莱芜市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声望调查研究.pdf_第4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莱芜市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声望调查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说明 (根据学位论文类型相应地在“”划“”) 本人郑重声明:此处所提交的博士/硕士论文莱芜市中学体育教师 职业声望调查研究,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在曲阜师范大学攻读博士/硕 士学位期间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除注明部分外不包含 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 集体,均已在文中已明确的方式注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将完全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根据学位论文类型相应地在“”划“”) 莱芜市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声望调查研究系本人在曲阜师范大学攻读 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本 论文的研究成果归曲阜师范大学所有,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不得以其他单位的 名义发表。本人完全了解曲阜师范大学关于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 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部门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允许论文被查阅和 借阅。本人授权曲阜师范大学,可以采用影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可 以公开发表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作者签名: 日期: 导师签名: 日期: 摘摘 要要 中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学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 用。体育教师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体育课程的主要执行者,担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要让高 素质的体育专业人员选择从事中学体育教师这一工作、让在职的中学体育教师有更大的热 情投入到本职工作,从而保证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提高青少年的健康水平,就必须要提高 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地位研究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地位、职业声望,对中学体育教师的职 业声望进行研究,不进有利于中学体育教师社会地位的提高, ,也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水平 的提高和中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化。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就莱芜市 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声望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对影响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声望的因素的分 析,提出了提高莱芜市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声望的策略,研究结果表明: 1、莱芜市中学体育教师中青年教师居多,学历基本达标,职称结构较为合理,对专 业知识、普通知识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掌握水平较好,在科研水平仍有明显欠缺。 2、莱芜市中学体育教师对本职业的认同度不高,对本职业喜爱程度处于一般水平, 对本职业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不太满意,工作强度偏大,大部分教师对工资水平不满意, 职业态度较为端正。中学生家长对中学体育教师的认同度处于中等水平。 3、莱芜市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声望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职业功能因素、职业环境因素、 自身素质因素等。 4、莱芜市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声望的提高策略包括:重视学校体育的价值,弘扬体育 精神,改善学校教育环境,自我提高等。 关键词关键词:莱芜市;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声望 abstract the middle school stage is the key period of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secondary school education in the entire education syste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s the elementary education in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of the chief executive, is shouldering the significant social responsibility. to make high-quality sports professionals choose to engage in middl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this work, let in middl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with greater passion into their work, so as to guarantee the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youth level, it must improve the middle school pe teachers occupation status of middle school pe teachers occupation status, occupation reputation, prestige of middle school pe teacher s occupation was studied, not to the middle school pe teachers social status, but also conducive to improving, adolescent health and raising the level of the middle school pe teachers specialization. this article uses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law, the expert interview law, questionnaire survey,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laiwu middl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s occupation prestige status were investigated, through the influence of middle school pe teachers occupation prestige factors analysis, put forward to raise laiwu city middle school pe teachers occupation reputation strategy, research results show: in 1, laiwu middl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young and middle-aged teachers are the basic standards, qualifications, professional title structure more reasonabl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general knowledge and the technological means of modern education level of mastery is better, at the research level is still evident lack. in 2, laiwu middl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on the occupation recognition is not high, the affection degree occupation in the general level of the occupati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less satisfaction, work intensity is bigger, most of them are not satisfied with the salary level, occupation attitude is correct.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 on the middle school pe teachers identity is at the secondary level. in 3, laiwu middl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occupation reputation the main influential factors are the occupation function factors, environmental factors, occupation oneself quality factor. in 4, laiwu middl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occupation prestige enhancement strategies include:the importance of school sports value, promote the spirit of physical education, improve school education environment, self improvement. key words: laiwu city; middle school pe teachers; occupation prestige 目录目录 1 前言 . 1 1.1 选题依据 . 1 1.2 文献综述 . 3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6 2.1 研究对象 . 6 2.2 研究方法 . 6 3 结果与分析 . 8 3.1 职业声望的相关概念 . 8 3.1.2 职业声望 . 8 3.1.3 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声望 . 9 3.2 莱芜市中学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 . 10 3.2.1 年龄结构 . 10 3.2.2 学历水平 . 10 3.2.3 职称结构 . 11 3.2.4 体育科研能力 . 11 3.2.5 继续教育的情况 . 12 3.2.6 工资水平 . 12 3.2.7 福利待遇 . 12 3.2.8 工作强度 . 13 3.3 莱芜市中学体育教师职业状况 . 13 3.3.1 在职体育教师对本职业的职业声望的总体评价 . 13 3.3.3 莱芜市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态度情况 . 13 3.3.2 学生家长对莱芜市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声望的评价情况 . 15 3.4 莱芜市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声望的影响因素 . 15 3.4.1 职业功能 . 16 3.4.2 职业环境 . 16 3.4.3 自身素质 . 17 3.5 莱芜市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声望的提高策略 . 18 3.5.1 重视学校体育的价值,弘扬体育精神 . 18 3.5.2 改善学校教育环境 . 20 3.5.3 自我提高 . 21 4 结论 . 22 附件 1: . 25 附件 2: . 29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31 致谢 . 32 1 莱芜市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声望莱芜市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声望调查研究调查研究 1 前言前言 1.1 选题依据选题依据 近年来的几次关于中小学生的健康体检,其结果呈现给我们的是,当今广大青少年的 体质健康状况并没有朝着我们期望的方向发展,比如, 2007 年 6 月 1 日,在北京开幕的 “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论坛”上,国家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就指出, 最近二十年的组织的青少年体质调查都表明,中国青少年的总体身体素质呈现下降趋势。 而且,与此同时,学生的肥胖率和近视率也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如果不采取措施,这种 趋势仍会继续下去,甚至愈演愈烈,更严重的是部分同学还可能因为视力限制而与自己所 向往的学校、专业擦肩而过。作为祖国未来的太阳,中学生出现肥胖、过早近视,这些现 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当今这个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就是知识 的不断更新和人的智慧的提升,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教育理念逐渐转向为更加注重基础 教育的质量,转向为把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作为衡量教育成败的标准,而不是传统的简单 的获取较好的学习成绩。中学体育教学在整个教育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作 为基础教育重点的中学体育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的关注1。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积极部署下,2001 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 行) ,纲要指出,要建立教师自评为主,校长、家长、学生共同评价为辅的评价制度,不 断提升教师自身素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在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的共同努力 下,全国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终于在 2006 年 12 月 20 日成立,全面指导和监督全国阳 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情况。2007 年 4 月 23 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胡锦涛同志特 别指出:要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教育工作。之后,在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 央的积极部署下,2007 年 4 月 29 日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在全国启动,这深刻体现 了国家对中小学生体质水平的重视2。 体育教育工作既是一项体力劳动也是一项脑力劳动,尽管体育教师付出了大量的精力 在学生身上,但是由于传统因素的影响,社会对体育教师的印象很多还停留在“四肢发达, 头脑简单”上。认为中学体育课就是玩,什么人都能教,不一定非得需要体育专业的教师 来教,甚至为数不多的学校中没有专门的体育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学体育教师沦为 了中学教师队伍中可有可无的非专业、非技术性人员。这种情况下,中学体育教师的工作 不被认可,可度较低又造成体育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较低,这就很容易影响体育教师工作 的积极性,更不要谈创新中学体育课,教师积极性的下降又进一步导致了社会对中学体育 1 林芬,张戈.素质教育中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体育教师任务j.体育师友,2(x)1,(2):39. 2 白文飞等.北京市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途径j.继续教育,2002,(6):36-37. 2 教师的不良印象,这样的恶性循环,对于中学体育教学和中学体育教师都是非常不利的。 1.1.1 提高青少年健康水平的需要 从最近几次针对中学生的体质调查来看,目前,中学生的体质状况确实让人担忧,不 管是从肥胖人数还是从身高水平,视力水平来看,当前中学生的健康水平都让人担忧,这 与基础教育阶段的体育教育教学状况是分不开的,国家对这一状况高度重视,也已经着手 采取有效措施来遏制这一状况。中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是祖国的明天,很难想象, 连最起码的健康体魄都没有,青少年如何建设祖国的明天?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 时期,在这一阶段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科学的锻炼,没有坚实的基础,很难说以后能有强 健的体魄建设祖国的未来。中学体育教师是有别于其他教师的一类特殊的教师群体,他们 的工作不仅是传授给学生文化知识,还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采取措施保证中学生的身体 健康和心理健康3。但是,如果中学体育教师缺乏应有的报酬,缺乏应有的社会地位,可能 就会产生懒惰情绪,得过且过,对体育课敷衍了事。这种教学状况对中学体育教学和中学 生的长远发展都是不利的。 1.1.2 提高中学体育教师社会地位的需要 从素质教育和阳光体育的推行可以看出国家对基础教育工作的重视。基础教育是整个 教育工作的起点,也是重中之重,国家的前途在于教育,而衡量国家重视教育的程度的标 准就是教师的社会地位,衡量教师社会地位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职业声望。某个职业的声 望势必会影响人们的择业趋向和从业热情4。因此,要看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现状就是看作 为基础教育的执行者的从业者其职业声望如何。体育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点,体育教师作 为基础教育中的体育课程的主要执行者,担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要想让高素质的体育专 业人员选择从事中学体育教师这一工作,让在职的中学体育教师有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本职 工作,必须要提高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地位5。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声望提高了,其职业地 位必定也会得到提高。 1.1.3 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一直以来,教育的职能都被定义为教书育人,且大都认为育人职能重于教书职能,在 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下的情况下,就大多数家庭而言,孩子入学的主要目的就是 学习知识。因此,广大的中学体育教师的职能就是传授知识。随着经济水平高速发展,教 师已经不再是整个社会的知识独占者,现在的孩子入学,尤其是在中小学阶段,其主要目 的已经不是简单的学习书本知识,其主要目的是让孩子在学校的良好氛围下,健康、快乐 的成长,并在此基础上获得全面的发展,而不是单单只要考试成绩好,而这也恰恰是时代 赋予当代中学教师的任务6,在这样的情形下,中学体育教师要想胜任这一职务,所需要具 备的不仅是学科知识,更需要具有高超的教学技术和技巧,这就对中学体育教师的素质提 3 陈作松,季浏.新体育课程的实施对体育教师提出的新要求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 (3):370-372. 4乐军.新加坡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政策浅析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报,2007,(2). 5 李洋洋等.新课改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师职业能力认同情况的调查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26(1):80-82. 6 宋会君.体育教师专业化之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年. 3 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学体育教师需要意识到时代对自己的要求,而且要为了满足时代的需 要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的能力能与课程的发展相适应7。只有这样,中学体育教师的专业 性和不可代替性才能显露出来,但是没有相应的职业地位和职业待遇做保障,如何能让中 学体育教师在紧张的教课之余去寻找机会不断发展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对中学体 育教师的职业声望进行研究有利于提高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地位,促进中学体育教师不断 向着专业化发展。 1.2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通过中国知网、互联网等方式查阅大量文献。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以职业声望为篇名, 以 1989 年-2011 年为年限共搜到 80 篇文章,在搜索结果中,以体育教师为篇名进行二次 检索,共搜到 0 篇文章;而以中学体育教师为篇名进行检索,得到论文 655 篇,在搜索结 果中以职业声望为篇名进行二次检索,得到论文 2 篇。 1.2.1 国外对职业声望的研究 最早的对职业分层的研究是在 19 世纪末,在 1897 年美国的人口普查中,工作人员 w亨特为了对美国的职业地位进行研究,把职业归为四个等级:第一级是产业主,第二 级是职员,第三级是熟练工人,第四级是一般体力劳动者8。最早提出职业声望这一概念的 人是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他提出了对社会进行分层应该依据的三个方面:财富、权 力和声望。当时有大量的社会学家用统计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分层,形成了大量的职业声 望量表,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依据9。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对职业声望这一概念的理解和传播,职业声望的使用越来 越广泛,并且逐渐的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10,比如:有的将社会统计学方法应用到社会分 层研究,发展出多种多样的职业声望量表。也有的将通过职业声望研究得到的成果应用到 其他的领域,比如社会学领域。还有的将职业声望应用到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差异比较 研究之中,如布劳和邓肯的地位获得模型11。 职业声望量表出现并投入使用是在 1925 年,g康茨用自己研制的职业声量表研究美 国的职业声望12。1947 年,美国学者诺斯和哈特发表了对美国的职业声望进行调查所得到 的结果。根据对职业声望的评判依据的差异,社会学家将职业声望分为四种理论模型:第 一种是:戴维斯和莫尔提出的功能论。该理论认为,职业地位和职业声望存在差异是合理 7 杨占明.体育教师素质论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8. 8 the role of affectivity in job satisfaction:a meta-analysis,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volume 29,issue 2,august 2000,pages 265-281,james j.connolly anchockalingam viswesvaran. 9 高顺文.职业声望研究二十年述评c.2003 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会议论文上卷. 10 thoma,j.(1991).international sport management education: a model for crossing country borders.north american society for sport management conference. 11 liu yin establishing a model and basic principles of sports market monitoring system at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 beijing university of physical.2005(1). 12 kremer-hayon(1990).the inner world of israeli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work aititude, job satisfaction and stress.comparative education,26(2-3). 4 的,因为必然有一些职业比另外一些职业,在功能上更为社会所需要,这些职业一般有些 特殊利益,比如工资待遇、社会地位等,因此职业声望的差异源于职业功能的差异13。第 二种是:t帕森斯的共同价值观和首要社会机构论。该理论认为职业声望是由人们的价 值观评价所形成的,评价的依据是社会首要机构所倡导的共同的价值观。该理论认为,共 同的价值观和社会的首要机构造成了职业声望的差别,该理论还认为,社会的首要机构不 是固定的哪个机构, 它是由当时的历史、 文化等因素决定的。 第三种是: r 辛普生和 l 辛 普生所提出的教育、技能、责任理论。该理论认为造成职业声望差异的因素是职业需要的 技能、责任的不同,该理论与戴维斯和莫尔的功能论具有相似性,但是具体观点又有所区 别。第四种是:d特雷曼的职业声望结构论。特雷曼通过对 60 多个国家的职业声望的资 料,编制了“标准国际职业声望量表” ,该量表的数据表明,各国对职业声望的评价极其 相似,他认为,职业声望的差异取决于社会结构的不同。同时,他认为,职业声望只是由 社会结构决定的,而跟评价者无关14。 1.2.2 国内对职业声望的研究 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受职业“只是劳动分工不同,而无高低贵贱之分”传统思想以及 社会学学科发展状况的影响,职业声望研究起步较晚,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才有学者开始进 行这方面的研究15,发展至今,已出现了一些比较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归纳和分析其研究的方 法和内容,对于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是大有裨益的。职业声望调查对象的选取范围,包括一 定地域的社会成员、 单位组织的成员及一个特殊群体16。 从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多数调查对 象都是面向一定区域的社会成员,以抽样方法获得,具有一定代表性。基于考虑我国“单 位制”的存在、调查对象的职业认识水平等因素,有学者主张应在一个单位内部进行职业声 望调查17。为避免由于主观评价标准不一致而导致的职业声望等级顺序和声望分值的不稳 定性,有人认为应选取那些在生活背景、 价值观念和社会资源占有状况方面相对一致且对被 调查职业熟悉的特定社会群体作为调查对象18。 对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声望的研究 作为素质教师的重要执行者的中学体育教师,其职业声望已有很多学者在关注。周细 琴,王伟在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声望的形成及其发展中,对上世纪中学教师流失的现状 做出分析,并得出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声望较低,社会地位不高;王晓芳在影响中学体 育教师职业声望的主体因素及对策研究中通过对社会地位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概括,得出 中学体育教师是被遗忘的角落;王凯在我国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声望研究考察中通过对 曾经出现的一些、在社会上曾经引起过较大影响的、有关职业声望的研究的整理和分析, 13 李强.转型时期冲突性的职业声望评价j.中国社会科学,2000(4). 14 高顺文.我国职业声望研究二十年述评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年 4 期. 15李春玲:当代中国社会的声望分层职业声望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测量,社会学研究,2005 年第 1 期. 16楼世洲.探寻与应对:教师专业化背景下的职业声望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2): 44-47. 17左斌,何继亮,刘凤敏.武汉市民的职业声望评价研究报告j.社会心理研究,1996(3). 18周细琴.王伟.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声望的形成及其发展j.体育学刊.2003.10(3):109-110. 5 发现改革开放以后, “脑体倒挂”的现象有所改变,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声望总体上处于 中上位置,但是仍然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徐延辉,陈阳在体育从业人员职业声望评价 研究中,在六个城市,对具有较强代表性的 17 种体育从业人员的职业声望进行了调查, 并对结果进行深入、细致的整理、分析,得出:在全部的 17 种具有强代表性的体育从业 人员中,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声望排到了第 12 位。 对影响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声望因素的研究 周细琴,王伟在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声望的形成及其发展中通过对中学体育教师的 历史形成过程和发展现状的综合分析,从教师职业收入、现行升学科目的设置、社会观念、 官本位传统、教师作业特点和社会风气等方面归纳出体育教师职业声望比较低的原因;王 新兵,杜学元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教师职业声望的现状、成因及对策中通过对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的有关中学教师职业声望的资料的分析, 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对造成我国中 学教师职业声望现状的成因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具体指出影响中学教师职业声望的 因素有:教师期望和现实的差距、教师声望地位与教师其他层面的社会地位不一致、政府 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的教育管理者存在有损教师权益的现象等方面 19;王凯在我国中学 体育教师职业声望研究考察中,对历年来学者所作的职业声望研究进行历史考察,以期 理清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声望状况,对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做参考。作者从文化传统、教 师待遇、教师的基本素质三个方面对中学教师的职业声望现状的原因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中小学教师职业声望在地区间存在差异、中小学教师职业声望受年龄因素的影响,并特别 指出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声望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表现在对于大学生群体的研究中 20;王 晓芳在影响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声望的主体因素及对策研究中通过对学校和教师的使命 的分析,从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教师两个方面得出,中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本质缺乏正 确认识、人文素质偏低、运动技术水平下降,中学体育教师缺乏敬业精神、沟通能力较弱、 职业信念淡泊是影响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声望的主体因素;王凯在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声 望研究考察中,通过分析曾经出现的一些比较有影响的有关职业声望的研究得出;城镇 居民对中小学教师的声望的评价高于农村居民,且受年龄因素的影响,中小学教师的职业 声望还存在地区间差异;楼世洲,张丽珍在探寻与应对:教师专业化背景下的职业声望 中对国际上对教师职业声望的研究和国内青年报对教师群体的职业声誉的调查进行了分 析、概括,指出:影响教师职业声望的因素可以归纳为六个方面:职业环境,社会功能, 职业道德,职业标准,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自主权。 对提高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声望的对策的研究 王晓芳在影响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声望的主体因素及对策研究中结合职业理念、社 会意识和教师自身等因素得出改依附为独立,主动适应意识、明辨体育课的性质,加强专 19 杜学元.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教师职业声望的现状、成因及对策.福建师范大学。2005.8. 20王凯在.我国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声望研究考察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5):50. 6 业技能、提高人文素养,树立良好教师形象、坚定职业信念,热爱体育事业是提高中学体 育教师职业声望的正确的路径选择; 教师职业发展与心理健康书中通过对教师群体的 职业声望的社会原因的分析明确指出,相比于从外部因素(如国家政策、教师职业资格等 规定)着手来提高教师的职业声望,不如从教师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出发,从教师队伍建设 来着手提高教师的职业地位,并针对这些方面给出了三条策略。 综上所述,职业声望的研究比较松散,或者将目光放在全社会的职业声望排序上,或 者是将目光集中在普通任课教师身上, 对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声望的研究, 相比来说比较少。 单从数量上来看,我国目前对中学体育教师的研究很多,但是关注点都在中学体育教师的 职业压力、职业倦怠、专业化发展等方面。 2 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 莱芜市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声望。 2.2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利用中国清华同方数据库和万方期刊数据库查阅了 1994 年2011 年关于职业声望的 论文 100 余篇。根据研究对象和任务,查阅了大量关于国内外的职业声望的书籍和论文。 2.2.2 专家访谈法 通过面谈和电话访问的方式,向莱芜市中学从事多年体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就莱芜市中 学体育教师职业声望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交流,主要了解莱芜市中学体育教师的工作状况及 存在的问题和影响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声望的因素等,并探讨解决的办法以及提出发展对 策。 2.2.3 问卷调查法 问卷的发放及回收 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根据研究目的与任务,遵循体育科研方法关于问卷设 计的基本要求,在导师的精心指导和帮助下,广泛征求专家、学者的意见,编制初步问卷, 经专家验证后形成正式的调查表。 通过整理,在正式的问卷调查过程中,本研究共发放教师问卷和家长问卷 188 份,其 中教师问卷 70 份,家长问卷 130 份,共回收问卷 192 份,除去部分问卷填写不清楚,及 部分问卷答案与问题不符,得到有效问卷 188 份,其中教师问卷 66 份,家长问卷 122 份。 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 94%。 (见表 1) 。 7 表 1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 体育教师 学生家长 学校 发放 回收 有效 发放 回收 有效 莱芜一中 6 6 6 8 8 7 凤城高中 6 5 6 8 8 7 莱钢高中 5 5 5 8 7 6 莱芜五中 5 5 5 8 8 7 莱芜二中 4 3 4 8 7 7 实验中学 4 4 4 8 8 7 佳联学校 4 3 4 8 8 5 共建学校 4 4 4 8 8 7 育才中学 4 4 4 8 8 7 陈毅中学 3 3 3 8 7 6 方下中学 3 3 3 7 7 7 张家一中 3 3 3 7 7 7 口镇中学 3 3 3 7 6 6 和庄中学 雪野中学 3 3 2 3 3 3 7 7 7 7 7 6 王庄中学 总计 3 70 3 67 3 66 7 130 7 126 7 122 问卷的效度检验 问卷的效度指问卷设计的内容与结构特征,与要调查研究的事物、问题特征的一致性 程度;即调查的有效程度 21。为确保问卷的有效性,采用逻辑分析检验法,即聘请对本课 题熟悉的有关专家全面审核评定问卷,并对问卷做出“很高、较高、一般、较低、很低” 五级程度的定性评价。将问卷的初稿征询了专家的意见,经过多次修改后,进行了 13 人 的问卷效度检验与评价(见表 2、表 3) 。从专家评价的结果看,调查问卷所列各题能反映 所需要的内容,具备进行本研究调查的有效性。 表 2 专家对问卷内容的效度评价 类 别 专家 中学体育教师问卷 家长问卷 完善 基本完善 不完善 完善 基本完善 不完善 内容评价 专家人数 8 5 0 6 6 1 百分比 61.5 38.5 0 46.2 46.2 7.6 结构评价 专家人数 7 6 0 9 4 0 21 郑旗,李吉慧.现代体育科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177-179. 8 百分比 53.8 46.2 0 69.2 30.8 0 总体评价 专家人数 9 4 0 6 7 0 百分比 69.2 30.8 0 46.2 53.8 0 问卷的信度检验 本研究运用重测法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若重测信度的相关系数在 0.65-0.70 之间为 最小可接受,0.70-0.80 之间为较好,0.80-0.90 为非常好 22。本研究前后两次问卷调查的 间隔时间为 15 天,对同一调查对象的一部分采用二次问卷调查法进行信度检验,计算两 次测量的相关系数均大于 0.82(见表 3) ,可以说明该问卷的调查结果的可信度具有显著 意义。 表 3 问卷重测后的信度检验表 重测数 时间间隔(天) 相关系数 教师问卷 10 15 0.84 p0.01 家长问卷 20 15 0.82 p0.01 2.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统计软件 spss17.0 对莱芜市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声望的教师问卷和家长问卷所得 到的数据进行梳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