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练通高中历史 7.24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课时达标训练 岳麓版必修1.doc_第1页
讲练通高中历史 7.24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课时达标训练 岳麓版必修1.doc_第2页
讲练通高中历史 7.24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课时达标训练 岳麓版必修1.doc_第3页
讲练通高中历史 7.24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课时达标训练 岳麓版必修1.doc_第4页
讲练通高中历史 7.24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课时达标训练 岳麓版必修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24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课时达标训练【基础达标】1.(2013江西学业水平测试)之所以称右图中的人物为“冷战的始作俑者”,是因为()a.“杜鲁门主义”出台,马歇尔发表“铁幕演说”b.“杜鲁门主义”出台,马歇尔提出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c.“杜鲁门主义”出台,马歇尔提出建立“北约”d.杜鲁门发表“铁幕演说”,马歇尔提出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解析】选b。a、c、d均不符合史实,b是美国“冷战”政策的主要措施。故选b。2.(2013河南学业水平测试)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说:“我们现在的新敌人就是昨天的光荣的盟国。”这里“新敌人”指的是()a.美国b.德国c.苏联d.日本【解析】选c。由材料中“昨天的光荣的盟国”“现在的新敌人”信息,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与苏联关系恶化,此处的“新敌人”指的是苏联。3.(2013北京学业水平测试)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d.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解析】选a。杜鲁门主义公开宣称,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从此美苏进入“冷战”时期,故选a。4.“这场战争加速了美国霸权力量的衰落。苏联在战略平衡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日本与西欧重新获得的经济优势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这场战争”指的是()a.古巴导弹危机b.朝鲜战争c.越南战争d.伊拉克战争【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由材料可知,这场战争对美国的影响是加速了其霸权的衰落、苏联赶上美国、日本和西欧经济崛起。综合分析,应该是发生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越南战争。5.(2013长沙高一检测)“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美国政府应用科学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这是指()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c.北约成立d.德国分裂【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关键特征,定位重要历史事件的能力。材料中“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指的是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加固训练】观察右图,对图中“善意”的正确理解是()扶持进而控制西欧援助欧洲发展成立北约遏制苏联力量a.b.c.d.【解析】选a。漫画指的是“马歇尔计划”,所以的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含的选项,故选a。6.(2014宁德高一检测)右图所示海报反映的历史信息是()a.西欧实现了一体化b.美国努力扶植西欧c.欧洲重视提高妇女的地位d.欧洲社会生活水平明显改善【解析】选b。提取有效信息“马歇尔援助”,该计划是1948年美国开始实施的扶植欧洲的复兴计划,故b正确;西欧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走上一体化道路的,“实现了”过于绝对,故a错误;c、d在图中没有体现,不选。7.下列关于“冷战”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有()给世界带来了安宁制止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促使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进行改革制止了新的世界力量的产生a.b.c.d.【解析】选c。“冷战”是除军事之外的一切对抗行为,既然是对抗,也就不可能给世界带来安宁,更不可能阻止新力量的产生,因而可排除。8.(2014菏泽高一检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陆续发生了朝鲜战争、柏林危机、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等国际冲突,其共同背景是()a.亚欧对抗力量失衡b.不结盟运动兴起c.美苏“冷战”对峙格局d.雅尔塔体系逐步瓦解【解析】选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美苏争霸的局面,在争霸过程中双方势力此消彼长,在国际格局上表现为题干所述的事件。d发生在20世纪后期。【能力提升】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梅森在冷战一书指出,如果把“冷战”重新定义为“长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b.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直接冲突d.“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解析】选b。c、d不符合史实,a只是“冷战”表现的一个方面,不能代表整个“冷战”,故选b。2.(2014福州高一检测)1948年,一批输往欧洲的物资上贴有标签(右图)。与此直接相关的历史现象是()a.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签署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北大西洋公约的缔结d.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解析】选b。材料中图示是星条旗,即美国国旗,1948年美国大批物资运送到欧洲,说明是美国对欧洲的经济援助,依据题干的时间可知是马歇尔计划。另外,从标签上英文的意思也可看出这是美国用于援助欧洲经济恢复的物资,故选b。3.某条约有如下内容:“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据此判断该条约是()a.北大西洋公约b.华沙条约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d.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解析】选b。根据“考虑到西德参加的新军事集团”“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这是指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与西德参与的集团对立的应是华沙条约组织,b正确。4.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提出与美国“和平共处、和平竞赛与和平过渡”的“三和”方针,美国也提出“和平演变”战略,表明双方()a.准备再次合作,和平共处b.用“冷战”方式争夺世界霸权c.世界出现和平的契机d.接受中国“求同存异”主张【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20世纪5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格局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1949年美国成立了由西方12国加入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1955年苏联与东欧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5.柏林墙竖起来后,肯尼迪总统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堵不是防范外敌,而是防范自己人民的墙。”柏林墙归根结底应视为()a.“柏林危机”的产物b.“冷战”时代的产物c.两德对峙的产物d.东德封闭边界的产物【解析】选b。“冷战”开始后,为防止东柏林人逃往西柏林,苏联指使东德政府修建了柏林墙,所以柏林墙是美苏“冷战”的产物。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a.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b.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d.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解析】选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苏联相互对抗,导致德国和朝鲜的分裂。a叙述不符合题意,c本身说法错误,d是美国对欧洲的经济援助。【知识拓展】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1)引起“柏林危机”,导致了德国的分裂。(2)在亚洲爆发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并使朝鲜半岛长期处于分裂状态。(3)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使两极格局最终形成,从而造成欧洲的分裂,也造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尖锐对立。(4)为摆脱美、苏的控制和压迫,一些区域性合作组织开始形成,如欧共体的建立和发展;同时第三世界开始觉醒,不结盟运动兴起。【加固训练】人们称美苏“冷战”对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下面是在一次课堂讲座中,同学们关于美苏争霸对世界造成的消极影响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有()浪费了大量资源,不利于经济发展导致德国和朝鲜的分裂使各国人民一直处于核战争的恐惧之中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a.b.c.d.【解析】选b。在美国采取“冷战”政策的同时,苏联也做出了回应,于是引起了两个超级大国40多年的争霸,带来了一系列的消极影响。但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则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造成的,所以排除含有的选项,故选b。7.(2013山东学业水平测试)下组图片反映了现代国际关系中一系列重大事件。这些事件说明当时国际关系的突出特点是()a.美苏两极对峙b.欧洲国家走向一体化c.两极格局瓦解d.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解析】选a。图示历史事件都体现了美苏两大国之间的对抗,体现的国际关系的突出特点是美苏两极对峙。选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8题12分,第9题10分,共22分)8.(2013温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何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无疑是我国外交所面临的最巨大的任务。它应该是我们的政治参谋班子在目前这个时刻进行工作的出发点。要以像解决战时重大战略问题一样的彻底精神和慎重态度,必要时,还要在计划工作方面做出同样大的努力,来处理这个问题。我不能在这里试图提出全部答案。但我愿意表白我的信念:这个问题是我们有能力解决的,而且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美国驻苏大使乔治凯南致国务院电报第511号(1946年)材料二“冷战”在欧洲和东亚展开的过程就是以政治军事对抗为基础的美苏关系形成新的稳定状态的过程,也是双方逐渐在战略上达成均衡的过程。因为在对抗中维持稳定和均衡是双方的共同愿望,因为它们都认识到打破均衡意味着双方都不能承受的战争,是核条件下的“互相确保摧毁”它们都把在经济上最终超过对方,建立更美好的社会,推广自己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制度模式,争取到更多的追随者作为最终战胜对方的深层决定性因素。牛可1870年以后的世界历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乔治凯南电报的要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电报出现的背景。(4分)(2)美国在杜鲁门时期(1945-1953年)是如何解决乔治凯南在材料一中所说的“这个问题”的?(4分)(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美苏“冷战”的影响。(4分)【解析】本题考查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冷战”对国际关系的重大影响。第(1)题,根据材料一提取作者主要观点,再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以来美苏国家利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以及美苏综合国力接近等方面的史实进行分析说明。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美国“冷战”政策。第(3)题,结合材料二信息和所学知识,从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全面分析“冷战”的世界影响。答案:(1)要点:对付苏联是美国的最巨大任务;美国有能力对付苏联,而且不必通过军事冲突。背景:雅尔塔体系勾画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力图领导世界;苏联军事力量空前壮大,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是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2)提出“杜鲁门主义”,这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冷战”正式开始;实施马歇尔计划,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抗衡苏联;成立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北约;在东亚加紧包围和封锁社会主义阵营,武装干涉朝鲜内战。(3)影响:打破了以西欧为中心的旧格局;引发美苏军备竞赛,造成国际关系紧张;美苏双方势均力敌,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爆发;“冷战”局面下的两极对抗与妥协,为各种力量发展提供了一定机会。9.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漫画是法国人让艾飞在1958年的作品,标题是北大西洋联盟的相互依赖。画面上一条身上遍布$花纹的黑色巨鲨(象征美国)张开大口,正吞噬一条戴着白色小帽的小鱼(象征西欧国家),而这条小鱼也在同样张开嘴吞噬另一条更小的鱼。材料二这是一幅反映北约主要国家之间关系的漫画。漫画上的山姆大叔口叼雪茄,一手掐住法国的脖子,另一手搭在西德的肩上,身上呈一个大大的“t”字形。西德在美国的“照顾”下,双腿交叉成“o”字状,而可怜的法国则吓得一屁股跌坐在地,双手支地,成“n”字形。中间是被美国压在胳膊下的英国,一副不甘心的样子,身子如一个“a”字形。“nato”恰好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英文缩写。(1)由漫画判断西欧国家与美国的关系。(4分)(2)请简要分析形成这种关系的原因。(6分)【解析】第(1)题,本题通过两幅漫画,形象地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与西欧国家之间的关系。解题的关键在于结合对漫画文字的介绍,理解漫画的真正寓意。第(2)题,从苏联与西欧的关系、西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力表现及美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