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及分析化学分类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无机及分析化学分类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无机及分析化学分类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无机及分析化学分类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无机及分析化学分类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判断题1键和键在分子中均可单独存在。 ( )2系统误差是不可测的。 ( )3极性分子间仅存在取向力,非极性分子间只存在色散力。 ( )4等价轨道处于全充满、全空、半充满状态时原子能量较低。 ( )5施肥过多造成的“烧苗”现象,是由于植物细胞液的渗透压小于土壤溶液的渗透压引起的。 ( )6醋酸溶液经稀释后其解离度增大,因而可使其H+ 浓度增大。 ( )7BF3和NH3都具有平面三角形的空间结构。 ( )8CO2与CH4的偶极矩均为零。 ( )9共价键和氢键均有饱和性与方向性。 ( )10在消除了系统误差之后,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越高,准确度也越高。 ( )1;2;3 ;4 ;5 ; 6 ;7 ;8;9;101渗透压不同的两种溶液用半透膜相隔时,渗透压大的溶液将迫使渗透压小的溶液液面有所上升。 ( )2y大小反应物质的得失电子的能力,与电极反应的写法有关。 ( )325下,元素稳定单质的fHym =0,Sym =0, fGym =0。 ( )4在消除系统误差的前提下,增加实验次数可消除随机误差。 ( )5在薛定谔方程中,波函数描述的是原子轨道;2描述的是电子在原子核外某处出现的概率密度。 ( )6用酸效应曲线可选择酸碱滴定的指示剂。 ( )7用部分风化的H2C2O42H2O作基准物质标定NaOH,结果偏高。 ( )8活化能高的反应,其反应速率很低,且达到平衡时其Ky值也一定很小。( )9难溶电解质的不饱和溶液中不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 ( )10强酸滴定弱碱,突跃范围与弱碱的解离常数和起始浓度有关。 ( )1. 2. 3. 4. 5. 6. 7. 8. 9. 10. 1同种原子间,双键键能是单键键能的两倍。 ( ) 2化学反应2X+3Y=Z的反应速率可表示为=-dc(X)/2dt=dc(z)/dt。 ( ) 3金属原子失去外层电子后都能形成与稀有气体相同的电子组态。 ( ) 4反应物浓度增加,反应速率增大。 ( ) 5在中心离子和配体及配位数相同的情况下,内轨型配合物比外轨型配合物的稳定性大。 ( ) 6 电对对应电极电势不受酸度影响。 ( ) 7以硼砂为基准物质标定HCl溶液时,选用酚酞为指示剂。 ( ) 8Fe3+,Al3+对铬黑T有封闭作用。 ( ) 9有色配合物的摩尔吸收系数与其浓度有关。 ( ) 10配位滴定的突跃范围不仅与离子浓度有关,也与条件稳定常数有关。( ) 1. 2. 3. 4. 5. 6. 7. 8. 9. 10. 1施肥过多所造成的“烧苗”现象,是由于植物细胞的渗透压小于土壤溶液的渗 透压造成的。 ( ) 2共价键和氢键均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 ) 3Ksp大的难溶电解质一定向Ksp小的转化。 ( ) 4置信概率的高低反映了测定值的可靠程度。置信概率越大,可靠程度越大, 所以置信概率越大越好。 ( ) 5如果指示剂与M形成配合物的稳定性略小于相对应的EDTA配合物,会使终 点拖后,这种现象属于指示剂的僵化现象。 ( ) 6 键和键在分子中均可单独存在。 ( ) 7解离度和解离常数在一定温度下均能表示弱电解质的解离程度,但是解离度 与浓度有关,而解离常数与浓度无关。 ( ) 8某一反应在一定条件下的平衡转化率为25.3%,但加入催化剂后,其转化率 大于25.3%。 ( ) 9所谓沉淀完全,就是利用沉淀剂将溶液中的某一离子完全除去。 ( ) 10精密度高,准确度也一定高。 ( ) 1. 2. 3. 4. 5. 6. 7. 8. 9. 10.10.10 molL1的HAc溶液稀释时,电离度增大,H浓度也增大。 ( )2色散力存在于一切分子之间。( )3在重量分析中为了使沉淀完全,沉淀剂用量越多越好。 ( )4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越大,在一定条件下其反应速率越快。 ( )5质量分数相同的蔗糖溶液和葡萄糖溶液中,葡萄糖溶液较易沸腾。 ( )6催化剂的加入不仅是为了提高反应速率,也可以提高原料的平衡转化率。( )7在所有配合物中,配位体的总数就是中心离子的配位数。 ( )8等价原子轨道是指能量相同的同一电子亚层的原子轨道,如:2px、2py、2pz即为等价轨道。 ( )9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可以使难溶性物质的溶解度降低。 ( )10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若两个电对的E值相差越大,则反应进行得越快。( )1 2 3 4 5 6 7 8 9 101两个原子轨道在核间连线两侧以肩并肩方式发生重叠形成键。 2、根据酸碱质子理论推断H3O+的共轭碱是OH- 。 3 所有分子的极性都由键的极性决定。 4 加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5 H2O2、NaNO2、Na2SO3、MnO2均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6. 洗涤BaSO4沉淀时往往先用稀硫酸再用蒸馏水。 7 同体积同浓度的HCl和HAc溶液中H+浓度相同。 8 用EDTA滴定金属离子时酸效应系数越大配合物的实际稳定性就越大配位也就越完全。 9 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的K越大反应的速率就越大。 10. 选择基准物的摩尔质量应尽可能大些以减小称量误差。1. 每一电子层的最大容量为2n2,每一电子亚层中的电子数不超过2(2l2) ( ) 2. 通常元素电负性在2.0以上为非金属,而在2.0以下为金属元素。但不能把电负性2.0作为划分金属和非金属的绝对界限。( ) 3. 价电子排布为ns1的元素一定是碱金属元素。( ) 4. 用递减法称量试样时,第一次读数时使用了磨损的砝码造成结果负误差。( ) 5. 凡是微小的物体都具有明显的波动性。 ( ) 6. 任何可逆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不论参加反应的物质浓度如何不同,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平衡浓度相同。( ) 7. 因为0.1 molL1 HAc溶液中HAc的电离常数为1.810-5,所以0.2 molL1 HAc溶液中HAc的电离常数为21.810-5。( ) 8. 基准物质不能直接配成标准溶液。 ( ) 9. 用移液管移取试样溶液时事先未用待移取溶液润洗移液管不会对结果造成影响。 ( ) 10. 向难溶电解质的溶液中加入与其具有相同离子的可溶性强电解质时,平衡将向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 ( )1. ,2., 3. ,4. ,5. ,6. ,7. ,8. ,9. ,10. 1从大量的分析对象中抽出一小部分作为分析材料的过程,称为采样。( ) 2无机试样溶解后最常用的处理方法有酸溶法、碱溶法和熔融法。有机试样的分解,通常采干式灰化法和湿式消化法。( ) 3土壤样品的采集之后,必须风干、粉碎、过筛,以增加其均匀程度,也便于以后的处理。( ) 4系统误差是由于一些不确定的原因造成的。( ) 5同一分析试样在多次重复测定时,平均值与真实值之间的符合程度,叫精密度。 ( ) 6正态分布曲线清楚地反映了随机误差的对称性、单峰性、抵偿性。( ) 7滴定分析中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正确操作。( ) 8用来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物质称为基准物质,KMnO4是基准物质。( ) 9根据质子理论,凡是给出质子的物质是碱,凡是接受质子的是酸。( ) 10某样品真值为25.00%,测定值为25.02%,则相对误差为-0.08%。( ) 11分析天平底盘下的垫脚螺丝是调节天平零点的。( ) 12用间接法配制Na2S2O3标准溶液,要加入少量的NaOH以维持Na2S2O3溶液的微碱性。( ) 13朗伯比耳定律适用于一切均匀的非散射的吸光物质。( ) 14H原子量=1.0079,S原子量=32.06,故H2S的摩尔质量为34.0758。( ) 15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活度都等于1mol.L-1时的电极电位,称为标准电位。它是一个常数,不随温度而变化。( ) 16酚酞和甲基橙都可用于强碱滴定弱酸的指示剂。( ) 17在分光光度分析中表示摩尔吸光系数。( ) 18基于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的分析方法,称为比色法。( ) 19铬黑T指示剂在pH=711范围使用,其目的是为减少干扰离子的影响。( ) 20多元弱碱在水中各形体的分布取决于溶液的p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溶液中的物质在可见光范围内的所有波长下具有相同的摩尔吸光系数。 () 2、 某反应在298K和713K的平衡常数分别为91020和5106,rHm = -152 kJmol- 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 ) 3、根据酸碱质子理论,推断H3O+的共轭碱是OH- 。 ( ) 4、佛尔哈德法测定Ag+采用的是返滴定法。 ( ) 5、对于电对Cu2+/CuI,增大I-的浓度,其电极电势不变。 ( ) 6、 298.15K时,金属锌放在1molL-1的Zn2+溶液中,当向锌盐溶液中滴加少量氨水时,则电极电势减小。 ( ) 7、两个原子轨道在核间连线两侧以肩并肩方式发生重叠,既可以形成 键,也可以形成 键。 ( ) 8、三个2P轨道的能量、形状都相同,只是空间取向不同。 ( ) 9、H2O2、NaNO2、Na2SO3、MnO2均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 ) 10、BaCrO4、CdS、PbI2,Ag3PO4均为黄色沉淀。 ( ) 选择题1、以下操作不能用于消除系统误差的是(A)。A对照实验 B空白实验 C校准仪器2、某弱酸的pH=2.00,则H+的有效数字位数为: ( B ) A. 1位 B. 2位 C. 3位3、下列哪种情况造成的误差不属于系统误差 (C) A. 天平两臂不等长 B. 试剂中含有少量被测组分 C. 滴定管体积读数时最后一位估计不准4、现有0.10 molL-1的硼酸溶液, 【不能】被同浓度的NaOH溶液准确滴定(填写“能”或“不能”,硼酸的Ka =5.710 10 )5、酸碱滴定法选择指示剂时可以不考虑的因素(D) A 滴定突跃的范围 B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C 指示剂的颜色变化 D 指示剂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6、欲配制pH=9.00的缓冲溶液最好应选用(D)。A NaHCO3Na2CO3 B NaH2PO4Na2HPO4 C HAcNaAc D NH3H2ONH4Cl 简答题1简要分析:第二周期p区元素形成共价键时,最大的共价键数目是4,而第三周期以后的p区元素形成的共价键数目可多于4。答:第三周期以后的P区元素,有的可能利用外层的空的d轨道参与成键,形成配位数多于4个的化合物2. 1g氢气,1g氦气,1g氮气和1g二氧化碳气体。在101.325kPa和25条件下混合后,混合气体中谁的分压最大,谁的分压最小,为什么? 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 pip总nin总因为p总、n总均相等。所以根据ni值来判断。 1g氢气的pip总nin总p总(12)n总 1分1g氦气的pip总nin总p总(18)n总 1分 1g氮气的pip总nin总p总(114)n总1分 1g二氧化碳气体的pip总nin总p总(144)n总2分 因此,混合气体中分压最大的是氢气,分压最小的是二氧化碳气体。1分3. 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当主量子数为3时,有多少个原子轨道?最多能容纳多少电子? 当n4时,原子轨道名称分别为,4s,4p,4d,4f。2分 其中,4s有1个轨道;4p有3个轨道;4d有5个轨道;4f有7个轨道;共有16个轨道。2分 每个轨道分别可容纳两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因此,最多能容纳16232个电子。2分4. 用分子间力的观点说明 F2、Cl2、Br2、I2的熔点和沸点为什么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升高。 分子间力越大,物质的熔点、沸点越高,聚集状态由气态到固态2分。 F2、Cl2、Br2、I2都是非极性分子,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分子体积增大,变形性增大,分子间色散力依次增大。3分 因此它们的熔点、沸点依次增高。1分5. HCl标准溶液是如何配制的,并写出标定反应采用间接法配制HCl标准溶液。1分 基准物质:无水碳酸钠或硼砂。1分 指示剂:甲基橙(无水碳酸钠为基准物质),用HCl溶液滴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