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化学习题集及答案 一 名词解释题 环境污染 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的 生产和生活 的原因往原先处于正常状态的环境中附加了物质 能量或生物 体 其数量和强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使环境质量变差 并对人们的健康或环境中某些有价值的物质产生有 害影响者 环境污染化学 主要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生态环境体系中的来源 转化 归宿及生态效应的学科 又分为大气 水 体和土壤三个部分 化学污染物 指由人类活动产生的与天然环境化学组分共存和相互作用又可能产生不良生态效应或健康效应的化 学物质 环境化学 是一门研究有害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形态 化学特性 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 科学 污染物的迁移 污染物在环境中所发生的空间位移及其所有引起的富集 分散和消失的过程谓之污染物的迁移 污染物的转化 污染物的转化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 化学或生物的作用改变存在形态或转变为另一种物 质的过程 酸雨 酸性物质的湿沉降而形成 pH 5 6 的降水 温室效应 大气中的浓度越来越高的 CO2 H2O CH4等物质具有使太阳辐射通过到达地面 却大量吸收了来自地面 的长波辐射 从而使地面温度升高的现象 光化学烟雾 碳氢化合物和NOx等一次污染物在强烈太阳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生成一些氧化性很强的二次 污染物 如 O3 PAN 硝酸等 这些反应物 一次污染物 和产物 二次污染物 的混合物 其中有气体和颗粒 物 所形成的烟雾 称为光化学烟雾 积聚膜 颗粒物的有效直径在 0 05 2 m 范围内 主来源于爱根核膜的凝聚 燃烧过程所产生蒸汽冷凝 凝聚 以及由大气化学反应所产生的各种气体分子转化成的二次气溶胶等 爱根核膜 爱根核膜 粒径小于 0 05 m 主要来源于燃烧过程所产生的一次气溶胶粒子和气体分子通过化学反 应均相成核转换的二次气溶胶粒子 所以又称成核型 敏化光解 水体中存在的天然物质 如腐殖质等 被阳光激发 又将其激发态的能量转移给化合物而导致的分解 反应 生物积累 生物从周围环境中 水 土壤 大气 和食物链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 使其在机体内的浓度超 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生物富集 生物通过非吞食方式 从周围环境 水 土壤 大气 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的物质 使其在机体内 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毒物的协调作用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毒物 同时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联合作用的毒性 大于其中各个毒物成分单 独作用毒性的总和 就是说 其中某一毒物成分能促进机体对其他毒物成分的吸收加强 降解受阻 排泄迟缓 蓄积增多或产生高毒代谢物等 使混合物毒性增加 二 填空题 1 污染物的转化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 化学或生物的作用 改变存在形态 或转变为另一种物质的过 程 2 环境化学的研究对象并非环境中的所有化学现象 是由 污染物和 环境背景 共同构成的综合体系 3 污染物在环境中所发生的空间位移及其所有引起的富集 分散和 消失 的过程谓之污染物的迁移 4 环境化学的研究对象并非环境中的所有化学现象 而是被确认为污染物质的那些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 变化规律 5 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有物理 化学的和生物的三方面 其中因 化学物质 引起的占 80 90 6 环境科学主要是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关学科的理论 方法和技术来研究环境问题 7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 迁移主要有机械迁移 物理 化学迁移和生物迁移三种方式 8 由于地球旋转作用以及距地面不同高度的各层次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程度上的差异 使得描述大气状 态的温度 密度等气象要素在垂直方向上呈不均匀分布 9 Pasquill 根据地面风速 日照量和云量把大气稳定度分为 6 类 即强不稳定 A 不稳定 B 弱不稳定 C 中 性 D 较稳定 E 和稳定 F 10 只有被体系吸收的光 且波长在100nm 700nm范围的光才可引起光化学反应 11 如果在光化学系统的初级过程中 激发态分子分解产生了 自由基后 可引发进一步的暗反应 自由基是 指在原子或原子团外有 未成对 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 其氧化能力很强 13 洛山矶烟雾与伦敦烟雾性质的不同在于 14 碳氢化合物和NOx等一次污染物在强烈太阳光作用下发 生光化学反应而生成一些氧化性很强的二 次污染物 如 O3 PAN 硝酸等 这些反应物 一次污染物 和产物 二次污染物 的混合物 其中有气体和颗 粒物 所形成的烟雾 称为光化学烟雾 积聚膜的粒子不易被干 湿沉降去除 主要的去除途径是 扩散 16 酸雨就是由于酸性物质的pH 5 6而形成的 17 造成臭氧耗损的三大类物质分别是 NOx HOx 和CLOx 18 在大气污染物的颗粒物中 可吸入粒子的粒径范围是 1 013 10 2 Pa m 3 mol B KH 1 013 Pa m 3 mol C KH 1 013 10 2 Pa m 3 mol D KHMg2 Ca2 HCO3 SO 4 2 Cl B Ca 2 Mg2 Na HCO3 SO 4 2 Cl C Na Ca2 Mg2 Cl HCO 3 SO 4 2 D Na Mg2 Ca2 Cl SO 4 2 HCO 3 25 污染物质通过膜的方式中需要蛋白质参与的是 C D A 膜孔滤过 B 被动扩散 C 被动易化扩散 D 主动转运 E 胞吞和胞饮 26 以下关于人体对污染物的排泄正确的说法是 ABD A排泄的主要器官是肾和肝胆 B 排泄的物质形态可是原形污染物也可是代谢产物 C 污染物一经排泄后 不再被吸收 D 污染物的排泄方式会影响其在体内的停留时间 27 以下关于毒性的顺序正确的是 BD A As As B Cr Cr C 有机 As 无机 As D 甲基汞 无机汞 28 具有下列哪类结构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最容易降解 B A 含叔碳的烷烃 B 直链烷烃 C 端基有支链取代的 D 非离子型 29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A 相对来说 三价砷更容易向五价砷转化 B 相对来说 五价砷更容易向三价砷转化 C 100 的三价砷可以和五价砷相互转化 D 三价砷很难向五价砷转化 30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过程主要有 A B C A 机械迁移 B 物理 化学迁移 C 生物迁移 D 光化学降解 31 根据 CO2 在大气中溶解度 可以计算出酸雨的临界 pH 为 D A 7 0B 6 5C 5 6D 4 5 32 SO2 被氧化成 SO3 形成酸雨的方式主要有 ABD A SO2 的气相氧化 B SO2 的间接光氧化 C 微生物氧化 D SO2 的液相氧化 33 光化学反应的引发反应是 C A O3 的解离 B 烃类化合物与 HO2 的反应 C NO2 光解生成原子 O D 烃类化合物与 O3 的反应 34 以下关于 Freundlich 吸附等温式的特点 说法正确的是 A C A 适于浓度不大不少的溶液 例大多数粘土矿物微层间内表面吸附 B 理论式 C 经验式 D 适应于水合氧化物与腐殖质类颗粒物对各种浓度污染物的吸附 但不适于粘土 35 当亨利常数在下列哪个范围内 挥发作用受气相控制 D A KH 1 013 10 2 Pa m 3 mol B KH 1 013 Pa m 3 mol C KH 1 013 10 2 Pa m 3 mol D KH 1 013 Pa m 3 mol 36 机体对污染物的主要蓄积部位包括 ABD A 血浆蛋白 B 脂肪组织 C 血液 D 骨骼 37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A 生物放大包括生物富集和生物积累两方面 B生物富集包括生物放大和生物积累两方面 C生物积累包括生物富集和生物放大两方面 D 生物积累与生物富集是同一个概念不同的名称 38 对于污染物质在环境中的生物转化 微生物起着关键作用 其原因为 ABCD A 微生物大量存在于自然界 B 微生物具有大的表面 体积比 C 生物转化呈多样性 D 繁殖非常迅速 对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 39 对汞的甲基化形成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的物质是 A A 甲基钴氨素 B 铁锰氧化物 C 蛋氨酸 D 硫醇 40 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有物理 化学和生物的三方面 其中化学物质引起的约占 C A 50 60 B 30 40 C 80 90 D 90 100 41 发生光化学烟雾的气象条件是 C A 强光照 湿度高 高风速 逆温 高温 B 弱光照 湿度低 低风速 逆温 低温 C 强烈光照 湿度低 低风速 逆温 高温 D 弱光照 湿度高 高风速 逆温 低温 42 以下物质会造成温室效应的物质包括 A B D A CO2 B CH4 C 颗粒物 D N2O 43 在我国重庆地区 在 1982 年入夏后连降酸雨 雨后某夜 2 万亩水稻叶子突然枯黄 状如火烤 几天后枯死 其分析原因为 C A 酸雨会削弱植物的光合作用 B 酸雨破坏了叶细胞的通透性 使水分流失 C 酸雨淋降破坏叶面腊质 影响叶片呼吸代谢 D 酸雨使叶面温度升高 44 氯氟烃之所以会引起臭氧耗损的原因如下 BCD A 它是制冷剂 B 高稳定性 C 可以离解出 Cl 和 ClO 等自由基 D 不溶于水 45 在下列吸附剂中 比表面最大的是 D A 高岭石 B 黏土 C 新沉淀的氢氧化铁 D 腐殖质 46 以下关于有机污染物光解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B D A 光解产物的毒性降低了 B 是有机污染物真正的分解过程 C反应是可逆的 D 不可逆地改变反应分子 47 影响污染物的生物富集的因素包括 ABD A 污染物的物化性质 B 生物性特征 C 环境的污染程度 D 环境因素 48 氨基酸的形成是在微生物的哪个部分 A A 细胞膜内 B 细胞膜外 C 细胞 D 肝脏 49 蛋白质的降解中 其中的氨基可发生的反应包括 ABCD A 氢化作用 B 羟基化 C 转氨基作用 D 氧化作用 四 简答题 1 当前 我国优先考虑的环境问题中与环境化学密切相关的有哪些 答 当前 我国优先考虑的环境问题中与环境化学相关的是 以有机污染为主的水质污染 以大气颗粒物和二氧 化硫为主的城市空气污染 工业有毒有害废弃物和城市垃圾对水 土壤 大气的污染等 2 简述水体 大气和土壤中的主要化学污染物 答 水 有害金属 有害阴离子 营养物质 有机物和放射性物质 土壤 农药 肥料和重金属 大气 SO2 NOX CO Pb化物 悬浮物等 3 请列表比较光化学烟雾与伦敦烟雾的一般特征 答 4 请说出减少氟氯烃危害性的途径有哪些 答 1 完善和执行蒙特利尔条约 我国 1999 全面停止氟里昂生产 2010 年全面停止 CFC 的使用 2 冷凝吸收 吸附法回收废弃的氟里昂 3 开发降低单位产力氟氯烃毫量的技术 4 不能回收再生的氟氯烃进行破坏分解处理 5 开发 ODP 为 0 或较小值的氟氯烃替代品 5 简述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及其来源 答 二氧化碳的来源有燃料和改变土地的使用 甲烷的来源有生物体的燃烧 肠道发酵作用和水稻 一氧化碳的 来源有植物排放和人工排放 交通 运输和工业 一氧化二碳的来源有生物体的燃烧 燃料和化肥 6 简述气溶胶粒子的三模态及其特性 答 爱根核膜 粒径小于 0 05 m 主要来源于燃烧过程所产生的一次气溶胶粒子和气体分子通过化学反应均相成 核转换的二次气溶胶粒子 所以又称成核型 积聚膜 Dp 在 0 05 2 m 范围内 主要来源于爱根核膜的凝聚 燃烧过程所产生蒸汽冷凝 凝聚 以及由大 气化学反应所产生的各种气体分子转化成的二次气溶胶等 积聚膜的粒子不易被干 湿沉降去除 主要的去除途径是扩散 这两种膜合称为细粒子 粗粒子膜 Dp 大于 2 m 主要来源于机械过程所造成的扬尘 海盐溅沫 火山灰和风砂等一次气溶胶离子 主要靠干沉降和雨水冲刷去除 但粗粒子和细粒子是独立的 7 请举例说说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 答 1 苯及其同系物 来自于溶解型涂料中 室内装饰中多用甲苯 二甲苯代替纯苯做各种胶 涂料和防水材 料的溶剂或稀释剂 同时也用作装饰材料 人造板家具 胶粘剂 空气消毒剂和杀虫剂的溶剂 2 氡 来源于房基及周围土壤是室内氡最主要的来源 建筑材料析出的氡 3 甲醛 装修材料及其家具中的胶合板 大芯板 中 高密度纤维 碎料板的粘合剂遇热 潮解时的释放 4 氨气 主要来源于混凝土添加剂 防冻剂 尿素和氨水 等 8 说出控制矿山酸性废水形成的可能方法 答 封闭废矿井 或向其中充入惰性的氮气 将流过矿井的地面水旁引到别处 用化学杀菌剂杀灭铁细菌 引进 能与铁细菌发生拮抗的其他微生物群体 向水中加入过量的三价铁盐 可抑制生金菌的生长 9 请简述底泥所吸附的重金属重新被释放的可能原因 答 1 盐浓度升高 M 1 价 和 M 2 价 与 M n 价 置换 2 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 在湖泊 河口及近岸的沉积物中一般有较多的耗氧物质 使一定深度以下沉积物 中的氧 还电位降低 使 Fe Mn 氧化物可部分或全部溶解 使其吸附或与之共沉淀的重金属离子也同时释放出来 3 ph 值降低 导致碳酸盐和氢氧化物的溶解 H 的竞争作用增加了 M n 价 的解吸量 4 天然或合成的配合剂使用量增加 能和重金属形成可溶性配合物 有时这种配合物稳定度较大 可以溶 解态存在 使 M n 价 从固体上解吸出来 5 生化迁移 M n 价 随动植物残体的分解产物进入水中 10 简述污染物在机体内的蓄积的过程 答 机体长期接触某污染物质 若吸收超过排泄及其代谢转化 则会出现该污染物质在体内逐增的现象 称为生 物蓄积 蓄积量是吸收 分布 代谢转化和排泄各量的代数和 蓄积时 污染物质的体内分布 常表现为相对集 中的方式 主要集中在机体的某些部位 机体的主要蓄积部位是血浆蛋白 脂肪组织和骨骼 污染物质常与血浆 蛋白结合而蓄积 许多有机污染物质及其代谢脂溶性产物 通过分配作用 溶解集中于脂肪组织中 如苯 多氯 联苯等 氟及钡 锶 铋等金属 经离子交换吸附 进入骨骼组织的无机羧磷灰石盐中而蓄积 11 简述脂肪类物质的生物降解过程 答 脂肪是由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类物质 甘油三酯 较糖类难于降解 可能是由于不溶于水而聚集成团使 细菌不易生长繁殖 但在动物体内 胆汁能将脂肪乳化 乳化后的脂肪就可在好氧厌氧条件下进行生物降解 脂 肪在胞外水解酶的催化下水解为脂肪酸和甘油 脂肪酸和甘油能被微生物摄入细胞继续转化 脂肪酸经过 氧化 途径进入三羧酸循环 最后完全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在有氧条件下 继续进入三羧酸循环 总反应 在无 氧条件下 脂肪酸通过酶促反应 往往以其转化的中间产物作受氢体而被不完全氧化 形成低级的有机酸 醇和 二氧化碳等 12 为什么说微生物在物质的转化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答 物质在生物作用下经受的化学变化 称为生物转化或代谢 转化 生物转化 化学转化和光化学转化构成 了污染物质在环境中的三大主要转化类型 通过生物转化 污染物质的毒性也随之改变 对于污染物质在环境中 的生物转化 微生物起着关键作用 这是因为他们大量存在于自然界 身个转化呈多样性 又具有大的表面 体 积比 繁殖非常迅速 对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 13 简述糖 脂肪和蛋白质三大类易生化降解物质的生物降解的一般规律 答 先水解 然后继续水解和氧化 降解后期都生成各种有机酸 在有氧条件下 其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此外 还有 NO3 和 SO4 在缺氧的条件下 则发生酸性发酵 甲烷发酵等过程 最终产物除二氧化碳和水外 还 有 NH3 CH4N 有机酸醇等 14 简述污染物质机体内吸收的过程 答 是指污染物质从机体外 通过各种途径通过体膜进入血液的过程 吸收的途径主要是机体的消化管 呼吸道 和皮肤 消化道是吸收污染物质最主要的途径 从口腔摄入的事物和饮水中的污染物质 主要通过被动扩散被消 化管吸收 主动转运较少 消化道的主要吸收部位在小肠 其次是胃 呼吸道是吸收大气污染物质的主要途径 其主要吸收部位是肺泡 吸收的气态和液态气溶胶污染物质 可以被动扩散和滤过方式 分别迅速通过肺泡和毛 细血管膜进入血液 固态气溶胶和粉尘污染物质吸进呼吸道后 可在气管 支气管及肺泡表面沉积 皮肤接触的 污染物质 常以被动扩散相继通过皮肤的表皮和真皮 在滤过真皮中毛细血管壁膜进入血液 15 简述毒物在人体内的毒作用过程 答 过程 1 毒物被机体吸收进入体液后 经分布 代谢转化 并有某一程度的排泄 期间 毒物或被解毒 即 转化为无毒或低毒代谢物 非活性代谢物 而陆续排出体外 或被增毒 即转化为更毒的代谢物 活性代谢物 而至靶器官中的受体 或不被转化 直接以原形毒物而至靶器官中的受体 靶器官是毒物首先在机体中达到毒作 用临界浓度的器官 受体是靶器官中相应毒物分子的专一性作用部位 过程 2 毒物或活性代谢产物与其受体进行原反应 使受体改性 随后引起生物化学效应 过程 3 接着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的继发反应 出现在整体条件下可观察到的毒作用的生理和行为的反应 即致毒症状 16 简述影响污染物毒性的因素 答 大多数环境污染物质都是毒物 毒物进入生物机体后能使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的变化 干扰或破坏机体 的正常生理机理 并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损害 甚至危及生命的物质 不同的毒物或同一毒物在不同条件 下的毒性 常有显著的差异 影响毒物毒性的因素很多 而且很复杂 概括来说 有毒物的化学结构及理化性质 如毒物的分子立体结构 分子大小 官能团 溶解度 电离度 脂溶性等 毒物所处的基体因素 如基体的 组成 性质等 机体暴露于毒物的状况 毒物的剂量 浓度 机体暴露的部位及途径等 生物因素 如生物种 属差异 年龄 湿度 气压 季节及昼夜节律的变化 光照 噪声等 其中 关键因素是 之一是毒物的剂量 浓度 毒物剂量 浓度 关系到毒物毒作用的快慢 根据剂量 浓度 大小所引起毒作用快慢的不同 将毒 作用分为急性 慢性和亚急 亚慢 性三种 高剂量 浓度 毒物在短时间内进入机体致度毒为急性毒作用 低 剂量 浓度 毒物长期逐渐进入机体 累积到一定程度后而致毒为慢性毒作用 17 简述汞化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行为 答 1 汞的形态包括金属汞 无机汞和有机汞 2 汞的价态有 Hg Hg22 Hg2 等 在正常 Eh 和 pH 范围内有 Hg Hg OH 2 HgCl2 在含 S 的环境中主 以 HgS 存在 进入水体中的汞主要形态有 HgO Hg2 C6H5Hg CH3COO 作为杀菌剂使用后散入水中 经过一 段时间后 大部分富集在底泥和水生生物上 3 汞与水中大量存在的悬浮颗粒牢固地结合 汞在悬浮颗粒和水体之间的分配系数为 1 34 1 8 10 5 生成比重更大的颗粒下沉 沉降到底泥中的汞可进一步被底泥吸附 与 S 健结合 在富硫的厌氧环境中生成 HgS 4 汞的气化 还原及二甲基化作用 任何形式的汞都有一定的挥发性 5 汞在水和底泥中的浓度偏低 不足以直接对人体引起危害 但水生生物可直接从水体吸收和富集甲基汞 还可通过食物链转移和富集 从而大大提高危害 生物富集烷基汞的能力较非烷基汞大的多 Hg2 的 FA 为 5000 而甲基汞为 4000 85000 CH3 2Hg 较多主见于头部 排口处 有机汞常聚集在类脂质 脂肪 组织中 而且 排出和转化非常缓慢 可在鱼体脂肪内富集 18 简述多氯联苯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归行为 答 PCBs 在使用和处理过程中 通过挥发作用进入大气 然后经干 湿沉降转入湖泊和海洋 泄漏后被雨水带入 水体中 但在大气 1 10ng L 和水 小于 2ng L 中含量低 转入水体后极易被河口附近的沉降物所吸附 使其 大量存于沉积物中 浓度可达 2000 5000 g kg 水生植物可快速吸收富集 FA 达 10 4 10 5 也易通过食 物链传递和放大 鱼体内含量约为 1 7mg kg 湿 生物转化和光化降解为主要转化过程 随取代的氯原子的数 目增加而降低 C H 多则易转化为更多的 C OH 从而易降解 19 简述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 答 主要靠微生物的降解 本身的结构影响很大 阴离子型 直链烷烃大于端基有支链取代的大于三甲基的 非离子型 直链伯 仲醇乙氧基化合物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作用下能有效地进行降解 阳离子型 由于杀菌能力 必须注意负荷量和微生物的驯化 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机理主要是烷基基链上的甲 基氧化 w 氧化 氧化 芳香环的氧化降解和脱磺化 1 甲基氧化 主要是疏水基团末端的甲基氧化为羧基的过程 2 氧化 分子中的羧酸在作用下被氧化 使末端第二个碳键断裂的过程 3 芳香环的氧化降解 4 脱磺化 20 请简述多环芳烃在环境的来源 迁移和转化 答 由于 PAH 主要来源于各种矿物燃料及其他有机物的不完全燃烧和热解过程 这些高温过程 包括天然的燃烧 火山爆发 形成的 PAH 大都随着烟尘 废气被排放到大气中 释放到大气中的 PAH 总是和各种类型的固体颗粒 物及气溶胶结合在一起 因此 大气中 PAH 的分布 滞留时间 迁移 转化 进行干 湿沉降等都受其颗粒径大 小 大气物理和气象条件的支配 在低层的大气中直径小于 1m 的粒子可以滞留几天到几周 而直径为 1 10m 的 粒子则最多只能滞留几天 大气中 PAH 通过干 湿沉降进入土壤和水体以及沉积物中 并进入生物圈 多环芳烃 在紫光 300nm 照射下很易光解和氧化 多环芳烃也可被微生物降解 多环芳烃在沉积物中的消除途径主要靠 微生物降解 五 论述题 1 请举例论述大气污染物迁移的影响因素 答 由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在迁移过程中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主要有空气的机械运动 如风和湍流 由于天气形势和地理地势造成的逆温现象以及污染源本身的特性等 以下是影响大气污染物迁移的因素 1 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取决于三个因素 风可使污染物向下风向扩散 湍流可使污染物向各方向扩散 浓度梯度可使污染物发生质量扩散 其中风和湍流起主导作用 2 天气形势是指大范围气压分布的状况 局部地区的气象条件总是受天气形势的影响 因此 局部地区的 扩散条件与大型的天气形势是互相联系的 不利的天气形势和地形特征结合在一起常常可使某一地区的污染程度 大大加重 例如大气压分布不均 在高压区里存在着下沉气流 由此使气温绝热上升 于是形成上热下冷的逆温 现象 这种逆温叫做下沉逆温 它可持续时间很长 范围分布很广 厚度也较厚 这样就会使从污染源排放出来 的污染物长时间的积累在逆温层中而不能扩散 由于不同地形地面之间的物理性质存在着很大差异 从而引起热 状况在水平方向上分布不均匀 这种热力差异在弱的天气系统条件下就有可能产生局部环流 诸如海陆风 城郊 风和山谷风等 2 试述光化学烟雾中污染物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用光化学反应的链式机制解释变化趋势的原因 答 污染物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1 从早上开始到下午太阳落山前的这段时间里 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 浓度急剧下降 二氧化氮的浓度上升到一个峰值后 下午至很低浓度 2 臭氧及醛类 PAN 等污染物在下午时得到累积 3 4 机制的描述 光化学烟雾是由链式反应形成的 它以 NO2 光解生成原子 O 的反应为引发 O 的生成导致 O3 的 形成 由于 CH 化合物参与这一链反应 造成了 NO 向 NO2 的转化 在此转化中 HO 和 HO2 引起了主要作用 以致 基本上不需要消耗 O3 能使大气中的 NO 转化为 NO2 NO2 又继续光解产生 O3 使 O3 不断积累 同时产生醛类和新 的自由基又继续与烃类反应生成的过氧烷烃硝酸酯等有机过氧化物和更多的自由基 如此循环反复 直至 NO 和 CH 耗尽为止 3 结合反应式或图示试述酸雨的主要成分 形成机理与过程 并解释重庆地区酸雨频率高 而北京酸雨频率低 的原因 答 二氧化硫通过各种途径与 O2 O O3 直接光气象氯化 O3 与 NO2 同时存在时 SO2 的气象氯化 SO2 的间接光氧化 SO2 的液相氧化 在颗粒物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逻辑性测试题及答案
- 年产20万台套旋翼式无人机及1万台套固定翼无人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申报用
- 2025江苏宿迁沭阳县司法局招聘人民调解员1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试押题密卷含答案详解ab卷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测试卷包含答案详解(预热题)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b卷)
- 公共基础知识三支一扶考试试题与参考答案2025年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强化训练题型汇编附完整答案详解(全优)
- 医疗领域反腐败专项整治个人自查自纠报告(范文)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历年机考真题集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护理输入过期液体不良事件
- 快开门式压力容器培训课件
- 全面了解农业职业经理人考试的试题及答案
- 创业板指数历史数据(2010年06月01日-2025年3月31日)399006
- 高职高考语文复习语言知识与应用第四章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课件
- 考研英语一阅读理解真题大全
- 销售经理竞聘述职报告
- 普通发热患者接诊流程
-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
- 2024万科物业客户满意度调查合同范本3篇
- 大健康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