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学案(学生版)2014.doc_第1页
高考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学案(学生版)2014.doc_第2页
高考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学案(学生版)2014.doc_第3页
高考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学案(学生版)2014.doc_第4页
高考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学案(学生版)2014.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学案【考纲分析】 文言实词考查的基本要求是: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本考点考查的重点是教材中不止一次出现的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些实词,主要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和词类活用。但不是对原来知识的简单回忆,而是考查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近几年来,高考命题多采用三种形式考查实词: 一是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要求选出正确和错误的一项; 二是从古今词义比较的角度,给出四个词,要求选出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或不相同的一项。 三是翻译的句子也以“有无便于设置赋分点的实词”作为标准之一。所以,文言文实词的考查分值应该在10分以上。3、备考策略:注意积累,学会推断【学习目标】 探究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的几种方法,能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准确推测实词词义。【学习过程】课前准备1、回顾所做过的试卷或训练题,想一想自己实词部分的得失经验与教训有哪些。2、大致了解文言实词推断的方法(P155综合考法1)。1、 思考与讨论1 “有飞骑犯法,善才(人名)绳之”,你能准确解释“绳”这个词吗?2(13全国课标卷)“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你能推断出“勒”的意思吗?问:你是用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的?二、方法探究:【探究一】(1) 想一想:解释下列加点的字的意义。1、丰则贵籴(d)( ),歉则贱粜(tio)( )2、尊老在东,何心独飨(xing)白粲(cn)?( )3、(魏王遗楚王美人,楚王甚悦之。夫人郑袖嫉妒,便施“掩鼻计”) 王怒曰:“劓之。”( )问:“籴”“粜”“粲”“劓”的意思各是什么?你是怎么获得的?方法一归纳: (二)字形拓展1、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与 有关2、从“马、牛、羊、豕 、犭、 鸟、虫”者与 有关3、从“(言)、辶(走)、彳(行)”者与 有关4、其他:禾( )贝( )皿( )宀( )穴( )冖( )礻( )舟( )言( )忄( )月( )酉( )米( )系( )纟( )革( )歹( )角( )隹(zhu)( ) (三)试一试1、有牧人御众之才( ) 2、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 )3、迨诸父异爨,东西多置小门。( ) 4、“彀士十万人”( )高考链接: 1、妻马氏,解衣更母湿衣,奉糜食母,抱衾寝母。(09年广东)译文: 2、天台生困暑,夜卧帷中,童子持翣(sh)飏于前。(10年浙江) 译文: 【探究二】(1) 想一想:解释下列加点的字的意义。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 2.风吹草低见牛羊( )3.张良出,要项伯( )问:“倍”“见”“要”的意思各是什么?你是怎么获得的? 方法二归纳: (二)试一试1、崔家顾人刺我,请以闻。( ) 2、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3、昌宗从旁趣说(人名),使速言。( )【探究三】(一)想一想:解释下列加点的字的意义。1.追亡逐北( ) 2.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 4.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5.通五经,贯六艺( ) 6.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问:“北”“弥”“逸豫”“敝”“贯”“攘”的意思各是什么?你是怎么获得的? 方法三归纳: (二)试一试1、带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2、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 )3、忧懈怠, 则思慎始而敬终( ) 4、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5、臣闻逆龙鳞,忤人主,自古以来难,臣以为不难。( )6、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 )7、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 8、谷则异室,死则同穴。( )高考链接: 1、翻译下文中画线部分。(10分)(2013年 福建卷)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论语述而)译文: 2、 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2014新课标卷)译文: 【探究四】(1) 想一想:解释下列加点的字的意义。1、振巩昌、临洮饥民(2013新课标1) ( )2、录功进左副都御史(2013新课标1)( )3、自幼好学,善属文(2014新课标卷1)( )4、永和阴遣人以利动公(2013辽宁卷)( )方法四归纳: (二)试一试 1、上欲封昙首等,昙首曰:“近日之事,衅难将成,赖陛下英明速断,故罪人斯戮。臣等虽得仰凭天光,效其毫露,岂可因国之灾,以为身幸。陛下虽欲私臣,当如直史何?”上不能夺,故封事遂寝。(宋书王昙首传)陛下虽欲私臣( )2、奏请仿汉熙平、唐开成故事,择儒臣校正,立石太学,奉谕缓办。(2014安徽卷 ) 奏请仿汉熙平、唐开成故事 ( )【探究五】(1) 想一想:解释下文中加点字的意义。 杨砺,字汝砺。父丧,绝水浆数日。服除,以禄不足养母,闲居无仕进意,乡旧移书敦谕,砺乃赴官。岁余,又以母疾弃官。开宝九年,入迁光禄寺丞。丁内艰,(后)起就职。(宋史列传第四十六)问:“艰”的意思是什么?你是怎么获得的? 方法五归纳: (2) 试一试: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义。1、项王至阴陵, 迷失道, 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 乃陷大泽中, 以故汉追及之。 田父绐(di)曰( )2、先是,获贼间谍,言宋忠诳北平将士云:“降家皆为上所杀,委尸填满沟壑,宜为报仇。” 委尸填满沟壑 ( )高考链接1、 翻译下面句子。其牧守稍薄,则又移居,故其迁徙者,盖十余州焉。(2013新课标2) 2、 翻译下面文段中的画线部分。 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鞫武谏曰:“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 (战国策)译文: 【探究六】(1) 想一想:解释下列加点的字的意义。1、夫晋,何厌之有 ( ) 2、使弈秋诲二人弈( )3、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 4、势拔五岳掩赤城( )方法六归纳: (二)试一试 帝善其(宋均)不挠,迁均司隶校尉。( )高考链接1、湖南之为邦,北枕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 (10湖南卷)( )2、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14新课标卷I)( )三、方法小结 四、课堂巩固试准确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阳货(鲁国季氏的权臣)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吾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阳货见孔子(有改动)(1)归( )孔子豚( ) (2)遇诸涂( )(3)好从事而亟失时( )( ) (4)可谓知乎( ) 2、翻译下面两句文言句子 (2013年重庆卷)殚财不足以奉敛,尽力不能周役,民氓饥寒冻馁,死胔(z)相望。 傲细民之忧,而崇左右之笑,则国亦无望已。 【自助餐】其他方法举要1、代入检验法。 即将所给义项代入原文之中,再分别从意义、感情色彩、语法要求、上下文关联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核定其合理性。这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恕不举例。2、词性推断法。 古代汉语中的一些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具有不同的词性,意义也就不会相同。我们可以借助句内语法结构分析来推断词义,即根据词语在文言文中的位置推断它的词性,再根据它的词性推断它的意义。如“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中的“目”字,因“目”字前有副词作状语,后面有名词“项王”,所以“目”活用为动词“看”。又如“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中的“籍”字,因“籍”与“吏民”均为名词,依据两名词并列前者多为动词的规则,又依据下文“吏民”与“府库”相对,为名词,所以推知“籍”与“封”相对,为动词,词义为“登记”。再如“将军身披坚执锐”中的“坚”“锐”已经活用为名词,词义也名词化了,因为它们分别作“披”“执”的宾语。3、组词推义法古汉语中有许多单音节词,它们的意义保留在现代汉语的一些双音节词中,所以可利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