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烛之武退秦师 【目标择定】 1.理解掌握文言实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2.诵读课文,达到“读准、读通”的目标。 3探究烛之武的说辩技巧。 第一部分【探究一径】 【主问题】烛之武见秦伯,双方并没有互动,更没有唇枪舌剑的交锋,从头到尾就烛之武一个人在说,为什么秦伯就心悦诚服了? 1烛之武见秦伯,劈头来一句“郑既知亡矣”,为什么?如果先从两国关系讲起,或先说“舍郑”的好处,或直挑秦晋的矛盾,把“阙秦利晋”的要害一下子捅破,不是更省事吗? 2接着以“若亡郑”为假设前提,动机是什么?“敢以烦执事”是否给人以“卑下”的感觉? 3试比较一下,对秦伯是先诱之以利为好,还是先示其以害为好?为什么?又何以不说“君亦有利焉”,却说“君亦无害焉”?“有利”与“无害”有区别吗? 4. “夫晋,何厌之有?”和“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有着什么样的照应?如果把5、6、7句连起来一气(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注意每句开头的“若”、“且”、“夫”)读下来,你会感觉到有一股怎样的说服力量与气势?最后落到“阙秦”与“利晋”的比较上,仍然用的是设问和启发的语气,有什么好处? 5. 回顾整个说辞的过程,从秦郑关系说到秦晋关系,前者着眼于说“利”,后者侧重于言“害”。这一逻辑顺序能够改变吗?为什么? 【再问再新】 【助学资料】 烛之武退秦师 百度百科 /view/403435.htm 赏析:烛之武退秦师的结构美 /gy/201202/1136591.html 第二部分 必修第二单元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对应检测 一、语言积累及应用 1.给下面加横线字注音 秦军氾南 夜缒而出 君之薄也 共其乏困 夫晋 失其所与,不知 2. 写出下列加横线词词语的古义与今义 无能为也已 舍郑以为东道主 行李之往来 微夫人之力 3.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既东封郑 肆其封 君知其难也 吾其还也 敢以烦执事 以乱易整 以其无礼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 微闻鼠有作作索索(暗暗地) 4.选出下列 “之”分类正确的一项( ) 公从之 臣之壮也 是寡人之过也 许之 邻之厚,君之薄也 行李之往来 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 将焉取之 唯君图之 a./ b./ c./ d./ 5. 解释加点词,有活用的指出活用的类型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君亦无所害 越国以鄙远 共其乏困 6.填空 左传又名 、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 体历史著作。左传记载了鲁哀公元年至鲁隐公二十七年共255年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历史。左传不仅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对文学的发展也有很大贡献,它被认为是后代叙事散文的典范。 二、课文探究检测 7.探讨:烛之武退秦师的说辞包含几层意思?请具体说明。 8.烛之武为什么能游说成功?他的成功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课文谈谈。不少于300字。 三、课外拓展 9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限6处) 方望溪删改八家文,屈悔翁改杜诗,人以为妄。余以为,八 家 与 少 陵 复 生 必 有 低 首 俯 心而 遵 其 改 者 必 有 反复 辩 论 而 不 遵 其 改 者 要 之 择 摘 于 字 句 间 虽 六 经 颇 有 可 议 处 固 无 劳 二 公 之 舍 其 田 而 耘 人 之 田 也。 (选自袁枚随园诗话) 10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限6处) 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 之 间 吐 纳 珠 玉 之 声 眉 睫 之 前 卷 舒 风 云 之 色 其 思 理 之 致 乎 故 思 理 为 妙 神 与 物 游。 (选自刘勰文心雕龙) 11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限6处) 古 之 君 子 其 责 己 也 重 以 周 其 待 人 也 轻 以 约 重 以 周 故 不 怠 轻 以 约 故 人乐 为 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 (节选自韩愈原毁) 12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限6处) 编 戏 有 如 缝 衣 其 初 则 以 完 全 者 剪 碎 其 后 又 以 剪 碎 者 凑 成 剪 碎 易 凑 成 难 凑 成 之 工 全 在 针 线 紧密。一节偶疏,全篇之破绽出矣。每编一折,必须前顾数折,后顾数折。顾前者,欲其照映;顾后者,便于埋伏。照映埋伏,不止照映一人、埋伏一事,凡是此剧中有名之人、关涉之事,与前此后此所说之话,节节俱要想到,宁使想到而不用,勿使有用而忽之。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必修第二单元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参考答案 【探究一径】 1点出郑国自知会灭亡,显现弱势,令秦伯放下戒心!只有先从对方的的角度考虑,劝说的效果才能最大化。更使郑一开始就从三国关系中抽身出来,让三方变为两极,关系转移了,矛盾性质也转化了,从而使自己占据了主动。 2 动机是抓住各国君主“图利的心理”, “越国以鄙远” “有益于君”“君厚”,为后文埋伏笔。后文运用对比的手法点明了秦国灭掉郑国对秦、晋两国的利弊关系,语言简短,却字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句句都像刀子一样直接撼动秦伯的心,令其动摇与晋的盟约关系。 表面的卑下,既是对秦王的恭维与尊重,又如实地把郑弱将亡的客观事实摆在明面上,显示后面的陈述是客观的事实,为后文的陈述埋伏笔。 3先示其以害为好。贪婪之人最担心自己的利益受损,更何况春秋战国时期,利益受损就意味着可能灭亡。不说“君亦有利焉”,却说“君亦无害焉”,则既保护了对方贪婪的颜面,又引导对方思考。其辞愈委婉,其说愈晓畅。 4.晋国的贪婪与忘义同在,秦怎么能帮助自己的敌人? 动之以情,晓之以厉害,挑拨其关系,用最经济又最严密的表达收到了最雄辩的效果。 委婉的语气,引人思索。 5. 回顾整个说辞的过程,从秦郑关系说到秦晋关系,前者着眼于说“利”,后者侧重于言“害”。这一逻辑顺序能够改变吗?为什么? 不能。三国关系史上,强秦与弱郑之间本无利益上的矛盾。这在课文首段已经透露,即围郑全然是由于郑“无礼于晋,且贰于楚”,秦郑并没有怨仇。更在于使郑一开始就从三国关系中抽身出来,让三方变为两极,关系转移了,矛盾性质也转化了,从而使自己占据了主动。而后说害,则是在两极的关系上回顾历史,分析现实,利用其矛盾,离间其关系。烛之武之所以能瓦解秦晋结盟,正是善于分析矛盾和利用矛盾。 【对应检测】 1. 氾,fn 缒,zhu 薄也: b;共其乏困: gng;夫,f 知,zh 2. 无能 古:没有能力 今:形容词 以为古:把。作为今:认为 行李 古:使者 今:行人所带物品 夫人 古:那个人 今:男子配偶 3.既东封郑(做疆界,动词) 肆其封(疆界,名词) 君知其难也(他的,代词) 吾其还也(表希望的语气副词) 敢以烦执事(拿,介词) 以乱易整(用,介词) 以其无礼(因,介词)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 微闻鼠有作作索索(暗暗地) 4. b 代词 主谓之间 的 宾语前置的标志 5.东:在东边;在西 ,名词做状语 害 : 妨害,动词,无活用。 远:远方、边远的地方,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乏困:缺少的东西,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6.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 7.围郑郑既知亡坦言知亡避其锐气以退为进 亡郑晋厚秦薄阐明利害动摇秦军反面说理 存郑君亦无害诱之以利拉拢关系正面说理 援史朝济夕设揭示矛盾瓦解同盟明事寓理 看今阙秦利晋推测未来劝秦谨慎析事推理 8.参考:烛之武的成功就在于他正确把握天下形势,并且熟知历史,洞察秦晋之隙,然后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生活是一块磨刀石,只有不断砥砺自己,才能保持永远锐利的锋芒。烛之武到了七十多岁的高龄,仍有满腹牢骚,可见他的锐气未减;仍能建功立业,可见他的才华依旧。此前,三朝为官,满腹经纶,却一直不得重用,其间忍受的寂寞痛苦的煎熬,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烛之武在这种怀才不遇的痛苦中,并没有自暴自弃,更没有妄自菲薄,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在寂寞中图强,饱读经书,关心时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终于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也是最为关键的时刻,“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完成人生的最后一击,为自己一生划上一个完美的感叹号。时代铸就英雄。烛之武的时代早已过去,但烛之武的人生之路,至少还启示着今天的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应该爱岗敬业;即使暂处逆境,也应该不断磨砺自己,以至终成大器!同时昭示我们应该学习古人那种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9八家与少陵复生/必有低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