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收稿 2006年9月 收修改稿 2006年10月 3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 No 204254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No 20474013 20573022 国家基础研究专项经费项目 No 2005CB623800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 2005CB623800 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 20060400617 资助 3 3 通讯联系人 e2mail peiyiwu fudan edu cn 界面聚合法制备复合膜 3 汤蓓蓓 1 徐铜文 2 武培怡 13 3 1 1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 聚合物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433 2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 合肥230026 摘 要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利用界面聚合法制备超薄复合膜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阐述了界面聚合成 膜反应的原理 从反应单体种类的角度进行分类 对目前由界面聚合法制备复合膜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较详细 的介绍和分析 对界面聚合法制备复合膜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界面聚合 制备 结构和性能 复合膜 中图分类号 TB43 TQ028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2281X 2007 0921428208 Preparation of Thin Film Composite Membrane by Interfacial Polymerization Method Tang Beibei 1 Xu Tongwen 2 Wu Peiyi 13 3 1 1Key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Engineering of Polymers Minisitry of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Macromolecular Science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21Department of Chemistr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230026 China Abstract The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preparation of the thin film composite membrane by interfacial polymerization method is reviewed The membrane formation mechanism by interfacial polymerization method is described The reaction of interfacial polymerization in composite membrane preparation based on the speciesof monomers is classified The details of the research progress about the preparation of the thin film composite membrane by interfacial polymerization method are especially discussed Furthermore the problems and prospects of the research are also discussed Key words interfacial polymerization preparation structures and performances composite membranes 1 引言 膜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 近几十年发展 迅速 已经在水处理 化工 生物 医药 食品等领域 获得广泛应用 1 5 不同的应用领域对膜材料和膜 结构的要求各不相同 对于气体和液体分离膜而 言 提高膜的渗透性和选择性一直是国内外研究人 员不断探索的目标 自Cadotte等于1972年首次采 用界面聚合反应制备复合膜以来 6 界面聚合法便 以其操作简单和容易控制等优点在膜技术领域得到 广泛的应用 7 9 并且由于界面聚合可以制备出具 有纳米级的超薄聚合层 致使该类膜在低压下兼具 较高的选择性和渗透性 从而在膜分离领域备受关 注和重视 10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界面聚合制备 复合膜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归纳总结了在复合膜制 备中界面聚合的反应类型 2 界面聚合反应成膜原理 界面聚合法制备复合膜是利用两种反应活性很 高的单体在两个互不相溶的溶剂界面处发生聚合反 第19卷 第9期 2007年9月 化 学 进 展 PROGRESS IN CHEMISTRY Vol 19 No 9 Sep 2007 应 从而在多孔支撑体上形成一很薄的致密层 11 如图1所示 将支撑体 通常是微滤或超滤膜 浸入含有活泼性单体的水溶液中 使其充分浸润 随 即排出过量的溶液 并将此膜浸入含有另一种活泼 单体的有机 油 相中 两种活泼单体在支撑体表面 会互相反应 形成致密的聚合物皮层 由于含单体 的两相互不相容 反应仅在界面处发生 因此生成的 聚合物层很薄 从而致使复合膜的渗透性和选择性 都大为提高 该方法的关键是选择具有合适分配系 数的反应单体并设置合适的扩散速度以获得理想膜 表面致密度 12 图1 界面聚合法制备复合膜的示意图 Fig 1 Schemat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preparation of composite membrane by interfacial polymerization method 常用的活性单体有多元胺 多元醇 多元酚和多 元酰氯等 其中 多元胺 多元醇和多元酚可溶于水 相 多元酰氯则可溶于有机溶剂 油 相 反应后分别 形成聚酰胺 聚酯 聚脲或聚氨酯等聚合物皮层 13 其中聚酰胺膜是界面聚合法制备复合膜中最常见 的 也是最早工业生产的膜 14 为了适应现代工业 发展的需求 研究者们对单体的种类及制备参数等 与复合膜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通过 改性单体或支撑基膜的性质等来获得性能更优的复 合膜 近年来各种新的聚合单体被用于界面聚合 下面将从反应单体种类的角度出发 归纳总结在复 合膜制备中界面聚合的反应类型 对目前由界面聚 合法制备复合膜的研究现状进行较详细的介绍和 分析 3 界面聚合制备复合膜的反应类型 311 多元胺与多元酰氯的界面聚合 31111 多元胺与多元碳酰氯的反应 进行界面聚合的水相单体通常是多元胺 包括 芳香胺和脂肪胺等 有机相单体则是含酰氯的化合 物 通常是苯多酰氯 图2是由界面聚合法制备复 合膜的最常见的反应式 由均苯三甲酰氯 TMC 和 间苯二胺 MPD 两种活泼单体在聚砜多孔支撑体表 面发生界面聚合反应制备复合聚酰胺膜 15 这里 除了发生胺基与酰氯基团的聚合反应外 还存在着 酰基的水解反应 生成羧酸基团 从而使复合膜的 亲水性有所提高 并且使膜表面带有负电荷 图2 均苯三甲酰氯和间苯二胺的聚合反应 15 Fig 2 The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between trimesoyl chloride andm2phenylenediamine 15 常用的芳香多元胺有 苯二胺 如邻苯二胺 间 苯二胺等 16 19 及其衍生物 以及合成的新型多元 胺 这部分将单独进行讨论 如连鸿丹等 20 以改 性后的聚丙烯腈 PAN 超滤膜为基膜 p p 2二氨基 二苯甲烷 DDM 和均苯三甲酰氯 TMC 为单体 采 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一种新型聚丙烯腈 聚p p 2二氨 基二苯甲烷酰胺复合膜 参加界面聚合的水相单体除芳香胺外 含脂肪 链的多元胺也可与多元酰氯单体界面聚合来制备复 合膜 Chen等 21 以二乙烯三胺和对苯二酰氯为活 性单体 微孔聚砜膜为载体通过界面聚合制得聚酰 胺复合纳滤膜 由于聚砜膜的亲水性较差 在界面 聚合过程中会影响复合膜的形成 通过在二乙烯三 胺的水相溶液中添加一定量的聚乙二醇可以有效地 改善膜性能 Zhao等 22 以三乙烯四胺和均苯三甲 酰氯为单体 通过界面聚合技术制备了气体分离复 合膜 由于CO2气体与含有胺基团 初级胺或次级 胺 的膜存在着相互作用 因此对CO2 CH4的混合气 体有着较好的分离效果 哌嗪或其衍生物也是界面聚合中常用的水相单 体 Zhang等 23 利用哌嗪和均苯三甲酰氯 TMC 在 聚砜 超 滤 膜 表 面 界 面 聚 合 制 备 复 合 纳 滤 膜 Verissimo等 24 通过界面聚合技术 采用N N 2二氨 基哌嗪与均苯三甲酰氯为单体 以聚乙烯亚胺中空 纤维膜为基膜 制备了中空纤维复合纳滤膜 Jegal等 25 对用哌嗪和间苯二胺两种混合水相 单体来制备复合膜的性能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结 9241 第9期汤蓓蓓等 界面聚合法制备复合膜 果发现随哌嗪在反应单体组分中的增加 所制得的 膜的纯水通量增加 截留率下降 这主要与单体的结 构特征有关 由于含有脂肪链的二胺 哌嗪分子链 较柔软 易形成孔径大 自由体积高的聚酰胺活性 层 因此所制备的复合膜的渗透性和截留分子量均 较大 而对于芳香族的二胺 间苯二胺 其分子结 构中含有苯环 分子处于低能量态 更易于形成紧密 结构的聚酰胺膜 Verissimo等 26 研究了哌嗪 PIP 及其衍生物 包 括N N 2二氨基哌嗪 DAP 1 42二 3 2氨丙基 2哌 嗪 DAPP 以及N2 2 2氨乙基 2哌嗪 EAP 的结构对 膜性能 表面形貌及表面电荷的影响 表1是由上 述4种单体分别与均苯三甲酰氯界面聚合得到的复 合膜的性能 表1 由哌嗪及其衍生物界面聚合制得的复合膜的性质 26 Table 1 The properties of composite membranes prepared by interfacial polymerization of piperazine and its derivatives 26 amine log3 poct A 105 L m2 hPa rejection MgSO4 Na2SO4 at pH 6 mV PIP11506169395 70 DAP21848187289 50 DAPP11433127535 15 EAP115731190920 3 log poct characterises the hydrophilicity of monomers 由表1我们不难发现 单体的种类对膜性能起 着决定性的作用 不同结构的单体所制备的复合膜 性质差别很大 随着键连在单体哌嗪结构中氮原子 上初级胺链长度的变化 所制备的复合膜的水渗透 性 表面电荷等也随之改变 从而最终影响到对不同 价态离子的分离 此外 大分子的多元胺也可用作界面聚合的单 体 聚乙烯亚胺就是常用的一类 K orikov等 27 以铬 酸氧化的聚丙烯膜为支撑膜 以聚乙烯亚胺和间苯 二甲酰氯为单体 界面聚合制备了中空纤维复合膜 和平板复合膜 张浩勤等 28 29 以聚砜超滤膜为基 膜 聚乙烯亚胺 均苯三甲酰氯为界面聚合单体 水 和正己烷分别为两相溶剂 通过界面聚合方法制备 了荷正电纳滤膜 该膜可有效地实现低分子量有机 物与Na2SO4的分离 通常由界面聚合法制备的复合膜的表层均是带 有交联结构的芳香聚酰胺 所以膜的水渗透性较差 亲水基团的引入可以提高膜的渗透性 因此选择带 有亲水基团的预聚单体进行界面聚合可改善膜的水 透过率 Ahmad等 30 31 利用哌嗪与 3 52二氨基苯甲酸作 为水相单体 通过界面聚合来制备复合膜 由于3 52二氨基苯甲酸中含有羧酸基团 从而使所制得的 复合膜表层结构中也带有一定的羧酸基团 因此单 体组分中适当含量的3 52二氨基苯甲酸可制备出高 水通量的复合膜 高从 等 32 将间苯二胺 MPD 与52磺酸间苯二胺 SMPD 的混合单体与均苯三甲 酰氯进行界面聚合来制备复合反渗透膜 由于 SMPD的反应活性较MPD低 使得生成的聚酰胺的 分子量降低 表层致密度也因而降低 并且SMPD分 子中含有亲水的磺酸基团 因此增加混合水相中 SMPD的含量 制得的复合膜的水通量也随之增加 良银等 33 34 提出了利用对苯二酰氯与哌嗪和 聚乙烯醇的混合水相界面聚合合成聚 乙烯醇 聚 酰胺复合膜表面层 对陶瓷支撑的聚醚砜膜进行改 进 图3 通过亲水表面改性的复合膜 有效地降低 了膜污染 图3 制备PVA 聚酰胺复合膜表层的界面聚合反应 式 33 34 Fig 3 Reaction of the interfacial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for preparing PVA polyamide composite membranes 33 34 除上述引入亲水性单体外 对多孔支撑膜进行 改性也可有效改善复合膜性能 Song等 35 将亲水 性的磺化聚砜引入到憎水性聚砜支撑膜中 不仅提 高了复合膜的亲水性 而且改善了活性聚酰胺层与 支撑层间的结合 大大提高了膜性能 Oh等 36 用 氢氧化钠处理聚丙烯腈 PAN 支撑膜 使基膜表面 带有一定的羧酸基团 在界面聚合过程中 支撑膜 上的羧酸基团将与聚酰胺活性层中的哌嗪形成如图 4所示的离子键 该离子键的存在不仅有利于改进 复合膜的渗透性能 而且可以提高膜的化学稳定性 用于界面聚合的有机相单体除常用的苯二酰氯 如间苯二酰氯 对苯二酰氯等 和苯三酰氯 如均苯 三甲酰氯 外 还有学者将均苯四甲酰氯作为活性单 体进行界面聚合制备复合膜 魏菊等 37 利用间苯 二甲酰氯 均苯三甲酰氯以及均苯四甲酰氯分别与 间苯二胺 乙二胺 哌嗪在耐高温的杂萘联苯聚醚砜 0341 化 学 进 展第19卷 图4 复合膜聚酰胺层的哌嗪与支撑层的 COOH间离 子键形成示意图 36 Fig 4 Schemat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ionic bond formation between the PIP of PAN active layer and COOH on the PAN support 36 酮 PPESK 超滤膜表面进行界面聚合 制备了7种 具有不同功能层结构的新型超薄复合膜 除苯多酰氯外 环烷烃多元酰氯也可作为有机 相单体进行界面聚合制备复合膜 如Arthur等 38 将均环己烷三甲酰氯与间苯二胺界面聚合制备了复 合反渗透膜 31112 多元胺与多元磺酰氯的反应 用于界面聚合的有机相单体除碳酰氯外 多元 磺酰氯也可作为反应聚合的单体 如图5所示 就 是利用含有磺酰氯的单体 1 5 2萘二磺酰氯和1 3 62萘三磺酰氯 与二胺界面聚合制备复合反渗透膜 的反应式 39 40 同聚酰胺膜的形成反应类似 在这 里除了发生磺酰氯与胺的聚合反应外 还存在着磺 酰氯基团的水解反应 由于磺酰氯单体与二胺的反 应速率较慢 磺酰氯的水解反应将与交联反应竞争 导致最终在表面活性层上生成磺酸根基团 使膜带 有负电荷 图5 磺酰氯与二胺聚合生成聚磺酰胺的反应 39 40 Fig 5 The polymerization to form polysulfonamide active layer from diamine and sulfonyl chlorides 39 40 与聚酰胺膜相比 聚磺酰胺膜有着以下的优点 1 聚磺酰胺膜较聚酰胺膜难以水解 因此化学性质 更稳定 2 由于聚磺酰胺的形成反应较聚酰胺慢 使得发生聚合反应的区域更大 因此形成的活性表 层不会过于致密 常用的磺酰氯单体是1 52萘二磺酰氯和1 3 62 萘三酰酰氯 与之界面聚合的二胺通常是脂肪族的 二胺 如乙二胺 己二胺以及辛二胺等 40 图6 由2 52二 甲氧碳酰基 对苯二甲酰氯与二胺界面 聚合制备聚酰亚胺复合膜的反应式 43 Fig 6 The preparation of polyimide composite membrane from 2 52bis methoxycarbonyl terephthaloylchlorideand diamine 43 Childs等 41 利用萘二磺酰氯与聚乙烯亚胺的界 面聚合反应将聚乙烯亚胺固定在微滤膜表面使之产 生化学活性表层 开发了一种制备孔隙填充膜的新 方法 由于结合的偶氮化合物的存在 在丙烯酸存 在下 被改性后的薄膜加热到75 时 与42 乙烯 基 吡啶或苯乙烯产生相应的接枝 生成孔隙填 充膜 31113 多元胺与多元酰氯衍生物间的反应 为了改进复合膜的性能 带有功能基团的多元酰 氯衍生物也可用于界面聚合制备复合膜 Zhou等 42 利用52氯甲酰氧基间苯二甲酰氯与间苯二胺在多孔 聚砜支撑膜上界面聚合制备了聚酰胺2氨酯复合反渗 透膜 生成的活性表层除酰胺 CONH 和氨基甲 酸酯 OCONH 基团外 还有羧基和羟基基团 制得的复合膜的截留率及水通量均高于相同制备条 件下由均苯三甲酰氯与间苯二胺所制得的复合膜 Kim等 43 用均苯四酸二酐与甲醇反应制备了 2 52二 甲氧碳酰基 对苯二酰氯 BMTC 单体 后 将该酰氯单体与二胺 包括间苯二胺 乙二胺 己二 胺 界面聚合 再经热处理制备出聚酰亚胺复合膜 反应式如图6所示 该膜对乙醇 水 90 10 体系的 分离因子高达240 渗透通量为117 kg m 2h Zhou等 44 45 以 52异氰酸基间苯二甲酰氯和间 苯二甲酰氯为油相活性单体 在聚砜支撑体上与间 1341 第9期汤蓓蓓等 界面聚合法制备复合膜 苯二胺界面聚合得到一种带有亲水交联结构的表面 活性聚酰胺层 这种带有亲水交联结构的复合膜对 有机水溶液显示出了良好的分离效果 Arthur 38 等以金刚烷22 62二酮21 3 5 72四酰氯 与间苯二胺在微孔聚砜支撑膜上界面聚合制备复合 反渗透膜 该膜对含盐的溶液具有很高的渗透性和 分离性能 312 多元酚与多元酰氯的界面聚合 进行界面聚合的水相单体除多元胺外 多元酚 也是常见的水相单体 如 Mohammad等 46 47 以双酚 A和均苯三甲酰氯为活性单体 在聚砜多孔支撑体 上界面聚合制备了聚酯复合纳滤膜 K wak等 48 以双酚 1 双酚A 2 双酚C 3和四甲 基双酚A 4 四氯双酚A 5和四溴双酚A 6为活性单 体 分别与均苯三甲酰氯界面聚合制备了复合反渗 透膜 并研究了单体结构对膜性能的影响 研究表明 当双酚A 双酚C和四甲基双酚A 3 种单体分别与均苯三甲酰氯 TMC 界面聚合制备复 合膜时 所制膜的纯水通量随苯环上取代的甲基数 目的增加而增加 截留率降低 而由四氯双酚A和 四溴双酚A与TMC界面聚合制备的复合膜通量较 低 截留率较高 这主要是由于苯环上的取代影响 了其电子排列 从而改变了双酚与TMC间的反应 进而影响反应的缩聚度 吸电子基团的存在促进了 聚合反应的进行 使聚合物的分子量增加 生成的表 面活性层致密度增加 最终导致膜的选择性提高 渗 透性降低 另一方面 由于卤素是强的憎水性基团 因此卤素的取代也将使膜变得更加疏水 K wak等 49 还研究了多酚类单体的中心基团对 膜性能的影响 包括中心基团的极性和尺寸等因素 对于不带中心基团的或带有非极性桥的双酚 如双酚1或双酚A 2 所形成的膜表面粗糙起皱 有 致密的颗粒聚集体 对应的复合膜截留率高 通量较 低 而对于中心桥基团是极性的或大尺寸的双酚 如双酚醚7或双酚S 8所形成的膜表面较光滑并且 不均匀地分布着尺寸不规则的颗粒聚集体 有的甚 至颗粒体消失 对应的膜通量较高 截留率较低 这 主要由于极性基团的存在增加了多酚单体的酸性 因此与TMC的反应能力降低 生成的聚合物分子量 低 复合膜表面活性层致密度下降 从而使得最终复 合膜的通量增加 而截留率降低 OHOOH 7 OHSO2OH 8 313 新型多元胺与多元酰氯的界面聚合 为了改善膜的性能以适应各种工业的特殊需 求 近年来研究者们尝试制备出新的多元胺和多元 酰氯来用于复合膜的制备 超支化大分子在界面聚 合反应中的应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50 51 图5是 支化聚酰胺多胺PAMAM polyamidoamine 第一代分 子结构的示意图 由于超支化大分子比普通的大分 子的胺基密度要高得多 可供反应的伯 仲胺基多 因此界面聚合制得的膜的亲水性比由小分子或普通 的大分子制得的膜要好 此外 叔胺基团的孤电子 对可与水结合转变成RH3N 和R3HN 基团 从而使 膜带有正电荷 可用于荷正电物质的分离和纯化 图7 PAMAM结构示意图 50 Fig 7 Structure of PAMAM dendrimer 50 Kim等 52 将 32硝基苯乙烯自由基聚合后 经还 原得到聚间氨基苯乙烯 PmAS 研究了该高分子 多元胺单体与不同取代度和取代位置的苯甲酰氯界 面聚合制备复合反渗透膜的性质 其结果如表2 所示 从表2中可以看出 氯甲酰基的取代位置和功 能基团数是决定膜性能的重要因素 明显地 由均 苯三甲酰氯与聚间氨基苯乙烯界面聚合制得的复合 2341 化 学 进 展第19卷 膜的性质优于由二取代或单取代的苯甲酰氯制得的 膜 这主要是由于均苯三甲酰氯分子中三取代的酰 氯基团能与多元胺单体反应形成交联网络状结构 从而提高了膜的分离性能 并且在一定条件下酰氯 基团可以水解生成羧酸基团 COOH 使形成的膜 表面亲水性提高 表2 不同结构的苯甲酰氯与聚间氨基苯乙烯界面聚合制 备的复合膜性质 3 52 Table 2 Performance of membranes prepared by the interfacial reaction of PmAS and various acyl chlorides 52 acyl halides namemolecule sturcture rejection 2 000ppm NaCl purewater flux L m2 h atm benzoyl chloride COCl 3110 phthaloyl chloride COCl COCl 331110 isophthaloyl chloride COCl COCl 510182 terephthaloyl chloride COCl COCl 571103 trimesoyl chloride ClOCCOCl COCl 711121 3test condition 2 000ppm NaCl 440 psig 25 Buch等 53 54 利用氯化偏苯三甲酸酐与芳香族 或脂肪族的二胺在N N2二甲基甲酰胺 DMF 中反 应 合成了一类新型水溶性的二胺 将该二胺的碱 性水溶液与均苯三甲酰氯的正己烷溶液在多孔聚醚 砜支撑膜表面界面聚合 经热处理后可制得聚 酰胺 2酰亚胺 复合膜 该二胺的合成及界面聚合反应式 如图8所示 这种聚 酰胺2酰亚胺 复合膜具有良好的热氧 化稳定性 并且由于复合膜的表层结构中含有羧酸 基团 可用于染料废水的处理及低分子量有机物的 脱除等 用均苯四甲酸二酐代替上述氯化偏苯三甲 酸酐 按照相同方法可得到类似的聚 酰胺2酰亚胺 复合膜 55 图8 a 合成新型二胺的反应式 b 新型二胺与均苯 三甲酰氯界面聚合合成聚 酰胺2酰亚胺 的反应式 53 54 Fig 8 a Synthesis of the novel damines b Synthesis of poly amide imide layer by interfacial polymerization of the novel diamine with trimesoyl chloride 53 54 Ji等 56 合成了一种带有光化学活性偶氮基团 的二磺酰氯 其合成路线如图9所示 并用此活性二 磺酰氯与乙二胺界面聚合制备了复合膜 王薇等 57 采用本体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聚甲基 丙烯酸N N2二甲氨基乙酯 PDMAEMA 以聚砜 超滤膜为基膜 以精制的PDMAEMA为水相涂层液 以对二氯苄的正庚烷溶液为有机交联剂 利用界面 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荷正电复合纳滤膜 所制备的荷 正电纳滤膜对1g L MgSO4水溶液 0 18MPa 的截留 率为8617 水通量为814L m 2h 3 4 其他 利用界面聚合制备复合膜的反应类型除了上述 介绍的以外 还有 3341 第9期汤蓓蓓等 界面聚合法制备复合膜 图9 合成带有光化学活性偶氮基团的二磺酰氯 56 Fig 9 Synthesis of the disulfonyl chloride monomer having a pendent photoreactive diazoketone functional group 56 1 多元异氰酸酯与多元胺的反应 58 60 Hilal等 58 以聚乙烯亚胺和甲苯二异氰酸酯为 聚合单体 通过界面聚合对多孔聚偏氟乙烯微滤膜 进行表面改性 2 聚吡咯复合膜 61 63 将吡咯的非水溶液相与氧化剂 掺杂剂的水相 通过界面聚合可制备聚吡咯复合膜 由于聚吡咯具 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以及高的电导率 可应用于离子 交换 全蒸发 气体分离等方面 4 结束语 国内外对界面聚合制备复合膜已经进行了较为 深入的研究 包括研究单体的种类 反应条件 制备 参数等与膜性能之间的关系 目前 利用界面聚合 制备的复合膜已广泛用于水处理 化工 生物 食品 环境保护和医药等领域 不断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 然而 该类复合膜结构和它们的分离 性能之间的关系以及界面聚合反应成膜机理仍不十 分清楚 因此 加强对界面聚合制膜理论的研究 开 发新的界面聚合引发体系 深入探讨膜材料结构和 组成和建立制备参数2微结构2性能之间的关系 都 将会极大地促进界面聚合制备复合膜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Matsuura T Desalination 2001 134 47 54 2 Kurihara M Fusaoka Y Sasaki T et al Desalination 1994 96 133 143 3 Kurihara M Uemura T Nakagawa Y T onomura T Desalination 1985 54 75 88 4 Riley R L Lonsdale H K Lyons C R J Appl Polym Sci 1971 15 5 1267 1276 5 Riley R L Milstead C E Lloyd AL et al Desalination 1977 23 331 355 6 Cadotte J E Rozelle L T OSW PB2Report 1972 No 927 7 Petersen R J J Membr Sci 1993 83 81 90 8 She J Shen X M Desalination 1987 62 395 403 9 Ji J Dickson J M Childs R F McCarry B E Macromolecules 2000 33 624 633 10 张浩勤 Zhang H Q 刘金盾 Liu J D 范国栋 Fan GD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2004 18 2 146 151 11 Cadotte J E US 4 039 440 1977 12 Roberts SL K oval C A Noble R D Ind Eng Chem Res 2000 39 1673 1682 13 崔绍波 Cui SB 卢忠远 Lu Z Y 刘德春 Liu D C 等 化 工进展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2006 25 1 47 50 14 Petersen R J J Membr Sci 1993 83 81 150 15 Rao A P Desai N V Rangarajan R J Membr Sci 1997 124 263 272 16 Song YJ Liu F Sun B H J Appl Polym Sci 2005 95 1251 1261 17 Rao A P Joshi S V Trivedi J J et al J Membr Sci 2003 211 13 24 18 Roh IJ Park S Y K imJ J K im C K J Appl Polym Sci 1998 36 1821 1830 19 Rao A P Desai N V Rangarajan R J Membr Sci 1997 124 263 272 20 连鸿丹 Lian H D 彭海媛 Peng H Y 龚琦 G ong Q 等 福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Fuzhou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6 34 3 430 434 21 Chen S H Chang DJ Liou R M er al J Appl Polym Sci 2002 83 1112 1118 22 Zhao J Wang Z WangJ X Wang S C J Membr Sci 2006 283 346 356 23 Zhang W HeG H Gao P Chen G H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2003 30 27 35 24 Verissimo S Peinemann K V Bordado J Desalination 2005 184 1 11 25 Jegal J G Min S G Lee KH J Appl Polym Sci 2002 86 2781 2787 26 Verissimo S Peinemann K V Bordado J J Membr Sci 2006 279 266 275 27 K orikov A P K osaraju PB Sirkar K K J Membr Sci 2006 279 588 600 28 张浩 勤 Zhang H Q 刘 金 盾 Liu J D 化 学 通 报 Chemsitry 2005 68 4 301 303 29 张浩勤 Zhang H Q 刘金盾 Liu J D 陈卫航 Chen W H 等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2006 20 1 115 119 30 Ahmad A L Ooi B S J Membr Sci 2005 255 67 77 4341 化 学 进 展第19卷 31 Ahmad AL Ooi B S Mohammad A W et al Ind Eng Chem Res 2004 43 8074 8082 32 Zhou Y Yu S C Liu M H Gao C J J Membr Sci 2006 270 162 168 33 Wang S Chu L Y Chen WM Chinese J Chem Eng 2006 14 37 45 34 Chu L Y Wang S Chen WM Macromol Chem Phys 2005 206 1934 1940 35 Song YJ Liu F Sun B H J Appl Polym Sci 2005 95 1251 1261 36 Oh N W Jegal J G Lee KH J Appl Polym Sci 2001 80 2729 2736 37 魏菊 Wei J 张守海 Zhang S H 武春瑞 Wu C R 蹇锡 高 Jian X G 高分子学报 Acta Polymerica Sinica 2006 2 298 302 38 Arthur S D J Membr Sci 1989 46 2 3 243 260 39 Trushinski B J Dickson J M Smyth T et al J Membr Sci 1998 143 181 188 40 Dickson J M Childs R F McCarry B E Gagnon D R J Membr Sci 1998 148 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修证书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含参考答案
- 心理试题目答案及二选一
- 农村区域环境改善与生态修复项目合同书
- 西红柿作文400字7篇
- 高效记忆训练课感悟400字13篇范文
- 教育资料表格-学习资料清单
- 企业市场营销策划模板及执行方案
- 想象作文未来的世界11300字12篇
- 企业文化传承与发展培训教学大纲
- GB/T 32911-2016软件测试成本度量规范
- 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东莞检测院招考【共500题含答案解析】模拟检测试卷
-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 独股一箭2010年20w实盘
- 数控加工中心培训课件
- 自动控制原理全套ppt课件(完整版)
- 智慧燃气安全监管平台建设方案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全套课件230P)
- 学校及附属设施建设施工方案 (1)
- 公共关系策划(共47页).ppt
- 卒中相关性肺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