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环境与健康概论 1 1环境的概念 张文杰 2 一 有关环境的基本概念 一 环境环境 environment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及其所包含的各种因素 WHO公共卫生专家委员会 环境是指在特定时刻由物理 化学 生物及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 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 环境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大气圈 岩石圈 水圈 生物圈 经济 文化 人际 社会心理 原生环境primaryenvironment 次生环境secondaryenvironment 二 环境分类 原生环境 天然形成的 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有利健康因素 不利健康因素 促进健康 地方病 正常 空气 水 土壤 阳光 微小气候 风光 不正常 水 土壤 元素含量异常 次生环境 人类活动下形成的环境 环境污染是主要问题 破坏生态平衡 次生环境质量恶化 保持生态平衡 次生环境优于原生环境 促进健康 引起疾病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biogeochemicaldisease 由于原生环境中水 土壤里某些元素含量异常 对当地居民身体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 出现的具有明显的地区性特点的疾病称为 环境问题 1 原生环境问题2 次生环境问题3 社会环境问题 三 生物圈 地球表层有生物存在和生物活动的范围称生物圈 包括海平面以下11KM的地壳层和海平上约10KM的大气层 四 生态系统 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的环境所构成的一个有物质 能量和信息流动的功能系统 Ecosystem 二级消费者 分解者 无机界 空气 水 土壤 太阳辐射等 生产者 一级消费者 生态系统四要素及其关系 无机物光能 有机物化学能 有机物矿物质 无机物 五 生态平衡在一定的时间内 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 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 物质 能量的输出和输入 生物学种群和数量 以及各数量之间的比例 始终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关系 称之为生态平衡 六 食物链 foodchain 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被另一种生物吞食 后者再被第三种生物所吞食 彼此以食物联接起来的链锁关系 对人类重要性 正面 在生态系统中维持物质能量流动 保持生态平衡 负面 污染物通过食物链富集 生物富集作用 bioconcentration 环境中某些污染物含量在生物体之间沿着食物链逐级增高 使生物体内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 表1 1DDT农药在环境中的富集作用 食物链 多氯联苯的生物聚集性 水生植物 水生动物 胡瓜鱼 鲑鱼 银鸥卵 一 统一性通过物质 能量 信息交换 保持动态平衡 形成统一体 人体血液中和地壳中元素含量的相关性 二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二 适应性生理生化调节 动员防御系统 与不利环境因素保持平衡 适应环境例如 人体对高原缺氧的适应 三 相互作用 主动依赖 适应环境 人类生存 发展 适者生存的定律被破坏 第二节环境的要素 空气水土壤食物 形态与组成 属性 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心理因素 人为原因 环境污染 自然原因 洪水 地震 风景 火山爆发 燃料燃烧 工业废水污染或灌溉农田 汞 镉 砷 空气水土壤食物 化学组成变化 一 化学因素 Chemicalfactor 硫氧化物SOx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烟尘 挥发性烃类CHx重金属化合物Pb Mn苯并芘B a P 气象因素 微小气候 放射元素 电离辐射 生活 生产环境 阳光电磁辐射 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 异常气象 物理因素变化 放射物质使用微光 激光应用机器 交通 噪声 振动 二 物理因素 Physicalfactor 三 生物因素 Biologicalfactor 微生物寄生虫支原体原虫 环境中能引起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生物病原因子 旧传染病与新传染病共存霍乱 伤寒 鼠疫 炭疽HIV 疯牛病 非典 禽流感 人 猪链球菌感染 四 社会心理因素 Socialpsychologicalfactor 政治制度经济水平文化程度生活方式卫生服务 心理 人类健康 第一章环境与健康概论 1 3人类对环境异常变化的反应 第三节人类对环境异常变化的反应 一 人群健康反应谱1 正常调节2 代偿状态3 失代偿状态 人对环境的适应性 一 人体对环境异常变化的反应剂量死亡患病准病态健康正常调节代偿失代偿 个体对环境异常改变将经历以下几个反应过程 1 正常调节13页2 代偿状态 从预防医学角度认为 处于代偿状态的机体不能认为是 健康 的人 而应看做是疾病临床前期 3 代偿失调 对环境异常的人群健康反应谱 群体对环境的构成和状态的异常改变将经历以下几个反应过程 1 人群健康反应谱 个体敏感度不同所致 2 高危人群 highriskgroups 是指对环境危害因素易感并具有较高危险性的人群 与易感有关的因素有年龄 性别 发育程度 健康状况 生理营养状况 免疫状态和遗传因素 二 影响环境污染对健康损害的因素 一 理化特性 二 作用时间 接触剂量 三 个体感受性差异主要取决于年龄 性别 健康状况 营养 生理状态以及遗传因素决定的易感性 四 多种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 二 影响环境对人群健康作用的因素1 污染物的理化性质 主要因素 接触剂量2 作用条件作用时间进入途径3 个体感受性差异 如人体的健康状况 性别 年龄 生理状态 遗传因素等 4 多因素综合作用 呈现为相加作用 增毒作用或拮抗作用 三 环境因素在体内的处置过程 一 吸收 消化道 皮肤 呼吸道 二 分布与蓄积 三 转化 解毒 活化 四 排泄 肾脏 呼吸道与肠道 环境污染物的吸收 体内分布 代谢和排泄 呼吸道 特点 1 吸收迅速 肺泡表面积大 50 100m2 肺泡壁薄 1 4 m 肺泡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2 不经肝转化 解毒 直接进入体循环 3 凡呈气体 蒸汽 气溶胶形态的毒物都经呼吸道进入 4 脂溶性气体或能与血液成分结合的气体吸收更多更快 吸收 皮肤 特点 1 经皮吸收途径 表皮 毛囊 汗腺 皮脂腺 2 既有脂溶性又有水溶性的物质易通过皮肤吸收 有机磷农药 汞 砷 3 皮肤被破损时 易从皮肤吸收 4 吸收的毒物不经肝解毒 直接进入体循环 吸收 消化道 主要途径 特点 1 水和食物中的有害物质经消化道吸收 2 主要吸收部位为小肠 因为吸收面积大 3 不同pH物质在消化道吸收不同部位吸收程度不同 4 某些化学物进入消化道后形成新的化学物质 改变其毒性 吸收 主要在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煤矿定量合同范本
- 医院分成协议合同范本
- 征地拆迁合同范本
- 供货渠道合同范本
- 新余小升初房屋合同范本
- 大牌代工合同范本
- 门窗员工安全合同范本
- 车位充电租赁合同范本
- cfg桩施工合同范本
- 代付协议合同范本
- 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成品保护和工程保修的管理措施
- 西安26中小升初分班考试语文真题
- 2024年深圳技能大赛-电工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上(单选题)
- 机关食堂从业人员培训
- 高中英语考纲3500词之核心词汇讲与练
- 2024光伏并网柜技术规范
- 品质异常检讨
- 《应用光伏学》课程教学大纲(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 劳动仲裁申请书模板2
- GB/T 24633.1-2024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圆柱度第1部分:词汇和参数
- 护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