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核医学》试题库.pdf_第1页
《预防核医学》试题库.pdf_第2页
《预防核医学》试题库.pdf_第3页
《预防核医学》试题库.pdf_第4页
《预防核医学》试题库.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防核医学 试题库 考试对象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 一 填空题 第一章 1 23 11Na 是稳定性核素 从中质比看 则 24 11Na 将发生 衰变 22 11Na 将发生 衰变 2 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核称为某一 同种元素各核素间 互为 3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同 中子数也相同 但所处能态不一致的核素间互为 4 放射性核素的主要衰变方式有 和 常见的原子核内发出的射线有 和 5 粒子的本质是 粒子的本质是 粒子的本质是 射线的本质是 X 射线的本质是 6 带电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类型有 和 7 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类型有 和 8 韧致辐射是 粒子受物质原子核电场作用的结果 湮没辐射是 粒子的吸收形式 9 高能 粒子穿过物质时 在物质原子核电场的作用下 产生 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 当其动能完全耗尽后 和周围的一个自由电子结 合 产生 10 俄歇电子能量来自 内转化电子能量来自 11 辐射能量全部交给电子而产生自由电子叫做 效应 辐射能量 部分交给电子而产生自由电子 辐射能量减弱叫做 效应 辐 射能量用于产生一个电子和一个正电子及它们的动能叫做 效应 12 粒子注量与进入截面积为 da 的小球内的粒子数 dN 成 与小球的截面 积 da 成 13 能注量与进入截面积为 da 的小球内的所有粒子能量总和 dR 成 与小球的截面积 da 成 14 核跃迁规律用放射性活度表示为 放射性活度的单位可用 Bq 和 Ci 等表示 1mCi 等于 MBq 15 吸收剂量的国际专用单位是 当量剂量的国际专用单位是 第二章 16 辐射剂量限制的目的是 17 放射实践的防护原则是 和 18 辐射生物效应按效应发生规律的性质分 和 19 为了防止对职业人员健康有害的确定性效应 对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限值不 得超过 mSv 对其它组织不得超过 mSv 为了防止随机 效应发生 职业人员在全身均匀照射情况下年当量剂量限值为 mSv 在全身不均匀照射情况下的有效剂量为 mSv 非职业人员 公众 年当量剂量限值为 mSv 20 从事放射性工作的孕妇 不应在 工作条件下工作 不得接受事先 计划的 照射 第三章 21 对 射线的屏蔽防护宜选 的材料 对高能 射线宜选 的材料 外层再加一层 的材料 22 选用铅以屏蔽防护 射线 选用有机玻璃 铅以屏蔽防护 射线 23 中子防护的一般原则是 和 24 三种射线的外照射危害顺序是 内照射危害 顺序是 25 放射性物质侵入机体的途径有 和 26 放射性废物的治理途径有 和 27 核武器爆炸造成的放射性 伤 是由于 和 四种杀伤因素作用于 机体造成的 28 核武器的杀伤因素有 和 29 核武器损伤的可防性有 和 三因素 第四章 30 对生物体来说 电离辐射的直接作用是其作用于 引起 31 对生物体来说 电离辐射的间接作用是其作用于 主要产生 等产物再作用于生物大分子 32 组织细胞对电离辐射的敏感性与其分裂能力成 与其分化程度成 33 局部组织由于氧浓度的增高而对辐射的敏感性 此现象称 机体组织温度增加而对辐射敏感性 此现象称 34 电离辐射与水的原发产物产额最高的是 和 35 在描述细胞存活曲线的参数中 Do 反映 Dq 反映 36 在辐射胚胎效应中 对电离辐射抗性最大的是在 期 37 中 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的临床表现按病程分 和 四期 38 慢性放射病的病因包括 和 39 中 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损伤而引起 和 40 慢性放射病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改变的特点是 减少 增多 41 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 损伤 而引起 第五章 42 临床核医学的基本条件是 43 非显像检查法是利用核素放出的 射线 放射性核素治疗疾病 是利用核素放出的 射线 44 制备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的方法有 和 45 标记化合物的主要质量指标有 和 46 RIA 的基本试剂包括 和 47 RIA 的基本条件包括 和 48 RIA 的 Ag Ab 与 呈 比 IRMA 的 与 Ag 呈 比 49 RIA 的 S0管结合率最 IRMA 的 S0管就是 管 50 RIA 的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包括 和 51 RIA 使用 进行质量控制 52 RIA 质量控制所使用的标准系统是 下列哪种不是人工生产放射性核素的途径 A 放射性核素发生器 B 反应堆 C 加速器 D 核燃料中提纯 二 名词解释 第一章 1 预防核医学 2 核素 3 同位素 4 同质异能素 5 放射性核素 6 稳定核素 7 核跃迁 8 跃迁 9 跃迁 10 跃迁 11 K EC 跃迁 12 跃迁 13 俄歇电子 14 内转换电子 15 放射性活度 A 16 衰变常数 17 半衰期 T1 2 18 生物半衰期 Tb 19 有效半衰期 Te 20 注量 21 能注量 22 注量率 23 能注量率 24 电离 25 激发 26 弹性散射 27 韧致辐射 28 湮灭辐射 29 光电效应 30 康普顿效应 31 电子对生成效应 32 光致核反应 33 辐射俘获 34 核反应 35 核裂变 36 弹性碰撞 37 非弹性碰撞 38 截面 39 质量减弱系数 40 质量能量转移系数 tr 41 质量能量吸收系数 en 42 传能线密度 L 43 总质量阻止本领 S 第二章 44 授 与 能 45 吸收剂量 D 46 平均吸收剂量 D 47 吸收剂量率 D 48 比释动能 K 49 比释动能率 K 50 空气比释动能率常数 51 当量剂量 HTR 52 辐射权重因数 WR 53 当量剂量率 HTR 54 吸收剂量指数 DI 55 当量剂量指数 HI 56 浅表当量剂量指数 HId 57 深部当量剂量指数 HIs 58 X 射线输出额 X0 59 放射性时间积分活度 As t 60 平衡吸收剂量常数 j i 61 吸收分数 i T S 62 随机效应 63 危险度 i 64 组织权重因数 WT 65 确定性效应 66 有效剂量 E 67 集体有效剂量 SE 68 剂量负担 HC 69 待积剂量 H50 70 甲种工作条件 71 乙种工作条件 72 丙种工作条件 73 基本限值 74 导出限值 75 管理限值 76 记录水平 77 调查水平 78 干预水平 79 潜在照射 第三章 80 封闭源 81 开放源 82 宽束 射线 83 窄束 射线 84 衰减倍数 K 85 透射比 86 半减弱层厚度 半值厚度 d1 2 87 等效年用量 88 等效日操作量 89 核武器 第四章 90 直接作用 91 间接作用 92 氧效应 93 稀释效应 94 防护效应 95 温度效应 96 立即死亡 97 间期 非分裂 死亡 98 生殖 分裂 死亡 99 辐射胚胎效应 100 辐射遗传效应 101 慢性放射病 102 急性放射病 103 皮肤放射损伤 104 放射性复合伤 第五章 105 临床核医学 106 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 107 放射性药物 108 体外放射分析 三 问答题 第一章 1 目前预防核医学的发展动向有哪几方面 2 预防核医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 原子核由哪些粒子组成 各有什么特性 用 A ZX 表示原子核结构时 A Z X 各代表什么 当原子核内发射一个 粒 子时 原子核发生什么变化 用 A ZX 表示原子核结构时 A Z X 各代表什么 当原子核内发射一个 粒子时 原子核发生什么变化 4 射线的发射能否影响原子核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 为什么 5 原子核稳定和不稳定的规律性是什么 6 什么样的原子核是稳定的 7 什么样的原子核是不稳定的 8 原子核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核力的性质有哪些方面 9 物质质量和能量之间有什么联系 物质的静止质量能如何用公式表示 10 简述核跃迁的种类 11 何谓一次核跃迁的定律 怎样用数学式表达 12 带电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有哪些类型 13 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有哪些类型 14 中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有哪些类型 15 核射线探测的原理有哪几方面 16 简述脉冲探测器的脉冲高度与极板电压之间的关系 探测原理 17 简述盖革 G M 计数管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18 盖革 G M 计数管有哪些主要特性 19 叙述光电倍增管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0 叙述固体闪烁的基本过程 固体闪烁计数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是什么 21 试述液体闪烁的基本过程 22 简述甄别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3 什么是符合线路和反符合线路 24 在液体闪烁测量中使用的闪烁液由哪几部分组成 各有什么作用 25 何谓淬灭 淬灭产生的原因有哪几方面 26 叙述单道脉冲高度分析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第二章 27 X 射线剂量计算的决定因素有哪几方面 28 内照射剂量计算的决定因素有哪几方面 29 辐射剂量限制的目的是什么 其原则有哪些方面 30 辐射效应有哪几种分类方法 怎样分类 31 放射工作人员年当量剂量限值的标准有哪些内容 32 潜在照射在发生前阶段中与防护有关的问题是什么 33 干预的要求 干预的原则 是什么 第三章 34 射线由外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35 应用 辐射源时由外照射防护在设计和管理方面应重视哪些问题 36 X 射线在医疗照射中如何加强对患者的防护 具体措施有哪几方面 37 X 射线机的防护性能与哪些部件有关 38 对旧有 X 射线机的防护改造主要有哪些方面 39 简述 射线由外照射防护的主要内容 40 中子由外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1 开放型放射性物质可通过哪些途径侵入机体 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止它侵入 机体 42 放射性工作人员安全操作的卫生要求是什么 43 放射性工作人员安全操作的基本规程有哪些 44 放射性物质与物体表面结合的方式有几种 45 放射性废物按形态分哪几种 其处理原则有哪几方面 46 辐射监测的目的是什么 内容有哪些 47 医学监护的目的是什么 要求有哪些 48 放射性工作人员有哪些相对禁忌症 49 何谓核武器 核武器主要有几种 50 核武器的杀伤因素有哪些方面 51 核武器的可防性有哪些方面 52 何谓核武器 其杀伤因素有哪些方面 53 何谓核武器 其可防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四章 54 电离辐射生物效应有哪些影响因素 55 描述增殖型细胞存活曲线的参数有哪些 各有什么意义 56 何谓慢性放射病 其诊断依据有哪些 57 引起慢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58 简述慢性放射病的基本病理改变 59 简述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的基本病理变化 60 简述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的临床表现 第五章 61 什么是临床核医学 其组成部分有哪些 62 人工生产放射性核素的有哪几种 63 制备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的方法有哪些 64 放射性药物的质量控制有哪些方面 65 如何鉴定放射性药物的质量 66 试述放射性核素显像的原理 种类和特点 67 放射性药物的体内定位机制有哪几种 68 非显像检查法的原理是什么 69 简述甲状腺摄 131I 率测定的原理及临床意义 70 131I OIH 肾功能测定的原理是什么 71 简述正常 131I OIH 肾图 a b c 三段的意义 72 异常 131I OIH 肾图有哪几种类型 73 试述体外放射分析及其特点 74 体外放射分析有哪几种类型 75 试述 RIA 的原理和基本条件 76 试述竞争性与非竞争性体外放射分析的基本原理 77 试述 IRMA 的原理 78 RIA 与 IRMA 的基本原理有哪些不同点 79 RIA 质量控制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试述其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的方法 80 简述放射性核素治疗的原理及方法 81 临床核医学的组成部分有哪些 简述体内诊断核医学的原理 四 计算题 第一章 1 已知 108Au 的半衰期 T 1 2 为 3 天 求其衰变常数 40kBq 的 108Au 经过 6 天后 其放射性活度 A 还剩多少 Bq 通用放射性核素跃迁计算表 K 略表 t T1 2 0 00 0 02 0 04 0 06 0 08 1 0 0 500 0 493 0 486 0 480 0 473 2 0 0 250 0 247 0 243 0 240 0 237 3 0 0 125 0 123 0 122 0 120 0 118 2 已知 131I 的半衰期 T 1 2 为 8 天 求其衰变常数 40MBq 的 131I 经过 12 天后 其放射性活度 A 还剩多少 Bq 通用放射性核素跃迁计算表 K 略表 t T1 2 0 00 0 02 0 04 0 06 0 08 1 0 0 500 0 493 0 486 0 480 0 473 2 0 0 250 0 247 0 243 0 240 0 237 3 0 0 125 0 123 0 122 0 120 0 118 3 某核医学科 ECT 室于 5 月 18 日上午 8 时给一患者做 99mTc MIBI 心肌显像 从 99Mo 99mTc 产品说明书上得知 99Mo 的放射性活度 为 29 6GBq 标定时间是 5 月 10 日上午 8 时 求使用 99mTc 当天 99Mo 的放射性活度为多少 GBq 99Mo 的 T 1 2 66h 通用放射性核素跃迁计算表 K 略表 t T1 2 0 00 0 03 0 05 0 07 0 09 1 0 0 500 0 490 0 483 0 476 0 470 2 0 0 250 0 245 0 241 0 238 0 235 3 0 0 125 0 122 0 121 0 119 0 117 第二章 4 某核医学科给一肿瘤患者 370MBq 的 99mTc 做脑显像 医生与 病人平均距离 90cm 操作 20 分钟 求医生的吸收剂量为多少 Gy 99mTc 的 0 3865 10 17m2GyBq 1s 1 5 用 7 4GBq 的 131I 治疗甲亢病人 操作时间 15 分钟 医生与 131I 源的平均距离 60cm 求在无任何屏蔽情况下 医生被授与 的吸收剂量为多少 mGy 131I 的 1 4216 10 17m2GyBq 1s 1 6 某 60Co 治疗中心用放射性活度 185TBq 的60Co 治疗机 给一患者 3Gy 的局部放射治疗 照射时间 2 分钟 求患者与 60Co 源的距离 为多少 cm 60Co 的 8 54 10 17m2GyBq 1s 1 7 某 60Co 治疗中心用放射性活度 185TBq 的60Co 治疗机 给一患者 4Gy 的局部放射治疗 患者与 60Co 源的距离为 60cm 求照射时间 60Co 的 8 54 10 17m2GyBq 1s 1 8 某 Ra 疗室给妇科患者行组织间 Ra 的 放射治疗 测得 射 线的注量率 16 8 10 12m 2s 1 求该组织的吸收剂量率为多少 mGymin 1 E 0 188Mev en 2 59 10 3m2Kg 1 9 在 60Co 辐照中心的辐照场中的某辐照点 测得 射线的注量率 11 2 10 12m 2s 1 求在该点进行辐射育种时 接受 2 102Gy 的照射所需时间为多少 h E 1 25Mev en 2 84 10 3m2Kg 1 10 给一肺结核病人拍胸片 X 光机的管压为 80KV 管流 45mA 病人距钨靶 75cm 曝光时间 0 1 秒 用 1mm 的铝板过滤 求 患者在此次诊断中的吸收剂量是多少 mGy 80KV 1mm 的铝板 过滤的 X 光机 距靶 1M 远出的输出额为 1 25 10 2GymA 1分 1 11 在医用电子加速器照射野的焦点中 测得 2Mev 的 射线的 注量率 3 10 10m 2s 1 求该处空气吸收剂量率为多少 mGys 1 E 2Mev s 1 683 1 60 10 14Jm2Kg 1 12 给甲亢病人口服 2 5 10 8Bq 的131I 治疗甲亢 已知甲状腺的重 量 40g 甲状腺吸 131I 率为 85 131I 在甲状腺中的 Te 3d 当 射线完全被吸收后 甲状腺组织的吸收剂量 D 为多少 Gy 在 第一天内甲状腺组织的吸收剂量 D t 为多少 Gy j 2 9332 10 14kgGyBq 1s 1 13 给吸 131I 率为 50 甲状腺重量约 30g 的甲瘤病人口服 3 7 106 Bq 的 131I 做甲状腺显像 已知131I 在甲状腺中的 Te 36h 求此次 显像中甲状腺的吸收剂量 D 为多少 mGy j 2 9332 10 14kgGyBq 1s 1 i i 0 18971 10 14kgGyBq 1s 1 第三章 14 某核医学科 ECT 室淋洗放射性活度为 29 6GBq 的 99mTc 给患者 做显像 淋洗时间为 15 分钟 淋洗时 99mTc 源与医生的平均距离 40cm 求分别用铅砖和铅玻璃作防护屏的厚度 E 0 140Mev 0 3865 10 17m2GyBq 1s Dx 0 2mGy Pb 11 34gcm 1 Pb 玻璃 4 77gcm 1 宽束 射线衰减倍数 K 所需铅的屏蔽厚度 cm E Mev 0 1 0 2 0 3 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