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专项 水和溶液重难点专项分类训练点击重难点 1知道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举例说出水对生命体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了解水及其他常见的溶剂。 2区别悬浊液、溶液和乳浊液。 3 区别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了解溶解度的意义并会查阅溶解度表。降温加溶质蒸发溶剂 (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意义在于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且可以相互转化:加溶剂升温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2)溶解度和溶质质嚣分数的关系: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区别受温度影响不受温度影响指一定温度下,l00g溶剂中最多溶解溶质的质量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分数单位:g无单位联系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 4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计算类型依据汁算式1 基本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m质m液) 100=m质(m质+ m剂) 1002 与溶液密度有关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溶液密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溶质的质垃分数=m质(v液)1003 稀释计算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m1稀释前溶质的质量分数=(m1+m水)稀释后溶质的质量分数 计算时的注意点: (1)溶质的质量分数是质量比而不是体积比,若是体积,必须先用公式=mv进行换算,然后计算。 (2)在运算过程中,质量的单位要统一。 (3)因为通常溶液均为水溶液,所以溶质应为无水的物质;能与水反应的物质,其溶质应是反应后的生成物,而不是原来加入的物质,因此计算时应先算出反应后的生成物的质量。 5列举我国和本地区水资源的情况和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和防止水污染的责任感。思路点拨 根据溶液、溶质和溶剂的关系,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质体积与溶剂体积之和,所以a错;根据mg十h2so4fmgso4+ h2,1g镁与l g稀硫酸充分反应镁过量,而且有氢气放出所以,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小于2g,故b错;根据s+ o2so2,可知c是正确的;根据饱和溶液的定义,显然d是错误的。解答辨析 c考点点评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体积溶质体积+溶剂体积。这是因为从微观上分析,溶液的形成过程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分散到溶剂分子中的过程,而粒子之间有间隔,它们互相填充,所以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质体积与溶剂体积之和。理解饱和溶液的定义也是本题的考点。考点2 下图表示m、n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有关图示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20时,m的溶解度大于n的溶解度 b m、n都不是易溶性物质 c p点表示t时m、n的溶解度相等 d 阴影处m、均为饱和溶液思路点拨 此题考查溶解度曲线上点、面、交点表示的意义。由图示信息可以看出,在0t时,m的溶解度曲线在n的溶解度曲线下方,故在20时,n的溶解度大于m的溶解度,选项a错误。一般把在室温(20)时溶解度在10g以上的物质叫易溶物质,由图示可知,在20时,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明显在10g以上,因此m、n都属于易溶性物质,选项b错误。p点是m、n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它表示在t时,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选项c正确。阴影部分对m物质来说,属于溶解度曲线上面的区域,所表示的溶液是饱和的;对n物质来说,属于溶解度曲线下方的区域,所表示的溶液是不饱和的,故选项d错误。解答辨析 c考点点评溶解度曲线上的点、线、面及交点的意义:(1)点: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某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的溶解度。即曲线上任意一点都有对应的温度和溶解度。(2)线: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以及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坡度”越大,表明温度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越大,反之越小。(3)面:溶解度曲线上面区域内任何一点所表示的溶液均为对应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解度曲线下面区域内任何一点所表示的溶液均为对应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4)交点:不同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在对应温度下这些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考点3 某实验小组利用图1所示仪器进行“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 (1)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 。 (2)完成此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溶解 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 称量 计算 (3)按实验要求,图1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填名称) 。 (4)小婧按图2的操作称取氯化钠,小民发现小婧的操作有错误。你认为小婧操作中的错误是 ;她称取的氯化钠实际质量为 g。 (5)小民所取蒸馏水的体积如图3所示,则该实验小组原计划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水的密度约为lgcm3) 。 (6)配制氯化钠溶液时,不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 a氯化钠晶体不纯 b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c用量筒取水时仰视读数 d烧杯用蒸馏水润洗后再配制溶液思路点拨 完成此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称取氯化钠时应注意左物右码,图2中物质的实际质量为15g一3g=12g;该实验原计划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8。第(6)小题中:氧化钠晶体不纯,氯化钠溶质的质量偏小,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剩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用量筒取水时仰视读数、烧杯用蒸馏水润洗后再配溶液都导致水的实际体积偏大,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解答辨析 (1)烧杯 (2) (3)玻璃棒 (4)物质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 12 (5)18 (6)b考点点评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包括四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实验的仪器主要有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滴管、试剂瓶等。实验操作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托盘天平、量筒的使用上。在操作过程中有很多操作错误可能影响溶液的质量分数。定量称量物质时物质和砝码的位置放反、氯化钠晶体不纯,都会使溶质质量减小。量筒取水时仰视读数、烧杯用蒸馏水润洗后再配溶液都导致水的实际体积偏大,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量筒取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水的实际体积偏小,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大。对计算的考查也是需要注意的。总之“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的考查是一道科学综合题。 考点4 下列操作能改变硝酸钾饱和溶液中质量分数的是( ) a加硝酸钾 b加少量水 c温度不变蒸发水 d升温 e降温思路点拨 该题条件为饱和溶液,可列表分析各组成的变化情况:序号溶质溶剂溶质质量分数a不变不变不变b不变变大变小c等比例减少等比例减少不变d不变不变不变e减少不变变小解答辨析 b e考点点评 要充分理解饱和溶液的定义和溶液的定义。聚焦失分点 易错1 将100ml98的浓硫酸(密度为1. 84g/ml)缓缓倒入l00ml水中,搅拌均匀,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对症下药 主要错点:(1)把体积当质量;(2)稀硫酸的质量等于溶质质量加上加进去的水的质量,而忽略浓硫酸中2的水的质量。平时计算时要明确溶液计算的所有关系是以质量关系为基础的,而稀释后溶液质量应考虑是原溶液和加入水的总重量,不要一味用“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去求。 该题是将浓溶液稀释成稀溶液,可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的原则进行计算。应注意先将溶液体积换算成溶液的质量。 浓硫酸的质量=100mll .84g/ml=184g 浓硫酸中溶质的质量=184g 98=180. 32g 稀硫酸的质量是浓硫酸质量加上水的质量:184g+100ml1gml=284g (h2so4)=(180. 32g284g)100=635提分练习 1 汽车用铅蓄电池中需要质量分数为28的稀硫酸。若在实验室中用1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l .84gcm3)配制28的稀硫酸,下列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水的密度近似看作lgcm3)( ) a将25ml水慢慢倒入盛有5. 4ml浓硫酸的量筒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将10g 98的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盛有25ml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c若其他操作正确,量取25ml水时俯视读数,则所配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28d配制该溶液时,若有浓硫酸沾到手上应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 易错2 常温下将10g下列固体与90g水充分混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疑分数最小的是( ) a胆矾 b氧化钙 c氧化钠 d硝酸钾对症下药 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键在于判断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同时求出溶质和溶液的质量各是多少。 物质溶解在水中有下列几种隋况需要考虑:物质在溶解时没有生成新物质且该物质不含有结晶水,溶质为物质本身,如kno3,其质量分教=10g(10g+90g)100=10;结晶水合物溶于水,溶质应为无水物,结晶水成为溶剂的一部分,如cus045h2o,这种情况溶质的质量减少了,故溶质分数小于l0;物质溶解时发生化学变化,生成了新物质,溶质为生成物,如na2o溶于水,溶质为naoh,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干l0;溶质质量分数还受溶解度的影响,如常温下将10g氧化钙溶于90g水充分混合,虽然cao与水混合后溶液中溶质为ca(oh)2,但其质量分数却比胆矾溶于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这是因为cao溶于水生成的ca(oh)2微溶于水,只有极少量的ca(oh)2溶解于水。提分练习 2 t时,分别将ag 下列物质投入6g水中,使其完全溶解,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硝酸钾 氯化钠 三氧化硫 硫酸铜晶体 a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等 d比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探究与思考 探究 某兴趣小组利用家中的材料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实验步骤设计如下: 称取一定量的冰糖,部分研磨成粉末,每l0g为一份,分成若下份备用。 按照下表进行实验(实验所需仪器略,第一、三、四组固体都为粉末):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实验温度20202020202030固体种类冰糖冰糖冰糖(粉末)冰糖(块状)冰糖食盐冰糖固体质量10g10g10g10g10g10g10g溶剂种类水植物油水水水水水溶剂质量50g50g10g10g10g10g10g 请对他们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价: (1)根据上述的设计,你认为他们准备研究的影响因素包括 ,其中不会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 。(2)在第一组、第三组、第四组的实验中使用研磨好的粉末状的冰糖而不使用块状冰糖的优点在于 。(3)你认为第四组实验的设计是否会影响实验结论的得出,请简述理由 。思路点拨 (1)第一组实验中溶剂种类不同,第二组实验中溶质的状态不同,第三组实验中溶质种类鬲同,第四组实验与第二、三组实验中温度不同,显然,该小组准备研究的影响因素是溶剂的种类、溶质的种类、溶质的状态和温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溶质的状态只能影响溶解的速率,并不能影响溶解性的大小。(2)实验中使用研磨好的粉末状的冰糖能加快溶解的速率,缩短实验时间。(3)设计第四组实验的目的是与第二、第三组实验做对比,探究温度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解答辨析 (1)溶剂种类、淳质种类、温度、洛质状态 溶质状态 (2)粉末状比块状溶解的速率快,节省实验时间 (3)不会影响,第四组可以与第二、第三组中的冰糖溶解情况进行比较考点点评 本题重在考查实验设计的评价,评价的重点应该是变量控制是否到位:实验操作过程是否合理;实验现象是否明显等方面。跟踪练习 下表是硫酸溶液和氨水的密度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对照表(2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412162428硫酸溶液的密度gml-11.021.081.111.171.20氨水的密度gml-10.980.950.940.910.90 请仔细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l表可总结出的规律是:对于硫酸溶液 ;对于氨水 。(2)某同学多次、随机抽取表中数据米探究浓、稀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质质堵分数与混合前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中间值之间的关系。例如:将12的硫酸溶液与28的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或“”、“ 甲=乙3【提出问题】怎样将海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