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羊部字的变化及原因探析孙路朋摘 要 汉字是表意性文字,从中国的汉字可以看出中国的许多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的演进中,随着文化中心的迁移,文化的变化发展,汉字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汉字的使用情况也有很大的不同。本文试从说文解字中的羊部字,现在3500一级汉字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以羊为部首或部件的字的使用情况比较,来分析羊部字的发展变化与古今不同使用情况的原因。关键词 说文解字 羊部字 使用情况变化 原因1、 引言羊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历来占有重要位置。从原始时期,羊就开始作为家畜来饲养。由于其性温顺,又有皮毛洁白的特点,在古代的祭祀文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味美也是人类对羊的需求之一,作为人类的食物供给之一,人对羊的驯化、饲养相当重视。本文将结合说文羊部及通用规范字表一级、二级字表中的羊部字,通过羊部字的古今使用情况的变化情况,试对羊部字的变化及其原因进行探析与说明。二、说文解字中羊部字的分类 说文解字:“羊,祥也。从,象头角足尾之形。孔子曰:牛羊之字,以形举也,凡羊之属皆从羊。”以祥训羊,是声训,也是释义。古人认为羊是吉祥之物,主要用羊来进行祭祀,所以古籍中多以羊为祥。如甲骨卜辞及青铜器铭文中“吉祥”都写作“吉羊”。“不祥”作“不羊”。说文解字中羊部共收字26个,大部分是与羊的性别、年龄大小及与羊有关种类的字。下面我先对说文中的字进行阐释。(1) 和羊的种类相关的字由于早期社会人们对自然社会的的认识、开发都相当有限,羊作为最早被驯化的物种,又由于它本身的一些特性,引起了人们特殊的重视。由于重视程度高,所以对羊的观察,分类都及其细致,具体涉及到从样的牝牧、大小、毛色和其他方面。下面我们具体来看。 1、根据羊的牝牧分类说文羊部“羝,牡羊也,从羊氐声。”羝的本义就是公羊。诗经生民:“取羝以軷。”毛亨传曰:“羝,牡羊也。”汉书苏武传:“使牧羝,羝乳乃得归。”颜师古注曰:“羝,牡羊也,羝当不产乳,故设此言示绝。”齐民要术:“养羊大率十口一羝,羝少则不孕,羝多则乱群。”说文羊部“牂,牝羊也,从羊 声。”牂的本义就是母羊,又有特指白羊的意思。尔雅释畜:“仰牡羒,牝牂。”王念孙疏证:“是羊之白者为吴羊,其牝为牂;黑者为夏羊,其牝为羖。又或统称白羊为牂羊,黑羊为羖羊。”诗小雅鱼藻之什苕之华有“牂羊坟首,三星在罶。”晋书束皙传:“大贾牂羊,取之清渤,放豕之歌,起于钜鹿。”清冯景范增论:“此何异一牂羊入群虎之穴,其灭也易。”颜师古注急就篇曰:“牂。吴羊之牝也。”广雅:“吴羊,其牝三岁曰牂。”也就是说牂羊即母羊,如墨子兼爱篇:“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故文公之臣皆牂羊之裘。”韩非子五蠹:“千仞之山,跛牂易牧者,夷也。”说文羊部“羒,牂羊也,从羊分声。”说文释为牂羊,即是母羊,但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释为牡羊,即是公羊。综合各种文献得知:羒羊是白色的公羊。段注:“羒,牡羊也。各本作牂羊。誤。今依初學記正。”广韵:“羒,白羝羊也。”尔雅:“羒者吴羊白羝也。“桂馥认为羝是牡羊的总名而羒乃吴羊之羝者。即羒是白色的公羊,如元史太宗纪:“遂议伐金,束蒙古民有百马者,输牝马一;牛百者,输牸牛一;羊百者,输羒羊一。”依段注可知羒也是公羊,由广韵尔雅可以得见羒是公羊中更具体的一类:白色公羊。一个字既涉及牝牧,又涵盖毛色。说文羊部“羖,夏羊牡曰羖,从羊殳声。”羖的本义是黑色的公羊。王念孙疏证:“是羊之白者为吴羊,其牝为牂;黑者为夏羊,其牝为羖。又或统称白羊为牂羊,黑羊为羖羊。”史记秦本纪:“请以五羖羊皮赎之。”张焕与崔子贞书:“仆以元年到任,有兵二百,马如羖羊。”寰宇记:“扶南国出金刚,状如紫后英以羖羊角扣之,漼然冰泮。”说文羊部“羭,夏羊牝曰羭,从羊俞声。”羭的本义是黑羊的母羊。释畜:“夏羊牝羭。”急就篇:“牂,羖,羯,羠,羝,羭。”颜师古注曰:“牂,吴羊牝也;羝,牂羊之牡也;羭,夏羊之牝也;羖,夏羊之牡也。”所以羭即黑色的母羊。如列子天瑞:“老羭之为猿也。”说文羊部“羠,騬羊也,从羊夷声。”騬羊即被阉过的公羊。说文羊部“羯,羊羖犗也,从羊曷声。”广雅:“ 羊犗曰羯。”说文牛部:“犗者,騬牛也。”因此,羯就是被阉过的公羊。羯、羠意同。从牝牧看,雄性羊有羝、羒、羖的称谓,雌性羊有牂、羭的称谓。还有一个有争议的字“羠”,有人认为是被阉过的公羊,也有人认为是母野羊。如颜师古注急就篇中提到:“西方有野羊,大角,牡者曰羱,牝者曰羠。”本文赞同的是被阉过的公羊。经考证多种古文献都一致采取说文的意思,即被阉过的公羊。如史记货殖列传:“其民羯羠不均,自全晋之时,固己患其僄僄。”2、根据羊的大小分类说文羊部“羔,羊子也,从羊,照省声。”羔的本义是小羊。诗经七月:“献羔祭韭。”毛传云:“小曰羔,大曰羊。士相见礼,上大夫相见以羔。”羔取其从帅,群而不党也。周礼羊人:“凡祭祀饰羔。”这里“羔”就是小羊的意思。说文羊部“羜.五月生羔也,从羊宁声,读若煮”羜的本义是五月大的羊。段注:谓羔生五月者也。而释名牲畜云:“羜,未成羊也。”所以俗呼五月羔为羜。诗经小雅伐木:“既有肥羜,以速诸父。”毛亨传曰:“羜,未成羊也。”说文羊部“,六月生羔也,从羊敄声,读若雾。” 的本义是六月大的羊。说文羊部“ 羍,小羊也,从羊大声,读若达。”羍的本义也是小羊。段注:羊当作羔,字之误也。羜曰羔,羍又小于羔,是初生羔也。薛综、荅韦昭云:“羊子初生名逹,小名羔;未成年羊曰羜,大曰羊。长幼之异名。”说文羊部“,羊未卒岁也,从羊兆声。或曰夷羊百斤左右为,读若春秋盟于洮”。的本义是未满一岁的羊。广雅:“吴羊牡一岁曰,其牝一岁曰牸。”颜师古注急就篇曰:“,羊未卒岁也,一曰夷羊重百斤者为。”也就是说 有两种意思,一是未满岁的小羊,二是重一百斤的羠羊。从以上几字可以看出古代的人们对羊的特殊关注,不同年月大小的羊都有专有的称谓:初生羔曰“羍”,五月大的叫“羜”,六月大的叫“”,未满一岁叫“”统称 “羔”,都是指未成年的羊。3、 根据羊的毛色分类 说文羊部“ 羳,黃腹羊,从羊番声。” 羳的本义是黄腹羊。 释畜:“羳羊,黄腹。”郭璞云:“腹下黄。”即腹下是黄色的羊叫羳。 羒是白色的公羊,羖是黑色的公羊,羭是黑色的母羊。 从上可见不同毛色的羊也有不同的称谓。4、 其他 说文羊部“羟,羊名也,从羊巠声。” 一种羊的名称,分类依据不详。说文羊部“ ,羊名,从羊執声,汝南平舆有亭,读若晋。”一种羊的名称,分类依据不详。说文羊部“,羊名,蹄皮可以割桼,从羊此声。” 一种羊的名称,分类依据不详。(二)与羊的特点有关的字 说文羊部“群,辈也,从羊君声,羊性好群,故从羊。”群的本义源自羊喜群居的习性。诗经小雅无羊:“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意思是:“谁说你没有羊?有三百群呢!”这里群就是羊众多的意思。由“羊群“引申为“同类物”都可称“群”如易经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由此,又引申为“众多”义,如今天说的群众、群山、人群等等。说文言部“譱 ,吉也。从誩从羊。此与義美同意,譱,篆文譱从言。”善的本义源自羊温顺的习性。羊为善良的动物,所以从羊,其善良的性情以叫声为标志,所以从言。殷商之言与音同字,从二言,表示群羊的鸣叫声。善从羊从二言会意,表示吉祥善良。例如:汉书礼乐志:“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老子七十九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孟子滕文公上:“教人以善谓之忠。”说文羊部“羸,瘦也,从羊声。羊主给膳,以瘦为病,故从羊。”羸的本义源自羊的形体特征。例如:左传襄十年:“余羸老矣,可重任乎。”左传桓十年:“请羸师以张之。”杜预注曰:“羸,弱也。”荀子正论:“王公则病不足于上,庶人则冻餧羸瘠于下。”说文羊部“,羊相也,从羊委声。” 的本义也源自羊喜群居,相互挤靠的习性。 玉篇:“ ,羊相也。”即羊相互挤在一起。说文羊部“,也,从羊责声。”的本义同的本义相近,也源自羊喜群居,相互挤靠的习性。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中云:“犹委渍,羊相覆压也,羊性寒则散,热则聚。”而集韵则曰:“,也,羊疫。通作渍。”曲礼云:“四足日渍。”孔颖达曰:“四足日渍者,牛羊之属也。若一死则余者更相染渍而死。”桂馥注曰:“羊病相染,群众殆尽,北方谓之倒圈。”说文羊部“,群羊相也。一曰黑羊,从羊声。”的本义同。桂馥注曰:“,如牛疫,猪瘟转相染者。”上述六字表现了羊有善“群”、性“善”、喜挤的特点,而且瘦弱曰“羸”,得病相染曰“”。说文羊部“羶,也作羴,羊臭也。从三羊。凡羴之属皆从羴。” 羶的本义是羊的气味。 意为是羊的气味,而羶行则指使人仰慕的行为,言其所行为人慕悦,如蚁之慕羶。在古文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庄子徐无鬼:“舜有羶行,百姓悦之。”白居易祭李侍郎文:“德润行羶,温温郁郁。”惯休送卢舍人朝觐:“羶行无为日,垂衣帝道亨。”以上七个字是由羊的本身特性创造的字,意义来源羊的本身特性,可见古代先民对羊的观察之细微,可见羊在中国古代生活生产中的地位。(三)与羊的功用有关的字说文丑部“羞,进献也。从羊,羊所进也,从丑,丑亦声。”古代向王公贵族或宾客进献美味食品叫做羞。因为羊肉是美味食品的代表,故从羊。羞在古文中多作“进献”的意义。例如:礼记曲礼上:“闻子有客,使某羞。”郑玄注:“羞,进也。”左传隐公三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杜预注:“羞,进也。”除了作动词,还可以作名词,表示“精美的食品”。如:周礼天官膳夫:“膳夫掌王之食饮膳羞。”郑玄注:“羞,有滋味者也。”仪礼聘礼:“燕与羞俶。”郑玄注:“羞曰禽羞,雁鹜之属,成熟煎和也。”说文羊部“美,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说文中美的本义是味美。段玉裁注:“甘是五味之一,而五味之美都叫甘。引申之凡好都叫美。”接着又说:“羊大则为美”由此可见美的原义是味觉上的甘,后来才泛指所有的人、物的美丽好看。例如:诗经邶风简兮:“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这里是指男性舞蹈演员之美。诗经邶风静女:“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这里是指女性美。孟子梁惠王下:“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这里指物美。说文羊部“羑,进善也。从羊久声,文王拘于羑里,在汤阴。”段玉裁注:“进当作导,导善,导以善也。”玉篇:“羑,导也,进也,善也,今作诱。”用来指诱导的善美的物。(4) 其他分类 说文羊部“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南方蛮闽从虫,北方狄从犬,东方貉从豸,西方羌从羊:此四种也。西南僰人、僬侥,从人;盖在坤地,颇有顺理之性。唯东夷从大。大,人也。夷俗仁,仁者寿,有君子不死之国。”孔子曰:“道不行,欲之九夷,乘桴浮于海,有以也。”羌字从人、羊会意,羊亦声,本义为牧羊人。说文女部“姜,神农居姜水以为姓,从女羊声。”注:“姜,从女羊声,男羌为羌,女羌为姜。”姜即女羌人。同时也上古时期母系社会遗留下来的姓氏。国语“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水经注渭水注“岐水经姜氏城为姜水。”说文我部“義,己之威儀也。从我羊。羛,墨翟書義从弗。魏郡有羛陽鄉,讀若錡。今屬鄴,本内黃北二十里。宜寄切注臣鉉等曰:此與善同意,故从羊。”以上为说文解字中所有羊部字的释义和引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说文的羊部字主要是从羊的本身特征进行分类的,其中: 羝、羒、牂、羖、羭、羠、羯等字表示羊的雌雄牝牧,羔、羜、 羍、等字表示羊的年月大小,羳、羟、等字表示羊的毛色类别, 群、善、羸、羶表示羊的习性特点,羞、 美、 羑等几个字表示样的功用,羌、姜字源不在羊的本身,但源自牧羊的行为,和羊有扯不开的关系。三、3500常用汉字中的羊部字释义以上为说文解字中收录的羊部字及其分类,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现在我们常见常用的羊部字有哪些:通用规范字表中,一级常用字有:羊、义(義)、详、洋、养、差、美、姜、样、氧、羞、祥、痒、着、盖、善、羡、群、鲜、达(達)等字,次常用字有羔、敦、翔、漾等字。二级汉字中有:佯、庠、徉、咩、烊、恙、牂、羯、羰等字。在这些字中,有些字的意义一直沿用,有些字的意义发生了变化,下面我们具体探析其变化及原因:(一)常用义与本义变化不大的字 随着历史的演进,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实际需要,汉字的意义也有了引申与发展,但还是有一部分字的意义没有太大变化。这一类字在通用规范字表羊部一级汉字中有,如羊、祥、群、鲜、姜等字。在二级字表中也有,如咩、牂、羯等字表示羊的叫声、雌雄等,羰表示化学用语等。羊,本义就是羊这一物种,这一意义自然不易变化,也是现在最常用的意义。以羊组成的词主要表示羊的种类,如绵羊、山羊、黄羊、羚羊、青羊、盘羊等。羊,古又作祥,古籍中“吉祥”都写作“吉羊”,现在羊字仍然有吉祥的意思和用法,如三羊开泰。羔,小篆写作“”。说文羊部:“羔,羊子也。从羊,照省声。”按许说“羔”的本义是“小羊”,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毛传:“小曰羔,大曰羊。”从字形上看,“羔”的上部是“羊”,下部是“火”,所以有说法认为“羔”的本义应是“烤羊肉”。徐灏注笺:“疑羔之本义为羊炙,故从火。小羊味美,为炙尤宜,因之羊字谓之羔。楚辞招魂胹鳖炮羔是也。”所以小羊就是“羔”的本义,而且一直沿用本意,没有发生变化。 群,同“羣”,是个会意兼形声字,金文作“”,小篆作“”,都是上下结构:上班部是个“君”字,表示首领、君主的意思,也作声符;下半部分是“羊”字。两形会意,表示许多羊聚集在头羊周围。此字此意,源自羊这种动物的习性喜群居,都是群体活动,每个羊群都有自己的头羊,一般情况下,羊群都会聚集在头羊的周围。所以“群”字表示群体。国语周语:“兽三为群,人三为众。”由群体义可以引申出集体、种类、众多、会合等意义,如“离群索居、群龙无首、物以群分”等。兰亭集序中“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用的也是“聚集”的意思。羡,繁体字写作“羨”,小篆写作“”,下半部的“”,表示的是一个人张着口涎水下滴,上班部的“羊”就是“垂涎”的对象,也就是想吃的东西。所以说文将“羨”释为“贪欲也。从,从羑省。”孔广居疑疑:“从从羊,会垂羊肉之意。”朱骏声通训定声:“亦声。”龙龛手鉴羊部:“羨”,同“羡”。所以“羡”的本义也就是“贪欲、想要”,也就是我们现在常用的“爱慕”,因喜爱而希望得到,如诗大雅皇矣:“无然畔援,无然歆羡。”淮南子说林:“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结网。”养,繁体字作“養”,甲骨文作“”。说文食部:“養,供养也。从食,羊声。,古文養。”商承祚说文中之古文考:“读作牡,象以手持鞭而牧羊,牧牛则字从牛,羊则字从羊也,后以从牛之字为牧,而以为养矣。”所以从字形看“養”的意义应为牧羊,后发展为牧养牛羊等牲畜。但由于“養”的对象范围很广,它的意思也不只局限于“牧养”,现在常用为“饲养”的意思,如养鸡、养猪、养牛、养羊等。当对象是人时,意义就变成了供养,奉养。玉篇食部:“養,具珍羞以供养尊者也。”古今韵会举要漾韵:“養,下奉上曰養。”论语为政:“古今孝者,是谓能養。”现在常说的奉养双亲,孝亲养老都是供养的意思。由下对上的供养又引申出上对下的抚养,养育,生育。玉篇食部:“養,育也。”礼记大学:“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韩诗外传:“季遂立而養文王。”由此意又引申出教育、熏陶意,周礼地官保氏:“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又引申为教养,孟子离娄下:“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朱熹注:“養,谓涵育熏陶,俟其自化也。”现在常用的还有养护的意思。左传成公十三年:“敬在养神,笃在守业。”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善养生者,慎起居,节饮食。”现在人们都注意养生,就是养护自己的生命、身体。虽然词义几经引申,但常用的主要意义还是“饲养”、“供养”、“抚养”这几个,意义并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姜,说文女部:“姜,神农居于姜水,以为姓。从女,羊声。”段玉裁注:“按:姜、姬字盖后所制。”通志氏族略三:“姜氏,姓也。炎帝生于姜水,因生以为姓。其后太公封于齐,世与周鲁为婚姻,历二十九是为田氏所灭。子孙分散,或以国为氏,或以姓为氏。”由上可知姜最早的意义便于姓氏有关,现在姜的最常用义也是作为姓氏,没有发生变化。姜还作为“薑”的简化字,与本义没有什么联系,只是为了便于书写,便于人们对汉字的学习和运用。(2) 常用义发生变化的字1、 词义扩大的字义,繁体字写作“義”。甲骨文作“”,上半部分是个“羊”字,下半部分是一个甲骨文的“我”字。唐汉先生的唐汉解字解释为“这里的羊特别指那种头上长有大角的公羊、头羊,它们常常会为了捍卫领袖权和交配优先权而进行牴斗;“我”则是古代的一种兵器,短柄,刃部有锯齿,外形美观,但是不适合战争搏斗,常用来作为讨伐敌人时军队的标帜。所以,义的本义是指头羊为了捍卫自我或族群的权力而进行的搏斗。”“头羊”相牴争斗时的姿态也显示出一种威仪,因此又引申出了风度、礼仪的意义,这一意义后作“仪”字承担。由“头羊”为权利而战时威严威风的仪态、姿态,又引申出人类间“合乎情理,正义而师出有名”的征伐,又引申指“公正合宜的言行”。孟子解释:“义,人之正路也。”由公正合宜又引申为道理,如孟子梁惠王上:“申之以孝悌之义。”这里的“义”用的就是“道理”的意思。再延伸,又指对事物或文句作合理恰当的解释,如“意义、含义”等。还有在“忠孝节义”中国传统的四大道德规范中,“义”是指同辈之间的公平对等行为规范,比如水浒传中的“聚义厅”(后改为忠义堂)。这些意义也是我们现在常用的意义,如:“公义、正义、忠义、含义”等。意义发生了扩大变化。美,“美”字的阐释从字形上考量有两种说法,以篆字“”为依据,“一者认为羊人为美,二者认为羊大为美”。“羊人为美”的说法需从说文入手。说文释“大”曰:“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焉,象人形。”篆书“”字象一个正面站立的人,所以有“羊人为美”的解释。殷代的甲骨文里,字,从“羊”从“人”,“羊人为美”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的牧羊部落氏族奉羊为尊的生活感情。在这种情感的驱动下,人们甚至相信,羊自身就具有鬼神一样的神灵力量,从而把羊奉为自己的祖先。在祭祖祖先、祈求狩猎丰收和庆贺婴儿诞生的时候,部落的首领或巫师就头戴羊角,身披羊皮,领着大家载歌载舞,以祈求人人和和美美,万事如意。这些扮演“祖先”的首领或巫师叫“羊人”。远古的人认为,羊人能向他们转达鬼神之意,是直接现实地思忠他们吉祥的东西,故而“羊人为美”的美字,一般与吉、样、利等字通训。由于能带来吉祥、吉利的对象被认为是美的对象,从而吉、样、利等字就含有美义,反之美字也当然含有吉、祥、利等意,这样把美字的字源学意义解释为“羊人为美”,似较有理,也较符合“美”字的初文形象。在这个意义的基础上,又引申出形貌好看之意如诗邶风静女:“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貌美如花等。继而引申出景物佳胜之意,如: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为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美景盛况等。由于“羊人”都是部落、族群中的首领或巫师,也就是一个群体中最受大家推崇、信服的人,这些人自然要具备受人推崇的内在的美好的品质,所以“美”又有品德优良的意思,如楚辞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美德等。由此有引申为品德或志趣高尚的意义,如论语尧曰:“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羊大为美”的说法也源自说文,说文曰“美,甘也,从羊大。羊在六畜给膳也。美与善同意。”段注“膳之言善也。羊者,祥也,故美从羊。”许、段认为“美”是个会意字,与羊的膳食功能有关;又由于“膳”“善”同音,把“善”“美”有机的联系了起来。“民以食为天”,“食”是人生第一位的最重要的需求,所以先民对“美”的最初认识的感受很可能来自于味觉上的刺激,羊肉“主给膳”的功能正好为人们带来了食欲上的美好感受。同样是由于羊“主给膳”的功能,所以样的体型对于这种功能的满足也是人们关注的方面,“羊大为美”也就符合人们的心理需求。由此说法美的本义是味美,又指味道可口的食物,如美味佳肴。无论是从“形态美”还是“味道美”的意义推演,美所表示的意义范围都是扩大的。善,繁体字写作“譱”。说文:“譱,吉也。从誩,从羊。此与義、美同意。”善是个会意字,从言,从羊,言是讲话,羊是吉祥的象征。所以本义是吉祥。如:尽善尽美。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由于善与美意同,所以善也有良好品德的意思,并且更多的体现在群体间或社会关系中,所以有友好、亲善的意思,如战国策秦策二:“齐楚交善,(秦)惠王患之。”还有和善、慈善的意思,如管子心术下:“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由这种品质延伸到主体人身上,就有了善人、善行的意思,如论语为政:“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以上也是现在常用的善的意义,意义发生了扩大变化。2、词义缩小的祥,说文示部“祥,福也,从示,羊声。一曰善。”王国维观堂集林:“祥,古文作羊。”祥的本义就是幸福,吉利。书伊训:“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汉书宣帝纪:“神光并见,咸受祯祥。”颜师古注:“祥,福也。”祥字还有一个常用义是吉凶的征兆,和古代的祭祀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五代徐鍇说文繫传示部:“祥,祥之言详也。天欲降以祸福,先以吉凶之兆,详审告悟之也。”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示部:“祥,凡统言则灾亦谓之祥,析言则善者谓之祥。”如:左传僖公十六年:“是何祥也,吉凶焉在?”卓问肃曰三国演义:“此何祥也?”可见祥在古代兼表吉凶义,而且表示预兆。虽然占卜、祭祀在历史演进中始终占有一定地位,祥的意义也一直与此挂钩,但现在只保留了幸福,吉利,顺利的意义,如:吉祥、祥和、祥瑞。 不再表示凶兆和预兆,意义范围发生了缩小。 3、词义转移的字详,繁体字写作“詳”。说文解字言部:“詳,审议也。从言,羊声。”详字最初义为审查,审理。玉篇言部:“詳,审也,论也,諟也。”可见本义是动词性的。随着汉字的演变,汉字数量的增多,“审查、审理”的意义有了更多词表示,“详”的意义也发生了转移,词性也变成了形容词性,表“详细”义。如:详允、详当、详阅、周详、详征博引、详究等。鲜,繁体字写作“鮮”,金文写作“”,羊在上,鱼在下;小篆写作“”,左边是鱼,右边是羊。说文释“鮮”为“鱼名,出貉国。从鱼,羴省声。”所以“鲜”也泛指鱼,老子第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除了泛指鱼,“鲜”字还特指活鱼,礼记内则:“冬宜鲜羽。”郑玄注:“鲜,生鱼也。”礼记曲礼下:“鲜鱼曰廷祭。”由活鱼也就引申出“新鲜”的意思,“刚收获的新鲜的食物”也用“鲜活”代称。从“鲜”的组成上看,鱼和羊都是味道鲜美的食物,所以“鲜”字有“鲜美、味美”的意思,水浒全传第三十九回:“宋江因见鱼鲜,贪爱爽口,多食了些。”之后“味道鲜美”就成了“鲜”的常用义,形容食物鲜美,词义发生了转移。羞,说文:“羞,进献也。从羊,羊所进也;从丑,丑亦声。”甲骨文,从又持羊,又是手的形象,表示手拿着羊肉进献之意。古文献中的“羞”字大多用“以手持羊”的进献义,如:左传隐公三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可以看出“羞”与“荐”对应,意义也应相近,用的就是“进献美食”给王公大臣之意。由“进献美食”后引申出“美食”的意思,周礼天官膳夫:“掌王之食饮膳羞,以养王之后世子。”注曰:“羞,有滋味者。”“羞”在这里的意思就是美食。这一意义,后造“馐”字承担。由于羊是美味,一人独食羊肉的行为会被看作羞耻的事,被人撞见会呈羞涩状,所以“羞”字现在多借用为“羞耻、羞愧”等意义,常用义发生了转移,词性也由“进献”动词性转变成形容词性。达,繁体字写作“達”,金文写作“”,左边是一个“”,表示道路,右边下部是一个“止”,表示行走,其上面为“羊”,“羊”上面是个“十”(甲骨文写作一竖)符号,表示直行前进。从整体来看,“達”字表示羊群在路上行走,由于羊群就比较醒目,羊行走时又会发出“咩咩”的叫声,很容易被人发现,所以“达”的本义就是显露。如诸葛亮出师表中“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用的就是本义。由于“显露”是使人知道的意思,所以又引申出“通晓、明白”的意思。再从字形看,群羊并行,说明道路一定是畅通的,所以“达”有“畅通、通达”的意思,玉篇部:“達,通也。”说文释“達”为“行不相遇也。从,羍声。”“行不相遇”也说明道路是“畅通”的。由此意引申出“到达”意,如书禹贡:“浮于济漯,达于河。”由上可以看出“达”的词性由名词性转变为了动词性和形容词性,意义也是发生了转移。敦,金文写作“”,小篆写作“”。说文攴部:“敦,怒也,诋也一曰谁何也。从攴,声。”从字形看,“敦”是会意字,“攴”是手持棍杖的形象,结合整体有驱赶羊、击打羊的意思,所以“敦”字有“发怒”的意思。由“手持棍杖驱赶羊”的形象,又能看出“敦促”的意思,现在所说的“敦促”就是这个意思。由此又引申出“劝勉”意,尔雅释诂上:“敦,勉也。”意义发生了转移。(3) 和羊意义无关的字 着,“着”字是由“箸”演变而来的,“箸”的金文写作“”。说文:“箸,饭攲也。从竹,者声。”从早期字形和说文我们可以得知,“着”字与“羊”并无关系,简化字上“羊”下“目”的“羊”部件只是汉字演变中的讹变现象。盖,繁体字写作“蓋”,小篆写作“”。说文:“蓋,苫也。”“苫”的意思是草帘子、草垫子,“蓋”字从“苫”,所以也有“茅苫”意思,泛指用白茅编的覆盖物。从字形看,上部也是表示草的符号“”,下部的“”像一间屋子、亭子的形象,所以“蓋”也成了房屋的代称。我们同时可以看出,“蓋”字与“羊”没有什么关系,简化字“盖”中“羊”部件也是汉字演变中的讹变现象。差,甲骨文写作“”,说文:“差,贰,差不相值也。从左,从。”从古字形和说文我们可以看出,“差”的上部为“禾”的形象,和“羊”没有什么关系,所以简化字上部的“羊”也是汉字演变中的讹变现象。洋,小篆写作“”。说文水部:“洋,水。出齐临朐高山,东北入鉅定。从水,羊声。”段玉裁注:“许曰洋水,即水经及注之巨洋水也巨洋水,今曰瀰河。”我们可以得知“洋”的本义是古水名,我们现在常用的“汪洋、海洋”等也都是指水,和“羊”没有关系,“羊”在这里只是作声符。痒,小篆写作“”。说文:“痒,瘍也,从,羊声。”尔雅释诂上:“痒,病也。”到这里,我们已经可以知道“痒”的意思主要和疾病有关,或者忧思成病,或是身体上的疮瘍,总之和“羊”是没有关系的,“羊”在这里也只作声符。氧,气体元素。无色、无臭,能助燃,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是人和动植物呼吸所必需的气体。通称氧气。“羊”在这里也只是作声符。样,繁体字写作“樣”。说文木部:“樣,栩实。从木,羕声。”徐锴繫传:“樣,今俗书作橡。”橡果,即栎果。“样”的本义是一种果实,和“羊”无关,“羊”在这个字中也不是直接作声旁,我们还要再看“羕”字。羕,小篆写作“”。说文羊部:“羕,水长也,从永,羊声。诗曰:江之羕矣。”本义是“水流悠长”,和“羊”无关,“羊”在这里作声符。所以,“羊”在“樣”字中是间接的声符。翔,小篆写作“”。说文羽部:“翔,回飞也。从羽,羊声。”“翔”的本义就是“鸟回旋而飞”,后泛指飞。和“羊”没有关系,“羊”只作声符。漾,小篆写作“”。说文水部:“漾,水。出陇西相道,东至武都为汉。从水,羕声。”仅此便可得知“漾”是水名,和“羊”无关,“羕”是声符,“羊”是间接声符。以上是一级汉字中的含有“羊”部的字。那么,我们通过对说文中的羊部字和一级汉字中含有羊部的字比较,可以看出变化还是很大而且明显的。比如:表示羊的牝牧的羝、羒、牂、羖、羭、羠、羯等字现在已经基本不用了,只有“羯”在“摩羯座”中使用;表示羊的年月大小的羔、羜、 羍、等字,也只有“羔”字经常使用,并且成了所有“小羊”的代称;表示羊的毛色类别的羳、羟、等字也不再使用,对于不同毛色的羊只在“羊”前面加上颜色,如“黄羊、黑羊”等;表示羊的习性特点的群、善、羸、羶等字中,群、善两字比较常用,主要因为它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级生命支持(ACLS)理论考核试题库及答案
- 农业经济管理咨询和服务协议
- 项目合同管理范本与审查清单
- 检察院系统司法警察招聘面试经典题及答案
- 诗词中的go与going区别
- 跨部门合作与项目管理模板
- 地球被污染的课件
- 古诗词中情感表达的解析与训练
- 跨部门协作协调指南
- 市场调查与分析常用问题模型
- 妊娠期合并症-心脏病的护理(妇产科学课件)
- 急救护理学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Auto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标准教程(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范围及计量办法
- 肾脏疾病常见症状和诊疗
- 安全环保职业卫生消防题库及答案
- 数据中心负荷计算方法
- 金X绅士无双攻略
-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章末复习) 高一数学 课件(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 GB/T 27518-2011西尼罗病毒病检测方法
- GB/T 26255-2022燃气用聚乙烯(PE)管道系统的钢塑转换管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