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中学九年级语文阶段考试卷与答案.doc_第1页
滨海中学九年级语文阶段考试卷与答案.doc_第2页
滨海中学九年级语文阶段考试卷与答案.doc_第3页
滨海中学九年级语文阶段考试卷与答案.doc_第4页
滨海中学九年级语文阶段考试卷与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滨海中学九年级语文阶段考试题卷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 基础知识:(33分)1、根据课文默写:(12分)(1)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 , ” 这两句就是佐证。(2)月下独酌中以明月和身影反衬诗人的孤独的诗句是: , 。(3)左迂至蓝关示侄孙湘中韩愈陈述自己因直言进谏而“朝奏夕贬”的诗句是: , 。(4)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 , 。(5)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 。鱼我所欲也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6分)(1)孔乙己立刻显出tu tng不安的模样,脸色笼上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2)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阴,来yn b树下的幽花芳草。(3)他本来是个整天跑野马的孩子,从早到晚关在家里,难受得屁股下r zu zhn zhn。(4)现在,日月光华,zhu do r d,已经没有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为了防止不再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班全体同学专门开会研究,制定出具体的改进措施。(把“不再”删掉)B、经过开展机动车使用乙醇汽油的活动,使中山的空气更加清新。(把“使”删掉)C、为了搞好这次活动,老师征求了同学们广泛的意见。(把“为了”删掉)D、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把“也”改为“就”)4、用下列词语组成一段话,谈谈你某次旅行,要求至少运用两个词语和一种修辞手法。(80字以内)(6分)驻足 惊叹 惟妙惟肖 美不胜收 心旷神怡 呼朋引伴根据要求完成第56题。(6分)2011年5月1日起,“酒后驾驶机动车”作为“危险驾驶罪”已被列入刑法,为了让大家知道“酒后驾车”的危害,九年级(3)班的同学准备组织一次以“杜绝酒驾”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加。5请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对联式的宣传标语。(要求上下句字数相等、内容对称)(3分)6请你写出“酒驾”的危害,至少两点。(3分)二、阅读(57分)(一)(12分)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7、下列各句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 吾与徐公孰美/孰视之B. 皆朝于齐/朝晖夕阴C. 门庭若市/百里溪举于市D. 时时而间进/挑拨离间8.翻译下列句子。(3分)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9.第二自然段中,邹忌进谏,先以 设喻,再分析 ,最后类比推理,得出“ ”的结论。设喻说理,类比推理,合情合理,效果良好。(3分)10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本文第一段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不为奉承所迷惑。 B本文第二段运用两组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 C本文第三、四段从侧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具有治国之才。、 D本文的主旨是通过邹忌“暮寝而思之”,悟出了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的道理。(二)(14分)有为有不为“为”,就是“做”。应该做的事,必须去做,这就是“有为”。不应该做的事必不能做,这就是“有不为”。 在这里,关键是“应该”二字。什么叫“应该”呢?这有点像仁义的“义”字。韩愈给“义”字下的定义是“行而宜之之谓义”。“义”就是“宜”,而“宜”就是“合适”,也就是“应该”,但问题仍然没有解决。要想从哲学上,从伦理学上,说清楚这个问题,恐怕要写上一篇长篇论文,甚至一部大书。我没有这个能力,也认为根本无此必要。我觉得,只要诉诸一般人都能够有的良知良能,就能分辨清是非善恶了,就能知道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了。 中国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可见善恶是有大小之别的,应该不应该也是有大小之别的,并不是都在一个水平上。什么叫大,什么叫小呢?这里也用不着烦琐的论证,只须动一动脑筋,睁开眼睛看一看社会,也就够了。 小恶、小善,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见。比如,在公共汽车上给老人和病人让座。能让,算是小善;不能让,也只能算是小恶,够不上大逆不道。然而,从那些一看到有老人或病人上车就立即装出闭目养神的样子的人身上,不也能由小见大看出了社会道德的水平吗? 至于大善大恶,目前社会中也可以看到,但在历史上却看得更清楚。比如宋代的文天祥。他为元军所虏,如果他想活下去,屈膝投敌就行了,不但能活,而且还能有大官做,最多是在身后被列入“贰臣传”,“身后是非谁管得”,管那么多干嘛呀。然而他却高赋正气歌,从容就义,留下英名万古传,至今还在激励着我们的爱国热情。 通过上面举的一个小恶的例子和一个大善的例子,我们大概对大小善和大小恶能够得到一个笼统的概念了。凡是对国家有利,对人民有利,对人类发展前途有利的事情就是大善,反之就是大恶。凡是对处理人际关系有利,对保持社会安定团结有利的事情可以称之为小善,反之就是小恶。大小之间有时难以区别,这只不过是一个大体的轮廓而已。 大小善和大小恶有时候是有联系的。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拿眼前常常提到的贪污行为而论,往往是先贪污少量的财物,心里还有点打鼓。但是,一旦得逞,尝到甜头,又没被人发现,于是胆子越来越大,贪污的数量也越来越多,终至于一发而不可收拾,最后受到法律的制裁,悔之晚矣。也有个别的识时务者,迷途知返,就是所谓浪子回头者,然而难矣哉! 我的希望很简单,我希望每个人都能有为有不为。一旦“为”错了,就毅然回头。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12.文章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4分)13. “只要诉诸一般人都能够有的良知良能,就能分辨清是非善恶了。”这是一句 关系的复句,请在下面的选项中选择。(3分)A.并列 B.条件 C.递进 D.转折14.结尾说:“我希望每个人都能有为有不为。”请你举出现实生活中“有为”和“有不为”的例子各一个。(4分)(三)(21分)田野上的白发刘益善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感到心痛。父母都不愿意离开家,家里有猪鸡牛羊,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儿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凉意阵阵。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满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东西便逃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守在田边。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享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那天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到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送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腰也不酸了背也不痛了。望着一口气插完的秧,我禁不住又哭了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15母亲的白发,让“我”“感到心痛”。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6分) 16结合语境,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赏析。(6分)(1)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2)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17. 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6分)1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段中“后来满头芦花”一句用乡村常见的芦花来形容母亲的,白发,突出母亲头发斑白的特征,切合母亲农妇的身份。B第段中“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一句看似闲笔,实则为后文的情节发展作了铺垫。C第段中“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一句,既写出了老鼠的猖獗,又侧面表现出母亲的辛劳。D第段中以“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一句结束全文,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地抒发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四)名著阅读(10分) A武松道:“那厮必然去报蒋门神来。我就接将去。大路上打倒他好看,教众人笑一笑。” 武松大踏步赶将出来。那个捣子迳奔去报了蒋门神。武松却好迎着,正在大阔路上撞见。武松打得蒋门神在地下叫饶。武松喝道:“若要我饶你性命,只要依我三件事!”蒋门神在地下,叫道:“好汉饶我!休说三件,便是三百件,我也依得!”武松道:“第一件,要你便离了快活林,将一应家火什物随即交还原主金眼彪施恩。谁教你强夺他的?”蒋门神慌忙应道:“依得!依得!”武松道:“第二件,我如今饶了你起来,你便去央请快活林为头为脑的英雄豪杰都来与施恩陪话。”蒋门神道:“小人也依得!”武松道:“第三件,你从今日交割还了,便要你离了这快活林,连夜回乡去,不许你在孟州住;在这里不回去时,我见一遍打你一遍,我见十遍打十遍!轻则打你半死,重则结果了你命!你依得麽?” 武松指着蒋门神,说道:“休言你这厮鸟蠢汉!景阳冈上那只大虫,也只三拳两脚,我兀自打死了!量你这个直得甚的!快交割还他!但迟了些个,再是一顿,便一发结果了你这厮!” B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人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鲁达看时,只见郑屠 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弹不得。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19.分别用本名著回目得语句概括A、B段材料的主要情节。(2分)A:_ B:_20.两位主人公打抱不平都是“义”的表现,但两者的目的和“义”是有所不同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21.下面是描写人物的语句,请具体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征。(4分)武松道:“那厮必然去报蒋门神来。我就接将去。大路上打倒他好看,教众人笑一笑。” 武松大踏步赶将出来。鲁达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三、作文(60分)22、请按要求作文。中学生富于幻想,易动感情,在同学们的心灵深处一定会不断地萌发出许许多多的“渴望”,如渴望得到父母师长的理解,渴望有位好友,渴望获得成功,甚至渴望得到一条漂亮的裙子,一本好书等。请以“渴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500字以上。诗歌除外,文体不限。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四、附加题。(10分)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这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这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射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1.解释下列加点才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1)吾悉能志之 志 (2)李生说之曰 说 2.文中划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用“/”标示出需要加标点的地方。(3分)不 然 迨 年 事 蹉 跎 虽 欲 改 励 恐 不 及 矣3.王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4.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3分)滨海中学九年级语文阶段考答案卷班级 姓名 座号 分数 二、 基础知识:(33分)1、根据课文默写:(12分)(1) , 。(2) , 。(3) , 。(4) , 。(5) (6)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6分)(1)( ) (2)( ) (3)( ) (4) ( )3、(3分)( ) 4、4、用下列词语组成一段话,谈谈你某次旅行,要求至少运用两个词语和一种修辞手法。(80字以内)(6分) 5、请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对联式的宣传标语。(要求上下句字数相等、内容对称)(3分) 6、请你写出“酒驾”的危害,至少两点。(3分) 二、阅读(57分)7、(3分)( )8.翻译下列句子。(3分) 9、(3分) 10(3分)( )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12.文章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4分) 13、(3分) 14、(4分) 15母亲的白发,让“我”“感到心痛”。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6分) 16、(6分)(1) (2) 17. 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6分) 18 ( )(3分)19.(2分)A:_ B:_20.(4分) 21.(4分)(1) (2) 四、附加题。(10分)1.(2分)(1)志 (2)说 2.文中划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用“/”标示出需要加标点的地方。(3分)不 然 迨 年 事 蹉 跎 虽 欲 改 励 恐 不 及 矣3.王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4.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3分) 九年级语文阶段考参考答案:1、(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3)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4)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5)必先苦其心志 空乏其身 (6)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2、颓唐 荫庇 如坐针毡 周道如砥3、C4、略(不符合主题的不得分,词语每少一个扣1分,不使用修辞手法的扣2分,语句不通顺和错别字酌情扣分。)5、喝酒不驾车,驾车不喝酒。6、示例:酒驾具有严重的危险性;酒驾严重漠视他人生命;酒驾严重危害公共安全。7.C8. 所有的大小官员和百姓能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人,得上等的赏赐。9.自身经历 齐王的处境 王之蔽甚矣10.D(解析:本文的主旨是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