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 语,应 该 这 样 学-英 语 专 家 如 是 说 英语学习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许多学习者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有的走过不少弯路。究竟应如何学英语?学英语有捷径吗? 语言学家West 早就说过:“外语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学习者应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大胆探索,善于总结对自己行之有效的方法。我国外语界老前辈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许多精辟的论述。依照精中选精的原则,笔者做了如下的整理,以供年轻朋友借鉴。I. 专家谈英语学习兴趣 我认为学好英语在一般情况下可用如下规则描述: “动因 + 兴趣” 决心持之以恒见效. 既要珍惜课堂教学和老师指导的学习机会,也要抓住“习得”英语的机会. (胡壮麟 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 博导)要学好英语,就要对语言本身及语言所传达的各种文化信息感兴趣,当你读到或听到别人用简洁的英语表达深奥的思想时,兴奋不已,立即记住,这就表明你已对语言产生了兴趣。没有这种兴趣,难以在语言学习中登堂入室。(梅仁毅 北京外国语大学 教授 博导)兴趣对一个人事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成就一番事业是如此,要学好英语也同样是如此.对英语没有兴趣,学习就没有动力. 有的人天生就对英语有兴趣,把英语学习当成一种享受,学起来主动、轻松,效果也明显.多数人是由于工作或生活需要英语而对英语发生兴趣.这种由需要激发出来的兴趣一开始是被动的、微弱的, 当学习取得进步或借助英语的优势事业得以发展时,这种兴趣就会变为主动的、强烈的. 我对英语的兴趣属于第二种情况. 我认为,兴趣加需要才能产生动力.(郭棲庆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有兴趣,学习会相对轻松, 容易奏效. 兴趣会是天生,也可后天养成, 有时会偶然激发而就. 兴趣需要转化为持续的行动.为提高听力, 我坚持每天早晚听一次VOA 或BBC, 还用录音机录下5-10分钟的内容作细听和复述训练. 几年的苦练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听说能力, 打下了一些终生受用的基本功. 如今,学习者应该更强调“听、说”. 科技与生活的发展,确实使我们步入了一个形象视觉和音响的世界, 突出了“听、说”在英语应用中的地位. 然而, 学习英语, “读、写”万万放松不得. 会听说而不善读写是文盲或半文盲. 人们用书面能力来最终衡量你的英语水平. 阅读是学习知识、积累文化最经济、最可靠的途径;写作是训练思维、复习听读所获语言素材、化语言知识为技能的最有效方法. 大学时, 自己安排英语课外阅读材料, 我基本是按照先“活”后“死”的路子先读活的, 不但因其容易, 而且因其能很快被使用而给读者带来成就感. (刘海平 南京大学英语教授、博导)II. 专家谈“学好英语无捷径”学习外语和学习任何知识一样,是不能投机取巧的。首先要有刻苦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决心。(吴冰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 博导) 站在英语学习大门口的人, 总希望能找到一条“速成”的捷径,但对于希望掌握英语进行口头与书面交流的人来说,只有刻苦努力持之以恒一条道.学习英语对我们是一种新的语言习惯的养成,需要数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日积月累.要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自如得体地使用英语, 需要对中西文化都有一定的把握,这便更需要学习者长期自觉地积累. (刘海平教授)急功近利是当今一不良心态, 很多人都想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 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收益和回报.这种心态在不少英语学习者中同样有所反映. 没有捷径不等于没有见效快的学习方法, 学习确有方法的问题. 学的得法,事半功倍; 学的不得法, 事倍功半.什么方法最有效, 则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不能一概而论. 比如记单词, 有的人喜欢读着记, 有的人喜欢看着记,也有人喜欢边写边记重要的是,每个人应该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总结适合于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克服急功近利的心态和浮躁的情绪.现代社会的生活步子快了,工作效率高了,但有些事还是有它本身的规律,不可能完全相应地加速,学英语便是其中之一.学习英语有不少比喻,常常听到的一个是把它比作造房子,不管造什么房子,最重要的是根基要牢固.这个比喻听上去有点陈旧,但它的真理不可否认.打基础要时间、要耐心、要毅力,而基础一旦打好了,以后的路就好走了.一个好的基础够你受用一辈子.因此我提倡一步一个脚印的踏踏实实的学风,当然提脚的速度可以加快,但是一脚踩下去一定要稳. (何兆熊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教授,博导)学习英语跟做任何学问一样,没有捷径可走,不下苦工夫是不行的. (陶洁 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博导) 正确的学习方法应该是尽可能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和机会接触英语,感受英语, 使用英语. 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积累词汇, 掌握语法, 同时借助学习语言,认识社会, 感悟人生. (郭棲庆 教授) “速成”对应试也许有些作用,但要真正学好语言,“速成”之路是绝对走不通的。(张维友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 教授)III. 专家谈英语基本功学习英语首先要打好基础,从语音语调做起,多听录音多模仿,一定会有收益。((陶洁教授,博导)学习英语从一开始就要重视语音、语调。发音、语调、重音、停顿,不求完美,但要基本正确。否则,将影响听力及口语,从而使语言失去交流的功能。(梅仁毅 北京外国语大学 教授,博导) 学语言光听不说,光读不写,是学不好的。现在,有不少学生只知戴着耳机听英语,埋头读英语书,却不开口朗读、背诵名篇、名段,不开口练着说英语,也不动手做笔头练习,写英语文章。只有语言的“输入”(通过听、读吸收语言),却无语言的“输出”(通过口头和笔头表达思想,应用学到的语言),是学不好语言的。(张中载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教授 博导) 好学生都不是在课堂上由老师“教”出来的,而是靠好老师在课堂内外“导”出来的 ,就学习英语而言,不要把“宝”都押在课堂教学上,而要靠自学。We live in and by language. 要学会在生活中学英语。生活的范围有多大,你的英语学习天地就有多磨宽广。(秦秀白 华南理工大学英语系教授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博导)学习英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积累,操练和自我纠正。英语学习中的投入和产出基本上成正比,但集中学习和注重方法也至关重要,得法者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熊学亮 复旦大学外文系教授,博导)我学英语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过去的“死记硬背”。“死记硬背”虽然不能说是好方法,但学语言却离不开“死记硬背”,至少在初、中级阶段是如此,即使到了高级阶段,死记硬背也并非毫无用处。学语言有一个从“死”到“活”的过程。“死”的东西多了,熟能生巧,慢慢就会变“活”。(张维友 教授)IV. 专家谈英语听、说训练 “听”和“说”被公认是学外语的难关。要能听会说,就要多听多说,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其实,听说能力强的人,并不是其感官灵敏,主要是他们语言积累丰厚(当然有知识面的问题)。如果词汇量大,语法知识牢靠,听说能力就容易提高。我开始练听力的时候,也常采用“死”办法,对听的材料逐字逐词地笔录下来。这样做“一举数得”:练习了拼写,温习了语法,提高了准确性,加强了基本功,听力也随之提高了。(张维友教授) 如何提高口语是当前英语学习者较为关心的一个问题。口语提高的关键在于“练”,天天练,时时用。多练才能熟练,熟练才能生巧。先张口,不怕错,与人对练,“自说自话”。“自说自话”是极有效提高口语的一种方法,是为自己营造不受时间、地点及空间制约的语言环境。不用担心说错,先张口,后求正确;不会说的可记下事后向他人请教,或在阅读时,有意识注意英语是如何表达的。大量阅读易上口、地道的英语阅读材料或书籍,是提高口语的根本途径之一。(吴古华教授) 丰富的词汇和语法知识是口语的基础。人不可能对任何话题都谈笑自如。通过多读、多背、多听的途径扩大知识面、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是一方面;在口语练习中遇到词穷时将暂时无法用英语表达的汉语词语记下,在汉英词典上查出相关的英语表达并通过记忆强化巩固是另一方面。(熊学亮教授)V. 专家谈英语词汇、语法学习 对许多人来说 ,如何有效掌握英语词汇,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能否学好英语的瓶颈在中学、大学甚至在研究生阶段, 扩大词汇量, 争取达到8000以上,应该成为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 这8000词汇将为你今后的学习和工作, 以及应付各种英语考试打下比较好的基础.在清华大学, 从2002级开始, 已实行了两年必须达到6000词汇、三年内达到8000词汇的硬性规定. 我认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 以确定词汇量作为学习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非常必要的. 词汇学习一方面需要学习者自觉地记忆单词, 另一方面需要有一定的约束和压力, 更为重要的是在思想上重视词汇学习和词汇记忆的重要性. 通常情况下,有以下记忆方式. 1). 分类记忆法 2). 对比记忆法 3). 构词记忆法 4). 阅读实践记忆法: 通过阅读实践, 不断扩大词汇量.还可以根据个人的情况,采用速记、分散记忆、重点记忆、循环复习记忆等.英语的词汇学习是一件非常公平的事情: 你有多大的投入, 必定会有多大的回报. 对于新的词汇要留意.平时点滴的积累会有效地帮助你扩大和牢记某些词汇. (罗立胜 清华大学外语系系主任、教授)精通英语,必须掌握大量词汇,如同修高楼大厦需要充足的建筑材料。学习词汇,如同交友,一回生,两回熟。从记忆,理解,到复用词汇,需要反复接触,反复练习。 说到记单词,初学者都希望别人告诉他窍门或捷径。入门阶段需要学会1000来个基本词汇。而死记硬背是必经之路。想不费功夫,就能记牢单词,恐怕是徒劳的。其实,记忆英语单词的过程是学习科学思维的过程。单词学多了,就有规律可循。科学记忆有赖于读音规则、拼写规则和构词法。此外,不要孤零地记单词,要记住它的“左邻右舍”,即搭配;还要记住它的上下文,即语境。(王逢鑫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博导)有的学习者认为只要记住一些单词就能学好英语了,这是非常错误的。学习英语犹如造房子,英语的句子结构就是框架,单词则是造房子的砖瓦。你虽备足了砖瓦但不知建房的框架是造不成房子的,充其量也只是砖瓦的杂乱堆砌。 学习单词不要孤立地去死记硬背,要在句子中、在篇章中学习,要记住单词在句子中是怎么用的。要真正学会一个单词,在记住这个单词的读音、拼写、词性的同时,还要记住该词的各种搭配关系。 学习英语还要懂一点语法。如果你懂一点基本语法,你说的英语,写的英语就是比较规范的,你就不会犯时态、语态、语气的错误。但是,千万不要去死抠语法,不要动辄就进行语法分析,那样,你就成了语法的俘虏了。 (马登阁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教授, 英语系主任) 默写是我常用的办法。为了加深记忆,我坚持默写。无论课文多磨长,我都是首先把它背熟,然后再进行默写。凭着记忆把课文从头至尾默写下来,包括专用名词和标点符号。虽然这是一种“笨”办法,挺花时间,但效果却很显著。(张维友教授)VI. 专家谈英语阅读学习英语有一个累积过程,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阅读是关键。应该大量阅读简写本文学名著和其他简易读物,培养对英语的感性认识,了解英语社会的文化背景知识。(陶洁教授)简易读物对打好基础极有用,要多读。一是数量要多,至少读40本。二是要重复读,选出1015本,读三遍,读到许多问题印在脑子中。设想一下,别人能用1500-2000词汇写出几十本书来,如果我们能把这些表达方式掌握住,能够表达多少内容!(梅仁毅教授)学习英语,就是要学习英语特有的表达方式。吕叔湘先生说过,英语是英语,汉语是汉语。这个提法相当尖锐,意思是告诫中国学生,要分清英语和汉语的表达方式,不要把二者混同起来。林语堂先生也一再强调过英文的表现法,并饶有风趣地说,在英文里只有“花闻香”,没有“花香”。 所谓地道英语就是英语特有的表达方式。从这个角度看来,地道英语并不是什么玄远的东西,在我们日常接触的英语里就有,在许多课文里就有,在不少录音里就有,就等我们去发现,去学习。(危东亚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教授) 学英语除了肯下功夫外,还要动脑筋总结英语的特点,比较英语和汉语的“同”和“异”。看到了“同”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不过,需要注意学习和掌握的还是“异”的部分。(吴冰 教授) 只要能够勉强跟上故事的情节,就囫囵吞枣; 词典是很少翻的. 我的英语能够提高多少得益于这种“速读”, 因为它可以增长我对英语的感性认识.(桂诗春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授 博导)精读是豆腐干,细嚼慢咽,吃一块是一块。但光靠豆腐干是吃不饱的,而泛读是杂粮,可以补充各种营养我不赞成只捧着一本教材翻来覆去地看.尽可能多读英语书刊文章,可以积累语言知识,巩固语法,扩大词汇量,提高速度,培养语感. 学习英语贵在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结果是永远也跨不进门槛.勤学苦练一年半载,坚持不懈,一定会有飞跃.(王守仁 南京大学教授 博导,外国语学院院长) 学习外语如同学用一种工具,都离不开方法.学习英语的方法或策略既可由教师指导,也可通过学习者相互交流而获得,但尤为重要的是学习者自身通过摸索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策略.比如记单词,为取得短期效应,突击背诵可能起些作用,但从长远看,大量阅读是扩大词汇量的根本途径.(吴古华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语系教授) 阅读时对那些不影响全句全篇大意的新词,少查词典; 对那些频频出现的某些新词,多查词典.了解其意义和用法. (胡壮麟 北京大学教授,博导) 学习英语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大量阅读,单凭几册课本是学不好英语的.只有在一丝不苟地吃透精读课本的同时,不求甚解地大量阅读,才能培养语感、锻炼英语的应用和思维能力. 在美国留学六年时间,几乎每周都要读1000页左右的书,若无大量阅读的训练,可能要倍受其苦.再说,从阅读中得到的,也不仅仅是语言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的增长,还有自己创造的语言环境中的情趣和乐趣.(秦亚青 外交学院教授 博导) 用英文思维是许多英语学习者都希望达到的一种境界坚持大量阅读是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首先要选好难易程度适中的原文书籍;一般以每页(大32开)不超过8个生词为宜.其次是阅读方法;要像中文小说那样快速浏览,不默读,不查词典,更不通过翻译来理解原文的意思,遇见不认识的生词,要根据上下文来推测.第三是要坚持天天都读.而且要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完成的阅读任务。只要坚持下去,几个月、半年之后,肯定会看到成效。(何其莘 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 教授,博导) 懂一点语法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语法也只是干巴巴的条文。学英语要多读多看,可从简单短小的篇章开始,逐渐过渡到高难的篇章。除学习课本外还可读些英语的报刊、杂志。要坚持每天读十几页到几十页,时间长了,日积月累,你的语感就增强了,有了语感再加上语法,你的学习进步就快了。(马登阁教授) 我总是让我的学生和我的儿子大量阅读浅易的简写本,欣赏精彩的情节内容,在相对愉快轻松的阅读中,渐渐熟悉语言的基本表达。我一直认为,即使外语程度较好的人,多读简写本也不失为一个学习外语的好方法。 有一句关于学英语的话很有意思:“Jump and get an apple” (跳一跳,摘个苹果)-每次做一个小小的努力,就有一点小小的收获。如果苹果太高,拼命跳也只是浪费精力。也不能期望一次采摘就满载而归。我常看到有些学生在英语读物上密密麻麻注满了音标和释义, 没隔几个字就是一个生词. 我欣赏他们的刻苦精神, 但不赞成这样的做法. 如果找些容易点的阅读材料, 反而学得进, 学的快. 有人说合适的外语阅读材料, 生词不能超过5%,我同意. 如果不超过3%则更好. (虞建华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教授 博导) 大量阅读对英语学习至关重要,没有大量阅读很难学好英语.现今学生的一个通病是阅读量太小.拘泥于短文章上的“精耕细作”,产生不了语感, 因而口笔语都缺少外国味,多读文学作品和外国报刊不失为一剂良药.(黄源深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博导) 我曾参加过一项大型国际阅读能力调查, 研究结果表明, 要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扫除阅读障碍, 最重要的学习策略是课外多看自己喜欢的英语书,并经常到图书馆借阅英语书籍. 读和写是密切相关的.我觉得, 在掌握基本语法和词汇后,自己一边读一边写, 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和修改,对提高英语写作能力也会有很大帮助.(许余龙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 博导) 学习要量力而行,因急功近利而一下子读写太多太难的东西,会导致“噎食”, 破坏学习机制,结果适得其反.(熊学亮教授)VII.专家谈英语写作及语言的运用 读书必须落实到笔头.这是古今中外学人的共同体会.湖南岳麓书院的一条校规就是:“读书必须过笔.”美国某大学校长也曾说过: “Every course we teach in this university is a writing course.”(我校所讲授的每一门课程都是一门写作课)也就是这个意思. (李赋宁 曾任北京大学英语系主任 博导,现为中国英国文学学会名誉会长) 写作最能使人感到英语学习上的不足,最能提高对语言的敏感性和吸收能力.好的作文是(学生)写出来的, 不是(老师)改出来的,多写才能出文章. 写作在开始时往往是苦事,一不坚持就会放弃,因而需要毅力.写作应辅以大量阅读,写作中出现的错误能通过阅读自我纠正. (黄源深教授)The power of knowledge consists not so much in its wide spectrum as in its wide application. 知识的力量与其说在于广博不如说在于广泛应用.这句话是对“知识就是力量”的诠释.知识再渊博,若不学以致用, 也产生不了力量.重在实践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英语学习. (陆国强 复旦大学首席教授 博导) 学习外语“懂得了”不等于“掌握了”.如对中国人来说, 理解she 和he 两字并不难,但用起来却每每出错, 因此要常练、多练、反复练. (吴冰教授) 学习英语是为了使用.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要想方设法使用自己学到的东西.最简便的办法是用英语复述自己感兴趣的阅读材料和用英语写日记.这两种办法可以促使我们在阅读时有意识地寻找我们想用的语言素材和表达方式.而长期坚持的结果会提高我们理解原文的能力和用英语正确表达思想的能力.(陶洁教授)VIII 专家谈英语翻译实践 “翻译重在实践”, 傅雷说. 要想提高翻译能力, 必须亲自动手学翻译犹如学游泳. 只在岸边看别人游,或只听教练讲解, 是学不会的.(庄铎传 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 教授) 翻译不外乎理解与表达两个步骤.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理解中文问题不大(但不是一点问题没有),主要是理解英文的问题.怎样才能提高理解英文的能力呢?没别的办法,只有努力学:扩大词汇量,熟悉各种句型、时态、语态、语气,区辩习语的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还要懂一点逻辑知识,知道词语在语境中的“动态”意义,切记不要望文生义,提笔就译,那样每每会被“假朋友”欺骗,而闹出笑话.(范守义 外交学院英语系教授,系主任) 翻译的实践性很强,要多练习,要揣摩和学习别人好的译文.同时还要仔细观察比较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要有较广的知识面。这些都需要学习者扎扎实实地下功夫. (陈德彰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教授)IX. 专家谈语言与文化学语言与学文化分不开.通过语言学英语国家的文化,通过文化学语言要听读题材广泛的书籍和文章(历史、文学、传记、科技、经济、政治、军事等),在提高语言水平的同时增长各种知识,并学到另一种文化的精华.(张中载教授)语言是与文化紧密联系的, 不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和文化, 即便能说英语, 在交流中也难免产生误解和其他困难.(吴冰教授) 在基础阶段后期,或高年级,要努力背诵名篇,譬如说,背50-100篇.无论从语言还是内容来说,这都是精华.背熟了,对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州市劳动合同模板
- 2025年新乡市诚城卓人学校招聘教师若干名模拟试卷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5年深圳市建筑工程行业员工劳动合同
- 2025广东广州市黄埔区教育局招聘事业编制教职员20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海南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湖北襄阳市枣阳市招聘事业单位人员206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湖南、广西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检测(二)英语 含答案
- 江西心理考试题库及答案
- 【借款协议】过桥资金借款合同8篇
- 篮球主教练考试题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地质版(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三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23)
- 英语A级常用词汇
-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运行情况报告
- 涉河建设项目审查管理体会及探讨课件-涉河建设项目管理及建设方案审查技术标准课件
- DB44∕T 1168-2013 轮扣式钢管脚手架构件
- 世界汽车工业课件
- 单层工业厂房设计(全部)PPT课件.ppt
- 第二章_平面机构的平衡
- elements-of-communication
- 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
- 校运动会安全教育课件(PPT33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