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长城教学范例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课标教材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教学重点: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用具:课件课时分配: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揭题:据有幸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介绍,在月球上用肉眼看地球,能看见的建筑物只有一座,那就是我国的长城。长城以其雄姿和壮美,深深地吸引着中外游客,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今天我们就和作者一起去游览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多媒体进行图片演示与视频演示,激发阅读兴趣。板书课题长城,指导学生自豪与深情地读课题。)三、初识长城1、有些同学曾经登过长城,有些同学在课前查了资料。那么关于长城,你了解多少呢?请同学们介绍一下。(生可以交流长城的地理位置、长城的自然风光、长城的历史价值、相关的历史故事或传说,还可以是自己亲临长城的切身体验。)2、要想更深入地了解长城,我们先要过字词关。学习生字词生字:崇 旋 嘉 砖 隔 屯 堡 垒 扶 魄新词:碉堡、垒球、扶手、隔壁、嘉宾、崇拜、魄力、屯子、旋转、砖头5、指名接读课文,随机正音。6、全班齐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四、整体把握1、课件播放范读,学生观察长城彩图,了解图意,学会观察方法(课件出示课本彩图)。 (1)师:这两幅图都有长城,我们应该先观察哪一幅?为什么?两幅图的观察点在哪? (2)看远景图时应重点观察什么?(抓住观察重点:长城)你觉得长城看上去有什么特点?(长、大、弯)再看近景图:你能看出长城有什么特点?(高大、坚固) 2、说说刚才两幅彩图分别与文中哪些段落相对应。(第一幅与第一自然段,第二幅与第二自然段。) 3、生讨论:课文三、四自然段为何没有图片与之对应?(不是作者所见之景,无法画出。)后两节分别写了什么?(作者的联想和长城的地位。)五、问题引路,读书自悟。(一)课件出示问题。学生活动:1、学生带问题读课文,观察课件彩图。2、学生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教师引导学生体会理解课文:过渡:好,现在我们就先站得远一点,高一点,看看远看长城是什么样子的?再看第一幅图。1、 观察图画,先用自己的话讲。再指名读课文的相关句子。(像一条长龙)2、 出示文字: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3、这一自然段写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你是如何体会出来的?(学生抓住“长龙”“一万三千多里”等词语体会。)“蜿蜒盘旋”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看看书上第一幅远看长城图,用手势表示出来。补充资料:出示地图,长城经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北京、河北等省、直辖市、自治区。体会到长城的长。4、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了长城的长?(打比方、列数字)把长城比喻成长龙,突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长、大、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个比喻把静态的长城写活了) 列出数字“一万三千里”对说明长城的长有何好处?(表达更准确、让人更信服)5、指导朗读:请同学们朗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你能不能读出长城的雄伟气势?(指名读、男生读、齐读,给予学生鼓励。)(二)近看长城从北京出发,不过几十公里就来到长城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上有方形的和,供瞭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1、明确观察点: 这是在哪里看长城? (近看长城) 你从哪儿知道的?(从北京出发,不过几十公里就来到长城脚下。)对应着课本上哪一幅插图?2、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自然段,看看这一段写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高大坚固) 出示资料:八达岭长城建于海拔约六百米高度之处。城墙的平均高度为约为八米,上宽约六米,下宽近七米,其墙基全由千余公斤重的花岗条石砌成,上部采用大型城砖砌筑,内填泥土和石块,因此墙身高大坚固。3、长城的结构(设计)到底如何?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参考书上第二幅图,给我们介绍一下。(瞭望口、射口、齿形墙总称“垛口”。)4、老师找个同学当小导游,边看长城近景图边给大家介绍。 听了他的讲述,我们对长城有了更深的了解。5、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力: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北方匈奴慢慢地靠近了我们的长城,企图入侵,请你说说当时秦始皇的军队是怎样利用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传递信息,进行防守和打击敌人的? (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和生活想像展开。)小结: 可见长城的设计十分巧妙,特别在军事防御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你觉得设计和建造长城的这些古代劳动人民怎么样? (聪明、聪慧等)6、指导朗读。(三)由长城想到过渡: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作者浮想联翩,谁来读第三自然段? (指名读)1、作者想到了什么?(古代的劳动人民)2、你从哪里看出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的辛苦和智慧?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并且指导朗读。)(1)“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同学们算算相当于多少个同学的重量?你从这体会到了什么?(2)你能联想到当时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哪些情景? 读着这样的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师引导:在寒风凛冽的冬天,在烈日炎炎的夏天,他们的外貌穿着,他们的神情动作 (3)师:在同学们的叙述中,我们不知不觉地回到了古时候。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资料吧:进入资料中心:教师引导学生观看本课有关资料。看完这些资料,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发言)师:逶迤绵延的山峰记录了勤劳勇敢的古代劳动人民一个个坚实的足印,辽阔无边的天空记录了聪明智慧的古代劳动人民一声声粗重的呼吸,一曲曲嘹亮的号子。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读:课件出示: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从“多少”、“才”你体会到了什么? 3、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读读第三自然段。(配乐)指名读、小组读、齐读,(四)赞美长城1、教师小结:在崇山峻岭之间修筑长城,怎能不流血流汗,怎能不付出大量的人力?古代劳动人民巧妙设计长城,不正体现劳动人民的智慧吗?2、假如这时你站在长城上,你想对古代劳动人民说些什么呢?3、正是这雄伟的长城,正是这伟大的劳动人民,让作者激动、感慨,发出这样的赞叹:出示: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指的是什么?课文学到这里,你明白作者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了吗?( 联系前文,从长城的长、高大坚固、在科技落后的古代人们付出的血汗和智慧来谈。)4、配乐,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自己心中的赞叹。三、课堂小结。师总结:我们中华民族地域宽广,我们的历史悠久,我们的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健康教育培训知识题课件
- 俱乐部饮水安全培训计划课件
- 集团档案组管理办法
- 建行岗位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病理学乳腺癌组织病理学特征分析答案及解析
- 税务违法检举管理办法
- 企业安全管理培训目的课件
-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模型-洞察及研究
- 出行安全课件
- 出行安全培训课件
- 儿童智能玩具调研报告
- 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民事判决书
- 尿道损伤的分类与治疗
- 供配电技术基本知识课件
- 应急信息报送制度
- 铁道车辆构造与检修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浙人美2011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水资源》教案及教学反思
- 《机电设备组装与调试》课程标准
- 电力市场交易体系规则培训PPT
- 350吨汽车吊地基承载力验算
- 2023年高等教育文学类自考-03297企业文化考试参考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