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综合教育效果分析.doc_第1页
师范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综合教育效果分析.doc_第2页
师范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综合教育效果分析.doc_第3页
师范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综合教育效果分析.doc_第4页
师范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综合教育效果分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师范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综合教育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索师范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综合教育模式。方法以某师范大学的294名大学生为教育干预组,57名大学生作为对照组,实施“五位一体”(学科渗透、课外活动、咨询服务、危机干预、调查研究)的艾滋病防治综合教育,采用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效能问卷评价近期教育效果。结果干预组大学生综合教育前后测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综合干预教育工作还需要持续深入。2.2 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 干预组干预前测试与对照组比较,对照组自身测试前后比较,各因子分和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测试与对照组比较,实施综合教育后,干预组干预后测试知识、态度、行为因子分和总分比对照组有所提高,但效能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映出自我效能感改变的艰巨性与长期性。2.3 干预组干预前后测量某些项目的同意率变化(表2) 总体来看,实施综合教育后,干预组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均有明显改变。表明干预组干预后艾滋病防治态度和行为方面有所提高。表1 干预前后测试因子分、项目分和总分比较(略)表2 干预组部分项目干预前后正确态度行为率比较(略)注:* P0.05,* P0.01。3 讨论 学校教育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在我国的艾滋病教育中,实施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是专家讲座、宣传手册或者通过广播和电视媒体进行宣传等,角色扮演和同伴教育较少。专题讲座、知识宣传等形式比较单一、内容较为肤浅,宣传效果并不理想。目前不少艾滋病防治研究都重在知晓率等知识的传授方面,但艾滋病的流行趋向并不因知识的多寡而停止,在知识人群中的感染率还在上升3。本研究也表明,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获得容易,但行为选择的效能感,这些心理自我变量改善比较困难。学校艾滋病防治教育需要一种更为全面、有效的教育模式。本研究尝试实施了五位一体的艾滋病防治综合教育,尤其强调学科渗透活动中的同伴教育和沟通训练,获得比较满意的结果。通过综合教育和短程训练,大学生们提高了沟通技能,建立良好的艾滋病防治态度和行为。这种注重信息-教育-沟通的综合教育模式符合学校教育实际,值得进一步推广。【参考文献】 1程茂金.全球艾滋病流行趋势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3,04:145-150.2马迎华.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方法J.中国学校卫生,2005,03:261-264.3东红,叶利贞.师范类院校学生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