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试题及答案.pdf_第1页
材料力学试题及答案.pdf_第2页
材料力学试题及答案.pdf_第3页
材料力学试题及答案.pdf_第4页
材料力学试题及答案.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1 1 1 1页共页共40404040页页 山山西西农农业业大大 学学 学年第学年第二二学期材料力学试题学期材料力学试题 A A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20202020分分分分 1 图示刚性梁 AB 由杆 1 和杆 2 支承 已知两杆的材料相同 长度不 等 横截面积分别为 A1和 A2 若载荷 P使刚梁平行下移 则其横截面 面积 A A1 A2 B A1 A2 C A1 A2 D A1 A2为任意 2 建立圆周的扭转应力公式 M I 时需考虑下列因素中的哪几 个 答 1 扭矩 MT与剪应力 的关系 MT A dA 2 变形的几何关系 即变形协调条件 3 剪切虎克定律 4 极惯性矩的关系式IT A 2dA A 1 B 1 2 C 1 2 3 D 全部 3 二向应力状态如图所示 其最大主应力 1 A B 2 C 3 D 4 题题 号号一一二二三三四五六总分总分 得得 分分 题一 3 图 工程技术学院 专业班级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 题一 1 图 第第2 2 2 2页共页共40404040页页 4 高度等于宽度两倍 h 2b 的矩形截面梁 承受垂直方向的载荷 若 仅将竖放截面改为平放截面 其它条件都不变 则梁的强度 A 提高到原来的 2 倍 B 提高到原来的 4 倍 C 降低到原来的 1 2 倍 D 降低到原来的 1 4 倍 5 已知图示二梁的抗弯截面刚度EI相同 若二者自由端的挠度相等 则 P1 P2 A 2 B 4 C 8 D 16 二 作图示梁的剪力图 弯矩图 二 作图示梁的剪力图 弯矩图 分 分 分 分 三 如图所示直径为 d 的圆截面轴 其两端承受扭转力偶矩 m 的作用 设由实验测的轴表面上与轴线成450方向的正应变 试求力偶矩m之值 材料的弹性常数 E 均为已知 15151515分 分 分 分 题一 5 图 三题图 题一 4 图 二 题 图 第第3 3 3 3页共页共40404040页页 四 电动机功率为 9kW 转速为 715r min 皮带轮直径D 250mm 主轴外伸部分长度为l 120mm 主轴直径d 40mm 60MPa 用 第三强度理论校核轴的强度 15 分 五 重量为 Q 的重物自由下落在图示刚架 C 点 设刚架的抗弯刚度为 EI 试求冲击时刚架 D处的垂直位移 15 分 六 结构如图所示 P 15kN 已知梁和杆为一种材料 E 210GPa 梁 ABC 的惯性矩 I 245cm4 等直圆杆 BD 的直径 D 40mm 规定杆 BD 的稳定安全系数 nst 2 求 1 BD 杆承受的压力 2 用欧拉公式判断 BD杆是否失稳 20 分 山山西西农农业业大大 学学 六题图五题图 四题图 工程技术学院 专业班级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 工程技术学院 专业班级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 第第4 4 4 4页共页共40404040页页 学年第学年第二二学期材料力学试题学期材料力学试题 B B卷卷 二 二 选择题选择题 20202020分分分分 1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材料力学主要研究各种材料的力学问题 B 材料力学主要研究各种材料的力学性质 C 材料力学主要研究杆件受力后变形与破坏的规律 D 材料力学主要研究各种材料中力与材料的关系 2 有两根圆轴 一根为实心轴 直径为 D1 另一根为空心轴 内外 径比为 d2 D2 0 8 若两轴的长度 材料 轴内扭矩和产生的扭转角均 相同 则它们的重量之比 W2 W1为 A 0 74B 0 62C 0 55D 0 47 3 低碳钢拉伸试件的应力 应变曲线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这四个阶段 是 A 弹性变形阶段 塑性变形阶段 屈服阶段 断裂阶段 B 弹性变形阶段 塑性变形阶段 强化阶段 颈缩阶段 C 弹性变形阶段 屈服阶段 强化阶段 断裂阶段 D 弹性变形阶段 屈服阶段 强化阶段 颈缩阶段 4 高度等于宽度两倍 h 2b 的矩形截面梁 承受垂直方向的载荷 若 仅将竖放截面改为平放截面 其它条件都不变 则梁的强度 A 提高到原来的 2 倍 题题 号号一一二二三三四五六总分总分 得得 分分 题一 4 图 第第5 5 5 5页共页共40404040页页 B 提高到原来的 4 倍 C 降低到原来的 1 2 倍 D 降低到原来的 1 4 倍 5 已知图示二梁的抗弯截面刚度 EI 相同 若二者自由端的挠度相等 则 P1 P2 A 2 B 4 C 8 D 16 二 作图示刚架的轴力图 剪力图 弯矩图 二 作图示刚架的轴力图 剪力图 弯矩图 分 分 分 分 三 如图所示直径为 d 的圆截面轴 其两端承受扭转力偶矩 m 的作用 设由实验测的轴表面上与轴线成450方向的正应变 试求力偶矩m之值 材料的弹性常数 E 均为已知 15151515分 分 分 分 四 电动机功率为 9kW 转速为 715r min 皮带轮直径D 250mm 题一 5 图 三题图 二 题 图 工程技术学院 专业班级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 第第6 6 6 6页共页共40404040页页 主轴外伸部分长度为l 120mm 主轴直径d 40mm 60MPa 用 第三强度理论校核轴的强度 15151515分 分 分 分 五 如图所示 重物Q 由高度 H 处自由下落 落在AB 梁的中点 C 处 设EI 常数 求这时 C 点挠度 C 15 分 六 图示刚架 已知刚架各梁抗弯刚度为 EI 求 1 C 点支座反力 2 作刚架弯矩图 20 分 六题图 五题图 四题图 第第7 7 7 7页共页共40404040页页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 学年第二学期材料力学考试题学年第二学期材料力学考试题 课程名称课程名称任课教师任课教师评卷人评卷人 专业专业班级班级姓名姓名学号学号考试日期考试日期 三 三 选择题选择题 20202020分分分分 1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材料力学主要研究各种材料的力学问题 B 材料力学主要研究各种材料的力学性质 C 材料力学主要研究杆件受力后变形与破坏的规律 D 材料力学主要研究各种材料中力与材料的关系 2 建立圆周的扭转应力公式 M I 时需考虑下列因素中的哪几 个 答 5 扭矩 MT与剪应力 的关系 MT A dA 6 变形的几何关系 即变形协调条件 7 剪切虎克定律 8 极惯性矩的关系式IT A 2dA A 1 B 1 2 C 1 2 3 D 全部 3 二向应力状态如图所示 其最大主应力 1 A B 2 C 3 D 4 题题 号号一一二二三三四五六总分总分 得得 分分 工程技术学院 专业班级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 题一 3 图 第第8 8 8 8页共页共40404040页页 4 有两根圆轴 一根为实心轴 直径为 D1 另一根为空心轴 内外 径比为 d2 D2 0 8 若两轴的长度 材料 轴内扭矩和产生的扭转角均 相同 则它们的重量之比 W2 W1为 A 0 74B 0 62C 0 55D 0 47 5 已知图示二梁的抗弯截面刚度 EI 相同 若二者自由端的挠度相等 则 P1 P2 A 2 B 4 C 8 D 16 二 作图示刚架的轴力图 剪力图 弯矩图 二 作图示刚架的轴力图 剪力图 弯矩图 分 分 分 分 三 如图所示直径为 d 的圆截面轴 其两端承受扭转力偶矩 m 的作用 设由实验测的轴表面上与轴线成450方向的正应变 试求力偶矩m之值 材料的弹性常数 E 均为已知 15151515分 分 分 分 题一 5 图 三题图 二 题 图 第第9 9 9 9页共页共40404040页页 四 如图所示 未开启的易拉罐上沿其轴向粘贴有一应变片 其半径厚 度之比为 200 打开易拉罐 应变片变化为 170 10 6 试求罐内压p 设这时E 68GPa 0 33 15151515分 分 分 分 五 悬臂梁 ACB 由铸铁材料制成 其许用拉应力 t 40MPa 许用压 应力 c 160MPa 载荷FP 44kN 梁截面为 T 型 Iz 101 8 106mm4 尺寸如图 试校核其强度 15151515分 分 分 分 六 图示刚架 已知刚架各梁抗弯刚度为EI 求 1 C 点支座反力 2 作刚架弯矩图 20 分 四题图 工程技术学院 专业班级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 五题图 第第10101010页共页共40404040页页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 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考试试卷 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考试试卷 A A 卷 卷 考试科目材料力学考试时间考试方式闭卷 成绩 本试题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 四 四 选择题选择题 每题每题每题每题4 4 4 4 分 共分 共分 共分 共20202020分 机制 农机做分 机制 农机做分 机制 农机做分 机制 农机做1 1 1 1 5 5 5 5 建环做建环做建环做建环做1 41 41 41 4 6 6 6 6 1 设轴向拉伸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为 则 450斜截面上的正应力和 剪应力 A分别为 2 和 B均为 C分别为 和 2D 均为 2 2 图示铆接件 若板与铆钉为同一材料 且已知 jy 2 为充 分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则铆钉的直径 应为 Ad 2tB d 4tC d 4t D d 8t 题 号一二三四核总分 得 分 评卷人 六题图 专业 班级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 第第11111111页共页共40404040页页 3 一点的应力状态如右图所示 则其主应力 分别为 1 2 3 A30MPa 100 MPa 50 MPa B50 MPa 30MPa 50MPa C50 MPa 0 50MPa D 50 MPa 30MPa 50MPa 4 两根材料和柔度都相同的压杆 A 临界应力一定相等 临界压力不一定相等 B 临界应力不一定相等 临界压力一定相等 C 临界应力和临界压力一定相等 D 临界应力和临界压力不一定相等 5 图示交变应力循环特征 r 应力振幅 a 和平均应力 m 分别为 Ar 2 a 20MPa m 10Mpa Br 2 a 40MPa m 10Mpa Cr 2 a 30MPa m 10Mpa Dr 2 a 30MPa m 30MPa 6 图示十字架 AB 杆为等直均质杆 o o 为圆轴 当该十字架绕 o o 第第12121212页共页共40404040页页 轴匀速旋转时 在自重和惯性力作用下杆 AB 和轴 o o 分别发生 A 拉伸变形 压缩变形 B 拉弯组合变形 压弯组合变形 C 拉弯组合变形 压缩变形 D 拉伸变形 压弯组合变形 二 计算题 二 计算题 共共 8080 分 适用农机 机制 建环分 适用农机 机制 建环 1 15 分 梁受载荷如图所示 请画出梁的剪力图 弯矩图 2 15 分 已知平面应力状态如图所示 单位为 MPa 试用解析法求1 主应力及主平面 并画出正应力单元体 2 面内最大剪应力 5 0 2 0 3 10 分 一受扭转的圆轴 直径 d 260mm 材料的的弹性模量E 200GPa 泊松比v 0 3 现用变形仪测得圆轴表面与轴线成 45 方向的 线应变 45 5 2 10 4 试求转矩 m 专业 班级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 第第13131313页共页共40404040页页 4 15 分 直径mm 的圆截面折杆 端固定 受力与其他尺寸 60 dA 如图所示 若材料的许用应力 试按最大剪应力强度理论 MPa100 第三强度理论 校核端外表面点的强度 忽略剪力影响 Ab 125 150 12kN A B D x y z b a 2 a A B C D 0 m 4 题图5 题图 5 15 分 平面刚架如图所示 其各部分的抗弯刚度均为常量 已 EI 知 试求点在铅垂方向的位移 忽略截面剪力与轴力 0 m aD D V 6 10 分 重为的物体从高度处自由落下 若已知梁的抗弯刚度为 Q h 支座的弹簧刚度为 产生单位长度变形所需的力 且 EIk 3 l EI k 试求点的挠度 C 第第14141414页共页共40404040页页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2006 20072006 2007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考试试卷 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考试试卷 A A卷 卷 考试科目材料力学考试时间 2007 7考试方式闭卷 成绩 本试题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 五 五 选择题选择题 每题每题每题每题4 4 4 4 分 共分 共分 共分 共20202020分分分分 1 材料的失效模式 A只与材料本身有关 而与应力状态无关 B与材料本身 应力状态均有关 C只与应力状态有关 而与材料本身无关 D与材料本身 应力状态均无关 2 图中应力圆 a b c 表示的应力状态分别为 A二向应力状态 纯剪切应力状态 三向应力状态 B单向拉应力状态 单向压应力状态 三向应力状态 C单向压应力状态 纯剪切应力状态 单向拉应力状态 D单向拉应力状态 单向压应力状态 纯剪切应力状态 题 号一二三四核总分 得 分 评卷人 专业 班级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 第第15151515页共页共40404040页页 正确答案是 3 关于压杆临界力的大小 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与压杆所承受的轴向压力大小有关 B与压杆的柔度大小有关 C与压杆所承受的轴向压力大小有关 D与压杆的柔度大小无关 4 图示交变应力的循环特征 平均应力 应力幅值的值分别是 r m a A40 20 10B20 10 20 C0 20 10D0 20 20 5 如图所示重量为的重物自由下落冲击梁 冲击时动荷系数 Q AB C d V h k 2 11 B d V h k 11 CD B d V h k 2 11 BC d VV h k 2 11 第第16161616页共页共40404040页页 A BC A B C Q Q 二 计算题 共二 计算题 共8080 分 信息学院学生做分 信息学院学生做1 1 2 2 3 3 4 4 6 6 非信息学院学生做 非信息学院学生做1 1 2 2 3 3 4 4 5 5 1 16 分 简支梁受载荷如图所示 请画出梁的剪力图 弯矩图 2 15 分 已知三向应力状态如图所示 图中应力单位 MPa 试 求 1 主应力 2 主切应力 3 形变应变能密度 f u 3 16 分 圆截面杆 受横向外力F和绕轴线的外力偶作用 由实 0 m 验测得杆表面A点处沿轴线方向的线应变 杆表面B点 4 0 104 处沿与轴线成 45 方向的线应变 材料的弹性模量E 4 45 1075 3 200GPa 泊松比v 0 25 a 0 25L L 800mm d 60mm 试求横向外 第第17171717页共页共40404040页页 力F和绕轴线的外力偶 0 m F a A B F FF a A B d 450 m0 m0 4 16 分 精密磨床砂轮轴如图所示 单位 mm 已知电动机功率 N 3kW 转速 n 1400rpm 转子重量 Q1 101N 砂轮直径 D 25mm 砂轮重量 Q2 275N 磨削力 Py Pz 3 轮轴直径 d 50mm 材料为轴承 钢 试用第三强度理论校核轴的强度 MPa60 5 17 分 平面刚架ABC与二力杆CD构成如图所示结构 并承受外 力偶作用 若 已知 刚架的抗弯刚度为 CD杆的抗拉刚 0 m 0 m aEI 度为 且 试求CD杆的变形量 EA 2 2 3 a EI EA l A B C D 0 m a 2 a 第第18181818页共页共40404040页页 6 17 分 用积分法求梁 B 点的挠度和转角 梁的 EI L 已知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2006 20072006 2007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考试试卷 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考试试卷 B B卷 卷 考试科目材料力学考试时间 2007 7考试方式闭卷 成绩 本试题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 六 六 选择题选择题 每题每题每题每题4 4 4 4 分 共分 共分 共分 共20202020分分分分 1 轴向拉伸细长杆件如图所示 则正确答案是 A1 1 2 2面上应力皆均匀分布 B1 1面上应力非均匀分布 2 2面上应力均匀分布 C1 1面上应力均匀分布 2 2面上应力非均匀分布 D1 1 2 2面上应力皆非均匀分布 2 一点的应力状态如右图所示 则其主应力 分别为 1 2 3 A30MPa 100 MPa 50 MPa B50 MPa 30MPa 50MPa C50 MPa 0 50MPa D 50 MPa 30MPa 50MPa 正确答案是 题 号一二三四核总分 得 分 评卷人 专业 班级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 第第19191919页共页共40404040页页 3 对莫尔积分的下述讨论 正确的是 dx EI xMxM l A只适用于弯曲变形 B等式两端具有不相同的量纲 C对于基本变形 组合变形均适用 D只适用于直杆 4 图示交变应力的循环特征 平均应力 应力幅值的值分别是 r m a A40 20 10B20 10 20 C0 20 10D0 20 20 5 如图所示重量为的重物自由下落冲击梁 冲击时动荷系数 Q AB C d V h k 2 11 B d V h k 11 CD B d V h k 2 11 BC d VV h k 2 11 第第20202020页共页共40404040页页 A BC A B C Q Q 二 计算题 共二 计算题 共8080 分 信息学院学生做分 信息学院学生做1 1 2 2 3 3 4 4 6 6 非信息学院学生做 非信息学院学生做1 1 2 2 3 3 4 4 5 5 1 16 分 已知 试作梁的剪力 弯矩图 q a q aa2 qa 2 qa A B C 2 15 分 已知平面应力状态如图所示 单位为 MPa 试用解析法求1 主应 力及主平面 并画出正应力单元体 2 面内最大切应力 5 0 2 0 3 16 分 由五根直径为 d 50mm 的圆钢杆组成正方形结构 如图所 示 结构连接处均为光滑铰链 正方形边长 a 1m 材料 Q235 钢 试 求 结 构 的 临 界 载 荷 值 Q235 钢 当时 132 P 第第21212121页共页共40404040页页 Mpa cr 0068 0 235 2 A B C D a a P P 4 16 分 精密磨床砂轮轴如图所示 单位 mm 已知电动机功率 N 3kW 转速 n 1400rpm 转子重量 Q1 101N 砂轮直径 D 25mm 砂轮重量 Q2 275N 磨削力 Py Pz 3 轮轴直径 d 50mm 材料为轴承 钢 试用第三强度理论校核轴的强度 MPa60 5 17 分 平面刚架如图所示 其各部分的抗弯刚度均为常量 试求点在铅垂方向的位移 忽略截面剪力与轴力 EI 0 m aD D V a2 a A B C D 0 m 6 17 分 用积分法求梁 B 点的挠度和转角 梁的 EI L 已知 第第22222222页共页共40404040页页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2007 20082007 2008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考试试卷 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考试试卷 A A卷 卷 考试科目材料力学考试时间 2008 7考试方式闭卷 成绩 本试题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 七 七 选择题选择题 每题每题每题每题4 4 4 4 分 共分 共分 共分 共20202020分 机制 农机做分 机制 农机做分 机制 农机做分 机制 农机做1 1 1 1 5 5 5 5 建环做建环做建环做建环做1 41 41 41 4 6 6 6 6 1 设轴向拉伸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为 则 450斜截面上的正应力和 剪应力 A分别为 2 和 B均为 C分别为 和 2D 均为 2 3 图示铆接件 若板与铆钉为同一材料 且已知 jy 2 为充 分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则铆钉的直径 应为 Ad 2tB d 4tC d 4t D d 8t 3 一点的应力状态如右图所示 则其主应力 分别为 1 2 3 A30MPa 100 MPa 50 MPa B50 MPa 30MPa 50MPa C50 MPa 0 50MPa D 50 MPa 30MPa 50MPa 题 号一二三四核总分 得 分 评卷人 专业 班级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 第第23232323页共页共40404040页页 4 两根材料和柔度都相同的压杆 A 临界应力一定相等 临界压力不一定相等 B 临界应力不一定相等 临界压力一定相等 C 临界应力和临界压力一定相等 D 临界应力和临界压力不一定相等 5 图示交变应力循环特征 应力振幅 a 和平均应力 m 分别为 A 2 a 20MPa m 10Mpa B 2 a 40MPa m 10Mpa C 2 a 30MPa m 10Mpa D 2 a 30MPa m 30MPa 6 图示十字架 AB 杆为等直均质杆 o o 为圆轴 当该十字架绕 o o 轴匀速旋转时 在自重和惯性力作用下杆 AB 和轴 o o 分别发生 A 拉伸变形 压缩变形 B 拉弯组合变形 压弯组合变形 C 拉弯组合变形 压缩变形 D 拉伸变形 压弯组合变形 第第24242424页共页共40404040页页 二 计算题 共二 计算题 共8080分 分 1 15 分 梁受载荷如图所示 请画出梁的剪力图 弯矩图 2 15 分 已知平面应力状态如图所示 单位为 MPa 试用解析法求1 主应力及主平面 并画出正应力单元体 2 面内最大切应力 5 0 2 0 3 10 分 一受扭转的圆轴 直径 d 260mm 材料的的弹性模量E 200GPa 泊松比v 0 3 现用变形仪测得圆轴表面与轴线成 45 方向的 线应变 5 2 10 4 试求转矩 m 专业 班级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 第第25252525页共页共40404040页页 4 15 分 直径mm 的圆截面折杆 端固定 受力与其他尺寸 60 dA 如图所示 若材料的许用应力 试按最大切 剪 应力强 MPa100 度理论 第三强度理论 校核端外表面点的强度 忽略剪切 Ab 125 150 12kN A B D x y z b a 2 a A B C D 0 m 4 题图5 题图 5 15 分 平面刚架如图所示 其各部分的抗弯刚度均为常量 试求点在铅垂方向的位移 忽略截面剪力与轴力 EI 0 m aD D V 6 10 分 重为的物体从高度处自由落下 若已知梁的抗弯刚度为 Q h 支座的弹簧刚度为 产生单位长度变形所需的力 且 EIk 3 l EI k 试求点的挠度 C 第第26262626页共页共40404040页页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2007 20082007 2008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考试试卷 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考试试卷 B B卷 卷 考试科目材料力学考试时间 2008 7考试方式闭卷 成绩 本试题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 八 八 选择题选择题 每题每题每题每题4 4 4 4 分 共分 共分 共分 共20202020分分分分 1 轴向拉伸杆 正应力最大的截面和剪应力最大的截面 A分别是横截面 450斜截面B都是横截面 C分别是 450斜截面 横截面D都是 450斜截面 2 图中应力圆 a b c 表示的应力状态分别为 A二向应力状态 纯剪切应力状态 三向应力状态 B单向拉应力状态 单向压应力状态 三向应力状态 C单向压应力状态 纯剪切应力状态 单向拉应力状态 D单向拉应力状态 单向压应力状态 纯剪切应力状态 3 对莫尔积分的下述讨论 正确的是 dx EI xMxM l A只适用于弯曲变形 B等式两端具有不相同的量纲 C对于基本变形 组合变形均适用 D只适用于直杆 4 图示交变应力的循环特征 平均应力 应力幅值的值分别是 r m a 题 号一二三四核总分 得 分 评卷人 专业 班级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 第第27272727页共页共40404040页页 A40 20 10B20 10 20 C0 20 10D0 20 20 5 在连接件上 剪切面和挤压面分别于外力方向 A 垂直 平行B 平行 垂直 C 平行D 垂直 二 计算题 共二 计算题 共8080分 分 1 15 分 已知 试作梁的剪力 弯矩图 q a q aa2 qa 2 qa A B C 2 15 分 已知平面应力状态如图所示 单位为 MPa 试用解析法求1 主应力及主平面 并画出正应力单元体 2 面内最大切应力 2 5 0 2 0 第第28282828页共页共40404040页页 MPa xy yxyx 7 57 20 2 50 2 50 2 2 2 2 22 3 1 8 0 2 2 0 yx xy tg 20190 0 MPa xy yx 32 2 22 max 3 15 分 皮带轮传动轴如图所示 皮带轮 1 的重量 直径NW800 1 皮带轮 2 的重量 直径 皮带的紧边拉md8 0 1 NW1200 2 md1 2 力为松边拉力的二倍 轴传递功率为 100kW 转速为每分钟 200转 轴 材料为 45 钢 试求轴的直径 MPa80 A BC D 0 5 m 0 7 5m 0 7 5m 1 2 d 1 d 2 w1 w2 T1 T2 t1 t2 z y 4 10分 直径mm 的圆截面折杆 受力与其他尺寸如图所示 60 d 试计算点的第三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 a 专业 班级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 第第29292929页共页共40404040页页 5 15 分 总长度为 抗弯刚度为 EI 的悬臂梁 AB 承受分布载荷 q l 试用能量法求截面 B 的挠度和转角 A B a l C q 6 10 分 重量为的重物以速度水平运动 冲击梁的点 梁的 Q VB 抗弯刚度为常量 若 均已知 试推出的转角 EI Q EIlVB d 的表达式 2006 20072006 20072006 20072006 2007 2 2 2 2 材料力学试卷 材料力学试卷A A A A答案答案 第第30303030页共页共40404040页页 一 选择题 1 B 2 C 3 B 4 D 5 C 二 计算题 1 简支梁受载荷如图所示 请画出梁的剪力图 弯矩图 A B 4 kN m 9 k N 1 m 2 7 5m 2 75 3 475 2 975 3 0 2 A A A AB B B B R R R Rm m m m KN9 0 A A A A R R R R 75 3 490 A A A AB B B By y y y R R R RR R R RF F F F KN1 5 B B B B R R R R R R R RA A A AR R R RB B B B x x x x F F F Fq q q q KN C 第第31313131页共页共40404040页页 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AC 段 x x x xx x x xR R R Rx x x xF F F F A A A Aq q q q 49 04 2 2 29 0 2 4 x x x xx x x x x x x x x x x xR R R Rx x x xMMMM A A A A CB段 x x x xR R R Rx x x xx x x xF F F F B B B Bq q q q 49 9 75 3 4 2 75 3 4 75 3 1 5 2 x x x x x x x xx x x xMMMM 根据上面方程容易求出驻点 零点和剪力 弯矩的极值 如图 2 MPa 3 15 MPa50 MPa 3 65 321 MPa 3 40 MPa65 32 MPa65 7 132312 33 10 9 11mJu f 3 MPa60 1 MPa80 45 00 E E xyx 4 x x x x x x x x MMMM KNm C 0 9 B A C B 3 1 5 9 5 1 0 10125 1 1 3 25125 第第32323232页共页共40404040页页 扭矩 mN n N Mx 5 20 1400 3 95499549 进而可以求出磨削力 N N1640 2 xz M D P49203 zy PP 故可以求出和的极值 y M z M Nm 2 21310130 3 max zy PM Nm85 60310130 3 2 max QPM yz 弯矩 mNMMM zy 38 64085 603 2 213 22 2 max 2 max 第三强度理论 2 52 5 2038 640 1050 32 22 33 22 MPa W MM x 故该轴满足强度要求 5 Mx Nm Mz Nm My Nm 20 5 603 85 213 2 18 18 第第33333333页共页共40404040页页 010 2 1 3 11 16 11 8 11 2 m a Xm EI a EI a F 0 16 11 m EA l 6 EI ql B 6 3 EI ql vB 8 4 2006 20072006 20072006 20072006 2007 2 2 2 2 材料力学试卷 材料力学试卷B B B B答案答案 二 选择题 1 B 2 B 3 C 4 D 5 C 二 计算题 1 已知 试作梁的剪力 弯矩图 q a q aa2 qa 2 qa A B C 2 第第34343434页共页共40404040页页 5 0 2 0 MPa xy yxyx 7 57 20 2 50 2 50 2 2 2 2 22 3 1 8 0 2 2 0 yx xy tg 20190 0 MPa xy yx 32 2 22 max 3 A B C D a a P P 应用截面法容易求出 AB AD BC DC 四根压杆的内力 BD 拉杆的内力 2 1 P N PN 2 80 05 0 1144 d a i l 结构临界载荷 4 0068 0 235 2 2 2 dPcr KN 7 531 cr P 4 第第35353535页共页共40404040页页 扭矩 mN n N Mx 5 20 1400 3 95499549 进而可以求出磨削力 N N1640 2 xz M D P49203 zy PP 故可以求出和的极值 y M z M Nm 2 21310130 3 max zy PM Nm85 60310130 3 2 max QPM yz 弯矩 mNMMM zy 38 64085 603 2 213 22 2 max 2 max 第三强度理论 2 52 5 2038 640 1050 32 22 33 22 MPa W MM x 故该轴满足强度要求 5 Mx Nm Mz Nm My Nm 20 5 603 85 213 2 18 18 第第36363636页共页共40404040页页 向下 E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