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中国吉祥图形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pdf_第1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中国吉祥图形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pdf_第2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中国吉祥图形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pdf_第3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中国吉祥图形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pdf_第4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中国吉祥图形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中国吉祥图形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 0 r 哦 沮 j n 梆 h 1 十 4 竹 r 一 t 士二 帅 j n 二 一h t t t h o 一 k f f 吖rt t i 学位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一 通过对吉祥图形的文化意蕴与视觉特征分析 挖掘其视觉审 美价值和表现方法 从而帮助我们从吉祥图形中汲取其精华 对中国 平面设计的本土化风格和文化身份识别起到促进作用 二 注重对图形符号语言的解读 重新挖掘吉祥图形背后的意蕴 从而使传统与现代的意味能够更好的结合 这样的设计作品才更加具 有思想内涵 三 通过分析吉祥图形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实例 挖掘吉祥 图形在视觉张力 寓意性 装饰性等方面的优势 提出现代设计应该 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设计意识进行创新 走既有民族特色又符合时代 精神的道路 川 咄m j 押 kp o 地 t 川 柏 m 一 巾 a 射 i i j 一 啦 艄 摘要 本课题是对吉祥图形应用研究的探索性尝试 力图重新挖掘中国吉祥图形的 视觉和审美价值 将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吉祥图形设计理论研究的空间 为吉祥图 形的现代化转化提供发展方向和途径 有利于我们在今后的设计中对传统吉祥图 形资源的吸收利用 从而为中国设计的文化身份识别和民族化设计道路发展提供 借鉴的依据 课题首先从理论研究层面吉祥图形的文化源起入手 结合中国传统 美学和哲学思想 分析吉祥图形的构成和视觉特征 重在寻找对现代设计有益的 启示 从而得到吉祥图形与现代平面设计结合的意义 另一方面从设计艺术学角 度出发 用成功的标志 包装 吉祥物 招贴设计案例来进行探讨吉祥图形具体 的应用手法 为吉祥图形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寻求新的设计思维点 最后对 现代视觉浪潮中吉祥图形的应用趋势与命运进行了探讨 在整个世界平面设计趋向相似的时候 设计师开始关注设计的个性 关注民 族文化遗产的价值 如何寻求传统图形的现代化的转化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课 题 从这个时代发展的角度而言 对吉祥图形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的意 义在于它能指导我们自觉地 有意识地利用传统图形资源 结合自身的构成方式 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等 在传承中有所突破和创新 为中国现代化设计发展本土 化特色提供坚实的文化底蕴和设计借鉴 关键词 吉祥图形 本土性 文化内涵 平面设计 创新 i l j 蟑 饥hr 州知肌 廿 h t h v 一 舯 矗 h 讲 正 舢 jh 渖 心 竹j 一一q 玉 h a b s t r a c t t h e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t h ep a p e ri s t om a k eat e n t a t i v ea t t e m p tt ot h ea p p l i c a t i o n r e s e 鲫c ho ft h ea u s p i c i o u sf i g u r e s i td i g s o u tt h ev i s u a la n da e s t h e t i cv a l u e s0 t c h i n e s ea u s p i c i o u sf i g u r e sf r o mt h ep e r s p e c t i v eo fm o d e md e s i g no v e ra g a i n i tw i u t 0ac e r t a i ne x t e n tw i d e nt h er o o mo fd e s i g nt h e o r yi na u s p i c i o u sf i g u r e sa n dp r o v i d e n e ww a y sf o rt h ef u t u r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d e s i g n w h i c ha r eg o o df o ru st ou s e 柚d a b s o r br e s o u r c 懿o fm et r a d i t i o n a la u s p i c i o u sf i g u r e si nt h ef u t u r ea n da r ep a v et h e r e f e r e n t i a lr o a df o rt h ep r e s e n tc h i n e s ed e s i g nw h i c hp u r s u e n a t i o n a l i z a t i o n t h e p a p e rf i r s tf o c u s e so nt h er e s e a r c ho ft h e o r y i ta n a l y s e st h ec o m p o s i t i o na n d v l s u a i f e a t u r eo fa u s p i c i o u sf i g u r e s w t u c hc o m b i n e s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a e s t h e t i c sa n d p h i l o s o p h y f r o mt h ep e r s p e c t i v eo ft h eo r i o no f t h ea u s p i c i o u sf i g u r e sc u l t u r e t h e m i np u r p o s eo ft h a ta n a l y s i si st os e e km e a n i n g f u ll e s s o n s f o rm o d e r nd e s i g ns ot h a t t h cm e a n j n go fc o m b i n i n ga u s p i c i o u sf i g u r e sw i t hm o d e mp l a nd e s i g nc a n b ef o u n d s e c o n d i te x p l o r e st h en e ww a y so fc o m b i n i n gt r a d i t i o na n dm o d e r n i t yf r o mt h e d e r s p e c t i v eo fd e s i g na r t s a n di ts u c c e s s f u l l yu s e sd e s i g nc a s e so f l o g o p a c k a g e m a s c o t p o s t e rt o d i s c u s st h ea p p l i c a b l et e c h n i q u e si nd e t a i li np r a c t i c ea n dp u t s f o n i r a r ds o m en e wi d e a si nt h ea p p l i c a t i o no fm o d e md e s i g no fa u s p m l o u sf i g u r e s f i n a l l y i td i s c u s s e st h ea p p l i c a t i o nt e n d e n c ya n df u t u r eo f t h ea u s p i d o u sf i g u r e sm t h em o d e r nv i s u a lw a v e t h ed e s i g n e r sb e g i nt op a ya t t e n t i o nt ot h ep e r s o n a l i t yo ft h ed e s i g na n dt h e v a l u eo fm en a t i o n a lc u l t u r eh e r i t a g ea st h eg r a p h i cd e s i g nt e n d st ob e s i m i l a rt oe a c h a n o m e ri n l ew h o l ew o r l d i ti sad i s s e r t a t i o no fg r e a tu r g e n c y t h a th o wt ot r a n s t b r m 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f i g u r e s 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 i nt e r m so f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t h et i m e t h ea r t o fa u s p i c i o u sf i g u r e sh a ss u c he f f e c t so np l a i ld e s i g na si tc a l ld i r e c tu s t om a k eu s eo t t r a d i t i o n a lf i g u r e sr e s o u r c e sw i l l i n g l ya n dc o n s c i o u s l ya n dc o m b i n e t h es t r u c t u r ea n d t h eh u m a n i t ys p i r i to fa u s p i c i o u sf i g u r e st om a k eb r e a k t h r o u g h sa n di n n o v a t e i nt h e e x i s t i n ga r tf o r m t h ep u r p o s eo f t h o s em e n t i o n e da b o v ei st op r o v i d es o l i dc u l t u r e i n s i g h tf o rt h e c h i n a sd e s i g n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f e a t u r e dw i t hl o c a l i z a t i o n k e y w o r d s a u s p i c i o u sf i g u r e n a t i v e c u l t u r e c o n n o t a t i o n g r a p h i cd e s i g n i n n o v a t i o n 11 q 一 i 竹 一t 二 d i 和 一 k c l 一 t 鞋n 年 4 h t 遗 j 目录7 第一章导言 i 1 1 研究现状与目的 1 1 2 研究的动机与意义 1 1 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2 1 3 1 课题来源 2 1 3 2 主要研究内容 2 1 4 概念与研究范围的界定 j 2 1 4 1 吉祥 2 1 4 2 图形 3 1 4 3 平面设计 3 第二章吉祥图形赖以生存的传统文化土壤 5 2 1 吉祥文化的内涵 5 2 2 吉祥图形的趋吉避凶思想 5 2 3 吉祥图形的 天人合一 思想 6 第三章吉祥图形分析 7 3 1 吉祥图形的构成 7 3 1 1 汉语谐音的运用 o 7 3 1 2 象征寓意法的运用 8 3 1 3 抽象符号的运用 9 3 1 4 汉字图形的运用 1 0 3 2 探寻吉祥图形的视觉特征 1 l 3 2 1 探寻吉祥图形的视觉张力 11 3 2 1 1 吉祥图形形状的张力 1 1 3 2 1 2 吉祥图形色彩渲染的张力 1 2 3 2 1 3 吉祥图形形状与图形色彩的关系 1 3 3 2 2 探寻吉祥图形的用色规律 1 3 3 2 2 1 五行五色的色彩观 1 3 3 2 2 2 尚红的色彩观 1 4 3 2 2 3 色彩搭配 1 4 3 2 3 探寻求全忌缺心理影响下吉祥图形的造型特征 1 4 一 t 矗 h kor 螂 r l l v t 一 h 14 r w j 挑 督一 j 州一 一 t 札 j 计 lj 啼州 蜘一d 一 埘b 锄缸蝴 一 曲 j t t 3 2 3 3 散点透视手法的极致运用 1 5 3 2 3 4 画面饱满繁盛 1 5 3 2 4 上述特征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示 1 6 3 2 4 1 造型方面 16 3 2 4 2 用色方面 l6 3 2 4 3 构图方面 17 3 2 4 4 意蕴的传达方面 17 3 2 4 5 文化精神的传承方面 17 3 2 4 6 受众的情感共鸣 1 8 3 3 吉祥图形朴素的设计意识 表现形的同时十分注重意的传达 1 8 第四章吉祥图形与现代平面设计结合的意义 1 9 4 1 两者结合的原因 1 9 4 1 1 本土设计文化的发展需求 1 9 4 1 2 时代背景和人们审美心理结构的需求 1 9 4 1 3 中国平面设计发展自身的需求 1 9 4 2 中国平面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 2 0 第五章吉祥图形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2 1 5 1 具体的应用 2 1 5 1 1 吉祥图形的符号之情及在现代设计中的传承 2 l 5 1 2 吉祥图形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2 l 5 1 3 吉祥图形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2 4 5 1 4 吉祥图形在招贴设计中的运用 2 6 5 1 5 吉祥图形在吉祥物设计中的运用 2 7 5 1 5 1 吉祥图形形美意佳的题材可以为吉祥物设计所用 2 7 5 1 5 2 吉祥物名称的设计可以借鉴吉祥图形的谐音寓意法 2 8 5 1 5 3 吉祥物的造型设计可以借鉴吉祥图形的造型手法 2 9 5 2 应用原则 从形 意 神三方面入手 2 9 5 3 具体的改造应用手法 3 2 5 3 1 解构化的设计手法 3 2 5 3 2 部分夸张变异法 3 3 5 3 3 化繁为简法 3 4 5 3 4 组合 同类项 法 3 4 5 3 5 元素置换法 3 5 5 3 6 构成方向多样化 3 6 瑚 f j n k 尊 冉b t t i f 一 0 l 一p r 雄u 神 u y 母 p 鼻一i j 一 j 柚岍 o r f 母 j p 5 3 7 意象结合表现法 3 6 第六章吉祥图形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趋势 3 7 6 1 吉祥图形的应用趋势 3 7 6 1 1 注重文脉表现 3 7 6 1 2 具备地域本土化的设计要求 3 7 6 1 3 具备情感化的设计要求 3 8 6 1 4 具备民族性与国际化的设计需求 3 8 6 2 现代视觉浪潮中吉祥图形的命运 3 9 结论 4 1 参考文献 4 3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4 5 致谢 4 7 c i n l 州i t 爿 舯肿 讳 r 曲t 触 帆一 以 v 以 村 曲s 龇 眦1 ir w i 矗讳 讳h b 一l 膏 4 晡一u j t l 帆f 二 埔 一 m j 晤 一p 甜 簟 h 第一章导言 1 1 研究现状与目的 第一章导言 俯视我们生活的四周 吉祥图形大量应用于现代设计之中 云纹 如意 盘 长 方胜 龙凤等都是常用的创意元素 成为了富有文化内涵与中国特色的视觉 形象 吉祥图形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人们普遍的吉祥文化心 理的载体 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 审美意识 经过数千年的锤炼 它已经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寓意方式和创作手法 并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和喜爱 不 论古人 今人 无外乎都对中国吉祥图形背后的 意 心向往之 吉祥图形背后 蕴藏的吉祥观念同样适用到现代设计中 它的造型手法 寓意 象征 谐音等创 作手段 直到现代化的今天它也依然有巨大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成为现代设计的 借鉴之处 这一有利的形势为发展具有中国文化内涵和本土化设计特色的现代平 面设计提供了的发展空间 但是 在吉祥图形带给我们的视觉浪潮中 我们不难发现存在下列缺陷 首先 许多设计作品只是运用吉祥图形的形 却忽略了其具有的神韵 忽略 了深厚底蕴的吉祥文化 其次 对图形只是简单的套用 对所蕴含的 意 理解 较为肤浅 吉祥图形成为失去韵味的商品化的视觉符号 再次 许多设计作品还 停留在借鉴 跟风的基础上 缺少对图形资源的深度和广度挖掘 1 2 研究的动机与意义 近些年出现了吉祥图形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大量运用的现象 究其原因很 多 主要因素不外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首先是全球化背景下 发展 中国设计 的重要性 而传统吉祥图形有可能是唤醒中国本土设计面向世界的重要设计资 源 其次国内对传统文化和传统图形在现代设计中的再生和融合的研究也日趋深 入 文化与设计的融合可以构建出多元化设计的文化生命形态 使设计的思 维 观念 风格与审美都渗透出独特的文化气息与价值 无论站在文化继承的 角度 还是创意的角度 还是创作的需要 我国这些博大精深的图形资源都是可 资借鉴的 若能够善加挖掘 利用与创新 必然会对现代设计产生无限的启发和 灵感 再次 运用 以物传情 寓意深刻的吉祥图形这种艺术形式 可以使我 们的现代设计少一些商业气息 多一些文化的味道和亲和力 天津 i 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对传统吉祥图形的研究 其本质是挖掘图形的文化内涵 赋予图形以现代的 意义 从而打造出符合新时代 有民族特色又能够为国际社会认同的现代设计 因为在国际化的背景下 很多优秀的设计作品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没有文 化内涵的设计就好像没有灵魂的设计 那些盲目的追逐西方忽视本民族文化精神 的设计无疑是舍本求末 毫无个性 所以我们要以本土化的设计为 源 外来 的艺术形式为 流 让这些承载着人们情感的吉祥图形成为现代设计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宝藏 1 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1 3 1 课题来源 选择 中国吉祥图形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作为我的硕士毕业论文题目 主要原因是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吉祥图形相关的内容很感兴趣 从吉祥图形自身 来说 无论是从地方性与人性化来讲 它在设计中的应用是符合后现代背景下的 现代设计趋势 本课题是对传统图形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新的发展方 向 将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吉祥图形理论研究的空间 对寻求本土精神的中国原创 设计风格做出有益尝试 丰富整体的设计学科研究 1 3 2 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分为六章 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吉祥图形赖以生存的传统文化土壤 吉祥图形分析 吉祥图形与现代平面设 计结合的意义 吉祥图形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吉祥图形在现代平面设计中 的应用趋势 1 4 概念与研究范围的界定 1 4 1 吉祥 一r 吉州 祥 二字从文字学的角度来看 苦 是二个会意字 甲骨文字形的 小 吉 上部象形兵器 下部象形盛放兵器的器具 组合在一起是把兵器放在容器 里不用 使人们远离战争之意 可见它的本义是指和平吉善之事 祥 是一个 形声字 从示 羊声 祥字偏旁为 示 示 在 说文解字 中解释为 天垂 象见吉凶 所以示人也 从二 古文上字 三重日月星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第一章导言 示神也 凡云之属皆示 由此可知 示字旁的祥字表示某种自然界的预示 示 是一种象征 一种预兆 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 福 禄 也是我国传统 吉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皆为示字旁 同样有预示的作用 甲骨文做 羊 说文解字 云 羊 祥也 心1 羊 福也 由上述可知 吉 祥 二字 意义是相通的 因此两字经常被相提并论 吉祥 二字同时出现 最早见于 易 系 辞下 吉是有祥 1 意思是说吉利之事必有祯祥 其后 吉州 祥 二字由 占卜专用术语逐渐转变为日常用语 吉祥两字开始连用 合称为美好的颂词 具 有美 善 福之意 是美好的预兆 福善的象征 庄子 人间世 中有 虚室 生白 吉祥止止 之语 吉祥止止 是指好事接连不断h 1 在我国文化中 吉祥 是最受青睐的祝福语 是一种对未来时段的预见性 的词汇 与其说它是对未来的判断性预见 不如说是对未来的美好的祝愿和期许 趋吉避凶是人们的普遍追求 这种观念可能会因不同时期 不同的地域 文化 传统而形式有所差异 但是无论史前社会还是当代社会 吉祥两字所表达的观念 都是相同的 原始的岩画就承载着对神秘的大自然的祈祷和对生命的繁衍的期 望 在对未来的无数个不确定带来的惶恐中 吉祥图形至少能给人们的心灵知丝 慰藉 化作对生活无限美好的憧憬 这些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类自身文明的 发展延续下来 随着历史文化积淀下来的图形正是这些观念的传达 本论文所论 及的 吉祥 泛指能够给人们带来心灵的满足 能够趋吉避凶的美好祝愿 咖 1 4 2 图形 尹定邦老师在 图形与意义 中对图形做了这样的定义 所谓图形 就是 图而成形 即人为地创造图像 杭间老师在 岁寒三友 中对图案和图形两者 做了比较 认为前者更多的理解为装饰性的纹样 但在现代视觉传达中 传统的 文字 绘画等诸多与视觉相关的元素也常常被现代的设计师引用 并创造性的加 以继承 虽然传统图形的主体无疑是图案 但是图形的范围相对更为宽泛 传统 文化精神能够得到最大可能和最大范围的批判与继承 图形一词有更大的发挥空 间 另外虽然可以承载 吉祥 内涵的有很多方式 但是图形这种形式是中国 人喜闻乐见 贴近民众生活的求吉方式 同时从传播的角度来说 图形符号一般 传递的信息量是文字符号的数十倍以上 图形的传播速度和记忆强度都远远超过 文字和其他的传播形式 所以图形的使用在我国非常普遍 所以我也采用图形一 词替代图案 从而有个更宽泛的空间 1 4 3 平面设计 这个术语正式成为现代设计界的通用语 比较认同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 天津 1 业人学硕 学位论文 后 特别是1 9 7 0 年以后 把平面的因素调动起来 达到视觉传达的目的 是平 面设计的根本 平面设计作品主要指与印刷有关的设计 书籍装帧 广告设计 包装设计 标志设计 c i 设计 字体设计 版面设计等等都属于平面设计的内 容 本论文主要侧重于标志 包装 招贴 吉祥物设计这几方面吉祥图形的应用 m 城 怕 ij 1 靠 蜘 q k u t v hj h d 州 蛳r 啦 一4 聃v 嚣 嗣 a 蝴 p r a 帆缈 k 第二章吉祥图形赖以生存的传统文化土壤 第二章吉祥图形赖以生存的传统文化土壤 2 1 吉祥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经过长时期的积累所形成的一种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方式或认知 目的等畸1 几千年来的历史积淀下来的深厚文化底蕴 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根 在 这错综复杂的根系中 吉祥文化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但是它的生命力却非常 顽强 因为吉祥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大众化 普及化的文化积淀 贯穿了中 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并衍生出无数的精美绝伦的艺术作品 吉祥文化 主要是通过借助物体来 托物言志 托物言吉意 作为一种物 承文化的存在 它承载着人们的精神 信仰和心理上的依赖 古人祈福于自然 寻求人与自然天地万物和谐与统一的精神境界 这种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正面和 积极的 它们往往借物托物言志 为道德等抽象概念匹配了具体的象征物 他们 把对天下太平的期盼 对子孙后代的祝愿 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皆寄托于图 形中 并以此为元素 汇集而成了独特又丰富的吉祥文化 吉祥文化体现了人们 趋吉避凶 纳福求吉 求全忌缺心理 它的文化内涵尚未脱离民众风俗的范畴 生存与繁衍 纳福求吉 辟邪去灾是吉祥文化永远的主题 吉祥文化的内容是乐 观积极的 那些鲜活的民族性的印记承载着祖先们心灵深处简单而执着的追求和 炽热的情怀 灿烂的吉祥文化在当代 在我们发现不能再忽视淡忘传统的今天 已经成为我们民族根系的一部分 2 2 吉祥图形的趋吉避凶思想 趋吉避凶 是所有生物寻求生存环境的本能 对人类来说是从条件反射进化 到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中国吉祥图形渊源于原始社会的巫术 在原始社会后期 先民们出于对生命的崇拜 以及亲身体验而得出结论 世上的万事万物 都是有 生命的并由神灵操控 由此产生了蕴涵原始宗教和原始巫术万物有灵的观念和神 灵崇拜 在 万物有灵 和 神灵崇拜 观念指导下的原始先民 坚信自然界中 的一些事物或现象的出现 是人类社会中福 祸 灾 运事件即将发生前的征兆 是神灵向人类发出的警告标志 由此产生了以占卜的方式来决定吉凶 即以预 测作为趋吉避凶的首要手段 相传产生于周代的 易经 就是专门来记录和介绍 周代奴隶主以卜卦来趋吉避凶经验的书 天津下业大学硕七学位论文 吉 商周时代是用来指善 利 与凶相对 易 系辞上 吉 无不利 礼 礼运 嘏以慈告 是谓大祥 后来吉祥专指吉兆 趋吉避凶思想是我 国吉祥文化的最原始表现 2 3 吉祥图形的 天人合一 思想 天人合一 思想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思想核心 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 个基本命题 就其理论实质来说是关于人与自然的统一问题 中国古代在 天人 合一 思想影响下把自然界的万物视为天地所生 从而加以崇拜和尊重 季羡林 先生认为中国文化的精髓在于 天人合一 这种朴素的自然观认为人处理与自 然的关系只能为友 不能为敌 主张天人协调 天人合一 反对二者的对立 它 充分说明了吉祥文化在我国文化中体现出来的独特的文化内涵 与国外的改造自 然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同 中国文化对自然充分尊重 讲究与自然和谐相处 顺应自然 自然才赋予人类健康 和谐的生活 社会才会真正的和谐 才能体现 出吉祥文化的内涵 这是中国文化的特色 而吉祥图形被看成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典范 它既是吉祥图形所遵循的审美标 准 又是其创作时运用的思维模式 在天人合一思想影响下 人们顺从天道 听 命敬天 人们希望通过吉祥图形这种祈祷祝愿的方式来改变其固有的命运模式 这在某种程度上既是对天的一种依赖 又是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来试图改变自身 命运的一种思维模式 每种吉祥图形都有明确的具有祈福的目的 福禄寿喜 祥 雅和顺平安等等 这种功利性的思维使人们始终对生活充满的期待与乐观 并穿 越历史经久不衰 中国由于自身独特的地理环境 历史与人文环境 传统吉祥文化与人文精神 也通过具体的文化形式表现出来 吉祥图形的形成 既是长期文化积淀的结果 也是约定俗成的结果 包含着我国传统文化的众多内容和人文主义精神 与中华 民族的情感表达方式和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它是我国文化的 一面镜子 在设计艺术的美学领域中具有诸多方面的文化价值 值得我们借鉴 心 w m 砘 j 堆出 1 j 1 巾r i 咄沪 一q 帆瞄丽 p 吃 埘 硝 聃 氟如 i 蛳 呷 话 媳 埘咖q k 睢 小 h t 楠弗 f n 第三章吉祥图形分析 第三章吉祥图形分析 吉祥图形作为我国古老的装饰艺术中的重要门类之一 它渊源久远的历史可 以追溯到石器时代岩画或石刻上面的图腾 后来又经历了商周的青铜器 秦汉的 画像石 画像砖 隋唐的石雕 宋元的花鸟画 明清的织绣 瓷器等艺术形式 的运用 越来越趋于成熟 吉祥图形之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 不仅在于它具有避 邪 驱邪 善祷善颂的丰富内涵 同时它还在于它自身具有的 象征 本质更符 合中国人内敛 含蓄的美学特征 用图形这种艺术形式表达思想感情 比使用直 接了当的吉祥语言更能表达出含蓄 美好以及耐人寻味的意境 因此吸取中国吉 祥图形的精髓 并把它融入现代设计的时候 如果没有传统美学的修养 所反映 出来的现代设计就会先天不足 就不能创造出优秀的设计作品 时至今日 观察我们四周的生活不难发现吉祥图形已经成为和每一个中国人 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形式 成为中国人生活当中的一部分 它很普通 普通到 人们对小小的图形习以为常 一把尺子可以喻意为衡量幸福的标准 传达出祈望 百子千孙 幸福远流长的符号 一双绣花鞋引申到夫妻相亲相爱 白头 偕 老 一只悬丝垂挂的蜘蛛 就蕴含着喜事临门的祝福 一面镜子象征圆满 算盘寓意 信任对未来安宁富裕生活的理想与规划 海棠 牡丹 葫芦 大象 如意 鲤鱼 金鱼 众多生活中的具象的动植物纷纷被赋予了吉祥的寓意 并与富贵 康宁 顺利 长寿 多子多福 人丁兴旺等等美好的词语联系上了 吉祥的意味似乎无 所不在 越来越彰显出其蓬勃的生命力 而这些图式化与象征寓意的结合 代表 意义的具体物象与被代表的观念融为一体都通过具象的图形传达出来 3 1 吉祥图形的构成 3 1 1 汉语谐音的运用 谐音 是指与一个词语的汉语发音音同或者是音似的另外一个词语的含义 并且侧重于后者的寓意 汉字的数量有数万个 但是读音就几百个 因此汉语 音多字的现象很多 许多吉祥图形也正是因为名称与吉祥寓意的发音音同或是音 似而诞生的 它是传统吉祥图形中最常见的手法 这些吉祥图形往往表现非常直 白 通俗易懂 如两只白鹭和莲花组成的图形 被称为 路路连科 图3 1 两只白鹭谐音 路路 莲的根部相连谐音 连科 期翼的是科考过程的每个环 天津工业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节都能够榜上有名 五子夺魁 图3 2 图形表现的是五个童子在争夺盔式帽 盔 与 魁 谐音 寓意 夺魁 祝愿子孙有出息 兔子与 吐子 谐音 中国有讨口彩的习俗 寓意人丁兴旺 同偕到老 吉祥图形是 铜镜 配以 鞋 子 的谐音 表达夫妻白头到老的美好祝愿 大葱 菱角 荔枝组合到一起组成 图形表达对后代 聪明 伶 俐 的期望 连我们平日里常见的金鱼和鲤鱼图 形靠 金余 利余 的谐音寄托了人们渴望财富的心理 把毛笔 墨锭或者银 锭和如意结合在一起的图形 谐音取义 必定如意 的好彩头 屏 与平谐音 屏风图形被民间视为保平安的器物 古时风水学上有屏风可以化煞的说法 这些 艺术造型的方式 是通过具象的形象利用谐音的手法来寓意吉祥 通过这些约定 俗成的吉祥符号传达多样丰富的吉祥意义 蓄 图3 1 路路连科 图3 2 五子夺魁 3 1 2 象征寓意法的运用 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方式与西方不同 中国人习惯以感性思维来体会世界 追 求心灵的感悟 表达事物不喜欢直白的方式 崇尚含蓄而不直露 偏爱追寻语言 背后的意蕴 在吉祥图形中 将彼物比此物的象征和寓意法正是属于此种思维方 式 这种美学尺度曾经是过去我国美学的主要标准 人们通过吉祥图形托物言志 借物抒情 传达吉祥的意蕴 主要是借物的形状 物的特性 物的意蕴来取其吉 祥意蕴 1 ik 取物之形状的吉祥图形如石榴 图3 3 在我国古代因为它 千房同膜 千 子如一 的形状而被人们赋予人丁兴旺 多子多福 家族兴旺昌盛的寓意 并用 它来祝愿后代子孙 同时石榴树也是繁荣 富贵 吉祥的象征 葫芦也是吉祥图 形常用的题材 这种植物集多种吉祥寓意于一身 首先果实累累 藤蔓绵长 葫 芦籽众多 就联想到 子孙万代 繁茂吉祥 加之其造型优美 形态各异 天 然给人美感 古人认为它可以驱灾辟邪除病 祈求幸福 同时因为它两个相连的 征 灵芝因其药用和营养价值被赋予长寿和健康的喻意 取物之意蕴的吉祥图形如鹤 图3 4 有千年仙禽的美誉 象征长寿 风是 神话中综合众禽之美的百鸟之王 被寓意化地诠释为象征吉祥的吉祥物 麒麟是 神话中的瑞兽 象征赐福 吉祥 这些神兽仙禽通过寓意的手段将其表现在图形 中 则图美意善 实现了审美与功能的双丰收 这种尽善尽美的美学尺度曾经是 我国古典美学的标准之一 但在吉祥图形中大部分的构成都不是单一的一种 而往往是以上方式的组 合 譬如说猫与蝴蝶相戏 不是仅仅描绘一般的生活情趣 而是取其耄耋二字的 谐音 是用来表示长寿的祝寿图 图3 5 再有民间多画鸡取吉的谐音 而鸡与 羊 祥 在一起 便组合成吉祥之意 以植物为图像的吉祥图中 则以牡丹为代 表 牡丹花象征着富贵 当牡丹与花瓶放在一起时 便传达出富贵平安之意 而 与玉兰 海棠搭配在一起时 则有玉堂富贵之意 蛰 图3 3 石榴图3 4 鹤图3 5 祝寿图 3 1 3 抽象符号的运用 抽象符号是由某些存在或非生命的事物形象进行几何化的抽象处理后形成 凝练的 简洁的符号形式 并将其纳入特定的文化氛围中 使之具有吉祥的寓意 或许越是抽象的东西 越能够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和可能性 从而带来意义的 多重选择 在历史演化过程中 不断有新的意义出现 又有意义的消失 在这个 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意义符号和价值体系 成为中国特色的符号 世代相传 并用图形语言传达出来 如佛教的 八宝 图3 6 法螺 法轮 宝伞 白 盖 莲花 宝瓶 金鱼 盘长 这些法物都是佛教传说中的宝物 被视为吉祥图 形 在我国传统装饰中应用普遍 盘长 是一条绳子的穿插 取连绵不断 回 天津 t 业大学硕 学位论文 转流长 形成许多个 结 的寓意 方胜 是两菱形相交的图形 取 同心合 意 优胜吉祥 的寓意 除此之外 常用的图形有双喜 缠枝纹 如意纹 万字 符 八音图 金 石 竹 丝 土 木 革 谷纹 雷纹等等 这些吉祥图形 很多已经在演化的过程中失去了其确切的含义 但是肯定的是它们是一种精神寄 托 并将之依附于图形中 这些吉祥符号的应用是在长期的历史文化长河中积淀 下来并被人们所认同 并完全演变成为了一种符号 符合人们共同的审美需求 在今天仍然表现出吉祥文化无限的生命力 蜜幸枣嚣 豢 警萋 图3 6 佛教的 八宝 图3 7 福图3 8 百寿图 3 1 4 汉字图形的运用 中国文字是迄今为止唯一正在使用的象形寓意文字 与西方的表音文字不 同 汉字是符号化的视觉呈现 从外形上看 汉字的文字结构笔画错落有致 有 疏有密 极具韵律 汉字图形是是设计师垂青的代表民族特色的图形符号 在标 志设计中尤为常用 用文字作为图形来传达吉祥寓意的手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种 一是单体文字 构成独立的图形 如春节最常见的 福 字 图3 7 二是文字与文字组合型的 图形 如双喜图 百寿图 图3 8 等 三是文字与其他的吉祥图形组合成新的 图形 如寿字中搭配蝙蝠 桃子等 寓意福寿双全 四是将吉祥文字进行有意识 的变形处理 这种变形是基于人们为了追求装饰美 如变形的寿字 以凤凰的形 状构成的风字 这些汉字图形不同于一个单纯的汉字所要表达的单纯内涵 而是 仅仅作为一个构成元素 将汉字的寓意融于图形之中 在强调汉字意义的同时 变化的字形又增添了美感 是书法和绘画这两种艺术形式的在汉字图形中的融 合 它既表意又兼具形式美感的中国式的意境超出了仅仅一个汉字所难以企及的 高度 将吉祥的内涵表现得淋漓尽致 台湾设计师程湘如的 喜上眉梢 图3 9 是汉字图形的变体 在简约的横 第三章吉祥图形分析 竖笔划当中重点表现了喜 把汉字喜与人喜上眉梢的表情巧妙设计为一体 趣味 横生 福禄双全 也是异曲同工之作 是吉祥图形和汉字结合的成功之作 图 3 1 0 水野学设计的信封上的寿字 图3 1 1 把 寿 字与英文中的 h a p p y 结合在同一个图形中 挖掘了汉字的结构特点 使设计横看是 寿 字 竖着看 是变化的英文字母的 h a p p y 设计巧妙 形神兼备 冒届薯翟 图3 9 喜上眉梢 图3 1 0 福禄双全图3 1 1 信封上的寿字 中国的吉祥图形 以谐音 寓意 抽象符号和文字的运用来反映人们对美好 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在生活中以上几种方法并不是孤立运用的 它们往往结合使 用 造型丰富 具有独立的寓意与美感 它们把传统文化与民族的审美情趣完美 相结合 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3 2 探寻吉祥图形的视觉特征 从古至今 吉祥 都是传统装饰的主题 吉祥图形作为语言的图画 独具 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 在现代社会环境下 也还依然有它生存的环境和发展的条 件 值得我们认真的研究学习 但是学习借鉴吉祥图形不能总在设计中去照搬 照抄传统图形的造型符号来进行表层的现代化的视觉组装 而是要在探究吉祥图 形的创作规律与方法的基础上将古人的创作经验进行总结 结合现代设计思维来 分析 比较 保留对现代设计有益的东西来进行创造 3 2 1 探寻吉祥图形的视觉张力 3 2 1 1 吉祥图形形状的张力 对今天的读图时代来说 吉祥图形是符合大众审美心理及审美规律的有效图 形 图形语言优于文字的特性是不言而喻的 其作用是语言和文字所不能达到的 砩坠碟 天津 1 业人学硕 学位论文 它能够帮助人们理解和弥补文字传达效果的不足 从吉祥图形图式本身来说 它 具肓可视性和规律性 对受众能够产生相对应的体验经验 并在视觉张力的刺激 下外在的图形形式与内心情感的体验经验相互柔合 从而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图形是依赖视觉而存在的 而形状又是视知觉的基本特征之一 对于形状感 知的结果关键在于图形的轮廓边缘线的视觉强度与清晰度 图形形状结构秩序越 概括 给予的视觉刺激强度就越大 在受众头脑中的主观印象就越深刻 如福禄 寿字图形在视觉的作用下 我们捕捉到其图形形状的基本内容后 由于视觉生理 活动和视觉心理活动是密切相连的 就使得视觉具有主动性与自我选择性的心理 判断力 吉祥图形自身通俗易懂的图形表现 严谨的图形结构秩序 喜闻乐见的 图形符号 吉祥如意的视觉心理更容易激发受众的注意力与接受度 从而更加方 便被受众选择与接纳 达到好的视觉传达效果 所以从视知觉角度来说 吉祥图 形并不是简单的生理和心理对外刺激的反应 而是能动的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活 动 人的视觉对富有秩序富有条理的图形形状较为敏感 秩序化的图形形状也易 于被感知和识别 吉祥图形形状的缔造民众较多的是根据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动植物物象 的基本形状 如飞禽走兽 花鸟鱼虫等等 对这些客观物象的重新组合加工使之 脱离了无序无条理的状态 要么是为了突出某一特定的形状 要么是为了表现特 定的意蕴 或是为了追求特定形状的视觉艺术效果 都需要主观地对形状式样进 行夸张和变形 在这个有效地变形夸张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图形形状张力的强 化 这种强化有利于视觉上的图形传播效果 如宝相花图形是中国传统吉祥图形 的一种 象征着富贵吉祥 与此同时宝相花的另一层含义是寄托着佛教徒对净土 的向往 因佛像被佛家称之为 宝相 象征清净 纯洁 它的图形形状是以自 然形状中的牡丹与莲花等花卉为主体 概括了花苞 花朵 花叶的完美夸张变形 经过艺术提炼加工和重新组合 形成了易识别的图形表现 严谨的图形结构秩序 自然美与理想美结合的范例 表达了吉祥的意蕴 这种客观物象的形状反映到主 体的意识中 其图形形状的变形变异是为了使图形形状鲜明 强烈 这样就会使 视觉冲击力达到视觉张力的顶点 这种图形强化的样式会极大地增强吉祥图形的 冲击力 3 2 1 2 吉祥图形色彩渲染的张力一 一 一一 m 一 ul 一 1 一 叭 氚一 一 俗语说 远看色彩近看花 先看颜色后看花 七分颜色三分花 指出了色 彩这个视觉表现中最敏感的因素在视觉传达要素中具有特殊的诉求力 英国心理 学家格列高里则认为 颜色知觉对于我们人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它是视觉 审美的核心 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情绪状态 如果色彩选择不恰当 就会使图 形的传播功能降低 色彩对人的视觉造成第一层面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突出的配 第三章吉祥图形分析 色还可以 诱惑 受众 强调设计 以及表达对事物的感受和情感 吉祥图形的 色彩是意念的理想色彩 色彩的抒情意义通过民间艺诀 红红绿绿 图个吉利 道出了吉祥图形的视觉观感 影响着我们的情绪状态是吉祥 喜庆的象征性的色 彩语言 传达吉庆祥瑞的意蕴和生存 审美的追求 这种主观性 象征性的色彩 为现代平面设计提供了丰富而多彩的视觉语言 图形色彩的视觉感知既来源于客观存在的因素也有主观感受的因素 任何图 形的视觉张力与视觉表象大都是由色彩和明度产生的 色彩对于图形形象在视觉 识别过程中的感知起着十分关键的刺激作用 吉祥图形的色彩是中华民族特有的 吉祥色 它厚重 热烈 大多数是强烈的对比色如红配绿 黄配紫 蓝配橙等并 置搭配 如 红搭黄 亮晃晃 等等 极具装饰意味 在这些高明度色彩当中 大吉大利的视觉语言随之传达出来 成为受众所接受并约定俗成的吉祥色 吉 祥图形的这种用色特征电会使视觉冲击力达到视觉张力的顶点 这种图形强化的 样式会增强吉祥图形的视觉冲击力 吉祥图形色彩张力的另一种形式表现在以高纯度对比的图形色彩生命律动 吉祥图形大量的高纯度 鲜艳的原色的运用给人鲜明 活泼与激动的感受 最能 体现色彩结构的简洁性与单纯性从而显现清晰的色彩秩序 同时对于高纯度色彩 的鲜灰处理也是引起视觉冲击力 加强或者减弱视觉效果的有效方法 是符合于 美的 规律性的秩序感知 二 3 2 1 3 吉祥图形形状与图形色彩的关系 作为图形传播的语言媒介 吉祥图形的形状与色彩是不可分割的 形状与色 彩异质同构的视觉张力对整个图形的视觉感知具有重要的意义 共同增强了吉祥 图形对视觉生理系统的刺激 使相对应的心理方面产生无限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 对未来生活的追求 可以说 形状与色彩的共同构成了图形的全部结构关系并从 整体的视觉张力来刺激着审美主体 由外到内心灵的共鸣被图形以无法抗拒的视 觉张力打开 从而达到受众精神层面的愉悦 3 2 2 探寻吉祥图形的用色规律 吉祥图形的用色在漫长的历史中积淀了深深的文化内涵 充满了隐喻色彩 3 2 2 1 五行五色的色彩观 色彩承载了民族的文化讯息 是一个民族的象征 从使用的色彩可以看出这 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哲理与传统 我国古代人们通过对大自然中的日月晨昏 四 时交替等现象 将宇宙生命万物分成五种基本的构成要素 并运用色彩 五色 进行描述 并把白 青 黑 赤 黄这五种色彩视为正色 暗含吉祥祥瑞的涵义 天津t 业大学硕七学位论文 后来 古人把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归纳成 五行说 成为中国文化的思想根源 阴阳五行观念又与中国吉祥图形的色彩观相配 为五色注入了新的内涵 五色 说 对应 五行说 天有金木水火土 色有青红黑白黄 在其影响下 把五行 五色 五方 五德都对应起来 通过色彩传达了中国人的文化属性与哲 学观 形成了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色彩文化 被赋予了特殊的情感 可见中国吉 祥图形的色彩体系是以阴阳观 五行观为基础的民族观念色彩体系 3 2 2 2 尚红的色彩观 红色是五色之一 在吉祥图形中占据很大的比重 首先从吉祥文化角度来说 这种尚红现象是与之相符合的 它根源于人类最早使用红色的本能意识 因为红 色与血液 温暖 光明 生命 太阳 希望等这些充满吉祥寓意的事物紧密相连 无论民俗还是神话中 红色都远远地超出了单个色彩所具有的本性 被赋予了特 殊的内涵与外延 在传统中国的文化中 中国人崇尚吉祥 平安的观念 红色的 运用来表达驱邪去灾 生命不息 宜子益寿的期盼 红色成了中国人的首选 在 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红色发挥得淋漓尽致 红色是传统喜庆日子用的喜庆色 一切与喜庆相关的商品包装 设计多采用红色系来表达吉祥美好的愿望 这是世 界民族之林中少有的色彩文化现象 3 2 2 3 色彩搭配 从色彩学来说 色彩有冷暖之分 作为吉祥图形主旋律的红色 都作为暖色 调从视觉上看是具有前进和膨胀的感觉 反射率较高 这样可以增加其视觉吸引 度和图形表现力 吉祥图形大量的使用原色和对比色 它的色彩搭配常常根据需 要去突出某一色作为主旋律一一大多采用喜气的暖色调 如红 黄为主搭配一些 少量的冷色调来进行衬托 红红绿绿 涂个吉利 要喜气 红兼绿 要求扬 一片黄 软靠硬 色不愣 这些色彩搭配鲜艳又相互协调 所传达的热烈 吉 祥 喜庆意味在吉祥图形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并成为象征性的视觉语言 丰富了 中华民族色彩的文化内涵 现代设计也可以用到 3 2 3 探寻求全忌缺心理影响下吉祥图形的造型特征 对中国人求全忌缺的大圆满心理的理解 文化偏好的研究 会帮助我们了解 为何运用吉祥视觉元素进行沟通传达的 中国传统美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