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國家考試解析國家考試解析 典試委員篇典試委員篇 撰文 黃達老師 教育行政高等暨特種考試及格 國立大學教育行政博士班研究生 閱讀指引 一 瞭解典試委員的重要性 象徵目前研究取向 連帶影響相關命題 影響考生準備方向 二 瞭解典試委員與試題相關性及延伸重點 三 提出各項準備策略 下載最新與教育有關研究所的考題 隨時注意重大教育政策 留意 教育新知 壹 前言壹 前言 自科舉時開創國家考試制度 典試委員一直被視為影響考試及學術研究 之重要因素 也是諸位考生必然要知曉 爰本文首先分析典試委員在國家考 試中的重要性 其次闡述典試委員與試題的相關性 最後則提出相關準備策 略 俾供考生準備國家考試之參考意見 貳 典試委員在國家考試中的重要性貳 典試委員在國家考試中的重要性 典試委員的重要性不言可喻 除其具有命題之資格 影響數千考生外 更重要還具有以下三點凸顯其重要性 一 象徵目前研究取向一 象徵目前研究取向 如在 92 年高考教育行政學 可以發現知識經濟 卓越品質 策略聯盟 及教育執行力等考題 而這些考題除了象徵目前教育行政研究取向 也正走 向與企管理論結合之際 因而在教育研究所考試題目中可以察覺上述試題的 身影 如 一 解釋名詞 執行力 93 台師大 二 知識管理的意涵為何 請說明知識管理在學校行政的應用 94 市北師 三 全面品質管理 簡稱 TQM 概念源自於美國品管專家 1980 年代 TQM 在美國企業界的成 功案例 使得教育界亦思考將此理念引進實施 請先說明全面品質管理理念的主要內 涵 且有鑑於教育產業與一般產業特性不同 併請說明在將 TQM 概念引入到高等教育 機構應用時 應具有哪些重要理念的轉化 94 淡大 四 策略聯盟和人力資源管理係企業用以提升競爭力的有效方法 試說明其主要意涵 並就 其在公立行政機關應用的可行性加以評析 94 花師 是以 高普考研究所化 或 研究所高普考化 的趨勢將是必然的趨 勢 因此諸位考生應注意目前教育研究所所重視的理論或是議題 這些都可 能成為命題的重點 二 連帶影響相關命題二 連帶影響相關命題 94 年台中市國民中小學教師甄試為首屆聯合其他各縣市共同辦理 其中 2 在教育綜合科目考科中可以發現教育行政科目佔有一席之地 約有 20 題將近 20 的佔分 仔細分析這些考題可以發現屬於教育法規佔有 13 題 亦即超過 半數 其中所涉及法規包含性別平等教育法 原住民教育法 教育經費編列 與管理法 特殊教育法 強迫入學條例 學校衛生法 國民教育法 教師法 兒童福利法等 這些法規竟與今年初等考試不謀而合再度出現 當然在此筆 者不是意指去年教甄委員與今年初等考試的典試委員相同 而是指 英雄所 見略同 相信教授之間對於某些法規或理論都認為具有重要性存在 所以 才會在各個類科考試中不斷出現 倘以上述推論 今年教師甄試題目中也應 該會有初等考試教育法規大意及教育學大意等試題 報考教師甄試的考生可 能需要特別留意 三 影響考生準備方向三 影響考生準備方向 考試引導考生準備方向 乃自有考試制度以來均是如此 雖已進入 21 世 紀 但這傳統似乎難以改變 惟現在的學生比過去更要吸收更多知識 才能 應付各式各樣的考題 例如過去高普考教育行政中的教育行政學 只要熟讀 一兩本典試委員的書籍 即可考出亮眼的成績 然現今的考題仔細研究可以 發現題目越趨多樣化 抑且似乎難以用一本專書就可以了事 至於其他學科 亦是如此 如 93 年高考教育心理學曾考出何謂學童的自我概念 以及如何提 昇學童的自我概念之策略 94 年高考教育心理學曾考出何謂社會資源網路 及其與現代教師過大的生活壓力及心理健康有何關連 這些題目相當活用 且與教育實務有關 考生並不能再像過去一樣容易準備 所以從上述說明可 知 典試委員的出題固然影響考生準備方向 但現在的考生除應具有豐富的 理論知識外 同時也應兼具整合能力以結合理論與實務 如此才能在國家考 試中脫穎而出 參 典試委員與試題的相關性參 典試委員與試題的相關性 典試委員為主要國家考試的命題委員 而命題與其相關著作具有密切相 關 爰此 以下則列舉教育行政學之主要典試委員 91 年謝文全教授 92 年 吳清山教授 及 94 年張明輝教授 除了分析這些典試委員的背景 當年度的 命題外 並分析該題所延伸的重點 一 一 91 年教育行政學典試委員 謝文全教授年教育行政學典試委員 謝文全教授 一 背景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教授 二 試題觀摩 1 學校本位管 school based management 的核心為何 學校應如何有效實施學 校本位管 請分別申之 申時請舉九一貫課程的實施為明之 參考答案 學校本位管理又稱為學校本位領導 school based leadership 係指政府將 學校經營權下放給學校 讓學校實施自主管理及自我領導的一種管理方式 3 詳言之 學校本位管理是一個讓學校人員高度參與的管理制度 透過學校管 理權的下放到學校 讓學校利害關係人參與校務的經營並負起績效責任 使 得學校的決策能適應學校需要 成為高效能的組織 1 學校本位管理主要理念有四 權力下放 即將有關學校決定的權力下放到學校 使學校成為授能學校 有權力來 依學校的需要做出適合學校的決定 決定內容符合學校所需 即學校情境的需要為基礎來發展出學校的決定 而學校可 依其環境需要做出決定 以適應學校師生的需要 決定權由學校所成員共享 學校決定權與績效由主要利害相關人員分享與分擔 這 些利害相關人員包括校長 教師 家長 學生與其他社區人士 因此 透過學校的 每一份子的參與 使得大家竭盡所能 集思廣益 找到最適合該校的教學方向與教 育條件 追求高表現及卓越 透過以學校為情境為基礎所做的決定與透過利害關係人的共同 集思廣益 發展出最適合師生需要的教育方式與措施 進而提升學校的表現 2 學校如何實施師學校本位管理 以九年一貫為例 在實施九年一貫課程之初 應針對初任教師進行導入訓練 同時對於現職教師也應 提供進修成長的機會 使其具有能力因應 推動九年一貫課程時須審慎推動 並考慮各地及各校情形而決定 推展九年一貫課程之際 應擴大參與圈並建構共同願景 以減少實施時之衝突 學校組織在推動九年一貫課程時 除了與校內教師溝通外 校外家長及社區人士也 應做好溝通協調 提高實施的支持度 學校組織推動九年一貫課程時 也應兼重績效責任的達成 以提高實施九年一貫課 程的效能 延伸重點 學校推動學校本位管理行之有年 惟效果尚未彰顯 除中央及地方教育 行政機關仍依舊採用由上而下的集權模式控制學校發展 抑且至今人事及經 費等權力能尚未下放 再加上法令未能及時修正 這些都造成實施後績效不 彰等問題 爰此 法令應再做部分幅度鬆綁及修改 使學校具有相當自主人 事及經費運用的權力 才能真正有助於學校本位管理之實施 95 嘉義大學教育 行政 2 教育政人員的權基礎 power bases 有那些 運用權時應遵循那些原則才能發 揮效果 請分別申之 參考答案 1 權力基礎類型如下 法職權 legitimate power 又稱合法權或法職權 係指藉法規或職位而取得的權力 強制權 coercive power 係指強迫或懲罰而取得的權力 獎賞權 reward power 係指藉獎賞鼓勵而取得的權力 4 參照權 reference power 係指高尚人格使人認同而取得的權力 專家權 expert power 係指藉專門知識而取得的權力 情感權 affection power 係因受人喜歡而取得的權力 關係權 connection power 又稱關連權係因擁有某種人際關係而取得的權力 2 運用權力需應遵守的原則 各種權力與策略可多元應用 宜優先運用正面的權力與策略 知己知彼以善選權力與策略 盡量採用雙邊性的權力策略 應積極培養各種權力的基礎與運用的能力 適時兼用權力的間接性策略 適度授權以充分發揮權力的影響力 要有節制並承擔隨之而來的責任 延伸重點 領導與權力係難以分割 而權力運作的過程必然與政治產生關連 因此 權力在政治運作過程 此即為 組織政治行為 學校組織政治行為係指在 衝突 資源稀少 情況未明的情境中 學校組織成員運用各種權力和影響力 表現出不利或有利的政治行為 其消極則是在滿足個人利益及職權 然積極 則是兼顧個人利益及組織利益之達成 因此學校組織若能善用組織政治行 為 將可積極爭取學校及學生最高福祉 反之若濫用或誤用組織政治行為不 但帶來學校組織動盪不安 同時影響學校長遠性的發展 二 二 92 年教育行政學典試委員 吳清山教授年教育行政學典試委員 吳清山教授 一 背景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教育評鑑所教授 二 試題觀摩 1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知經濟的時代 對於整個教育發展具有相當大的衝擊 請分析 在知經濟的時代 我國未教育發展的重要課題 參考答案 知識經濟將會引領 21 世紀的教育發展 爰此為因應這股趨勢 教育發展 應具有以下的新思維 1 倡導 知識 的價值 知識 是知識經濟的要素 尤其是創新性的知識更是重要的智慧財產 一般而言 知識的層次可分為資料 資訊 知識 智慧 其中第四個智慧是 最需要倡導 所以教育的中心應採取 創意教學 批判思考 和 問題 教學 的教學方式 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2 鼓勵 創新 的精神 創新需要成員經常去嘗試 所以也應該激勵學校成員去嘗試及改變 活 化學校生命力和創造力 以利新知識的不斷產生 是以 學校宜提供一個開 5 放和創新的環境 允許成員發生各種錯誤的可能性 才能使創新知識才能源 源不斷 3 結合 科技 的力量 在知識經濟中科技具有舉足輕重之影響 透過科技的運用 有助於生產 力的提昇 所以在教育發展過程中 不管是行政或教學革新 都要結合科技 的力量 增進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效果 4 培育 再學習 能力 21 世紀是知識經濟的社會 也是一個終身學習的社會 1996 年聯合國教 科文組織所出版的 學習 內在的財富 一書中指明出 未來人類要適應社 會變遷的需要 必須進行四種基本學習 學會認知 學會做事 學會共同生活 學會發展 因此 在知識經濟的時代 為了人類能適應社會變遷的需求 所以培育 每個人 再學習 能力 也是確保人類社會持續進步不可或缺的能力 為因應知識經濟時代 教育政策應作以下之改變 1 鬆綁教育相關法令規定 適應知識經濟社會需求 2 建構終身學習教育體系 提昇全民學習能力 3 強化教育機會均等政策 轉化數為差距為數位機會 4 充實學校網路教學環境 增進師生使用網路資源 5 全面推動學校資訊化教育 培養學生資訊能力 6 建置數位化和網路化圖書館 擴大圖書館使用功能 7 實施遠拒教學 提供師生多樣進修及學習管道 8 獎勵及鼓勵創意教學 革新中小學教學方法 延伸重點 知識經濟對教育發展影響深遠 尤其對學校經營產生前所未有的改變 因而興起 學校創新經營 等理念 學校創新經營 意即從觀念 技術 價值 服務 課程 教學等均進行有創意 獨特 新奇的改變 並使師生產 生良好互動 同時提昇教師教學效能 學生學習成就 更重要提昇學校整體 效能 2 校務評鑑是提升學校教育品質的有效策 請明當前校務評鑑遭遇那些困難 應 該如何加以克服 參考答案 1 當前校務評鑑所遭遇的困難如下 學校人員缺乏評鑑的概念 學校教師對於校務評鑑的概念較為陌生 認為這是學校行 政人員的事情 不必加以過問 6 學校人員的排斥與抗拒 因為評鑑需要花時間準備資料及相關作業 而且又深怕評鑑 的結果績效不佳 影響校譽 此外 目前各種評鑑與訪視 使得學校人員疲於奔命 嚴重和干擾整個學校行政正常運作 校務評鑑內容設計不易 由於各縣市及各校文化背景等不同 因而在校務評鑑時產生 極大的差異 故不管校務評鑑內容設計多完整 都可能面臨涵蓋性不足和項目指標不 夠明確的缺失 校務評鑑人員專業不足 國內並無專門科系培養評鑑人員 因而常常借助學者專家或 相關人員 然因需求性過大 難免產生參差不齊的情形 導致學校人員對評鑑的公信 力和專業性大打折扣 校務評鑑時間不夠 過去評鑑時間大多以一天為主 所以實難以評鑑學校之全貌及問 題 校務評鑑經費不敷支應 目前在政府財政窘困下 編列校務評鑑專款或補助學校辦理 自我評鑑都是屬於高難度的挑戰工作 校務評鑑的結果公信力不足 常有人質疑公平性 認為無法反應學校真實的情況 因 而評鑑的公信力受到影響 校務評鑑報告束之高閣 通常校務評鑑報告結果一旦公布後 就束之高閣 導致校務 評鑑的效果無法發揮作用 校務評鑑缺乏後設評鑑 指校務評鑑完成後 再針對整個評鑑實施情形做一次評鑑 以做為下次評鑑之參考 可惜後設評鑑需要大量人力及物力 而現實之情況實難以實 施後設評鑑 2 校務評鑑的因應策略 溝通校務評鑑的觀念 支持校務評鑑工作 編列校務評鑑經費 提供校務評鑑財源 辦理評鑑人員講習 凝聚校務評鑑共識 建構明確評鑑指標 強化評鑑內容效度 鼓勵學校自我評鑑 發展學校特色 整合校務評鑑類別 減輕學校評鑑壓力 上網公告評鑑結果 促進學校標竿學習 提昇評鑑報告品質 力求評鑑報告公信 定期追蹤改進情形 瞭解校務改進情形 辦理後設校務評鑑 持續改進校務評鑑 延伸重點 在追求績效的今日 校務評鑑也成為學校提昇績效的最佳方式 為長期 以來校務評鑑的規劃及執行均有所問題 也造成評鑑成效不彰 故現今校務 評鑑更應融入 360 度回饋 及 平衡計分卡 等技術 以提昇其評鑑績效 如此才能真正有效提昇學校效能 7 三 三 91 年教育行政學典試委員 張明輝教授年教育行政學典試委員 張明輝教授 一 背景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教授 二 試題觀摩 1 外籍新移民子的教育問題 愈愈受到重視 政府在研訂外籍新移 民子的教育 政策時 應掌握那些重點 試析之 參考答案 目前外籍新移民子女的教育問題越受重視 然欲發展外籍新移民子女教 育問題 需先瞭解目前外籍新移民子女教育問題 1 匱乏育兒保健常識 造成子女身心發展缺陷 外籍配偶大多並無充足育兒保健常識 因而缺乏產前檢查難以掌握胎兒 健康情形 故可能造成將來孩童生理上的缺陷 另外有些外籍配偶年齡尚輕 且無法完全融入社會中 就在毫無準備之下生下孩子 結果造成日後子女能 力發展 心理發展 人際關係等諸多缺陷及不利的影響 2 語言學習產生障礙 使得子女學習發展受限 當子女進入校園後 除了學習國語外 還要學習英語 鄉土語言等 造 成外籍配偶欲教育自己子女也是心有餘 力不足情形 如此使得子女學習發 展上受限外 甚至因而使得外籍配偶對語言學習缺乏自信 不願到學校學習 無法提升本身語言學習的能力 造成惡性循環 不利子女學習 3 家庭經濟屬於弱勢 無法投入較多精神於子女教育 目前外籍配偶家庭 大多屬於經濟弱勢族群 因此平時均忙於生計 無 暇教養子女 故對於參與學校親職教育活動 無法持續參與 如此難以使得 子女獲得良好的教育 甚至亦會波及未來的認知及人格發展 4 文化 社會等適應不良 無利於子女教育發展 首先在文化衝擊上 而外籍配偶因婚姻關係遷移至夫家 雖已克服定居 的問題 然在適應階段則遭遇諸多問題 例如現今一般大眾對外籍配偶的觀 感仍有許多是 非我族類 的看法 因此無論在各方面均給予歧視的眼光 另外 在社會衝擊上 據陳庭芸 2001 研究指出外籍配偶對於生活習慣的問 題 氣候問題 語言問題 心理問題也是個人對社會環境整體適應的挑戰 職此 針對以上的問題 提出以下因應策略 1 辦理外籍新娘基本教育班 提供中文學習機會 2 實施外籍新娘產前教育 增強照顧幼兒能力 3 成立外籍新娘互助團體 學習建立社會網絡 4 設置外籍新娘輔導網絡 提供輔導諮詢管道 5 支援外籍新娘教育 提供必要學習協助 6 透過適切教育宣導活動 接納外籍新娘子女 7 加強外籍新娘子女研究 深入瞭解實際現象 延伸重點 外籍新移民子女教育問題 已成為目前教育關注的焦點 尤其在少子化 8 的今日 未來這群學子將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 然若只依存教育行政機關的 努力協助改善外籍新移民子女教育問題 是難以發揮成效的 是以 政府各 單位及社會各階層均要共同關注 才能尋求解決之道 此外 外籍新移民子 女教育問題與少子化之議題息息相關 尤其少子化對學校經營與教師教學等 衝擊都是必須要仔細探究 95 嘉義大學教育行政 2 試析述 360 績效評估 360 degree performance assessment 及 平衡計分卡 balanced scorecard 的意涵 並析教育政機關或學校組織在導入上述績效評估策 時 應有的配套措施 參考答案 平衡計分卡 源起於 1990 年美國 Norlan Norton Institute 執行長 David Norton 與哈佛大學教授 Robert Kaplan 所共同主持的研究計劃 共邀集 12 佳 企業參與此項計劃 研究小組蒐集許多創新績效衡量系統的個案進行分析研 究 並建構一套涵蓋財務 顧客 內容流程及學習與成長等四個構面的績效 衡量系統 分別是 1 財務構面 Financial Dimension 指組織獲利能力及投資成本 其衡量指標包括營業收入 資本運用報酬 率及附加價值等 對學校組織而言 主要是指學校預算編列 財務管理及校 務發展基金運作情形等 2 顧客構面 Customer Dimension 指與組織往來之其他組織或個人 其衡量指標包括顧客滿意度 獲利比 率及新顧客增加率等 對學校組織而言 主要是指學校對學習環境的滿意情 形 教師對教學專業自主的滿意情形 以及教育行政機關對學校整體辦學績 效的評估等 3 內部流程構面 Process Dimension 衡量指標包括製造 行銷 售後服務 產品開發及創新等 對學校組織 而言 主要是指學校行政流程改進情形 學校教育行銷策略 及學校創新經 營等 4 學習與成長構面 Learning and Growth Dimension 衡量指標為組織對員工技術與資訊能力專業成長的投資 對學校組織而 言 主要是指教職員工專業知能與資訊運用的能力提昇情形 及教職員工專 業成長活動辦理情形等 另外 360 度績效評估係指 360 度回饋 又稱為 多評量者回饋 多 來源回饋 向上回饋 全圓回饋 是指透過全面 多元資料的搜 集與分析過程 以協助個人成長 發展或作為評鑑個人績效的一種方法 以 便做到更公平 公正的評鑑 資料來源包括自己 上級 部屬 同事以及外 部相關人員 提倡者主張 如果以個人作為一個圓的圓心 同事看到的面向 大約是 90 度 上級約為 180 度 部屬及外部人員感受到的面向為 270 度 視 9 導人員所看到的面向必須是 360 度 也就是多方面搜集資料 做全面性的評 估 至於如何將平衡計分卡及 360 度回饋運用於教育政機關或學校組織 時 應有的配套措施 1 重塑學校組織結構 若欲改善學校行政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重庆庆铃车桥有限公司招聘4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安徽芜湖无为市聘用专职人民调解员2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6年中国银行校园招聘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游戏业界:新纪元展望
- 手指谣小熊猫教学课件
- 社会网络分析-第3篇-洞察及研究
- 不生孩子合同8篇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学期第4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综合素养评价卷(含答案)
- 幼儿园班级游戏开展方案
- 学生防震减灾安全培训课件
- 跨学科实践活动07 垃圾的分类与回收利用(活动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跨学科实践活动教学说课稿+设计(人教版2024)
- 2025年亚马逊AWS云服务合同范本参考
- 班干部聘任仪式
- 2025年老年病学住院医师规培出科考试理论笔试答案及解析
- 激光武器物理课件
- 气瓶泄漏应急演练范文大全
- 2025年REACH 250项高度关注物质SVHC清单第34批
- 2025年软件架构师专业技术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八上语文第9课《天上有颗南仁东星》课件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时练习及答案(附目录P102)
- DBJT15-110-2015 广东省建筑防火及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