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第八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河北省承德市第八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河北省承德市第八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河北省承德市第八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河北省承德市第八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承德八中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本试卷分两部分:第卷为阅读题,共70分;第卷为表达题,共80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共10页。第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强调“礼”,“礼”曾是中华文化的精髓。礼节中的许多内容是靠形式来表达的,比如贺卡。在个人重大事情或公共节日前呈送贺卡,一来形式庄重,二来提旱通报对方,于人于己均为方便。故汉朝以来,贺卡作为传统形式一直延续保留,只是名称有所变化。 贺卡初期叫“名帖”,以介绍自已为主,西汉称为“谒”,今天贵宾相见还在说“拜谒”,东汉后叫“名刺”,名刺一词日本至今仍在使用,就是我们常用的名片。凡事先通报自己是尊重对方的必需,今天的社会有时并不注意这些传统了。 唐宋以后,贺卡的名称及功能有所进步,称为“门状”或“飞帖”,到了明清,又叫“红单”“贺年帖”等等。听这名字就知功能越来越世俗化,文人之间的文雅逐渐远去。原因其实简单,古代教育不够普及,识文断字的人少。贺卡最初都是在达官贵人之间传递,起点颇高,进入商业社会,贺卡就多了一份热情,少了一份酸腐。 据说唐太宗李世民过年时,用赤金箔做成贺卡,御书“普天同庆”,赐予大臣。由于这一形式由帝王发明,迅速在民间普及。不过民间没有皇家那么奢侈,不敢使用金箔,改用梅花笺纸,竖写,右上端为受贺者官讳,左下端为贺者姓名。传说南宋人张世南在著作中记载他家曾藏有北宋名家黄庭坚、秦观等人的贺卡,这绝对是一份经典收藏,如保留到今天也应该是价值连城的国宝了。 说来非常有意思,名帖贺卡一类原是本人亲自呈送,以示郑重,但到了宋朝,商业气息浓厚,人们也日渐繁忙,故不能亲送者连派仆人呈送,逐渐形成风俗。这样的好处是一人可以多送,如亲自前往,所送数量极为有限,朋友多的人恐有失礼;派人呈送好处多多,省去主人之间见面的繁文缛节,效率大大提高。 明清时期,呈送贺卡名帖等更有一套礼仪,按规定仆人不能亲自用手呈送贺卡,故发明了拜匣。拜见时仆人所持长方形匣盒,大小正好容纳贺卡名帖,见主人后,仆人不能直接用手持卡或帖,必须打开拜匣,让主人取出。大户人家会制作自用拜匣,收藏专家马未都藏有明清紫檀黄花梨拜匣多个,其中清代红木制作的“福臻堂赵”的拜匣,制作精良,显示了赵家主人不凡的身份。贺卡的商业性邮递也从宋代开始。张世南的游宦纪闻中载,每逢冬至、元旦年节,“凡在外官,皆以状至其长吏”,这应该是邮政作为贺卡的信使最早的记载了。 传统纸质卡片,其材料多为高档木浆纸,而生产这种纸消耗的是木材资源。在提倡低碳环保的今天,传统的贺年卡在与现代的网络技术融合后,又在虚拟的社会里,创造了自己新的辉煌电子贺卡(e-card)。电子贺卡以其快速便捷、节约环保的特点,迅速成为一种时尚。 贺卡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而此种交往又往往以短句表达,比如宋代常写“敬贺正旦”,今天一看亦言简意赅。久而久之,贺语就出现了程式化,讲究喜庆,互送吉语,传达人们对生活的期冀与憧憬。1下列关于传统贺卡的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因为形式庄重,便于提早通报对方,于人于己均为方便,所以汉朝以来,传统贺卡一直在民间延续保留,只是名称有所变化。b贺卡先后有过“名帖”“谒”“名刺”“门状”“飞帖”“红单”等名字,至今日本仍把贺卡叫做“名刺”。c由于唐太宗李世民的首倡,在质地精美的贺卡上书写姓名、祝语的形式在民间迅速普及。d电子贺卡具有快速便捷、节约环保、样式时尚的特点,现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较多的贺卡。2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贺卡出现初期,由于古代教育不够普及,识文断字的人少,所以贺卡最初都是在达官贵人之间传递。b随着时代的推移,贺卡的功能越来越世俗化,文人之间的文雅逐渐远去。c张世南的游宦纪闻记载了中国最早的邮政贺卡的使用情况。d为了追求效率和减少繁文缛节,进入商业社会后,贺卡逐渐变得程式化,少了一份酸腐。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贺卡由最初的本人亲送,发展到后来的派人呈送,虽郑重气氛稍减,但效率大为提高。b贺卡内容讲究的喜庆、吉祥,贺卡形式追求的精致华美,都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冀与憧憬。c传统的纸质贺卡,因为消耗木材资源及传递效率的低下,在提倡低碳环保的今天,将被时代淘汰。d当今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电子贺卡的使用将超过传统贺卡成为时尚。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7题。 辛昂字进君。年数岁,便有成人志行。年十八,侯景辟为行台郎中,加镇远将军。景后来附,昂遂入朝。除丞相府行参军。大统十四年,追论归朝之勋,封襄城县男,邑二百户,转丞相府田曹参军。 及尉迟迥伐蜀,昂占募从军。蜀平,以功授辅国将军,都督。迥仍表昂为龙州长史,领龙安郡事。州带山谷,旧俗生梗。昂威惠洽著,吏民畏而爱之。成都一方之会,风俗舛杂。迥以昂达于从政,复表昂行成都令。昂到县,即与诸生祭文翁学堂,因共欢宴。谓诸生曰:“子孝臣忠,师严友信,立身之要,如斯而已。若不事斯语,何以成名。各宜自勉,克成令誉。”昂言切理至,诸生等并深感悟,归而告其父老曰:“辛君教诫如此,不可违之。”于是井邑肃然,成从其化。迁梓潼郡守,进位帅都督,加通直散骑常侍。 保定二年,进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四年,大军东讨,昂与大将军权景宣下豫州,以功赏布帛二百匹。 时益州殷阜,军国所资。经涂艰险,每苦劫盗。诏昂使于梁、益,军民之务,皆委决焉。昂抚导荒梗,安置城镇,数年之中,颇得宁静。天和初,陆腾讨信州群蛮,历时未克。高祖诏昂使于通、渠等诸州运粮馈之。时临、信、楚、合等诸州民庶,亦多从逆。昂谕以祸福,赴者如归。乃令老弱负粮,壮夫拒战,成愿为用,莫有怨者。使还,属巴州万荣郡民反叛,攻围郡城,遏绝山路。昂谓其同侣曰:“凶狡狂悖,一至于此!若待上闻,或淹旬月,孤城无援,必沦寇党。欲救近溺,宁暇远求越人。苟利百姓,专之可也。”于是遂募开、通二州,得三千人,倍道兼行,出其不意。又令其众皆作中国歌,直趣贼垒。贼既不以为虞,谓有大军赴救,于是望风瓦解,郡境获宁。朝廷嘉其权以济事,俄转通州刺史。昂推诚布信,甚得夷獠欢心。秩满还京,首领皆随昂诣阙朝觐。 时晋公护执政,昂稍被护亲待,高祖以是颇衔之。及护诛,加之捶楚,因此遂卒。 (选自周书卷四十列传第三十二)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迥仍表昂为龙州长史 表:奏章 b时益州殷阜,军国所资 资:供给 c或淹旬月 淹:拖延 d朝廷嘉其权以济事 权:变通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辛昂“为政才能”的一项是( ) a及尉迟迥伐蜀,昂占募从军 于是井邑肃然,咸从其化 b即与诸生祭文翁学堂 昂推诚布信,甚得夷獠欢心c数年之中,颇得宁静 若待上闻,或淹旬月 d昂谕以祸福,赴者如归 又令其众皆作中国歌6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 a辛昂小时便有成人一样的志行。十八岁时由于侯景的赏识步入仕途。后来随侯景归附周后,因为政才能突出,仍受到封赏。 b辛昂做龙州长史时,恩威并济,百姓既畏惧又敬重他。代理成都令时,对众儒生言辞恳切,晓以大义,最终安定了社会秩序。 c辛昂主管梁、益地区行政和军务时,使治安明显好转。配合陆腾征讨信州蛮族时,动员百姓参战,百姓毫无怨言地为其效力。 d辛昂有军事才能,平定万荣郡反叛时,他从实际出发,果断决策,从开、通二州招募士兵,出其不意攻击叛军,取得了胜利。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若不事斯语,何以成名。各宜自勉,克成令誉。(3分)(2)时晋公护执政,昂稍被护亲待,高祖以是颇衔之。(3分)(3)用斜线/为下面的短文划线部分断句(4分)(断对两处得1分)孟 子 曰: 言 近 而 旨 远 者 善 言 也 守 约 而 施 博 者 善 道 也 君 子 之言 也 不 下 带 而 道 存 焉 君 子 之 守 修 其 身 而 天 下 平 人 病 舍 其 田 而 芸 人 之 田, 所 求 于 人 者 重 而 所 以 自 任 者 轻。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早发罗邺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8、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早发”之“早”的?请作简要分析。(6分)9、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5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一分)(1)吾师道也,_?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3)故垒西边,人道是,_。乱石穿空,惊涛拍岸,_。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念奴娇)(3)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苏轼赤壁赋)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一代奇人辜鸿铭 陈彰辜鸿铭,福建厦门人,名汤生,号立诚,自称慵人。他以南生于南洋,西学于欧洲,东娶于日本,北官于燕京,故又常以“东西南北之人”自命。得爱丁堡大学文学硕士时,年方21岁。在英伦完成学业后,又遍游德、法、意、奥各国,先后荣获文、哲、理、工、神学等博士学位,凡十三个之多。32岁归国后,精研中国学术,穷四书五经之奥并曾涉猎群籍。因此认为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世界文化之冠,首家将许多典籍译成西文,传播国外。辜鸿铭自幼即饱受西洋文化的熏陶,植基深厚,但毫无崇外的观念。我们看他归国后,竟能就其学于西方者撷英汰芜,取精用宏,以发扬中国之学术,而又终归于儒家一路,躬行实践,迥非当时一般以口耳为学者所可比拟的。他平日与人谈到“民族精神的异同”之点,曾肯定地认为:“英国人博大而不精深,德国人精深而不博大,惟有中国既博大而又精深!”由此可见他对我国故有文化,是何等的推崇!青年时期的辜鸿铭是在西方世界度过的,曾饱受白人世界的冷遇。这种精神压迫的反作用力,使他尤为赞美中华传统文化,仇视所有崇洋媚外的思想。鸿铭一代奇才,学贯中西,为世所重。王亮畴生前尝称赞他说:“鸿铭先生,学博中西,足迹遍天下,早岁游欧美,精研各种文化科目,均能撷英掇华,发其秘奥,著为宏论。迨归国后,专心讲学,春风化雨,桃李盈门,数十年如一日,更以余闲,从事著述,独具慧眼,尤以用西文翻译我国多种古籍,皆能尽信雅达能事;于中西文化交流之贡献,厥功其传!”足证近代学人对他钦佩之一斑。辜鸿铭虽是学博中西,足迹遍天下,但他为人怪诞,他不但力主保存我国的旧文化,甚至连辫子、小脚、姨太太等也在他的保存范围之列。而他之好辩善骂,尤为当时人把他列为金圣叹一流的人物。中日甲午之战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解职到中国漫游,游次武昌,时鸿铭在湖北总督张之洞的幕府任幕僚,当将所翻译出版的英译文论语,送一本给伊藤,伊藤因笑问他道:“你精通西洋学术,难道还不如孔子之教,能行于数千年前,而不能行于20世纪的今天吗?”鸿铭不假思索地答道:“孔子教人的方法,好比是数学家的加减乘除,在数千年前,其法是三三得九,如今20世纪,其法仍是三三得九,并不会三三得八的。”伊藤听了,一时也无词以对,只是含笑点首。他对于当时权倾中外的袁世凯与富甲海内的盛宣怀极感不满,他们自然也逃不过他的讥笑怒骂。原来骂人不但要有艺术,也需要有胆量,辜鸿铭之骂人则兼而有之,他对袁、盛二人,不但背后骂,当面也骂,而且骂到入木三分,挖苦得痛快淋漓,甚至还编入他的幕府纪闻中,以广流传。鸿铭这一类的骂世讽语,大多是有因而发,却不是无的放矢。这使我们觉得这位狂狷之士,实寓劝世于骂世之外,含妩媚于辛辣之中,殊非当时一般泄泄沓沓的士大夫可比拟的。鸿铭老当益壮,每一谈吐,诙谐百出,妙趣横生。他家里有一个老佣人叫刘二的,跟随他数十年,可谓形影不离;而他与刘二平日的穿戴打扮,极为相似,又同样在脑后拖着一条长辫子,以至每有生客登门,几无法分辨。他亦明知会使人误会的,因此常笑对友人解释道:“刘二是我的影子,我和他二人的穿戴打扮也差不多。”鸿铭晚年,尝应日本聘,主讲“东西文化”,留东瀛十余年,迄民国十六年(西历1927年)归国。翌年,以疾复发不治去世,享年七十有二。(摘自古今名人传记,台北古今谈杂志社出版,有删改)(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本文以凝练深沉的笔触,全方位展示了辜鸿铭独特的人生轨迹和思想行为,突出了他的性格特征和在保存中国古代文化方面的杰出贡献。b辜鸿铭早年就深受中华文化的熏陶,儒学功底深厚;后到西方求学,在知名大学深造,加上自己的聪慧和语言天赋,又精通了西学。c王亮畴中肯地评价辜鸿铭在中西文化交流方面的贡献,对他的传奇人生进行了高度概括,“厥功其传”四字包含着无限的崇敬之意。d辜鸿铭怪异的打扮和生活形态,以及一些奇谈怪论,也体现了他为人轻浮、嬉闹,缺乏一种沉稳、厚重,同时也缺少对社会的深刻思考。e辜鸿铭好辩善骂,自比金圣叹一流的人物;他骂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骂袁世凯和盛宣怀,足见其蔑视权贵,张扬个性的民族主义精神。(2)结合全文,简要概括作为一代“奇”人的辜鸿铭的形象特点。(6分)(3)文章第四、五两段中写到辜鸿铭“好辩善骂”。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6分)(4)文中说,辜鸿铭“尤为赞美中华传统文化,仇视所有崇洋媚外的思想”,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结合文本和现实谈谈你的看法。(8分)第卷(表达题,共80分)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人到不惑之年,人生就会透彻。他知道幸福就是健康平安,不再像以前那样,羡慕纵横捭阖的政治家,渴望成为纵横驰骋的军事家。b医生开的处方龙飞凤舞,潦草不堪,几乎难以辨认,让许多就诊患者头疼。曾几何时,人们无奈地戏称这种处方为“天书”处方。c日本与中国有绕不开的历史恩怨,又不能从日美同盟中脱身。他可以羡慕的对象是印度,因为印度能够做到在中美之间左支右绌。d殷鉴不远,见微知著。比照洋务运动的历史教训看如今我国的装备制造,它就不仅是“科技问题”,更是国家和民族的“生存问题”。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公务员逢年过节就收受土特产、购物卡、礼金红包等的行为颇为普遍,以致有官员借口“节日收红包是我们的风俗习惯”为名义,为其行为辩护。b针对农村地区交通安全管理薄弱、力量不足,各地要紧紧依靠政府和基层组织,建立起农村交通安全责任制,发挥好农村派出所、交警队的作用。c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期将出席俄罗斯索契冬奥会开幕式,相信这一外交活动将向世界展示中国担当道义、善待朋友的大国形象以及和平发展的信息。d春晚的小品扶不扶,堪称语言类节目的一大亮点。小品中的多句台词诙谐幽默,富于深意,迅速被网友热捧并且引用,成为马年热门的金句。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徽州尽管处于山越之地, 。 , 。 , , 。 崇山峻岭的屏闭又使徽州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区域 但其主体文化却并非山越土著文化 最后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文化一一徽州文化 “自昔战乱,中原衣冠多避地来此” 在这里中原文化、土著文化以及汇聚于此的各地多种文化相互碰撞 为徽州奠定了丰厚的正统中原文化根基 a b c d15、下面一段话中有几处不得体的地方,在文后括号里填入这几处序号并改正。(6分) xx同学,这次考试你的成绩一落千丈(a),作为同学,在学习上如果你有需要帮忙的地方(b),我们一定鼎力相助(c)。如果在一些难题上需要指点的话(d),我们会不吝赐教(e)。虽然我们的水平不差(f),可是是否需要帮忙,请你好自为之(g)。16、北大哲学系著名教授王博在心灵的四季的讲座中指出,可以用四季作为道具来呈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墨、道、法这四种“和而不同”的心灵,即:儒家是心灵之春;墨家是心灵之夏;道家是心灵之秋;法家是心灵之冬。请你从上述四个“是”字句中任选一句作为段首句写一段文字,表达你对这一学派思想的理解。要求:运用两种修辞方法;不超过80字。(5分)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4年2月8日俄罗斯索契冬奥会开幕式上,“五环展示”环节因为装置出现故障,其中有一片“雪花”没有变化成环形,导致五环标志变成“四环外加一片雪花”的尴尬画面。 开幕式结束后一小时,开幕式总制片人康斯坦丁恩斯特面对记者说:“当故障发生后,我们决定不编辑播出画面,不回避这个故障,现场观众看到了如实的画面。这不是丑闻,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但它并没有侮辱任何人。完美是不存在的,这就是开幕式,这个事件发生后,促使我们将后面的部分做得完美。”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承德八中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答题卡7. 文言文翻译及断句(10分)(1)若不事斯语,何以成名。各宜自勉,克成令誉。(3分) (2)时晋公护执政,昂稍被护亲待,高祖以是颇衔之。(3分) (3)用斜线/为下面的短文划线部分断句(4分)孟 子 曰: 言 近 而 旨 远 者 善 言 也 守 约 而 施 博 者 善 道 也 君 子 之言 也 不 下 带 而 道 存 焉 君 子 之 守 修 其 身 而 天 下 平 人 病 舍 其 田 而 芸 人 之 田, 所 求 于 人 者 重 而 所 以 自 任 者 轻。8、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早发”之“早”的?请作简要分析。(6分) 班级姓名学号 9、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5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一分)(1)吾师道也,_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3)故垒西边,人道是,_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_ _。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念奴娇)(3)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苏轼赤壁赋)11.(1) 、 (5分) (2)(6分) (3)(6分) (4) (8分) 15(6分)(1) (2) (3) (4) (5) (6) 16、(5分) 承德八中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答案1. a(b项移花接木,日本所称名刺是指名片,c张冠李戴,李世民没有首倡在贺卡上书写姓名的做法,d答非所问,电子贺卡不是传统贺卡,只在虚拟世界使用。)2. b(a时空混乱c偷换概念d强加因果)3. c(没说将被时代淘汰)4a(应释为“上表举荐 ”)5b(a交代从军,c是平乱时的审时度势,d是军事才能。)6a(根据文意,“仍受到封赏”的原因是归附周,而非“为政才能”。)7(1)如果不按此话去做,怎么成名?各位应当自我勉励,就能够成就美好的名声。(“事”,做;“何以”,“克”,能够;“令”,美好的。)(2)当时晋公宇文护执掌政事,辛昂渐渐受到宇文护的亲近优待,高祖因此很怀恨他。(“稍”,渐渐;“以是”,因此;“衔”,怀恨。)(3). 孟 子 曰 :言 近 而 旨 远 者 /善 言 也 /守 约 而 施 博 者/ 善 道 也/ 君 子 之言 也 /不 下 带 而 道 存 焉 /君 子 之 守 /修 其 身 而 天 下 平/ 人 病 舍 其 田 而 芸 人 之 田,所 求 于 人 者 重 而 所 以 自 任 者 轻。8、首联“灯残”表明天尚未明,但诗人已经携剑登程;颔联“鸡唱”表明天刚黎明时分,“独”表明由于时间尚早,路上还没有行人;颈联“白草”“微有路”写出晨霜犹在,草呈白色,光线尚暗,道路还看不分明;时间较早,气温低,“浊河”也因天寒而“冻无声”。9、诗人独自一人朝着与返乡的大雁相反的方向前行,用返乡的雁反衬出客居边塞的诗人孤独寂寞的飘泊之感和浓重的思乡之情。11、(1)解析:本题以客观题形式考查对传记内容的理解与分析。a项,“在保存中国古代文化方面的杰出贡献”不正确;d项,“体现了他为人轻浮、嬉闹,缺乏一种沉稳、厚重,同时也缺少对社会的深刻思考”不正确;e项,“自比金圣叹一流的人物”“足见其蔑视权贵,张扬个性的民族主义精神”有误。答案:答c给3分,答b给2分,答a给1分,答d、e不给分。(2)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归纳文中信息的能力。文章从几个方面详细叙述辜鸿铭作为奇人的形象特点,这主要显现于其不同凡响的人生经历。找准有效区间,归纳并整理即可。答案:学贯中西,涉猎群籍,毫无崇外的观念;(1分)专心讲学,桃李盈门,数十年如一日;(1分)为人怪诞,好辩善骂,谈吐诙谐;(2分)从事著述,尤以擅长用西文翻译我国古籍。(2分)(3)解析:本题考查传记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除了叙述了传主学贯中西等特点外,为突出其“奇”,还为我们介绍了辜鸿铭一些独到之处,“好辩善骂”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点。答题时,要尽可能想全面一些,不要遗漏要点。答案:作者从另一个层面揭示出辜鸿铭的性格特点,使传主形象更加丰满;(2分)辜鸿铭所骂之人不是权倾中外就是富甲一方,其恃才傲物的性格跃然纸上;(2分)选取辜鸿铭惊世骇俗的独到之处,可以更加突出其人之“奇”。(2分)(4)解析:本题以探究题的形式考查对传主思想的深入挖掘,具有开放性,回答时应在联系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题干中的条件和要求。要分析辜鸿铭这种思想形成的根本原因,说明理由时,要结合现实,从整体上作理性分析。答案:辜鸿铭赞美中华传统文化源于他的深厚学养和爱国情怀,他仇视崇洋媚外思想则与他饱受白人世界的冷遇所形成的精神压迫密切相关。今天,我们推崇他热爱传统文化的精神,传承祖国的悠久文明,但是不应盲目排外,毕竟,世界多种文化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包含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也应成为当代青年应有的胸怀。(言之有理,即可适当给分)12a(纵横捭阖:指在政治或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分化或拉拢。b褒贬失当。龙飞凤舞:多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应为“信笔涂鸦”。 c左支右绌: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方面,那方面又出了问题。应为“左右逢源”。d见微知著:意指看到微小的苗头,就知道可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比喻小中见大。不合逻辑。应为“数往知来”。)13d(a句式杂糅。应该为“以为借口”或“以名义。 b成分残缺。在“力量不足”后加“等问题”。 c搭配不当。“展示”与“信息”不搭配。)14b(承接首句,相连,承,承。)15()a“一落千丈”改为“不太理想”()“鼎力相助”改为“尽力相助”()“指点”改为“解答”()“不吝赐教”改为“毫不保留”()“水平不差”改为“水平有限”()“好自为之”改为“认真考虑”(每点1分,序号正确,修改不正确不给分。)16、答案:(示例一)儒家是心灵之春。这个学派充满着温度,无论儒家的经典,还是儒者的生命。经典和生命的温度都来自于共同的地方,这就是作为其思想核心的仁。(65字)(示例二)墨家是心灵之夏。夏天,一切都是那么奔腾和豪放,世界显得比春天更拥挤,当然,也更紧密。这非常类似于墨家的气质,这个学派给世界的最大感觉便是火一般的理想和热情。(78字)(示例三)道家是心灵之秋。秋天也是一个成熟的季节。成熟当然意味着成长和反省,尤其是对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