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题大赛题库三答案.doc_第1页
百题大赛题库三答案.doc_第2页
百题大赛题库三答案.doc_第3页
百题大赛题库三答案.doc_第4页
百题大赛题库三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AB2.把M1放在M2上面(1分)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M1和M2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1分)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1分)再把M2放在M1上面,重复上述过程(1分)3. 杠杆平衡:G甲OAFBOB FBG甲10N20N1分 对动滑轮进行受力分析如图甲3FBF拉G轮1分G轮3FBF拉对物体乙进行受力分析如图乙G乙F拉F支1分24FB8F拉F拉F支F拉(24FBF支)(24FBpS)(2420N2103Pa1.5102m2)50N1分G轮3FBF拉320N50N10NG乙8G轮810N80N物体乙对地面的压强为零时,即地面对物体乙的支持力F支为零 此时物体乙受力F拉G乙80N 1分动滑轮受力3FBF拉G轮FB(F拉G轮)(80N10N)30N杠杆平衡:FAOAFBOB对杠杆A端进行受力分析如图丙FAG甲G丙G丙FBG甲30N10N5N 1分 画出受力分析图 1分解题过程中缺少必要的文字说明的;或计算过程中缺少单位的扣1分。4.C 5.ACD 6. 7.(1)以人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图甲、乙所示。(1分)39题答图 ,;,;工人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与工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相等;绳对人的拉力与人对绳的拉力大小相等。-(1分)又 - - -(1分)将、式代入、式,并且将和代入后可解得(1分) 由式得:解得,则(1分)(2)(1分)(3)(1分)说明:同一道计算题中的单位错误,只扣1分;其他解法,只要正确,可参照本标准酌情给分。8. 0.5 9. (1)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为V0;(2 ) 取一个金属块,用细线拴好,挂在已调节好的弹簧测力计下,测出其所受重力为G1,将金属块缓慢浸没到量筒的水中,静止后,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水变化的体积为V1;(3 )取出金属块,将另一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仿照步骤(2),记录G2,F2,V2;(4)分别再取4个体积不同的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仿照步骤(3),记录G3,F3,V3;G4,F4,V4;G5,F5,V5;G6,F6,V6;(5)根据F浮=G-F示 ,分别计算出每个金属块所受的浮力,并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分析比较得出结论。10.解:(1)以物体A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1甲、乙所示。乙图1GAFA1F浮GAFA2甲GAF浮FA1 GAFA2 GAmAg=75kg10N/kg=750N-(1分)F浮露=PS =1103 kg/m310N/kg0.5m30010-4m2=150N-(1分)F浮=100 N 解得:FA1650N(2)以人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2甲、乙所示。G人F1 N1 G人F1N1F2N2G人图2甲乙G人F2 N 2G人m人g=70kg10N/kg=700N-(1分)N1G人F1 N2G人F2 因为F1 与F1,F1 与F2大小相等所以有:N1G人F1 N2G人F2 已知N1N2 21得:= -(1分) 对杠杆进行受力分析如图3甲、乙所示: 图3甲OCBFA1乙BFA2OC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由数学知识可知,无论杠杆水平还是倾斜力臂比不变:) -(1分)已知OCOB34,FA1650N,FA2750N ; GA750N,G人700N由解得:G动=800/3 N,F1=1700/3 N,F2=1900/3 N-(1分) 设自由端F1的速度为V1;F2的速度为V2A的速度不变,解得:V1= V2 -(1分)(其他答案正确均可得分)11.D 12. 1.210313. 解:由已知画出受力分析图, -(1分)G物FH2图1甲OHPG杆乙PG杆OHFH1(1)对杠杆进行受力分析如图1甲、乙所示:由于栏杆为质地均匀,所以重心在其中点而OH=1m则OP=2m 。由数学知识可以知道在栏杆转动45角时,重心移动2m,H端移动1m。(无论杠杆水平还是倾斜力臂比不变)G杆=m杆g=40kg10N/kg=400N;G物=m物g=10kg10N/kg=100N-(1分)FH1OH=G杆0P (FH2+ G物)OH=G杆0P 由解得: FH1=800N FH2=700N-(1分) (2)以动滑轮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2甲、乙所示。FH1 与FH1 ,FH2 与 FH2是相互作用力,所以大小相等2F1= FH1 G动 有 2F1= FH1G动 2F2= FH2 G动 有 2F2= FH2G动; -(1分)图2G动FH1 2F1甲乙G动FH2 2F2已知F1F21715得:=解得:G动=50N -(1分)由解得:F1= 425N; F2=375NP2= F2V=375N0.2m/s=75W-(1分) 2=-(1分)14.AC 15. 用刻度尺和三角板依次测量六只试管的直径D1D6,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1分向1号试管内装入适量的沙子,使试管能竖直地漂浮在水中,用刻度尺测量试管底部浸在水中的深度h,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1分从水中取出试管,擦干后用天平称出试管和试管内沙子的质量m1,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1分向2号6号试管内装入适量的沙子,使试管能竖直地漂浮在水中,且试管底部浸入水中的深度仍为h; 1分仿照步骤,完成对m2m6的测量,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1分16. n4h 1分G1hnF10.6254600N1500N 1分4F1G1G轮G人G轮4F1G1G人4600N1500N800N100N 1分分析人受力如图甲人对货箱的压力G人F支人F0F支人G人F0800N500N300NF压F支人分析动滑轮受力如图乙G轮F拉3F0动滑轮对货箱的拉力F拉3F0G轮3500N100N1400NF拉F拉分析货箱受力如图丙 受力分析图1分F支F拉G1F压水平地面对货箱的支持力F支G1F压F拉1500N300N1400N400N1分提升第二个货箱G2G1500N1500N500N2000NG总2G2G轮G人2000N100N800N2900N 1分G总1G总2500N2900N500N2400NDPP1P2G总1v1G总2v22400N0.2m/s2900N0.1m/s190W 1分解题过程中缺少必要的文字说明的;或计算过程中缺少单位的扣1分。17:6:518. 用塞子将瓶口塞紧,不堵住没有插吸管的小孔,用吸管吸水,能将水吸入嘴中;再将没有插吸管的小孔堵住(不漏气),用吸管吸水,不能将水吸入嘴中。通过两次实验对比可知:第一次不堵住没有插吸管的小孔,有大气压的作用,能将水吸入嘴中;第一次堵住没有插吸管的小孔,没有大气压的作用,不能能将水吸入嘴中;所以小震的说法是错误的。19.BC20. (1)1分杠杆两端受力如图1所示。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AFB(G轮2G甲)(50N2150N)630N 1分物体乙受力如图2所示。G乙FAF1630N210N840N 1分(2)加入弹簧后,物体乙受力如图3所示。FAG乙F2840N780N1620N 1分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BFA1620N900N 1分物体丙替代物体甲后,滑轮受力如图4所示。FB2G丙G轮G丙(FBG轮)(900N50N)425N 1分人受力分析如图5所示。G丙F3G人F3G人G丙650N425N225N1分解题结果正确,但过程中缺少必要的文字说明的减1分;缺少公式的减1分;缺少单位的减1分。21.AD22. 解:分别对物体A、杠杆、动滑轮、物体B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GA=800NF支1=P1SFE1GA= P1S+ FE1 GA=800NF支2=P2SFE2GA= P2S+ FE2 ODEFD2=FD2FE2=FE2FE2OE= FD2OD GBFC1= FC1F浮FC1+ F浮=GB FD1FC1FC1G动=120NG动+2FC1=FD1 ODEFD1=FD1FE1=FE1FE1OE= FD1 OD FD2FC2FC2G动=120NG动+2FC2=FD2 GBFC2= FC2FC2=GB 4分 4分 P=200Pa =gh 得h=210-2 mV排= SBh= 410-2 m3 F浮=gV排=400N P=200Pa =gh 得h=210-2 mV排= SBh= 410-2 m3 F浮=gV排=400N 5分又已知:P1P2=31、OD:OE=1:2、GA=800N、G轮=120N,由式解得: GB=540N B=1.35103kg/m3 7分23.D 24. 1.251025.(1)补充的实验器材:体积相同的木块和铁块。(2)实验步骤:在量筒中装入一定量的水,记录水面到达的刻度为V0;将木块放入量筒中,木块漂浮在水面上,记录水面到达的刻度为V1;将铁块放入量筒中,铁块下沉到量筒底部,记录水面到达的刻度为V2;根据公式F浮=液g(V-V0)分别算出木块和铁块所受浮力。 (说明:补充的其它器材1分;实验步骤共3分)26. 分别取人、滑轮、杠杆、物体A、B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图14所示。G人F1N1T2T1MON2F1T1G动AGAT,2N1图1 图2 图3 图41分(1)取人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图1所示:因,所以,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因,人对绳的拉力为1分 (2) 取滑轮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图2所示:因,所以,绳对滑轮向下的拉力取杠杆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图3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有:所以,杠杆通过绳子对物体A向上的拉力为: 取物体A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图4所示: 1分1分T4T3MONAGAN2N,2GBNBBG动T22F2图5 图6 图7 图8(3)分别取滑轮、杠杆、物体A、B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图58所示。图5中,当人用的力向下拉绳时, 因,所以,1分图6中,因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图7中,图8中,地面对B的支持力为所以,物体B对地面的压强为1分 说明:其他正确方法,可参照上述标准酌情给分。27.26:2528. 实验主要步骤向平底试管内装入适量的沙子,把试管放入量筒中,使试管漂浮在水中。用量筒测出试管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