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治疗新进展.ppt_第1页
静脉治疗新进展.ppt_第2页
静脉治疗新进展.ppt_第3页
静脉治疗新进展.ppt_第4页
静脉治疗新进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静脉治疗新进展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静脉治疗 infusiontherapy 2012年输液报告全国输液达到130亿瓶袋 人均10瓶输液配置数量 英国45 澳大利亚63 美国76 中国90 观念改变 卫计委发布 合理用药十大核心信息 卫计委建议合理用药要遵循 能不用就不用 能少用就不多用 能口服不肌注 能肌注不输液 的原则 观念改变 卫生行业标准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国卫通 2013 6号 2013 11 14发布 2014 05 01实施 观念改变 仅仅简单执行医嘱按规定时间 剂量等输入药物 较少考虑血管损伤 患者痛苦及安全性等 治疗方式输液工具 观念改变 医护人员资质界定静脉治疗人员资质患者安全患者教育取得知情同意学会操作中配合动作了解维护知识识别并发症紧急情况的应对生活适应性 主要内容 专业发展 专业发展 血管通路工具的进展 静脉留置针 Midlina Hickman Port PowerPicc CVC Picc 血管通路工具的进展 短期导管 导管置入时间 6周 长期导管 导管置入时间 6周 外周静脉留置针 植入式输液港 中长导管 非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 PICC 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 选择VAD的标准 正确的输液工具意味着成功的开始治疗全程中最为有效的输注通路保证所有治疗方案的需求满足所有通路的要求最少的侵入性治疗保护外周静脉满足风险 利益的评估 静脉治疗药物 能引起注射部位或沿静脉区域的炎性反应刺痛肿胀或静脉炎的称为刺激性药物严重的持续性组织损伤和坏死的又称为发疱性药物 渗透压描述溶液中颗粒的数量渗透压影响血管壁细胞水分子的移动等渗 240 340mOsm L如0 9 氯化钠溶液 5 GNS溶液不会造成细胞壁水分子的移动 治疗方案的评估 渗透压 低渗溶液 340mOsm L 如10 葡萄糖吸取细胞内水份 血管内膜脱水 内膜暴露于刺激性溶液而受损 静脉炎 静脉痉挛 血栓形成 不常用于稀释配置药物 治疗方案的评估 渗透压 治疗方案的评估 渗透压 低渗 等渗 高渗 渗透压越高 静脉刺激越大高度危险 600mOsm L研究证明渗透压 600mOsm L的药物可在24小时内造成化学性静脉炎中度危险400 600mOsm L低度危险 400mOsm L药物随着配置溶液的种类不同 出现不同的渗透压值 治疗方案的评估 渗透压 治疗方案的评估 渗透压 临床常用药物的渗透压 选择血管通路工具 PICC导管类型 耐高压导管 2012美国PICC导管使用情况 22 CT PICC耐高压导管74 硅胶导管26 2012年全美耐高压导管临床应用数量1 666 480条 耐高压PICC导管 聚氨酯材料适用于CT造影剂注射无需进行额外的穿刺 避免因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疼痛CT造影剂 200 300psi普通硅胶导管 25psi普通硅胶导管爆管极限 100psi耐高压型PICC 300psi 不同部位血管的回血流量 手背及前臂静脉1 95ml min肘部及上臂静脉100 300ml min锁骨下静脉1000 1500ml min上腔静脉2000 2500ml min 6 2 2在满足治疗需要的情况下 尽量选择较细 较短的导管 专业发展 PICC技术的发展 盲穿 只能寻找肘关节部位可见的三条大静脉进行穿刺 一旦病人的血管条件不好 该操作就会遇到阻碍 易损伤血管 并发症相对较多 盲穿 使血管细的患者也能行PICC穿刺 解决了现有的穿刺困难 可视操作 对局部血管差的患者更显优势 定位准 穿刺成功率高 并发症少 盲穿 进一步提高了置管成功率 超声引导下MST 超声引导 MST 导管末端定位发展 当CVC进入心房EKG上P波发生改变 P波增大作为导管末端进入右心房特征 EKG 赛丁格导丝定位导管末端位置 第一张可供临床应用心电图 1885 1903 1929 1949 1974 1997 第一张X ray照片 通过X ray定位中心静脉导管 X ray导管末端定位 磁导航定位PICC导管尖端 port 由两个重要部分组成 注射座 导管输液港的导管有多种选择 适合留置在动脉血管 静脉血管或腹膜中临床治疗中最常使用静脉输液港 使用与维护的要点 经PVC输注药物前宜通过输入生理盐水确定导管在静脉内 经PICC CVC PORT输注药物前宜通过回抽血液来确定导管在静脉内抽血 输血 输高粘滞性药物后应立即用脉冲手法冲洗导管后再接其他输液冲洗导管 静脉注射给药时必须使用10ml以上的注射器最后封存在导管内的肝素盐水 PORT可用100u ml PICC及CVC可用0 10u mlPORT 针头垂直刺入 禁止倾斜或摇摆针头 以免针尖刺入输液港侧壁持续输液时无损伤针应每7天更换一次在治疗间歇期应至少PICC导管每周维护一次 PORT每4周维护一次 输液 血 器及输液附加装置的更换 6 7 1输液器应每24h更换1次 如怀疑被污染或完整性受到破坏时 应立即更换6 7 2用于输注全血 成份血或生物制剂的输血器宜4h更换一次6 7 3输液附加装置应和输液装置一并更换 在不使用时应保持密闭状态 其中任何一部分的完整性受损时都应及时更换6 7 4外周留置针附加的肝素帽或无针接头宜随外周静脉留置针一起更换 PICC CVC PORT附加的肝素帽或无针接头应至少每7d更换1次 肝素帽或无针接头内有血液残留 完整性受损或取下后 应立即更换 主要内容 安全管理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 职业防护 37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状况 在美国 CRBSI是医院内最常见的感染之一 占整个医院感染的10 20 ICU病人有10 经历CRBSI 发生率5例次 1000天 2 5 30 1000中心导管天 估计有10万 40万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一项荟萃分析结果显示 2573例CRBSI的病死率为14 归因分析CRBSI的死亡率为19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CRBSI病死率为8 2 显著高于其它细菌引起者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CoNS 引起的CRBSI病死率为0 7 显著低于其它细菌引起者 38 CRBSI的后果 CRBSI后果导致 住院天数增加 7 24天死亡率增加 增加3 4倍增加治疗费用 大约 40000 生还者显著增加医院支出 显著增加住院时间 显著增加患者病死率 39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CRBSI 危险因素 1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过长 通常置管30天后发生感染 2医院内细菌定植于患者机体 3导管相关的医疗操作频率高 4插管技术及置管后的护理 无菌操作不严格 5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基础疾病 如 粒细胞减少 糖尿病等 6输液系统污染 7穿刺部位污染 如 潮湿 渗血 体液污染等 股 颈 锁下 8静脉导管的材质 某些材料所制导管的表面光滑度差 容易被某些细菌所附着 如 聚氯乙烯 聚乙烯 9接受静脉高营养治疗的患者容易发生真菌血流感染 10单腔导管患者CRBSI发生率明显低于双腔导管 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处理原则 7 3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7 3 1可疑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时 应抬高患肢并制动 不应热敷 按摩 压迫 立即通知医师对症处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