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传说与孙悟空形象.docx_第1页
石头传说与孙悟空形象.docx_第2页
石头传说与孙悟空形象.docx_第3页
石头传说与孙悟空形象.docx_第4页
石头传说与孙悟空形象.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头传说与孙悟空形象摘要: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颇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是全书中最吸引人的英雄人物。它是一个从石头中出生,集天地灵气的纯洁无污的形象,是动物性、人性、神性完美结合的艺术典型。他热爱自由,勇于反抗;他见恶必除,除恶务尽,不畏艰险,有着顽强的斗志。他不趋炎附势、不畏神权。关键词:石头 西游记 孙悟空 形象目录石头传说与孙悟空1一、引言:2二、孙悟空与石头崇拜3三、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3(一)引言3(二)孙悟空的形象特征4(三)孙悟空的悲剧命运5(四)孙悟空形象对后世的启示7四、结语五、参考文献11一、 引言: 西游记是我国优秀的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在我国文学史上是一本浪漫主义色彩较浓的小说,全书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形象,突出了战斗性的主题,同时把孙悟空的形象提到了全书首要的地位。 孙悟空是一只破石而生的美猴王,无父无母,他纵身一跳,在那水帘洞中,铁板下发现了一个“洞天福地”,领着群猴过着“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间王位所拘束i”的自由生活。因不受天禄,大反天宫,惹了一场灾难。为消灾脱难,转拜佛门,终成正果。在困难面前,他机智勇敢,顽强斗争,善于应付各种妖魔鬼怪。西天取经路上,他立下汗马功劳,可以说离了他是寸步难行。二、 孙悟空与石头崇拜我国关于石头崇拜的文化传统由来已久,淮南子修务训即称:“禹生于石。”汉书武帝纪颜师古注引淮南子,又称禹的儿子启也生于石: 禹治洪水,通轩辕山,化为熊。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声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作熊,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生启。石头不但可以补天,还可以治水。而石头的传说也一直被被华夏民族视为人类苦难的拯救者,幸福生活的创业者,美好未来的开拓者。作者有意赋予这个艺术形象以民族文化的基因,在传统文化的薰陶下,我们民族形成了一种喜爱以石头为象征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如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庄子宣称:“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庄子秋水)我国宋代著名画家米带也以癖性好石著称。宋高僧传卷九唐南岳石头山希迁禅师称,唐高僧希迁,师事六祖慧能高弟行思。天宝初,居衡山南寺,寺东有石,其状如台,乃结庵其上,时号“石头和尚”。石头成了他们表现自身梁傲不驯,刚强不屈的思想品格的化身。石头还意味着情深意坚。如文选晋代潘安仁金谷集作诗:“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唐代杜牧樊川集卷2奉和门下相公送西川相公兼领相印镇全蜀诗:“同心真石友,写恨蔑河梁”。孙悟空就是从一块具有灵气的石头中降生,体现了石头具有母体的生殖功能。三、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一) 引言西游记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丰富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历来为人称颂,使其成为中国神话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不朽的丰碑!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力令人无不为之惊叹!西游记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成功地创造了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其形象的塑造亦最为成功。西游记中孙悟空神通广大、足智多谋、视皇权为无物、勇于造反、积极乐观、至情至性,反映了人类本性的自由,亦因此而成为许多人理想的象征和寄托。(二) 孙悟空的性格特征一、孙悟空是动物性、人性、神性完美结合的艺术典型1、孙悟空的动物性 在宝林寺,僧官一见他就说“真个是生得丑陋:七高八低孤拐脸,两只黄眼睛,一个磕额头;獠牙往外生,就像属螃蟹的,肉在里面,骨在外面”(三十六回)。在黄风岭王老者家借宿时,王老者形容他是“拐子脸,别颏腮,雷公嘴,红眼睛的一个痨病魔”(二十回)。这都能说明孙悟空是一只实实在在的猴子。尽管他学会了七十二变,但猴子的自然属性依然改变不了:一是红屁股,在唐僧师徒三人被金角大王捉住,悟空变做妖母去救,而八戒一见就道:“弼马温来了。那后面就掬起猴尾巴子。”后边又说:“你虽变了头脸,还不曾变得屁股。那屁股上两块红不是?我因此认得是你。”(三十四回)二是尾巴,与二郎神打斗时他变成小庙,“他大张着口,似个庙门;牙齿变做门扇,舌头变做菩萨,眼睛变做窗棂。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做一面旗杆。”(六回)。三是猴子的本能,在听菩提祖师讲道时,孙悟空在旁闻讲,“喜得他抓耳挠腮,眉开眼笑。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二回)。这些动作,都表现出他是一只活生生的猴子。2、孙悟空的人性作者塑造的孙悟空这一艺术形象,完全具备了人的性格品质,心理特点。(1)他追求自由,敢于反抗,勇于奋斗。他历尽千山万水,出海访仙学道,希望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为了不让阎王老子暗中管着,保持长生永久,他闯进地府索取生死薄,勾销猴类名字,又打出“齐天大圣”之旗,要做一个与天地山川“齐寿”的大王,更要做一个与天地神佛齐平的大圣。(2)秉性骄傲,争强好胜,略显无赖虚伪。面对如来佛祖的发问:“你除了长生变化之法,再有何能,敢占天宫胜境?”他认为十万天兵天将都耐何不了自己,何妨如来,便道:“我有七十二般变化,万劫不老长生。会驾筋斗云,一纵十万八千里。”(七回)殊不知这些功夫在神佛上界也不过是个雕虫小技。每遇到妖怪,他先把自己大闹天宫的“丰功伟绩”炫耀一遍,再称对方或是妖怪,或是晚辈,奈何不了妖魔鬼怪时也容不得别人小看,争强好胜的性格表露无遗。入住水帘洞后,众猴们都陶醉于快乐之中,他却一人端坐在上,“列位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何不拜我为王?”这种名至实归的背后掩盖不住的是他的逞强好胜,好出风头的顽劣性。在日值功曹化作樵夫告诉他平顶山妖怪厉害时,孙悟空暗想:“且等我照顾八戒一照顾,先着他出头与那怪打一仗看。若是打得过他,就算他一;若是没手段,被怪拿去,等老孙再去救他不迟。却好显我本事出名。”(三十二回)可见他有时怕战不过妖怪,坏了自己的名声,不惜牺牲别人的名誉,内心的虚伪大大超越了兄弟之间的情义。孙悟空靠着泼皮胆量掌管着许多虎狼獐豹,坐上了花果山大王的座位,他和真正的市井无赖一样不愿接受任何约束。在龙宫索要如意金箍棒后,又要披挂一副,龙王说没有时,他却说“一客不犯二主。若没有,我也定不出此门。”当龙王让他到其他地方寻寻,他又道:“走三家不如座一家。”,“真个没有,就和你试试此铁!(三回)”本来受人宝贝,就该说声谢谢,可孙悟空不但不说,反而索不到还要动粗,浑然一个无赖形象。(3)聪明机智、勇敢调皮 。在对付妖怪时,他有很巧妙的方法,就是钻到妖怪肚子里,打滚、踢腿、上窜下跳,疼得妖怪满地打滚,不停求饶。等他决定出来的时候,知道妖怪乘机要咬,便机警地用金箍棒探路,反叫它迸碎了门牙,使它无能为力,束手就擒。这些都活脱脱地展现了悟空的机警和聪明,悟空的这些性格特点都体现了人调皮的本性。3、孙悟空的神性孙悟空是神,他战胜困难,克敌制胜,大都是凭借着七十二般变化,和手上使的那根要大就大、要小就小、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还有他那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他蔑视貌似强大的天国威严,敢在玉皇大帝面前傲立,自称“老孙”,叫玉帝为“老官儿”;为报复王母娘娘不请他参加蟠桃大会,就来了个“乱蟠桃”,还因酒醉误入兜率天宫,在太上老君丹房中大嚼金丹,不屈十万天兵天将,打烂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又是一场大闹,使得“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大天王无影无踪”;甚至白骨精变成女子、老太太、老翁,三次戏耍唐三藏,都没能逃过悟空的火眼金睛,被他一一识破。这些事情,决不是一个平常的凡人所能做到的,也正是靠着神通,孙悟空才能闹得天宫,才能除妖降魔,才能取回真经。所以,孙悟空是一个猴、人、神三者完美结合的艺术典型。猴,表现了他的动物性;人,表现了他的社会性;神,表现了他的传奇性,是一个被理想化了的神话英雄。在取经路上,悟空与妖魔的斗争,不仅凭的是神通,还凭借着机警和聪明,反映了劳动人民要铲除世上一切恶势力的美好理想和强烈愿望。同时也反映了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因此,他这个形象一直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孙悟空是一个不畏神权、有着顽强斗志的叛逆人物形象(一)不屑神佛等统治权威,桀骜不驯1、孙悟空对天神们常常出言不逊。在冥府,他使十殿阎王躬身作揖。对慈悲的观音菩萨,孙悟空敢骂她“惫懒”,咒骂她“该她一世无夫!”在应允观音菩萨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时,要求答应他“叫天天应,叫地地灵”。他还骂如来佛是妖精的外甥。因此,在取经途中,他经常驱遣山神土地,四海龙王,值日功曹前来效劳,若稍有拂逆就嚷着“伸过孤拐来,各打五棍见面,与老孙散散心。”有时仅为欺骗两个小妖,他便要玉帝闭天,“若有半声不肯,即上灵霄殿动起刀兵。” 所以,连玉帝也无可奈何地“只得他无事,落得天上清平是幸”,终于默认他“犯上”的要挟。2、孙悟空不承认神的王国的任何权威。见了玉皇大帝竟然躬身不拜,自称为“老孙”。因封了个“弼马温”的虚衔而大闹天宫,奋起反抗,与玉皇大帝论高低。天庭的大兵压境,他仍不屈服,最后提出他的最高纲领:“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叫玉帝让出天宫,并称“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清平!”后来,众神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他投进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来烧炼。七七四十九天,却炼得他火眼金睛,还蹬倒了八卦炉,把老君摔了个倒栽葱,打得那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形。虽然最终孙悟空还是跳不出如来佛祖的手掌心,被压在五行山下,但他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一一泡猴尿,亵渎了威严的神佛iii。3、对人间之王,他更是蔑视。他对乌鸡国国王说:“老孙若肯做皇帝,天下万国皇帝都做遍了。”朱紫国国王生病,他用马尿和药丸给国王治病。这种无法无天的行为,体现了孙悟空敢于挑战权威的反抗精神。什么玉皇大帝,什么神仙佛祖,在孙悟空眼里,都比他高贵不了多少,他和他们没什么高低贵贱。 (二)勇于斗争 、坚忍不拔,有着顽强的斗志他在西天取经路上面对重重困难,顽强不屈,百折不回,直到最后胜利。红孩儿的三昧真火,烧的他九死一生;他依然抖擞精神,强行索战。在小雷音寺群神被擒,他却孤军深入,被关在妖怪的金铙中险些闷死,仍旧与恶魔相斗;在车迟国与三位充当国师的妖怪斗法;在火焰山三借芭蕉扇等,都充分体现了悟空遇到困难从不气馁、从不服输的斗争精神。他不象唐僧那样动不动涕泪交流,也不象八戒那样爱说丧气话,动不动就“分行李”、“散伙。在五庄观,由于孙悟空偷吃了人参果,推倒了人参树,师徒四人接连两次被镇元大仙擒住,进行严刑拷打,并要下滚油锅。孙悟空乐呵呵的,不当回事儿,以游戏的态度和手段对付这酷刑。当师徒四人被青毛狮子怪、黄牙老象和大鹏雕擒住以后,唐僧、八戒、沙僧都放声大哭,而孙悟空却笑容满面,没有一点悲观情绪。在第六十五,六十六回中。唐僧师徒误入黄眉老佛假设的小雷音,遭了难。孙悟空为救出师父、师弟,完成取经的大业,几次三番与黄眉怪较量,战斗失败,失败再战,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实践表明:跟妖怪斗争的次数越多,他的战斗欲望就越强烈;他跟妖怪纠缠得越久,斗争的经验就越丰富,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战斗意志和充沛的战斗热情。三、孙悟空是一个爱憎分明、有胆有识的江湖好汉形象他仇恨一切兴妖作怪,残害人民的妖精魔怪,他对受苦受难的群众和一切善良的人们却有着深厚的感情。正如车迟国的众僧所称颂的:“专秉忠良之心,铲除人间不平之事”,“济困扶危、恤孤念寡。”他为车迟国的五百名无辜和尚解除了灾难;在比丘国,他降服了白鹿精,救出了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孩的性命;在隐雾山打死了豹子精,救出了贫穷的樵夫;他三借芭蕉扇,熄灭了火焰山的大火,既开通了西行的道路,又解救了当地人民的困苦。他对唐僧总是委曲求全,哪怕是自己受尽委屈,对取经的事仍然竭忠尽力,对唐僧也一如既往地爱护关心。对猪八戒,他虽然不时挖苦讽刺,有时也捉弄一番,却是善意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取经队伍团结。可是他对害人的妖精,却毫不留情。三打白骨精时,尽管唐僧念紧箍咒使他头痛难忍,甚至用断绝师徒情义的手段来阻止,仍然动摇不了他除恶务尽的决心。孙悟空形象这一特点,寄托了古代人民要彻底铲除邪恶势力的强烈愿望,表达了广大人民要求团结斗争争取自身解放的坚强决心。 其次,孙悟空还具有超凡的智慧,卓越的才能,洞察一切的眼力和清醒的头脑,有胆、有才、有识。在菩提祖师处学得了七十二变和翻筋斗的高明本领,在太上老君的炼炉中,炼就了火眼金睛,在龙王处讨得如意金箍棒,于是,他具有了降妖伏魔的神通。但他不因为自己神通广大就放松警惕,或不动脑筋,相反他能够在异常复杂的情况下敏锐地发现疑点,寻根究底,揭穿妖魔的伪装。他善于观察了解,经常找当地山神土地查询情况,或用火眼金睛观察动静,或变成各种小飞虫到魔洞内部去探听虚实。他还善于运用各种巧妙的战术来战胜妖魔,或钻进妖魔肚皮,或变成妖魔的亲友,或夺取他们的法宝,或捣毁他们的巢穴。什么妖魔鬼怪,什么美女画皮,什么刀山火海,什么陷阱诡计孙悟空都不惧怕。尽管这些妖魔形态不一,变化多端,有着各种各样的社会背景,最终还是被孙悟空凭着那双炼就的火眼金睛识破他们,被打的落花流水。他的胆量是超人的,明知山有妖,偏向妖山行,任何刀山火海,隐洞暗穴,他都是视若等闲。他在比丘国,悟空得知妖怪要用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的心肝煎药,而悟空却要取妖怪的黑心煎药,降伏了妖怪,解救了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孩子的性命;在隐雾山打死豹子精,救出了贫困的樵夫;他三借芭蕉扇,熄灭了火焰山的大火,开通了西行的道路,解救了当地人民的困苦;在宝象国,黄袍怪的两个儿子年纪虽小,但悟空认为长大后必定会成为妖怪,像黄袍怪一样为害一方,悟空摔死了他们,既是为降服黄袍怪,也是除恶务尽,斩草除根。他总是无往而不胜。孙悟空的斗争艺术,凝结着古代人民丰富的斗争经验和卓越的智慧。孙悟空除妖要么是因为妖怪阻碍了取经道路,要么是因其危害百姓,悟空就“专秉忠良之心,与人间报不平之事,济困扶危,恤孤念寡 ”。所以他与妖怪的斗争是正义的,也是生动、积极的。八戒称他“听见说拿妖,就是他外公也不这般亲热”;在乌鸡国,他听说国王的魂魄前来伸冤,十分兴奋:“分明是照顾老孙的一场生意”;可见,悟空扫荡妖魔鬼怪,不仅是为了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也是为一方百姓除害,这种锄强扶弱、打抱不平的所作所为,给读者树起了一个典型的江湖好汉形象。(三) 孙悟空的悲剧命运一、本性与现实的冲突决定了孙悟空命运的悲剧性(一)、孙悟空的本性孙悟空“灵根孕源流出”,乃“天产石猴”,孕育出孙悟空的花果山是未受任何污染、束缚、绝对自由的大自然,孙悟空系大自然之子,其自由平等的观念是与生俱来的,追求平等亦是本性使然,这在孙悟空早期的生活历程中有很好的印证。早期的孙悟空生活在一个完全自由的社会空间中,那里没有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同类之间完全自由、平等,社会关系高度自由。孙悟空因发现了水帘洞而被众猴推举为“美猴王”, 一切率性而为,过着“不伏麒麟管,不伏凤凰辖,又不伏人间王位”的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在这样的生活中,孙悟空与众猴的地位平等、关系和谐,孙悟空自由、平等的本性在早期的生活中得到最好的体现。孙悟空追求自由、崇尚平等的本性是与生俱来的,当然这样的思想是为他所处的环境所不容的,是“离经判道”的,亦为其后来的悲剧形象奠定了基调。孙悟空从师菩提,学成了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的功夫,从龙宫得到了金箍棒,至此他变的神通广大、法力无边,这为他后来对不平等现实的反抗提供了基础,亦加深了其人物形象的悲剧性。(二)、早期与现实抗争的胜利孙悟空最早的现实抗争源于寿命问题。孙悟空虽然神通广大,但因其无资历名望,生死归阎王管辖,当他到了定数后,“勾魂鬼”即来勾魂,他一怒之下,打死了“勾魂鬼”,在阎罗殿上痛斥阎罗王,并强行勾销了自己和整个猴族在生死薄上的名字,他为自己生命问题的平等而进行了第一次的抗争并取得了胜利。当然,这是最基本层次的抗争,亦是今后更高层次抗争的铺垫!更是悲剧的开始!由于孙悟空大闹地府,触怒了天庭,玉帝为了阻止孙悟出空的造反,为了维护天庭的秩序,将孙悟空骗上天庭并封其为“弼马温”。明白真相的孙悟空勃然大怒,怒斥玉帝“轻贤”、“不会用人”,遂离开天庭,并在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开始了其为追求地位平等而进行的抗争!欺骗不成,玉帝开始了对孙悟空的武装镇压!面对巨灵神率领的镇压队伍,孙悟空毫不畏惧,言称“老孙有无穷的本事,为何教我替他养马?你看我这旌旗上的字号,若依此字号升官,我就不动刀兵,自然的天地清泰;如若不依时间,就打上灵霄宝殿,教他龙床定坐不成!”彰显了其对地位平等的要求!更是对昏庸玉帝摧残人材的怒斥!李天王率领的镇压队伍被孙悟空打败后,玉帝对其招安,虚封孙悟空为“齐天大圣”。至此,孙悟空在早期的斗争中取得了全面的胜利!这一阶段的斗争是孙悟空为追求地位平等而进行的斗争,亦是其为要求更高层次上平等而进行斗争!虽然孙悟空取得了胜利,但以一人之力而面对强大的天庭,胜利只是暂时的,其失败的命运是注定的!因而注定了其人物形象的悲剧性!(三)为追求地位平等而进行的斗争彻底失败,孙悟空的命运悲剧由此开始。由于天庭的蟠桃会没有邀请孙悟空,孙悟空深感污辱,因而大闹蟠桃会,偷吃仙果、仙酒、金丹,轰轰烈烈地大闹了天宫,由此亦犯下了天庭十恶不赦的大罪。玉帝恼羞成怒,开始了血腥的武装镇压,最终玉帝请出了如来佛祖,法力无边的如来佛祖制服了孙悟空,并将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历尽岁月沧桑,饱受风霜之苦。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孙悟空不得不接受了天庭的安排保取唐僧去西天取经。在取经的路上,观音将“紧箍”经唐僧之手戴在孙悟空头上,孙悟空如不服管教,唐僧即念动紧箍咒语予以惩戒,至此孙悟空沦为了天庭皇权的奴隶,完全失去了自由,命运的悲剧亦由此开始!曾经叱咤风云、大闹天宫的孙悟空,被统治者压在五行山下,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为求身体的自由,孙悟空终于向天庭皇权低头,屈辱地接受了统治者的安排,答应为统治者效力。这难道不可悲吗? 每一个人都有追求自由的欲望;但是追求个人自由不能破坏社会的基本秩序,否则必然招致失败。孙悟空想融入天庭的皇权社会,得到天庭皇权社会的承认,却又想无限制地发展自己的自由,因而必然会有大闹天宫的失败!孙悟空要想融入天庭的皇权社会,那么他就必须遵守天庭皇权社会的基本准则!他必须失去他所渴望的自由!必然要被戴上紧箍!这是其皈依皇权佛教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孙悟空为追求自由、平等必然会导致其同至高无上的皇权发生冲突,不可避免要与当时根深蒂固的等级制度相对立,而统冶者亦绝对不会允许孙悟空这样的叛逆者存在,二者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二者之间的斗争是必然要发生的;孙悟空足智多谋,有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功夫,确实神通广大,但他只是孤身一人斗争,而他的对手却是强大的皇权天庭,双方的力量差距是悬殊的,斗争的结果孙悟空的失败亦是必然的;孙悟空最终对天庭皇权丧失斗志、放弃反抗、屈身为奴。孙悟空的悲剧命运是必然的,孙悟空的悲剧形象亦是必然的!二、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是悲剧的高潮西游记的第十三至一百回,由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四十一个故事组成,以师徒四人到西天取经为线索而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护送唐僧西天取经的艰辛历程。西天取经途中,师徒四人斩妖斗魔,历尽劫难,终于到达了西方天竺国灵天, 如愿见到了佛祖如来并取得了真经,将真经护送回东土后,四人终于修成了“正果”。在西天取经的过程中,孙悟空要保护真假不辩、善恶不分的唐僧,接受唐僧的领导!取经途中,孙悟空不仅要遭受耳软心慈、人妖不分、贤愚不辨的唐僧的折磨,还要遭受又蠢又懒、贪吃好色的猪八戒的不时奚落与诬陷!在西天取经的途中孙悟空蒙受了许多不白之怨,显然心高气傲、崇尚平等的孙悟空是无法忍受的!虽然孙悟空多次曾因不堪忍受怨曲而愤回花果山,但却又一次次地回到了唐僧的身边,继续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因为他要成“正果”, 为了要成“正果”,他不得不放弃本性对平等、自由的向往!虽然曾由于本性中对自由、平等向往的一次次闪念使他曾一次次地离开唐僧,但他一次次地压抑了本性对自由、平等的向往,一次次地又回到了唐僧的身边!儒家的仁政思想、忠孝观念在孙悟空的身上从无到有并逐渐增浓。历尽磨难的孙悟空最终完全放弃了反抗,彻底为统治者异化,完全成为统治者的工具!终于修成了正果!孙悟空要成“正果”就必然要成为统治者的工具!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是天庭皇权分配给孙悟空的必须完成的任务!孙悟空已经同天庭的皇权斗争过了,他知道自己不是天庭皇权的对手!如果孙悟空不完成这个工作,天庭皇权就会毫不留情对他再次进行镇压,他很可能会再次处于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境地!正是摄于天庭皇权的威力,孙悟空放弃了本性对平等、自由的渴望,放弃了反抗,最终彻底为统治者异化而成为统治者的工具!这难道不可悲吗?孙悟空的西天取经是向天庭的皇权社会秩序的皈依,那么,其所皈依的天庭皇权社会秩序是正义的吗?沙僧只因失手打碎了玻璃盏,即被玉皇大帝判处死刑,后虽经人讲情免除了死罪,却被打了八百下后贬到流沙河变成妖怪模样,“又教七日一次,将飞剑来穿我胸胁百余下方回”。凤仙郡郡主只为斋天时“将斋天素供,推倒喂狗”,玉皇大帝即罚凤仙郡大旱三年,致使凤仙郡的百姓“三停饿死二停人,一停还似风中烛”。阴司的崔判官因私废公而为唐太宗增加二十年阳寿!佛祖如来竟然包庇其忠实奴仆阿傩、迦叶!而那些为玉皇大帝所管辖的人间帝王们则更加残暴无比!灭法国国王只为“有僧谤了朕”即许下罗天大愿“要杀一万个和尚”!比丘国国王要用一千多个小儿的心肝做药引给自己治病!车迟国国王因为和尚祈雨不成功就捉拿和尚为道士服劳役,致使二千多名和尚“死了有六七百,自尽了有七八百”!祭赛国国王因为宝塔上的舍利子佛宝而大兴冤狱,三代和尚被打死了两代!致使地狱中“尽是枉死的冤业”、“孤寒饿鬼”!西游记中皇权的最高统治者们无限自由,普通民众毫无自由可言!这是一个没有公理、没有正义、残暴的、黑暗的社会!是一个应该被推翻的腐朽王朝!孙悟空皈依这样的天庭皇权社会不可悲吗?孙悟空在西天取经路上的降妖伏魔,英勇无比,有人因此而认为西天取经是大闹天宫的继续和发展,由此而认定孙悟空是一个“喜剧英雄”!固然西天取经路上的孙悟空降妖伏魔、英勇无比,往昔大闹天宫的英勇神武依稀可见,但是,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是天庭皇权交给孙悟空的任务,换言之,他是在为天庭皇权服务!他的降妖伏魔是在铲除天庭皇权的统治者身边的坏人,他的英勇神武、所向披縻说明他做为天庭皇权统治工具的得力,亦意味着天庭皇权的更加稳固!有人认为西天取经途中的孙悟空对神佛依然桀骜不驯,但是他敢反抗吗?他不是仍在忠实地为天庭服务吗?他的言语冲撞只是其残存的一丝傲气,根本无法撼动天庭皇权,或许这亦是天庭皇权对其言语冲撞不予计较的原因!孙悟空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过程是磨尽其风芒、彻底为统治者所同化的过程,更是一个可悲的过程!孙悟空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过程,是压抑其本性对自由、平等向往到接受皇权佛法规范的过程,是磨尽其风芒、放弃反抗到安于现状的过程,更是其从当初的叛逆者到完全成为统治阶级工具的异化过程!最终被彻底异化的孙悟空为统治者接纳,授予了“斗战胜佛”的荣誉称号,悲剧达到了高潮!悲剧,即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然而人们却愿意为了圣洁的爱情而不惜牺牲生命,人们更为了追求自由而不悯舍弃自己的生命和爱情!孙悟空从大闹三界(主要是大闹天宫)到被迫护送唐僧西天取经,从挥舞金箍棒与天庭抗争到自觉的口宣佛号,从昔日的“齐天大圣”到被天庭封为“斗战胜佛”, 孙悟空的生活历程是其从当初反抗封建儒家王朝到为封建儒家王朝彻底异化而成为儒家王朝统治工具的屈辱历程!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中,悲剧人物多是以生命来向一种旧制度、旧思想体系抗争,随着悲剧人物的生命牺牲,悲剧即随之完成。孙悟空付出了自由被彻底剥夺的代价,而悲剧却仍在继续,因而孙悟空是一个更深层次上的悲剧形象!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生活于明代中后期,当时皇帝昏庸、宦官专权、特务横行、百姓生活困难,是一个封建政权专制、政治腐败的时代!吴承恩低贱的家庭出身,不得意的生活经历,加之目睹当时社会的黑暗,使他对当时的社会现状极为不满。他希望改变当时的颓败社会局面,但是他无能为力,因而他只能希望于英雄的出现!孙悟空就是吴承恩心中的英雄!那时我国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已经萌芽,产生了新兴市民阶层,新兴市民阶层已经萌生了追求自由、张扬个性、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反对封建等级观念等思想,新兴的市民阶层为了挣脱封建的束缚,期望着能够打破或调整当时封建等级格局,要求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来求得发展,从而能够在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生活中拥有合法地位!孙悟空的思想无疑反映了这样的时代要求。吴承恩的西游记正是艺术地反映了当时这一特定的历史现象。明代中后期新兴市民萌生的对自由平等的要求必然要对顽固僵化的封建等级制度产生冲击,尽管当时的封建社会制度已经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当时新兴的市民阶层要求权力和财产的再分配体现的是解放生产力的进步因素,但当时封建社会力量仍处于绝对优势,刚萌芽的新兴市民阶层的力量极为柔弱,因而当时新兴的市民阶层的失败命运是不可避免!悲剧乃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冲突。孙悟空的悲剧,亦正是这样不可避免的时代的悲剧!三、 孙悟空是一个“悲剧英雄”西游记中孙悟空的神通广大、机智勇敢,积极乐观蔑视天庭皇权,为追求地位的平等而大闹天宫;在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途中斩妖除魔,所向披靡!即纵在屈从天庭的安排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途中,毅然体现出了“敢问路在何方”勇敢精神!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虽然深陷悲剧,孙悟空仍然不失为一个英雄!(一)蔑视天庭皇权和等级制度,具有反抗精神 孙悟空大闹天空,视天庭皇权为无物。他第二次见玉帝时,不跪拜,只朝上唱个诺,道声谢恩。他不承认天宫中星相群神的森严等级,而是“不论高低”,“俱以弟兄相待”,“俱称朋友”。孙悟空后来为如来所擒,玉帝将其处死的罪名是“只为心高图铓极,不分上下乱规箴”,即指他目无皇权,破坏君臣之礼,搅乱了天庭上下尊卑的秩序。即纵在其为如来收服被迫皈依佛门而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途中,孙悟空对玉帝、如来佛祖、太上老君等天庭中的最高统治者依然很不恭敬,见面称呼“老官”,“唱个喏”,自称为“老孙”。在向玉帝借天时说“若道半声不肯,即上灵霄殿,动起刀兵!”当他发现兕牛怪原来是太上老君身边的青牛下凡时,就去向玉帝和老君问罪,斥责他们“钳来不严”、“纵放怪物”。在天庭皇权中,玉皇大帝是最高统治者,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不能违背的,而孙悟空却根本不以为然,表现出了极强的叛逆性和反抗精神。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孙悟空是一个英雄!(二)积极乐观、勇敢无畏、不怕困难、敢于斗争 在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途中,尽管历尽了千难万险,但他从不畏惧退缩,总是积极乐观、勇往直前。他不怕困难,敢于斗争,以斗争为快乐,为能斩妖除怪而高兴。当孙悟空听说有妖怪时不是害怕而是高兴,认为是“买卖来了”。 孙悟空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猪八戒赞扬孙悟空是个“钻入地、斧砍火烧、下油锅都不怕的好汉”。为了战胜妖魔,他不知疲倦、不辞辛劳,他曾在金兜山与独角兕大王相斗一天一夜,却是越战越强。即纵失败,也不气馁。在狮狼山孙悟空被妖怪装进阴阳二气瓶中,几乎丧命,但他依然信心十足,毫不气馁。在第七十七回中唐僧师徒四人均被妖怪捉住,唐僧痛哭流涕,八戒和沙僧无可奈何,随唐僧而失声痛哭,而悟空却笑道:“师父放心,兄弟莫哭,凭他怎的,决然无伤。等那老魔安静了,我们走路。”充分彰显出了孙悟空积极乐观、不怕困难的精神!这难道不是一个英雄吗?(三)至情至性,忌恶如仇在西天取经的途中,唐僧常常人妖不分、善恶不辨,常因孙悟空斩杀妖魔而斥责他“不遵善道”、“做恶”,不时对孙悟空宣扬“出家人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千日行善,善犹不足;一日行恶,恶有余”等佛教教条主义的教诲,甚至念动紧箍咒对孙悟空进行惩戒;但孙悟空却始终对唐僧恭顺有加、极为敬爱,他对猪八戒、沙僧亦是关照有加,显示了他的至情至性!孙悟空对残害生灵的妖魔鬼怪毫不留情,坚决除恶务尽!而对被残害的人则扶危济困,救人救物!西天取经途中的斩妖斗魔固然是为了完成取经的任务,但更是其英雄本性的使然!曾经为了追求自由、地位平等而大闹天宫的孙悟空,最终沦为了天庭皇权的统治工具,因而孙空是一个悲剧形象,但孙悟空是一个悲剧形象并不否认他是一个英雄,因为他是一个悲剧英雄!孙悟空为了追求自由、平等而同天庭皇权进行了英勇的抗争,但最终为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而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为求得到身体的自由而不得不屈辱地答应为天庭皇权服务!这难道不可悲吗?在西天取经的途中,儒家的仁政思想、忠孝观念在孙悟空的身上从无到有并逐渐增浓,最终彻底为天庭统治者异化,完全成为了统治者的工具!这难道不是悲剧吗?最终的孙悟空彻底失去了他所追求自由、平等,然而悲剧却仍在继续,这难道不更可悲吗?因此西游记中的是孙悟空一个悲剧形象!虽然深陷悲剧,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孙悟空是一个英雄!因为他机智勇敢、聪明伶俐!因为他有火眼金睛、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功夫,神通广大!因为他积极乐观、勇敢无畏、不怕困难、敢于斗争!因为他至情至性、明辨善恶、忌恶如仇!所以孙悟空是一个悲剧英雄!(四) 孙悟空形象对后世的启发西游记的成功得益于孙悟空形象的塑造,而孙悟空身上“最闪光”之处集中在“英雄性格”这一内在灵魂之上,是时代精神与社会现实碰撞的产物。孙悟空虽是一个神话式英雄人物,但这是作者理想在现实中的超越,他身上所具有的那种富于人性美的英雄品格,反映了那个时代人民群众的普通要求,美好愿望,理想追求。因而这“神话”外衣的内里或多或少地集中了人民群众自身的力量与智慧。在市场经济之旗高高飘扬的现代社会,商潮翻滚,金钱飙升,各种腐朽的封建思想沉渣泛起。加上西方文化思潮的渗透,浸入,体制本身的不完善,不健全,各种邪恶势力猖獗,“卖毒,贩毒,制假,售假,坑蒙拐骗”等等丑恶现象弥漫于社会生活的诸多层面。“道德的滑坡”,“精神的贫血”,“理想的缺失”,也呼唤孙悟空这样的英雄形象的“再生”。 通过研究可以给我们后世很多启示。首先,他有英勇果敢、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这可以作为永远鼓舞我们前进的力量。在他身上反映了人民征服自然困难的顽强的意志、无穷的智慧和不可抗拒的巨大力量。孙悟空这个形象的可贵,在于他总是鼓励人们永不停息地与自然灾害和妖魔鬼怪恶势力进行斗争,摒弃唐僧、猪八戒一类人身上的缺点,给人以鼓舞,值得人们喜爱。其次,他敢于同邪恶势力作坚决斗争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也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同邪恶势力作坚决斗争时,一方面既要与之严格划清界限,特别是思想上要划清界限,保持高度警惕,既不能随波逐流,更不能同流合污。在斗争策略上,不能逞匹夫之勇,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孙悟空在除妖降魔的过程中经常与猪八戒,沙和尚合作且配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尤其是人民群众的力量不能忽视,从而达到最有效地打击邪恶势力。一方面又要与之作坚决,彻底斗争,无所畏惧,不能屈服妥协。对于他们我们既要准备“最狠的心”,又要把握住“最利的刀”,只有在斗争中求得胜利,不能在屈服中求得生存。第三,他有着高度的事业心和顽强的斗志。这对于从事任何事业的人来说,都是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