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doc_第1页
浅析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doc_第2页
浅析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doc_第3页
浅析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doc_第4页
浅析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题目:浅析施工管理问题与解决策略年 级:12级专 业:工程造价院 系: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姓名:周庞指导老师:蒋风光 2014年6月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工程施工管理概念、重要性与构成 1 1.1.1 工程施工管理概念、意义 1 1.1.2 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1 1.2 工程施工管理构成 2 第二章 施工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 3 2.1 施工安全管理问题 3 2.2 施工安全管理对策 3 2.2.1 重视安全生产 3 2.3 施工安全管理案例 3 第三章 施工成本管理问题与对策 4 3.1 施工成本管理问题 4 3.2 施工成本管理对策 5 第四章 施工进度管理问题与对策 6 4.1 施工进度管理问题 6 4.1.1 施工进度计划编制问题 6 4.1.2 资源配备计划未能与施工进度计划相协调 6 4.1.3 施工进度计划执行不力 6 4.1.4 施工进度计划调整能力欠佳 6 4.1.3 施工进度计划调整能力欠佳 6 第五章 施工质量管理问题与对策 7 5.1 施工质量问题 7 5.1.1 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管理存在问题 7 5.1.2 政府监管不到位 7 5.1.3 建材产品的质量问题也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 7 5.2 施工质量管理对策 7 5.2.1 “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原则 7 5.2.2 预防、预控为主的施工理念 7 5.2.3 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道德 7 5.3 施工质量案例 8第六章 结论 8 内容摘要工程项目质量是决定工程建筑成败的关键,是提高施工项目经济效益以及国家社会效益和保护施工环境效益的核心,关系着施工项目工程的财产和施工人员生命安全,随着国家对于工程建设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及建筑施工管理规范的逐步完善,对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要求越来越严格,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施工项目管理也愈发的有保证,维护了法律和保证了工程的质量,也保护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全过程进行资源的有效配制、整合和管理,因此加强项目管理的前期策划有其必要性,项目管理策划涵盖了项目管理的方方面面,在一定程度上使项目实施各阶段管理和局部管理衔接紧密,系统资源分配合理,更好地保证了工程项目实施与进行.在以往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一般只关注其施工现场质量的管理而对其它方面基本上属空白,这种情况下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存在着很多的漏洞,很难满足现代社会进步的步伐。所以完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企业对于施工安全的管理就显的尤为重要。关键字:施工管理 施工安全 施工成本 施工进度 施工质量AbstractQuality is the key to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construction project is to improve the economic benefits as well as the national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social benefits of core,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property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personnel life safety, as the country for a series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tandard gradually improve, more and more strict manag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site, has higher requirement on the quality of management personnel, for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is also increasingly assured, maintenance of law and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also protect the life safety of construction personnel.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mainly includes: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the construction cost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itself is a complicated system engineering, need an omni-directional, the whole process of resources effectively configuration, integration and management, thus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project prophase planning has its necessity, the project management plan covers all aspects of project management, to a certain extent in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and local management closely linked, system resource allocation is reasonable, ensure the project implementation and better. Keywords: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cost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schedule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第一章 绪论 1.1工程施工管理概念、重要性与构成 1.1.1 工程施工管理概念、意义 施工管理是指施工员在施工现场具体解决施工组织设计和现场关系的一种管理,组织设计中的东西要靠施工员在现场监督、测量、编写施工日志,上报施工进度、质量,处理现场问题。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就是在施工过程中,运用必要的技术与管理手段对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进行严格组织和监督的一个系统过程,即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物资资源、人力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以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施工企业应以施工项目成本为重心进行成本控制,节约成本,促进施工企业良好效益发挥以及投资、进度、质量的优化组合,工程在各个阶段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最终达到保证工程有序、合理的进行。 1.1.2 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施工管理必须在明确施工目标的同时,应强化施工管理力度。注意理顺施工生产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协作配合关系,落实责、权、利一致的原则,使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心情舒畅,精神饱满。当一名施工技术员不但自己要有高质量的技能,而且还要具备科学的管理能力。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在开展工作过程上依靠集体的力量,双方达成共识,那么开展工作就更有势力、更有冲劲。这样,哪怕工程再大、楼宇再高、要求再严,我们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施工项目管理是以施工项目为管理对象,以项目经理责任制为中心,以合同为依据,按施工项目的内在规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对各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指导、控制,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的过程。施工项目管理的目标就是项目的目标,该施工项目的目标决定了施工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三控制、三管理、一协调”,即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安全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全过程进行资源的有效配制、整合和管理,因此加强项目管理的前期策划有其必要性,项目管理策划涵盖了项目管理的方方面面,在一定程度上使项目实施各阶段管理和局部管理衔接紧密,系统资源分配合理,更好地保证了工程项目实施与进行;而良好的管理实施效果除了有效保证工程微观上的目标如造价、质量、进度等目标的实现外,也从另一方面促进管理策划更加的科学合理,其相互间作用所积累的管理实践所形成的项目管理经验. 1.2 工程施工管理构成 按建设工程生产组织的特点,一个项目往往由众多参与单位承担不同的建设人物,而各参与单位的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和利益不同,因此就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施工项目管理。按建设工程项目不同参与方的工作性质和组织特诊划分,项目管理有五种类型:(1)业主方的项目管理(2)设计方的项目管理 (3)施工方的项目管理(4)供货方的项目管理(5)建设项目总承包方的项目管理等施工方的项目管理主要包括:施工安全管理、施工成本管理、施工进度管理、施工质量管理、施工合同管理、施工信息管理、与施工方有关的组织与协调。施工方是承建施工任务的单位的总称谓,它可能是施工总承包方、施工总承包管理方、分包施工方、建设项目总承包的施工任务执行方或仅仅提供施工劳务的参与方。第二章 施工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 2.1 施工安全管理问题虽然总是从不同角度强调安全的重要性,但在有的施工现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高位瘫痪的脱节管理模式。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相当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实际丧失了自主权和控制权, 被动地依附项目承建人, 仅收取管理费, 从而被迫违心听从和放任于项目承建人, 项目承建人又把工程进行层层转包或分包, 从而造成部分建筑施工现场, 未能很好贯彻落实有关建筑施工安全文件, 造成政令不通和建筑施工现场失控的被动局面; 建筑施工企业对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工作重视不够。在管理工作中, 未能将施工的安全 管理工作摆到应有位置, 未能真正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重大。国家有关建筑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省级下发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文件, 不能及时传达贯彻和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现场, 安全施工监管薄弱, 检查、处罚不到位。而且部分企业领导、项目经理 忙于日常事务, 对安全生产的相关文件无暇顾及, 只停于口头上讲安全生产, 或被动、或应付检查走过场, 从而影响了施工安全工作的落实;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形同虚设, 安全生产机构名存实 亡, 工作无从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未能认真落实和对各自的职责负责, 经济承包合同未能体现从施工企业- 项目部- 班组- 施工作业人员, 逐级落实安全生产指标; 安全经费投入不足, 安全设施、设备、用品、用具等配备不到位。安全经费和安全设施的投入, 是进行安全生产, 抓好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目前, 由于建设资金不到位, 垫资, 不正当竞争或者违法分包, 转包等因素, 使部分施工现场无脚手架及安全网等设施, 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技术和措施方面存在问题。 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施工安全资料造假, 不按规范标准建档;脚 手架搭设不够规范; 模板工程及基坑支护不够重视或疏于管理; 现场施工用电不规范;施工机具存在防护不到位或防护不规范现象,,且未按规定配置漏电保护器现象;井字架搭设不规范;塔吊和 外用电梯安装拆除和使用不够规范;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的意识淡薄和水平低, 且重视程度不高。 2.2 施工安全管理对策 2.2.1重视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施工企业的大事, 施工技术员是工人的直接领导, 必须十分重视安全。在施工中做到一事一交底, 事事派专人负责, 随时随地纠正和处理违章作业, 消除不安全因素, 保证工人的人身安全, 防止事故发生, 具体措施如下:建章立制, 完善体系, 层层把关, 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监督人员应检查和督促施工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制定安全生产 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完善安全保障体系, 对制度不健全, 体系不完善, 责任不明确的施工企业, 要求限期落实整改, 做到“有章可循, 违章必究”。在建设工程招投标中, 单列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专项经费, 专款专 用, 并按建筑法落实建设工程意外伤害保险制度, 通过行政手段收取风险抵押金, 单列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专项经费, 独立于招投标之外, 设立独立资金账户, 在报建时统一收取, 并通过施工安全监督机构, 视其各阶段施工安全评价的达标情况, 分阶段拨付, 确保专项费用的正常实施使用, 避免违规挪用或不投入。建立施工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不良行为公布制度和档案库。对建设各方单位违规及不良行为, 给予记载建档和公 布, 并在有关单位资质审查、市场准入、招投标资格审查、项目经理及其它相关资格人的资格审核等方面, 依法进行行政处罚, 确保规范行为的良性循环、良性发展。建立对企业负责人、项目经理、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管理能力考核制度以及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制定应急救援预案。行政主管部门应制定本地建筑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增强本地建筑业安全生产事故的抢险救援能力。施工企业和项目施工现场要制定本企业及施工现场有关食物中毒, 传染病、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等的应急救援预案, 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设置应急救援人员、配备、设备、器材, 确保防止事故发生以及事故发 生后, 能做到及时, 科学有效, 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2.3 施工安全管理案例 案例: 天津某沿海住宅工程,建筑面积86700m2,地下两层,地上26层,混凝土框架结构。由于地质条件较差,基坑支护采用支撑式支护形式。地下水降排采用坑内井点结合截水帷幕的形式。基坑周围地下管线复杂,需要保护。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基坑施工前,项目部编制了基坑支护与降水、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并进行了安全验算,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组织了实施。 事件二:基坑开挖过程中,出现了渗水现象,项目部及时采取了坑底设沟排水和引流修补措施,效果不佳。 事件三: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撑式支护结构发生了墙背土体沉陷,项目部及时采取了增设坑内降水设备降低地下水措施。实施效果不好,监理单位要求增加处理措施。由此分析:事件(1):基坑支护结构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控制好基坑支护、降水与开挖的顺序。控制好管道、流沙、坑底隆起、坑外地下水位变化和地表的沉陷。控制好坑外建筑物、道路和管线的沉降、位移。事件(2):项目部可以密实混凝土封堵、压密注浆、高压喷射注浆。事件(3):项目部还可以进行坑底加固、垫层随挖随浇、加厚垫层、设置坑底支撑第三章 施工成本管理问题与对策 3.1 施工成本管理问题 (1)对成本管理存在认识误区: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是一个全员全过程的管理。主体是施工组织和直接生产人员而不仅限于财务会计人员。到目前为止,仍有部分人员对成本管理概念认识不清晰,导致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和工程质量。工程组织人员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材料管理人员只负责材料的采购和点验、发放工作,而成本管理只是成本管理部门的事,好多人抱着与己无关的态度,给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带来麻烦。(2) 缺乏完善的责权利相结合的奖励机制和市场应变能力:有的施工企业没有一套完善的责权利相结合的奖励机制,很容易打击人员工作积极性,还会给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既然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差不多,也没什么明显的处罚或奖励,大家工作自然都不想上心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施工企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面对市场竞争的沉重压力。不少企业缺乏市场应变能力。为了包揽业务,没有做足调查准备工作,甚至不计成本垫资等等,这些行为都使企业背上沉重的包袱,导致大量的无效成本增加,危及企业的生存发展。(3)成本控制工作没有得到很好落实:很多施工企业没有做好成本控制工作,以致技术与经济难以有机结合,将成本与工期,质量的控制孤立起来,技术与经济相分离。不能区分工程施工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将一些不能直接列入成本的支出直接列入,违反成本核算和管理规章制度;材料进出控制不严。材料账目不清晰,材料采购没有一定的预算,盲目采购,检查、验收、领用控制不严:把不好处理的业务费通过虚增成本解决,用别的形式加以掩盖,虚增成本,减少利润:成本核算工作基础薄弱,没有划清不同成本核算对象之间的成本界限,成本科目混用等等,没有建立起科学的成本控制体系,企业成本控制工作得不到很落实,是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4)成本管理方法落后:很多施工企业工程完结后成本才被反映出来,缺乏科学的事前成本预测和决策、严格的事中成本控制以及事后考核分析。这样就不能及时收集、传递、处理、储存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量数据信息,不能对成本信息做到正确的选择与使用,不能发现成本管理中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导致企业经济效益流失。(5)项目管理人员对成本控制不够重视,工作效率不高: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成本在整个经济活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本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抵支和偿债能力,进而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健康发展。对于目前的施工企业来说,很多项目经理或管理层对各项成本控制不够重视,导致项目的利润大打折扣。随着经济发展,成本管理越来越复杂,特别是与现代科技紧密相连以后,成本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水平制约着成本管理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目前,虽然有成本管理软件及相关预算软件辅助,但工作效率仍然不高。 3.2 施工成本管理对策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就是在项目成本形成过程中,对工程施工中所消耗的各种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可能发生的偏差,把各项费用的实际发生额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以保证降低成本目标的实现。其目的是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降低成本,增加收入,提高对工程项目成本的管理水平,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为此,我认为在项目成本控制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全面控制原则-全面控制包括全员和全过程控制:全员控制:施工项目成本是考核施工项目经济效益的综合性指标,它涉及到与施工项目形成有关的各部门、各单位和班级,也与每个职工切身利益有关,因此,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需要大家共同关心。同时,有关的各部门、各单位和个人都要肩负成本责任,把成本目标落实到每个部门乃至个人,真正树立起全员控制的观念。全过程控制:施工项目成本的发生涉及到项目整个周期。因此,项目成本形成的全过程(从投标开始至中标后的实施及竣工验交)都要有成本控制的意识。在投标阶段,做好成本的预测,签好合同;在中标后的施工过程中,要制订好成本计划和成本目标,并采取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有效手段,控制好事中成本;在竣工验收阶段,要办理工程结算及追加的合同价款,做好成本的核算和分析,使施工自始至终处于有效控制之下。 开源与节流相结合的原则:成本控制的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其途径包括降低成本支出和增加预算收入两个方面。这就需要在成本形成过程中,一方面“以收定支”,定期进行成本核算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成本节、超的原因;另一方面,加强合同管理,及时办理合同外价款的结算,以提高项目成本的管理水平。 目标管理原则:目标管理是进行任何一项管理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成本控制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即目标设定、分解目标的责任到位和执行一检查目标的执行结果一评价和修正目标,从而形成目标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在实施目标管理过程中,目标的设定应切实可行,越具体越好,要落实到各部门、班组甚至个人;目标的责任应全面,既有工作责任,更要有成本责任。如技术人员在选择施工方法时,要做到技术上切实可行,即工作责任的要求,同时经济上要合理,即成本责任的要求;目标的检查应及时全面,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评价应公正、合理。只有将成本控制置于这样一个良性循环之中,成本目标才得以实现。 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这是成本控制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在成本控制过程中,项目经理及各专业管理人员都负有一定的成本责任,从而形成了整个项目成本控制的责任网络。要使成本责任得以落实,责任人应享有一定的权限,即在规定的权力范围内可以决定某项费用能否开支、如何开支和开支多少,以行使对项目成本的实质控制。如物资采购人员在采购材料时,应享有选择供应商的权力,以确保材料成本相对最低。最后,企业领导对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对各部门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要进行定期检查和考评,要与工资、奖金挂钩,做到奖罚分明。实践证明,只有责、权、利相结合,才能使成本控制真正落到实处。 节约原则:节约人力、物力、财力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核心,也是成本控制的一项最重要的基本原则。应作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严格执行成本开支范围、费用开支标准和有关财务制度,对各项成本费用的支出进行限制和监督;二是提高施工项目科学管理水平,优化施工方案,提高生产效率;三是采取预防成本失控的技术组织措施,制止可能发生的浪费。真正做到向管理要效益,向技术要效率,确保成本目标的实现。 第四章 施工进度管理问题与对策 4.1 施工进度管理问题 4.1.1 施工进度计划编制问题施工进度计划是整个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依据,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是否科学合理,是保证施工进度控制能否有效进行的关键。在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时,必须注意工作排序和各单项工作的逻辑关系,合理安排资源,避免工作安排在某一短暂时间内过于集中,出现资源配置不合理现象。此外,尤其要避免出现漏项过多现象,要尽量全盘考虑使施工计划编制遍及整个工程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以免造成施工过程中产生过多编外工作、突发性工作,从而对施工产生冲击影响施工计划的正常实行,如排遣污、排废、道路交通、场地平整等辅助助性工程的计划与实施。 4.1.2资源配备计划未能与施工进度计划相协调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和完成,实际上是取决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包括人力资源、动力资源、设备资源、材料供应、机械配置、环境条件、施工方法等等。施工进度计划应当同资源醒备计划一同出台,协调编排,以使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和完成在资源配置上有保证,缺乏资源配置基础的施工计划只能是一纸空文,根本无法实施。但我国目前很多施工企业项目管理还受到传统体制的影响,通常将施工进度计划和资源配置计划分割开来,先制定施工进度计划,再根据经验积累进行资源配置,最终导致施工过程中资源配置难以满足施工进度计划的需要,严重制约着施工进度计划的实现。 4.1.3施工进度计划执行不力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和完成,实际上是取决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包括人力资源、动力资源、设备资源、材料供应、机械配置、环境条件、施工方法等等。施工进度计划应当同资源醒备计划一同出台,协调编排,以使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和完成在资源配置上有保证,缺乏资源配置基础的施工计划只能是一纸空文,根本无法实施。但我国目前很多施工企业项目管理还受到传统体制的影响,通常将施工进度计划和资源配置计划分割开来,先制定施工进度计划,再根据经验积累进行资源配置,最终导致施工过程中资源配置难以满足施工进度计划的需要,严重制约着施工进度计划的实现。 4.1.4施工进度计划调整能力欠佳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和完成,实际上是取决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包括人力资源、动力资源、设备资源、材料供应、机械配置、环境条件、施工方法等等。施工进度计划应当同资源醒备计划一同出台,协调编排,以使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和完成在资源配置上有保证,缺乏资源配置基础的施工计划只能是一纸空文,根本无法实施。但我国目前很多施工企业项目管理还受到传统体制的影响,通常将施工进度计划和资源配置计划分割开来,先制定施工进度计划,再根据经验积累进行资源配置,最终导致施工过程中资源配置难以满足施工进度计划的需要严重制约着施工进度计划的实现。第五章 施工质量管理问题与对策 5.1 施工质量管理问题 5.1.1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管理存在问题如管理职责不落实, 资源配置不充分。部分质量管理上的不合格项和实物质量不合格的出现都与职责不落实密切相关。对分承包队伍的评价选择和管理不能满足实现质量目标的需要。对劳务分承包队伍的评价大多只停留在其所持证件的验证, 忽视对其实际质量保证能力的评价、考察。预防、纠正措施的机制形同虚设。 5.1.2政府监管不到位目追求施工进度, 留下很多质量隐患。验收作为工程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口, 最初由政府监管部门把关, 但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 实行竣工验收备案制后, 工程质量由业主负责, 开发企业在验收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 一些质量监督部门监督不力, 竣工验收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 质监部门只对工程质量进行程序性监督的方式也存在一定问题。 5.1.3建材产品的质量问题也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近年来,部分建材价格持续上涨, 受工程成本和预算结算方式的影响,一些施工企业只能靠 自身的努力来消化涨价成本, 因此, 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现象。如用不合格的钢材代替优质钢材, 用低标号水泥代替高标号水泥等,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寿命和安全性, 后患无穷。 5.2 施工质量管理对策 5.2.1“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原则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建筑企业若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这一基本原则。把建筑工程的质量放在第一位,时刻为建筑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考虑。 5.2.2预防、预控为主的施工理念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要树立预防、预控为主的施工理念。将考虑的重心从事后检查调整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避免突发事故的发生。以坚持以预防为主,加强对材料质量、对施工工序、场地环境的监督与检查。 5.2.3 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道德 无论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或施工人员,还是监理单位的监理人员,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都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规范,从工程的客观实际出发,恪尽职守,尊重科学,遵纪守法,严格自律,秉着科学、公正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认真做好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 5.3 施工质量管理案例 案例: 某学校教学楼建筑面积600平米,三层砖混结构,层高3.6米,楼盖 为钢筋混凝土楼盖和通长钢筋混凝土阳台,阳台挑出1.8米。该设计由某设计院设计,存在明显缺陷,雨篷梁和雨篷板不符合设计规范。施工由某施工队承包,施工时存在不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要求。另外,该工程未报建、审批、办理施工和质量监督手续。在拆2层钢筋混凝土雨篷模板时,屋面雨篷突然倒塌,4人死亡,2人重伤,经济损失5.5万元。由此分析:此工程事故属于较大事故。有以下原因:设计计算问题,设计存在明显问题,雨篷梁和雨篷板不符合设计规范。施工和管理问题,施工时不同程度存在不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要求。违背建设程序,未报建、审批、办理施工、质量监督程序。应当以以下处理程序:进行事故调查,了解事故情况,并确定是否需要采取防护措施;分析调查结果,找出事故的主要原因;确定是否需要处理,若需处理,施工单位确定处理方案;事故处理;检查事故处理结果是否达到要求;事故处理结论;提交处理方案。第六章 结论首先: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设法降低施工项目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生存的必要手段。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水平是企业效益评价的关键,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施工项目施工管理入手,分析了目前施工管理的问题及其成因。其次:项目管理人员都应该严肃对待、认真思考和把握质量、进度、成本以及安全文明在建筑施工中的对立统一的关系,以使企业获得最大的利益,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再次: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活动的组织管理是一项庞大复杂、实时动态的系统工程。为了确保建筑施工安全有序、质量可靠,在其整个的管理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特点,发挥长处,克服不足,牢固树立“科学、严谨、安全”的工作理念,不断提高施工管理者的综合素质,细化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的各项措施,才能按时保质地完成工程项目。最后:项目完工后要及时进行竣工审计。要以目标责任合同中确定的各项指标为依据, 逐项核实、对比、分析, 精确计算各项考核指标, 客观地进行审计评价, 为项目绩效考核提供依据。二是根据审计结果兑现奖罚, 并对项目遗留问题做出处理。剩余财产物资作价变卖或转场使用, 退场设备性能应恢复到规定标准,后期债权债务应指定专人负责清理, 对于项目遗留问题要抓紧时间追踪处理, 以防久拖不决, 给工程留下麻烦, 造成不必要的 损失。真正做到完工一个、清理一个、考核一个、奖惩一个。参考文献1 刘华。浅谈国内外建筑施工的管理。安徽建筑,1998(1):78.79.2 夏茂兵。建筑施工项目管理J.安徽科技,2005(6):4546.3 侯天顺。施工项目管理及项目成本控制J.河南科技,2005(3):3536.4 孟宜斌。浅谈施工项目管理J.甘肃科技,2004(11):7071.5 赵军。浅谈建筑施工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J.科技资讯,2007(20):23.24.6 程积生。浅论建设工程施工管理J.山西建筑,2007,33(2):209.2lO.7 丁士昭。建设工程施工管理J.20148 罗月华,建筑工程索赔技巧J,山西建筑,2007,(16)9 陈勇强 张水波,国际工程索赔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60-7610 王慧,建设项目工程合同索赔管理J,内江科技,2010,(1):78-8311 彭志阳 沈杰,施工合同条件中索赔条款的研究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9,23(3): 266-27012 李永光,合同管理与工程索赔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46-5413 孟庆鹏,简论建筑工程承包合同的成立要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7,(2): 117-11914 耿耀坤,浅谈工程的施工索赔J,山西建筑大学学报,2006,(7):86-8715 吴凤平 王辉 李斌,建筑企业施工合同管理与研究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8,2 (03):174-17916 王耀东,施工过程中的索赔问题J,山西建筑大学学报,2006,(7):77-7817 常志成,施工索赔分析与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专业相关资料以及翻译 As a participant construction side project, the project management services in the projects main interests and the interests of the construction side itself. The go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including construction cost targets, quality goals and objectives of construction progres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side of the main construction work carried out stage, emphasis construction cost, schedule, quality and construction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n construction, making project management objectives can be achieved. While construction, focusing on money-saving benefits of these projects, improve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lab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accident prevention project quality. Content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is how to achieve high efficiency for the purpose of the project objectives , project manager responsibility system basedOf the project in accordance with its inherent logic rule for effective planning, organization, coordination and control ,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of high efficiency , so the optimal combination of production factors , rational allocation of production to ens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