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鲁迅作文600字.doc_第1页
走进鲁迅作文600字.doc_第2页
走进鲁迅作文600字.doc_第3页
走进鲁迅作文600字.doc_第4页
走进鲁迅作文600字.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进鲁迅作文600字 篇一:走进鲁迅 而且有着超越国界的博大胸怀这不仅让我感动也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我想:我们现在作为一名学生最大的使命不就是利用这青春的大好时光好好的学习就像作者说得那样:“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便使我忽有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再继续写一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在想要放弃时我们应想想身边辛勤的老师时、我们应想想身边含辛茹苦的父母时,便更应该努力的学习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去完成自己的使命了 这让我再次感到了好好学习的重要性朋友就请你从现在做起用双手去放飞理想的翅膀! 鲁迅的名字是家喻户晓的读到他的文章却是在课本里课文叫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文章鲁迅在我的心目中一直以来都是高不可攀的偶像加上他是“家喻户晓”的世界上都有名气的大作家更是有点恐惧不敢轻易读他的书怕读不懂自己太俗了但自从读过鲁迅那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下子似乎把我和偶像的距离拉近了朴实的文笔细腻的情感使我感到像在一位和蔼慈祥平易近人的爷爷交谈 首次捧起鲁迅的朝花夕拾从目录细细品读下去.鲁迅的文笔绵密细腻、真挚感人犹如小桥流水沁人心脾它地纪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风俗画面 鲁迅与闰土的童年可以说是人间比地狱因为是当时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腐朽使得平民老百姓的孩子从小就要受苦受难而鲁迅正家境不错所以过上了相对比较幸福的生活但却不及闰土的生活有乡土乐趣而今我们生活的21世纪再与鲁迅的生活相比可谓是天上人间啊!生活条件好了不用在下雪天受冻有暖气;不用在大热天流汗有空调可以吃到很多鲁迅个时候有的人一辈子也无法吃到的东西但想一想比起百草园的生活我们的生活真是毫无乐趣可言啊!没有端详过麻雀不知道什么是叫天子何首乌似乎听说过?被吓唬到的神话故事总算是听到过几个但是却再也想不起来至于雪天中的“拍人印”更是连想都不敢想即使有纷飞的大雪也是不敢“妄想”的我们南方现在是难得看到飘雪的记得小时候上海的某一年冬天下过一场大雪一场有积雪的大雪能想象得到当时出家门的时候一定是手上戴着手套头上顶着帽子裹得严严实实的那年抵抗不了上海的寒冷生病了要去医院却似乎没有沾到半点雪印象里是出租车窗外绿化带上的一层雪还有初次见到的雪花只是不能碰刚快碰到就被一旁的大人拦下来这是“不乖”的表现回想起来如果现在的我仍能想起当年的冰凉怕是透过手套得来的湿嗒嗒的冰凉或许也能像鲁迅先生一样成为落笔的资本只是现在倒宁愿忘记那场雪了呢因为没有乐趣只有被约束的难受! 与我们的生活相比私塾里的生活又或许要难过上许多倍能在百草园烂漫多年也许是好事但是突然有一天一天的大多时只能呆在书院里读书会觉得多少的失落呢其实相对于以前的孩子我们已经是站在金字塔的较上方了无论是生活质量还是思想品质有朦胧的思想看着实事的动荡体味着生活 给予我们的甘甜我们的生命里也有无数的活力又相对于那个封建的年代现在生活是多么的宽松可是也不得不说以孩子们当事人的眼光来看中国的教育仍然让人快乐不起来我正接受所谓更加“全面”的教育但没有一点兴趣很累很累我不再能够体会究竟什么才是我们的快乐. 篇二: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走近鲁迅”(“121”作文) 走进鲁迅用一两件事介绍自己的伙伴 欢乐谷 猜数字 猜数字(1100)每猜一次范围缩小最后猜中的人倒霉挨罚 先由一个人来写一个数字然后大家在1100间进行猜测每猜一次范围 缩小最后猜中的人进行抽签接受这份“大奖”下一轮由受罚者再写数字依此 循环 巧加标点 从前有个商人的儿子外出谋生一天他的父母接到一封没有标点的信看完信后 父亲哈哈大笑母亲却哇哇大哭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儿子生活好痛苦一点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请你为信加上标点表达两种不同的意思 笑: 哭: 风向标 有一代人因你而觉醒、而重生你却因几代人而疾走、而呐喊是轮回的错 误让我与你擦肩而过留下数十年的感叹而你的文字正如跳动的精魂 穿越时间的隧道在我们心中留痕 批注式双读(老师读没有填词的话学生读原文并把老师没读的词语填在 横线上): 有一代人因你你却因几代人是轮回的错误让我与 你擦肩而过留下数十年的感叹而你的正如跳动的穿越时 间的隧道在我们心中留痕 背诵单元导读 分享国 批注式阅读新语文主题阅读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走近鲁迅?中自己喜 欢的文章 文中寻宝: 社戏 雅词佳句鲁迅读书的故事 雅词佳句早 雅词 佳句好的故事 雅词佳句鲁迅坟场踢?鬼? 雅词佳句鲁迅遭冷遇 雅词佳句我与鲁迅的第一次相遇 雅词佳句悼念鲁迅先生 雅词佳句阅读分享(分享时的语言:请同学们把新语文主题阅读翻到面看 段我的理解是) 国学堂 批注式阅读主题式经典诵读六年级上卷第五单元?走近鲁迅?中的诗文 积累背诵喜欢的诗句 演绎?批注?和积累的内容 书写你最喜欢的一首古诗 朝代:作者: 荟萃馆 把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走近鲁迅?中每篇文章后面的名人名言填在横线上: 背诵八句名人名言 分享背诵的名人名言 仿写名人名言 【】 【】 集中营 批注式阅读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走近鲁迅?中的鲁迅遭冷遇 批注要求: 用?画出饭店门卫轻视鲁迅的句子 用?画出鲁迅表现的句子 用?画出史沫特莱表现的句子 (4)在?画记式?批注的基础上运用?感想式?批注法写下自己的感悟(可用 名人名言或古诗来批注) 情感式诵读批注的内容 魔法间 美文欣赏 ?小书虫? 阎靓文 一双小小的眼睛双眼皮两条柳叶眉长在眼睛上鼻子下面嵌着一张 大嘴薄薄的嘴唇上长着一个?吃痦?这就是我的朋友韩蓄她一看起书 来就没完没了真让人受不了所以我常叫她?小书虫? 想起上学期的一个午休老师发下了我们心爱的中国校园文学我草 草地翻了翻觉得很没意思又看了看一旁的韩蓄还在认真看着她在看什 么呢这么专心我心里想看了看她的书我也翻到了那页仔细看了看 改变了对这本书的印象 下课铃打响了我很想出去玩可韩蓄还在专心看着心想:还在看 呀!看书多无聊我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字就头晕她可真行我大声叫道:?韩 蓄咱们出去玩吧!?见她不理我我又叫道:?小书虫咱们出去玩吧!?她 这才答应道:?嘘我正看到关键呢!?我发火了抢走了她手里的书就往 外跑回头一看只见韩蓄在后面张牙舞爪的叫道:?把书还给我把书还给我? 平时一向文静的她今天却铁青着脸好像要跟我拼命我拿她没办法只好 把书还给了她 上课了我匆忙回到教室第一眼就看见了坐在那里看书的韩蓄这就是 她的优点吧她在我们班学习可是一流的好这一定是她爱看书的原因 回到家我仔细的看了看这本中国校园文学发现看书的确是一种乐趣 从此我不是那个只会疯玩的我了也变成了一个?小书虫? 哈哈这就是我那个好朋友一?小书虫?韩蓄 文中悟道 (1)明确写法首先要确定一个小伙伴为写作对象其次要根据小伙伴的 特点精心选择一件或几件事情最后要注意把事情叙述具体表现出小伙伴 的特点 (2)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小作者围绕?小书虫?这一中心精心选择了几 件小事来写小伙伴的特点 (3)学会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方法刻画人物 如:我大声叫道:?韩蓄咱们出去玩吧!?见她不理我我又叫道:?小 书虫咱们出去玩吧!?她这才答应道:?嘘我正看到关键呢!?我发火 了抢走了她手里的书就往外跑回头一看只见韩蓄在后面张牙舞爪的叫 道:?把书还给我把书还给我?平时一向文静的她今天却铁青着脸好 像要跟我拼命 点评:小作者运用了动作、语言描写来生动地刻画?小书虫?的形象使 一个?爱书如命?的小伙伴形象跃然纸上 聊天屋 联想词语: 联想诗句: 联想选材: 修改室 佳作点评 我的感受:自我评价:老师评价: 篇三:走进鲁迅 走进鲁迅 学号分别为:091060110230910601100909106011030 091060110160910601100809106011021 摘要:本文论述了鲁迅的四个方面:鲁迅与许广平的爱情分为相识、相恋和结婚三个阶段并结合鲁迅在这三个阶段中的小说作品来分析鲁迅的小说创作;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包括具有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具有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以及觉醒的知识分子的形象;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以及中学语文中的鲁迅教学 关键词:鲁迅小说爱情女性知识分子鲁迅教学 中图分类号:I210 鲁迅的爱情与鲁迅的小说作者 鲁迅研究一直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永久课题从宏观到微观由内到外中国文坛已经形成了一门“鲁学”其中鲁迅的小说研究更是经久不衰80年代以来对鲁迅爱情的研究也逐渐丰富起来但是将鲁迅的爱情与他的小说创作结合起来的研究还不多笔者将鲁迅的爱情分为相识、相恋和结婚三个阶段并分别结合这三个时期的作品来研究试图分析鲁迅的爱情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 从1918年发表的小说开始到逝世鲁迅笔耕不辍硕果累累作品风格迥异笔者在本文中主要是讨论爱情生活(即在1925年3月到1927年10月与许广平共同生活这段时间)对鲁迅创作的影响 从爱情的影响来看鲁迅的创作可分为恋爱前的创作(1918年5月1925年);恋爱中的创作(1925年1927年十月);共同生活后的创作(1927年10月到逝世)在鲁迅生命的最后十年许广平闯入了他的生活从此与许的二人生活冲撞着鲁迅独自生活的孤独和苦闷其创作抛物线也较明显为了便于阐述笔者将鲁迅恋爱前的创作称为苦闷的爆发恋爱中为苦闷的沉淀共同生活后为苦闷的转换 一、孤独苦闷的爆发 和许广平相恋(1925年3月)以前鲁迅主要表现在外倾上的苦闷彷徨期小说创作中大部分题材都来自社会中、生活中鲁迅在1918年至1922年间创作的呐喊中的作品几乎都是反映的社会问题1923年与周作人失和鲁迅无比愤怒和痛心生了几场大病加重了他心理上的苦闷鲁迅的心情进一步恶化有寂寞、悲哀、愤激甚至产生了不轻的颓唐、绝望情绪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内心冲突和心态的不平衡倾向进入了一个精神上难熬的“苦闷”期这种苦闷正是文学的源 二、孤独苦闷的沉淀 野草时期(19241926)是鲁迅文学创作之丰收期主要起点于1925年各类 题材的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度对于鲁迅来说1925年是他人生轨迹发生转变的一年爱情赋予鲁迅特别的鼓舞力量是主要原因之一为了便于阐述笔者将鲁迅与许的交往到二人共同生活分为前期感情的复杂和后期的整合 1、前期感情的复杂(1925年1926年) 这一段时间的创作中鲁迅内心的复杂、苦闷和痛苦以及自己内倾向的精深剖析将他的艺术思维推向了又一顶峰高老夫子(1925.5.1)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讽也是对自己生活前途的思索小说孤独者(1925.10.17)简直就是其本身的一个范本一种渴望伤逝(1925.10.21)是鲁迅的艺术创作中唯一一篇以男女恋情为线索的小说其中涓生的痛苦也是作者的担忧小说弟兄也是述说自己的亲情中的困惑如果说鲁迅在走进爱情生活之前是用客观的审判的眼光在注视着身边的人和事1925年以后则是转向自我内心的思索彷徨收集了1924到1925年间写成的11篇小说就总体而言这一集子比呐喊好因为个人的喜怒哀乐在此已经净化与许广平的这份爱情在这一时期使鲁迅复杂的感情更丰富使鲁迅的文学创作达到了他生命的最高峰 2、后期的整合沉淀(1926年1927年) 正式与许广平恋爱后虽然时不时有一份不敢爱的自卑但有了许的主动积极的鼓励支持鲁一方面把对自我厌恶与自我愤恨的情绪沉淀下来一方面重拾信心充满战斗的快感和激情这样的战士是他这种情绪的宣言1926年9月鲁迅和许一起南下许到广州鲁迅到厦门鲁迅在这里过着孤岛般的生活与许的通信给了他一份心灵的宁静他一边潜心做学问一边写一些散文散文集朝花夕拾是人生经历和各种感情及其复杂情绪的整合但遗憾的是鲁迅并没有将这份孤独和复杂的感情升华他放弃了追寻那份若有若无的超越他选择了一种解脱的方式与孤独者中申飞冲出沉重轻松上路的选择有着惊人的相似到年底鲁迅决定要真诚地面对许广平打算到广州去他抛弃了黑暗苦闷的纠缠迈向自己制造的明朗的方向这以后鲁迅就只在这年的10月写了铸剑及12月的奔月两篇小说后编入故事新编很可惜的是鲁迅把自己的复杂的情绪从小说中收放到自己的心底去了从此再也没有创作出呐喊彷徨这样的世界经典性的文学作品了 三、孤独苦闷的转换 从这一年的作品可以看的出来1926年之后除了几篇故事新编他几乎都转向了杂文创作 当然鲁迅的创作是复杂的从不同时期和不同角度都有不同的阐释 从文体的角度来看鲁迅的创作分为两类一类是作为纯文学的小说、诗歌、散文一类是杂文学范畴的杂文前者是以艺术思维为“图”而逻辑思维为“底”建立一种“图底”关系;在此逻辑思维以潜在的、直觉的形式与艺术思维相渗透后者则以逻辑思维为“图”以艺术思维为底建立的是与纯文学大体相反的“图底”关系在这种关系下艺术思维不知不觉与理论思维渗透简而言之纯文学创作是相对感性的艺术杂文创作是相对理性的艺术因为杂文具有时效性逻辑性针对性的特点所以是一种特殊的文体一般不作为纯文学研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鲁迅选择杂文创作尤其是后十年除了故事新编(文体风格上是叙述与议论的交织在本质上是小说与杂文的相遇而这些小说都来自与对神话传说或历史的叙述)以外几乎都是杂文创作这不能不说是文学史上的一个遗憾 夏志清指出:在他转向以后杂文的写作更成了他一心一意的工作以此来代替他创作力的衰竭甚至认为鲁迅的杂文非常有娱乐性因为基本观点不多即使是发挥得淋漓尽致所以他十五本杂文给人的总印象是搬弄是非、啰啰嗦嗦虽然“创作力的衰竭”这种评价有些偏颇但鲁迅在后期的创作中的确没有前期的艺术美感这种转 向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笔者仅从爱情对其影响这一点来分析 鲁迅与许广平生活在一起后心情是愉快的情绪是昂奋的战斗一直是旺盛的思想是向上的他成功地创造了鲁迅杂文体但是也正是在1927年以后鲁迅的作品里很难找到“我是为了在黑暗里捣乱”的那种觉醒后的无奈愁绪以及明知没有路却要想寻一条路的苦闷而只能把自己积累的丰富知识犀利地批判点击式地用于针砭身边具体的人、事、物以缜密的逻辑思维为主导将他特有的艺术思维零星地潜伏于其中即使偶尔有创作的灵感也只是用改编旧故事寄托自己的苦闷他的作品补天中以“油滑”的笔调来表现的性压抑就远远不及1918年发表的狂人日记中对青年精神压抑的体现早在1924年9月23日鲁迅就翻译了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其思想根底就是认为文学是苦闷的象征而鲁迅后期的创作再也没有直面自己的苦闷这对于中国二三十年代的文学创作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份遗憾 鲁迅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获得了一份真挚的感情作为社会的一分子鲁迅是完整的他拥有幸福的三口之家又是一位时代的勇士;可作为文学史上的一位大师却实在有点遗憾他放弃了早期的小说和散文创作而转向了以杂文为武器来抨击社会但是鲁迅最终也没有实现与外界与他潜意识中“自身”的和解从而也无法最终实现自我的目标更为可惜的是鲁迅没有用一种艺术方式来表现出自己的这份沉甸甸的复杂的苦闷这就不能不说是他一生的遗憾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遗憾夏志清对鲁迅的评价虽有偏颇但这的确存在一个不争的事实鲁迅是一个天才的作家却并没有发挥好他的写作才能 颇有意思的是鲁迅在病重期间在他生命最后的日子里手里始终拿着的一张木刻画上面是一个白衣女子在风中奔跑不知是对自己的心中那份美丽的梦的追忆还是为那个残梦而遗憾此刻的鲁迅是否明白了卡夫卡三次订婚三次退婚而终身未娶的原因呢还是在感慨西蒙娜?德?波伏娃和让?保罗?萨特之间永远的独立角色鲁迅由于角色和生活的稳定晚期的人格发展也相对停滞我们可以试想:如果鲁迅没有选择与许广平一起生活他会不会找到一种更好的方式来完善潜意识中的自我把外在的忧愤和内在的苦闷完美的结合从而达到艺术创作上的巅峰呢 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一、具有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形象; 由于从秦初到清末封建阶级始终占据着统治地位而封建思想又已经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所以在鲁迅的小说里有一大部分是描写和封建思想有关的知识分子在他们当中我们可分为两小类:1封建思想的受害者、2封建思想的维护者 1、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知识分子形象 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白光中的陈士成这二人都是深受封建思想毒害进而家道中落、屡试不第、穷困潦倒最后成为被封建思想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在他们的身上充满了旧式文人的酸腐气味作者通过对他们的描写一方面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另一方面又同情了受其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 孔乙己是一个辛亥革命前受到封建思想严重毒害和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是封建教育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在他的身上即有可悲的一面又有可爱的一面首先,孔乙己虽是一个下层的知识分子却不同于其他的下层社会的劳动者孔乙己虽然和那些短衣帮们同样是站着喝酒的但是他却看不起那些短衣帮孔乙己为了显示自己是读书人竟然一直都不肯脱掉那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长衫同时他 说起话来又是满口的之乎者也甚至当别人戏弄他时他还一再表现出自命不凡、孤芳自赏的傲气即使是生存成了问题但这个孔圣人的门徒依然是整日里只想进学对造成自己如此狼狈生活的原因没有丝毫反省学而优则仕一直是知识分子的目标在这种封建思想的熏陶下孔乙己自然鄙视农工商因而他的生活自然十分穷困潦倒当他不得已去干些偷书的事时被人嘲笑却硬要去涨红了脸的争辩死要面子最后落到被大折腿的惨境作者通过对孔乙己的外貌和语言的描写来揭示孔乙己的可悲之处其次便是孔乙己的可爱之处即他的心地善良虽然孔乙己也干些小偷小摸的勾当但是品行比别人都好他从不拖欠酒钱虽然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同时孔乙己对孩子们也很热情给孩子们分茴香豆和教“我”识字都表现出他质朴善良的本性当他将仅有的几颗茴香豆分给孩子们一人一颗后便多乎哉不多也即流露出他天真的本性又表现了他善良的心地当孔乙己教我识字时虽然显得孔乙己有点迂腐但是从侧面反映了孔乙己的可爱之处孔乙己的一生是极其不幸的不仅表现在科举制度对他的毒害也表现在短衣帮对他的嘲讽但是最能表现出孔乙己一生不幸的是孔乙己的迂腐和麻木不仁陈士成一个花费了毕生的精力去追求功名利禄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封建科举对他的毒害使他无一技之长最终穷困潦倒这种人如果穷困无聊了那就更要修破书擦古瓶读象谱怀祖德甚至于翻肮脏的墙根开空虚的抽屉想发现连他自己也莫名其妙的宝贝来救这无法可想的贫穷“陈士成的利欲之心在一次又一次失败的考试中非但没有减弱反而越来越膨胀终于导致了他的死亡你也许会觉的他可怜、活该是自取灭亡谁让他那么贪心了可是别忘了他所有对科举道路的贪婪幻想是被那个等级分明的社会刺激出来的那个社会给他规定的人生道路就是那么狭窄要么不计一切成为上等人要么就被人踩在脚下”1终于陈士成在“白光”的诱导下用尽心力所挖掘的也只是象征陈腐和终结的一具零落不全的下巴骨而那具下巴骨也便在他手里索索的动弹起来而笑吟吟的现出笑影终于听他开口道这回又完了最后有人在湖里发现了一具尸体陈士成的一生除可悲之处之外就只能看到封建思想渗透下的封建文人的心里变态了不论是孔乙己还是陈士成这两人都是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受害者作者对他们的描写除了批判与同情之外主要是为了向世人揭示封建思想的“吃人”本质用以惊醒那些仍然麻木的具有封建思想的下层文人 2、维护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形象 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的高尔础等他们表面上道貌岸然、满腹经纶象个饱学之士整日里说着伦理道德实际上他们的内心已完全堕落满脑子男盗女娼是一些不学无术的封建道德的卫道士、假道学作者对他们只有批判没有同情 肥皂中的四铭表面上他是一个尊孔、崇儒、专经、复古的国粹派组建移风文社以挽颓风而存国粹为己任整日里鼓吹专重圣经崇祀孟母写什么孝女行,实际上他是一个“言行不符名实不副前后矛盾撒诳造谣蝇营狗苟的伪君子其灵魂的淫秽无耻更甚于用言语挑逗乞丐少女的无赖光棍他神气十足的以有教养的正人君子自居声言要维护伦理道德向败坏风气的坏学生及恶社会宣战但内心里却丑恶至极当他听到挑逗女丐的言语后又情不自禁的讲述了孝女的德行及光棍的秽语最后通过他老婆的简直是不要脸的唾骂将四铭内心的淫秽揭露的淋漓尽致肥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讽刺小说之一鲁迅把这一群卫道之徒的丑态揭露的含蓄而深刻虚伪的卫道使他遗失了健康的人格和自己的良知本我被道貌岸然的面具和男盗女娼的腹心给泯灭了四铭这样的维护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给社会带来的只有因循守旧阻碍社会的前进与四铭相比高尔础更是新旧两种文化夹缝中的封建怪胎表面上标榜道德高洁、心性纯洁骨子里却卑鄙肮脏腐败丑陋“高老夫子本名高干亭朋友们叫 他高老杆与老钵和黄三是一伙儿专门一同打牌、看戏、喝酒、跟女人但是会得写几句洋八股提倡国粹得了社会上的称赞他便追随俄国文豪高尔基改名为高尔础同时被贤良女学校聘为历史教员于是他便由老杆一跃而变为高老夫子了”2此人虽身为一个女校的历史教员虽然易字“尔础”以表仰慕俄国文豪高尔基之心还发着“中华民皆有整理国乐之义务”的宏论但却是个不学无术假充正经的伪君子坐在牌桌上凑着“清一色”看戏、喝酒、跟女人无一不做“他教课的动机是看女人正如他的牌友所说:外面看看还不够又要钻到里面去看了在备课过程中功夫全费在照镜子和如何遮住眉棱上的瘢痕上”3作者通过高尔础这个表面挂着“顺应世界潮流”招牌内心却是个不学无术的文人败类的形象来嘲讽了维护封建思想的无耻文人进而有力的讥讽和抨击像高尔础之流的文人墨客的无耻嘴脸在四铭和高尔础身上这种极端丑陋的负面人格正是封建文化的长期压抑新思潮的强烈冲击所致在他们的虚伪卑劣中隐隐传来了封建帝国的倒塌声 鲁迅所写的具有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包括以上两种类型即受害者和维护者而对于他们的刻画鲁迅始终是抱着“启蒙教育”的思想和改良人生的目的因此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