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宋琬词研究.pdf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宋琬词研究.pdf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宋琬词研究.pdf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宋琬词研究.pdf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宋琬词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宋琬词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宋琬词 宋琬 1 6 1 4 1 6 7 3 字玉叔 号荔裳 山东莱阳人 宋琬一生遭遇坎坷 故作品多为凄苦之作 苍凉之音 诗与施闰章齐名 人称 南施北宋 词亦名列清初诸大家 有 二乡亭词 传世 其词小令多新意 前期以清新绵丽见长 后 期则多凄怨声 长调感慨至深 以至于狂歌当哭 直抒其 罪官 废人 怨怒之情 尤 其是与曹尔堪 王士禄的 湖上倡和 词 对清初 稼轩风 的形成影响甚大 本论文绪论部分对宋琬词的研究现状作了综述 第一章论述宋琬的著述和生平事迹 生平事迹部分着重论述了宋琬父亲对宋琬的影响 和宋琬一生中两大重要事件 入仕和入狱 命运多舛令词人备尝人间艰辛 然 诗穷而后 工 坎坷的经历对其文学创作 尤其是对其词的创作影响极深 第二章着重论述宋琬词的思想意蕴 首先分析其词的选用词调情况 长调创作是宋琬 词作之主体 然后将玉叔词1 7 3 首按内容分类 应酬词约7 8 首 爱情词约2 6 首 咏物词约 2 0 首 感时伤世 登临怀古词约2 9 首 节序风光词约1 5 首 谐谑词约5 首 并逐一作了系 统分析 第二章第三节着重论述了 湖上倡和词 选取宋琬 曹尔堪 王士禄三家各一 首词按词的平仄情况作了分析 第三章论述宋琬词的艺术特色及其词学成就 艺术成就部分分小令和长调作了细致分 析 结合词作分析了其小令 尖佻新艳 和长调 峥嵘萧瑟 的特点 论述了宋琬诗歌创 作思想对其词创作风格的渗透 分析了宋琬词作对 稼轩 词的继承以及对清初 稼轩风 影响 最后指出了探讨宋琬作为清初这一特殊时期的 这一个 词人之词作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 宋琬清初词 湖上倡和 稼轩风 a b s t r a c t t h er e s e a r c ho b j e c to ft h i st h e s i si sc io fs o n gw a n s o n gw a n w h ob o r ni n16 14i nl a i y a n g o fs h a n d o n ga n dd i e di n16 7 3 w h o s es t y l e dn a l n ei sy u s h ua n da s s u m e dn a n l ei sl i s h a n g b e c a u s es o n gw a ne x p e r i e df r u s t r a t i o n si nh i sl i f e t i m e 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es t y l eo fw o r k si s m i s e r a b l e s o n gw a n sp o e t r yi sa sf a m o u sa ss h ir u nz h a n ga n di sc a l l e dn a n s h i b e i s o n g s o n g w a n sc ii sa l s oa sf a m o u sa sm a n yg r e a tm a s t e r si nt h ee a r l yq i n gd i n a s t y s o n gw a n s c o l l e c t i o no fc ii se r x i a n g t i n g c i s o n gw a n s h o r tc ii s 骶s h a n dh i ss h o r tc ii s 骶s ha n d g l o r i o u sa te a r l i e rs t a g e b u th i ss h o r tc ii sm i s e r a b l ea n dr e s e n t f u la tl a t e rs t a g e s o n gw a n sl o n g c ii sd e e p l ym o v e da n de x p r e s s e sh i se m o t i o no ft h eg u i l t yo f f i c i a la n dt h ea b a n d o n e dp e r s o n s o n gw a n sh u s h a n g c h a n g h ec iw i t hc a oe rk a na n dw a n gs h il ua f f e c tg r e a t l yt o t h e f o r m a t i o no fj i a x u a n f e n gi nt h ee a r l yq i n gd i n a s t y f i r s t l yt h ep r e f a c eo ft h i sp a p e rs u m m a r i z e st h ep r e s e n ts i t u a t i o no fs t u d ya b o u ts o n g w a n s c i c h a p t e r io ft h em a i nb o d ye x p o u n d ss o n gw a n sl i f ee x p e r i e n c ea n dw o r k s h i sl i f e e x p e r i e n c ee m p h a t i c a l l yp o i n t so u tt h ee f f e c to f h i sf a t h e ra n dt w og r e a t l yi m p o r t a n te v e n t si nh i s l i f e t i m e t h et w og r e a t l yi m p o r t a n te v e n t si sb e i n ga no f f i c i a la n db e i n gp u ti np r i s o n h a r d s h i p s m a d es o n gw a nf e e lm i s e r a b l e b u ti np o e t r yh eg a i n e dd e p t ha f t e rs u f f e r i n g f u l lo ff r u s t r a t i o n s i nh i sl i f e t i m ea f f e c t sh i sw o r k s e s p e c i a l l yh i sc id e e p l y c h a p t e ri ie m p h a t i c a l l ye x p o u n d st h et h o u g h to fs o n gw a n sc i c h a p t e r i if i r s t l y a n a l y s e st h et o n a lp a a e m sa n dr h y m es c h e m e so fh i sc i h i so n eh u n d r e da n ds e v e n t y t h r e e p i e c e so f c ic o n s i s to fs e v e n t y e i g h tp i e c e so fc ia b o u ts o c i a li n t e r c o u r s e t w e n t y s i xp i e c e s o fc ia b o u tl o v e t w e n t 删r ep i e c e so f c ia b o u tf e e l i n ga n dc h e r i s h i n gt h ep a s t f i f t e e np i e c e so f c ia b o u ts e a s o na n ds c e n e f i v ep i e c e so fc ia b o u tj e s t c h a p t e ri is y s t e m a t i c a l l ya n a l y s e sh i s c io n eb yo n e t h el o n gc ii st h ep r i n c i p a lp a r to fs o n gw a n sc i t h et h i r dp a r to fc h a p t e ri i e m p h a t i c a l l ye x p o u n d st h eh u s h a n g c h a n g h ec ia n da n a l y s e st h e s i t u a t i o na b o u tl e v e la n d o b l i q u et o n e so fs o n gw a n c a oe rc a n a n dw a n gs h il u c h a p t e ri i ie x p o u n d sh i sa r t i s t i cs t y l ea n da c h i e v e m e n ta b o u tc i c h a p t e r1 i ie x p o u n d sh i s a r t i s t i cs t y l ea b o u ts h o r tc ia n dl o n gc ia n da n a l y s e st h es t y l eo ft h ef r e s ha n da m o r o u ss h o r tc i a n dt h es t y l eo ft h et o w e r i n ga n db l e a kl o n gc i t h ev i e w p o i n ta b o u tp o e t r ya f f e c t sh i sw o r k so f c id e e p l y s o n gw a nl e a r n e df r o mm ec io fj i ax u a na n dd e v e l o p e dt h es p i r i to fj i ax u a nc i f u r t h e r c h a p t e ri i ip r o v i d e st h es i t u a t i o no fs o n gw a nc ii nt h ed i f f e r e n ts e l e c t i o n sf i n a l l y i n c o n c l u s i o n t h e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o fs o n gw a n s c ii so ff a r r e a c h i n gh i s t o r i c a ls i g n i f i c a n c ea n d w i d e rs i g n i f i c a n c ei nt h ee s p e c i a lp e r i o do ft h ee a r l yq i n gd y n a s t y k e yw o r d s s o n gw a n t h ee a r l yq i n gd y n a s t y c i h u s h a n g c h a n g h e t h es t y l eo f j i a x u a n i i 首都师范大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 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 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 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每 1 椭 日期 劲曙耵月弓j 同 首都师范大学位论文授权使用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首都师范大学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 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 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 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 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 库进行检索 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 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专心击q 确 日期 如 年r 月 j 日 宋琬词研究 绪论 宋琬词名列清初诸大家 有 江苏古籍出版社 2 0 0 1 年 5 2 页 2 同上 5 4 页 3 清 谭献 复堂日记 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 1 9 8 2 年刻本 i 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部收入 合计1 7 3 首词 这为学术界了解宋琬词的全貌提供了资料 但由于宋琬一生创作 了大量的诗歌 有诗1 3 3 3 首 而且诗的成就很高 因而词名为诗名所掩 导致了学术界对 宋琬词的关注不够 但宋琬词还是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 对宋琬词 自清初以至当代学者多给予了肯定评价 一清人评论 最有系统的对宋琬词作的评论当属董苍水作 二乡亭词小引 此词序作于康熙己酉 年 1 6 6 9 他首先记述和宋琬交往的过程 然后 出其奚囊中诸长调歌之 多商羽之音 秋飘拂林 哀泉动壑 不足喻其峥嵘萧瑟也 1 先生复出其小令 为曼声歌之 如新筝 乍调 雏莺初啭 尖佻新艳 不数齐 梁 子夜 读曲 诸歌 2 长调 峥嵘萧瑟 小令 尖佻新艳 几乎成了宋琬词作的定评 序言之论对此后一百余年间的清初词坛产生 了甚大影响 后来王昶编辑 国朝词综 收录宋琬词作时 在宋琬小传中即引用了董的这 一评论 江顺诒的词话 词学集成 也引用了这一说法 可见 王昶 江顺诒认为董苍水 的评论还是很能概括宋琬之词作特点的 比宋琬稍晚的蒋景祁编选的词选 瑶华集 瑶华集 是继 倚声初集 和 古今词 选 的又一力作 荟萃保存了大量清初词作 其 刻瑶华集序 提到了宋琬 曹解元升 六清思审致 与新城王 莱阳宋别为一派 3 0 升六指曹贞吉 王指王士稹 宋指宋琬 既然是 别为一派 那么用来指曹的 清思审致 当然也可指宋琬词作 这应当是指宋 琬集中的早期小令而言的 聂先 曾王孙 名家词钞 卷一引施闰章云 词固以艳丽为工 尤须蕴藉 始称作手 读 二乡亭词 方可谓乖农纤雅洁 又引吴绮云 予与观察 订交最久 每商填词妙处 难脱香艳之外 另臻化境 然极厌入摭拾黄昏芳草 细雨春风等句 以为周秦复起 故极 推观察词以救之 不独为油滑下针砭也川 另有几条零散的评论见于各本词话 1 清 李渔 窥词管见 词意贵新 条 文字莫不贵新 而词为尤甚 不新可 以不作 意新为上 语新次之 字句之新又次之 只据眼前词客论之 如董文友 王 西樵 宋荔裳 彭羡门诸君集中 言人所未言 而又不出寻常见闻之外者 不知凡几 2 清 沈雄 词评 宋琬二乡亭词 条日 闻荔裳观察 只闭户两月 而竟为填 清 宋琬 宋琬全集 齐鲁书社 2 0 0 3 年 7 7 3 页 同上 7 7 3 页 3 清 蒋景祁 江苏古籍出版社 2 0 0 1 年 5 4 页 2 同上 5 5 页 4 宋琬词研究 第一章宋琬的生平事迹及著述 宋琬 1 6 1 4 1 6 7 3 字玉叔 号荔裳 山东莱阳人 父亲宋应亨 系明天启年间 进士 为清丰令时 有惠政 民为立祠 崇祯末殉节 赠太仆寺卿 宋琬少能诗 有才名 时人呼为 南施北宋 王士稹 池北偶谈 卷十一云 康熙以来诗人 无出南施北宋之 右力1 顺治四年 1 6 4 7 中进士 授户部主事 累迁吏部郎中 出为陇西道 过清丰 民 遮至应亨祠 款留竟日 述往事至泣下 琬益自刻厉 期不坠先绪 调永平道 又调宁绍 台道 皆有绩 十八年 擢按察使 时登州于七为乱 琬同族子怀宿憾 因告变 诬琬与 于七通 立逮下狱 并系妻子 逾三载 下督抚外讯 巡抚蒋国柱白其诬 康熙三年放归 事白得释 流寓吴越 十一年 有诏起用 授四川按察使 明年 入京进觐 家属留官所 值吴三桂叛 十三年 成都陷 闻变 忧及家人 惊悸卒 一生遭遇坎坷 故作品多怨愤 愁苦之作 凄楚苍凉之音 2 宋琬早岁成名 诗文词的造诣均很高 一生作品众多 顺治七年 1 6 5 0 年 3 7 岁时 宣城门人储日升整理刊刻 荔裳诗集 荔裳文集 各1 卷 作品第一次出版 宋琬康熙 初罢官寓吴 自辑 安雅堂诗集 一卷 安雅堂文集 二卷 重刻安雅堂集 二卷 康 熙五年刻 首都图书馆藏 l o 年后的顺治十八年 1 6 6 1 年 在宁绍道任内 刊刻 安雅 堂诗集 若干卷 安雅堂文集 2 卷 晚年 宋琬自订平生得意之作为3 0 卷 诗人王士稹 精选 删定为2 0 卷 康熙十二年 1 6 7 3 年 诗集携至四川观察使任上 于战乱中散失 康熙三十八年 1 6 9 8 年 宋琬去世后2 5 年 次子宋思勃补葺重刻 安雅掌集 乾隆三十 一年 1 7 6 6 年 宋琬去世后9 3 年 族孙宋邦宪整理其遗作 刊刻 安雅堂未刻稿 8 卷 其中诗6 卷 文2 卷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诗文而外 宋琬尚有词 剧等作品 也是独具特 色 自成一家 现存宋琬作品大致如下 安雅堂集 l 卷 安雅堂未刻稿 8 卷 入蜀 集 诗 l 卷 入蜀集 词 1 卷 乡亭词 3 卷 祭皋陶 剧本 1 卷 安雅堂 表辑 1 卷 安雅堂续表辑 1 卷 乾隆四十五年 1 7 8 0 年 宋琬去世之后1 0 7 年 家乡 莱阳将以上著作合刻为 安雅堂集 1 6 卷 收诗1 3 3 3 首 词1 6 5 首 文2 2 3 篇 安雅堂拾 遗文集 二卷 拾遗诗集 八卷 g 乡亭词 三卷 祭皋陶 一卷 乾隆十一年刻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 现存诗集钞稿本数种 安雅堂诗集 不分卷 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钞本 安雅堂诗集 十卷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清钞本 宋荔裳入蜀 诗 一卷 王士稹批并跋 又傅增湘等跋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钞本 今人辛鸿义 赵家 斌点校的 宋琬全集 由齐鲁书社于2 0 0 3 年出版 清 王士祺 池北偶谈 清初刻本 2 按 此生平据赵尔巽等纂 清史稿 中华书局 1 9 8 5 年 5 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节宋琬父亲对宋琬的影响 宋氏家族系莱阳望族 其先宁海人 于元时徙居二区溪聚村析龙湾庄及一区阳关 六区崔疃等村 1 宁海 即今山东省牟平县 宋家于元朝时迁到莱阳 在县志中称 金元 故家 宋琬父宋应亨 字嘉甫 号长元 明乙卯万历四十三年 1 6 1 6 举人 乙丑天启 五年 1 6 2 6 进士 官直隶清丰县知县时 锄豪强 擒巨盗 百废修举 教化大行 2 深得民心 应亨选授吏部主事离开清丰后 百姓亦不忘其德 于城外建祠 日 益咏堂 每年二月宋应亨之生日 百姓都于祠前捐钱备礼 祭拜三日方归 甲申 1 6 4 4 之变 盗 贼为乱 焚烧官府 他们至宋应亨祠堂前却从无轻慢之举 下马叩拜且相互告诫曰 宋 公有德于民 祠不可毁 3 可见应亨之德已深入民心 癸未年 崇祯十六年 1 6 4 3 年 清 兵攻莱阳时 宋应亨率领众乡绅与知县陈显际共谋守城 击退了清兵多次猛烈攻击 后莱 阳城破 宋应亨被清兵吊于秋千上乱箭射死 宋应亨对宋琬的影响极大 宋应亨为官时清正廉明 宋琬为官亦以其为榜样 宋琬在 诗文中多次提到 深自刻励 期不坠先绪 恭维庭训 慈惠廉清 岂敢陨越 以坠 家声 顺治十一年 宋琬因外补陕西分巡陇右兵备道佥事 赴任时 道经清丰 百姓感 于当年宋应亨之恩德 甫入境 士民络绎郊迎 会于祠下 见先君之画像 咸悲咽失 声 因留之祠中 岁时瞻谒 其送予而西也 倾城而出 攀车号哭 4 宋琬亦 悲不自胜 目为之肿 关于此 琬作有 甲午春r 道出顿丘 先大夫旧游地也 拜瞻祠宇 涕泗 泫然 感而赋诗得十首 其第三首 拜先大夫于益咏堂 日 异政西门纪 伏腊羔羊献 空堂北郭间 笙歌雉子斑 第五首 谒先大夫于名宦祠 余恩兼忧日 征衣问夙驾 堕泪满秋山 无奈苦追攀 6 贾父仍名子 桐乡即是家 d 4 w i 留碧血 俎豆接青霞 露冕怀双鹿 虞人颂五犯 汉庭循吏传 不数尔随车 7 第九首 顿丘官署 1 梁秉锟等 莱阳县志 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 卷三 2 同上 3 同上 清 宋琬 宋琬全集 齐鲁书社 2 0 0 3 6 7 8 页 同上 6 7 8 页 同上 2 4 5 页 7 同上 2 4 5 页 6 宋琬词研究 来清曾筑阁 听雪旧名轩 奉母鸟稗树 留宾绿玉樽 高斋眠鹤子 新雨长桐孙 尚想过庭日 斑衣烂寝门 1 父亲在清丰的惠政 深深地影响了宋琬 宋琬于秦川 浙江任上政绩卓著 与其父的 影响是密不可分的 然而 父亲的惨死令宋琬终生难以忘怀 深深地刺痛着宋琬的心灵 但清廷文网严密 宋琬为避时讳 当时不敢明确写出其父死因 只能隐约言之 如 先大夫讳日万寿寺礼佛 因示诸生 坠叶岂更荣 流波无重回 喟余少薄祜 赋无凌云才 弱龄把铅椠 慈颜为之开 譬彼玄鸟雏 巢倾雕梁灾 自我歌鲜民 星纪凡屡该 松阡渺何处 莫剪篙与莱 缅想夜台内 恻恻伤其怀 庶以清白风 稍酬罔极哀 哀哀古孝子 侧闻过庭训 乾坤当百六 譬彼松下草 况乃忝符节 飘萧生素发 誓言守遗教 宛彼呜鸠诗 痛哭嗟趼鲁 爱惜如琼瑰 梁木忽然摧 霜落成枯萎 陇山崔以巍 膝下无婴孩 敢令官方乖 俯仰诚悲哉 2 此诗写在宋应亨的忌日 抒发失父之痛自是题中之义 然诗中却无一处提及父亲的死 因 事隔十几年后 宋琬才敢明确提到父亲的死因 先大夫祭日设醮于润州上方寺文疏 是 安雅堂未刻稿 中收的宋琬唯一一篇祭父的疏文 文中写宋应亨 矢英魂于锋镝 视 死如归 儿童亦识其忠 共指白虹之贯日 天子闻之而叹 为颁紫缚于丰碑 3 天子 闻之而叹 为颁紫缚于丰碑 应指顺治帝赐赠宋应亨 太仆寺少卿 谥号一事 顺治帝登 基后为巩固统治 笼络人心 采取了一系列措旌 如启用明朝故吏 表彰战争中牺牲的抗 清义士等 宋应亨就是受表彰者之一 第二节宋琬生平两大问题 入仕与入狱 宋琬的传记有很多 如 宋廉访琬墓志铭 王熙 清史稿 文苑传 的 宋琬传 国朝诗人小传 郑方坤 的 宋琬传 国朝耆献类征初编 的 宋琬传 等等 但 1 清 宋琬 宋琬全集 齐鲁书社 2 0 0 3 2 4 7 页 2 同上 2 1 5 页 3 同上 6 7 1 页 7 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上述各种传记对宋琬出仕清朝和两次入狱都无详细介绍 这两个问题是宋琬一生中两大重 要问题 宋琬一生中 既有入仕之荣 又有入狱之辱 入仕与入狱 尤其是入狱 深刻地 影响到宋琬的人生态度和文学创作 出仕清朝 宋琬在明朝无功名 因此对于其入仕清初 后人并无过多谴责 然琬父系抗清义士 且死于抗清战争 而身为人子的宋琬 面对国恨家仇 缘何能安心仕清 一 家族生存的逼迫 明清鼎革 历兵祸 亡国大乱 诸多数代传世的世家大族转眼间败落了 嗟乎 当甲申 乙酉之际 诚乾坤龙战之会也 他不具论 即以云间言之 朱薨 绿邸 呜珂佩玉之家 今或为丘墟榛莽矣 锦鞯珠勒 五陵豪贵之儿 今或悬鹑曳练 采橡稆以为食者矣 1 与宋琬家族联系紧密的宋玫家族在战争中受到重创 甲第连云 毁于一炬 图书充栋 散作飞烟 未几而沧桑告变 雀鼠相寻 寝丘 之田 斥卖略尽 2 宋琬家也不例外 莱阳被兵后 宋琬全家南走 家宅为邑中豪强所据 京口送房周 垣北归 写于顺治二年 时宋琬一家漂泊在京口 下有小注云 时余家宅第为邑豪所据 七古诗 长歌寄怀姜如须 对战乱后家乡破败景象和家庭困难有着更详细的描述 渡江浮海无消息 行经旧巷不复识 有客传书知汝在 旧业虽余数顷田 应诏公车解褐衣 漂泊不辞寒与饥 予归已类辽城鹤 十人九人存者稀 高台倾圯无门扉 旅谷生庭故井塌 鸱鸹昼啸狐狸肥 但言北望常沾衣 携家流落楱江左 出处怜予无一可 犁锄欲把谁能那 况复陈留风俗衰 青兕玄熊啼向我 勉寻升斗羞卑琐 3 1 清 宋琬 宋琬全集 齐鲁书社 2 0 0 3 年 4 7 页 2 同上 6 4 2 页 3 同上 3 8 0 页 8 宋琬词研究 当宋琬于顺治二年十月返回家乡时 展现在他面前的是这样一幅荒芜场景 经屠城活 下来的人寥寥无几 旧日相识多半不见 往昔熟识的小巷不可辨识 遍地是高高地堆积着 的废墟 院落里长满荒谷野草 猫头鹰白天四处出没 狐狸食死尸养得肥圆 旧业虽余数顷田 犁锄欲把谁能那 为了承担起家族责任 为了养家糊口 宋琬选 择了 应诏公车解褐衣 勉寻升斗羞卑琐 经济状况的逼迫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但它 是最现实的 经济窘追的诱因促使宋琬次年进京备考 不管我们怎么猜测宋琬出仕清朝的 原因 他终究还是 应诏公车解褐衣 了 作为后人的我们心里多少有点遗憾和困惑 但 这并不能说是诗人气节上的亏损 明清易代之际士子选择相当艰难 何况宋琬并不属故明 臣子 连一向严苛的遗民界对他都颇多恕谅之语 我们这些生活在太平世界里的后人更无 权对其挞伐苛责 然宋琬以后历尽仕途艰辛时 不止一次哀叹 为儒易成腐 误人惟薄宦 1 舟中遣 怀 似有踏入仕途的悔意 道光年间的翁心存也这样说宋琬 唱徼崎岖蜀道难 荔裳 身世累微官 宦途人海风波险 收入诗囊当谱看 2 认为宋琬一生艰辛全因仕途而来 说 宋琬的诗写尽了宦途人海的风波险恶 人生理想的追求 宋琬曾在给好友王崇简 字敬哉 写的诗序中提到他所推崇的士子实现自身价值的三 种方式 嗟乎 士生百年之内 其所为成大名 显当世者 岁月政无几耳 是故上之则遭 遇隆盛 副明天子任使 珥笔承华 直庐禁檠 侍柏梁之雅筵 追飞盖于西园 诗歌 存诸郊庙 制作谱于笙镛 昔贤所叹 良为盛轨 其次则握节边陲 悬旌陇戍 骖都 护之车 赞嫖姚之幕 水弱山高 日荒烟紫 磨墨盾梁 吮毫马首 览沙碛之悠缅 纪川原之要害 意气之盛 可谓壮哉 其或身将隐矣 遁迹皋壤 鹿门则妻子同车 林虑则鹿麋为侣 裹粮五岳 向平之婚嫁已终 抱影空庐 宗炳之山川绕壁 以至悬 敝席以为门 藉短辕以为牖 楱半亩之宫 却诸侯之聘 秋拾橡栗 冬覆鸟毛 彼其 孤踽之性 坚于一往 歌诵之声 若出金石 3 安雅堂未刻稿 王敬哉诗序 这三种方式依次是 在天子身边 直庐禁梨 立文治 握节边陲 建武功 否则就 遁迹皋壤 隐居山林 宋琬身为清朝文人 能够 握节边陲 悬旌陇戍 的机会非常渺茫 1 清 宋琬 宋琬全集 齐鲁书社 2 0 0 3 年 2 2 4 页 2 郭绍虞 万首论诗绝句 人民文学出版社 1 9 9 1 年 8 7 7 页 3 同注l 6 0 8 页 9 首都师范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他也曾有过 遁迹皋壤 的念头 如 纪愁诗癸未八首 之八 骨肉仳离后 那能归去来 寸肠能几许 一日必千回 大泽龙初逝 桓山乌可哀 此身甘隐选 终剪墓边莱 1 这首诗作于崇祯十六年宋应亨死去不久 时宋琬与兄长携全家抵京 诗中的丧父之痛 犹自深切 正是在失父之痛的激励下 他决心 此身甘隐逸 终剪墓边莱 然而这种隐 逸想法只是宋琬在巨大哀痛的淹没下生出的暂时想法 并非深思熟虑的结果 所以宋琬后 来还是选择了考取功名 在未考取功名前 宋琬多次感叹 荣名一不早 回首空吁嗟 先 大夫讳日万寿寺礼佛 古之幽人畸士类有然者 顾余与敬哉所遭之时则何如哉 或逢 年而无贵仕 或穷岁而叹斯饥 王敬哉诗序 这些话很明白地表明了宋琬的价值取向 他希望获得 荣名 和 贵仕 明清两季 科举制度具有巨大的裹挟力 它几乎是文人 唯一的出路 处在毗邻孔孟之乡 传统思想浓厚的登州府的宋家 科举入仕仍几乎是实现 个人价值的唯一选择 更何况 宋琬在明朝无功名 因而对于出仕清朝 没有太多的心理 负担 二入狱 出仕清廷的宋琬十一年间 两次遭逢狱事 这对其诗词创作影响尤甚 一 第一次入狱在顺治七年 1 6 5 0 冬 时宋琬由于在芜湖抽分任上政绩卓著 调吏部任稽勋司主事 顺治七年冬 狱事发 据宋琬作品中提及 应为言事 且 安雅堂诗 祭沈少参岫阳 云 何图遘谗口 贝锦 谁为谋 言此次入狱是被人诬陷 罗织成罪 又 抱钱湘灵书 癸申之际 中更丧乱 堂构丘墟 二三耳 嗟乎 庸知夫 舍沙载鬼 播越江湖之间 救死恤生 所存愁放之言十之 遂成今e l 之祸乎1 2 从中可以发现宋琬此次入狱的蛛丝马迹 另在 壬寅除夕作 中有一小注 庚寅余 以逆仆诬构下狱 直接点明了入狱原因 后来宋琬在 写哀五首 中说 焚香拜释典 清夜想前因 文字缠余孽 风波到鲜民 明确地说明他的这次入狱和他所写的文字有关 施闰章是宋琬至交 为顺治六年 1 6 4 9 进士 七年 1 6 5 0 入直西曹 是宋琬入狱 1 清 宋琬 宋琬全集 齐鲁书社 2 0 p 3 年 4 0 2 页 2 同上 1 4 8 页 1 0 宋琬词研究 的直接见证人 宋琬有 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 卷三 2 清 宋琬 宋琬全集 齐鲁书社 2 0 0 3 年 8 1 0 页 3 同上 3 9 8 页 1 2 宋琬词研究 悲落叶 落叶纷相接 无复语流莺 飘摇舞黄蝶 朝如繁华之佳人 夕若蘼芜之 弃妄 因风起 从风飞 放臣羁客那忽见 攀条揽扼空沾衣 徘徊绕故枝 柯干长乖 违 凛凛岁云暮 此去将安归 悲落叶 伤心胸 愿因征鸟翼 吹我到乡中 1 此二诗是宋琬仿北魏萧综的 听钟鸣 悲落叶 写的拟古之作 词甚凄婉 听钟 鸣 诗前小序云 余览北魏诗有萧综 听钟鸣 悲落叶 二篇 词甚凄婉 彼以贵藩 播越 不失显腌 然尚内不自得 有忧生飘泊之嗟 矧余羁囚 同与法吏为伍 每当宵箭 将终 晨钟发响 凄戾之音 心飞魂傈 讵心听猿而泣下 闻琴而累欧哉 岁时畹晚 庭 树萎然 爰效其体 以识余其愤懑焉 2 谓自己的诗作带有记录内心愤懑之情的创作动机 遭逢两次狱事后 宋琬流寓吴越 心怀惕若 世事无常 人生如梦之羁旅愁叹油然而 生 如词 虞美人 遣怀 一从勘破邯郸梦 遇饮长须痛 醉乡只道可藏愁 却被塞鸿呼起 又从头 吴 头楚尾经年寓 岸上牵船住 非关王粲怯登楼 自是吾家家法 善悲秋 3 嚣嚣 邯郸梦 又称 黄粱梦 出自唐沈既济之 枕中记 据载卢生在邯郸路上旅 店中遇道者吕翁 自叹贫困 翁以枕授生 生睡入梦 历数十年荣华富贵 梦醒 主人炊 黄粱尚未熟 于是卢生悟出人生如梦 遂弃家从道 宋琬两次入狱 其中既有命运的偶然性 更与清初特殊的社会风气有关 清廷入主中 原之初 对汉族士子防范甚紧 顺治年间 科场案 奏销案 通海案 迭起 与清 廷的防范心态相对应的是民间自顺治七年掀起的 告讦 的风气 谢国祯先生说 但在 清初同时又发生钳制人民思想的策略 一般书呆子要怀着民族的心理 要来抗命新朝 所 以就有通海 奏销等案发生 那些无智识的奴仆 只负着发财 那管主人的性命 所以就 有告讦的事情出来 一 发生告讦的事情 是在顺治六七年后到康熙初年 在这个时候 社 会上成了一个变态的状况 4 宋琬 吴菌次艺香词序 中说 一 近今以来 时移势殊 兵燹之后 继以大狱 鸡连鱼烂 井屋榛墟 桀骜不逞之 徒 因之以为奸利 其视刊章告密 犹之乎樗蒲象戏也 其阴调长吏之短长而牵制之 犹身为家督 而米盐醯酱之出入皆得而覆问之也 嗟夫 山川犹是 而风俗则非故 1 清 宋琬 宋琬全集 齐鲁书社 2 0 0 3 年 3 9 8 页 2 同上 3 9 7 页 3 同上 8 0 1 页 4 谢国祯 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 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 国家图书馆 2 0 0 5 年 1 3 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民间的不逞之徒 或借告讦以谋暴利 或公报私仇 在当时已然成风 不仅宋琬 宋 琬之友方文 吴绮 林铁崖都曾被仇家罗织陷害过 正人君子惴惴自危 小人气焰日益嚣 张 山川犹是 风俗顿改 与士大夫家族一起衰落的 是他们维系着的文化精神 这是个 遍地烽烟 河山倾圮的时代 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士子们 上受清廷的威逼利诱 软硬钳制 下有民间 奴变 告讦 的混乱风气 他们的内心应是无比凄凉和酸楚的 这种心态对 其宋琬词风的影响极深 尤其是其长调创作所表现出来的 怨怒 之情应与两次系狱的惨 痛经历直接相关 清 宋琬 宋琬全集 齐鲁书社 2 0 0 3 年 2 6 页 1 4 宋琬词研究 第二章宋琬词之内涵 清初中上层文人的生活画卷 宋琬词集有 二乡亭词 和 入蜀集 下 关于 二乡亭词 二乡 的取意 从 谢方山中翰索酒四绝句 其四有日 十年泽畔极飘零 燕市逢君堪结社 青眼高歌不愿醒 可能偕隐二乡亭 1 诗下小注云 余有亭名二乡 谓醉乡与睡乡也 可见 二乡 表达了一种消极避世 不愿面对现实的倾向 然世事苍凉 纵使是醉梦也难逃恶魇 入蜀集 f 所收词是宋 琬在入蜀为官时期所作 第一节宋琬词之概况 乡亭词 集中收词1 4 7 首 入蜀集 下 中收词2 6 首 二者合计1 7 3 首 其词在 词调的择用类别的划分上有以下特点 词调繁多 有自度曲 多用长调 据笔者统计 宋琬词所用词牌 共5 5 调左右 其词牌只用一次的共2 7 调 风流子 青 玉案 满庭芳 离亭燕 蓦山溪 摸鱼儿 长相思 减字木兰花 阮郎归 i i t j l 媚 摊破 浣溪纱 醉花阴 南歌子 唐多令 鹊桥仙 破阵子 苏幕遮 感皇恩 旧雨来 千秋岁 满路花 千秋岁引 意难忘 汉宫春 双双燕 高阳台 水龙吟 词牌用两次的共7 调 水调歌头 梦江南 点绛唇 菩萨蛮 清平乐 踏莎行 风入 松 词牌用三次的共3 调 忆秦娥 临江仙 一剪梅 词牌用四次的共5 调 如梦令 卜算子 采桑子 南歌子 虞美人 词牌用五次的共4 调 浣溪沙 浪淘沙 蝶恋花 鹊桥仙 词牌用六次的2 调 念奴娇 生查子 词牌用七次的1 调 西江月 词牌用八次的l 调 忆王孙 1 清 宋琬 齐鲁书社 2 0 0 3 年 8 1 0 页 2 同上 8 0 3 页 1 6 宋琬词研究 应酬词 宋琬不仅是词人 也是官员 江湖游士 其交游面十分广阔 有词作酬赠的不下七十 人 多半是与其身份相近的 文期酒会 之交 如王西樵 曹顾庵 余澹心等 根据其应 酬词之内容中 大致可三种 一 寿词 寿词在词史上并无地位 主要是因其内容不免阿谀奉承的庸俗成分 要写得好十分不 易 张炎 词源 下 云 难莫难于寿词 倘尽言富贵 则尘俗 尽言功名 则谀佞 尽言神仙 则迂阔虚诞 当总此三者而为之 无俗忌之词 不失其寿可也 松椿龟鹤 有 所不免 却要融化字面 语意新奇 1 沈义父在 乐府指迷 中也说过 寿曲最难做 切宜戒 寿酒 寿春 老人屋 千秋百岁 之类 须打破旧曲规模 只形容当人事 业才能 隐然有祝寿之意方好 2 朱彝尊 词综 发凡亦云 宣政而后 士大夫争为献 寿之词 3 这就意味 献寿之词 具有直接的目的性和功利性 并未从生活中超越出来 无意境之美可言 宋琬词集中有寿词共1 3 首 寿余澹心4 首 寿查伊璜1 首 寿龚芝麓1 首 寿李含馥1 首 寿李方山1 首 寿吴茼次l 首 寿金镇远1 首 寿程穆倩l 首 寿张蓼匪l 首 寿蔡魁吾l 首 宋琬的寿词 大都写得真切感人 虽有祝寿的套话 但极少阿谀奉承之词 体现了朋友 之间的深情厚谊 如 贺薪郎 为龚芝麓先生寿 白雪诗盈卷 笑微躯 未堪众罅 几从严谴 公也缨冠骖欲解 知己感恩双泫 身已似 三眠残茧 洛下重来刘梦得 问种桃道士花深浅 陪剑履 两眉展 丹 心皎皎风雷显 佐天家 醴资曲蘖 医需和 扁 社稷臣元推汲黯 过眼白衣苍犬 请礼数 今宵都免 龙马精神方健在 补宗彝藻火垂虞典 歌进酒 烛频剪 4 此词是为寿龚芝麓而作 龚芝麓 即龚鼎孳 这首词就很少一般祝寿的套话 知己 感恩双泫 歌进酒 烛频剪 更多的是体现了朋友之间的相知相惜 又如 满江红 又 寿方山 齐鲁之间 许君是 须眉男子 歌伏枥 壮怀消减 肉生双髀 草檄百蛮功未展 1 宋 张炎 词源 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 1 9 8 8 年影印本 2 宋 沈义父 乐府指迷 民国二十三年 1 9 3 4 铅印本 3 清 朱彝尊 词综 上海 中华书局 民国二十三年一二十五年 1 9 3 4 一1 9 3 6 铅印本 清 宋琬 宋琬全集 齐鲁书社 2 0 0 3 年 7 6 8 页 1 7 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裹粮五岳游方始 算春秋三万六千场 平分矣 鸿鹄志 谁能拟 姜桂质 终难 徙 肯随他 跄淮卢橘 化而为枳 孔北海豪杯绎在 孟东野老诗篇美 倚江楼 秋夜 共吹萧 鱼龙起 1 方山即历城李方山 名日景 尝客南昌 有传宋荔裳已死者 特为诗吊之 与宋琬初 未识也 后到武林 闻宋尚无恙 李甚喜 借马于友人 疾驰相视 且出诗读之 两人因 泣下沾襟 已而命酒 狂歌极欢 策马而去 自是遂为友 宋琬此词即为寿李方山所作 歌伏枥 壮怀消减 肉生双髀 草檄百蛮功未展 裹粮五岳游方始 肉生双髀 用 刘备 生髀肉 典 叹其年老不能有所作为 壮志未酬而髀肉生 平蛮之功未建而游五岳 感慨万千 也迥异于一般寿词的阿谀逢迎 更多的是对朋友的理解 二 赠答词 在宋琬应酬之作中 更多的并非是寿词 宋琬交游面十分广泛 还有许多赠友人之词 如 满江红 赠既庭弟 玉磬山房 西窗下 论文剪烛 l x 辈 挽衣问讯 酒浆相续 往事堪惊如噩梦 新愁欲话难更仆 怅登山 临水送将归 吾家玉 春草句 劳心曲 隋苑外 逢南 菊 叹雪中鸿爪 去来何速 才子从来悲失路 斯人岂合栖空谷 约明春邓尉看梅花 支公屋 2 此词情真意切 一气贯注 上片 往事堪惊如噩梦 新愁欲话难更仆 身世之感溢于 言表 既是写友人 又是写自己 下片 才子从来悲失路 斯人岂合栖空谷 叹怀才不 遇 身世飘零 催人泪下 此词王西樵评日 昔人评少陵 所思 宾至 诸律 清空 一气如话 故当以目此调 3 又如 满江红 李方山归自滇中喜而有赠 西子湖头 送君目 杨花飞雪 一万里 蛮烟嶂雨 朱门空谒 雁字不传滇海路 芦花正映清溪月 向莫愁村畔话离愁 真奇绝 磨盾志 空悲咽 题拄愿 难 消歇 惜白头成错 六州之铁 乡里儿曹偏面冷 丈夫拓落因肠热 取囊中诗卷共青 萍 灯前阅 清 郭则法 清词玉屑 卷一云 1 清 宋琬 宋琬全集 齐鲁书社 2 0 0 3 年 8 2 2 页 2 同上 8 2 0 页 3 同上 8 2 0 页 同上 8 2 1 页 宋琬词研究 当荔裳流寓西湖 都下故人伤其沦废 有为之道地者 且移书劝驾 荔裳意兴已 尽 既而投牒再出 得任四川按察使 遭乱 全家漂泊 其女孙且间关被掠 披缁 以终 即时人所为赋中山尼者 计不如坚卧湖山 自全鸾翮矣 其得罪之由 或谓有 诬其潜通逆藩者 是时定鼎未久 檀槐隐痛 人有同情而言延陵者 靡不齿冷 罪以 通逆 固由虚构 观其 喜李方山归自滇中 赋 满江红 云云 成错 句当指平 西 方山赴滇 意在劝平西恢复明祚 不意老濞白头之日 乃为尉佗黄屋之娱 失望 言归 郁伊可想 而荔裳心迹 嚼然亦于词旨见之 新乐侯介弟刘雪舫尝载酒诣狱 慰视荔裳 其人固志节士 与荔裳初无素也 意者 当日眷迹黍离 与采薇名流多有 结纳 其得名致谤 皆由此 怨家乘而中之耳 1 郭则法这段话是宋琬作此首词心迹的最好注脚 而荔裳心迹 嚼然亦于词旨见之 上片用 雁字 言友人自雁飞不到之滇中归来 在 莫愁村畔 诉说昔日思友之愁苦 莫 愁村畔 南京水西门外有莫愁湖 相传六朝时有女子卢莫愁居此 故名 乐府诗集 卷 四十八 莫愁乐 莫愁在何处 莫愁石城西 艇子打西桨 催送莫愁来 2 莫愁村 代指离愁 下片 磨盾志 空悲咽 题柱愿 难消歇 言以文事功之志未酬而壮心未已 前出 北史 苟济传 后用司马相如典 叹英雄失路之悲 写友人 亦是抒自己胸中块垒 此词尤悔庵评日 壮怀激烈 豪兴淋漓 胜读魏武 龟虽寿 诸篇 3 的为确评 宋琬应酬词中还涉及其他阶层的人物 如 鹧鸪天 赠说书韩修龄 豹尾班中侍从频 滑稽似尔绝无伦 投壶那得天颜笑 只为诙谐郭舍人 欲落 雁来宾 芜城明月恰逄君 开元供奉今谁在 抵掌雍门泪满巾 4 此词为赠说书人韩修龄所作 赞韩修龄 滑稽似而无绝伦 芜城 即扬州 鲍照 作 芜城赋 哀广陵之荒芜 后遂称扬州为芜城 宋琬赠答词中成就最高者当数与曹尔堪 王士禄的 江村倡和 词 本文另辟一节 加以详述 此不赘述 综观宋琬之应酬词 宋琬的交游面是相当广泛的 有官员 遗民 布衣 僧人 道士 等 当然更多的是官僚和文士 反映面大多是清初中上层的官僚 文人生活 他们的寿辰 欢宴 赏花 出仕 婚娶 离别j 相思 退隐等等 宋琬的这些应酬词方都写得情真意切 生动感人 1 清 郭则法 清词玉屑 民国二十五年 1 9 3 6 蛰园刻本 2 宋 郭茂倩 乐府诗集 元至正元年集庆路儒学刻明修本 3 清 宋琬 宋琬全集 齐鲁书社 2 0 0 3 年 8 2 1 页 同上 7 9 9 页 1 9 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三 题画词 宋琬应酬词中还有一些题画词 如 蓦山溪 题戴葭湄画赵阆仙小像 乌衣王 谢 两世交情好 记在莫愁湖 把君手 方成一笑 风流张绪 杨柳正 三春 看玉树 送仙舟 沿岸人围绕 朝回 俪然学道 高横尘尾 衣带御炉烟 虎头妙笔 宛尔丰神肖 金粟应前身 早 须认取 画图人 直历中书考 1 风流张绪 张绪 南齐吴郡人 少有文才 风姿清雅 齐武帝曾植蜀柳于灵和殿 前 日 此柳风流可爱 似张绪当年 2 以张绪l i 杉p 言与赵阆仙春季分别 下片以顾 顾恺之 小字虎头 喻画家戴葭湄 言其画之高妙 又如 离亭燕 题胡履泰小像 野鹤翩翩闲雅 风度如君潇洒 白眼科头地外 此意无人知者 何处觅行踪 长 在远公莲社 孝笋曾生堂下 旦晚微书来也 布袜青鞋游五岳 懒问向平婚嫁 若个写丹青 应是将军曾霸 野鹤翩翩闲雅 风度如君潇洒 形象地刻画出了画像主人如 闲云野鹤 之风姿 布 袜青鞋游五岳 懒问向平婚嫁 向平 指东汉人向长 向长儿女婚事操毕 遁迹山水 间 此言画像主人胡履泰不为人间的俗事所累 布袜青鞋 遍游名山大川 玉叔词集中 多见此类具隐逸倾向之词 二咏物词 咏物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以摹写物态为主 稍涉人事 一是咏物寓有寄托 或 个人身世之感 或国家之忧等 传统观点倾向于后者为佳 其实 艺术作品孕育着不同的 审美情趣 这两类各有所长 不宜强分轩轾 宋琬词集中的咏物词约有2 0 首 多属第一类咏物词 如 史学会社 清光绪二 i k g 1 9 0 2 石印本 3 同注l 8 0 3 页 2 0 宋琬词研究 本词咏雁 上片 枫落潇湘 云深幽冀 西风吹老芦花穗 点明时令 时值深秋 捣 衣时节却飞来 一声才断千行泪 又指人事 下片中 飘零无次 萧萧清影和云坠 似又 有身世之感 叹身世之飘零无定 郎边莫到少书来 长空写尽相思字 以咏雁寄相思怀 人之感 宋琬的这首咏物词借咏雁以寓闺情 打入了身世之感 全词自然浑成 无雕琢之 病 又如 忆王孙 菊花有名二乔者 一朵中紫白各半 盖异种也 前身曾喜嫁周郎 近托柴桑处士庄 姊妹争如斗草强 效鸳鸯 偷得徐娘半面妆 全词以人喻物 新妙欲绝 此词既庭评日 用半面妆事 天然确妙 2 徐娘半面妆 据 南史 元帝徐妃传 妃以 梁元 帝眇一目 每知帝将至 必为半面妆以俟 帝见 则大怒而出 3 此处以徐娘半面妆以喻菊花一朵中紫白各半 又如 眼儿媚 秋花有名粉 茉莉者 姑射山头冰雪 仙人散作银霞 嫣红姹紫夭斜 略似文君新寡 最爱章江木 本 居然压倒群葩 娇香冷蕊较争些 婢学夫人其亚 4 上片中 略似文君新寡 言所咏之 夭斜 下片中 婢学夫人其亚 言其装腔作势 终非大方之品 贬意明显 此词方邵村评日 文君新寡 状其姿容 婢作夫人 第其品 格 无不精确 5 宋琬咏物词中值得注意的有一首 鹊桥仙 井蛙 草际持颐 泥中啮齿 别号虫中裸族 一讴群和为公乎 偏则向人前怒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