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理自我分析报告步骤和分析基本步骤具体分析事件A失恋,女友离开自己和别人谈恋爱。情绪C抑郁和(对女友)怨恨。信念B我那么爱她,可是她却不再爱我,做出这样的事,真是太不公平,太让我伤心了。驳斥D我有理由要求她必须爱吗?难道仅仅是因为我曾爱过她。我爱她那是我自愿的,她并没有强迫我这样做,那我有什么理由强迫她?难道这对她公平吗?她做出这样的选择一定有她的原因,我有什么权力要求她必须按我的意愿做事?如果我爱过谁,就要她一直爱我,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事。这种绝对化的要求太不合理了。新概念E每个人都有选择爱的权利,她可以选择别人,我也可以有新的选择。要像希望别人如何对我那样去对待别人。而不是我对别人怎样,别人就必须对我怎样。虽然互相爱慕、相守一生是件好事,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这就要看各人的缘分了。感情上始终如一是值得赞赏的,但人的感情也会变化,不能要求事情必须按自己希望那样始终不变地发展下去。区分合理和不合理信念的标准序号合理的信念不合理的信念大都是基于一些已知的客观事实包含更多的主观臆测成分能使人保护自己,努力使自己生活愉快使人产生情绪困扰能使人更快地达到自己的目标使人难以达到现实的目标而苦恼会使人不介入他人的麻烦主动介入他人的麻烦能使人阻止或很快消除情绪困难长时间无法消除或减轻情绪困扰,造成不适当的反应 Ellis总结的11类不合理信念及相应的分析序号不合理信念对应的分析(1)每个人绝对要获得周围环境尤其是生活中每一位重要人物的喜爱和赞许这个观念实际上是个假象,是不可能实现的事。因为在人的一生中,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同,即便是像父母、老师等对自己很重要的人,也不可能永远对自己持一种绝对喜爱和赞许的态度。因此如果他坚持这种信念,就可能需要千辛万苦,委曲求全以取悦他人,以获得每个人的欣赏;但结果必定会使他感到失望、沮丧和受挫。(2)个人是否有价值,完全在于他是否是个全能的人,即能在人生中的每个环节和方面都能有所成就。这也是一个永远无法达到的目标,因为世界上根本没有十全十美、永远成功的人,一个人可能在某方面较他人有优势,但在另外方面却可能不如别人。虽然他以前有过许多成功的境遇,但无法保证在每一件事上都能成功。因此,若某人坚持这种信念,他就会为自己永远无法实现的目标而徒自伤悲。(3)世界上有些人很邪恶、很可憎,所以应该对他们给予严厉的谴责和惩罚。世上既然没有完人,也就没有绝对的区分对与错、好与坏的标准。每个人都可能会犯错误,但仅凭责备和惩罚则于事无补。人偶然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不应因一时的错误就将他们视为“坏人”,以致对他们产生极端排斥和歧视。(4)如果事情非己所愿,那将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正如人不可能永远成功一样,生活和事业上也不会样样顺心,遭受一些挫折是很自然的事,如果一经遭受挫折便感到可怕,就会导致情绪上的困扰,反而可能使事情更加恶化。(5)不愉快的事总是由于外在环境的因素所致,不是自己所能控制和支配的,因此人对自身的痛苦和困扰也无法控制和改变。外在因素会对个人有一定影响,但实际上并不是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可怕和严重。如果能认识到情绪困扰之中包含了自己对外在事件的知觉、评价及内容言语等因素的作用,那么外在的力量便可能得以控制和改变。(6)面对现实的困难和自我所承担的责任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倒不如逃避它们。逃避问题虽然可以暂时缓和矛盾,但问题却始终存在而且得不到解决,时间一长,问题也就会恶化或连锁性地产生其他问题和困难,从而更加难以解决,最终会导致更为严重的情绪困忧。(7)人们要随时随地对危险和可怕的事加以警惕,应该非常关心并不断注意其发生的可能性。对危险和可怕的事物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是正确的,但过分的忧虑则是非理性的。因为坚持这种信念只会夸大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使人不能对之加以客观评价和有效地去面对。这种杞人忧天式的观念只会使生活变得沉重和没有生气,导致整日忧心忡忡,焦虑不已。(8)人必须依赖别人,特别是那些与自己相比强而有力的人,只有这样,才能生活得好些。虽然人在生活中的某些方面要依赖于别人,但过分夸大这种依赖的必要性则可能使自我失去独立性,导致依赖性更大,从而失去学习能力,产生不安全感。(9)一个人以往的经历和事件常常决定了他目前的行为,而且这种影响是永远难以改变的。已经发生的事实是个人的历史,这的确是无法改变的。但是不能说这些呈就会决定一个人的现在和将来。因为事实虽然不可改变,但对事件的看法却是可以改变的,因此,人们仍可以控制、改变自己以后的生活。(10)一个人应该关心他人的问题,并为他人的问题而悲伤、难过。关心他人,富于同情,这是有爱心的表现。但如果过分投入他人的事情,就可能忽视自己的问题,并因此使自己的情绪失去平衡,最终导致没有能力去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却使自己的问题更糟。(11)对人生中的每个问题,都应有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如果人找不到这个答案,就会痛苦一生。人生是一个复杂的历程,对任何问题都要寻找完美的解决办法是不可能的事,如果人们坚持要寻求某种完美的答案,那就会使自己失望和沮丧。案例2-10(摘录)求助者,女性,45岁,机关公务员,因自己17岁的女儿不听自己的话与同学谈恋爱而非常气愤。求助者:女儿小小的年纪居然不听话,瞒着我谈恋爱,我说她,她还不听,我生气能怨我吗?咨询师:按你所说,你是妈妈,女儿必须听你的话?求助者:是的,应该的。咨询师:因此,你信奉的是:女儿必须听妈妈话。求助者:(插话)当然,哪有女儿不听妈妈的道理,再说我也是为她妈啊!咨询师:因此,你做女儿时,你肯定听你妈妈的话。求助者:嗯(不好意思),也不都是,我妈妈说得对的,我都听了,说得错的,我也没听。咨询师:你做女儿时,你妈妈的话,有的你听了,有的你没听;而你要求你女儿必须听你的话;都是妈妈讲话女儿听,你的说法前后是存在矛盾的,对此你如何解释呢?求助者:(语塞)那可不一样,我是为女儿好啊!咨询师:按你所说,妈妈为了女儿好,女儿就必须听。求助者:对的。咨询师:因此,你妈妈为了你好所说的话,你肯定听。求助者:我听。咨询师:因此,你妈妈为了你好,冬天怕你冷,她要求你穿棉裤,你肯定就穿棉裤。现在她为了你好,不让你减肥,你肯定不减肥。求助者:(犹豫)好像也不是,我不愿意穿棉裤,几乎没穿过,我现在确实在减肥。咨询师:你前面说了妈妈为了女儿好所说的话,女儿必须听。现在你承认妈妈说的话是为了你好,但你也没听。你的话前后存在矛盾,请你解释一下好吗求助者:(沉默)我有点明白了,你的意思是我没有听我妈妈的话,我的女儿也可能不听我的话?咨询师:你说呢?求助者:(思考)我好像明白了,我要求我女儿必须听我的话有些绝对了,可她不听我的话怎么行呢?咨询师:可事实是在有些问题上,你没有听你妈妈的话,这该怎么解释呢?求助者:(思考)我彻底明白了,妈妈讲话,女儿可能听,也可能不听,不能要求女儿必须听妈妈的话。咨询师:对,正是由于你的绝对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你才生气。求助者:我理解了,谢谢你!分析 上述案例是较为典型的辩论,从中可以看到所谓的“三段式”推论,逐层深入,直至求助者改变不合理的信念,建立合理信念。但有时辩论一次还不能达到目的,需要多个回合的反复辩论,具体见下面的案例。案例2-11(摘录)求助者:男,35岁,公司部门经理,认为自己无能,没有本事,情绪低落。求助者:我觉得自己很无能,没有什么本事,人际关系也不好。咨询师:按你所说,你自己很无能,没有什么本事,人际关系不好。求助者:是的。咨询师:既然无能、没有本事,因此你肯定不会做饭,不会开车,找不到工作。求助者:不是这样的,我会做饭,我会开车,我现在有工作,还是部门经理。咨询师:你前面说自己无能,没有什么本事,现在说到自己会做饭,会开车,还是部门经理,这些都是能力的具体表现,你的话前后是存在矛盾的,你能解释一下吗?求助者:嗯(沉默),我好像不能说自己无能,没有本事。但我人际交往的能力不行,我人际关系不好。求助者:按你所说,你人际交往能力不行,人际关系不好。咨询师:是的。咨询师:既然你人际交往能力不行,人际关系不好,因此你肯定没有结婚,也没有朋友,而且与每个同事都有冲突,就连与街上走的人都有矛盾。求助者:不对,我已经结婚了,也有一些朋友,我在公司里人缘还是不错的,我怎么会和街上的人有矛盾呢?咨询师:你前面讲人际交往能力不行,人际关系不好,后来又说自己已经结婚。有一些朋友,而且在公司里人缘不错,这些都是具有良好人际交往能力的体现,你前后的说活法似乎存在矛盾,对此你如何解释呢?求助者:啊!(思考)看来我不能说自己人际交往能力不行,人际关系不好,我怎么说好呢?(沉默)我明白了,我和领导的交往能力不行。咨询师:按你所说,你和领导的交往能力不行。求助者:是的。咨询师:既然你和领导的交往能力不行,因此你肯定与公司里的领导都搞不好关系,都存在着矛盾。求助者:也不是,我们公司的总经理对我挺赏识的,特意提拔我为部门经理,我与几位副总的关系应该还可以,但就是与分管我们部门的副总经常产生矛盾。咨询师,你前面说与领导交往能力不行,后面说总经理赏识你,提拔你,你与几位副总的关系相处得还不错,这些是与领导交往能力的表现,你的话依然前后存在矛盾,这该怎样解释呢?求助者:(沉默)我有点明白了,你的意思是我不是能力不行,也不是人际关系不好,仅仅是与某个领导存在矛盾?咨询师:你说呢?求助者:我好象明白了,我是把个别人的个别现象概括了,夸大了自己的问题?咨询师:是的,由于概括,你夸大了自己的问题,形成了消极的暗示,给自己带来情绪困扰,消除或改变过分的概括,你就可以彻底摆脱。求助者:我彻底明白了,谢谢您!合理情绪想象技术。求助者的情绪困扰,有时就是他自己向自己传播的烦恼,例如他经常给自己灌输不合理信念,在头脑中夸张地想象各种失败的情境,从而产生不适当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合理情绪想象技术就是帮助求助者停止传播不合理信念的方法,其具体步骤可以分为以下三步:首先,使求助者想象地临到产生不适当的情绪反应或自感最受不了的情境之中,让他体验强烈的负性情绪反应。然后,帮助求助者改变这种不适当的情绪体验,并使他能体验到适度的情绪反应。这常常是通过改变求助者对自己情绪体验的不正确认识来进行的。最后,停止想象。让求助者讲述他是怎样想的,自己的情绪有哪些变化,是如何变化的,改变了哪些观念,学到了哪些观念。对求助者情绪和观念的积极转变,咨询师应及是给予强化,以巩固他所获得的新的情绪反应(钱铭怡,1990)。上面的过程是通过想象一个不希望发生的情境来进行的。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更积极的方法,即让求助者想象一个情境,在这一情境之下,求助者可以按自己所希望的去感觉和行动。通过这种方法,帮助他拥有一个积极的情绪和目标/案例2-12(摘录)咨询师:好,现在闭上你的眼睛,尽可能坐得舒服一些现在开始想象,你正和一些同学在一起,其中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有男的,也有女的,你坐的他们中间。尽可能想象得像真的一样现在继续想,有几个人好像在议论佻,用那种眼光看着你,好像你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人都对你流露出讨厌的神情尽可能生动地想象这些情境,能做到吗?求助者:是的,我在努力这样做。咨询师:你现在有什么感觉?求助者:我快要受不了了,那么多人在议论我、讨厌我真是糟透了。咨询师:继续想象,你现在体验到什么?求助者:我感到很害怕,很伤心,也很焦虑。咨询师:是的,你经常会体验到这些情绪。但是你现在把这种情绪转变为仅仅是一种失望和遗憾。仍然保持刚才的想象,但你仅仅感到失望和遗憾。能做到吗?求助者:我在努力但是,很困难。咨询师:他们只不过是不喜欢你而已,有什么理由必须让别人都喜欢你呢?即使他们真的不喜欢你,那又怎样呢?你不是还好好地坐在这里吗?并不是真的受不了,对不对?你只是对他们的反应感到失望而已现在感觉怎么样?求助者:好一些对,我只是感到有些失望。我在告诉自己,他们不喜欢我,但这没什么关系。咨询师:好极了!现在停止想象,告诉我你是如何改变最初那种感觉的?求助者:虽然他们不喜欢我,但我并没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VR在医药设备操作教学-洞察及研究
- 城市社区共享经济-洞察及研究
- 教育机构2025年线上招生政策分析报告与执行建议
- 2025-2030运动营养食品市场增长驱动因素分析及投资回报预测研究报告
- 2025-2030街舞培训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融资发展机会研究报告
- 2025-2030茶艺师职业培训行业分析及传统文化复兴与商业变现路径
- 手机电源适配线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城市雕塑公园设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基金从业考试过关及答案解析
- 安全三类人员考试题库a及答案解析
- 公共关系学教程 课件全套 胡百精 第1-16讲 现代公共关系的诞生与职业化- 公关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
- 联通标志设计专业
- 技工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 氨站培训课件
- 护理神经内科个案:一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个案护理
- DB42T 1049-2015 房产测绘技术规程
- 【课件】跨学科实践:制作简易热机模型(教学课件)2025-2026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
- 婚宴酒店开业活动方案
- 2024年成都新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盆底重建术并发症
- 新解读《HJ 694 - 2014水质 汞、砷、硒、铋和锑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新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