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清单企业名称 : 武穴市民本矿产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 中钢武汉安环院绿世纪安全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 2016年7月13日 目 录一、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清单11.1 企业隐患排查清单11.1.1 基础管理部分11.1.2 现场管理部分391.2车间隐患排查表991.3班组隐患排查卡1081.4岗位隐患排查卡110二、“五高”风险辨识1132.1 辨识依据1132.2 辨识结果1142.3 五高风险辨识清单114三、隐患排查清单编制修改说明117四、企业风险辨识表130五、企业“两化”运行管理制度139一、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清单1.1 企业隐患排查清单1.1.1 基础管理部分一级类型二级类型三级类型四级类型五级类型标准要素具体描述参考依据排查部门及责任人排查周期“五高”标注国家代码序号A、基础管理A01、资质证件A0101、无营业执照依法设立的公司,由公司登记机关发给公司营业执照。公司营业执照签发日期为公司成立日期。公司营业执照应当载明公司的名称、住所、注册资本、实收资本、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姓名等事项。公司营业执照记载的事项发生变更的,公司应当依法办理变更登记,由公司登记机关换发营业执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七条综合部1801.11A0102、未在营业执照规定的范围内经营企业应当在规定的范围内经营。公司的经营范围中属于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批准的项目,应当依法经过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十二条综合部1801.12A0103、采矿许可证A010301、无采矿许可证公司向许可机关申请,领取公司采掘许可证。采掘许可证应当载明公司的名称、住所、采掘范围、法定代表人姓名等事项。如需变更的,公司应当依法办理变更登记。勘查、开采矿产资源,必须依法分别申请、经批准取得探矿权、采矿权并办理登记。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十二条安委办1801.13A、基础管理A01、资质证件A010302、未在批准的矿区范围采矿超越批准的矿区范围采矿的,责令退回本矿区范围内开采、赔偿损失,没收越界开采的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拒不退回本矿区范围内开采,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吊销采矿许可证,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六条的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四十条安委办1801.14PA0104、安全生产许可证PA010401、无安全生产许可证非煤矿矿山企业必须依照本实施办法的规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第二条安委办1801.15PA010402、安全生产许可证未及时变更非煤矿矿山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工商营业执照变更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向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申请变更安全生产许可证。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第二十一条安委办1801.16PA010403、安全生产许可证未延期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后需要延期的,非煤矿矿山企业应当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3个月向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申请办理延期手续。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第十九条安委办1801.17A0106、无爆破作业单位许可证申请从事爆破作业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公安部门的规定,向有关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提出申请,并提供能够证明其符合本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条件的有关材料。受理申请的公安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核发爆破作业单位许可证;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核发爆破作业单位许可证,书面向申请人说明理由。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安委办1801.18A、基础管理A02、安全管理机构及人员PA0201、未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一条安委办901.29PA0202、未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书。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第六条(四)安委办901.210A03、安全生产责任制A0301、无主要负责人职责企业主要负责人应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并履行安全生产义务。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如实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一条人事宣传科、安委办301.311PA0302、安全生产责任制范围不全矿山企业应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职能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岗位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第4.1条安委办901.312A、基础管理A03、安全生产责任制PA0303、安全生产责任制内容不全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等内容。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相应的机制,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一十九条安委办901.313A0304、无职能部门和人员职责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单位、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AQ/T 9006-201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第5.2.2条人事宣传科、安委办301.314PA0305、未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条安委办901.315A、基础管理A04、安全生产管理制度PA0401、未建立安全培训教育制度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本规定,建立健全安全培训工作制度。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第三条人事宣传科901.316PA0402、未建立防火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六条。人事宣传科、安委办901.317PA0403、未建立安全设备设施管理制度单位应当建立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和检修、维护制度。湖北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第五条。人事宣传科、安委办901.318A、基础管理A04、安全生产管理制度PA0404、未建立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用人单位应当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发放、使用等管理工作。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第五条人事宣传科、安委办901.319PA0405、未建立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并向从业人员通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八条安委办901.320PA0406、安全管理制度未及时修订企业应根据评估情况、安全检查反馈的问题、生产安全事故案例、绩效评定结果等,对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修订,保证每个岗位所使用的为最新有效版本。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第5.4.5条安委办901.321A0407、未建立安全费用管理制度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安全费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的程序、职责及权限,按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费用。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财务部901.322PA0408、未建立建设项目(工程)“三同时”管理制度单位应当建立建设项目(工程)“三同时”管理制度。湖北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第五条。人事宣传科、安委办901.323A、基础管理A04、安全生产管理制度PA0409、未建立安全生产考核奖惩制度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考核奖惩制度。湖北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第五条。人事宣传科、安委办901.324PA0410、未建立安全会议制度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会议制度。湖北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第五条。人事宣传科、安委办901.325PA0412、未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条安委办901.326PA0413、未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存在重大危险源的单位应当建立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管理制度。湖北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第五条。人事宣传科、安委办901.327PA0414、未建立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单位应当建立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湖北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第五条。人事宣传科901.328A、基础管理A05、安全操作规程A0501、未制定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一十八条人事宣传科、安委办901.329A0502、岗位操作规程不健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湖北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第二条第(六)款人事宣传科901.330PA0503、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未及时修订企业应根据评估情况、安全检查反馈的问题、生产安全事故案例、绩效评定结果等,对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修订,保证每个岗位所使用的为最新有效版本。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第5.4.5条人事宣传科901.331A06、安全生产教育培训A0601、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A060101、未制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企业应当制定年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并对从业人员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湖北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第七条人事宣传科301.432A060102、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内容不符合要求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标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及岗位安全操作技能;安全设备、设施、工具和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维护和保管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安全知识;作业场所、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生产安全事故的防范和应急措施、自救互救知识;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及警示;其他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湖北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第七条。人事宣传科301.433A、基础管理A06、安全生产教育培训A0602、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A060201、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进行安全培训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接受安全培训,具备与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第六条安委办301.434PA060302、培训时间不符合要求非煤矿山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少于16学时。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第九条人事宣传科、安委办301.435PA060203、未取得培训合格证书非煤矿山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自任职之日起6个月内,应经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进行考核。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应取得培训合格证书。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第二十四条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第六条(四)安委办301.436A0603、其他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A060301、未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非煤矿山单位应对新上岗的临时工、合同工、劳务工、轮换工、协议工等进行安全培训。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第十一条人事宣传科151.437A、基础管理A06、安全生产教育培训A060302、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时间不符合要求非煤矿山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少于72学时,每年再培训的时间少于20学时。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第十三条人事宣传科151.438A0604、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A060401、特种作业人员未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七条人事宣传科901.439PA060402、未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书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以下简称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第五条人事宣传科901.440PA0605、未进行全员教育培训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应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五条人事宣传科安委办301.441A0606、无安全教育培训记录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二条第(2)款人事宣传科151.442A、基础管理A06、安全生产教育培训A0607、未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档案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五条人事宣传科901.443A07、个体防护装备A0701、未提供劳动防护用品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二条物资科151.844A0702、未为实习生提供劳动防护用品生产经营单位接收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学生实习的,应当对实习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五条第三款物资科151.845PA0703、无劳动防护用品经费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安排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的经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四条安委办、财务部901.846A0704、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不符合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生产和防止职业性危害的需要,按照工种、环境和作业者身体条件等,为作业人员配备相应的防护装备。GB29510-2013个体防护装备配备基本要求第8.1条安委办、财务部901.847PA0705、未进行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培训生产经营单位应按要求制定培训计划,应按计划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个体防护装备的选择、使用、维修及维护保养等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专业知识的培训。GB29510-2013个体防护装备配备基本要求第9.8条物资科301.848A、基础管理A07、个体防护装备PA0706、劳动防护用品发放不合理应根据个体防护装备的使用数量、有效使用时间及环境条件合理发放。GB29510-2013个体防护装备配备基本要求第9.5条物资科301.849PA0707、劳动防护用品检测、维护不符合要求用人单位应对应急劳动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劳动防护用品的性能和效果,保证其完好有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5124号)第二十四条安委办1801.850PA0708、劳动防护用品报废不及时安全帽、呼吸器、绝缘手套等安全性能要求高、易损耗的劳动防护用品,应按照有效防护功能最低指标和有效使用期,到期强制报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5124号)第二十六条安委办301.851A、基础管理A08、安全生产投入PA0801、安全生产专项费用PA080101、未提取安全生产费用生产经营单位应保证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安全生产法第十八条财务部301.552PA080102、安全生产费用提取标准不合理非煤矿山开采企业应依据开采的原矿产量按月提取。非金属露天矿山每吨2元。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第6条财务部301.553A、基础管理A08、安全生产投入PA0802、安全生产费用超范围使用企业安全费用应按照规定在以下范围使用: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施设备和重大安全隐患治理支出;开展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评估、监控和整改支出;安全生产检查、评价、咨询、标准化建设支出;配备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支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支出;安全生产适用的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支出;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支出;尾矿库闭库及闭库后维护费用支出;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第18条财务部301.554A0803、未缴纳工伤社会保险生产经营单位应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缴费记录应妥善保存。 安全生产法第四十八条财务部301.555PA0804、未缴纳风险抵押金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应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并专户存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第六条(二)财务部301.556PA0805、未缴纳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生产经营单位应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湖北省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实施办法(试行(2012年4月19日)财务部301.557A、基础管理A09、应急管理A0901、应急组织机构和队伍PA090101、未设置机构及管理人员应依法设置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人员,建立应急管理工作制度。安全生产法第七十九条、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5第74号)第2条安委办、人事宣传科1801.158PA090102、未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矿山企业应建立由专职或兼职人员组成的事故应急救援组织,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生产规模较小不必建立事故应急救援组织的,应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并与邻近的事故应急救援组织签订救援协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第4.20条安委办、人事宣传科1801.159PA0902、应急救援设施设备及物资PA090201、未配备应急救援设施设备及物资矿山企业应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第4.20条安委办、人事宣传科301.160PA090202、应急救援设施设备未定期检测维护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落实应急指挥体系、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及装备,建立应急物资、装备配备及其使用档案,并对应急物资、装备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使其处于适用状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2016第88号)第三十八条安委办、人事宣传科301.161A、基础管理A09、应急管理PA090203、没有高风险区域应急通道巡查记录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不得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员工宿舍保持安全距离。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应当设有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禁止锁闭、封堵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员工宿舍的出口;必须向从业人员告知作业岗位、场所危险因素和险情处置要点,高风险区域和重大危险源必须设立明显标识,并确保逃生通道畅通。中华人民共和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九条;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4号第六条。安委办、人事宣传科301.162A0903、应急救援预案A090301、未建立应急救援预案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六条安委办901.163A090302、未与政府应急预案相衔接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衔接,并定期组织演练。中华人民共和安全生产法第七十八条安委办301.164A090303、应急救援预案未及时进行修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并归档:(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上位预案中的有关规定发生重大变化的;(二)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发生调整的;(三)面临的事故风险发生重大变化的;(四)重要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的;(五)预案中的其他重要信息发生变化的;(六)在应急演练和事故应急救援中发现问题需要修订的;(七)编制单位认为应当修订的其他情况。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2016第88号)第三十六条安委办1801.165A、基础管理A09、应急管理A0903、应急救援预案PA090304、应急救援预案未进行告知事故风险可能影响周边其他单位、人员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有关事故风险的性质、影响范围和应急防范措施告知周边的其他单位和人员。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2016第88号)第二十四条安委办301.166PA090305、应急救援预案未进行备案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应急预案公布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按照分级属地原则,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进行告知性备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2016第88号)第二十六条安委办1801.167PA090306、未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评审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企业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带储存设施的,下同)、储存企业,以及使用危险化学品达到国家规定数量的化工企业、烟花爆竹生产、批发经营企业和中型规模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并形成书面评审纪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2016第88号)第二十一条安委办901.168PA090307、应急救援预案未发放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经评审或者论证后,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公布,并及时发放到本单位有关部门、岗位和相关应急救援队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2016第88号)第二十四条安委办301.169A、基础管理A09、应急管理A0904、应急演练PA090401、无应急演练计划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2016第88号)第三十三条安委办1801.170PA090402、未进行应急演练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风险特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2016第88号)第三十三条安委办601.171A、基础管理A09、应急管理A0904、应急演练PA090403、应急演练后未进行评估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应急预案演练组织单位应当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2016第88号)第三十四条安委办1801.172A10、特种设备管理A1001、未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安全管理人员特种设备运营使用单位,应当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其他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情况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三十三条安委办1801.273A1002、未建立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应按规定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一章第五条。安委办、人事宣传科1801.374A1003、使用没有取得生产许可并经检验合格的特种设备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使用取得许可生产并经检验合格的特种设备。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三十二条。安委办、物资科1801.375A1004、特种设备无使用登记证种设备使用单位应按要求在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三十日内,向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办理使用登记,取得使用登记证书。登记标志应置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三十三条。安委办、物资科1801.176A、基础管理A10、特种设备管理A1005、无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应建立设备档案,应齐全,保管应良好。安全技术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护保养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相关技术资料和文件;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记录;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特种设备及其附属仪器仪表的维护保养记录;特种设备的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三十五条。安委办、人事宣传科1801.177PA1006、特种设备未进行检测检验危险性较大的设备、设施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定期检测检验;危险性较大的设备、设施应按规定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出具合格的检测检验报告。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第六条(十)、第八条(十一)安委办、物资科901.178A1008、没有对特种设备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等定期校验、检修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其使用的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三十九条。安委办、物资科901.179A1009、特种设备未定期进行保养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其使用的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三十九条安委办、物资科301.180A、基础管理A10、特种设备管理A10011、未针对特种设备制定应急措施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并定期进行事故应急演练。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六十五条安委办、物资科301.181A1012、报废的特种设备未注销登记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及时予以报废,并应当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销。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三十条安委办、物资科301.182A11、职业健康管理A1101、无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及人员用人单位应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安委办1801.983A1102、未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及实施方案用人单位应根据单位的职业危害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一条第(二)款人事宣传科1801.984A110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A110301、未建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五条、第二十一条第(三)款安委办901.985A、基础管理A11、职业健康管理A110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A110302、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不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主要有: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职业危害告知制度;职业危害申报制度;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从业人员防护用品管理制度;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危害防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47号)第十一条安委办901.986A、基础管理A11、职业健康管理A1104、职业卫生操作规程A110401、未制订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岗位应制定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一条第(三)款安委办901.987A110402、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不健全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每个岗位应当制定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不得遗漏。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一条第(三)款。安委办901.988A、基础管理A11、职业健康管理A1104、职业卫生操作规程A110403、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的内容不符合标准和岗位实际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符合岗位作业实际;能够避免或减轻职业病危害;及时修订更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一条第(三)款。安委办301.989A1105、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A110501、未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用人单位应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七条。安委办1801.990A110502、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有漏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场所都应当纳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的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七条安委办1801.991A110503、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机构不具备相应资质用人单位应委托具备职业卫生检测、评价,资质的机构进行检测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九条。安委办1801.992A、基础管理A11、职业健康管理A1105、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A110504、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没有定期进行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至少每一个月对高毒作业场所进行一次职业中毒危害因素检测;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职业中毒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应当存入本单位的职业卫生档案,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和劳动者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七条;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7号)第二十条;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第二十六条安委办1801.993A110505、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没有定期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检测、评价结果应当存入本单位的职业卫生档案,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和劳动者公布。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7号)第二十条安委办1801.994A110506、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没有定期向劳动者公布检测、评价结果应当存入本单位的职业卫生档案,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和劳动者公布。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7号)第二十条安委办301.995A、基础管理A11、职业健康管理A1106、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A110601、没有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国家建立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危害项目,接受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六条安委办1801.996A110602、职业病危害申报有缺项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危害项目,接受监督。不得遗漏。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六条安委办1801.997A110603、没有及时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危害项目,并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8号)第二条安委办1801.998A110604、未及时进行职业病危害项目变更申报生产经营单位下列事项发生重大变化的,应按要求向原申报机关申报变更:(1)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或者技术引进的,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申报;(2)因技术、工艺或者材料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在技术、工艺或者材料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3)生产经营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的,在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4)生产经营单位终止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在生产经营活动终止之日起15日内向原申报机关报告并办理相关手续。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09第27号)第八条、第九条安委办301.999A、基础管理A11、职业健康管理A1106、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A110605、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申报内容不符合要求生产经营单位申报职业危害时,应提交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表和下列有关资料:(1)生产经营单位的基本情况;(2)产生职业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的情况;(3)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和强度的情况;(4)作业场所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人数及分布情况;(5)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情况;(6)对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从业人员的管理情况;(7)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资料。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09第27号)第五条安委办1801.9100A1107、职业病危害告知A110701、没有向劳动者告知职业病危害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劳动者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应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用人单位应依照前款规定,向劳动者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并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相关条款。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四条安委办1801.9101A、基础管理A11、职业健康管理A1107、职业病危害告知A110702、职业病危害告知内容有漏项告知内容包括:(1)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2)职业病危害因素产生的后果;(3)职业病防护措施;(4)职业病待遇。不得隐瞒或者欺骗。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四条安委办1801.9102A110703、职业病危害告知方式不符合要求应当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能以公告、标志等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四条人事宣传科1801.9103A1108、职业健康监护档案A110801、没有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一条第(四)款安委办1801.9104A110802、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不规范应当归档管理的主要资料包括:1、劳动者的职业史;2、职业病危害接触史;3、职业健康检查结果;4、职业病诊疗记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七条安委办1801.9105PA1109、职业病病人管理不符合要求用人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应按规定将职业病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应给予适当岗位津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五十七条人事宣传科1801.9106A11010、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A110901、无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一条第(六)款安委办1801.9107A110902、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内容不符合要求应按规定制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预案包括报告程序、应急指挥以及处置措施等内容。预案的组织结构和可行的措施应与单位实际相符。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一条第(六)款安委办1801.9108A、基础管理A11、职业健康管理A11010、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A1111、职业卫生档案A111001、无职业卫生档案用人单位应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氯虫苯甲酰胺生产线项目建筑工程方案
- 新闻专业课考试题及答案
- 英语期中测试题目及答案
- 吉林省农业种植(玉米)买卖合同(示.本)
- 市政管道设备采购与安装方案
- 离婚协议书签订与婚姻关系终止及财产分割协议合同
- 物业管理公司终止及业主权益保障协议
- 离婚协议书及子女抚养权变更与监护协议
- 离婚后财产分配及子女监护权、赡养责任补充协议
- 离婚协议书:共同子女抚养及财产分割标准范本
- 【课件】绝对值(课件)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 适当性管理讲课件
- GB/T 45716-2025半导体器件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s)的偏置温度不稳定性试验
- 医学美容技术专业教学标准(高等职业教育专科)2025修订
- 新生儿溢奶吐奶呛奶处理指南
- 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现状调查研究
- 上海爱尔眼科医院营销策略:基于市场细分与竞争优势的深入探究
- 服务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 2025-2030中国拟薄水铝石市场投资效益与未来供需形势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盐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企业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