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 商品引进与汰换管理规范一、目的 为明确规定公司的新商品引进与滞销商品汰换流程,特制定本管理规定。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采购部采购人员三、相关文件 采购部考核标准四、职责 按照商品定期引进计划和标准,及时引进适合公司销售的新商品,汰换销售差的1日商品,形成合理的商品结构和店铺商品形象,提升销售业绩。五、工作程序1 商品的引进 1)商品的引进是采购的日常工作,应制订新商品引进率指标,并落实到全年、每月和每个商品类别,这样可以经常为顾客带来新鲜感,并在新商品中创造较高的利润,新商品引进率一年应达到70%-70%,并分解到每月、每周。 2)通过对竞争对手的调查引进新商品 3)通过对市场的考察引进新商品 4)每月新商品引进率应在5-10% 5)新品引进时注意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突出特色 6)注意产品的生命周期 产品周期 产品表现 采购策略产品投放期产品刚刚上市,需要迅速被消费者所认知,需要厂家对市场的大力培育全面考察后谨慎决定产品成长期产品已形成一定的知名度,并有相应的顾客群体,销售呈增长趋势,厂家需加大对市场的推广,扩大产品影响力根据市场反应积极组织进货,大量销售产品成熟期产品已拥有稳定的消费群,并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但市场渐趋饱和适当控制进货数量,以免造成库存积压产品衰退期产品销售日渐下滑,消费者逐渐选择更新产品替代迅速淘汰该商品2新商品订货 1)新商品引进后,采购部向供应商下第一张订单,根据店铺面积、商品结构、陈列位置等,统一为各店订出适量商品; 2)在采购主管通知店铺新商品清单时,应注明商品品名、商品编码、规格、型号、供应商名称、最小订货量、进价、售价、陈列要求等; 3)店铺按订单验收供应商商品,并按采购部通知要求加以陈列; 4)店铺应加强新商品陈列和销售工作,在陈列、POP、新商品标识等方面突出展示; 5)店铺根据新商品销售情况,进行后续商品的订货工作; 6)新品引进时应有3个月的试销期,该新品必须在这3个月内达到相应的营业指标(销售量指标、销售额指标、利润指标等)才能成为正常商品; 7)经过三个月试销后,新商品销售未达到预期目标,要与供应商进行沟通调整或进行汰换。3商品的汰换 1)对有效销售发生率一直较低的商品要予以淘汰,促进超市商品的良性循环,商品淘汰率应遵循“一进一出”的原则,通过设定最低销售量和最低销售额来淘汰商品; 2)对于质量不合格或多次遭顾客投诉的商品要坚决淘汰: 3)对淘汰商品建立档案,以防以后再次进货; 4)商品淘汰时要有严格的程序: 列出淘汰商品清单,交采购经理确认、审核、批准: 统计出各门店和配送中心(仓库)所有淘汰商品的库存量及金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明朝考试题及答案
- 规考试题及答案
- 中式面点技艺知到智慧树答案
- 生殖科N1护士1季度考核(护理核心制度)试题及答案
-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试题(附答案)
-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开卷考作业题加答案
- 光纤通信职业技能鉴定四级模拟习题+参考答案
- 2025年医疗设备区域代理商合作协议范本
- 2025年度房产租赁分期付款及租金调整协议
- 2025年老旧房屋防水修缮劳务分包施工合同
- DB11T 1833-2021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 学校网络与信息安全检查表
- CTF信息安全竞赛理论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石油化工劳务分包合同
- 中国偏头痛诊治指南(第一版)2023解读
- 成人手术后疼痛评估与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2023
- 湖北省武汉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分班考试 数学模拟卷
- 金川公司社招历年考试题
- 阴道镜检查图谱
- 医院培训课件:《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专题培训》
- GB/T 43933-2024金属矿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