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桂梅教育教学艺术系列给孩子一个“喜新厌旧”的头脑.doc_第1页
窦桂梅教育教学艺术系列给孩子一个“喜新厌旧”的头脑.doc_第2页
窦桂梅教育教学艺术系列给孩子一个“喜新厌旧”的头脑.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窦桂梅 教育教学艺术系列 给孩子一个“喜新厌旧”的头脑 牛郎星上居住着许多外星人,一个月前,牛郎星人张明坐着宇宙飞船去了一趟地球。这天,他正和伙伴们在屋里闲谈。 李军问:“哎,张明这次到地球去旅游,感觉如何?” “感觉嘛,是一句话两句话说不清的。”张明回答。 “那我问问你,地球上的大人天天干什么?”李军问。 “地球上有些人就干两件事儿,一件事是混文凭,一件事是挣钱。”张明说。 “文凭、钱?” “对,两种特别的纸。文凭可以升官发财,钱可以换取任何东西。” “真有意思!张明,地球上像咱们这么大的孩子,干什么呢?” “在教室里上课,教室里有一行行简单的课桌挤在一起,另外有个讲台,一些椅子,光秃秃的墙壁,可能还有几幅画。不过他们学习是很累的,就拿那儿的高中来说,一共分三个年级,一年级早上6点半上学,晚上6点放学,二年级和三年级也是6点半上学,但放学要到晚上八九点呢!”张明认真地说着。“但是即使这样,他们也争着进所谓的重点大学,要知道,只有3%的人才能进去呢!”张明边说边瞪大了眼睛。 这时,妈妈进来了,送来一些饮料,并说了一句可以载入史册的话:“现在我才知道,为什么我们可以随便去地球,而地球人却连太阳系也飞不出去!” 以上是窦桂梅的学生李东隅写的一篇自由作文外星人的谈话。其中的个别观点可能有些偏激,但这出自于一个当时只有十一二岁的孩子笔下,文章对社会问题的反思深度不能不令人佩服。在那个窦老师苦心经营了六年的班级中,像李东隅这样的学生不止一个。窦桂梅认为,教育不在于告诉学生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会学生怎样去发现真理,在于给孩子一个“喜新厌旧”的头脑。没有怀疑和批判的思想,就没有创造。把思考、发现和批判的权力交给学生,用心呵护和点亮学生的内心世界是教育的灵魂。教师的骄傲在于培养出超过自己的学生。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学生“超越教师”呢? 首先,要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是好孩子的感觉。有了这种感觉,学生才敢和教师无拘无束的交流、平等真诚的对话,才会实现对教师的真正超越。这种感觉需要教师精神的浇灌。经验早就告诉人们,任何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做好孩子的愿望,教师的使命就是强化这种愿望,呵护这种愿望。教育有一条简单明智的真理你向学生提出一条禁律,就要同时给予十条鼓励。只有这样,学生的心灵才会长出幸福、自信、向上的庄稼,从而排除掉那些狭隘、自卑、失败的杂草。 其次,要把思考、发现和批判的权力交给学生。讲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窦桂梅抓住课文重点语句,引导学生体会英雄的坚强和伟大。学生们讨论了之后,大都沉浸在对英雄的敬佩之中。突然,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有问题,火势多大呀,敌人又那么近,他身上又带了子弹、手榴弹,火烧了那么长时间,这些一点就着的东西怎么没有爆炸呢?”这是窦老师教了多少遍课文却从来没想过的问题,她当时不知道该怎样回答。但窦桂梅肯定了学生敢于向教材、向老师挑战的思考,并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讨论,课堂一时静了下来。这个富有冲击力的问题促使每一个学生再思考,再感悟。最后,这个问题还是发问者解决的。他说:“枪支弹药一旦爆炸,整个形势就会发生变化,就会影响战斗的胜利,导致战友的伤亡,邱少云会想,光身体一动不动可不行。他肯定把一只手深深往泥土里抠,使劲地抠,奋力地想把子弹或手榴弹埋在泥土下面,同时还要忍受大火对他的灼烧。最后用身子死死压住泥土,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这个让教师呆住的问题,这个课文没有交代清楚的问题,被学生创造性地解决了! 最后,创造的火花要用创造之火去点燃。窦桂梅经常在课堂上抛出一些“出人意料”的教学设计。例如讲司马光时,她创设了如下情景:此时,你就是司马光同伴中的一个,看到同伴有危险,你首先应怎么做?如果同伴落水发生在当代,你都会想出哪些解决的办法?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积极开动脑筋想出了许许多多的抢救同伴的“现代化办法”。再如教学参观人民大会堂,一番情景导入后,窦桂梅鼓励学生根据刚才的“所见”、“所闻”,把人民大会堂的内部布局用简笔画勾画出来。在此基础上,她又大胆提出:根据你的能力和在生活中、电视里看到的布局设计,如果让你重新设计,安排这里的布局,你打算怎样设计?在学生情绪高涨的时候,窦老师建议学生一定找到有关“设计学”方面的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