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念与形式之间.doc_第1页
在观念与形式之间.doc_第2页
在观念与形式之间.doc_第3页
在观念与形式之间.doc_第4页
在观念与形式之间.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观念与形式之间 艺术史演变的内在张力 课程名称:中外美术史 院系专业:艺术与传播学院 姓 名:王江平 学 号:20105608 班 级:工业设计 (3)班 指导老师:朱亚军 2012年6月10日在观念与形式之间 艺术史演变的内在张力摘要:纵观中外艺术史的发展脉络,其中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观念与形式之间的关系。观念是内在的,起引导作用;形式是外在的,起承载观念的作用,有时以观念艺术为主,有时以形式艺术为主,有时完美结合,始终不变的就是相互离不开。两者在艺术领域的左冲右突,不断地促进了艺术的演变与繁荣。关键词:艺术史 观念 形式原始艺术关于远古艺术的特点,我想从他们所表现的题材与形式入手。从他们的表现的题材中挖掘他们当时的思想观念。因为那时候既没有文字的记载,也没有口头传述下来的故事。所以只能从他们的用具当中去深入他们的思想。在远古时期,人类在没有宗教,政治、文化的情况下,还没有真正的艺术概念,但是在很多人们使用过的工具上,我们可以发现艺术发展的原点,即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一刻起,人们能够制造工具,而工具的造型上就有一种对称的艺术形式感。比如远古人们打制的石斧。后来在器皿上,有一些简单的几何图案,这将慢慢成为艺术的源头。从这个方面上来说,人们有了开始装饰的思想萌芽。 石斧的简单对称 陶器上的几何图案且看看他们所表现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以牲禽猛兽。这说明当时人们对自然的关注,准确些,那时的人们对自然渴望对自然的了解,但又处于一个无法了解的状态,因此觉得部分的感受应该是恐惧,尤其是那些人们难以征服的猛兽。渐渐地,这些猛兽当中,有些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固定的崇拜对象,这就是后来的图腾文化。渴望这些图腾对他们的保护,渴望赐予他们力量,这就是他们早期的观念。思维决定了艺术创作观念和方式,有了巫术后,(早期宗教思想逐渐形成)。他们讲究同感,即万物有灵。这在我们现在比较落后的地方还能有这种观念。当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生存的实用功能。 斯科拉公牛比如西班牙斯科拉洞穴里的牧牛。这是巫师们在深入地下三百多米后的岩壁上画出来的。其形式表现上,尤其在动态的表达上,很生动,很有力量感,。在细节的处理上,他们把牛的脚几乎画成了像圆规一样的尖尖,而把身体画得很大很强壮。这种处理思想说明了人们对牛那超强的身体、超强力量的崇拜。同时他们希望这种力量能赋予到他们身上,以征服世界。古代艺术在各个阶段的艺术史的研究当中,我花了很多时间去研究埃及人当时的生活和社会背景对他们的思想观念的影响。他们的艺术,在形式上表现出来的是不是一种现实当中所存在的事物,而是一种观念艺术,根据古埃及人的观念,就是崇尚来世的尊荣。于是就有了金字塔、木乃伊、雕像,以及绘画等各种艺术表现形式,以保存和记录他们在世时的活动,这样就可以在死后再享受或者继续他们的统治。所以古埃及艺术又叫“来世艺术”。他们的所有作品几乎都有这个主题。 另外,埃及的艺术是服务政治、宗教的,从一定程度上说,他们的艺术观念就是法老们的政治宗教观念。在这个等级制度森严的奴隶制统治的早期文明国家中,法老和贵族们对艺术的控制非常严格。法老与底比斯省女神像 老村长像以上的两尊雕塑作品就是个典型的代表,且看法老与底比斯省神像,在作品给人的第一氛围就是庄严肃穆。老村长像作为一个王子的雕像,显得就较为自然随意。那是因为两者在要求上不是同一个层面。前者是法老,在表现形式上,讲求的艺术手法是正面律。而这个正面律就他不是现实当中所存在的,完全是一个观念艺术。某种程度上说,法老就是需要这样一种程式化的,高标准,极严格的的手法来体现法老的特殊地位与威严。而老村长像属于贵族一类,要求没有法老那么严格,显现出来的就比较随意。从某种程度上说,老村长像的艺术水平应该是比法老与底比斯省神像要高,但是在古埃及,艺术的最高标准不是追求艺术上的完美,而是完全服从并反映统治者思想和意志,追求美化陵墓环境,对法老形象进行理想化处理。古埃及的各种艺术形式多是围绕陵墓建筑表现出来的。这些艺术形式的产生,显然不是为了生者的观看和欣赏,而是服务于死者的精神追求,为死者营造一个胜似生前的舒适奢华的地下宫殿。这是有当时社会的观念决定的,而作品形式反应的就是当时社会的文化价值观。这也证明观念与形式的关系,即观念决定形式,形式追随观念。这也是我们在下面将一步步将被证明的艺术史观。到希腊时,古希腊哲学的伟大成就为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奠定这一基础的是亚里士多德的 “模仿论”.他提出 “艺术模仿自然” 一切艺术均属于模仿的模式,只是某个媒介的不同,只是模仿的对象和模仿的模式不同. 这种观念有力的推动了古代希腊写实艺术的发展,古希腊艺术从精神上就开始追求美,追求真实,追求和谐,从形式上追求合适的比例,追求正确的人体结构。这样他们的艺术慢慢变成一种写实艺术。具体的体系那可以看看右边这件作品。 另外,希腊神话中“神人同形同性”的思想观念使神具有人的面貌和情感,成为促使艺术与生活息息相通的有利因素。 这在以后的罗马,便继承并发展了这方面的观念与形式。. 掷铁饼者 中世纪的艺术可谓独特,它沿着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路线上走,而是回到了东方艺术的古埃及,变得不具体,不写实。在题材上,直接表现裸体和肌腱的作品并不多见,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不妨看下这张画(圣母像)呆滞而又抽象的面孔,甚至是带有痛苦的表情。许许多多程式化的表达都出来了。这是因为中世纪的欧洲是一个宗教统治的时期,他们认为我们的身体与生俱来的就带有罪过。于是便主张修身、禁人欲。当时基督教文化追求悲壮感、神圣感、抑制尘世 圣母像 欲望等审美标准及伦理准则。到文艺复兴时期,一些杰出的人士,开始反对教会统治,人文意识逐渐萌发,从他们的观念里,“认识万物之灵的尺度”。把人从宗教的束缚中拉到一个从所未有的高度,在艺术上,他们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的理念,同时也继承了中世纪艺术的某些优点,于是便有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单就绘画艺术来说,这时期的精神宗旨是理想化唯美化。形式语言上,分为两大块。在造型上讲究透视、解剖,造型观上追求再现,强调逼真,也就是古希腊时期主张的模仿论。在色彩上强调股有色体系,注重素描语言在色彩当中的额体现。因此也被成为素描色彩。内容与古希腊,古罗马基本上相同,即宗教题材、神话、历史事件及人物、现实人物。这些思想观念与表现形式,在达芬奇著名的作品最后的晚餐里面有较为系统的体现。 最后的晚餐近代艺术在近代艺术中,我大致以新古典主义为例。新古典主义,希望以重振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为信念。强调精神的宁静,理性的节制。延续了古典主义,讲究结构的均衡、明晰和秩序,反对情绪的渲染,以及内容和形式的过渡。形式语言上,静态构筑比动态构图受到重视;类型的姿态比有个性的相貌受到重视,线描比色彩较被重视,理性的事物比起感官的事物,普遍的事物比特殊的事物较被喜爱。在绘画领域,著名的有大为,代表作有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拿破仑加冕画面宏大气,魄雄伟,构思巧妙。 拿破仑加冕 在建筑领域,在17世纪,为了加强统治,法国国王鼓吹唯理主义,提倡有组织秩序的古典文化,这种政治思想对建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基于这种思想,其表现形式十分注重几何学的应用,透视学和比例、以及对称,主从关系,突出中心和规则的几何体形,外形端庄雄伟,内部极其奢华,在空间效果和装饰上有强烈的巴洛克风格。现代艺术由于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现代艺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当代艺术的观念当中,存在作为美的规定性,美学思想在存在之维度与境域上展开,主要体现在超越形式回归存在。贝尔认为,一切视觉艺术都必然具有某种共同性质,没有它,艺术就不成其为艺术,而艺术的这种“共同的性质”,在贝尔看来,这种“有意味的形式”,既不同于纯形式,当然贝尔也没有完全放弃形式,也有别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在现代艺术领域,关于美与艺术的一些根本问题已走出传统的限制,进入存在领域。在绘画艺术上,由于工业技术的进步,画家们有条件从室内走向室外,于是就有了绘画的巨大变化。总体特点 ,从观念上讲,本世纪初,艺术上全面打破了以往的传统,主张个人创造力与想象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个接一个地交相出现。强调在创作时以理论及思想先入为主。从形式语言上来说,造型主张几何化、抽象化,色彩上主观化。从印象主义画派来讲,在十九世纪晚期以来,受到注重形式语言内在表现力,张扬个体想象力和情感的反印象主义潮流冲击。在印象派鲜活、生动的瞬间视觉表达基础上,以另一种独特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真实”,讲求对空间、形状、色彩、线条和构图等基本形式要素的审慎和理性分析,在新的基础上,创造表现主体情感冲动与精神理想的形式对等物。比如梵高的星空。这幅星空,从形式语言上讲,以快速密密麻麻的笔触点成。表现出他画这幅画的情绪是很强烈的(或许是激动,或许是愤怒),以绚丽的色彩和特殊的构图(经过精确的计算.画中以树木衬托天空,以获得构图上微妙的平衡),表现出复杂而又真实的额内心世界。具有很强烈的震撼力。另外在新生代前卫艺术家,以及野兽派、立体主义、表现主义、未来派等都对现代绘画艺术做了深刻探讨。 星空从建筑方面来讲。总体特点,在形式语言上,材料主要体现在混泥土、钢材与玻璃的应用上,这个比如水晶宫、埃菲尔铁塔包豪斯校舍,造型上,反对古典那种繁复的风格,崇尚几何化,简便。设计观念上的共识,就是要能够容纳大量人群活动的宏大空间,要结构坚固,能抵御火灾,建造成本合理等,建筑的实用价值、功能、经济性,成为建筑设计的决定性因素。另外,建筑设计也几乎共同展现出对自然的关注。赖特主张“不但要在建筑设计中融入自然形式,更应该让它成为整个建筑设计理念的基础”。在这方面,充分体现在其代表作流水别墅。风格派主张“通过纯粹造型手段,揭示自然中隐含的普遍秩序”。这体现在起代表作施罗德之屋。国际风格的柯布西埃则主张,有效利用自然环境资源的工具,让建筑在其中占主导地位。这体现在其代表作萨伏依的别墅里等等,这些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展现出对自然的思考与高度关注,这和绘画有着同样的趋势,关注自然。 流水别墅 斯德罗之屋 萨伏依的别墅当代艺术 在一战之后,由现代转向后现代乃是西方思想自身的发展使然,在这一观念的历程中,观念的规定性由存在变成了语言。后现代消解了近现代的审美观念念与艺术观念,其思想的根本特征是解构性的,表现为不确定性、零散性、非原则性、无深度性等,并且出现反形式的倾向。在绘画领域,许多当代性艺术流派相继出现。其中有达达主义,抽象主义,普普艺术等。就依达达主义来讲,在他们的观念里,欧洲的传统文化价值已经是去了意义,这种厌弃的心理,对传统形式文化的伤感和虚伪有难以控制的愤怒,从而表现出一种发艺术的精神和嘲讽的态度来传达心中虚无主义的呐喊。具体的代表作有杜尚的泉。抽象艺术一般被认为是一种不描述自然世界的艺术,它透过形状和颜色,以主观方式来表达。主张从自然中抽出耨写性质的刑天来构成画面。是超现实主义和抽象结合的产物。著名的有波洛克。泉总结通过学习和总结,便会发现,在研究世界艺术史的过程中,你会不自觉地去研究作品所处的年代以及背景,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与审美观念是怎样的,这些观念是如何影响作品所呈现的形式。这是你会发现一个重要的规律,其实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所表现的形式是有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审美观念来引导的,甚至可以说,作品的形式是由他们的观念来决定的。两者是相通的,也就是说,一部艺术史其实就是一部观念史,形式是观念的一个承载体。他们在相互的作用下,共同促进了艺术的演变,是我们的艺术充满了张力。于是便可以有了这样一种研究史论的方式,通过深入作品的表现形式,即可大致了解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审美观念。(这就回到了我刚谈原始艺术时所作的研究方法。)只有将两者不断地相互转通。才能真正地了解艺术史,融贯艺术史。另外,有一个重要的学习心得,一定要记得,史为今用。研究艺术史不可能只是单独地研究艺术史,这样就学得不够活。既然观念引导形式,甚至决定形式,那么学纯艺术的人士来说,要想使自己在绘画方面有所成就,就一定要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