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环境保护政策.ppt_第1页
日本的环境保护政策.ppt_第2页
日本的环境保护政策.ppt_第3页
日本的环境保护政策.ppt_第4页
日本的环境保护政策.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本的环境保护政策 200212510902化生邱慧雯 日本环保事业 任何去过日本的人都不会否认日本确实是一个美丽的国家 而且环境保护的相当的好 日本风景 日本风景 但是事实上 60年代的日本 也曾受困于举世无双的环境污染 甚至被贬称为 公害大国 在努力从公害大国翻身朝环保大国迈进之际 却面临经济发展与环保孰重孰轻的两难抉择 然而事实证明 企业增加对污染防治设备的投资 并未引起整体经济的衰退 反而促进污染防治产业的兴起 日本的环境保护的道路 日本的环保产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而是几经波折 探究日本环保产业发展的道路 得回溯至60年代 战后 日本在经济复苏期间 适逢廉价能源时代 使得日本经济呈飞跃性增长 加上从1960年起 在当时池田内阁倡导的 所得倍增 计划下 更拼命扩充工厂 增加生产 在这种情况下 不顾环境保护的发展就应运而生了 当时日本的产业仍以重化学工业为主 而重化学工业又是高污染性产业 在未同时做好污染防治工作的情况下 高度的经济发展导致了日本人为环境污染付出代价 闻名世界的 四大公害 事件就是发生在那个时候 当令人触目惊心的公害病例接连发生 民众反污染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时 在舆论压力有增无减的逆境下 日本国会终于在1967年7月制定了 公害对策基本法 在这种法律规范 舆论挞伐相互配合下 日本企业彻底觉悟 从而开始认真采取各种措施 日本人的环保意识 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 日本在六 七十年代环境的污染异常严重 河里流着臭不可闻的黑水 使鱼类绝迹 汽车排放大量的尾气 使小学生相继跌倒 一起起公害诉讼 震动日本全国 制订一个又一个法律 动用大量人力 物力 经过长时期持续不断的治理 到80年代初 蓝天复现于天空 碧水再现于河川 人人有责 建立一个 没有废料排放的社会 已经深入人心 主动保护环境 已经成为日本公众的习惯 其中最突出的表现莫过于他们对垃圾分类的重视程度 垃圾分类 日本最基础的环保政策 在日本 无论是政府还是普通居民 扔垃圾不仅是一件必须严格遵守和认真执行并已形成规矩的事情 而且是一件已经做得非常细致的事情 垃圾主要分为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两大类 其中生活垃圾的不同城市根据各自的情况 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 分别是 二分法 三分法 四分法和五分法 二分法就是把生活垃圾分为可燃和不可燃两类 三分法把生活垃圾分为可燃 不可燃和可回收三类 四分法把垃圾分为可燃 不可燃 可回收和大件垃圾四类 五分法把垃圾分成可燃 不可燃 可回收 大件垃圾和有害垃圾五类 目前 已没有实行二分法的城市 实行五分法的城市已超过56 并不断增加 日本民族是一个做事非常认真的民族 在扔可回收垃圾和大件垃圾的日子里 我常常站在阳台上观看 结果发现虽然扔的是废旧物品 但人们仍然是经过认真处理后 按规定放在固定的地点 值得一提的是 关于垃圾分类 日本人以前使用的垃圾袋都是黑色的 为了方便垃圾回收人员的分拣 增加垃圾分类的透明度 日本政府曾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 决定将垃圾袋全部改为白色透明的 对于日本人来说 生活垃圾装在透明的垃圾袋中 是很不雅观的 而且 一些居民和公司都存有不少黑色垃圾袋 对此 日本政府进行了大量宣传 反复讲明透明垃圾袋的意义和好处 并安排了一段过渡时期 使剩余的黑色垃圾袋不至于浪费 透明垃圾袋的推广应用 使日本各社区的垃圾分类工作更加完善 从中垃圾分类中的到的启示 在日本 垃圾要分类 要定时定点扔垃圾 早已经成为家喻户晓 老幼皆知的行为 这一切 都源于政府部门精心的管理和周到的安排 以及民众的自觉维护和认真配合 在中国如果可以做到这一点 我们的资源利用率肯定会大大的增加 而且所花费极少 这样一举两得的事当然应该大力执行 日本的节能环保政策 日本属于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 近年来 国家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 这一国情 使日本企业不得不将节能与环保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内容的一部分 其实 节能本身就是保护环境的有效措施 日本企业一般通过降低能耗 提高废物再利用率来实现减少排污的环保要求 日本在1999年的 环境白皮书 中提出 环境立国 战略 并将21世纪称为 环境世纪 该白皮书还提出 最适量生产 最适量消费 最小量废弃 的经济模式 要求企业适应这一模式开发环保产品 为了适应环保要求 日本一些电器厂家在几年前就开发节能技术 计划2000年前实现大幅降低能耗的目标 如 松下电器公司的节能计划是将其电器产品平均能耗比1995年降低50 索尼等电器公司也有类似承诺 环境产业的兴起 企业对污染防治的设备有所需求 且投资经费逐年增加 那么在市场供需平衡的经济原则下 自然促进了污染防治产业的兴起 根据日本产业机械公会所属之 产业公害部会 资料显示 制造污染防治设备的新兴业者 在相关生产上的投资额 平均每年以20 的比率增长 日本环保企业 日本环保产业发展的特点 进入90年代日本环保产业的发展呈六大特点 1 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物化时间大大缩短科学技术成果过去要用几年时间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现在基本上用1 2年时间 便可物化为设备 例如日本膜分离技术现在发展很快 2 管理 技术 产业配合越加紧密国外主要依靠法制进行环境管理 而环境管理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支持 环保产业的技术的物化 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 管理 技术 产业是个有机的系统 3 绿色产品 清洁生产成为时代的主流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 是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 把污染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 对生产进行全过程控制 4 组合技术 高度自动化控制 5 环保产业更新换代出现转机例如 含油污水处理技术 多少年来一直是 老三套 现在已经研制出新的设备 6 全球环境问题 推进环保技术进步为防止全球变暖 二氧化碳去除技术正在研究 一个是吸收法 一个是固化法 另外氟里昂替代技术研究已取得进展 这些新的技术研究 将会推进整个经济的发展 日本的环保产业 综观日本的污染防治产业发展 自60年代开启防污设备的制造至今 日本的成就颇为可观 例如发展大型焚化炉 用以回收工业废弃物 水污染防治领域则开发工业废水处理设备 能够利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含有丙烯腈的废水 使其有害程度降至最低 为防治空气污染 日本采用超高烟囱与大型集尘器 对空气品质的改善效果卓著 住友造船 三井造船 神户制钢 三菱重工 荏原制作所等 都是此中佼佼者 且这些企业所生产的污染防治设备 不但可供日本国内市场所需 甚至还能销往国外 日本污染防治产业发展至今 其技术已属一流 当日本在解决第一波 指60 70年代 公害问题上累积丰富经验后 面对现阶段第二波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尽管在克服造成温室效应的元凶 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上 技术方面仍有待努力 但不难断定 今后日本的污染防治产业 势将在各国殷切的环保需求下 以其环保大国的优势 为各国提供相关的技术与协助 而随着这一波进军海外的热况 相信日本污染防治产业 必将如其各种产业一般 再度展现优势技术 在世界各国大赚钞票 日本环境保护的特殊力量 市民环保团体 日本是发达的工业国家 全国多数人生活在城市 他们之中不乏科学家 律师以及各个领域的专家 他们积极参与环保 使环保活动的专业水平和收效不断提高 他们的活动 已不限于一般性的宣传呼吁 他们经常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环保问题 在日本的神户市就有这样的一个市民环保团体 他们随时关注室内的环境状况 在神户市南海岸有座人工岛 那里有条43号高速公路通往神户市区 每天要通过15万辆汽车 车流量大 噪音高而且尾气污染严重 为此 神户市民组成原告团 运用法律手段迫使市政府将这条公路由五车道改成三车道 从而减少车流量和尾气 同时 安装隔音墙 吸音板来降低噪音 日本环境保护仍需解决的问题 战后 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 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 从70年代初开始 日本逐步加紧环境治理 经过20多年的努力 日本的环境保护初见成效 在这个过程中 环保部门 企业和市民都投入了极大力量 多管齐下 综合治理 终于使过去曾严重污染的城市天变蓝了 水变清了 空气清新了 说日本的环保见到了效果 并不等于没有问题了 从空中向下俯视 东京周边仍有不清洁的烟雾在向空中升腾 实际上 日本各地都还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环境污染 在东京和神户等大城市 尽管对汽车尾气排放作了限制 但由于汽车总量仍在不断增加 尾气污染仍是个严重问题 日本农业环保措施 1 开展有机农业 促进农业发展 日本的有机农业运动的目标不单是不使用农药 化肥 还包括对以往那种直接与土壤消耗 化学物质高投入相联系的大面积 单一化生产以及农产品全年稳定供应的市场流通进行重新认识 形成生产者和消费者共有的新价值观 共担风险 推动有机农业运动 2 探索绿色农业 发展环保农业 日本鼓励根据各地区情况 探索适合本地区发展的绿色农业道路 发展环保型农业 北海为例 进入90年代以后开始探索绿色农业 北海道提倡的绿色农业不是否定一切化肥 农药的有机农业 其目的是确立在国际化进代可以生存并持续发展的农业 降低对地球环境的破坏 在环境容量内重新构筑农业生产技术 3 开发低害农药 加强农药管理随着化工工业技术的进步 不断地开发出各种低毒农药 使毒性大 残留性高的农药显著减少 对毒性大 殖留性高的农药按 农药管理法 实行严格的注册管理制度 凡是注册的农药 农药生产者或进口商必须将药效试验 毒性试验 代谢试验 残留试验 对环境影响试验等资料与注册申请书 药样同时提交农林水产省审查 注册 4 特别土地改良 治理土壤污染 到1986年 已查出的污染地区累计为126个 面积为7030公顷 通过对受污染的土地 实施了排土 添土 转换水源等治理污染的特别土地改良活动 已经完全落实治理措施的土地面积有3540公顷 占被污染地区面积的50 4 5 加强用水管理 预防水体污染为了保证农业用水不受污染 在全国范围内 对大型农业用水进行水质检查及污染原因调查 在农业拓兴地区 修建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 对受污染水质地区实施水源转换 此外 为了保护渔业用水使其不受污染 开展了水银 多氯联二苯等有害化学物质对鱼 贝类影响的调查 并对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开发 以防止水质污染 6 重视环境研究 增加环保实力日本的农业环境研究工作 科研人员不仅负责研究 解决具体的环保技术问题 还负责对政府制定环保政策提出建议及理论根据 在政府方面 国家财政支出大量经费用于环保研究开发 而且通过法规认定 自然环境保全法人 以保护自然环境 允许这种公益法人把具有良好自然环境的土地买下来加以管理 此外 还开发 国民环境基金 活动 即通过募捐使广大国民自愿参加环境保护活动 7 开发农业环保技术 推广典型日本很注意提高农业环境治理和改善方面的技术含量 环保技术的开发利用已颇见成效 80年代末90年代初 进行无农药无化肥栽培生产 同时 日本还宣传 推广了不少环保型农业典型 充分利用典型地区的经验带动农业环境治理和环保型农业的发展 8 加强国际合作 促进学术交流 日本在治理农业环境的同时 很重视加强国际性环保合作 通过 政府开发援助 计划提供环保农业援助 在这些援助中 近几年用于防止沙漠化 防止地球温暖化等的环保性技术援助 资金援助有所增加 一方面这有利于促进受援国的环境保护 为保反义词地球环境作贡献 另一方面 从日本进口贸易走向 绿色食品化 角度看 也有利于日本的环境保护和国民的饮食安全 日本农业环境治理对策给我国的启示 日本的农业环境治理对策至少给我国提供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一 除尽快地完善农业环保法规体系 以法治理农业环境污染 同时 还要加大执法力度 使得有关法律得以贯彻执行 二 必须逐步改变当前靠农药 化肥保增产的高投入农业 回归有机农业 发展低毒 低残留 高效和生物农药以及生物工程农业 三 要严格进出口农药以及生物工程农业 四 要严格进出口农产品的安全检测 进口检测不严危及消费者 并给环保带来损失 出口检测不严会因农药 化肥残留物超标而带来贸易损失 五 要从农业环保无国界的认识出发 加强国际合作尤其是同邻国的合作 在环境问题上与自然共生 尤其是同邻国的合作 在环境问题上与自然共生 与国际社会共生 加入WTO已是我国的必然发展之路 环保农业的作用将日益突出 国际农产品竞争将更多依赖环保农业技术 我国农业环保问题必须 未雨绸缪 否则恐怕悔之不及 日本四大公害 60年代的日本 也曾受困于举世无双的环境污染 甚至被贬称为 公害大国 闻名世界的 四大公害 正是发生在这个时候 四大公害 分别是 四日市哮喘病 熊本水俣病 新潟水俣病 和 痛痛病 这四大公害引起舆论压力有增无减的逆境下 日本国会终于在1967年7月制定了 公害对策基本法 引起 四大公害 的原因 战后 日本在经济复苏期间 适逢廉价能源时代 使得日本经济呈飞跃性增长 加上当时池田内阁倡导的 所得倍增 计划下 更拼命扩充工厂 增加生产 在这种情况下 不顾环境保护的发展就应运而生了 痛痛病 日本四大公害之一 上世纪60年代日本富山县出现一种怪病 患者表现为全身骨骼折断或弯曲变形痛苦不堪 患者多为更年期妇女 男性患者少见 且局限于神通川流域的灌溉地带 当地人迁到外地则不发病 临床上最先表现为腰疼 背疼 膝关节疼 以后遍及全身 疼痛活动时加重 多发生病理性骨折 从而引起身躯缩短 多数病人有贫血症状 重者长期卧床 日夜喊痛 故名 痛痛病 开始病因不明 经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实验研究证实 痛痛病 是由于慢性镉中毒所引起 当地土壤及饮水中镉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地区 患者体内镉负荷远远高于正常范围 痛痛病 被确定为日本四大公害病之一 政府和企业为患者的救治和赔偿付出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镉是重要的工业和环境污染物 主要来源于锌 铜 铅矿的冶炼 电镀 蓄电池 合金 油漆和塑料等工业生产中 职业人群遭受镉污染的主要途径是吸入 非职业人群镉污染的主要来源是食物和吸入 镉是人体非必需且有毒元素 还是IA级致癌物 具有致癌 致畸和致突变作用 特别是上个世纪60年代研究人员提出了镉污染与日本 痛痛病 的因果关系后 环境镉污染与公众健康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痛痛病的治疗方法 由于目前对 痛痛病 尚无特效疗法 主要为对症治疗 患者发病后极其痛苦 多丧失生活能力 预后不佳 因此 为防患于未然 预防该病的发生和及早救治是第一位的 环境一旦被镉污染 清除非常困难 故消除污染源 防止环境被污染是预防该病的最根本措施 水俣病 四大公害之一 水俣病人图 水俣病 于1953年首先在日本九州熊本县水俣镇发生 当时由于病因不明 故称之为水俣病 1950年在水俣湾附近渔村中 发现一些猫步态不稳 抽筋麻痹 最后跳入水中溺死 当地人谓之 自杀猫 1953年水俣镇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