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贵州省习水县二中 高一下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2565年前的今天,孔子诞生。就在四天前,一场盛大的孔子诞辰纪念大会在北京举行,如何解决人类面临的难题,这位在两千多年前不停游走和奔波的夫子身上,储存了智慧和力量。站在当下回头,是孔子当年感叹的“逝者如斯夫”。穿过两千多的岁月,没有几个人如这位夫子,古老而又年轻。孔子何人?在很多年轻人眼中,他不过是教科书上那一张年老的画像俯身、颔首,谦卑慈祥,而后是絮絮叨叨的教导。学者李零在丧家狗中说,他少时不爱读论语,觉得它除了道德教训,还是道德教训。读懂孔子,或许需要年长一些,经历点世故人情。而后,方能懂得夫子与弟子之间那些嬉笑怒骂,毫不掩饰、又充满智慧。只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孔子被描绘成一个拘执小节,少有情味,高高在上的圣人。事实上,他最怕受人尊敬,他善感多情,又有不少的怪癖。比如,他避见不喜欢的来访者,又高声弹唱,使得那人听到;他还是个偏心眼的老师,处处表扬弟子颜回,却对“子路每下毒手”;他不吃这样又不吃那样,每一餐必定使孔太太伤透了脑筋。这些,都是普通人的习性,而他又有普通人所没有的不屈。孔子与弟子周游列国,被困陈蔡边境,断粮数天,他照旧读书弦乐,饿着肚子招徕子路、子贡、颜回论道,而后对弟子的对答数落或赞扬。再读论语,会在那些简短的句子之间,读出孔子的智慧,他甚至不高深,只是谈论日常的生活和如何生活,借此,关注“人”的问题。林语堂先生说,孔子对人性没有强人所难的要求。他不专注于罪恶的问题,而只是注意缺乏教养的人的不良态度、不良出身,以及无知的自满。弟子樊迟曾问什么是仁德,孔子说:“爱所有的人!”又问什么是智慧,孔子说:“了解人。”的确,孔子对人的洞察,细细想来真叫人叹服。 读读孔子那句招骂的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尽管后人对女人和小人的释义有不少变化,却不能不慨叹于夫子对人的细微体察。他其实从来就不是迂腐的男子,而懂得尺度进退,只是有点无奈而已。又如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孝当然不是酒肉饭菜,而是脸色,每一个人都可以问问自己,是否从未给长辈看过脸色,这才是孝的最高境界啊。颠沛流离的孔子,欣然接受了别人对他“丧家狗”的描述,他奔忙于春秋时代那个贵族时代的黄昏中,恓惶无奈,口干舌燥,他实则是孤单的,访遍诸侯,并无大获。而后,返回故国,子亡徒逝,都经历过了,但他依旧保有人情味、个人气节、美学的标准,甚至用今人看来萌萌哒的言行去掩饰与消解这种孤独。进而,带出了那个纷繁的春秋时代。孔子去世后,很多弟子在墓前筑室定居。160年后,司马迁到曲阜,睹物思人。“祗回留之不能去”。即使到今天,仍是如此,孔子不是一尊坐像,也不是故纸堆的那个老者。走近他,会发现他作为一个人的鲜活,他的言行,与当下的80后90后,也并无多大的沟壑。而读一读孔子,从大处讲,可为当下的难题寻求出路,从小处讲,是对自我的关注。无论如何,读他,便愈发靠近他的初衷。1下列不能体现孔子“萌萌哒”的一项是a.他避见不喜欢的来访者,却又高歌弹唱,使得那人听到。b.孔子周游列国被闲陈蔡边境,断粮数天,照旧读书弦乐。c.他奔忙于春秋时代那个贵族时代的黄昏中,牺惶无奈。d.他的言行,与当下的80后90后,也并无多大的沟壑。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孔子是一个俯身、颔首,絮絮叨叨的热衷道德教训的圣人,他的智慧和力量可以解决人类甜临的难题。b.孔子具有普通人的习性,比如,生活中他不吃这样又不吃那样,每一餐必定使孔太太伤透了脑筋。c.孔子的智慧可以在论语中读出,他往往善于借助谈论日常的生活和如何生活来关注 “人”的问题。d.孔子的形象会世世代代活在人们的心中。当下读孔子是为碰到的难题寻求出路,也是对自我的关注。3.简要概括作者笔下孔子形象的特征。【答案】1c2a3孔子与弟子之间嬉笑怒骂,毫不掩饰又充满智慧。孔子最怕受人尊敬,他善感多情又有不少的怪癖。孔子既具有普通人的习性,又有普通人所没有的不屈。【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c项“他奔忙于春秋时代那个贵族时代的黄昏中,牺惶无奈”是说孔子的孤独无奈,无人理解。与“萌萌哒”的意思“可爱”不符。2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曲解文意,原文“孔子何人?在很多年轻人眼中,他不过是教科书上那一张年老的画像俯身、颔首,谦卑慈祥,而后是絮絮叨叨的教导”。“俯身、颔首,絮絮叨叨的热衷道德教训的圣人”只是很多年轻人眼中误认为的,不是作者的观点态度。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读清题干“归纳作者笔下孔子的形象特征”,要从文中找到作者的观点性的概括性强的句子,把最符合题干要求的关键词语摘取出来,再进行加工整理。意思相近的可合并删除,不要遗漏要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一方阳光四合房是一种闭锁式的建筑,四面房屋的门窗都朝着天井。从外面看,厚墙高檐密不通风。我是在这样关防严密的“碉堡”里出生的。这碉堡用青砖砌成,黑瓦盖顶,灰砖铺地,墙壁、窗棂、门板,没有一点儿鲜艳的颜色。即使天气晴朗,室内的角落里也黯淡阴冷。 四合房的主房,门窗向南。中午的阳光越过南房,倾泻下来,泼在主房的墙上。开在这面墙上的窗子,用一层棉纸糊得严丝合缝,阳光只能从房门伸进来,照门框的形状,在方砖上画出一片长方形。这是一片光明温暖的租界,像一块发亮的地毯。然后,一只用麦秆编成的坐墩,摆在阳光里。一双矜持的小脚,走进阳光,脚边出现了她的针线筐;一只狸猫,跳上她的膝盖。然后,一个男孩蹲在膝前,玩弄针线筐里的古铜顶针。这就是我和我的母亲。如果有人问母亲:你最喜欢什么?她的答复,八成是冬季晴天这门内的一方阳光。我清楚记得一股暖流缓缓充进我的棉衣,我的毛孔张开,承受热絮的轻烫。血液把这种快乐传遍内脏,最后在脸颊上留下红润。在那一方阳光里,我持一本三国演义或精忠说岳,念给母亲听。渐渐地,我发现,母亲的兴趣仿佛并不在乎重温那些早已熟知的故事。每逢故事告一段落,我替母亲把绣线穿进针孔,让她的眼睛休息一下。大概是暖流作怪,母亲嚷着:“我的头皮好痒!”我就攀着她的肩膀,向她的发根里找虱子,找白头发。在我的记忆中,每到冬天,母亲也总要抱怨她的脚痛。她的脚是冻伤的。做媳妇的时候,住在阴暗的南房里,整年劳作。寒凛凛的水气,从地下冒上来,首先侵害她的脚,使之永远冰冷。冬天乍到,她的脚面和脚跟立即有了反应:看得见的,是肌肉变色、浮肿;看不见的,是隐隐刺骨的疼痛。分了家,有自己的主房,可是年年脚痛依然。在那一方阳光里,母亲是侧坐的,她为了让一半阳光给我,把自己的半个身子放在阴影里。左足的伤害没有复原,右足受到的摧残反而加重了。母亲不时皱起眉头,咬一咬牙。尽管只是身体轻轻地震动,不论我在做什么,那猫睡得多甜,我们都能感觉出来。“妈,我把你的座位搬到另一边来好不好?让右脚也多晒一点太阳。”我站起来,推她的肩。母亲低头含笑,摇摇头。座位终于搬到对面去了。狸猫受了惊,跳到院子里去。母亲连声呼唤,我去捉它,连我自己也没有回到母亲身边。 以后,母亲一旦坐定,就再也不肯移动。母亲在那一方阳光里,说过许多梦。母亲说,她在梦中抱着我,一双赤足埋在几寸厚的碎琉璃碴儿里面,无法举步。四野空空旷旷,一望无边都是碎琉璃,碎片最薄最锋利的地方有一层青光,纯钢打造的刀尖才有那种锋芒。梦中的我躺在母亲怀里,光着身体睡得很熟。母亲独立苍茫,汗流满面,觉得我的身体愈来愈重,渐似下坠想到这里,她的心立即先被琉璃碎片刺穿了。某种疼痛由小腿向上蔓延,直到两肩、两臂就在近乎绝望的时候,母亲身旁突然出现一小块明亮干净的土地,像一方阳光那么大,平平坦坦,正好可以安置一个婴儿。母亲用尽最后的力气,把我轻轻放下。谁知道我着地以后,地面忽然倾斜,我安身的地方像是一个又陡又长的滑梯,没有尽头。我飞似地滑下去,转眼间变成一个小黑点。在难测的危急中,母亲大叫。醒来之后,略觉安慰的倒不是我好好地睡在房子里,而是事后记起我在滑行中突然长大,还遥遥向她挥手。于是,她有了混和着骄傲的哀愁。她放下针线,把我搂在怀里:“如果你长大了,如果你到很远的地方去,不能回家,你会不会想念我?”当时,我唯一的远行经验是到外婆家。外婆家很好玩,每一次都在父母逼迫下不情愿地回来。母亲梦中滑行的景象引人入胜,我立即想到滑冰,急于换一双鞋去找那个冰封了的池塘。跃跃欲试的儿子,正设法挣脱他的母亲。母亲放开手凝视我:“只要你争气,成器,即使在外面忘了我,我也不怪你。”(选自王鼎钧散文风雨阴晴,有删改)4 (1)文章首段写了四合房怎样的特点?(不超过10个字)(2)从全文来看,首段文字有何作用?5品味文中画线的动词,简析它们分别表达了母亲怎样的心理。(1)含笑: (2)凝视: 6.母亲对我讲了一个梦,这个梦包含了母亲对我的哪些情感?7.本文中母爱的表现有哪些?联系全文,分条简要概括。8.文章以“一方阳光”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谈谈你的看法。【答案】4.(1) 闭锁严密;黯淡阴冷。(2)由黯淡阴冷的感受起笔为下文出现的“一方阳光”作铺垫;由室内阴冷的环境起笔为后文写母亲受寒积下的脚痛伏笔;由四合房的闭锁、严密起笔为后文写孩子必将“成长”、“远行”或“挣脱”奠基。5母亲从儿子话语中感受到一种温馨和幸福。母亲希望儿子成器,又夹杂着牵挂和焦虑。6焦虑,恐惧。母亲担心在这个世界当中无法保护我。希望、安慰。母亲希望我能在“一方阳光”的净土中迅速地健康地成长。牵挂、不舍。儿子要长大要离开母亲,母亲心中对儿子有很多不舍和牵挂7在艰苦环境中操劳成疾;在苦难中竭力庇护自己的孩子;愿自己与孩子永远相偎相依;盼望孩子成器而不惜被忘却。8象征着母爱的温暖和家庭生活的惬意,形象地表达出作品的主旨。全文的线索,串起母子间的诸多温情。是为孩子走向远方铺设的起点,具有哲理意味。【解析】4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解答第一问,首先要从文中找到一些描写四合房特点的关键词,如第1段,“闭锁”、“关防严密”,第2段“黯淡阴冷”。再根据字数要求,组织语言,精练概括。第二问考查的是结构上的作用,文字的位置在段首,所以思考角度可以从它对环境的烘托渲染的作用,对人物形象的作用,对主旨的作用,为下文作铺垫等方面入手。5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及语句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理解这两处动词表达了人物的何种心理,首先不能脱离语境。第一处可结合上句内容“妈,我把你的座位搬到另一边来好不好?让右脚也多晒一点太阳。”本句表现了孩子的对母亲的关心,由此看出,“含笑”是因为母亲得到了孩子话语的关心感受到的幸福温暖。第二处“凝视”后的语境“只要你争气,成器,即使在外面忘了我,我也不怪你。”“争气、成器”可以看出母亲对孩子的希望同时又担忧的心理。6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找到题干要求所在位置,12段“母亲在那一方阳光里,说过许多梦”。答案区间在12段以下。解答此题,可按照叙述内容的先后顺序概括即可。概括时抓住关键句,如13段“母亲独立苍茫,汗流满面,想到这里,她的心立即先被琉璃碎片刺穿了。某种疼痛由小腿向上蔓延”,14段中“就在近乎绝望的时候,像一方阳光那么大,平平坦坦,正好可以安置一个婴儿”,15段“而是事后记起还遥遥向她挥手”等。仔细品析这些句子,蕴含在其中母亲的情感不难揣摩出来。7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本题可抓住描写母亲形象的细节部分,组织语言概括。例如“她的脚是冻伤的。做媳妇的时候,住在阴暗的南房里,整年劳作”看出她“在艰苦环境中操劳成疾”。“她放下针线,把我搂在怀里:“如果你长大了,如果你到很远的地方去,不能回家,你会不会想念我?”希望和孩子永远在一起。“母亲放开手凝视我:只要你争气,成器,即使在外面忘了我,我也不怪你。可以看出她盼望孩子成器而不惜被忘却。作答时可以先点出母亲的形象,再结合具体语句分析,也可以先找例句再分析形象。8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从标题可以窥见作品的主题。回答时注意结构和内容两方面的作用。了解文章标题的一般作用有哪些,然后再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来分析标题的作用。在结构上,母爱主题贯穿全文,故起着线索作用。体现出文章的主旨,看到那一方阳光,心中自然会想到母亲,想到母爱,再想到温馨的家庭生活。二、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侑) 9(本题10分)孔子认为怎样做才能达成“克己复礼”?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10(本题10分)请结合以上选段,简要分析“礼”和“仁”之间的关系。【答案】9对于不符合“礼”的事,要做到不看、不听、不说、不做。10仁是内在的道德观念,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礼以仁为基础,仁以礼为途径。(意思对即可)【解析】9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的前提是理解文意,根据孔子和颜渊的对话,“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可以概括出,只有做到“勿视、勿听、勿言、勿动”,才能达成“克己复礼”。10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本题,可结合具体语境,抓住关键句子“克己复礼为仁”,“人而不仁,如礼何”,分析得出仁是礼的基础,礼是仁的途径。意思接近即可。课外文言文阅读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注释:虔;人名。 黥:古代的一种肉刑 。12下列各句中画线词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令既具,未布, 既:已经b.令行于民期年, 期年:满一年c.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给:供给d.太子君嗣也 嗣:继承人13下列画线的词语,古今含义全相同的一项是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b.荆轲知太子丹不忍。c.于是太子犯法。d.法之不行,自上犯之。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2)民怪之,莫敢徙。【答案】12c13b14(1)于是在国都集市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招募有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的人,赏十两金子。(2)百姓认为(觉得)这件事很奇怪,没有人敢移动(它)。【解析】12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判断时要把词义放到语境当中来推断是否正确。c项“家给人足”,根据结构对应来理解“给”和“足”相对,理解为:富足。13本题考查理解古今异义词的含义的能力。b不忍:不忍心,与今义相同。a穷困:古义,走投无路;今义,贫穷。c于是:古义,正当这时;今义,连词。d不行:古义,不能推行;今义,不可以。14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词,特殊句式等。直译为主,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句通顺。(1)句中特殊句式,介宾后置句“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和定语后置“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注意调整语序;“予”:给予,意译理解为“赏赐”。(2)“怪”,意动用法,“认为奇怪”;“徙”:“迁移,移动”。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注 这首词写于长征路上,作者指挥中央红军攻克娄山关之后。15(本题10分)上阕从哪些角度写景?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16(本题10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答案】15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写景。通过西风、长空、鸣雁、霜花、晨月、马蹄声、喇叭声等景物,描绘了一幅凄冷、悲壮的画面。16尽管关隘如铁一样坚固,道路漫长而凄冷,但红军依然能够战胜这些困难,并且重新开始新的征程,表现了红军不畏严寒,不怕困难的豪情壮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解析】15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描绘画面时要抓住词中作者选取的意象,抓住意象的特点概括。对于表达技巧的分析,审清题干,缩小范围,从写景技巧入手。思考的角度有: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等。结合本词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答题时要先明确手法,再结合词句展开分析。16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把握词中抒写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情感,要从多方面考虑。知人论世,结合注释,抓关键字词句子。注告诉我们, 这首词写于长征路上,作者指挥中央红军攻克娄山关之后。本词是由毛泽东所写,“真如铁”,“迈步从头越”,表现了红军不畏严寒,不怕困难的豪情壮志,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和乐观主义精神。三、名句默写17 (1)携来百侣曾游, 。(2) ,不仁;失其所与,不知。(3)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 。(4)大行不顾细谨, 。(5)真的猛士, ,; 。【答案】(1)忆往昔峥嵘岁月稠(2)以乱易整(3)士皆垂泪涕泣(4)大礼不辞小让(5)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本题是记忆性默写,只要平时下功夫,难度不大。默写时注意(1)句中的“峥嵘”的部首书写。(3)“涕泣”位置不要弄反。(5)注意语序。四、语言基础知识运用18下列词语中字形和画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a.游说(shu)拊掌(f)便言令才(bin) 嘻戏青青子衿b.禊事(q)执拗(ni)雨雪霏霏(y)漫溯明月铛c.瞩目(zh)提防(d)峥嵘岁月(zhng)吮吸慨当以慷d.窒息(zh);弄堂(lng)夙兴夜寐(sh)褴缕流觞曲水【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和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a项f改为f,“嘻”改为“嬉”,“衿”改为“衿”;b项q改为x,y改为y,“铛”改为“珰”;d项sh改为s。19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场上的中国女排攻势凌厉,扣杀凶猛,打得对方前仰后合,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b.我们要采取科学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儒家学说进行挖掘、整理,取其精华,剔其糟粕,既不抱残守旧照搬照抄,也不数典忘祖全盘否定。c.著名画家李可染,画艺高超,着手成春,堪称力透纸背的一代大师,令人敬仰。d.在前进的道路上,一定会碰到困难,有志气的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十分沉着,而不会诚惶诚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b项数典忘祖:比喻忘本。也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后来就用“数典忘祖”比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a项不合语境,前仰后合:形容大笑或困倦得直不起腰的样子。c项使用对象错误。力透纸背: 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 指诗文立意深刻,词语精练。d项诚惶诚恐:原是封建社会中臣子向皇帝上奏章时所用的套语,形容非常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现形容尊敬、服从或泛指心中有愧而恐惧不安。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再次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赞誉;中华民族能有今天的荣耀,靠的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所取得的。b.游览三峡大瀑布时,我们从倾泻而下的水帘中狂奔而过,尖叫声、嬉笑声响成一片,那真是充满刺激的难忘体验!c.今年公布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明确整合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由一个部门承担。d.“网络水军”通过雇佣大批人手在互联网上集体炒作某个话题或人物,以达到宣传、推销或攻击某些人或产品的目的。【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项句式杂糅,“靠的是”与“是所取得的”杂糅,删去其一。c项成分残缺,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后加“的职责”。d项搭配不当,“推销”不能与“人”搭配。2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目前,社会公众对各种食品的转基因焦虑_。历经大大小小的食品安全事件后,面对转基因食品老百姓个个谈之色变。(2)从太空回眸我们生存的这颗星球,在_的白云的飘忽中,它总是散发着一种浅蓝色的绚丽,谁也说不清那究竟是大海还是气晕的颜色。(3)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_。(4)经典诵读,我们应该_聆听,沉浸在经典文化的氛围中,而不应该嘻嘻哈哈,放诞无礼。a.沸反盈天 高深莫测 美轮美奂 屏气凝神b.人声鼎沸 变化莫测 美妙绝伦 敛声屏气c.沸反盈天 变化莫测 美妙绝伦 屏气凝神d.人声鼎沸 高深莫测 美轮美奂 敛声屏气【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高深莫测: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形容使人难以理解。变化莫测:变化很多,不能预料。根据(2)句语境,排除ad。敛声屏气:抑制语调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屏气凝神: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根据(3)句语境,排除b。沸反盈天:声音像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闹。人声鼎沸: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一样。2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史记,是由汉代的司马迁编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b.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c.豪放派是宋词两大流派之一。因其词作的题材、风格、用调及创作手法等与婉约派多不相同,故被视婉约派为正统的词论家称为“异军”“别宗”“别派”。代表词人为苏轼、柳永等。d.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豪放派代表词人为苏轼、柳永”错,柳永是婉约派代表。23“封杀”,原是一个新生的娱乐词汇,现在越来越多地在不同场合应用。根据它在下列各句中的意思,分别用一个词语置换 ( 每处不超过 4 个字)。 (1)向姑娘求爱不成便往人家脸上泼硫酸 , 是一种很丑恶的行径 , 一旦发生 , 总会受到众人的同声谴责。但娱乐记者追捧明星未果就扬言“封杀”,每每做起来却理直气壮。(2)央视同一首歌和中华情紧急出面否认封杀刘德华,不管这一澄清是迫于网上舆论一边倒的压力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标准)国企项目合伙协议书
- 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第二中学2026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 卫生社:丝路书香申请表-中国柯尔克孜医药汇编
- 农业生产节水灌溉手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 2026届吉林省通榆县第一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零售行业智能供应链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 云存储服务安全责任承诺书
- 2025年高级食品检验员面试常见问题集
- 心理健康志愿者招募工作计划
- 教育信息化助力学困生转化心得体会
- 2025年秋季学期第一次中层干部会议上校长讲话:凝心聚力明方向沉心落力干实事
- 医院患者身份识别核查流程规范
- 2025年北京市综合评标专家库专家考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2025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A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 烟酒行经营合作合同范本
- 第23课 全民族抗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2024-2025学年中职高一上学期高教版
- DGJ08-81-2015 现有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规程
- 《人为因素与航空法规》课件(共九章)
- 部编新课标培训课件
- 非工作时间行为协议
- 老年病人麻醉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