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的实践与感悟.doc_第1页
对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的实践与感悟.doc_第2页
对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的实践与感悟.doc_第3页
对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的实践与感悟.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的实践与感悟 王万忠众多研究者对“互动”与“有效”已经有了较为权威的意义界定。“互动”,通常意义上是指在一定的具体环境之下,人与人之间针对一定的事件、情景而发生的各种形状、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而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是指在课堂这一特定的时空里,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既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更包括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的互动。而与教材的互动可以使得师生的思维和情感被激活,会自觉地调动自己的经验,对文本进行补充,使原有的认识更加深刻。所以它是师生、生生互动的前提和基础。(参见周成平新课程名师教学100条建议P215)“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的引导、教学之后,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互动”有无效益的衡量标准。它考量的是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互动”无效益,学生无进步、无收获,即使“互动”得再热热闹闹也是无效互动。而语文学科的“有效”应当是“留下鲜明的形象,留下鲜活的语言,留下至诚的情感,留下至真的感悟”。(钟启泉)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从教20年,上了万余节课,对“有效互动”也有所实践和感悟。一、让教学语言更有内涵教学语言是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使用的专业性口语,在语文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文学科的教学语言,不只以讲清楚内容为最终目的,语文学科的教学语言是学生模仿教师正确表情达意的标尺,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媒介。因此,语文教师尤其要重视语言艺术,惟其如此,方能使师生互动更为有效,使语文课堂摇曳多姿。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语言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具有传神、达情、晓理的作用。富兰克林是美国18世纪杰出的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和演说家。他听说有一个叫华德斐尔的牧师很有口才,便带着将信将疑的态度去听牧师的演讲,并下决心不给他捐钱。但是,他听了演讲以后,竟佩服得五体投地,于是把身上的金、银和铜币全部捐出去了。这说明,简单的说教是无济于事的,只有用美好的、动人的语言艺术,才能从心灵深处感染和打动人。在悲惨世界中也有这么一段,神甫米里哀先生和拿破仑偶遇,拿破仑看见这位老人用双好奇的眼睛瞧着他,便转过身,突然说道:“瞧着我的那汉子是谁呀?”“陛下,”米里哀先生说,“你瞧一个汉子,我瞧一个天子。彼此都还上算。”拿破仑当晚向红衣主教问明了这位神甫的姓名。不久以后,米里哀先生极其诧异地得到被任为迪涅主教的消息。同样,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效果也直接取决于教者驾驭语言艺术的能力。在上再别康桥这一课前,电视台正播放人间四月天,受其广告词的启发,我便将导语如此设计:同学们,现在电视台正播放关于徐志摩爱情的电视连续剧人间四月天,之前,有这么一段广告词“不谈他的诗,不谈他的成就,只谈他的爱情故事”。今天,我们不谈他的成就,不谈他的爱情故事,只谈他的诗再别康桥。学生们在带有浓浓的诗意的导语中走进了徐志摩的心灵世界,整堂课师生都在强烈的好奇和浓厚的兴趣中感悟、探究。纵览名篇佳句,不论古代作品,还是现代文章,不论是记叙描写,还是抒情议论,都表明作者的情绪和心境:或憎或爱,或褒或贬,或喜或悲,而这些都需要教师以语言为媒介进行渲染。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熟练掌握语言表达技巧,才能启迪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灵魂,从而使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的绚丽多彩,进而热爱语文,达到“不需教”的境界。二、让文本解读更带情绪情绪,表达了人与客观事物之间极其复杂的相互关系,以及客观事物对个体的多方面意义,由此组成了无法胜数的、多样化的情绪类别。情绪具有两极性,它表现为情绪的肯定和否定的对立性质。如满意和不满意、愉快和悲伤、爱和憎等等。我们常说,人有七情六欲,我们还常说,“人是感情动物”、“不要感情用事”等等,其实,人的各种情绪从欢喜、愤怒、恐惧等较原始的情感,到爱、恨、痛苦、嫉妒等更多地属于人类文明的情感,本来就深深地左右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一个人的发展轨迹。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如果能让文章所蕴涵的情绪和自己的情绪有所碰撞,将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情绪融进课文,如果在课前又能引导学生如此碰撞,往往能成就一节令人满意的课。这里的碰撞点也就是教者需要深掘的地方,文章当中的爱恨情仇可以触动教者自身的爱恨情仇,可以以此为契机,深深打动学生的心,从情感教育的高度提升课堂教学层次,增强师生互动的效果。在授课之前,我通常把文章读几遍,划出最能感动自己的地方,如果又联想到别的文章,或语句,或故事,或人物等等,统统有条理的记下来。这里面哪些会引起学生的共鸣,哪些是文章教学的重点、难点,这些就是课堂教学需要深掘之处,然后再看一下其它的教学用书中点明需要注意的地方,包括各项目标及重难点,从而设计教学方案。在讲授再别康桥时,我做了如下安排:先将课文读了几遍,渐渐地,一股淡淡的哀愁和离情别绪升腾起来,我想起了我的大学校园,校园里熟悉的林阴道、灵动的荷塘、飘逸的轩亭、夏日悦耳的鸣蝉我将所想所感整理下来,形成几句富有诗意的片断,把它作为课堂上师生互动的一个重要内容,以此带动学生展开联想和想像,从而感受美,产生共鸣,产生审美愉悦。三、让诱导教学更显魅力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开头“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语言的跳跃性很强,语序倒装,且有些成分省略。这就需要借助于想像把诗意连辍起来,如果仅如文言文翻译般地讲授,恐怕学生难以感受诗美,也难以开展有效互动。于是我就此举了一个例子:有些武侠小说语言简洁短促,经常有类似这样的小说片断:冷月。剑。人影幢幢。这三句构成了什么样的画面呢?学生本来对武侠小说都比较感兴趣,何况在语文课上。于是下面议论纷纷。结果六个人回答,就有六种不同答案。为什么呢?虽然它仅有七个字,但其语言的跳跃性很强,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审美想像空间。这样类比之后再讲词的头三句,学生就很容易展开想象的翅膀。通过这样的互动,教师不仅能让学生有锻炼思维、展开想像的机会,而且能让学生把一些抽象的、不易理解的问题弄清楚。我国古代学记有云:“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讲到君子教学,要善于启发,引导而不是硬牵,鼓励而不是压仰。科学家钱三强也说过:“什么是名师?并不是手把手教就是名师,而是善于启发诱导,让你敢创。”教师是师生互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领导者,其具体作用体现在“导”上,即引导、指导、诱导和辅导。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益,必须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结合起来, “主导”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及成败,“主导”正确有力,主体性才会得到充分发挥。四、让课堂启发更为适时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到苦思不解的时候,不去开导;不到想说,又不能恰当说出来的时候,不去提示,即适时启发和适度启发。郑玄曾指出:“愤悱,启发,如此则识思之深也。”即启发式教学的着眼点不在传授知识本身,而在于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从“愤悱”的含义中,我们可知“愤”表明学生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悱”正好反映了思维尚不清晰,想说又不能恰当地说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才能“开其意,达其辞”。说明启发的出发点,是帮助学生调理思维,表达思想,既提高认知能力,又贯通其学识。在讲授沁园春长沙时,我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只提示字音易错处,不作其它任何指导),再让一位学生读(没能读出味儿),此时引南宋教育家朱熹言:“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以此为导,学生根据以上提示再自由朗读一遍,请两位学生读,明显在发音吐字方面胜超第一次;趁势再作指导:诵读课文,须读正字音,读出语气,读准节奏,诵读的语气和节奏须切合作者情绪的变化。这样,一步步、有梯度地引导学生,学生学起来毫不费力,读与解有机结合,并且在老师的点拨和肯定中获得了成就感。五、让情境教学更有诗意我十分赞同张先哲先生在着眼发展 点燃激情 培养个性一文中所言:“语文教育的本质是以人文教育为主,人本、人文教育与科学训练有机统一的文学审美活动,是受教育者感悟体验与科学认知的和谐发展。”有幸获省一等奖的那节课图片两组,我至今仍然记忆犹新,三种情境的设置,让我和学生充分互动,一起感悟生活的美好,憎恶战争的恐怖,憧憬和平的未来。情境一:用心设置了一个导语,一个美好的氛围:“同学们,老师真的很爱自己的学校,我多么喜欢在美丽的清晨,从幽雅大方的校门迈进,看一路上伟岸的树、嫩绿的草、鲜艳的花、高大的建筑层层叠叠在我面前打开;我也喜欢在落霞满天的黄昏,呼吸着宁谧的空气,踱步于微风习习的池塘边,面对清水,整个世界都清朗起来;我更喜欢在满月的夜晚透过窗棂看同学们睡梦中甜美的微笑。是啊,我们能有这样好的环境教书、学习,真的很幸福。可是我不敢想,假如,我说是假如,战争发生了,一切又该是怎样?”情境二:精心选取了一组照片和一组让人扼腕痛恨的统计图。照片:德国集中营里被屠戮的犹太人头骨,被屠杀的犹太人尸体,日军惨绝人寰的“杀人比赛”,越战中惨遭美军燃烧弹袭击的儿童。图片:二战伤亡统计,越战伤亡统计,南京大屠杀血红的“300000”。情境三:课堂接近尾声时,安排了师生共同祈祷:我先投影了一幅在无数点燃的红烛围成的巨大“心”形背景下双手托起并放飞和平鸽的图像,然后请同学们闭上双眼,由我庄重地轻声地缓缓地发出祈祷声:“让所有的孩子都有自己的家,让所有的父母不再流泪,让伤痕累累的地球歇一下枪声吧,让曾经和正在失去的无辜生命安息吧!我们要和平,永久的和平!”不少同学祈祷完毕已泪流满面。诗意的课堂没有唯一的标准,但在师生互动中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激情,将真、善、美融入语文课堂,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积极参与,用心感悟,并且能情不自禁地发出这样的声音:原来语文也可以这样学的!其实,回首教学生涯,我的语文课经常会“跑调”。课堂上,我有时会放下手头的“活”,一下子带着学生让思想飞出去,我喜欢问一些学生感到意外的问题:“河东狮”为什么能“吼”?东施“效颦”就没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滥竽充数”的故事,若要打板子该打在谁的屁股上?祥林嫂的竹竿为什么下端开了裂?阿Q做梦娶老婆真的就那么可笑?酒好真不怕巷子深?你会接电话,会握手,会做客人吗?作文题目用“一双鞋”和“一双前端开了裂的鞋”哪个更具有诗意更有故事我的语文课有时会“走神”。一只雏鸟停在窗台上扑棱着羽翅长时间地就是飞不走,引得学生纷纷注目,我会停下正在讲的内容,“嘘,静一静,看看那只小鸟,咱们来写一篇三百字的观察笔记”;一片落叶飘飘悠悠地就从敞开的前门飞进来了,同学们“唰”的一下行起了注目礼,此时我会立刻在黑板写上两个题目落叶的一生、壮哉落叶,请同学们二选一写一篇抒情小短文;三月的一天,课快上完的时候,外面突然纷纷扬扬地飘起了小雪,越下越猛,同学们看到了久违的雪,一脸惊喜,一面还要装着没看见,“专心”听课,我会说:“别装了,今天的课后作业改为写景短文三月里的一场小雪。”一下课,同学们赶忙跑到雪中细细观察;先前上课从不迟到的我,今天走到隔壁教室门口便停了下来,当课前三分钟铃声响后,教室里一片寂静,慢慢地,我听到有小撮同学开始议论,再后来,议论的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大,当教室里终于像炸开锅似的,我匆匆走进去,啥也不说,用平静的目光扫视一下全班同学,在黑板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