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囊藻毒素在生物活性炭工艺中的去除规律与途径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简称MC)主要由富营养化淡水水体中发生普遍的微囊藻(Microcystis)“水华”产生,它在细胞内合成,细胞破裂后释放出来1。MC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七肽单环肝毒素2,是由7个氨基酸组成的环状多肽,分子量都在1000左右。目前已从不同微囊藻菌株中分离、鉴定了60多种MC结构3。MC作用的靶器官为肝脏,具有极高的细胞选择性和专一生物活性4。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江苏海门、启东和广西扶绥地区的原发肝癌发病率高与当地居民长期饮用含微量MC的浅滩水和河流水有关,而当地饮用深井水居民的原发肝癌发病率则相当低5。 MC化学性质较为稳定,在自然水体中通常能存在1周至数周,并且传统净水工艺不能有效去除藻毒素6,导致我国多个以富营养化水为原水的自来水厂出厂水中检测到超过标准的MC7。目前藻毒素的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活性炭吸附、光降解与光催化氧化、臭氧氧化、化学药剂氧化、膜滤及生物降解等,它们均有各自的优点与局限性8。本文考察生物活性炭(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简称BAC)工艺去除饮用水中MC的影响因素与规律,探讨MC的去除途径。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装置生物活性炭反应器由有机玻璃制成,内装平均颗粒尺寸为25mm的柱状活性炭。在活性炭层上部的进水区设微孔曝气头一只,由无油气泵供气。试验水样由MP-3N型恒流泵从配水箱送至BAC柱。1.2 微囊藻毒素的提取与试验水样的配制藻华暴发期间,在中科院南京地湖所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2#监测点附近收集蓝藻水华,浓缩后冷冻备用。取一定量的蓝藻,融化后加入75%的甲醇,20MHz超声波间歇振荡30min,破碎藻细胞。混合液再经振荡器振荡30min后,离心20min(5000rpm),收集上清液。管底物质重复上述步骤,上清液合并。合并后的上清液经0.45m whatman GF/C玻璃纤维膜过滤,得到蓝藻粗提取液。太湖富营养化水经混凝、沉淀、砂滤后投加适量蓝藻粗提取液作为试验用水。1.3 试验方法与条件1.3.1 水力停留时间(HRT)影响试验BAC反应器中生物膜成熟后,考察HRT对MC去除的影响。试验中,HRT由4h逐渐调至1h,每次调整HRT后稳定运行5d以上,再连续2天按停留时间间隔取进出水水样分析,结果取均值。试验期间水温2327。1.3.2 易生物降解有机物影响试验上述试验用水加入不同量的葡萄糖,配成不同的试验水样。根据第一阶段试验结果确定BAC反应器的HRT。试验由进水高CODMn浓度向低CODMn浓度进行,每一浓度的水样稳定运行45d后,取样分析。1.3.3 微囊藻毒素的去除途径研究准备4个1L试剂瓶,分别向3个瓶中加入800mL未用过的颗粒活性炭(GAC)、生物活性炭(BAC)和灭活后生物活性炭(灭活BAC),第4瓶作空白对照。三种活性炭均为同种颗粒炭,其中生物活性炭取自运行5个多月的BAC反应器,灭活生物活性炭是将取自BAC反应器中的生物活性炭在灭菌锅内高温高压灭菌1h制备而成。向4个瓶中加入曝气后的试验用水至1000mL刻度,置于振荡器上振荡并计时,于不同的反应时间从4个瓶中各取60mL水样测定MC浓度。1.4 分析方法微囊藻毒素-RR、YR、LR(分别简称MC-RR、MC-YR、MC-LR):HPLC法测定,分析仪器与方法见参考文献9;UV254:紫外分光光度法;CODMn:酸性高锰酸钾法。2 结果与分析2.1 HRT对微囊藻毒素去除的影响表1与图2表明,随着HRT的增加,CODMn、UV254与各微囊藻毒素的去除率相应提高,并与试验水样溶解氧的消耗率正相关,表明微生物降解是有机物与MC去除的重要途径。一定HRT范围内,微生物对有机物与MC的降解随HRT的增加更为充分;但当HRT增大到一定值后,生物活性炭反应器中DO供应不足,系统中微生物、有机污染物、溶解氧与活性炭的相互作用达到了平衡,去除率逐渐趋于稳定。综合BAC工艺对 CODMn、UV254及MC的去除效果,适宜水力停留时间取1.52h。 HRT(h)CODMn(mg/L)UV254(cm-1)DO(mg/L)进水出水去除率(%)进水出水去除率(%)进水出水消耗率(%)13.071.9935.20.0930.06925.86.903.1953.81.252.020.9652.50.1100.08126.46.682.0369.61.52.641.1855.30.0970.06335.16.682.2166.923.01.1860.70.1380.07446.47.240.9694.034.221.1473.00.2200.05774.16.521.1183.043.381.2164.27.140.8588.12.2 易生物降解有机物对MC去除的影响BAC工艺HRT=1.5h,不同原水的MC去除率与CODMn的去除率关系如图3。图中MC浓度为MC-RR、MC-LR与MC-YR三种微囊藻毒素浓度之和。当进水CODMn浓度由2.91mg/L增加到3.60mg/L时,CODMn的去除率和MC的去除率均出现上升;此后随着进水CODMn浓度的进一步增加,CODMn的去除率仍不断提高,但MC的去除率开始降低。低浓度MC与CODMn在生物反应器内同时被降解,可能既有MC降解菌的降解作用,也可能有异养微生物的协同同化作用9,10。当有机物降解菌与藻毒素降解菌是不同菌种时,易降解有机物含量增加,相应的异养微生物活性增强,由于微生物种群的竞争,如对DO的竞争,BAC柱中MC降解菌的活性受到抑制,使MC的去除率下降。当低浓度MC是在异养微生物的协同同化作用下被降解时,若比MC更易被微生物利用的有机物增加,将优先被异养微生物降解,微生物对MC的同化作用减弱,使MC的去除率下降。由于原水中易生物降解有机物含量过高,抑制MC的去除,进入BAC系统的原水必须控制易生物降解溶解性有机物的含量,可通过两级生物活性炭或原水的生物预处理来控制。2.3 MC在BAC工艺中的去除途径表2中MC浓度是MC-RR、MC-LR与MC-YR三种微囊藻毒素浓度之和。结果表明, MC在各种活性炭中的去除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当反应时间大于1.5h后,MC去除率增加趋缓。各种活性炭对MC的去除率大小依次为:GACBAC灭活BAC。未使用过的活性炭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能有效去除MC;挂膜成熟后的BAC,活性炭的表面及大孔附着大量微生物,MC通过生物降解与活性炭吸附而去除;灭活BAC由于微生物已失活,因此通过吸附作用去除MC。灭活BAC在高压灭菌锅内灭菌时不能使活性炭再生,它对MC的吸附能力即为BAC对MC的吸附能力。通常活性炭运行5个多月后已基本吸附饱和,而此时BAC仍能吸附有机物,意味着附着于活性炭上的微生物具有再生活性炭的能力,即被活性炭吸附的部分有机物被微生物降解。另一方面,灭活 BAC对MC的去除率远小于BAC,灭活BAC对MC的去除率在HRT= 180 min时,也只有12.98%,而BAC在HRT=180 min时,去除率可达47.14%。由此表明,BAC反应器中微生物降解对MC的去除作用,较活性炭吸附MC的去除作用更大。然而,BAC中分别被这两种途径去除的MC的比例很难确定,因为BAC中被吸附的MC又会被微生物降解,BAC可以继续吸附MC,而灭活BAC吸附MC后不再具有生物再生功能。MC被吸附后又被生物降解这一现象表明:运行较长时间的BAC对MC的去除,最终都是通过微生物的降解实现的。GAC与BAC相比,去除效率更高,但前者的吸附作用易因活性炭饱和而失效,后者则通过微生物与活性炭的协同作用延长了活性炭的运行周期,有效降低了净水成本。3 结论3.1 BAC工艺可作为饮用水中MC的深度处理工艺,适宜的HRT为1.52h。3.2 原水中较高浓度的易生物降解有机物抑制BAC工艺对MC的去除,进入BAC系统的原水必须控制易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含量。3.3 生物活性炭运行初期,主要通过吸附作用去除MC,生物膜成熟后,主要通过微生物的降解去除MC。微生物降解同时使吸附饱和的活性炭得到一定程度的再生,可以通过吸附作用去除部分MC。微生物处理机油污染废水研究 近年来,国内外对石油及兵产品的微生物降解研究常见报道,却鲜见机油废水微生物降解方面的研究。本试验目的是通过常规微生物驯化方法,以市售机油为唯一碳源,从油污土壤中分离筛选出机油高效降解菌株,并对其生长条件及降解特性进行研究,以期进一步应用于含油污水的治理。 1 材料与方法 11 土壤样品某石油库贮油罐附近的石油污染土壤,取样3份,按含油量由多至少编为1,2,3。12 培养基本试验选取两种无机基础培养基,(用蒸馏水配制并高压蒸气灭菌),编号分别为1,2,组成如下:1基础培养基:p(KH2PO4)0.5gL,(K2HPO4)0.5gL,P(MgSO47H2O)=0.2gL,(NaCl)=0.2gL,p(CaCl2)0.1gL,(NH4NO3)1.0gL,MnSO4痕量,FeCl3痕量。2基础培养基:p(NaNO3)=2.0gL,(KH2O4)02gL,(MgSO4.7H2O)0.2gL,(酵母浸膏)1.0gL含油培养基是向上述无机基础培养基中加入适量机油。固体培养基中加入质量分数为02的琼脂。13 优势菌筛分试验131 选择富集培养称取土样各10g,加入到500mL1含油培养基(含机油4mL)中,调pH值7.0,通气恒温30培养48h后,分别移取上述培养液5mL于45mL1,2含油培养基(含机油2mL)中,恒温30振荡培养。1.3.2 平板分离制作1,2固体含油培养基平板苦干,用接种环蘸取振荡培养较好的菌液在相应平板划线,恒温30培养48h后平板划线分离,重复数次。选择生长状况良好的菌株进行平板扩大培养。14 生长条件正交试验在保证供氧和氮、磷营养前提下,选择温度。油的质量浓度(以mgL计)和pH值作为本次实验的三个因素进行三水平实验,方案见表1、表2。将平板培养48h的菌体刮下,5000rmin离心5min,分离得到湿菌体。向方案中每个样品加入0.5g湿菌体,培养60h后测定样品中油的质量浓度。 表1 ZL1菌株正交试验方案及试验结果 分组号因素测定结果(油)/(mg.L-1)降解测量(油)/(mg.L-1)温度/(油)/(mg.L-1)pH值1254245.01922322256807.04162643258249.06301944304247.02202045306809.05071736308245.06541707354249.02971278356805.05691119358247.075569K1690563513K2547548537K3307433494K1230188171K2182183179K3102144165R1284414表2 ZL2菌株正交试验方案及试验结果 分组号因素测定结果(油)/(mg.L-1)降解测量(油)/(mg.L-1)温度/(油)/(mg.L-1)pH值1253684.0692992255746.02673073257678.04792884303686.03543145305748.02962786307674.04623057353688.01422268355744.03422329357676.0548219K1824769766K2897817840K3677812792K1275256255K2299272280K3226271264R7316251.5 降解能力试验配制机油质量浓度为270mgL的含油培养基1L,投入小型间歇反应器中,加入离心分离得到的湿菌体5g,通气恒温30培养,间隔12h取样测定其含油量。16 测试方法用紫外介光光度法测定。 2 结果分析 21 优势菌筛分试验富集培养过程中,1土样的培养液出现的泡沫较多,乳化现象明显,菌液也较为粘稠,分离出较多的菌株,说明土壤中的石油烃能刺激石油降解菌的生长。经过选择富集培养、平板分离出4株以机油为唯一碳源的菌株,编号为ZL1,ZL2,ZL3,ZL4,性状见表3。进一步培养后筛选出降解性能较好的ZL1(1培养基)和ZL2(2培养基)进行正交试验和连续培养试验。 表3 4株机油降解菌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ZL1ZL2ZL3ZL4菌落颜色粉红淡黄淡黄粉红菌落形态不透明,微隆起,全缘,半透明,圆形半透明,圆形,隆起,不透明,米粒状突起,光滑,有光泽光滑,较干燥光滑,有光泽较湿润菌体形态短杆球形杆状丝状菌体大小/m(0.3-0.8)(0.6-1.0)0.3(0.5-0.8)(1.3-5.0)0.2(6-60)革兰氏染色GGGG初步鉴定黄杆菌属微球菌属假单胞菌属酵母菌属22 生长条件正交试验ZL1,ZL2菌株按设定的正交试验方案进行试验,测定其剩余含油量,以降解油量作为考察指标,计算结果见表2、表3。分析极差值R可以看出:ZL1菌的R温度为128,ZL2菌的R温度为73,均为最大极差值,说明温度是影响降解效果的主要因素。25ZL1菌降解机油能力较强;油质量浓度越低降解效果越好;pH值为7时,降解效果最好,说明ZL1菌适于在中性条件下生长。30ZL2菌降解机油能力较强;机油的质量浓度在368-767mgL范围内对降解效果影响不大,以(油)=574mgL时降解效果最明显,还应进一步扩大试验的油含量范围以确定油含量对ZL2菌降解能力的影响;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二模物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施工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编导岗位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2025年
- 公司协议书怎么写范本
- 2024年河北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选聘工作人员真题
- 2024年滁州市定远县事业单位选调真题
- 2025年广东省汕尾市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护理考试三基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主管护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达州市法院书记员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 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上册)2025版
- 半导体车间安全培训课件
- 品管圈提高痰培养标本留取率
- 中西医结合 围绝经期综合征课件
- 《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技术》全册课件
- 护理管理学第五章 人力资源管理
- TSG11-2020 锅炉安全技术规程
- 土地管理法(1986年版)
- 动物遗传学第十章遗传病的传递方式.ppt
- 48个英语音标课件共48张PPT.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