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具有大△n的一类异硫氰酸酯(NCS)类单体液晶的合成.doc_第1页
论文-具有大△n的一类异硫氰酸酯(NCS)类单体液晶的合成.doc_第2页
论文-具有大△n的一类异硫氰酸酯(NCS)类单体液晶的合成.doc_第3页
论文-具有大△n的一类异硫氰酸酯(NCS)类单体液晶的合成.doc_第4页
论文-具有大△n的一类异硫氰酸酯(NCS)类单体液晶的合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具有大n的一类异硫氰酸酯(NCS)类单体液晶的合成 n with a large class of isothiocyanate (NCS) monomers Liquid Crystals(申请清华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培 养 单 位:化学系工程领域域域域域域:化学工程申 请 人:任丽彩指导教师:李广涛教授联合指导教师:刘鑫勤主任二八年十一月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清华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清华大学拥有在著作权法规定范围内学位论文的使用权,其中包括:(1)已获学位的研究生必须按学校规定提交学位论文,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研究生上交的学位论文;(2)为教学和科研目的,学校可以将公开的学位论文作为资料在图书馆、资料室等场所供校内师生阅读,或在校园网上供校内师生浏览部分内容。本人保证遵守上述规定。(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 期: 日 期: 摘 要摘要液晶作为平面显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越来越多的应用领域。因此更多的新型液晶开发也是极其重要的工作,异硫氰酸酯类单体液晶因为其独特的性质在液晶的调配上有着更多的应用前景,所以其新型的单体开发也是迫在眉睫。本文共合成了四种新型的异硫氰酸酯类单体液晶,使用气象色谱检测其纯度,使用DSC检测仪测量了单体的相变温度,使用了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和气质联用等分析手段对合成的单体进行了指认和表征,而且使用了综合参数测试仪等对单体的介电各相异性和光学各相异性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最后对其各个基团对单体的性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及其对单体在混晶的调配的应用进行了展望。主要的研究成果:3,5-二氟溴苯格氏反应与烷基溴苯偶联得到3,5-二氟烷基苯,与丁基锂锂化后与碘反应得到碘代物A,另一端以联苯为原料,经过硝化,还原和碘代得到4-碘代-4-联苯胺,再与4-甲基-1-炔-2-丁醇偶联后消去,得到端炔B,产物A与产物B偶联得到端胺基的产物C,最后与合成的硫光气合成最终的目标产物。此四种产物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清亮点,而且为向列相液晶态,液晶化合物清亮点随末端烷基链的增长呈现奇偶效应。液晶化合物具有高的折射率各向异性(Dn)和介电各向异性(De),可用于调节混合液晶的折射率各向异性(Dn)和介电各向异性(De),以增加混合液晶的Dn和降低阈值电压。关键词:异硫氰酸酯 液晶 大Dn 炔类AbstractLCD flat panel display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with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applications. So more new LCD development is extremely important work, isothiocyanate monomer liquid crystal because of its unique nature of the deployment on the LCD has more prospec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new single is imminent. This paper is a synthesis of four new LCD isothiocyanate monomers, the use of meteorological chromatography purity, measured using the DSC detector monomer phase transition temperature, using infrared spectroscopy,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carbon spectrum and GC-MS analytical methods such as monomer were identified and characterized, and used the Integrated Data monomer such as dielectric and optical sex of each phase of each phase was further study the opposite sex, and finally The various groups on the nature of monomers was analyzed and its deployment of mixed crystal monomer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ospect. The main findings: 3,5 - difluoro bromobenzene Grignard coupling reaction with alkyl-bromophenyl be 3,5 - Difluoro Benzene, butyl lithium and lithium-iodine after the reaction of iodine on behalf of the object A, the other end with biphenyl as raw materials, through nitration, reduction and iodide are 4 - iodo -4 - benzidine, and then with 4 - methyl -1 - acetylene -2 - butanol elimination after coupling to obtain Terminal Acetylenes B, product A and product B even United are the product of amino terminal C, the final synthesis of the sulfur with the ultimate goal of synthesis product. The four types of products with high melting points and clearing point, but also for nematic liquid cryst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learing point with the end of the growth of alkyl chains show odd-even effect. Refractive index of liquid ),e D n) and dielectric anisotropy (Dcrystal compounds with high anisotropy ( can be used to adjust the refractive index anisotropy of liquid crystal mixture )e D n) and dielectric anisotropy (D( to n and lower threshold voltage.Dincrease the liquid crystal mixture of Keywords: isothiocyanates liquid crystal polyacetylenes large目 录第一章 引言11.1 液晶的发展11.2 液晶显示的原理、特点及发展趋势21.2.1 液晶显示的原理21.2.2 液晶显示的特点31.2.3 液晶显示的发展趋势31.2.4 我国液晶显示的发展现状51.3 液晶材料研究现状61.3.1 液晶简介61.3.2 液晶的分类71.3.3 液晶显示材料的特点101.4 嘧啶类液晶的性能121.4.1 二环嘧啶类液晶材料131.4.2 三环嘧啶类液晶材料161.4.3 四环类嘧啶类液晶材料171.5 论文工作的主要内容181.5.1 新型三环嘧啶的合成与探讨181.5.2 四环嘧啶的合成19第2章 实验部分202.1 反式-5-4-(4-烷基环己基)苯基-2-氯嘧啶的合成202.1.1 合成路线202.1.2 5-溴-2-氯嘧啶的合成212.1.3 反式-4-(4-丁基环己基)苯硼酸的合成212.1.4 反式-5-4-(4-丁基环己基)苯基-2-氯嘧啶的合成222.2 4,4-二(5-丙基嘧啶)联苯的合成232.2.1 合成路线232.2.2 4-溴苯甲脒盐的合成232.2.3 3-乙氧基-2-丙基丙烯醛的合成242.2.4 2-(4-溴苯基)-5-丙基嘧啶的合成242.2.5 4,4-二(5-丙基嘧啶)联苯的合成24第3章 部分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的结构鉴定263.1 反式-5-4-(4-乙基环己基)苯基-2-氯嘧啶(I2)的结构鉴定263.1.1 反式-5-4-(4-乙基环己基)苯基-2-氯嘧啶(I2)的红外光谱指认263.1.2 反式-5-4-(4-乙基环己基)苯基-2-氯嘧啶(I2)的核磁共振氢谱指认273.1.3 反式-5-4-(4-乙基环己基)苯基-2-氯嘧啶(I2)的核磁共振碳谱指认273.2 反式-5-4-(4-丙基环己基)苯基-2-氯嘧啶(I3)的结构鉴定283.2.1 反式-5-4-(4-丙基环己基)苯基-2-氯嘧啶(I3)的红外光谱指认283.2.2 反式-5-4-(4-丙基环己基)苯基-2-氯嘧啶(I3)的核磁共振氢谱指认293.2.3 反式-5-4-(4-丙基环己基)苯基-2-氯嘧啶(I3)的核磁共振碳谱指认293.3 反式-5-4-(4-丁基环己基)苯基-2-氯嘧啶(I4)的结构鉴定303.3.1 反式-5-4-(4-丁基环己基)苯基-2-氯嘧啶(I4)的红外光谱指认303.3.2 反式-5-4-(4-丁基环己基)苯基-2-氯嘧啶(I4)的核磁共振氢谱指认313.3.3 反式-5-4-(4-丁基环己基)苯基-2-氯嘧啶(I4)的核磁共振碳谱指认323.3.4 反式-5-4-(4-丁基环己基)苯基-2-氯嘧啶(I4)的质谱指认333.4 反式-5-4-(4-戊基环己基)苯基-2-氯嘧啶(I5)的结构鉴定333.4.1 反式-5-4-(4-戊基环己基)苯基-2-氯嘧啶(I5)的红外光谱指认333.4.2 反式-5-4-(4-戊基环己基)苯基-2-氯嘧啶(I5)的核磁共振氢谱指认343.4.3 反式-5-4-(4-戊基环己基)苯基-2-氯嘧啶(I5)的核磁共振碳谱指认343.5 4,4-二(5-丙基嘧啶)联苯353.5.1 4,4-二(5-丙基嘧啶)联苯的红外光谱指认353.5.2 4,4-二(5-丙基嘧啶)联苯的核磁共振氢谱指认363.5.3 4,4-二(5-丙基嘧啶)联苯的核磁共振碳谱指认36第4章 结果与讨论384.1 烷基环己基苯硼酸与5-溴-2-氯嘧啶偶联的选择性384.2 液晶化合物性质的讨论384.2.1 液晶化合物的相变性质384.2.2 目标化合物的介电各向异性和折射率各向异性40结 论43参考文献44致谢与声明46附录谱图47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65主要符号对照表LCD液晶显示 (Liquid Crystal Display)TN扭曲向列 (Twisted Nematic)STN超扭曲向列 (Super Twisted Nematic)TFT薄膜晶体管 (Thin Film transistor )阈值电压 (Threshold Voltage)展曲弹性常数 (Splay Elastic Constant)扭曲弹性常数 (Twist Elastic Constant)弯曲弹性常数 (Bend Elastic Constant)介电各向异性 (Dielectric Anisotropy)平行于分子长轴方向的介电常数垂直于分子长轴方向的介电常数光学各向异性 (Optically Anisotropy)FLCD铁电液晶显示 (Ferroelectric LCD)Cr晶体或固体 (Crystal or Solid)N向列相 (Nematic Phase)S近晶相 (Smectic Phase)SA or SmA近晶A相 (Smectic A Phase)SB or SmB近晶B相 (Smectic B Phase)Iso各向同性液体 (Isotropic Liquid)DSC差热分析(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GC气相色谱 (Gas Chromatography)MS质谱(Mass Spectrometry)NMR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第一章 引言1.1液晶的发展史液晶首次发现于1888年奥地利的植物学家F.Reinitzer的一次实验中,他合成的胆甾醇的苯甲酸脂和醋酸脂在融化的过程中在固相和液相之中还存在一种浑浊的不透明的相态,这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液晶态,这种相态虽然为液体,却有着类似于晶体的性质,液晶的命名也由此得来。之后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液晶的研究一直卓有成效的进行着,液晶的存在已经达成了共识,多种液晶的发现和液晶各种性质的研究都有着很大的进展,科学家们发现了液晶不止有一种液晶相态,而且,物理学家E.Bose基本建立了一个机遇分子结构的完整的液晶理论,这是一个非常杰出的贡献。之后液晶的光散射性质方面和有序性研究等方面也取得了极大的进展。二战之后大约15年左右液晶发展处于了低潮的时期,因为液晶在当时缺乏实际的应用。这种情况直到1960年左右才开始有了变化,少部分科学家对液晶进行了再次的审视,希望能从分子结构、光学效应的性质找到液晶技术的应用。1968年,美国无线电公司演示了第一块液晶显示器,虽然当时有着种种的缺陷,但这种里程碑式的事件却掀开了液晶急速发展的序幕。仅仅不到10年的时间,低功率消耗的成熟液晶显示屏就被制造商应用于各种电池驱动的器械中。随着新型的液晶产品和其应用技术的迅猛发展,液晶也以多种全新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现在,液晶显示作为使用的最为广泛的显示技术存在于世界的各个角落之中,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1.2 液晶材料的1.2.1 液晶简介: 所谓液晶,指的是某种晶体,在受热熔融或者被溶剂溶解之后,由固态转化为液体状态,但这种液体状态却仍旧保留了晶体状态的某些特性,例如晶体状态的各相异性,形成了一种介于晶体和液体的中间的过渡状态,这种状态就叫做液晶态,而能够形成液晶态的物质就叫做液晶。1.2.2 液晶的特点: 液晶1.1.2 液晶显示的种类 随着液晶技术的发展,液晶可以形成液晶态的物质有多种多样,不同的液晶呈现的液晶态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根据液晶的形成条件划分,液晶基本可以分为热致液晶和溶致液晶两种:1)热致液晶:此类液晶的形成液晶相是由温度引起的,指的是单成分的纯化合物或均匀混合物在温度变化时可形成液晶态的一类物质,此类物质只能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存在,各种电脑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显示器等显示材料多用于此类液晶。2)溶致液晶:此类液晶是由符合一定结构要求的化合物与溶剂组成的液晶体系,由于溶液浓度改变而形成的液晶态。一般是双亲化合物与极性溶剂组成的二元或多元体系,肥皂水就是一种典型的溶致液晶。溶致液晶的形成主要依赖于双亲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极性基团间的静电力和疏水基团间的范德华力,因此极少应用于显示材料液晶。3)两性液晶:此类化合物既可形成热致液晶也可形成溶致液晶,情况较少,一般不予以讨论。本文主要讨论应用于现实材料的热致液晶,典型的长棒形热致液晶的分子量一般在200500g/mol左右,分子的长度比大约在4到8之间。按照棒形分子排列方式把热致晶体分为三种:向列相液晶,近晶相液晶,胆甾相液晶1) 向列相液晶: 它的分子成棒状,局部地区的分子趋向于沿同一方向排列。分子短程相互作用比较弱,其排列和运动比较自由,分子这种排列状态使其粘度小、流动性强。向列相液晶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单轴晶体的光学性质,对外界作用非常敏感,是液晶显示器件的主要材料。2) 近晶相液晶近晶相液晶分子也成棒状,分子排列成层,每层分子长轴方向是一致的,但分子长轴与层面都呈一定的角度。层的厚度约等于分子的长度,各层之间的距离可以变动。由于分子层内分子结合力强,层与层间结合力弱,所以这种液晶有流动性,但粘度比向列相液晶大。近晶相液晶具有正性双折射性,因此,近晶相液晶显示器件比向列相液晶显示器件的特性更优越。3) 胆甾相液晶它的分子呈扁平层状排列,分子长轴平行层平面,层内各分子长轴互相平行(对应方向)相邻两层内的分子长轴方向有微小扭转角,各层分子指向矢,沿着层的法线方向连续均匀旋转,使液晶整体结构形成螺旋结构,螺旋扭转360的两个层面的距离叫做螺距,用L表示,通常L为102nm的数量级。这种特殊的螺旋状结构使得该种晶体具有明显的旋光性、圆偏振光二向色性以及选择性光散射等特殊光学性质。因此,常将胆甾相液晶作为控制液晶分子排列的添加剂或直接作为变色液晶膜。随着液晶显示的日益成熟,根据其所采用的液晶材料、平板结构、驱动方式等不同,液晶显示器基本分为三种类型:1) 扭曲向列相型(TN-LCD) 这种显示器件由两片基板玻璃中间注入向列相液晶材料构成,通过特殊的表面处理使分子在顶层与X方向平行,而在底层与X方向垂直,这种结构使液晶层形成了一个90扭曲,从而得名2) 超扭曲向列相型(STN-LCD)STN屏幕,又称为超扭曲向列型液晶显示屏幕。在传统单色液晶显示器上加入了彩色滤光片,并将单色显示矩阵中的每一像素分成三个像素,分别通过彩色滤光片显示红、绿、蓝三原色,以此达到显示彩色的作用,颜色以淡绿色为和橘色为主。STN屏幕属于反射式LCD,它的好处是功耗小,但在比较暗的环境中清晰度较差。 STN也是我们接触得最多的材质类型,目前主要有CSTN和DSTN之分,它属于被动矩阵式LCD器件,所以功耗小、省电,但么应时间较慢,为200毫秒。3) 有源矩阵薄膜(AM-TFT-LCD)属于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中的一种。它可以“主动地”对屏幕上的各个独立的像素进行控制,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反应时间。一般TFT的反应时间比较快,约80毫秒,而且可视角度大,一般可达到130度左右,主要运用在高端产品。所谓薄膜场效应晶体管,是指液晶显示器上的每一液晶象素点都是由集成在其后的薄膜晶体管来驱动。从而可以做到高速度、高亮度、高对比度显示屏幕信息。TFT属于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在技术上采用了“主动式矩阵”的方式来驱动,方法是利用薄膜技术所作成的电晶体电极,利用扫描的方法“主动拉”控制任意一个显示点的开与关,光源照射时先通过下偏光板向上透出,借助液晶分子传导光线,通过遮光和透光来达到显示的目的。晶体管型第三种有源矩阵薄膜晶体管型就是目前最为高级的液晶显示类型,其又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 扭曲向列相型(TN-TFT-LCD):这是一种低廉、应用最广泛的入门级液晶面板,在目前市面上主流的中低端液晶显示器中被广泛使用。目前我们看到的TN面板多是改良型的TN+film,film即补偿膜,用于弥补TN面板可视角度的不足,目前改良的TN面板的可视角度都达到160,当然这是厂商在对比度为101的情况下测得的极限值,实际上在对比度下降到100:1时图像已经出现失真甚至偏色。 TN面板的优点是由于输出灰阶级数较少,液晶分子偏转速度快,响应时间容易提高,目前市场上8ms以下液晶产品基本采用的是TN面板。另外三星还开发出一种B-TN(Best-TN)面板,它其实是TN面板的一种改良型,主要为了平衡TN面板高速响应必须牺牲画质的矛盾。同时对比度可达7001,已经可以和MVA或者早期PVA的面板相接近了2) 共面转换技术型(IPS TFT-LCD)液晶分子平面切换的方式来改善视角,利用空间厚度、摩擦强度并有效利用横向电场驱动的改变让液晶分子做最大的平面旋转角度来增加视角;换句话说,传的液晶分子是以垂直、水平角度切换作为背光通过的方式,IPS则将液晶分子改为水平选转切换作为背光通过方式。在商品的制造上不须额外加补偿膜,显示视觉上对比也很高。在视角的提升上可达到160度,反应时间缩短至40ms以内。但Hitachi仍旧改良IPS技术叫做Super-IPS,在视角的提升上可达到170度,反应时间缩短至30ms以内,NTSC色纯度比也由50%提升至60%以上。目前亦有少数厂商授权制造,算是与MVA技术并驾齐驱 LG 应用此技术3) 垂直排列型(MVA TFT-LCD)象限垂直配向技术。它是利用突出物使液晶静止时并非传统的直立式,而是偏向某一个角度静止;当施加电压让液晶分子改变成水平以让背光通过则更为快速,这样便可以大幅度缩短显示时间,也因为突出物改变液晶分子配向,让视野角度更为宽广。在视角的增加上可达160度以上,反应时间缩短至20ms以内。MVA在制作程序来说并不会增加太多困难的技术,所以很受代工厂商的欢迎,目前有奇美电子(奇晶光电)、友达光电等得到授权制造1.2 液晶的显示原理1.2液晶显示的特点 与其他主流显示器相比,液晶具有下列独特的优点(1) 低压、微功耗 : 极低的工作电压,一般扭曲向列型(TN)器件阈值电压仅1.5V2V,可以直接与大规模集成电路直接匹配。工作电流只有几个微安,功耗只有10-610-5W/cm2。是其他任何显示器件做不到的。(2) 平板结构 : 尺寸基本可以放得很大或者很小,显示的有效面积也会较大,而且显示图案的自由度也很大。(3) 被动显示 : 液晶显示器件不发光,靠调制外界光线达到显示目的。因此长时间观看液晶显示器即没有刺目感,也不会引起视觉疲劳,伤害视力。(4) 显示信息量大(5) 易于彩色化 : (6) 长寿命(7) 无辐射、无污染1.3液晶的物理参数(1)介电各向异性()介电常数反映了在电场作用下介质极化的程度。当外加电场方向与液晶分子长轴一致时,测得的介电常数是,当外加电场与液晶分子垂直时,测得的是,介电各向异性就是。液晶介电各向异性是决定液晶分子在电场中行为的重要参数。Maier等人将Onsager各向同性液体介电性质的公式推广应用于各向异性的液晶,导出如下公式:介电常数的大小直接确定了液晶分子和所加电场和所加电场相互作用的程度。有实用价值的液晶材料的在-650范围内。(2)电阻率 由于液晶分子具有非离子结构,所以它的电导率总是很低的(n0。这表明光在液晶中的传播速度(v)存在着vev0的关系,即寻常光的传播速度大。这种液晶在光学上称为正光性。向列相液晶几乎都是正光性材料。而胆甾相液晶的光轴与螺旋平行,与分子轴垂直,非寻常光的折射小,即ne K11 K22。至今还没有一种满意的理论可以从分子结构中预测弹性常数,还主要是使用经验数据。K33/ K11是最常用的弹性常数比值。(5)粘度 粘度是流体内部阻碍其相对流动的一种特性。假如在流动的流体中,平行于流动方向,将流体分成不同流动速度的各层,则在任何相邻两层的接触面上,就有与面平行而与流动方向相反的阻力,称为粘滞力或内摩擦力。影响液晶粘度的因素很多,不仅随温度降低,粘度增加,而且与液晶的活化能相关。在相同的温度下,低活化能的液晶,具有低的粘度系数,粘度随温度变化也小。从分子结构上看,液晶分子的中心桥键,端基取代基的极性、极化度、分子中的 电子体系都明显地影响液晶的粘度。论文的主要内容:新型的一类具有大n的异硫氰酸酯类单体液晶的合成异硫氰酸酯类单体液晶的性能异硫氰酸酯类液晶的性能异硫氰酸酯类液晶指的是在液晶分子中含有异硫氰酸根的末端基团的液晶分子。异硫氰酸酯类单体液晶和腈类单体液晶分子的性能有着一定的相似性,是极为重要的一类液晶单体材料,由于其优越的特性,广泛应用于各类型的混合液晶调配中。作为一种重要的液晶显示材料,异硫氰酸酯类单体液晶有着极其优越的特性。1、 异硫氰酸酯类液晶和氰类液晶一样,是一个较强的电子接受体,有很强的偶极矩(3.59Debye),可以加大电子共轭长度,因此有着较大的n。2、 因为大偶极距的末端基团可以增大液晶分子的,因此异硫氰酸酯类单体液晶一般都有着较大的。3、 当介电常数增大时,一般粘度也会随之增大,但异硫氰酸酯类单体液晶和与其类似的有较大介电常数的液晶单体比较,有着较低的粘度。4、 异硫氰酸酯类单体液晶有着极高的稳定性。5、 异硫氰酸酯类单体液晶一般有着较高的清亮点。实验部分本论文在实验过程中所使用的主要原材料:3,5-二氟溴苯,烷基溴苯,联苯及其他原料均属于外购,气相色谱纯度大于99%,其他参与反应的溶剂等原料规格为AR或者CR。2.1 对碘代硝基联苯的合成合成路线:合成过程:三口瓶中加入1mol联苯和碘,70左右滴加浓硝酸,反应出现红色气体,导入碱瓶除去,降温至40左右,加入二氯甲烷,再次加热至回流,回流4h,反映完毕,到处上层液体,水洗固体至中性,在过滤抽干,甲苯将固体煮沸约30min,放凉之后过滤,烘干,得到产品。2.2 对碘代胺基联苯的合成合成路线:合成过程:三口瓶中加入上一步的产品和THF,加热到回流,溶解原料,之后降温加入活性炭和三氯化铁,搅拌下滴加水合肼,滴加完毕之后,回流4h,趁热过滤,滤去活性炭,取上层有机相,旋蒸至干,甲苯重结晶,冷冻过滤,得到产品。2.3 对碘代胺基苯乙炔的合成:合成路线:合成过程:三口瓶中加入上一步的产品、甲基丁炔醇、三乙胺、甲苯、催化剂:四(三苯基膦)钯和碘化亚铜、三苯基膦,在氮气保护下,加热至回流,回流6小时,过滤,甲苯洗涤,旋蒸至干,甲苯溶解粗产品,过柱子,之后旋干,备用。三口瓶中加入上一步的反应产物和氢氧化钾、甲苯,加热回流6小时,反应完毕,水洗至中性,甲苯溶解,过柱子,再旋蒸至干,最后使用甲苯重结晶,过滤得到目标产物,备用。2.4 3,5-二氟乙基苯的合成合成路线:合成过程:三口瓶加入镁条和干燥的THF,少量3,5-二氟溴苯,加热引发反应,引发后冰浴降温,滴加3,5-二氟溴苯,制备格式试剂,制备后,加入溴化锂催化剂,滴加溴乙烷,保持轻微回流,滴加完毕,回流4小时,之后倒入30%HCl中水解,分液,取上层有机物,旋干,减压蒸馏得到目标产物。2.5 4-碘代-3,5-二氟乙基苯的合成合成路线:合成过程:三口瓶中加入上一步的反应产物和THF,在氮气保护下,降温至-70,滴加正丁基锂,保持温度-70左右,滴毕后,保温30min,再滴加碘的THF溶液,保持-70,滴毕后,自然升温,约0左右加入亚硫酸氢钠溶液水解,分液,取有机相,旋蒸至干,备用。参考文献1.徐寿颐 液晶和液晶显示 27282.应根裕 胡文波 邱勇 平板显示技术1031053.王良御,廖松生.液晶化学4.S.URBANB,GESTBLOM R,DA BROWSKI. 5-n-alkyl-2-(4-isothiocyanatophenyl)- 1,3-dioxane (nDBT) homologous series(n=4-10). Liquid Crystal .1998. Vol 24 .No.5 :681-6885.STANIS AW URBAN. Phase transition and dielectric studies of a three-ring homologous series with the -NCS terminal group. Liquid Crystal. 1999. Vol 26: No.12 1817-18236.STANIS AW URBAN .Dielectric studies of the 4-n-alkyl-4-thiocyanatobiphenyl(nBT) homologous series (n=2-10) in the isotropic and E phases . Liquid Crystal 2001. Vol. 28 .No.5: 691-6967.STANISLAW URBAN . Phase diagram and dielectric relaxation studies ofn-octyl-isothiocyanato-biphenyl (8BT) in the crystalline E phase under high pressure. Liquid Crystal 2001. Vol 28 .No.9 :1331-13368. ALBERT WU RFLINGER. PVTmeasurements on n -octyl-isothiocyanato-biphenyl (8BT) at elevated pressures.Liquid Crystal 2002 Vol 29 No.6 799-8049. ANNA SPADO, ROMAN DA BROWSKI . Synthesis, mesomorphic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isothiocyanatotolanes. Liquid Crystal 2003. Vol 30 .No.2 :191-19810. STANIS AW URBAN . Dielectric studies of tolane derivatives exhibiting the E andK phases .Liquid Crystal 2005. Vol 32. No.1: 119-12411. Stanisaw Urban a,Jan Przedmojski b, Joanna Czub. X-ray studies of the layer thickness in smectic phases. Liquid Crystal 2005. Vol 32. No.5: 619-62412. CHIEN-HUI WEN, SEBASTIAN GAUZA and SHIN-TSON WU . Ultraviolet stability of liquid crystals containing cyano and isothiocyanato terminal groups Liquid Crystal 2004. Vol 31. No.11: 1479-148513. SEBASTIAN GAUZA, JUN LI, SHIN-TSON. High birefringence and high resistivity isothiocyanate-basednematic liquid crystal mixtures WULiquid Crystal 2005 .Vol 32 .No.8 :1077-108514. SEBASTIAN GAUZA, CHIEN-HUI WEN. High figure-of-meritnematic mixture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