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损进一步加大生产厂商面临黎明前的黑暗.doc_第1页
亏损进一步加大生产厂商面临黎明前的黑暗.doc_第2页
亏损进一步加大生产厂商面临黎明前的黑暗.doc_第3页
亏损进一步加大生产厂商面临黎明前的黑暗.doc_第4页
亏损进一步加大生产厂商面临黎明前的黑暗.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产厂商黎明前的黑暗PTA品种上市回顾及行情展望内容概述:u 2007年,PTA生产商亏损持续增加,主要是由于全年生产成本高于现货价格。年底出厂亏损达到700元/吨。产业内部洗牌动能不断积累。u 国际油价单边上涨,2007年涨幅高达100。国际机构预测75美元/桶为2008年原油均价。另外,原料互补品MEG走势疯狂,不断创出历史新高点,对产业链下游的生产需求造成不利影响。u 终端纺织品出口增速放缓,国际贸易问题和纠纷集中爆发,出口形势严峻。在国家收紧银根以及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夹击下,下游需求无力回天。u 产业内部或将在08年进行重新洗牌。经过市场淘汰,产业利润将重新分配,而长期受压制的价格也会随之反弹,国内价格有望突破10000元/吨。第一部分 PTA 上市回顾现货PTA经历了几年“过山车”式的行情之后,PTA期货在06年年底登陆郑州商品交易所,成为郑商所的首个工业品期货。纵观2007年,PTA走势堪称2007年最具赚钱效应品种。在经历几次有规律的小幅震荡之后,走出了相对整齐的下跌趋势。图一:2007年国内PTA期货价格走势图资料来源:文化财经PTA经历了2006年年底上市短暂上涨后,06年12月底开始,期货价格在现货市场无任何征兆的情况中下跌,而现货市场价格未受其影响,甚至略有小幅上涨。从2007年1月中旬开始,现货价格才显现下跌趋势,随后跟随期货价格大幅下跌至上半年最低点。至此,市场投资者开始认识到期货对现货市场的指导意义。进入2月之后,期货交易陷入冷清,成交量渐少,但期现价差不断拉大,由此引来众多贸易商及现货抛盘的注意。虽然3月份现货价格上涨推动了期价上扬,并在此波行情中第二次触及9000/吨的历史性高点,但在此过程中大量现货抛盘向期货抛盘转移,并最终使一些生产商改变了销售模式,造成期货市场抛压一直高度紧张的局面。5月末,需求减弱的状况,造成PTA价格下跌。到了9月初,行业内部多年经验形成的金九银十消费旺季心态影响下,期价与现货价格发生背离。经验买盘推动期价快速上涨,现货价格则还在下跌过程中,再次导致期现价差不断扩大,并且市场交易量开始逐渐扩大,持仓亦相应增加,期现分歧继续加大。至11月,央行收紧银根政策不断加压之后,需求不旺的PTA行业又受到资金面的压力,从而导致价格进一步下跌,交易持仓双双下降,市场陷入清淡。在人们认为07年将以这样的走势结束时,最后一周在没有任何重大消息的情况下,PTA收于红色阳K线,伴随价升量涨,创出了历史成交纪录,为07年走势添加了一点戏剧色彩。图二:PTA期现价格及价差变化图资料来源:上海中期第二部分 产业链的运行分析氧气石油PX液体MEG聚酯瓶片25PTA聚酯纤维氧气纱纺织品棉花石化行业 上游下游 化纤行业短纤长丝聚酯薄膜5MX石脑油天然气乙烯环氧乙烷其它PET图三:PTA产业链游的构成图资料来源:上海中期一、 原油持续上行加大生产亏损原油作为PTA的直接上游原料,其走势对PTA成本会造成根本性的影响。2007年原油价格与PTA走势却截然相反,原油价格几乎是从每桶50美元/桶上涨至100美元/桶的单边上涨走势,PTA价格全年处于下跌行情中。美国能源信息署在最新的一期短期能源展望中分析了油价不断暴涨的原因,并坚持认为供应和需求是近来油价波动的主要动力。首先,强劲的世界经济增长推动了石油消耗增长。其次,非欧佩克组织的产油国供应增长缓慢,加之欧佩克成员国产量政策,导致欧佩克剩余生产能力下降,经合组织库存紧缺。最后,世界性炼制业的瓶颈以及持续不断的地缘政治风险和对供应中断的担忧。图四:石脑油CFR日本及WTI原油现货行情图资料来源:上海中期然而油价的高企真的就只是供求引起的吗?我们认为,最好的预测者,可能就是操纵者。 根据公开资料,高盛预测2007年原油均价为69美元,仅比真实数据低2美元,这一误差毫不影响投资者对高盛预测能力的惊叹。因为,高盛除了较准确预测均价以外,还成功地预言油价将在2007年年底突破每桶95美元。雷曼兄弟的预测与高盛接近,为68.5美元。此外,巴克莱预测原油均价将在70美元以上,这是对均价最为准确的预测。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家机构都是纽约原油期货市场上最活跃的交易商之一。它们在此轮油价上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2008年在“定价机构”和“定价政府”的石油高价论中,石油依然供不应求。而对于高油价,PTA的成本将进一步上升,而100美元每桶的原油价格也将导致行业内积累已久的涨价动能释放。图五:PTA现货与生产成本对比图资料来源:上海中期二、 MEG价格上涨进一步抑制需求MEG作为PTA需求的互补品,对其价格亦有直接反向关系。中国国内MEG供给远不能满足需求,国产MEG只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27%左右,其余74%左右靠进口弥补。进口量的增加主要是中东MEG和北美MEG以及台湾MEG。自2005年年末开始,中东MEG产能大量进入之后MEG市场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中东MEG合同货公式的横空出世给中国MEG市场尤其是北美MEG带来巨大冲击。2005年开始,沙持的MEG取代加拿大成为我国最大的MEG进口国之后,因此沙特MEG合同货的履行数量,履约价格,船期等等都成为影响中国MEG市场的重要因素。图六:2006及2007MEG 进口对比情况表 资料来源:上海中期 2006年中国的MEG消费量在560万吨左右,继续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幅,2007年,中国产量可能由于上海石化年初的投产和辽化年末的投产而增加24万左右,此外,进口量可能达到470万吨。2007年全年MEG消费量可能达到历史性的650万吨。五年以来,中国的MEG的年平均消费绝对增量都在50万吨以上,曾在2004年达到最高之时的90万吨。2007年的绝对消费增量也可能接近90万吨,如果减掉30万吨不到的国产量贡献,进口量至少应该增加60万吨,这也是MEG外盘暴涨的重要原因之一。仔细分析下表可以得出,2004年较2003年MEG需求大增90万吨,2005年较2004年需求也增加70万吨以上,因此2006年的消费量减少可能仅仅是消化了大量社会库存因素下的减少,事实的消费量很可能接近600万吨,而正是因为2006年市场过度关注PTA而导致MEG库存的下降,才让2007年MEG的价格突飞猛进。表一:20022007MEG 整体情况表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MEG产能(年底)115.6117.6117.6151.6184245MEG产量91.3796.999.82113156180进口量214.57251.61339400406470出口量3.292.32.581.2321.9表观消费量302.65346.2436.2512562650资料来源:上海中期2007年,聚酯工厂大量依赖合同货的后果是导致现货大涨的根源。2006年聚酯工厂从大量加量MEG合同上尝到了甜头,由于中东合同货公式的普遍实行,聚酯工厂开始以ICIS价格作为MEG成本的核算标准,在反复的衡量和试行之后,工厂开始减少现货采购量甚至完全抛弃现货MEG而转向MEG合同货。从进口单价上看,2005年MEG进口单价高达882美元/吨,略低于2004年的896美元,而2006年平均进口单价在844美元,与2004-2005年相比,MEG的进口单价更是明显下滑。这主要得益于外盘供应量的充足和中东MEG合同货的大举进入和合同结算优势,由于聚酯工厂开始大量履行MEG合同货,合同结价与现货均价相比存在较大优势,而市场最大的中东MEG合同供应商开始从稳定走量,不追逐过度利润的角度出发与聚酯工厂达成默契,因此尽管MEG供应仍在少数几家供应商手中,但其他供应商也不得不跟随主流供应商迎合聚酯工厂,而一旦市场最终用户聚酯工厂开始尽可能的加大合同量而减少现货量,造成MEG市场格局发生变化。由于现货市场买家缺乏,MEG开始大量流向合同市场,最终造成了MEG 2005年价格低于2004年,而2006年价格又低于2005年,现货市场价格整体一年不如往年的事实。图七:MEG产量及报价图资料来源:上海中期由于现货市场获利空间极小,相当多的现货量开始退出中国MEG市场,供求关系的改变正因为现货供应量或者说现货调剂量的减少而发生改变,合同货一旦供应出现问题,尤其是多套装置同时出现长期的减量巨大,现货市场必然不能满足合同货的减少所产生的巨大缺口。聚酯工厂在往年从合同货上尝到的甜头在2007年的下半年几乎丧失殆尽,过分的依赖进口量和MEG的垄断特性以及MEG现货量的缺乏是导致MEG在2007年大涨的根源。三、终端产品的增速放缓我国行业发展基本上呈上游行业利润继续快速增长、中游原材料行业利润水平稳步提升、下游行业利润有所回落的格局。展望2008年,在宏观经济及企业盈利增速下降背景下,行业景气状况将发生三大变化:一是周期性投资品行业景气将有所回落;二是出口导向型行业的政策和市场压力增大;三是非周期性消费品行业仍将保持稳定增长。图八:粘胶短纤产量价格图资料来源:中国化纤第一网2007年我国纺织服装出口贸易形势,呈现出在多重压力下增长乏力的特征。面临退税下调、加工贸易政策调整、人民币持续升值、贸易摩擦不断、劳动力成本节节攀升等多项不利因素。根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中心预测,2007年全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同比增长20.1%,比上年回落5.04个百分点。2001年以来,我国纺织品出口一直在高速飞奔,现在脚步已经开始放慢。图九:粘胶短纤产量增长率价格图资料来源:中国化纤第一网图十:05到07年中国轻纺面料月平均成交量资料来源:中国化纤第一网第三部分 2008年走势预测一、PTA产能增速将有所放缓PTA产能在06、07年连续两年高速释放之后08年增速将有所放缓。在大型的新产线以及产能输出同时,一些旧产能将逐渐退出市场。伴随需求的相应增长,供给的自身调配将对价格起到稳定作用。图十一: 19902012PTA产能发展预测图资料来源:上海中期此外,外盘PTA价格走势值得注意,07年国内价格与国外价格最大差价为800元,一度占据明显劣势,在人民币升值压力下国内外价差将成为国内现货面临的头痛问题之一。图十二:内外盘PTA价格对比图资料来源:中国化纤第一网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07年1月1号到4月1号相当长的时间内,国内价格占据明显劣势,直至5月国产价格才与进口价格回到同一起跑线上。对于人民币不断增加的升值压力来说,国产现货价格无疑在08年伊始已经输给了进口现货一截。从某种程度上将更有利于优化行业内部结构。预计08年少数经过洗礼后的PTA供应方将完全占据主动,并夺回失地。而对于聚酯工厂来说,除非MEG价格进一步的大幅度下沉,下游市场迅速回暖,聚酯产品价格翻身回涨,否则PTA价格很可能在PTA供应商的减产和合同货的强硬推动下稳步上行,重新回到PTA的成本线以上。同时国内产能的种种压力都将对产业调整添加催化,使产能在08尽早实行重新分配。二、上游成本持续上涨 生产厂商全年都在亏钱生产,而高油价之所以没能从PTA价格上体现出来,很大原因在于从原油到PTA产出中间的几个过程都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不能快速传导到价格反应上来。图十三:PTA国产现货与WTI现货价格对比图资料来源:中国化纤第一网伴随08年原油冲上100美元给予 PTA强劲的成本推动力将逐渐显现,积压已久的高油价心理影响将会集中爆发,PTA自身的减停产也为PTA的供求关系改善奠定基础。国内国外众多PTA装置的减停产之后,中国市场的PTA供求状况将得到明显改善,而在几度上下的震荡过程之后,大量融资商和贸易商的投机盘也基本消化干净,加之期货仓库的大量空单也淹没在大量的期货持仓之中,整个产业链中的产品都将进行调整,成本拉动的上涨也将在08年上半年体现出来。三、下游需求增速变缓我们认为出口将减速但幅度不会过大。需求增速变缓对明年PTA价格的回弹所产生的阻力不会太强。对于我国明年的外贸出口,主要有三点需引起投资者注意:1) 多年来建立在信用经济和财富效应两大基石上的美国居民消费快速增长可能明显减速;由于我国对美国出口主要以消费品为主,美国消费减速将对我国出口造成不利。2) 2007年,国内密集出台的控制出口过快增长和调整外贸结构的政策效果在2008年将进一步显现。3)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日趋增多。2007年,中国输出至美国的纺织品配额的利用率并不高,根据资料显示,2008年部分类别的配额限额数将增加约15%至17%,导致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