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萧山区义蓬第一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学习能力阶段性测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浙江省萧山区义蓬第一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学习能力阶段性测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浙江省萧山区义蓬第一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学习能力阶段性测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浙江省萧山区义蓬第一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学习能力阶段性测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浙江省萧山区义蓬第一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学习能力阶段性测试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学年第二学期学习能力阶段性测试七年级语文试题卷一基础(30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木屐(j) 攒成(cun) 倜傥(dng) 气冲斗牛(du) b谰语(ln) 炽痛(zh) 蝉蜕(tu) 锲而不舍(q)c徘徊 (hui) 蒿芽(go) 撺掇(duo) 戛然而止 (ji) d冗杂(rng ) 惬意(qi) 嗔视(chn) 参差不齐(c)2下列各组词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3分)a 磅礴 羁绊 篷勃 群蚁排衙 b水门汀 狼藉 部署 尽态极妍c揣摩 洗星海 镐头 鸡毛掸子 d 怪诞 田垄 嗥鸣 重峦叠障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 )(3分)a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我们可以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 ,探索他成长的足迹。(探究)b当雄浑激昂的命运交响曲叩击你的心扉时,你也许会想起贝多芬这位遭到命运沉重打击的音乐巨人。(心田)c木兰从军的故事片,颇具有传奇色彩。千百年来,木兰这一巾帼英雄的形象家喻户晓,深受人们喜爱。(妇孺皆知)d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会不期而至,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不期而遇)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大江东区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b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c通过每学期的消防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和逃生演练,使同学们增强了安全自我保护意识。d能否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构建和谐大江东、促进大江东经济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意义。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文章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鲁迅的另一道风景:童趣、童真、幻想、快乐。b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文章讲述了三国东吴名将吕蒙听从其主孙权的劝告而读书学习的历史故事。c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台湾作家林海音的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文章表现了父爱的伟大,抒发了对父亲深切的感激和怀念之情。d口技选自清代张潮编写的笔记小说虞初新志,文章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读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令人叹服。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4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 。(王维竹里馆) ,上有黄鹂深树鸣。 ,野渡无人自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万里赴戎机, ,朔气传金柝, 。(木兰诗) ,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任务(1)(2)两小题。(5分)最近,杭州市教育局检查组光临我大江东区,进行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检查。由于时间紧、任务重, 检查组分为三个小组,分别深入多家学校进行实地检查。检查组每到一处,不开会议,汇报不听,均是现场查验资料,现场抽检卷宗,现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期间,工作组自行吃工作餐,不接受任何一家单位生活上的宴请接待。(1) 这段文字在用词得体、标点使用、语言结构上各有一处不当,请加以修改。(3分)(2) 有人认为宴请安排是一种人情关系,更是中国的文化传统。市教育局的做法不尽人情,不符合国情。你怎么看这件事?(2分)8.读书除了积累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你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了不少课外好书或对学过的文章有很深的印象。下面请你做一个简要的读书札记。(1113分) 书名(文章名): 。作者:。印象最深的人物:。带给你的启示:。二课外现代文阅读(30分)(一)夏日原野上的追赶 人生最有意义的事常常会对我们产生恒久的影响,成为我们一生中闪亮的灯塔,影响着我们人生的航线和生命的质量。 那是一年夏天的事。我在山里放羊,山坡下有一块地,暖和的阳光将西瓜熟透的气息一丝一丝地逼入我的体内。看瓜的是一个老人,他一直闭着眼睛躺在一个草棚子下面。我想他一定是睡着了。这大夏天的正午,太阳把人身体里的力气一点点都蒸发了,连那棵扎了不知有多深的老树,都像在水锅里煮过一般,叶子卷得扯都扯不开,他不睡着才怪呢!瓜地里的西瓜像一个个顽皮的孩子一样调皮地瞪着我,如果我能抱着一个大西瓜狼吞虎咽一气,那该有多好啊。我终于鼓足了勇气,一个猛子扎进瓜地摘下一个大西瓜,但就在这时,我的背后传来一声大喝,我抱上西瓜就跑,虽然他的大喝带给我极大的恐惧,但当我抱着瓜开始跑的时候,我充满了自信。想想吧,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要追上一个十三岁的孩子,那简直就是龟兔赛跑!我抱着瓜回头看看那个追过来的老人,他腿脚不太利索,跑起来的样子很好笑。我心里在笑他,他怎么就不想想,他怎么可能追上我呢?夏日的田野是富有的,到处是绿色。我就在这样的田野里像一只被追赶的兔子一样奔跑着,并不时回过头去看看那追赶的老人,他一瘸一拐地追着。我跑一段,就停下来向他举举手中的西瓜,然后继续往前跑。耳边的风,吹过我的头发,像母亲手中的梳子梳过一样轻柔而舒适。我的奔跑将深藏于绿色之中的兔子、狐狸、山猫惊动起来了,野鸡、麻雀、鸽子也从草地上翔起。整个田野更显得繁华而富有,我甚至有些喜欢这种被追赶下的奔跑了。我跑出老远,心想他一定停下来了吧。可回头一看,他依然一瘸一拐地追着。我只得又将西瓜向他举了举,继续往前跑。 在夏日的阳光下长时间奔跑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已经气喘吁吁,嗓子像吃过辣子一样干涩燥热,衣裤像水洗过一样贴在了身上。我有些支持不住了,但老人依然在一瘸一拐地追赶。看得出来,他没有放弃的意思,仿佛他丢失的不是一个瓜,而是别的什么东西,而且似乎他也乐意在这夏日里无遮无拦的田野上做个追赶者。 我开始困惑了,他要追赶什么时候才算个头呢?但有一点我很明白,只要他不放弃,就会追上我的,一定会追上我的! 西瓜地离我们已经很远了,但他的追赶像一片巨大的云彩投下的阴影笼罩着我,我跑不出去。这就像马在风中跑,马比风的速度快,但马永远跑不出风的世界。我害怕起来了,人一害怕骨头就酥了。我不得不放弃。我将西瓜放在了路上,跑到远处大口大口喘着粗气,看着他一步一步逼近,最终到达西瓜跟前。他抬起头看看我,然后像一个将军拎起敌人的首级一样将西瓜拎起来看看,又将西瓜放回原地,转过身一瘸一拐地归去了。他归去的样子很颇有些凯旋的意味。 这件事已经很遥远了。这些年来在社会上东奔西跑,我会时不时想起那场夏日原野上的追赶,想起看瓜的老人那永不放弃的一瘸一拐的身影。9.依据记叙的顺序,请梳理出来“我”在被追赶中心理、行为的主要变化过程。(每空不得超过4个字)(5分) 10.第段中对夏日田野繁华而富有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2分)11.第段加点的“凯旋”一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分)12.你认为老人为什么执意追赶“我”?从夏日原野上的这场追赶中,你获得了怎样的感悟? (5分) (二) 荒漠中的苇 王剑冰 (16分) 汽车穿行于茫茫戈壁已经很久了。人们初开始的兴趣早已变成了朦胧的睡意。公路像条细细的带子在沙漠中甩来甩去,不知尽头在何处。有人不停地在后悔,应该走另一条国道的,是我等少数几个出的点子,说走这条路可以看到五彩城。远远的五彩城直到我们走到了天黑,看到一颗好大的月亮,也没有见到它的踪影。旅途上的事情是不能凭美丽的想象来完成的。慢慢地我也没有了什么兴趣。除了沙漠还是沙漠,而且沙漠的颜色还不是金黄色的,很多都是粗糙的暗褐色的沙石。在公路的两边铺向无尽的远方。胡杨呢?红柳呢?几乎看不到什么植被,偶尔的几株沙棘,一晃就过去了。有时出现的不高的丘陵,也仅够让视线有个起伏的弧度。沙海茫茫,真正是茫茫了。 窄窄的戈壁公路上跑着的几乎就是我们这一辆汽车,弱小的一叶扁舟样地在大海的波涛中翻涌。中间在什么地方吃了一顿午饭,然后就昏昏沉沉睡着了。醒来已是半下午了,车子还是不急不躁地跑着。我又一次地把头靠在窗户上,无聊地看着已不成风景的风景。就在这时,我竟然看到了一种熟悉的植物,是的,是那种水乡才能看到的植物苇!起先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是看错了,当这种植物又一次在我的视线中出现的时候,我真正地看清了,是苇。 在我的感觉里,苇属于弱者,弱者都是以群居的形式出现的,所谓“芸芸众生”。群居才能产生勇气,才能产生平衡,才能产生力量,才会便于生存。苇便是一种群像的结合体,荡漾是她的形容词。我曾在双台河口湿地保护区,在我的家乡渤海湾,在孙犁笔下的白洋淀,都看到过面积逾十万亩甚至百万亩的大芦苇荡。那一望无际的芦苇,像纤腰袅娜的女子,一群群相拥相携地在风中悠悠起舞。“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中对一位玉人的思念也是以这美丽的植物为称托。作为一种最为古老的植物,苇给人们带来的总是美好的向往。很多的女孩借用了苇的名字。那是一种带有情感的、内涵丰富的、柔韧的、温馨的表达与体现。 可眼前这些苇却显得这般瘦削,不成气势。就像初生小女的头发,稀稀落落地表明着生命的再生。或像耄耋老者,以几许羊胡迎风,扬头看着不多的时日。我想象不到在这样荒凉(不只是荒凉,简直是恐怖)的地方,怎么会有苇这种植物生长。是鸟的羽翅?是风的神力?她们真的不该诞生在这里。在白洋淀、沙家浜,苇正牵裳起舞,接受着游人的赞叹;在渤海湾、黄海滩,苇也是丰足地吸吮着大地的乳汁,欢快地歌唱。 这该是植物中的弱女子啊,给她一片(不,哪怕是一点)水,她就敢生根、发芽、开花,摇曳出一片星火,一片阳光。那确实是一小片水,好像是修路开挖出的低洼地,仅仅是存留的一点点雨水,而绝不会是人为的故意,她们就结伴地生长起来,那是多么少的伴儿啊。但女子们还是愿意有伴的,这是她们的天性。孤芳自赏的苇似乎不称为苇。况且在这样的地方她们别说孤芳。连群艳也无可夺目。如果不是我惺忪中的一瞥,一个王姓男子也就同她们连一目的交情也错过了。 那片水已经剩了一点点,而她们的长大,还不是借助那一点水吗?看她们的样子,也就是刚刚过了童年而进入了青春期。那可是戈壁滩,是茫茫大漠,她们会摇曳、会挣扎多久呢?水涸地裂,沙丘涌动,她们都活不了。我已经看到,离水稍远的几株已经干枯颓折。 不过我想,既然作为一种生命,站立于这个世界上,就有她生命存在的意义和可能。这个生命就会不讲方式、不图后果地向上生长,直至呼出最后一息。苇,或被风收去,或被沙掩埋,都会以她最后的努力,度过她最美丽的时光。苇,你的意思不是萎,是伟!想起金克木生命一诗中有一句“生命是伴着芦苇的啜泣与哈欠”,暗自笑了。这不知写于何时何背景的诗句,有些明了又有些不明,我这时倒是想改一句:“生命是伴着啜泣与哈欠的芦苇。” 西部,戈壁,荒漠,苇,我把这样的字眼在寂寞的旅途上相连,竟就连出了一种美妙的景。 (2014年第3期散文选刊)13.水乡里的苇和荒漠里的苇各自有什么特点?根据文意简要回答(4分)14.下列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1)苇便是一种群像的结合体,荡漾是她的形容词。(2)就像初生小女的头发,稀稀落落地表明着生命的再生。或像耄耋老者,以几许羊胡迎风,扬头看着不多的时日。15.文章写“苇”而开篇却什么用较多的笔墨写“荒漠”?请简要分析。(4分)16.根据全文内容,指出第段中“苇,你的意思不是萎,是伟!”中“苇”和“伟”的具体含义,并分析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三课外文言古诗阅读(20分)(一)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二)宋太祖怒责宋白 太祖时,宋白知举,多收金银,取舍不公。恐榜出,群议沸腾,乃先具姓名以白上,欲托上旨以自重。上怒曰:“吾委汝知举,取舍汝当自决,何为白我?我安能知其可否?若榜出,别致人言,当斫汝头以谢众!”白大惧,乃悉改其榜,使协公议而出之。【注释】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京师:京城。果蔬:泛指菜肴。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脔(lun):切成块的肉。知举:主持考试。致:招来。协:符合。17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a因谒公(拜见 ) b觉饥甚而不敢去(离开) c乃先具姓名以白上(报告) d当斫汝头以谢众(感谢)18.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4分)a觉饥甚而不敢去 思而不学则殆 b又久之,方命坐 妇拍儿呜之c欲托上旨以自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d当是时,妇拍儿声,口中呜声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白大惧,乃悉改其榜,使协公议而出之。20.王安石和宋太祖各具有怎样的品质?根据文意简要概括(4分)21.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目梅花绝句 (宋 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前一放翁。【注释】闻道:听说。坼(ch):裂开。这里是绽开的意思.堆:指梅花盛开像雪堆似的。何方:有什么办法。千亿:指能变成千万个放翁(陆游 号放翁,字务观)。(1)“雪堆遍满四山中”一句以白雪堆山喻 ,语言鲜明,意象开阔。(2分)(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3分)四、写作(60分)普希金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泰戈尔说:“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回报以歌。”生活中,阴风冷雨会不时来袭,常常暗淡了我们天空的色彩。但如果我们拿出勇气去改变那能改变的,拿出智慧去改变那应该改变的,拿出意志改变那很难改变的,我们的天空就会五彩斑斓。然后我们可以微笑着说,世界以痛吻我,我却回报以歌! 请以“我改变了_的色彩”为题写一篇作文。写作时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按要求作文。(温馨提示:横线上可以填“困难”“挫败”“痛苦”“孤独”“性格”“友情”)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2014学年第二学期学习能力阶段性测试七年级语文答题卷一基础30分(1-5每小题3分)1. 2. 3. 4. 5. 6. (4分)7.(1)(3分) (2)(2分) 8书名(文章名): 作者: 印象最深的人物: 带给你的启示: (1+1+1+3分) 二、现代文阅读(30分)(一)夏日原野上的追赶(16分)9.(5分) 10.(2分) _ 11.(2分)_ _ 12、(5分)_ _ _ (二)荒漠中的苇(16分)13(4分)_ _ _ 14(4分)_ _ _ _ _ _ _15(4分)_ _ _16(4分)_ _ _三、古诗文阅读(20分)17(3分)( ) 18 (4分)( )( )19(4分)(1)_ _ (2)_ 20(4分)_ _ _21(1)(2分)_ _ (2)(3分)_ _ _ _ 2014学年第二学期学习能力阶段性测试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一基础(30分) 1.d 2.b 3.c 4.b 5.b 6.略 7 (1)“时间紧”后的顿号改为逗号;“汇报不听”改为“不听汇报”;“光临”改为“莅临”(2)杭州市教育局的做法是符合国家工作人员的要求。若是邻里之间,亲朋好友私下的事,那人情关系的来往未尝不可。但这是国家公务,当然不能用纳税人的钱来做私下交易。合理即可。 8.略二课外现代文阅读(30分) (一)夏日原野上的追赶(14分)9(1)十分自信 (2) 支持不住(3) 开始困惑(4) 害怕起来(5) 选择放弃。(共5分,每空1分)10.烘托出了“我”起初追赶时没有认识到错误又觉得好玩的不良行为。(2分)11.传神地写出了看瓜老人在这场追赶中最终获得胜利的样子。(2分)12. 第一问:履行看瓜的职责 以行动对偷瓜的孩子进行教育。第二问:认准目标,执着追求,不畏困难,永不放弃 做事应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共5分。第一问2分,第二问3分)(二)荒漠中的苇(16分)13.水乡里的苇:美丽,群居或繁茂,生存条件好或生存于一大片水域,存活时间长。(答出任意两点给2分);荒漠中的苇:瘦削,缺少气势或少伴或稀稀落落,生存环境恶劣或生存于一小片水中,存活时间短(答出任意两点给2分)。14.(1)运用“群像”“荡漾”等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一望无际的芦苇在风中悠悠起舞的情状。(2分)(2)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以“小女孩的头发”和“老者的胡须”形象地描写出了芦苇稀疏不成气势但顽强地生长的特点。(2分)15.突出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