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晏氏父子均为北宋词坛的重要词人 自宋迄清 词论家们就大量品评他们的 词作 只言片语却不乏真知灼见 今人更是对他们的词作表现出极大的研究兴趣 涉及生平仕履 题材内容 风格艺术 词史地位等 但系统的从比较的角度论述 二晏词作尚不多见 笔者拟在结合二晏生平经历 词坛环境的基础上对二晏词的 内容和艺术作详细之比较 首先 文章介绍了二晏各自的生平经历和性格特点 大晏仕途畅达 性格理 性持重 小晏半世潦倒 性格感性放浪 其次 文章从内容方面比较二晏词作 感怀题材和绮艳题材在二晏词中都占 有较大的比例 但具体表现的内容和抒发的情感却不一样 另外 相比小晏来说 大晏还写有不少以咏物与祝寿为题材的词 对拓宽词的表现领域具有一定的积极 意义 再次 文章从意象与意境 结构体式 修辞三方面对二晏词作比较分析 大 晏常用夕阳 燕子 落花等意象 表达自己的惜时心绪 小晏常用月亮 西楼 梦等意象 抒发心中的怀旧心态 大晏词结构较平直 而小晏则由于吸收慢词的 一些技法 其词相比较之下显得曲折跌宕 二晏在一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上也存在 着相同与相异之处 关键词 二晏比较内容艺术 2 a b s t r a c t y a ns h ua n dy a nj i d a oa r ei m p o r t a n tp o e t so fs o n gd y n a s t y f r o ms o n g d y n a s t yt oq i n gd y n a s t y t h ec ij u d g e rp a ym u c hm o r ea t t e n t i o no nt h e i r w o r d s a n di nt h e mh a v em a n yi n s i g h t s p e o p l et o d a ys h o wg r e a ti n t e r e s t s i nt h es t u d y ti n v o l v i n gl i f e lc o n t e n t s t y l ela r tla n dt h eh i s t o r yo ft h e w o r d s b u tas y s t e m a t i c l yc o m p a r a t i v es t u d yo nt h ew o r d s s t i l lr a r e i i n t e n dt oc o m b i n et h el i f e e x p e r i e n c e s a n dt h e l i t e r l i t u r e e n v i r o n m e n t t h e nf i n dt h ed i f f e r e n c e so ft h e i rc i f i r s t l y t h ea r t i c l ep r e s e n t st w oy a n sl i f e e x p e r i e n c e s a n d p e r s o n a l i t i e s y a ns h uh a v ea a c c e s s i b l e c a r e e r r a t i o n a l p e r s o n a l i t y y a nj i d a oh a l fae m b a r r a s s e dl i f e ae m o t i o n a lc h a r a c t e r s e c o n d l y f r o mt h ec o n t e n to ft h ea r t i c l e p a t h o sa n dq iy a nt o p i c s i nt h es u b je c tm a t t e ri nb o t ha c c o u n tf o ra l a r g ep e r c e n t a g e b u tt h e s p e c i f i cp e r f o r m a n c eo ft h ec o n t e n ta n de x p r e s s i o no fe m o t i o ni sn o tt h e s a m e y a ns h ua l s ow r o t eal a r g en u m b e ro fy o n g w ua n db i r t h d a ya sat h e m e b r o a d e n i n gt h ef i e l do ft h ep e r f o r m a n c eo ft h et e r mo fc i t h i r d l y t h ea r t i c l ec o m p a r a t et h ei m a g e r y s t r u c t u r a ls t y l ea n d r h e t o r i co ft h e i rc i y a ns h uu s e ds u n s e t s w a l l o w f l o w e ra n do t h e r i m a g e r y e x p r e s sh i sm o o d y a nj i d a ou s e dm o o nlh o u s e id r e a m sta n do t h e ri m a g e r yi e x p r e s sn o s t a l g i ah e a r t so fm e n t a l i t y t h ec i o fy a ns h uh a v eas t r a i g h t s t r u c t u r e a n dd u et ot h ea b s o r p t i o no ft h es l o w l yc i t h ec io fy a nj i d a o h a v eaz i g z a gs t r u c t u r e t w oy a ni ns o m er h e t o r i c a lp r a c t i c e sa l s oh a v e m a n ys a m ep o i n t s k e y w o r d s t w oy a nc o m p a r i s o nc o n t e n ta r t 3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 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 本 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曾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 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鲎塾主 e l 期 q q 墨生垒月 蜇 兜孛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贵州大学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意学 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 文被查阅和借阅 苯人授权贵州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 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 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 鲎塾主导师签名 鹭一弛雪 舒 一 1 佟刁渺 j i 日 青 u 二晏之词 可以说是北宋词苑的两朵奇葩 历来就受到词论家们的极大关注 前人在评大晏词时 多指出其受五代南唐词 尤其是冯延巳词 的影响 并总结 其词具有和婉明丽 风流蕴藉的风格特色 如刘熙载 艺概 云 冯延巳词 晏同叔得其俊 欧阳永叔得其深 冯煦 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 日 晏同叔去 五代未远 馨烈所扇 得知最先 故左宫右徵 和婉而明丽 为北宋倚声家初祖 王灼 碧鸡漫志 日 晏元献公长短句 风流蕴藉 一时莫及 而温润秀洁 亦无其比 而在评价小晏词时 更多的是强调其在情感上具有的强烈的感发力 如黄庭坚 小山词序 评其 清壮顿挫 能动摇人心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 评日 无人不爱 以其情胜也 不少词论家也尝试把二晏词放在一起作统一关 照 如周济认为 晏氏父子 仍步温韦 小晏精力尤胜 介存斋论词杂著 毛晋则认为 晏氏父子 具足追配李氏父子云 宋六十家词 小山词跋 从 词史的角度阐明了二晏词对前人的继承与学习 近人及今人渐渐从比较的角度来谈论二晏词作 如况周颐 蕙风词话 云 小山词 从 珠玉 出 而成就不同 体貌各具 以 珠玉 比花中之牡丹 小山 其文杏乎 叶嘉莹认为 就风格而言 晏殊词是温润而疏朗 晏几道 词是秀丽而绵密 再就意境言之 则晏殊词往往表现有一种理性的反省和思致 而晏几道词所有的 则常只是一种情绪的伤感和怀思 以上评论 虽启人颇 多却仍嫌简略 故本文想在前贤的基础上 联系二晏各自的生平经历与性格特点 以及所处的词坛环境 对二晏词之内容与艺术作一比较研究 以期对二晏词有一 个更深的认识 叶嘉莹著 唐宋词名家论稿 河北教育出版社1 9 9 7 年版 第1 1 2 页 4 第一章二晏生平简介 在讨论二晏词之前 有一个重要的 无法回避的问题 那就是他们的生世经历 与性格特点对其词的创作上的影响 而这个影响也是导致形成他们各自词作特色 的主要原因 孟子曾说 颂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 可乎 是以论其世也 故在 对二晏词进行比较研究之前 先对二人之身平经历与性格特征作一简单介绍 晏殊 字同叔 抚州临川 今江西抚州市 人 死后谥元献 世称 晏元献 晏殊 出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 9 9 1 卒于仁宗至和二年 1 0 5 5 他一生历居显宦要职 仕 途畅达 晏殊幼年即聪颖过人 七岁能文 乡里间称其为神童 真宗景德元年 1 0 0 4 张知白安抚江南 以神童荐 帝召殊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 殊神气 不慑 援笔立成 帝嘉赏 赐同进士出身 此后 晏殊就踏上了一帆风顺的仕途 累迁太常寺奉礼郎 太子左庶子 礼部侍郎 直至庆历三年 1 0 4 3 五十三岁 加同中 书门下平章事 集贤殿大学士 兼枢密使 达到了其一生功业的顶峰 但久处政权 中心地位的晏殊却没有做出太多彪炳青史的业绩 唯于援引后进 奖掖才俊方面于 北宋朝廷贡献颇多 如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之领袖欧阳修即晏殊任翰林侍读学士知 贡举时在礼部试中以第一名录取的 宋史晏殊传 载 殊平居好贤 当世知名 之士 如范仲淹 孔道辅皆出其门 及为相 益务进贤才 而仲淹与韩琦 富弼皆进用 至于台阁 多一时之贤 帝亦奋然有意 欲因群才以更治 而小人权幸皆不便 故薛砺若在 宋词通论 中说 在政治上建树 虽无显赫功绩 而能汲引贤俊 以成北宋升平之治 其功亦甚伟 厕 正如欧阳修在 晏元献公挽辞三首 之三首联说的 富贵优游五十年 始 终明哲保身全 综观晏殊的仕宦一生 小心谨慎是其纵横官场的一个重要特点 据欧阳修 观文殿大学士行兵部尚书西京留守赠司空兼侍中晏公神道碑铭 简 称 神道碑 载 公既已道德文章佐佑东宫 真宗每所谘访 多以方寸小纸细 书问之 由是参与机密 凡所对 必以其稿进 示不泄 囝欧阳修曾经亲自见到 这些细书文稿 有八十卷之多 这些细书对真宗的影响也许更大于面折廷争 还 杨伯峻著 孟子译注 中华书局1 9 6 2 年版 第2 5 1 页 o 夏承焘著 唐宋词人年谱 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7 9 年版 第2 0 3 页 国同上 第2 0 4 页 薛砺若著 宋词通论 上海书店1 9 8 5 年版 第7 8 页 囝欧阳修著 中华书局1 9 7 7 年版 第1 8 9 页 同上 第1 5 3 页 同上 第2 6 9 页 徐自明著 第三册 中华书局2 0 0 3 年版 第9 9 3 页 黄庭坚诗名为 中华书局2 0 0 2 年版 第1 0 3 页 9 第二章二晏词内容比较 我们阅读和分析一篇文学作品 首先涉及的必是它的题材内容 只有在内容 阅读的基础上才能考虑对其艺术风格进行分析 因此 对晏氏父子词的题材内容 的比较分析就成为对他们词作展开比较的第一步 二晏词按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见下表 晏殊 存词1 3 8 首 晏几道 存词2 5 9 首 感怀 2 9 绮艳 4 3 咏物 2 6 感怀 3 7 绮艳 2 0 8 咏物 4 农村生活 3 送别友人 4 送别友人 3 饮宴 6 祝寿 1 饮宴 7 祝寿 2 6 因二晏有些词并非只有单一内容 以上分类 是从词作内容的侧重点来考虑 的 仅代表笔者的一隅之见 第一节感怀词 二晏都写了3 0 首左右的感怀词 所抒发的情感有同有异 一 大晏在其感怀词中所表露的主要是一种时光易逝 人生苦短的感伤 大 晏虽然一生仕途顺畅 富贵显达 但并没有在风花雪月 灯红酒绿的日子里忘怀 所以 他对时序的更替 风物的变化 持有着一颗细腻 敏感的心 刘勰说 春 秋代序 阴阳惨舒 物色之动 心亦摇焉 一 这说明了四季更替在人的心里面所 引起的激荡 钟嵘也说 若乃春风春鸟 秋月秋蝉 夏云暑雨 冬月祁寒 斯 四时之感诸诗者也 一圆认为节候的变化最容易触发诗人的灵感 写出好的诗篇 珠玉词 中 这类伤春悲秋之作就有不少 如下面这两首 采桑子 红英一树春来早 独占芳时 我有心期 把酒攀条惜绛蕤 无端一夜狂风 雨 暗落繁枝 蝶怨莺悲 满眼春愁说向谁 阳和二月芳菲遍 暖景溶溶 戏蝶游蜂 深入千花粉艳中 何人解系天边 日 占取春风 免使繁红 一片西飞一片东 o 周振甫著 文心雕龙今译 中华书局1 9 8 6 年版 第4 0 9 页 o 郭绍虞主编 中国j 力代文论选 一卷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1 年版 第1 0 7 页 l o 第一首上片写词人目睹春来一树红花盛开 占尽芳时 因而欣喜无限 想要 把酒赏花 下片笔锋陡转 以凄婉哀伤的笔调写出花儿突然凋谢的惨状 然后表 达了词人目睹这幅惨景的心灵悸动和悲痛 此词通过对美好事物被摧残的悼惜 流露出作者青春易逝的感伤 第二首上片以明快绚烂的笔调描绘了一幅花草缤纷 蜂飞蝶舞的仲春图 面 对这如诗如画的景色 词人在下片突发奇想 希望有人能用长绳去系住天边的红 日 免使时光飞逝 春花凋谢 这一 无理而妙 的痴想 把词人爱惜春光的心 情表达到了极致 也反映了词人希望自己青春永驻的幻想 而在另外一些词中 大晏则直接袒露自己内心对时光飞逝的焦灼 请看下面 的一些词句 春花秋草 只是催人老 清平乐 人貌老于前岁 风月宛然无异 谒金f l 暮去朝来即老 人生不饮何为 清平乐 画鼓声中昏又晓 时光只解催人老 渔家傲 一堆 老 字扑入眼帘 春花秋草 暮去朝来 令词人忧心忡忡 感慨良多 类似的词句还有 可奈光阴似水声 迢迢去未停 破阵子 重把一尊寻旧径 所惜光阴去似飞 破阵子 兔走乌飞不住 人生几度三台 清平乐 春光一去如流电 当歌对酒莫沉吟 踏莎行 时光 似水 如电 般飞逝 词人内心充溢着生命将尽的恐慌 二 与大晏一样 小晏在他的少量词中亦表达了惜时与及时行乐的思想 如 浣溪沙 莫问逢春能几回 能歌能笑是多才 露花犹有好枝开 绿鬓旧人皆老大 红梁新燕又归来 尽须珍重掌中杯 小晏在此词中抒发其面临老之将至时的旷达情怀 杜甫 绝旬漫兴九首 其 四应是此词所本 其诗云 二月己破三月来 渐老逢春能几回 莫思身外无穷 事 且尽生前有限杯 逢春能几回 含蓄点明了人已是迟暮之年 但却加上 了 莫问 二字 把它否定掉了 并且接着说 老年人的才情 就是要表现在 能 歌能笑 上 只要想得开 就会过得快乐 正所谓 犹有好枝开 也 但客观现 实是残酷的 红颜易老 年华易逝 于是只有抓紧时间享乐 珍重掌中杯 小晏也写有不少惜春伤春之词 如 玉楼春 东风又作无情计 艳粉娇红吹满地 碧楼篪影不遮愁 还似去年今日意 谁 知错管春残事 到处登临曾费泪 此时金盏直须深 看尽落花能几醉 此词一上来就描绘出一片落红狼藉的凄凉景象 然后从几个方面申诉自己在 这春光将逝时内心的忧郁感伤 蔗影遮不住 泪水流不尽 美酒须频饮 一波三 折 将词人的伤春意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但小晏因为其先富后窘的人生经历 故其感怀词更多的是追忆往昔富贵奢华 的生活 抒发人事沧桑的深沉感喟 如 采桑子 前欢几处笙歌地 长负登临 月幌风襟 犹忆西楼着意深 莺花见尽当时 事 应笑如今 一寸愁心 日日寒蝉夜夜砧 此词明白如话 上下片分写以前饮酒听歌的潇洒生活与如今潦倒落拓的寂寞 悲苦 再看下面的一些词句 醉别西楼醒不记 春梦秋云 聚散真容易 蝶恋花 今感旧 欲沾衣 可怜人似水东西 回头满眼凄凉事 秋月春风岂得知 鹧 鸪天 在忆前欢的同时更兼伤人生之聚散 而尝尽盛衰荣辱 悲欢离合的他又忍不 住感叹 兰佩紫 菊簪黄 殷勤理旧狂 欲将沉醉换悲凉 清歌莫断肠 阮郎 归 况周颐 惠风词话 评日 殷勤理旧狂 五字三层意 狂者 所谓一 肚子不合时宜 发现于外者也 狂己旧矣 而理之 而殷勤理之 其狂若有甚不 得已者 一 旧狂 也就是不与时合 不为世用的一片痴真 殷勤理旧狂 实际上是回顾自己坎坷 困顿的一生 没有哭诉 没有埋怨 一句 欲将沉醉 换悲凉 诉尽难言的心酸 三 二晏都写了一些淡薄名利情怀的词章 大晏仕途虽畅却也曾数次被贬谪 小晏则根本未曾踏足上层政治圈 他们或历尽宦海沉浮后大彻大悟 或身处穷愁 潦倒而自我排遣 例如 大晏 劝君看取利名场 今古梦茫茫 喜迁莺 唐圭璋编 词话丛编 中华书局2 0 0 5 年版 第4 4 2 6 页 1 2 长安多少利名身 若有一杯香桂酒 莫辞花下醉芳茵 酒泉子 小晏 古来多被虚名误 宁负虚名身莫负 劝君频入醉乡来 此是无愁无恨处 玉楼春 官身几日闲 世事何时足 且尽眼中欢 莫叹时光促 生查子 两人都表露了远离官场的意愿 可能由于两人身份地位之不同 大晏显得委 婉含蓄些 小晏则更真率直露 第二节绮艳词 四库提要 珠玉词目 云 赵与时 宾退录 记殊幼子几道尝称殊词不作 妇人语 今观其集 绮艳之词不少 盖几道欲重其父名 故作是言 非确论也 这里借用 四库提要 的说法 将二晏集中涉及到对女性的描摹 爱情的抒写 以及对过往情事的回忆 甚至一些冶游之词 都称之为绮艳词 晏殊词中绮艳之 作不是很多 还不到其存词总数的三分之一 而晏几道词中则几乎有8 0 都是 绮艳之作 无怪乎王锤在 默记 中评日 叔原妙在得于妇人 对这一传统题 材 二晏均表现出了自己独有的特色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 二晏在此类词中均描述了一批女性形象 但小晏词中的女性形象显得 更完整独特 先看大晏下面这一组词 浣溪沙 青杏园林煮酒香 佳人初试薄罗裳 柳丝无力燕飞忙 乍雨乍晴花自落 闲愁闲闷日偏长 为谁消瘦减容光 又 淡淡梳妆薄薄衣 天仙模样好容仪 旧欢前事入颦眉 闲役梦魂孤烛暗 恨无消息画帘垂 且留双泪说相思 诉衷情 露莲双脸远山眉 偏与淡妆宜 小庭帘幕春晚 闲共柳丝垂 人别后 月 圆时 信迟迟 心心念念 说尽无凭 只是相思 上面这几首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即都是先描写女子的容貌与妆饰 然后是 环境的渲染 最后点明女子心事 而词中出现的女子到底是谁 其相思情事与作 者有无关联 均无从知晓 大晏仿佛只是在叙写着爱情这一人类所共有的情感 而不是自己内心情愫的吐露 他的这一类词直承花间作风 如温庭筠的 菩萨蛮 宝函钿雀金满糖 沉香关上吴山碧 杨柳又如丝 驿桥春雨时 画楼音信 断 芳草江南岸 鸾镜与花枝 此情谁得知 亦是刻画一思妇之形象 因普泛化而缺少撼动人心之力量 当然 晏殊亦写 有一些对往昔情事怀念的词作 主体精神的投入相对来说要深一些 如 踏莎行 碧海无波 瑶台有路 思量便合双飞去 当时轻别意中人 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 香闺掩雾 红笺小字凭谁附 高楼目尽欲黄昏 梧桐叶上萧萧雨 木兰花 池塘水绿风微暖 记得玉真初见面 重头歌韵响铮琮 入破舞腰红乱旋 玉钩阑下香阶畔 醉后不知斜日晚 当时共我赏花人 点检如今无一半 第一首写作者对当年轻别之意中人的深切怀念 伊人芳踪已杳 作者写笺无 寄 登楼远望 满怀思绪无处诉说 第二首上片回忆当年与一女子初遇时的情形 玉真应是一位歌女 她的能歌善舞给词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词人下片抒怀 当 时共我赏花人 点检如今无一半 抒发其聚散无常的人生感慨 总的来说 晏殊词中的女性形象是不明晰的 在第一首中 词人虽然表达了 对当年之意中人的无尽怀念 但这意中人是谁 与作者之间发生过什么浪漫往事 就不得而知了 而在第二首中 女主人公虽然有了一个名字 玉真 但玉真是 女仙的别称 在宋词中常用来指妓女 并非确指的人名 而词人记住的也是当年 欣赏她的动听歌声与优美舞姿的情景 她与词人有没有相互爱慕 别后有没有相 互思念 词人并没有交待 他更多地只是借昔日听歌观舞的情形来反衬今日的孤 独无依 从而生出人生无常 聚散无凭的感慨 而在晏几道词中出现的女性形象则要完整独特得多 首先 在他词中出现了 具体的女性名称 如小莲 小鸿 小菽 小云 小莲风韵出瑶池 鹧鸪天 赚得小鸿眉黛 也低颦 虞美人 记得小蔟初见 两重心字罗衣 临江仙 说与小云新恨 也低眉 虞美人 据晏几道在其 小山词自序 中所言 莲 鸿 菽 云乃是其好友家的歌女 1 4 故可视作真实女性之姓名或小名 先看他写小蒴的这首 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 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 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蓣初见 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 曾照彩云归 词人在上片抒发燕双人独的感叹 下片回忆往事 首先是小蒴的形象浮现在 脑海里 她穿着颇有暗示意味的两重心字罗衣 接着是她通过弦音来传达心中的 相思 最后是分别时的情境 明月当空 小蔟如彩云般飘然而逝 寥寥数语 但 描写小蒴可谓有形 有情 有境 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小晏词中还出现过其他的一些女性名字 如小琼 小杏 阿茸等 作者对 她们的描写亦是真真切切 宛在目前 如 木兰花 阿茸十五腰肢好 天与怀春风味早 画眉匀脸不知愁 碲酒熏香偏称小 东城杨柳西城草 月会花期如意少 思量心事薄轻云 绿镜台前还自笑 将一个天真纯朴 春心萌动的青春少女刻画得活灵活现 当然 小晏词中亦 有很多女性没有名字 但形象仍具体生动 如 采桑子 西楼月下当时见 泪粉偷匀 歌罢还颦 恨隔炉烟看未真 别来楼外垂杨 缕 几换青春 倦客红尘 长记楼中粉泪人 词中描写的应是一位歌妓 她对自己的身世充满了忧伤 词人不仅道出了歌 女的心事 还表明了当时的自己对她很关心 词人想把她看得更真切一些 却被 眼前袅袅升起的炉烟遮住了视线 多少年过去了 这位伤心落泪的歌女一直存留 在词人心 自j 这首词虽未指出歌女的具体名字 但因词人是本着一颗细腻真挚的 心去观察她 故其形象仍是生动真切的 而词人同情关切之情怀亦能得到广大读 者的共鸣 第二 二晏均在此类词中倾吐自己的相思情怀 但方式不同 大晏温柔含蓄 小晏直率激切 我们先来看晏殊的一首 清平乐 红笺小字 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 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 西楼 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 绿波依旧东流 整首词写的是相思愁绪 主人公写笺无寄 倚楼送目 惆怅之情油然而生 离愁别绪缓缓而来 读后使人感到一种脉脉的温情 哀而不伤 我们再看他的一 首 玉楼春 绿杨芳草长亭路 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 花底离情三月雨 无 1 5 情不似多情苦 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 只有相思无尽处 此首亦是写相思怀人之情 词中以绿杨芳草的春景反衬年少抛人的薄情 接 着更以 五更钟 三月雨 来烘托一种凄楚的景况 下片四旬直抒胸臆 道出 心中的无尽相思 情感的抒发 比上面那首 清平乐 要浓烈一些 但让人感觉 到抒情主人公主体理性仍在 情感仍在理智的控制范围之内 主体还能够承受这 种相思的苦痛 没有被离别的忧伤所压倒 故陈廷焯谓此词 婉转缠绵 深情一 往 丽而有则 耐人寻味 黄蓼园亦评e l 末二旬总见多情之苦耳 妙在意 思忠厚 无怨怼口角 一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这类词在大晏词中是很多的 如 破 阵子 海上蟠桃易熟 鹊踏枝 槛菊愁烟兰泣露 风衔杯 青藐昨夜秋 风起 等等 另外 大晏不仅写情节制 当为相思所困时 他又能自我宽慰 自求解脱 他在词中两次提到 不如怜取眼前人 如 浣溪沙 一向年光有限身 等闲离别易销魂 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 落花风雨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人 上片写人生短暂且又有销魂的离别 但以 酒筵歌席莫辞频 聊以排遣 满 目山河空念远 用 空 字表露怀念相思之无益 最后以 不如怜取眼前人 的 自我宽慰收束全篇 与其徒然惜花伤春 想念离人 不如把握当下 珍惜现在所 拥有的一切 这就是大晏的特点 含蓄内敛 情中有思 而小晏则不同 他在表露情感时更多地体现了直白 热烈而又缠绵 凄婉的 特点 且看他的一首 蝶恋花 梦入江南烟水路 行尽江南 不与离人遇 睡里销魂无说处 觉来惆怅销魂 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 浮雁沉鱼 终了无凭据 却倚缓弦歌别绪 断肠移破 秦筝柱 主人公思念心上人 欲从梦里求之 不料就连梦里也不见那人 醒来后欲将 此情写入书信 却又无从寄达 没奈何只得倚弦而歌 不料心中之情 移之于手 手上之恨 施之于弦 竟将筝柱移破 一波三折 将主人公心中那股无法排遣的 相思愁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小晏与大晏之不同 大晏抒情是 理性的 能自我解脱 而小晏则任由心中的情感奔流迸发 以致不可收拾 我们 西唐圭璋编 词话从编 中华书局2 0 0 5 年版 第3 8 8 6 页 o 同上 第3 0 4 3 页 1 6 再看他的一首 思远人 红叶黄花秋意晚 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 归鸿无信 何处寄书得 泪 弹不尽临窗滴 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 此情深处 红笺为无色 此首写闺中之人对远方游子的思念 她企盼归鸿能带来所念想之人的书信 结果却是归鸿无信 无信则不知行踪 写信也无所寄 但还是忍不住要写 聊以 寄托相思 越写越伤感 不禁珠泪双流 开始是和泪研墨 到后来泪水竟然湿透 红笺 使之成为无色的了 此词抒情真率热烈 作者心中的情感波浪如涨潮般铺 天盖地袭来 而他又没有象乃父一样筑起一道理性的堤坝 故只能被这如海的相 思愁绪所淹没 小晏乃痴真之人 和上首一样 他在许多词中都写到了 泪 虽然大多是借女性之眼而流 但其实也是他自身心态的流露 词中的泪也就是他 自己的泪 可以说 他是蘸着自己的泪水在写词 云去住 月朦胧 夜寒浓 此时还是 泪墨书成 未有归鸿 诉衷情 经春织就机中素 泪墨题诗 欲寄相思 日日高楼看雁飞 采桑子 远弹双泪惜香红 暗恨玉颜光景 与花同 虞美人 别来只是 凭高泪眼 感旧离肠 中册 中华书局1 9 9 3 年版 第4 7 2 页 2 2 的羽翼一样 已迅速滑向了远方 另一方面 燕子双双 也反衬出人的孤独寂寞 晏殊词中多次提到 双燕 如 芙蓉花发去年枝 双燕欲归飞 少年游 双燕归飞绕画堂 似留恋虹梁 燕归梁 双燕欲归时节 银屏昨夜微寒 清平乐 燕子双双 依旧衔泥入杏梁 采桑子 帘幕风轻双语燕 蝶恋花 燕归而人不归 燕双飞而人影单 作者心中绵绵不尽的愁思 通 过燕子的形象巧妙地传达了出来 晏殊词中常用的第三个意象是 落花 在古诗词中 落花就常用来比喻时 光易逝或身不由己 漂泊不定 大晏作为一个圆通之人 也会面临诸如亲朋离别 人生苦短之种种不如意 于是便借落花来表达其心境 花开时纵然美丽 可花落 的凄残却让人伤悲 晏殊写到落花的词句有 乍雨乍晴花自落 闲愁闲闷日偏 长 浣溪沙 满目山河空念远 落花风雨更伤春 浣溪沙 正好艳阳 时节 争奈落花何 相思儿令 心事一春犹未见 余花落尽青苔院 蝶 恋花 愁四望 残红片片随波浪 渔家傲 何人解系天边日 占取春风 免使繁红 一片西飞一片东打 采桑子 作者或惜时伤春 或怀念远人 而利 用落花的意象营造了一种凄凉 无奈 忧伤的氛围 对情感的抒发起到了很好的 渲染作用 与晏殊爱写夕阳不同 月亮是晏几道词中常出现的一个意象 在月光下 他 邂逅伊人 犹记旧相逢 淡烟微月中 菩萨蛮 在月光下 他离别情人 高吟烂醉淮西月 诗酒相留 明日归舟 采桑子 在月光下 他纵情歌舞 舞低杨柳楼心月 歌尽桃花扇底风 鹧鸪天 在月光下 他黯然神伤 有 消魂处 明月夜 粉屏空 行香子 月亮成了小晏追忆往日欢乐 感伤离别 相思的一个背景性意象 另外 在小晏的月亮中 斜月 是个很突出的形态 例如 斜月半窗还少睡 画屏闲展吴山翠 蝶恋花 去时庭树欲栖鸦 香屏掩月斜 阮郎归 背照画帘残烛影 斜月光中人静 清平乐 暗随颏末晓风来 直待柳梢斜月去 玉楼春 惟有雁边斜月 照关山 虞美人 为何小晏在遣词上这么钟情一个 斜 字 因为小晏在词中要表现的是相思 柔情的氛围 而 半窗斜月 则恰恰与这种意境相吻合 另外 月斜一边 富于 变化 充满动感 不稳定性强 与离愁别绪的心境相得益彰 在空间构图上也比 明月正中更能给人以美感 同时 斜月 还颇具女性娇柔妩媚之态 晏几道常用的第二个意象是 西楼 例如 醉别西楼醒不记 春梦秋云 聚散真容易 蝶恋花 前欢几处笙歌地 长负登临 月幌风襟 犹忆西楼着意深 采桑子 谁堪共展鸳鸯锦 同过两楼此夜寒 鹧鸪天 西楼别后 风高露冷 无奈月分明 少年游 在小晏词中 各种楼的意象特别多 除西楼外 还有红楼 北楼 秦楼 玉 楼 风楼 南楼 青楼 画楼 危楼等 词人在追怀凄迷缠绵的往事时 不自禁 的把 她 和楼联系在一起 众多的楼浮现在词人的脑海中 营造出一片亦真亦 幻的境界 晏几道常用的第三个意象是 梦 这也是他最重要的一个意象 梦 字在 其词中共出现了5 7 次 弗洛伊德曾指出 梦是愿望的满足 幸福的入从来不 去幻想 幻想是从那些愿望未得到满足的人心中生出来的 力 小晏词中的梦 不 管是白日之梦还是夜晚之梦 皆寄寓其幻想在其中 失去的已然失去 只有在梦 中才能重新得到 破碎的已然破碎 只有在梦中才能重新整合 相寻梦里路 飞雨落花中 临江仙 别后除非 梦里时时得见伊 采桑子 莫道后 期无定 梦魂犹有相逢 清平乐 因为只有在梦中才能超越时空 留住那在 现实世界里如飞絮般飘扬的情与爱 几夜月波凉 梦魂随月到兰房 南乡子 梦魂惯得无拘检 又踏杨花过谢桥 鹧鸪天 梦中得偿所愿 醒后却会有 更沉重的失落 小晏在其 小山词自序 中言道 追惟往昔过从饮酒之人 或垄木已长 或病不偶 考其篇中所记 悲 欢离合之事 如幻如电 如昨梦前尘 但能掩卷怃然 感光阴之易迁 叹境缘之 无实也 国 于是 小晏又在现实的角度叹梦 如 眼中前事分明 可怜如梦难凭 清平乐 依前青枕梦回时 试问闲愁有几 西江月 弗洛伊德著 梦的解析 国际文化h 舨公司1 9 9 8 年版 第3 8 页 毛晋编 宋六十名家词 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9 年影印 第1 0 5 页 2 4 眼底关山无奈 梦中云雨空休 河满子 梦魂纵有也成虚 哪堪和梦无 阮郎归 以上简要地介绍了一下晏殊与晏几道在他们各自词中所常用的一些意象 当 然 这些意象在他们的词中并非单个出现 而是经常和其它意象组合在一起 共 同为词人抒情服务 如晏殊的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 就将夕阳 燕子 落花意象都囊括在词中 表达词人惜时伤春之情绪 而晏几道之 蝶恋花 碧 玉高楼临水住 亦将月亮与梦意象揉合在一起 更觉凄迷缠绵 总之 二晏都选 择了一些具有个性特点的意象营造了一种凄婉忧伤的意境 且都不乏一种富贵情 态 如晏殊 风衔杯 留花不住怨花飞 向南园 情绪依依 可怜倒红 斜白一枝枝 经宿雨 又 离披 凭朱槛 把金卮 对芳丛 惆怅多时 何况旧欢新恨 阻心期 空满 眼 是相思 晏几道 清平乐 沉思暗记 几许无凭事 菊靥开残秋少味 闲却画阑风意 梦云归处难 寻 微凉暗入香襟 犹恨那回庭院 依前月浅灯深 或伤春 或悲秋 表达对远方之人的思念 且均具有一种华贵情调 但二晏 意境的创造 又存在一些差异 首先 大晏往往用客观意象来暗示自己的主观情感 他追求的是一种淡雅的 风调 如 清平乐 金风细细 叶叶梧桐坠 绿酒初尝人易醉 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 残 斜月却照阑干 双燕欲归时节 银屏昨夜微寒 此词是 珠玉词 中之名篇 通过秋气初来时景物与环境之描写 透露出词 人因节序更替 岁月流逝而引发的飘忽幽微 若有若无的一丝闲愁 全词妙在情 融景中 整个意境轻婉动人 故近人唐圭璋于 唐宋词简释 中评其日 此首 以景纬情 妙在不着意为之 而自然温婉 而近人俞陛云亦认为其 纯写秋来 景色 惟结句略含清寂之思 情味于言外求之 宋初之高格也 圆 其它如 踏 莎行 小径红稀 亦是如此 芳郊 小径 春风轻拂 杨花扑面 一幅暮春画 面展现于眼前 这是户外景色 户内则炉香袅袅 院落深深 这些景物暗示出光 唐圭璋著 唐宋词简释 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1 年版 第5 6 页 国俞陛云著 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上海古籍f i j 版社1 9 8 5 年版 第1 6 1 页 2 5 阴就在这样一种悠闲无事的状态下一点点流走 消逝在一片迷惘 虚无之中 而 词人伤春事之阑珊 感人生之短暂的主观情绪亦蕴含在其中 与大晏景中寓情不同 小晏在客观物象中融入了更多的主观色彩 他所创造 的是情中之景 我们看小晏所选用的一些意象 无论是明月 西楼 还是梦 都 带有一种虚幻色彩 原因是小晏词大多为回忆前欢之作 其心中朝思暮想的昔日 恋人芳踪已杳 而缠绵悱恻的快乐时光也一去不回 故只能于记忆中搜寻那曾经 的点点滴滴 而一弯明月 一幢西楼 则成了词人始终萦系于心的世外桃源 人 间仙境 梦境的创造 则是此种怀旧心态发展到极致的一种表现 因此 我认为 大晏是在客观物象的触动下不自觉地生发出某种淡淡的愁绪 而小晏则是在自身 汹涌澎湃的情感浪潮的推动下主动去寻找心灵的契合物 故其词之意境具有为情 而造的特点 如这首 少年游 西楼别后 风高露冷 无奈月分明 飞鸿影里 捣农砧外 总是玉关情 王 孙此际 山重水远 何处赋西征 金闺魂梦枉丁宁 寻尽短长亭 这是一首思妇之词 上片广泛地描写秋季的景物 但与前引大晏 清平乐 金凤细细 不同 小晏笔下的景物主观色彩浓厚 尤其是 无奈 总是 等 词的运用 将客观景物与主观情绪巧妙融合在一起 下片所造意境颇为虚幻 纯 为女主人公情中之景 思妇首先悬想所牵挂之人到底到了何方 进而因思成梦 梦见自己在凄风冷月的夜晚 跨遍千山万水痴痴地找啊 找啊 整首词情溢境外 故陈廷焯说 北宋晏小山工于言情 出元献 文忠之右 又说小晏词 无人 不爱 以其情胜也 其次 二晏均为婉约小令派词人 词境大多纤狭 但在大晏词中 存在着一 些意境较开阔的作品 如 鹊踏枝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 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 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 知何处 上片写户内景致 清冷幽静 下片境界豁然开朗 高楼望尽天涯路 山长水 阔等词语的运用 将空间范围骤然拉大 而作者内心惆怅失落的意绪和这广阔的 空间巧妙地结合起来 使细腻深婉的相思愁绪也得以恢弘化和疏朗化 从而表现 唐圭璋编 词话丛编 中华书局2 0 0 5 年版 第3 7 8 2 页 同上 第3 9 5 2 页j 2 6 出旷远宏阔的境界 晏殊的这一类词还有不少 如 流水淡 碧天长 路茫茫 凭高目断 鸿雁来时 无限思量 诉衷情 画阁魂消 高楼目断 斜阳只送平波远 无穷无尽是离愁 天涯地角寻思遍 踏莎行 消息未知归早晚 斜月只送平波远 蝶恋花 而小晏却很少写有词境阔大的作品 他创造的是一个幽静深邃 朦胧缥缈的 艺术境界 例如 相寻梦里路 飞雨落花中 临江仙 月细风尖垂柳渡 梦魂常在分襟处 蝶恋花 暗香浮动 疏影横斜 几处溪桥 诉衷情 烟波渺 暮云稀少 一点凉蟾小 点绛唇 亦真亦幻 具备烟水迷离之致的独特美感 第二节二晏词之结构 二晏词多为小令 但它们的结构却有很大的不同 大晏词时空层次较单一 情感的抒发舒缓平直 如 诉衷情 青梅煮酒斗时新 天气欲残春 东城南陌花下 逢着意中人 回绣袂 展香茵 叙情亲 此情拚作 千尺游丝 惹住朝云 词写暮春时节郊外游赏巧遇意中人 然后与之欢会的情形 截取了日常生活 中的一个片段 一笔直贯到底 略无时空转换 再看其一些抚今追昔的词作 如 木兰花 先是回忆过去初见玉真时 重头歌韵响铮琮 入破舞腰红乱旋 的 享乐之景 而如今却是 当时共我赏花人 点检如今无一半 的冷落与孤单 按 从昔到今的时间顺序切换场景 抒写情性 没有脱出传统小令线性结构的常规 情感的抒发亦是舒缓平直 波澜不惊 而小晏则不同 由于他善于学习在当时业已流行之慢词的一些章法特点 使 其词产生了一种纵横交错的层次感和动态的美感 故刘永济言 其 小晏 词 能于小令之中 具有长调之气格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小晏的令词突破了传统令词的时空模式 他大量引进追忆和梦境 每 刘永济著 唐五代两宋词简析 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1 年版 第4 2 页 2 7 每立足眼前 向往昔或未来 梦前或梦后延伸 不同时空的推衍 组合 拓展了 艺术空间的跨度和容量 如其 更漏子 槛花飞 池草遍 冷落笙歌庭院 人去日 燕西飞 燕归人未归 数书 期 寻梦意 弹指一年春事 新怅望 旧悲凉 不堪红日长 这里展现的时空依次是 今日 暮春的冷落 往昔 人去燕飞 今日一 一燕归人不归 数书期 寻梦意 由今溯昔 别情难耐 更觉同长无聊 是由 昔及今 词人于今昔往复中写出了 新怅望 加 旧悲凉 之凄苦难当 又如 御 街行 街南绿树春饶絮 雪满游春路 树头花艳杂娇云 树底人家朱户 北楼闲上 疏帘高卷 直见街南树 阑干倚尽犹慵去 几度黄昏雨 晚春盘马踏青苔 曾傍绿阴深驻 落花犹在 香屏空掩 人面知何处 此词抒写故地重游怀人的情怀 其中 人面知何处 明显化用唐代诗人崔护 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 旧笑东风 诗意 但在写法上不同 崔诗是由昔到今顺叙 此词则从眼前之景写 起 渐入追忆 是倒说 上片前四句与后三旬倒装 首尾数字重复圆合正是衔接 的标志 前四句的景象是作者闲上北楼直见之景 下片首句紧承北楼言独倚阑干 怀想伊人不忍离去 接下去三旬为倒叙 追忆当年骑马初游此地 曾在 街南绿 树 底的伊人家驻足 度过了数个黄昏细雨之日的情事 末三句又闪回现实 如 今 落花犹在 却 香屏空掩 伊人不知去向 音信杳然 不禁对景而生怅惘 之情 这种时空腾挪 今昔交错的抒情方式 就把词人对伊人的一往情深 对旧 地的无限眷恋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其次 小晏词在章法上具有一种跌宕顿挫 曲折层深的美感 他常将一些对 立的情感复合在一起 如欢聚与怨别 热恋与感伤 富贵与落拓 相互交织 如 浣溪沙 家近旗亭酒易沽 花时常得醉功夫 伴人歌笑懒妆梳 户外绿杨春系马 床前红烛夜呼卢 相逢不解有情无 词以歌妓的生活与心理为表现对象 词情的转捩点在上片的歇拍与下片的结 句 伴人歌笑 却又 懒妆梳 可见其对逢场作戏生活的厌倦 意识到在酒鬼 赌徒中难逢有情人 也表明她的清醒与辛酸 前此极写寻欢逐乐生活的繁华热闹 歇拍和结句揭示其内心难以掩抑的冷漠悲凉 前热后冷 外热内冷 于跌宕中显 其顿挫之致 前引 浣溪沙 日同双眉斗画长 也是如此 首二句写 行云飞 絮 般的 轻狂 生活 却承以斩截有力的内心独白 不将心嫁冶游郎 作一 陡转 过片写 溅酒 弄花 的恣情欢乐 结以 一春弹泪说凄凉 的转折 一反一正 映衬出一个以歌舞声色事人的下层女子坚贞而又悲苦的灵魂 前人对慢词谋篇布局的特点有个形象的比喻 说它如 娇女步春 一步一 态 一态一变 即言慢词的篇章有诸多层次 词情曲折多变 逐层深入 小 晏把慢词的谋篇布局之法运用于令词的创作 他的一些词具有篇中层深和句中层 深的特点 如 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盅 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 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 别后 忆相逢 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红照 犹恐相逢是梦中 词依次写当年的相逢 别后的怀想和今宵的重逢 当年相逢的欢乐反衬出思 念的痛苦 相思的苦楚又夹杂着 魂梦 相聚的虚幻欢娱 由魂牵梦萦又转出重 逢之际的惊喜 跌宕回环 缠绵的情思曲曲翻进 是为篇中层深 结拍 今宵剩 把银钮照 犹恐相逢是梦中 犹恐 二字状重逢心理真切而细腻 因意外重逢 不敢相信梦想成真 欲证其为真 惊喜梦想成真 又恐其如同梦幻转瞬即逝 惊 喜中交织着迷惘 疑惑和担忧 把 相见时难别亦难 的心态刻画得一波三折 这是旬中层深 无怪乎陈廷焯称其 曲折深婉 自有艳词 更不得不让伊独步 再次 小晏词具有慢词铺叙的特点 慢词的产生和发展 引起了词境时空的 重大变化 慢词篇幅长 容量大 有着多场面 多层次 多角度展衍艺术空间的 更大可能性 因此 柳永在为慢词开疆拓土的同时 也形成了适应慢词体式的以 铺叙见长的艺术特色 两相比较 令词难于伸缩 慢词则易于错综 在这个意义 上 慢词的产生和发展无疑是词体的一次解放 小晏醉心于令词的创作 李清照说他 苦无铺叙 其实 小晏在保持传 统令词活泼灵动特点的同时 又吸取了慢词铺叙的一些长处 形成其令词独特的 艺术风貌 我们从二晏一些相似题材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其中细微的差别 如大晏 王又华著 古今词论 引毛稚黄语 见唐圭璋 词话丛编 第6 0 9 页 中华书局2 0 0 5 年版 唐圭璋编 词话丛编 中华书局2 0 0 5 年版 第3 7 8 2 页 国郭绍虞主编 中国历代文论选 一卷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1 年版 第1 9 0 页 点绛唇 露下风高 在描写歌女歌声的时候 就采用点染的方式 天外行云 欲去凝香袂 变化运用 响遏行云 的典故 概括性极强 我们再看小晏写弹 筝女子的 菩萨蛮 哀筝一弄湘江曲 声声写尽湘波绿 纤指十三弦 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 水慢 玉柱斜飞雁 弹到断肠时 春山眉黛低 词从筝声 弹筝女子的动作 神态 心理等方面展开铺叙 将筝声之美妙 弹筝女子技法之高超以及她内心之哀苦表现得淋漓尽致 意浓神远 我们再把柳永的代表作与小晏的一些令词略作比较 柳永的 望海潮 东 南形胜 紧扣钱塘的 形胜 和 繁华 作摇镜般的扫描 上片由城内的 烟 柳画桥 转到城内的 风帘翠幕 复由城外 天堑 的伟观转回城内市井的 豪 奢 下片首先渲染湖上人事之 清嘉 结尾对钱塘风物人情表达了由衷的赞美 情景回环铺展 层次历历分明 而小晏的 鹧鸪天 醉拍春衫惜旧香 也以瞬 间即兴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展开画面 年年陌上生秋草 日日楼中到夕阳 视角 从 陌上 转到 楼中 抒写萧飒凄凉的迟暮之感和无时不在的离恨的折磨 接着又从楼中转到更开阔的旷野 云渺渺 水茫茫 征人归路许多长 倾诉佳 期难再的哀伤 再看他的一首 南乡子 新月又如眉 长笛谁教月下吹 楼倚暮云初见雁 南飞 漫道行人雁后归 意欲梦佳期 梦里关山路不知 却待短书来破恨 应迟 还是凉生玉枕时 枉吹笛 空见雁 欲梦梦不成 待书书不至 词借同一时段种种不如意情景 的铺陈 写离愁之无法排遣 既有层次 又愈转愈深 虽然柳永 望海潮 抒写 之从容酣畅是这些小令难以企及的 然而从不同角度作铺陈 多层次展衍艺术空 间的手法却是极其相似的 另外 小晏还写有9 0 字以上长调5 首 分属 泛清波摘遍 六么令 满 庭芳 三个词牌 这在大晏词中是没有的 因为篇幅的增长 铺叙手法的运用益 加明显 如其 六么令 绿阴春尽 写宴会上一歌女与她的情人传信息 订约 会的情况 词将两人之间的眉目传情 书简寄意乃至打情骂俏 正话反说等等恋 爱生活中的小花样 全都活现纸上 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 简直就是演出了一幕 活剧 而其抒羁旅思归情怀的 泛清波摘遍 催花雨小 亦具有写景抒情铺叙 展衍的特点 上片写长安春景 从微风细雨到红露绿烟 从秋千 丝管到残阳下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高频考点专项训练及解析
- 2025年Python二级考试押题试卷 深度剖析版
- 星巴克广告策划案(定稿)
- 民法典护理课件
- 2026届广东省东莞市高级中学化学高三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上海市嘉定、长宁区2026届化学高二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
- 2026届河南省鹤壁高中 化学高三上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
- 广西北海中学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山东省枣庄现代实验学校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2025重庆对外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招聘41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数学真题(含答案卷)
- 2025至2030年中国泥炭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工会帮扶救助课件
- 2025年新高考全国一卷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 热压罐安全操作规程
- 入职合同里的保密协议竞业协议
- 2025年长沙市中考数学真题(含答案)
- 2025年9月新版劳务用工合同范本(可规避风险)
- 浙江宁波江北区重点达标名校2026届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 2025年高考英语全国一卷真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