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_血液.doc_第1页
第二单元_血液.doc_第2页
第二单元_血液.doc_第3页
第二单元_血液.doc_第4页
第二单元_血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生理学 第二单元 血液一、A11、血浆与组织液各种成分浓度的主要区别是:A.Na+B.K+C.蛋白质D.有机酸E.血细胞2、下列哪项不是血浆蛋白的主要功能:A.运输物质B.参与机体的免疫C.缓冲pH值D.参与生理止血E.维持血浆晶体渗透压3、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时可引起:A.组织液减少B.组织液增加C.尿少D.红细胞萎缩E.红细胞膨胀和破裂4、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A.提供营养B.缓冲温度C.运输激素D.运输O2和CO2E.提供铁5、关于输血的原则,错误的是:A.必须保证ABO血型相合B.输同型血经交叉配血试验主、次侧均不凝集为首选C.紧急情况下O型血可少量缓慢接受其他型血液D.AB型的人可少量缓慢接受其他类型血液E.反复输血的病人必须保证Rh血型相合6、O型血的红细胞膜上含有的抗原是:A.A抗原B.B抗原C.O抗原D.H抗原E.D抗原7、输血时主要考虑:A.给血者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红细胞所凝集B.给血者血浆不被受血者血浆所凝集C.给血者红细胞不被受血者血清凝集D.给血者血浆不使受血者红细胞凝集E.受血者红细胞不与其血浆发生凝集8、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物质是A.NaClB.白蛋白(清蛋白)C.球蛋白D.纤维蛋白E.血红蛋白9、下列细胞中吞噬能力最强的是:A.单核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C.中性粒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10、小血管损伤后止血栓正确定位于损伤部位是由于血小板的哪种生理特性:A.吸附B.粘附C.聚集D.收缩E.释放11、当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大时:A.红细胞不易破裂B.对高渗盐溶液抵抗力增大C.对高渗盐溶液抵抗力减小D.对低渗盐溶液抵抗力减小E.对低渗盐溶液抵抗力增大12、通常所说血型是指:A.红细胞膜上的受体类型B.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素的类型C.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原的类型D.血浆中特异凝集素的类型E.血浆中特异凝集原的类二、B1、A.中性粒细胞B.嗜碱性粒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淋巴细胞E.血小板、参与生理止血多个环节的细胞是A.B.C.D.E.、释放组胺引起过敏症状的细胞是A.B.C.D.E.、抵御化脓性细菌入侵的细胞是A.B.C.D.E.答案部分 一、A1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血浆的化学成分:水(也90%)、无机盐(1%)、蛋白质(7% -9% ),各种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代谢产物(如尿素)、气体(CO2 、O2 等)、激素(调节生理活动)等。血浆与组织液的区别在于蛋白质的含量较高。大分子蛋白质不能由血浆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所以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该题目问的是各种成分的浓度,所以,即使组织液中含有少量的小分子蛋白质,其蛋白质的浓度也没有血浆内的蛋白质含量高。 【答疑编号100078008】 2、【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各种血浆蛋白具有不同的生理机能,主要有以下六下方面:1、营养功能 每个成人3L左右的血浆中约含有200g蛋白质,它们起着营养贮备的功能。虽然消化道一般不吸收蛋白质,吸收的是氨基酸,但是,体内的某些细胞,特别是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吞饮完整的血浆蛋白,然后由细胞内的酶类将吞入细胞的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这样生成的氨基酸扩散进入血液,随时可供其它细胞合成新的蛋白质之用。2、运输功能蛋白质巨大的表面上分布有众多的亲脂性结合位点,它们可以与脂容性物质结合,使之成为水溶性,便于运输;血浆蛋白还可以与血液中分子较小的物质(如激素、各种正离子)可逆性的结合,即可防止它们从肾流失,又由于结合状态与游离状态的物质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可使处于游离状态的这些物质在血中的浓度保持相对稳定。3、缓冲功能血浆白蛋白和它的钠盐组成缓冲对,和其它无机盐缓冲对(主要是碳酸和碳酸氢钠)一起,缓冲血浆中可能发生的酸碱变化,保持血液pH的稳定。4、形成胶体渗透压,调节血管内外的水份分布。5、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在实现免疫功能中有重要作用的免疫抗体、补体系统等,都是由血浆球蛋白构成的。6、参与凝血和抗凝血功能绝大多数的血浆凝血因子、生理性抗凝物质以及促进血纤维溶解的物质都是血浆蛋白。血浆蛋白形成的是胶体渗透压,而不是晶体渗透压,因此E选项描述不正确。 【该题针对“第二章 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78005】 3、【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因为水分会往渗透压高的地方跑。当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红细胞内的渗透压就相对的高,所以水分就进去。导致红细胞破裂。 【答疑编号100078000】 4、【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携带氧到机体的组织细胞。 【该题针对“第二章 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77998】 5、【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O型血是通常所说的万能输血者,但本题所说的是“紧急情况下O型血可少量缓慢接受其他型血液”若改为紧急情况下其他血型血液可少量缓慢接受O型血则为正确。AB型红细胞含有A,B抗原,它的血浆中没有抗A,抗B抗体,是可以少量缓慢接受其他型血液的红细胞,不会发生反应。反复输血的病人必须保证Rh血型相合,正确。如果不相合的话,有可能造成输血时溶血。 【答疑编号100077996】 6、【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H抗原是形成A、B抗原的结构基础,但是H物质的抗原性很弱,因此血清中一般都没有抗H抗体。4种血型的红细胞上都含有H抗原,O型红细胞上也含有H抗原。 ABO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膜上存在的凝集原A与凝集原B的情况而将血液分为4型。凡红细胞只含A凝集原的,即称A型;如存在B凝集原的,称为B型;若A与B两种凝集原都有的称为AB型;这两种凝集原都没有的,则称为O型。不同血型的人的血清中各含有不同的凝集素,即不含有对抗内他自医学教 育网原创身红细胞凝集原的凝集素。在A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B凝集素;B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A凝集素;AB型人的血清中没有抗A和抗B凝集素;而O型人的血清中则含有抗A和抗B凝集素。 【答疑编号100077994】 7、【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输血时,一般主要考虑供血者的红细胞不要被受血者的血清所凝集;其次才考虑受血者的红细胞不被供血者的血清所凝集。前者叫交叉配血试验的主侧(也叫直接配血),后者叫交叉配血的次侧(也叫间接配血)。只有主侧和次侧均无凝集,称为“配血相合”,才能进行输血;如果主侧凝集,称为“配血不合”或“配血禁忌”,绝对不能输血;如果主侧不凝集,而次侧凝集,可以认为“基本相合”,但输血要特别谨慎,不宜过快过多,密切注视有无输血反应。本实验的目的是学习ABO血型鉴定的原理、方法以及交叉配血方法。 【该题针对“第二章 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77990】 8、【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血浆的渗透压主要来自溶解于其中的晶体物质,特别是电解质,称为晶体渗透压。由于血浆与组织液中晶体物质的浓度几乎相等,所以它们的晶体渗透压也基本相等。血浆中虽含有多量蛋白质,但蛋白质分子量大,所产生的渗透压甚小,不超过1.5mOsm/kgH2O,约相当于3.3kPa(25mmHg),称为胶体渗透压.由于组织液中蛋白质很少,所以血浆的胶体渗透压高于组织液.在血浆蛋白中,白蛋白的分子量远小于球蛋白,故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白蛋白。若白蛋白明显减少,即使球蛋白增加而保持血浆蛋白总含量基本不变,血浆胶体渗透压也将明显降低。晶体渗透压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 胶体渗透压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 【答疑编号100077983】 9、【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中性粒细胞,又称小噬细胞。胞浆内含丰富的中性颗粒,分叶核,有活跃的运动能力和较强吞噬作用。常出现在炎症早期和化脓性炎症时,吞噬细菌、坏死组织碎片及抗原抗体复合物。中性颗粒为它的特殊颗粒,含溶菌酶和碱性磷酸酶。 单核细胞及巨噬细胞,细胞大,胞浆丰富,含微细颗粒或空泡,核呈肾形或椭圆形。含丰富的溶酶体,有趋化能力及较强的吞噬能力,并参与特异性免疫反应,摄取并处理抗原。常见于炎症后期、慢性炎症及非化脓性炎症、病毒感染、原虫感染等。可转变为类上皮细胞和泡沫细胞。对较大异物进行吞噬时,可形成多核巨细胞,如异物多核巨细胞和郎罕多核巨细胞。也就是说单核细胞渗出血管,进入组织和器官后,可进一步分化发育成巨噬细胞,成为机体内吞噬能力最强的细胞。 【答疑编号100077979】 10、【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第二章 血液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77976】 11、【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 【答疑编号100078003】 12、【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 【答疑编号100077986】 二、B1、【答疑编号100078012】 、【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 【答疑编号100078014】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嗜碱性粒细胞胞浆内存在较大的碱性染色深的颗粒,颗粒内含有肝素、组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