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 言为心声,以情动人鉴赏诗歌的观点和态度综合集训备战高考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苦寒行刘克庄十月边头风色恶,官军身上衣裘薄。押衣敕使来不来?夜长甲冷睡难着。长安城中多热官,朱门日高未启关。重重帏箔施屏山,中酒不知屏外寒。注敕使:奉皇帝命令办事的使者。热官:指有权势的大官僚。帏箔:帐幔和帘子。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答:_答案可分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写初冬边疆骤冷,战士们衣薄难眠;后四句为第二层,写京城官僚暖床醉酒,长睡不起。2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水龙吟西湖怀古陈德武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临堤台榭,画船楼阁,游人歌吹。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晴翠。使百年南渡,一时豪杰,都忘却、平生志。可惜天旋时异,藉何人、雪当年耻?登临形胜,感伤今古,发挥英气。力士推山,天吴移水,作农桑地。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注本词写于南宋末年。力士推山:指传说中古时巴蜀五丁力士推山的故事。蜀王本纪:“天为蜀生五丁力士,能徙山。”天吴移水:“天吴”,海神名。山海经海外东经:“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最后一句“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答案岳飞精忠报国,志在恢复中原,却落得父子被害的悲惨结局。作者愤懑郁积于胸,想借用钱塘江潮水来洗雪亡国之耻,以慰忠臣在天之灵。这一沉郁悲壮的有力结尾写出了作者忧国伤时,欲有所为却又明知己不可为,只能寄希望于自然,复杂矛盾而始终充满郁愤的爱国哀思。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这首诗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全诗予以分析。答:_答案诗歌在颔联直书“除弊事”,透露出忠心“朝奏”而遭贬的愤怨之情,也显示了他刚正不阿、坚持真理的倔强性格。颈联“云横秦岭”“雪拥蓝关”写了前途渺茫,“家何在”“马不前”则表现了诗人对亲人、对国都的眷顾与依恋的态度。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军城早秋严武注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属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5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途中见杏花吴融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注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注帝乡,此指长安。长安多杏树。这首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惜春之情。杏花开放了,带来春天的消息,却无蜂蝶采赏,只能自开自落;自己行色匆匆,更无法等到花朵开尽。流离之苦(或:身世之叹)。诗人飘零在外,纵逢赏心悦目之景也难停留;杏花独自盛开于早春,无蝶欣赏,正是诗人孤独寂寞的写照。故国之思。诗人由眼前鲜艳的杏花联想到当年在京城看到的千万树杏花盛开的绚丽景象,这幅长安杏花图代表着作者深心忆念着的长安生活,与今日的流离在外形成对比,说明诗人虽然落魄飘零,却依然心系朝廷,点出了自己的愁怀所在。(三点任意答出两点即可。)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武夷山中宋谢枋得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注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_答案表达了国破家亡的痛苦之情,(并借梅花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孤傲不群、坚贞自励的情怀。7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长相思林逋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注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注罗带,香罗带。古人把香罗带打成同心结,表示永远相爱。试就你的理解,简单说说这首词的主要内容。答:_答案这是一首送别词。写一个青年女子因爱情受到波折而泪别情人时的情景。表达词人的离情别绪及依依难舍之情。8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乌夜啼陆游纨扇婵娟素月,纱巾缥缈轻烟。高槐叶长阴初合,清润雨余天。弄笔斜行小草,钩帘浅醉闲眠。更无一点尘埃到,枕上听新蝉。从词中的“弄笔”、“钩帘”、“听新蝉”这些词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弄笔”表现词人报国壮志被压抑,兴酣落笔,藉以发泄愤激的感情;“钩帘”挂起帘钩,迎风纳凉;“听新蝉”以动衬静,凸显环境的清幽。从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词人表面闲适而内心却不平静的生活,胸怀天下却壮志难酬的郁闷。9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华清宫吴融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旋干。绿树碧帘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过华清宫李约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_答案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的兴衰。10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和态度?答:_答案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辛弃疾眷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作者表达了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结合全词分析。答:_答案(1)对农村生活的喜爱之情。(2)感叹岁月流逝年龄徒增的惆怅之情。(3)远离抗金前线,功业无成,无法耐得清闲无为生活的苦闷之情。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晚次鄂州卢纶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注卢纶(约737约799),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此诗作于“安史之乱”的前期。估客:商人。请简要分析首联中“远见”“犹是”所蕴涵的作者的情感变化。答:_解析考生解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变化”一词,因为它表明“远见”和“犹是”蕴涵的情感是不同的。答案“远见”表达了作者远远望见汉阳城时的喜悦之情,“犹是”凸显出作者对离汉阳城仍有“一日程”的惆怅之情。一联之内,作者的情感由喜悦骤转至惆怅,赋予诗歌内容跌宕起伏的意味。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秋晚登古城李百药日落征途远,怅然临古城。颓墉寒雀集,荒堞晚鸟惊。萧森灌木上,迢递孤烟生。霞景焕馀照,露气澄晚清。秋风转摇落,此志安可平。注李百药的经历是非常坎坷的。隋炀帝即位,李百药出为桂州司马,旋即解职还乡里。入唐,他又遭李渊猜忌,被流放泾州。请结合整首诗的内容分析“日落征途远,怅然临古城”与“秋风转摇落,此志安可平”中作者表达的情感的异同。答:_解析“日落征途远,怅然临古城”处于诗的开头,在结构上起领起下文的作用。考生在体会其中的情感时,除要抓住“怅然”这一关键词外,还要结合诗中描写的景物。对于“秋风转摇落,此志安可平”,考生除了要结合诗中的景物描写来理解外,还要结合注释来理解。答案“日落征途远,怅然临古城”通过写日暮时分,四野幽暗,纵目远望,路途还很遥远的眼前实景,渲染了一种萧瑟凄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登临古城时的惆怅与寂寥之情。“秋风转摇落,此志安可平”呼应首联,除了有惆怅与寂寥之情外,更多的是表达诗人怀才不遇,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抗议的激愤之情。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秋波媚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陆游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三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襟怀?答:_答案表达了词人热爱祖国而又无比乐观的襟怀。“悲歌击筑”,用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表示誓死夺取胜利的决心;“凭高酹酒”,这里不只是奠祭为国捐躯的将士,更重要的是预祝收复长安,获得全胜;“此兴悠哉”一句,直接抒发了这一壮志豪情。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城南曾巩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涵着深刻的哲理,请细加品味,谈谈你的看法。答:_答案(1)经受磨炼才能有持久的美。(2)自然是公平的,万物都有各自的舞台。(3)一味追求鲜艳夺目的外表只能拥有一时之美,拥有坚强的内心才能绽放永恒的光彩。1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绣岭宫词李洞春日迟迟春草绿,野棠开尽飘香玉。绣岭宫前鹤发翁,犹唱开元太平曲。注绣岭宫:唐高宗显庆三年(658)修建的一座行宫,是唐代中期皇帝东巡的行官之一。李洞:唐末诗人,字才江,京兆(今陕西西安)人。野棠:棠梨。唐玄宗精通音律,曾在京城“梨园”(因广栽梨树而得名)培训乐队。玄宗临幸华清官,乐队居绣岭,也曾想于此广栽梨树,但梨树必须由棠梨(俗名杜梨)嫁接方成,因于绣岭种棠梨。清代著名诗人、学者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写道:“昔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请你赏析本首诗第一、二句所寄托的思想感情。答:_解析先抓住词语把握住所写景物特征,再结合整首诗的感情基调分析即可。答案第一句描写阳春风和日丽、满眼新绿,实际上写的是绣岭宫的荒芜。第二句,唐玄宗命栽的棠梨再无人管,“野”“尽”“飘”三字极力渲染了御地无主、梨园零散后的荒凉。景语中寄托了诗人对大唐衰朽的无限惋惜与感慨,讽刺了统治者的荒政误国。17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新城道中二首(其一)(宋)苏轼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注钲:古代乐器,形似钟,有长柄可执,击之而鸣。崦(yn):古代指太阳落山的地方。此处指山边、山脚下。结合诗的二、三、四联描写的诗人“山行”途中所见的景象,分析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_解析二、三、四联描写较为生动,分析时先分析诗歌中描写的景象,进而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不难总结归纳出答案。答案以“披絮帽”状山顶的“晴云”,以“挂铜钲”写树梢上的“初日”,以“含笑”比拟桃花的艳丽,以“自摇”写溪柳的舞姿,以“最乐”写农家的春耕,这些充满了欢乐和生机的景致与人物都是作者当时欢乐心情的反映,也表现了他热爱自然的情趣。1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江上别柳中庸注李端秦人江上见,握手便沾衣。近日相知少,往年亲故稀。远游何处去,旧业几时归。更向巴陵宿,堪闻雁北飞。注柳中庸:河东(战国时属秦地)人,李端诗友。此诗为李端送别他时所作。颔联和颈联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说明。答:_答案颔联:表明自己把柳中庸当做相知,以“相知少”和“亲故稀”来表现诗人对友情的珍惜。颈联:“何处去”表达了作者不忍分别之情,“几时归”表达了盼望朋友尽早归来之情。1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浣溪沙周邦彦水涨鱼天拍柳桥。云鸠拖雨过江皋。一番春信入东郊。闲碾凤团消短梦,静看燕子垒新巢。又移日影上花梢。注云鸠:形容墨云行雨,其色如鸠。江皋:江岸。凤团:一种名茶。请找出下片中能表现词人情思的词语(至少两个),并结合词句分析词人的思想感情。答:_答案“闲”“静”“又”。闲:传神地描绘出词人短梦后心有愁思难以排遣,所以借饮茶来消解梦后的惘然的画面。静:燕子筑巢的忙碌与人的静形成对比,暗示词人并不平静的心绪。又:时光流转,不知不觉间,日影又已移上花梢,暗示了词人无事可为,每日空对春光的伤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与家教合同范本
- 加工定做印刷合同范本
- 项目机器购买合同范本
- 代办管道维修合同范本
- 劳动合同范本 景区
- 种植基地订单合同范本
- 电台广告合同范本
-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护理查房
- 回归热脾区叩击禁忌护理查房
- 内部调岗合同
- 医学影像学与辅助检查
- 电力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 黑龙江小学生诗词大赛备考试题库400题(一二年级适用)
- 《HSK标准教程1》第4课课件
- 双J管健康宣教
- 如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水电站新ppt课件 第一章 水轮机的类型构造及工作原理
- 护理查对制度课件
- 市政工程占道施工方案
- GB/T 39965-2021节能量前评估计算方法
- GB/T 20671.1-2006非金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及试验方法第1部分:非金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