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曹操文章“儒”、“法”思想承袭及笔法特征探微.pdf_第1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曹操文章“儒”、“法”思想承袭及笔法特征探微.pdf_第2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曹操文章“儒”、“法”思想承袭及笔法特征探微.pdf_第3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曹操文章“儒”、“法”思想承袭及笔法特征探微.pdf_第4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曹操文章“儒”、“法”思想承袭及笔法特征探微.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曹操文章“儒”、“法”思想承袭及笔法特征探微.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曹操不仅是汉、魏之际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而且也是一位著名的 文章家。在政治上,他是汉末魏初实际的统治者;在文学方面,他是建安文学的 奠基人,开创建安文风。由于他特殊的身份与地位,在其作品中不仅仅有流传甚 广的乐府诗歌,还有文章,并以公文居多。曹操的文章短小精悍,既有继承,又 有改良与发展。内容涉及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体现了尚实尚用的特点。 本文把曹操的文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思想特点、笔法特征的深入分析,以 文本为基础,重点诠释曹操文章的特点。 全文由正文和结论两部分组成。正文按照逻辑顺序分为三章。 第一章:绪论 在绪论中,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首先,简明扼要的介绍曹操 的生平,曹操具有不同于一般人的才智和勇气。其次,对文章的历史流变进行了 大致地概括。通过把曹操的影响与文章的整体流变结合起来,笔者认为曹操对文 章发展的推动起了至关重要作用。 第二章:曹操文章的思想特点 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在曹操的思想体系当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在他的文章 中,处处都得以体现。在儒家思想方面,笔者对曹操文章中体现出的“仁 与“不 仁”,“礼”与“非礼”等方面进行详尽分析,重点论述了曹操根据不同的对象表 现出不同的“仁 和“礼:在不同情势下表现出的“不仁”与“非礼”,巧妙地 把其双重标准融合在一起。在法家思想方面,曹操崇尚法术。在文章中体现“尚 法”、“重术。通过遵法、制法、守法、又改法、违法、犯法等方面,说明曹操对 法的重视程度,根据不同的情况,对律法做出适当的选择。曹操也是持术的高手, 在文章中通过对待不同的人和事运用不同的方法,找到别人的需求与自己的切合 点,在满足别人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以达到尽可能的多赢局面。在曹操的人才 思想方面。和平时期,用德行高的人来对社会进行教化;战乱时期,用才能高的 人使社会得以安定。不同时期,注重的策略点不同,并且互有交叉,这是曹操尚 实尚用特点的具体运用。 第三章:曹操文章的笔法特点 曹操终其一生都是务实,灵活,这一点在他的文笔中同样得到体现。他的文 章具有短小精悍,旨意深远的特点,不过,大多反映在公文的下行文中。目的在 于读者可以简单、准确、方便、快捷地领会文中的意思,使其达到令行禁止的目 的。同样,他的文章中也不乏详尽其事,铺张扬厉的作品,当然,这些文章也是 有意为之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图。曹操在其文章中语言准确,善用称谓, 有时用“孤,有时用“吾 。并且根据不同称谓的作用,使用的频率也不尽相 同,这也正是曹操在不同时期使用不同策略的风向标。曹操文章的整体特色是清 峻通脱,这不单单与他的政治地位有关,也是性格使然。他的文风具有革新精神, 这不但是汉末魏初文章的特色,还对后世文章的影响很大。 结论部分,总括全文主要观点。以文章看人性,以人性看人物,以人物看历 史,以历史看潮流。曹操是个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在他身上可以看到一种灵活 机动,尚实尚用的品格,也正是这种不拘小节,敢于创新,求真务实的特点使得 他毁誉参半。不过,这样的风格体现在文章上,又增添了几许生机与灵动。曹操 敢于打破东汉以来雍容奢靡的文风,在文章的历史发展潮流中,具有举足轻重的 地位。 关键词:曹操;儒家思想;法术之学;笔法研究 n a b s t r a c t c a 0c a ow a sa 1 1o u t s t a l l d i n gs t a t e s m a i l ,m i l i 伽了s t l 钳e g i s t ,l i t t e r a t e u r 锄dp o e ti n e a s t e mh a l ld y n a s t y i n 雠a r e ao f p 0 1 i t i c s ,h ew a st h er e 出m l e ro fl a t eh a i ld y n 嘶 e 砌yw :e i ;i nt h ea r e ao fl i t e r a 臼】r e ,h ew a st l l ef o i m d e ro fl i t e m t u r ei nt h eji a n a 1 1p e r i o d a l s o ,a n dc r e a t e dt h el i t e r a 巧s 哆l e so fj i a l l a 1 1 b e c a u s eo f1 1 i ss p e c i a ls t a m s ,i n1 1 i s w o r k s ,t l l e r ea r es t i l lag r e a td e a lo fm ed o c u m e m s ,i na d d i t i o nt ot l l ep o p u l a rc h i n e s e a 1 1 c i e n tp o e m s h i sa n i c l e sa r ed a p p e r ,f o rt h ep r e v i o u sa n i c l e s ,t h e r ea r ei i l l l e r i 伽c ea s w e l la l sd e v e l o p i n g i nv i e wo f “ss i t u a t i o l l ,n l i st h e s i s 、i l lt a k et l l ed o c u m e n so fc a o c a o2 l st l l eo b j e c to fs t u d y a n d 、析l la t t e m p tt 0r e d e f i n et l l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c a oc a o s a r t i c l e s ,b yw a yo f 觚a l y i n gd e e p l yt h ei d e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t e c h n i q u eo fw r i t 协g 锄d t h e c o m e mo fm ea r t i c l e t h i st l l e s i sc o n s i s t so ft e x ta n d 印i l o g u e ,t h et e ) ( td i v i d ei n t o l r e es e c t i o i l s a c c o r d i n gt ol o g i c i n 也ei n t r o d u c t i o 玛w em a i n l yi l l u m i n a t et h ep l l r p l o s ea n d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t h i ss t u 呶 f i r s to fa l l ,c a oc a o sl i f ew a si i n r o d u c e d f r o mt h i s ,w ec a nl e 锄a b o u tm a tc a oc a 0 w a sd i 腩r e n tf r o mo r d i n a d ,p e o p l e 晰t 1 1t a l e m 锄dc o u r a g e m e a l l w l l i l e ,t h e r ei sab r i e f s m m n a r ya sr e g a r d se v o l u t i o no f t l l ea n i c l ei nt h i sc h 印t e r b a s e do nt h ec o m b i n a t i o no f t l l et 、o ,w ec o n s i d e rt h a tc a o c a 0p l a y e da i li m p o n 锄tr o l eo nt h ec o n s c i e m i o u se r ao f a r t i c l e c h a p t e rt 、o :i d e o l o g i c a lc h a m c t e r i s t i c so fc a 0c a o sa n i c l e i nt 1 1 i sc h a p t t 1 1 e a u t h o r b e l i e v et l l a t ,i nc a oc a o ss y s t e mo ft h o u g h t ,c o n 觚i a n i s m 觚dl e g a l i s mo c c u p y a i li m p o r t a i l tp o s i t i o n i nl l i sd o c u m e m s ,c o n 允c i a n i s ma n dl e g a l i s mw 弱t l l o r o u g l l l y r e n e c t e da l m o s te v e d r w h e r e i i lt e n i l so fc o n 如c i a l l i s m ,t h ea u t l l o rc 硎e so u ta i l a 1 1 a l y s i so f “b e n e v o l e n c e ”锄d n o tb e n e v 0 1 e n c e ”,“p r o p r i e t y ”a i l d n o tp r o 研e t y ”i n c a oc a o sa r t i c l e s ,a n ds p e c i f i c a l l yd i s c u s s e st h ed i 丘b r e n ts t a 脏d a r d so f ”b e r l e v o l e n c e ” a n d i t p r o 皿e t y ”w h i c ha i m st od i 仃e r e n tp e o p l e i nt e 珊so fl e g a l i s m ,h ea d e p t e da tt h e r o a dl e g mt r i c k e 彤t 1 1 ea u t l l o rc o l l s i d e rt t l a tc a 0c a oa d v o c a t e d “w o r s l l i pt l l el a w ,a i l d “e m p h 商so nt r i c k e 矿c a oc a oe x e r c i s e dp o 、e r b a s e do nl a w s ,h ec o u l da b i d eb yt h e l a w s ,m a j ( el a w s ,趾d 锄e n d 也el a w si i la c c o r d i n gw i md i f r e r e n ts i t u a t i o n s b u tc a o t i i c a oh a db r o k e nm el a wo rv l o l a t e dai a ws o m e t i m e s 、h i c hr e f l e c t e dd i 丘e r e n tl e v e l so f i i i 】岬r t a i l c eo nl a wa _ b o u tc a oc a o o n t l l eo t h e r h a n d ,h ew a s9 0 0 da tu s i n gt r i c k e h e c o u l da j w a y sf i n dac o m b i n a t i o no fp o i n tn l a tw a sn e e d e db o n lo fc a oc a 0a n do t h e r s , w i t ht l l e p u r p o s eo f m e e to t h e r s 锄da l s 0m e e tl l i mo w n h i sp e r s o r m e lp o l i c y 、e r e r e f l e c t e di n1 1 i sd o c 啪e n t s i i lt i i i l e so fp e a c e ,m o r a li si m p o r t a mf o re i d i g h t e 砌e n t ;i 1 1 t i m e so fw 鸥p e r s o n a lq u a l i t i e sb e c o m et l l em o s ti m p o m m tf o rs o c i a ls 切b i l i 够ni st h e s y 瑚【b o lt 1 1 a tc a 0c a 0h a dt h ea b i l i t ) ,t 0 锄p l o yd i f r e r e n ts t r a t e g i e sa c c o r d i n gt od i 归f e r e m p e r i o d c h 印t e r 缸e e :州t i i l gt e c l l i l i q u eo fc a oc a o sa n i c l e c a oc a 0h a dap r a g n l a t i c , n e x i b l es 够l ei i ll l i sl i f i e t i m e ,w i l i c hw e r er e n e c t e di nt h ea n i c l e2 l l s o h i sa r t i c l e sa r e d 印p e r ,h o w e v e r ,i ta p p l i e st os u p e r i o rt os u b o r d i m 【t ed o c u m e n t s s oa st ob eu n d e r s t o o d q u i c l ( 1 ya n da c c u r a t e l y s i m i l 砌y ,m e r ea r e v e r a lc o m p l i c a t e dd o c u i 】 1 e n t s ,砌c h a c c o r d i n gt 0a c 砌n e e d s i na d d i t i o l l ,t l l e 卸t l l o rd w e l l so nc h o i c eo f 、r d si nh i s d o c u m e n t s ,s u c h 嬲an 姗eh ec a l l e dh i m s e l fc h a i l g e sa c c o r d i n gt od i s t i n c tp e o p l e c c a d sa r t i c l e s 弱aw h o l ea r ec h a r a c t e r i z e db yr e f r e s h i n gs i m p l i c i 饥h a v es o m e c o i m e c t i o n 诵t hn o to i l l y 丽t l ll l i sp o l i t i c a lp o s i t i o 玛b u ta l s o 谢t 1 11 1 i sc h a r a c t e r h i ss t ) ,l e o fw 血i n gh a v eg r e a ti m p a c t so ni 衄o v a t i o no ft l l ea r t i c l ei n 如_ t u r eg e n 钟a t i o i l s c h a p t e rf o u r :c o n c l u s i o n i fy o u 眦m t t 0u 1 1 d e r s t a i l dm ea n i c l eo fc a 0c a o ,y o u h a db e t t e rr e a dh 眦a i ln a t u r e ,l l i s t o 巧锄ds oo n c a oc a ow a st h ec o n t r o v e r sia 1 h is t o r i c a lf i g u r e ,协e r ew a l sap r a g m a t i c ,f l e x i b l es 够l eo nl l i m p e r h 印s ,“、v a ss u c h ap e r s o n a l 埘t h a tc a oc a 0h a dr e c e i v e d 弱舢c h 嘶t i c i s ma sp r a i s e h o w e v e r ,o nt h e s t y l eo f 州t i n g ,t l l en e x i b l e 卿l ec o u l da d ds m a n 锄dv i t a l 时t 0a n i c l e s h ed a r e dt o b r e a kt l l ee x 眦a g 觚t g r a c eo f 啊l es i n c em ee a s t e mh a i ld y n 哪, i nm e 恤l l i s t o r i c a l d e v e l o p m e m o fa n i c l e ,c a oc a o p l a y e dad e c i s i v er o l e k e yw o r d s :c a 0c a o ;c o n 觚i a n i s m ;l a w 锄dt r i c k e 巧;w r i t i n gt e c l l i l i q u e i v 关于学位论文独立完成和内容创新的声明 本人向河南大学提出硕士学位中请。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 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据我所知,除 文中特别加以说明、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 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括其他人为获得任何教育、科研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 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事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 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申请 ,( 学住论文作者) 签名:。缝继笙蕴 2 0 胗卑,多月z 日 关于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经河南大学审核批准授予硕士学位。作为学位论文的作者,本人完全 了解并同意河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要求,即河南大学有权向国家 图书馆、科研信息机构、数据收集机构和本校图书馆等提供学位论文( 纸质文 本和电子文本) 以供公众检索、查阅r 。本人授权河南大学出于宣扬、展览学校 学术发展和进行学术交流等目的,。可以采取影印、缩印、扫描和拷贝等复制手 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氟质文本和电子文本) o ( 涉及保密内容的学住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获得者( 学位论文作者) 釜名: z 宰缁拯 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签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文章,在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诠释的:文,“错画也,象交文,凡文之属皆 从文”。哪章,“乐竞为一章,从音从十,十,数之终也 。文章表面的意思是指有 特定含义的图画完成了像演奏音乐一样的一个章节。这是以一种很形象的寓意来 说明文章的内涵。更简洁地说,文章是指用文字的堆砌来表达出一个完整的意思, 就像演奏一章音乐所表达的意思一样。要想写好文章,要解决两个矛盾:一是由 物到意的认识矛盾;一是由意到文的表达矛盾,文章就是两个矛盾的集合。由物 到意体现在思想上,由意到文体现在笔法上。笔者从这两点出发,以文本为基础, 重点解构与诠释曹操文章的特点。 从文章的流变来看,先秦时期的文章注重从物到意的过程,是一种思想的融 汇与爆发,性情所致,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是对思维真实客观的描述,没有其 它成分在里面,内容涉及天地、万物、君主、平民生活、立法制度等各个方面, 是一个高度集中、概括的时期。各种思想星河璀璨,互相碰撞,文章的内容在于 对事物的认知以及描述过程。比如,论语泰伯:“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 有文章。 这个“文章”,指唐尧时代的礼仪典章制度。又公冶长:“夫子之文 章可得而闻也。 固这个“文章 ,指孔子传授的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然而, 到了秦汉时期,文章更注重从意到文的过程,在思想创见上没有多大的建树,只 是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对笔法进行了研究。针对不同的对象,根据不 同的功能,完善不同的体裁,形成不同的文体,运用不同的语句填充,甚至在字 词上也做了明确的规定。产生了诏令、奏疏、议策、书表、史传等多种文体,以 国 汉 许慎撰 清 段玉裁注说文解字,上海:j 二海古籍j j 版社1 9 8 8 年版,第4 2 5 页。 。 汉 许慎撰 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一i :海:卜海古籍 i 版社1 9 8 8 年版,第1 0 2 页。 杨伯峻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 9 8 0 年版,第8 3 页。 固杨伯峻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 9 8 0 年版,第4 6 页。 及发展了骈文和赋文。在大一统的体制下,文章的内容涉及王权以及士族阶层的 各个方面,文章的功能成为了统治阶层上传下达的工具。到了汉末、魏晋时代, 随着科技的发展、造纸术的广泛运用,文章的地位陡然提升,从原来的附庸品, 一下子成为了标榜传播个人思想创见以及身份象征的承载物。第一次在政治上, 被统治阶层誉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文章的功能,从一种被动的承载 到一种主动的传播,从一种客观的表达到一种主观的创作。此时的文章不仅仅是 文人志士进入仕途的工具,更成为了他们表达个人思想创见的载体。文章的内容 感性成分逐渐增多,不再是大雅之堂上的陈词,更像是走下神坛的少女,谁都有 表达自己爱慕之情的权利。由此,文章与文学,文与笔,从混沌中逐渐清晰起来, 不仅迎来了文学的自觉时代,更使文章这个概念趋于明朗化。 曹操( 1 5 5 2 2 0 ) ,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他出身于宦官家庭,2 0 岁被地方推 举为孝廉,做郎官,开始踏上政治舞台。并在黄巾起义、董卓之乱中脱颖而出, 凸显与常人不同的智慧与胆识。迎汉献帝刘协迁都许县,取得“奉天子以令不臣” 的合法名义后,擒杀吕布,逼死袁术,驱逐刘备,打败袁绍,北定乌桓,统一北 方,形成了三国鼎立的政治局面。在经济上,他重视发展农业,推行屯田,轻徭 薄税,盐铁官营,足民强兵。在政治上,“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 为先圆,儒法兼取,礼刑互用。在人才使用上,“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不 拘一格,以天下智慧为己用,主张“唯才是举,“举贤勿局品行”,“取士勿废偏 短”。在文化修养上,能明古文经学,引述前代典籍信手捏来,恰到好处,“登高 必赋,“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 ,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文章从来就不是以一个孤立的个体形式存在的,它是政治、经济、文化、军 事、科技、民族等综合因素的产物,它的发展与流变,必然受制于各个因素的改 变。特别是在汉末、魏晋之际,文学自觉时代的开端,东汉政治体系的分崩瓦解, 经学在人们主导思想上江河日下,连年征战使百姓民不聊生,面对百废待兴的局 面,作为实际统治者的曹操,他的一举一动,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文章的流 。郭绍虞主编历代文论选,上海:j :海古籍j j ;版社,2 0 0 1 年版,第1 5 8 页。 函夏传才注曹操集注,郑州:中州古籍j ;版社,1 9 8 6 年版,第1 5 6 页。 陆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龙注,山东:齐鲁书社,1 9 9 5 年版,第5 3 7 页。 2 变直接或者间接地产生指导性的作用。并且,他个人的喜好与风格,也会影响当 时那个时代的文风,给整个时代留下不可抹灭的烙印。从隋书经籍志著录 魏武帝集二十六卷、旧唐书、新唐书、通志皆著录三十卷中可以看出, 曹操是个多产的作家,他的作品势必会影响当时文章的流变。尽管大量作品现在 已经亡佚,但从遗留下来的1 5 0 多篇中,不难看出曹操文章的特点。在鲁迅魏 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论及汉末魏初文章总体特色是“清峻,通脱, 华丽,壮大。当然曹操的文章并不华丽,它体现的是一种内在的美,提倡华丽 的是曹丕,那已是魏初了。曹操的文章流传至今,仅剩下应用文,其中公文居首, 尤其是教、令,竟有8 3 篇之多。曹操的公文短小精悍,既有继承,又有改良与发 展。既有一些比较庄重、谦恭的上行表奏文书以及格式齐全的下行命令文书,也 有一些敢于不守陈规、不拘一格的文书。文章的内容涉及社会、政治、经济各个 方面,体现尚实尚用的特点。文章的对象,不管是君王、同僚、还是下属、平民 百姓,其文风都体现了曹操的一种近似平和的心态,以理说事,以情动人,以个 人魅力影响他人。曹操把文章当做传播自己思想的工具,以此把一些拥有相同理 想的文人志士笼络在他的周围,为他所用。他的文章也体现了整个时代的特色, 文章走下神坛,不仅仅卖身于帝王家,还成为了彼此拉拢交通,表达个人见解, 叙述个人情感,引起共鸣的良好载体。 研究曹操文章的意义在于以一斑而窥全豹,通过对汉末魏初实际统治者曹操 文章的深入探究,发掘文章字里行间所隐藏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 民族等各方面元素,抓住其文章流变的命脉,透视文学自觉时代来临之际各种元 素的助推作用,以及曹操文学思想在这一时代中的地位与影响。 第二节曹操研究现状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家喻户晓、备受争议的人物,在封建社会后期,被当做白 脸奸臣的形象。尽管曹操经常作为反面人物遭人唾弃,但在中国思想史、社会史 。鲁迅全集华盖集一华盖集续编一而已集第三卷,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2 0 0 5 年版,第5 2 6 页。 3 和文学史中,均占有一席之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胡适,鲁迅,郭沫若等都 为其鸣不平,替曹操翻案的主张也一直存在,并展开过大规模的讨论。虽然一直 悬而未决,没有盖棺论定,但对曹操的研究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曹操的文本最早由隋书经籍志著录魏武帝集二十六卷,后旧唐 书、新唐书、通志皆著录三十卷,都已亡佚。今存明代张溥所辑魏武帝 集一卷,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中。又有清光绪十一年( 1 8 8 5 年) ,吴县 朱氏槐庐家塾刊出平津馆丛书魏武帝注孙子。民国十四年( 1 9 2 5 年) ,上海扫 叶山房刊出汉魏六朝一百三家集魏武帝集。近代丁福保汉魏六朝名家集 内收有魏武帝集四卷,严可均辑其文入全三国文卷一至卷三。1 9 5 9 年中 华书局以丁福保辑本为底本,出版曹操集,并于1 9 7 4 年再版,对陆续发现的 几条佚文进行补遗。1 9 7 9 年,中华书局又出版曹操集译注( 安徽毫县注) 。1 9 8 6 年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曹操集注( 夏传才注) 可为最方便的本子。 曹操个人综合述评的有关专著和其它研究资料有:王仲荦著曹操( 上海人 民出版社,1 9 5 6 年1 1 月版) ;曹操论集( 三联书店,1 9 6 0 年l 。月版) ;张习孔 编写曹操( 中华书局,1 9 6 0 年2 月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编曹操传注( 上海 人民出版社,1 9 7 5 年7 月版) ;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编三曹资料 汇编( 中华书局,1 9 8 0 年9 月版) ;张可礼编著三曹年谱( 齐鲁书社,1 9 8 3 年5 月版) ;路志霄注,王立中、唐凌译曹操( 中华书局,1 9 8 3 年1 0 月版) ; 任昭坤著曹操( 军事科学出版社,1 9 9 0 年1 2 月版) ;张亚新著曹操大传( 中 国文学出版社,1 9 9 4 年4 月版) ;柳春藩著魏武帝曹操传( 吉林人民出版社, 1 9 9 7 年7 月版) ;张作耀著曹操传( 人民出版社,2 0 0 0 年1 0 月版) ;张作耀著 曹操评传( 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1 年5 月版) ;东野君译著曹操原典( 黑龙 江人民出版社,2 0 0 3 年3 月版) 等。 有关曹操的研究,一直以来对诗歌研究的较多,对文章研究的较少。一是因 为诗歌的研究自古以来就比文章的研究在理论方面要精深很多,一是因为对曹操 的研究,历史形象受制于文学形象的影响,被涉及的不多。在诗歌研究方面,思 想内容的认识和总结有一个比较统一的观点,认为曹操诗歌表现了对动乱人民苦 4 难的同情,深刻反映了汉末现实;抒发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体 现了建安时代的精神风貌。特别是关于曹操诗歌的艺术性,众多学者都有自己的 研究,其观点有融合也有发展,并且把三曹诗歌进行对比研究;还有一些学者对 曹操诗歌的某些具体诗篇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新的见解,撰写了许多赏析的文章, 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在文章研究方面,近代学者鲁迅、郭预衡,李晓阳,张 可礼,郑孟彤,高光复,张啸虎,张亚新等,对曹操的文章从文风、艺术、思想 等方面做了研究,但没有形成体系。孙明君先生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把曹操以 及他的文章放在一个更加宽泛的范畴内,以文本为基础进行深入发掘,取得了一 定的成绩。然而以上的研究更注重于从文学的角度进行剖析,从文章的角度对具 体篇章进行深入分析的较少。鉴于此,本文拟通过对曹操具体篇章的详细解读, 重新审视曹操文章的特点。 孙明君4 5 年来文学家曹操研究综述,载古典文学知识1 9 9 5 年第3 期。 5 第二章曹操文章的思想特点 第一节曹操文章与儒家思想 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曹操不可能没有高超的智慧,而这智慧也不可能凭 空得来,肯定是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努力在实践中继承和发展的。自西汉 以来,黄老思想之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已成为既定国策,而实际上“汉家 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霸王道杂之就是指德刑并举,就是指儒法兼 用。自古以来,虽然对曹操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在曹操逆违儒家思想这一点上却 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不过,孙明君先生认为,曹操与儒学的关系,虽有矛盾之处, 但总体上相合甚多,儒学在其思想中占主导地位。尽管曹操有时以两汉经学叛逆 者的面貌出现,但其精神在本质上却是向原始儒学人文精神的回归j 笔者是很赞 同这一观点的。圆然而曹操与儒家思想的暗合与不一是一个怎样的情况,笔者通过 对曹操遗留下来的1 5 0 多篇文章的整理,进行一下探讨。 “仁刀与“不仁刀 “仁是儒家思想的实质与核心。“仁 是人内在的美德,仁者爱人,是仁的 外在表现。孔子讲“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 ,有子说:“其为人也孝弟,而 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 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也就是说君子求仁,立足点或者说根本之处在于孝顺 父母,敬爱兄弟,仁者爱人的基础是在血缘和亲情。但孔子强调“笃于亲”,孝悌, 核心实是在强调“爱人 ,不是强调血缘关系之重要。对父母兄弟之爱,当然是仁 的表现,是最基础的仁,也是仁之根本。而孔子所说的仁是在此基础上推而广之, o 汉 班固汉书元帝纪,北京:中华书局,2 0 0 5 年版,1 9 5 页 。孙明君曹操与儒学,载文史哲1 9 9 3 年第2 期。 杨们峻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 9 8 0 年版,第7 8 页。 。杨伯峻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 9 8 0 年版,第2 页。 6 把对父母兄弟爱的情感,扩大到对其他人的爱,比如爱君主、爱朋友、爱属下、 爱与之相关的或者不相关的所有人。抱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 幼”的态度,使“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 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固。这是一种以天下为公,仁者无疆的大同思想。 仁之为爱人,并非抽象之爱,也非博爱,更不是兼爱,而是具体之爱,有选 择之爱,有差等之爱,由对父母兄弟之爱而推及天下,就是有选择,有等差,对 象不同,爱之方式也不同,故有“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具体地说, 对内要求加强自我修养,注意下内省的功夫,对外要协调与不同人之间的关系。 概括起来就是“克己复礼”,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鲫。 “克己复礼又表现为“忠恕之道”,而“忠恕”也是立人之道,仁的最高境界在 于挺立某种足以立人的精神。所谓“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即自己想树立的也帮助别人树立,自己想得到的,也帮助别人达到。所谓“恕”, 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即自己不想得到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在曹操的文章中,体现着儒家“仁的观点,但根据不同的人所体现的“仁 也有所不同,这也符合孔子所说的具体之爱,有选择之爱,有差等之爱。 对待君主。首先,体现在“忠。曹操不参与那些想要弑君、另立君主的大臣 的计划,并严词拒绝。比如拒王芬辞,王芬想要乘灵帝北巡河间旧宅之机,用 武力威胁,废除灵帝,诛杀宦官,立合肥侯为帝,并把计划告诉在家乡隐居的曹 操,想拉他参加。曹操在回复中,明确指出“夫废立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 而后用伊尹、霍光的典故,向王芬分析他们废立君主的原因以及之所以能成功的 理由,然后再让王芬比较他们的实力与七国之乱时吴王刘濞、楚王刘戊怎样,指 出他们是不会成功的。有理,有据,有结的拒绝了王芬的要求,事实证明曹操是 对的。从中表现出了曹操的智慧以及对君主的忠诚。 函杨伯峻注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 9 6 0 年版,第1 6 页。 o 【汉 郑玄注、 唐 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北京:北京火学h j 版社,1 9 9 9 年版,第6 5 8 页。 杨伯峻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 9 8 0 年版,第5 2 页。 杨伯峻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 9 8 0 年版,第1 2 3 页。 雹杨伯峻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 9 8 0 年版,第6 5 页。 杨伯峻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 9 8 0 年版,第1 2 3 页。 o 夏传才注曹操集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 9 8 6 年版,第4 2 页。 7 其次,体现在“义”。曹操以天下为己任,不与那些想谋逆的大臣为伍。比如 答袁绍,袁绍想立刘虞为帝,另立朝廷,拉拢曹操参加。曹操在回复中,指出 董卓另立君主,屠杀百官,携幼主西逃的罪行是不义的,我等发动大众,举兵讨 伐是正义的。并且幼主没有亡国的过失就进行另立也是不义的,如果那样的话会 使天下的人不安定的。而后说明自己要去做正义的讨伐董卓的行为,不与袁绍一 起做不义的另立的行径。 第三,体现在“恭 。曹操在谢君主的赏赐和让君主封爵的文本中,表现出不 居功,恭敬的态度。比如上书让费亭侯中,曹操首先说自己恭敬地阅读前后 君主所发的诏命,记载着自己的庸才微功,以及对自己先人的称赞,感到诚惶诚 恐,因为自己做的不足以报答君主的赏赐。而后用古代忠臣做榜样,说自己若得 到封爵是名不副实,他又从国家制度谈起,说自己也不适合得到封爵。最后说自 己讨伐董卓的微小功劳是靠祖宗神灵的保佑和皇上的圣德,并非是自己的功劳, 因此就更不该受封了。言辞中对自己的功劳不看重,始终把祖宗与君主放在首位, 以古之忠臣作为自己的榜样,以国家制度来规范自己,所表现出的恭敬之心就不 言自明了。 对待属下。首先,体现在“惠 。曹操得到的赏赐有时会分给众将士,有时也 会奏请君主给予有功之臣封赏。比如封功臣令,建安十二年,曹操消灭了最大 的割据势力袁绍集团以后,为激励将士在战争中所作出的贡献,下令封赏功臣, 把有功的二十余人封为列侯,其余各依次受封。同时下令免除死难将士子女的徭 役,并把自己封地的租赋收入,分给他们以及众将、属官和入伍早的士兵。在请 爵荀或表和请增封苟或表中,曹操两次上表请封功劳显著的苟或以侯爵, 甚至在荀或认为自己没有功劳而拒绝时,还写信给苟或,指出“夫功未必皆野战 也,愿君勿让。 其次,体现在“宽”,对那些受过的大臣或者是因为国家制度间接受过的大臣 给予一定的宽容。比如赦袁氏同恶令,曹操在平定冀州以后,下此令表示对曾 经跟随袁氏的大臣的宽容,希望他们可以改过自新,重新回归朝廷。又比如原 。夏传才注曾操集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 9 8 6 年版,第8 2 页。 8 刘虞令,因为刘虞的弟弟刘伟参与魏讽的叛乱,按当时法律上“连坐 的规定, 刘虞应当被处死。但因刘虞曾鄙薄魏讽的为人,告诉刘伟不要和魏讽往来,所以 曹操下令免予连坐。 第三,体现在“怜 。曹操非常怜悯那些战死将士家属的生活。比如军谯令 是曹操在官渡之战击败袁绍以后,在谯县驻军时发布的命令。曹操看到家乡的百 姓由于战乱跟随自己打仗战死的没有剩下多少了,他很伤心,命令官员对那些战 死杀场将士的亲属妥善安排生活所需,并建立祠堂纪念战死的将士。又如存恤 吏士家室令,由于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受到严重挫折,同时又发生疫病,将士死亡 较多。曹操为了安定死亡将士家属的生活,下了此令,要求县官不要停止口粮供 应,部队长官要对他们抚恤慰问。 对待朋友。首先,体现在“念。曹操是很思念那些曾经给予他帮助的朋友。 比如祀故太尉桥玄文,曹操在年轻的时候曾经拜访桥玄,桥玄认为曹操很不平 凡,对曹操说:“现在天下将要大乱,安定百姓的重任就在你身上了 。从此曹操 的名气就更大了,他的评价对曹操早期的政治活动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曹操常常 为桥玄能够深刻了解自己而感动。建安七年,曹操率领军队驻扎在家乡谯,就派 人到睢阳去隆重地祭祀桥玄,并亲自写下此祭文。 其次,体现在“信”。曹操对待朋友的嘱托,都会信守承诺地去办好。比如报 蒯越书,蒯越临终前,把自己的家属托付给曹操照管,曹操写回信,表示不负所 托,并用曹操最不信的鬼神说来勉慰朋友,假如蒯越能再活过来,就会知道自己 并非托付错人。 第三,体现在“厚”。曹操对故去的朋友,总会厚待其家人,并且会上表给予 封号。比如请追郭嘉封邑表,郭嘉是曹操早期的重要谋士,两人关系既是上下 级的关系,也是朋友的关系,从与苟或书追伤郭嘉便可得知。在曹操与袁绍 的斗争中,郭嘉深刻的分析了斗争形势,提出了许多正确的建议,为统一北方做 出了重大的贡献。建安十二年,郭嘉随曹操平定三郡乌丸,在回来的路上病死, 年仅三十八岁。曹操非常惋惜,上表请求给郭嘉增加封地,并表增其子满千户, 谥日贞侯。 9 对待百姓。首先体现在“佑”。曹操在动乱时期,保护百姓,使他们耕者有其 田,并打击豪强抑制兼并,防止对百姓的盘剥。比如置屯田令,曹操在其统治 区域把土地分给百姓,实行屯田制,不但解决土地荒芜,人相食,饥饿的社会问 题,还为曹操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又比如抑兼并令,是曹操占领冀州后, 为打击豪强、抑制兼并,使冀州百姓少遭受盘剥,恢复生产,所下的法令。令中 明确指出收租标准:“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 并要求郡守和国相严 格检查,不要让豪强有隐藏,致使那些没有势力的百姓替他们交税。在一定意义 上,使百姓的压力得到缓解,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使百姓可以受到保护, 从而安居乐业。 其次,体现在“教”。曹操在统治区域内,对百姓实行教化,建立学校,并改 变一些不好的陋习。比如修学令,曹操明确指出战乱以来,青少年们已经看不 到仁义礼让的风尚了,他很痛心。要求各级官员兴办学校,设置文学官员和校官, 使百姓受到教化,使先王之道不致废止。又比如明罚令,曹操为了破除太原等 四郡流行的有害百姓身体健康的“寒食旧风俗,特意下了此令。令中说明北方 寒冷,老人、小孩瘦弱,将会有不能忍受的灾难,不允许任何人在寒食节时再吃 冷食。并且明确了违反者的惩罚措施,使百姓能够改变不好的习俗,从中得到教 化。 第三,体现在“善”。曹操在其统治区域出现疫情时,出台一些法令,善待百 姓,帮着他们渡过难关。比如蠲河北租赋令,建安九年,曹操夺取冀州,平定 河北,但河北地区在袁绍集团统治下,豪强兼并,残酷剥削,使农业生产遭到很 大破坏,民不聊生。于是曹操下达此令,免去河北百姓当年的田租和赋税,使其 可以休养生息。又比如瞻给灾民令,建安二十二年冬天,在曹操统治地区发生 严重疫病,百姓死亡甚多,垦田面积也有所减少,为了赈济灾民,恢复和发展农 业生产,曹操下了此令。令中要求女子七十以上没有丈夫和儿子,或十二岁以下 没有父母兄弟,以及眼睛看不见,手不能劳动,脚不能走路,而又无妻子父兄和 产业的,由官府发给口粮养活终身,年幼的供应到十二岁为止,若家中有九十岁 以上老人的,可免一人徭役进行照顾。 1 0 以上均表现出曹操的仁,是曹操仁者爱人的体现,但在曹操的文章中也有不 仁的举措,显现出曹操的另一面。 对待主上,体现在“不恭”。比如假为献帝策收伏后,建安五年,曹操与 袁绍相持于官渡,献帝贵人的父亲车骑将军董承受献帝衣带密诏,与刘备等密谋 杀害曹操。事情暴露后,董承和董贵人都被曹操所杀。这时,皇后伏寿,给他父 亲伏完写信,要伏完设法谋害曹操,伏完不敢动。伏完死后五年,即建安十九年, 事情败露,曹操就逼献帝废黜伏后,用献帝命令把她拘禁,下暴室,以幽崩。在 文中,曹操说伏后从微贱的地位登上极尊贵的位置已经快二十年了,既没有太任、 太姒那样美好的德性,又没有谨慎立身安享尊荣的福分,却暗怀忌恨,包藏坏心, 不配承受天命,祭祀祖宗,让她交出皇后印绶,离开中宫,迁居别处,并感叹她 是自作自受,没有依法治罪,已经是很幸运的了。从言辞中就可以看出曹操对皇 后伏寿的不满,尽管皇后不仁在先,想要谋杀曹操,曹操也不该假为献帝策来惩 治伏后的罪责,正确的做法至少是上疏请献帝治罪,给皇帝应有的尊严。假为献 帝策已经是不对的了,还在言辞中说伏后罪有应得,这样对她没有更深一步治罪 是很恩泽的了。作为臣子,运用如此的言辞对待主上,显然不是一个仁者所应该 做的事。就算阜帝不仁,孔子日:“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孟子日:“君之 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曹操也应该用正确的途径来对待。就算如文中 所说“未至于理,为幸多焉 是曹操真这样想的,也是他表现仁的一面的话,他 也不应该借用已经不仁的人的名义去做仁的事情,这样的做法同样也是不仁的表 现。更何况在谢置旄头表中,献帝赐给曹操旄头,是一种特殊的荣誉。曹操 在表谢文中不首先感谢皇帝的恩泽,却说“不悟陛下附加后命,命置旄头,以比 东海,其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