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设计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新闻和报告文学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课堂设计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新闻和报告文学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课堂设计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新闻和报告文学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课堂设计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新闻和报告文学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课堂设计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新闻和报告文学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文学(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为汉语的处境忧心不平卢新宁最近,一则关于汉语的消息让人百感交集。上海举行的一项翻译大赛爆出冷门:由于缺乏最好的译文,大赛不仅一等奖空缺,还将二等奖颁给了一位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其原因不仅在于他突出的英文水平,更在于他“流畅、优美的中文表达”。相比之下,国内选手提交的相当多的作品言不达意,其中用词不精当、标点符号误用等小错误更是“比比皆是”。这则消息让人隐约看到汉语的处境。身为一个中国人,能让我们时时牢记自己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了。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托福考试成绩的高分可以一再打破,但即使是在高学历的青年中,也出现了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现象。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将汉语视为不学自能的天赋。诗人余光中说得好: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它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韵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退。我们的后辈可能不再会用“恻隐之心”,不懂“虽千万人吾往矣”,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看你可怜”“老子跟你拼了”“我要和你结婚”。试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在我们这个时代,该如何守护那曾经被庄子、屈原、李白、杜甫骄傲地向世界展示过的、绵延着几千年文化命脉、最切近我们心灵的母语?发人深思的是,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的2 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 000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纵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仅仅存于典籍之间的古希腊文、拉丁文基本上死了,但汉语却一直活着,在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它引领我们这个五千年古国一路风霜走到如今,它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向何处去?汉语,我为你忧心,为你不平!1联系文章,下面对“汉语的处境”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海举行的一次翻译大赛,不仅缺乏最好的译文,评不出一等奖,而且二等奖还被外国选手拿走,这种尴尬局面让人反思。b国内选手相当多的翻译作品言不达意,其中用词不精当、标点误用等小错误更“比比皆是”,这种现象反映出我们民族的母语面临危机。c与“全民学英语”热潮相比照,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这说明对于母语的忽视。d虽然全球“汉语热”不断升温,我们的后人也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汉语危机”不断的呼声却使我们不能尽展欢颜。2作者感叹“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下列不能作为这句话的论据的一项是()a后辈可能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要和你结婚”,若这样,就会失去东方民族的含蓄美。b方块字横平竖直,风格独特,而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必难以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c100多个国家开了汉语课,但在汉语的故乡的高学历的青年中却出现了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状况。d汉语隽永有致,承载丰富,那些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奥妙的人,不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则关于汉语的消息就让作者百感交集,忧心不平,我们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的文化责任心。b“全民学英语”的热潮过热,致使汉语受到冷落,产生危机,因此,我们应把对母语与对外语的重视程度颠倒过来。c由于“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因此,我们书写语言要规范,词藻用语要丰富多彩,语言修养要不断加强。d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说明汉语独特的魅力;古希腊文、拉丁文基本死了,说明活着的汉语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陈文龙字君贲,福州兴化人。能文章,负气节。丞相贾似道爱其文,雅礼重之。拜监察御史,皆出似道力。然自十数年,似道所置台谏皆阘茸 ,凡有所建白,皆呈稿似道始行,至文龙为之,独不呈稿,已忤似道。知临安府洪起畏请行类田,似道主其说,文龙上疏以为不可,似道怒,寝其疏。襄阳久被围,似道日恣淫乐,不少加意。时阳请督师,而阴使其党留己,竟失襄阳。文龙上疏极言其失。范文虎总师无功,似道庇之,以知安庆,又除赵溍知建康,黄万石知临安。文龙言:“文虎失襄阳,今反见擢用,是当罚而赏也。溍乳臭小子,何以任大阃之寄?万石政事怠荒,以为京尹,何以能治?请皆罢之。”似道大怒,黜文龙知抚州,旋又使台臣季可劾罢之。未几,吕文焕导大军东下,范文虎首迎降,与文涣俱东,似道兵溃鲁港,溍最先遁,以故列城从之皆遁,始悔不用文龙之言。时边事甚急。文龙上疏曰:“书言三后协心,同底于道。北兵今日取某城,明日筑某堡,而我以文相逊,以迹相疑,譬犹拯溺救焚,而为安步徐行之仪也。请诏大臣同心图治,无滋虚议。”已而降将王世强复导大军入广,建宁、泉、福皆降。知福州王刚中遣使徇兴化,文龙斩之而纵其副以还,使持书责世强、刚中负国。遂发民兵自守,城中兵不满千,大兵来攻不克,使其姻家持书招降之,文龙焚书斩其使。有风其纳款者,文龙曰:“诸君特畏死耳,未知此生能不死乎?”乃使其将林华侦伺境上。华即降,且导兵至城下,通判曹澄孙开门降,执文龙与其家人至军中,欲降之,不屈,左右凌挫之,文龙指其腹曰:“此皆节义文章也,可相逼邪?”强之,卒不屈,乃械系送杭州。文龙去兴化即不食,至杭饿死。其母系福州尼寺中,病甚,无医药,左右视之泣下。母曰:“吾与吾儿同死,又何恨哉?”亦死。众叹曰:“有斯母,宜有是儿。”为收葬之。(选自宋史,有删改)注阘茸:才能低下。三后:指周公、君陈、毕公。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独不呈稿,已忤似道 忏:触怒b似道怒,寝其疏 寝:搁置c似道兵溃鲁港,溍最先遁 遁:失败d吾与吾儿同死,又何恨哉 恨:遗憾5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陈文龙“忠义”的一组是(3分)()至文龙为之,独不呈稿始悔不用文龙之言文龙斩之而纵其副以还使持书责世强、刚中负国文龙去兴化即不食,至杭饿死a b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陈文龙开初很受丞相贾似道器重,并被提拔为监察御史,但他从不阿附贾似道。b陈文龙因极力反对贾似道任用范文虎、赵溍而被贾似道免了官职。但兵溃鲁港后,贾似道追悔莫及。c王刚中投降元军后派人到兴化劝降,陈文龙杀了王刚中,并写信斥责王世强等人的叛国行为。d林华侦投降元军后,让曹澄孙把陈文龙和他的家人都抓到元军中,百般凌辱,但陈文龙宁死不屈,最终绝食而死。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文虎失襄阳,今反见擢用,是当罚而赏也。译文:_(2)诸君特畏死耳,未知此生能不死乎?译文:_(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89题。游月殿程颢月坡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8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5分)答:_9“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其效果。(6分)答:_(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沉默呵,沉默呵!_,_。(鲁迅记念刘和珍君)(2)潮平两岸阔,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 (论语)乙选考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阅读是一种孤独(节选)毕淑敏阅读的感觉难以比拟。它有些像吃。对于头脑来说,渴望阅读的时刻必定虚怀若谷。假如脑袋装得满满当当,不断溢出香槟酒一样的泡沫,不论这泡沫是泛着金黄的铜彩还是热恋的粉红,都不宜于阅读,尤其是阅读名著。头脑需嗷嗷待哺,像荒原上觅食的狼。人愈是年轻的时候,愈是贪吃。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吃得渐渐地少了,但要求渐渐地精了。我们知道了什么于我们有益,什么于我们无补。我们不必像小的时候,总要把整碗面都吃光,才知道碗底下并没有卧着个鸡蛋。我们以为是碗欺骗了我们,其实是缺少经验。有许多长寿的人,你问他常吃什么食品,他们回答说:什么都吃,并无特殊的禁忌。但有许多东西他们只尝一口,就尖锐地判断出成色。我想寿星佬的胃一定都是很坚强的,只有一个坚强的胃才能养活得了一个聪明的脑。读书也是一样,好的书,是人参燕窝熊掌,人生若不大快朵颐,岂不白在世上潇洒走过一回?坏的书,是腐肉砒霜氰化物,浪费了时间贻误了性命。关于读什么书好的问题,要多听老年人的意见,他们是有经验的水手。也许在航道的选择上有趋于保守的看法,但他们对于风暴的预测绝对准确。名著一般多是经过了许多年代的考验,是被大师们的智慧之磨研磨了无数遭的精品。读的时候,像烈火烹油的满汉全席,为大享乐。它有些像睡。我小的时候,当我忧愁,当我病痛,当我莫名其妙烦躁的时候,妈妈总是摸着我的头说,去睡吧。睡一觉也许就好了。睡眠中真的蕴藏着奇妙的物质,起床的时候我们比躺下时信心倍增。阅读是一种精神的按摩,在书页中你嗅得见悲剧的泪痕,摸得着喜剧的笑靥,可以看清智者额头的皱纹,不敢碰撞勇士鲜血淋淋的创口当合上书的时候,你一下子苍老又顿时年轻。菲薄的纸页和人所共知的文字只是由于排列的不同,就使人的灵魂和它发生共振,为精神增添了新的钙质。当我们读完名著的最后一个字时,仿佛从酣然梦幻中醒来,重又生机盎然。它有些像搏斗。阅读的时候,我们不断同书的作者争辩。我们极力想寻出破绽,作者则千方百计地把读者柔软的思绪纳入他的模具。在这种智力的角斗中,我们往往败下阵来。但思维的力度却在争执中强硬了翅膀。在读名著的时候,我常常在看上一页的时候,揣测下一页的趋势。它们经常同我的想象悬殊甚远。这种时候我会很高兴,知道自己碰上了武林中的高手。大师们的著作像某一流派掌门人的秘籍,记载着绝世的功法。细细研读,琢磨他们的一招一式,会在潜移默化中悟出不可言传的韵律。只是江湖上的口诀多藏之深山之密室,各个学科大师们的真迹却是唾手而得。由于它的廉价和平凡,人们常常忽视了它的价值。那是古往今来人类最智慧的大脑留给我们的结晶啊!我一次次在先哲们辉煌的思辨与精湛的匠艺面前顶礼膜拜,我一次次在无与伦比的语言搭配之下惊诧莫名我战胜自己的怯懦不断地阅读它们,勇敢地从匍匐中站起。我知道大师们在高远的天际微笑着注视着后人,他们虽然灿烂却已经凝固。他们是秒表上固定了的纪录,是一根不再升高的横杆。今人虽然暗淡,但我们年轻。作为阅读者,我们还处在生命的不断蜕变之中,蛹里可能飞出美丽的天鹅。在阅读中,我们被征服。我们在较量中蓬勃了自身,迸发出从未有过的力量。 阅读是一种孤独。几个人共看一本书,那只是在极小的时候争抢连环画。它同看电影看录像听音乐会是那样的不同。前者是一块巨大的生日蛋糕可以美味地共享,后者只是孤灯下的一盏清茶,只可独啜,倾听一个遥远的灵魂对你一个人的窃窃私语。他在不同的时间对不同的人说过同样的话,但你此时只感觉他在为你而歌唱。如果你不听,他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悲悯的叹息。你啪地合上书,就把一代先哲幽禁在里面。但你忍不住又要打开它,穿越历史的灰尘与他对话。真正的阅读注定孤独。那是一颗心灵对另一颗心灵单独的捶击,那是已经成仙的老爷爷特地为你讲的故事。(1)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作者先说“阅读的感觉难以比拟”,可接下来却有一大串的比拟,这是为了制造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b“坏的书,是腐肉砒霜氰化物”之说,虽然比喻生动形象,但也未免有些危言耸听的夸张之嫌。c阅读的最高境界是深层次的精神沟通,是独特的读者与独特的作品在特定的时空中产生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共鸣,所以是一种孤独。d阅读有些像搏斗,读者既要与另一颗心灵单独碰撞,又要在这样的碰撞中超越对方更超越自己;但是,双方都是胜利者。e本文用朴实的笔调和贴切的比拟,在从容淡定的娓娓道来之中,传达了一种温馨而又睿智的读书境界,表现了女作家特有的细腻和聪慧。(2)为什么说阅读“有些像睡”?(6分)答:_(3)综观全文,说说我们应该怎样进行阅读。(6分)答:_(4)作者认为,“阅读是一种孤独”。你赞同这种看法吗?(8分)答:_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国学大师钱穆国学大师钱穆学识广博,著作等身。按传统学科分类,他兼及经史子集四部,为传统国学中的“通儒之学”。按现代学科来看,其治学范围涉及史学与史学史、哲学及思想史、文化学及文化史等,可谓百科全书式的学者。钱穆一生勤勉,著述不倦,毕生著作70余种,如国史大纲国学概论中国思想史等,总共1 400万字。钱穆是一位民族意识强烈、文化情结深厚的史学家。1930年,他在燕京大学教国文时,看见“m”楼、“s”楼、“贝公楼”时,极为不快,质问学校当局:“此何文?所谓中国文化者又何在?”事后,学校采纳了钱穆的建议,将“m”楼改为“穆”楼,将“s”楼改为“适”楼,“贝公楼”改为“办公楼”,其他建筑也一律冠以中国名称。钱穆大半生在中华民族危亡和西学东渐、中国文化衰落的年代中度过,他时时刻刻都在思索,如何才能使中国既达到富强而又不失本民族的文化与精神。他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一书中指出,西学东渐后,中国人面临两大问题:第一,如何赶快学到欧美西方文化的富强力量,好把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地位支撑住;第二,如何学到了欧美西方文化的富强力量,而不把“自己的传统文化精神丧失掉”。若第一问题不解决,中国的国家民族根本不存在;若第二问题不解决,则中国的国家民族虽存在,而中国传统文化则失。钱穆认为中国文化的发展,不能自外生成,它必须要体认和凭借中国文化自身的机制。只能从以往的旧有中孕育生成,决不能凭空翻新,绝无依傍。钱穆不仅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史学家,也是一位成功的教育家。1933年秋,钱穆在北大一人独任“中国通史”课。经过一年的讲授,形成了具有钱氏风格的“中国通史”课。钱穆的“中国通史”课,事实性强,不尚空谈,有考有识,简要精到。上课时满腔热情,激荡全室又能深入浅出、就近取譬,如他比较中西文化,说秦汉文化犹如此室的四周遍悬万盏明灯,打碎一盏,其余犹亮;罗马文化像一盏巨灯,熄灭了就一片黑暗。当时钱穆讲课的教室设在北大梯形礼堂,是普通教室的三倍。每一堂课听者近三百人,坐立皆满。钱穆是当时北大最叫座的教授之一,据说只有胡适一人可与之媲美。钱穆学识广博,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他利用各种机会把自己积累的治学经验、读书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1942年9月8日,钱穆带学生徒步到新都赏桂,途中告诉严耕望等人:“一个人无论读书做事,一开始规模就要宏大高远,否则绝无大的成就。中国学术界实在差劲,学者无大野心,也无大成就,总是几年便换一批,学问老是过时!这难道是必然的吗?是自己功夫不深,写的东西价值不高!求学不可太急,太急,不求利则求名,宜当缓缓为之;但太缓又易懈怠,所以意志坚强最为重要。”至于读书方法,钱穆谈道:“读书或采直阅式,不必管校勘、训诂等枝节问题;或采跳跃式,不懂无趣的地方,尽可跳过,不要因为不懂而废读;或采闲逛式,如逛街游山,随兴之所之,久了自然可尽奥旨。”钱穆是自学成材的名家,这些治学和读书的经验是他多年积累而得,对后来的治学者多有启迪。钱穆自1912年登上讲台,先后在中国内地、香港、台湾等地的小学、中学、大学任教75年,培养出了众多著名的文史专家。1990年钱穆在台湾辞世。有人称他的离去“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此后国学大师四字成为绝响”。(节选自钱穆:中国文化的守护者)(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钱穆一生勤勉,著述不倦,毕生著作70余种,总共1 400万字,正因如此,他成为被人仰慕的国学大师。b钱穆认为中国文化的发展,不能自外生成,也不能凭空翻新。据旧开新、老干萌新便是钱穆为中国文化发展指出的道路。c钱穆是当时北大最叫座的一位教授,不仅因为他学识广博,讲课深入浅出,还因他富于民族感情,认为中国文化优于西方文化。d钱穆认为只要不急于求名求利、意志坚强,就会学问不过时、学术成果有价值,最终读书做事有大成就。e钱穆是自学成材的名家,在多年治学和读书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他摸索出的“直阅式”“跳跃式”“闲逛式”等读书方法都有借鉴价值。(2)“钱穆是一位民族意识强烈、文化情结深厚的史学家”,为什么这样评说钱穆?请简要分析。(6分)答:_(3)为什么说钱穆“是一位成功的教育家”?请简要概括。(6分)答:_(4)有人称钱穆的离去“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此后国学大师四字成为绝响”,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大师”的认识。(8分)答:_第卷(表达题,共80分)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dvd碟机虽然对于很多发烧友来说,已是昨日黄花,不过对视听要求不高的普通大众,dvd碟机还是大有市场。b几台大空调凉风习习,这里全没有股市风云变幻、严阵以待的气势,倒有几分清风明月、瓜田李下话桑麻的味道。c在繁忙而紧张的高三学习中,父母见微知著的关怀,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使同学们倍受感动和鼓舞。d不到一年的时间,来自自民党的“一老一少”两位首相都无奈地选择了“突然”辞职,日本政坛可谓陷入了多事之秋。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如何在肯定草根文化的同时,不过分鼓吹偶像崇拜,而是放大草根中“励志”的因素,把社会主流价值观传递给大众,是值得娱乐媒体深思的问题。b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c面对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我国经济在第三季度还能够保持持续稳步增长,表明我国应对经济危机的调控措施和抗击危机的能力不断提高。d经国家有关部门鉴定,“打字通”输入易学、好记、快速、规范的特点,成为国家重点推广项目,同时作为电脑基础教材的一部分,进入大学、中学、小学的必修课。15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高尚而有情趣的朋友最理想。高尚的人使人尊敬,有情趣的人使人喜欢,又高尚又有情趣的人,_,交往愈久,情感愈深。譬如新鲜的水果,_,其味其效,可谓一举两得。a人们亲而不亵,敬而不畏不但甘美可口,而且营养丰富b使人敬而不畏,亲而不亵不但甘美可口,而且营养丰富c人们敬而不畏,亲而不亵不但营养丰富,而且甘美可口d使人亲而不亵,敬而不畏不但营养丰富,而且甘美可口16请你根据下面的情景合理想象,补充火柴和凸透镜的对话。(5分)实验室里,火柴点燃了酒精灯。火柴得意地对凸透镜说:“_。”正说着,火柴不经意地碰在装着白磷的玻璃瓶上,火焰熄灭了。凸透镜望了火柴一眼,默不作声地对准瓶子里的白磷,不一会儿就燃起了火苗。凸透镜诚恳地对火柴说:“_。”17学习古典诗歌,我们徜徉在诗歌长廊中,感受魏晋风骨,领略大唐气象我们仰视历史天空灿烂的诗星,我们鉴赏诗歌,解读人品,体验真情。请以古代诗歌为内容仿造例句续写两个句子,构成排比。(6分)例句:白居易在琵琶声的呜咽里,泪湿青衫,用真情感悟了迁谪的无奈。答:_六、写作(60分)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一教师在微博上写下这样一段话:早晨630坐公交上班,被一群人挤掉了眼镜,这时我听到有人说“我市的公交秩序真乱”。上午925课间操,看到操还没做完,高三的学生便纷纷散去,这时我听到有学生边走边说“作为学生真不应该这样啊”。下午430,我按时赶去参加班主任会议,到会者寥寥无几,这时我想到班主任对学生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要按时到校”。一天的生活片段掠过脑际,感慨良多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选准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答案1d“我们的后人也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在文中只是一种假设,与后文构成让步转折关系。本项将“纵然”置换为“虽然”,是把未然说成已然了。2c本项不能说明汉语“词语”的表达特点及功能与“万物”之间的内在联系。3b汉语与英语并非此起彼消、相互对立的关系,重视母语,并不意味着排斥外语。4c遁:逃跑。5d说的是陈文龙有气节。说的是贾似道在鲁港战败后,后悔没听陈文龙的话。6ab项应是“贾似道先贬他的官,后来指使季可弹劾他使他被免官”;c项“陈文龙杀了王刚中”错,应为“陈文龙杀了王刚中派来的使者”;d项“让曹澄孙把陈文龙和他的家人都抓到元军中”于文无据。7(1)范文虎使襄阳失陷,现在反而被提升重用,这是应当惩罚却进行奖赏。(2)你们只是怕死罢了,却不知道这一生岂能不死呢?参考译文陈文龙字君贲,是福州兴化人。能写文章,有志气节操。丞相贾似道喜爱他的文章,以礼相待,非常敬重他。他被任命为监察御史,都是因为贾似道出了力。然而十几年来,贾似道所设置的台谏都才能低下,凡是有什么建议,都把稿子呈交给贾似道看后才实行。到了陈文龙任职时,唯独他不呈交稿子,这已经触怒了贾似道。临安知府洪起畏请求实行类田,贾似道主张实施他的请求,陈文龙上疏认为不可行,贾似道大怒,搁置了他的奏疏。襄阳长久被围困,贾似道每天都十分放纵,荒淫嬉乐,不稍加注意。当时他表面上请求督促部队,暗地里却让他的党徒保全自己,最终使襄阳失陷。陈文龙上疏极力论述他的失误之处。范文虎统领部队没有立功,贾似道庇护他,让他做安庆知府,又让赵溍做建康知府,黄万石做临安知府。陈文龙说:“范文虎使襄阳失陷,现在反而被提升重用,这是应当惩罚却进行奖赏。赵溍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凭什么担当重要的职位?黄万石对政事懒惰放荡,让他做京尹,凭什么能够治理好?请全部罢免他们。”贾似道非常生气,贬陈文龙到抚州做官,随即又让台臣季可弹劾他,免了他的官。不久,吕文焕引元军东下,范文虎首先迎接并投降对方,和吕文焕一起向东进兵。贾似道在鲁港战败,赵溍最先逃跑,因此各城守军跟随他都逃跑了,贾似道这才后悔没听陈文龙的话。当时边地形势非常危急。陈文龙上疏说:“书说三后同心协力,共同走向大道。北兵今天攻取某城,明天修筑某堡,而我们却用文书表示谦逊,只对他们的踪迹表示怀疑,就好像要拯救落入水中的人或救火时,还在遵守缓步慢走的礼仪。请诏令大臣们同心图治,不要使空洞的议论增加。”后来降将王世强再次引大军进入广州,建宁、泉州、福州都投降了。福州知府王刚中派使者到兴化劝说人们顺从,陈文龙把使者杀了之后把他的副使放还,让他带信回去,在信中谴责王世强、王刚中叛国。于是(陈文龙)发动民兵自保,城中兵士不满一千,元军来攻没有攻下,让他的姻亲拿着书信来招降他,陈文龙烧掉书信杀了他们的使者。有人劝他向元军投降,陈文龙说:“你们只是怕死罢了,却不知道这一生岂能不死呢?”于是派他的大将林华侦在边境侦察。林华侦立即投降,并且引元军来到城下。通判曹澄孙开门投降,把陈文龙和他的家人抓到元军军营中,想使他投降,他不屈服,左右的人凌辱他,陈文龙指着他的腹部说:“这里都是节义文章,怎么能够逼迫呢?”敌人强迫他,他最后还是没有屈服,于是敌人把他捆绑起来送往杭州。陈文龙离开兴化后就不吃东西,到杭州就饿死了。他的母亲被囚禁在福州的尼寺里,病得很厉害,不能得到治疗,左右看到他的母亲之后都掉下眼泪。他母亲说:“我跟我的儿子一同死去,又有什么遗憾的呢?”她也死了。众人感叹说:“有这样的母亲,就有这样的儿子。”把她收殓埋葬了。8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营造了宁静(或静谧、幽静)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的心情。9反衬(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淙淙的泉声更突出了月夜的寂静。10(1)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2)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1(1)ce(2)睡眠可以消除忧愁疲劳,可以治疗病痛,阅读也可以如此,它是一种精神按摩;睡眠可以让人信心倍增,阅读也可以让苍老者顿觉年轻,让人增长人生阅历。正是有这些相似点,所以说阅读“有些像睡”。(3)我们首先要谦虚,有选择,敢质疑,还要专心致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