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3参考答案.doc_第1页
作业3参考答案.doc_第2页
作业3参考答案.doc_第3页
作业3参考答案.doc_第4页
作业3参考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业3参考答案(第7章第9章)一、填题1、结构性非结构性P1612、头脑风暴法反向头脑风暴法P174-1753、当场记录事后追记P1974、全方位法律和道德伦理P1865、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实验活动P207二、选择题单选:1、DP1652、CP1703、AP1854、AP2105、CP218多选:1、ABCFP1802、CDEP2013、ABCDFP2024、ABCP2175、ABDEP221三、简答题1.如何顺利进入实地观察现场?P194-P195;答:观察法是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的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和辅助工具,能动地了解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现象的方法。观察现场的确定应主要考虑三个条件:符合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的要求;具备必要的人、财、物条件;当地部门和观察对象不反对。其中第三个条件最为关键。设法争取到当地部门或头面人物的理解和支持,通过各种社会关系进行多方面的沟通,自然地、直接地、公开地进入观察现场。逐步进入的方式:在刚开始时,并不向有关人士介绍观察的全部内容或者观察的最终目的,以免对方因困惑不解或配合难度过大而拒绝观察者进入。在以后观察有了一定进展。对方习以为常时,再提出扩大观察范围或延长时间等要求。有时,观察者也可在观察的开始阶段先采取局外观察的方式进行观察,再自然而然地逐步建立与观察对象的关系,由浅入深地参与他们的一些活动,以后随着观察对象与观察者关系的加深,再逐步暴露自己的身份。隐蔽进入的方式:观察者始终不暴露自己的身份,而是将自己装扮成普通游客或当地居民进入观察现场。对于大多数非参与式观察和一些特殊的参与式观察,如对自我封闭的群体或社区的观察、对违法犯罪或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的观察等。2、什么是个别访谈?保证个别访谈成功的关键是什么?答:(1)p165书;(2)期末总复习指导书p53四、论述题1、什么是对照组实验和单一组实验?举例说明为什么要设置对照组?答:实验法的基本原理是试验者假定某些自变量会导致某些因变量的变化,并以验证这种因果关系假设作为实验的主要目标。实验组是接受自变量激发的一组对象,对照组则是不接受自变量激发的一组或几组对象。它们在实验之前各方面条件状态都基本一致。之所以作这样的区分,是为了更清楚地看出实验激发对实验对象的影响。对照组实验,是指既有实验组又有对照组(控制组)的一种实验方法实验组即实验单位,对照组是同实验组进行对比的单位。两组在范围、特征等方面基本相同。在对照组实验中,要同时对两个观察客体做前测与后测,并比较其结果以检验理论假设。单一组实验是对单一实验对象在不同的时间里进行前测与后测,比较其结果以检验假设的一种实验方法,在这种实验中,不存在与实验组平行的对照组。同一组在引入变量之前相当于实验中的对照组,在引入自变量之后则是实验中的实验组。检验假设所依据的不是平行的控制组与实验组两种测量结果,而是同一个实验对象在自变量作用前和作用后的两种测验结果。对照组虽然不接受自变量激发,但受其他外部因素影响,在经过一段时间后,也会自然而然地发生某些变化,这些变化,这些变化都与实验者的因果关系假设毫不相干,因此只有从测量结果中排除这些成分,才能得到准确的实验结论,设置对照组的意义就在于此。但是,并不是凡实验必有对照组,因为在单一组实验中,就不设对照组。2、如果让你对居民小区的文化生活进行调查,你将怎样搜集资料?(操作方法,仅供参考.)1)定义什么是居民小区的文化生活的概念.参考第三章概念的操作化与测量中概念的界定的内容,或运用文献法进行调查,你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居民小区文化生活的概念,2)然后就是选择和编制测量指标,小区文化生活的测量指标包括电影院呀,公园,健身场地,文化站,图书馆,报纸期刊橱窗,宣传栏,居民文化俱乐部什么的(唱歌,书法,写作等等),也可以结合你所在小区具体的情况加入测量指标,测量指标最好在6个以上。3)选择搜集资料时的方法,比如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等等,问卷法是最常用的,但是对于居民小区可能老龄人多的实际情况,不能单纯使用问卷法,还要结合访谈法和观察法,具体可以这么做:1、设计一个简单的问卷,内容包括你的测量指标,比如居民对小区公园使用情况,居民的小区文化站活动情况,小区报刊板报宣传情况,小区图书馆设置情况等等,问卷的具体设计可以参考书上附录二的一个问卷调查的示例。2、设计访谈提纲和观察提纲,这些参考书上第7-8章相应内容,用访谈法,那么访谈对象是谁,访谈问题如何,是个别访谈还是集体访谈,是开面对面的调查会还是综合性访谈;用观察法,那么观察对象是谁,观察内容如何,采取哪种观察类型,对于居民小区文化生活的调查,我们采用实地观察和参与观察,就是深入小区中,亲身体验居民的文化生活,作为局内人进行调查,同时也可以在旁仔细观察该居民小区的文化生活现状。当然我们调查的内容都要跟居民小区的文化生活息息相关,比如观察居民对小区文化设施的使用情况,向居民进行访谈,探寻他们对于小区现在文化生活感受和建议等等。3、在用每种方法的时候要说出使用方法搜集资料的原因,使用过程,大概的结果等等。作业4参考答案第10章第12章一.填空题1、实地源文献源P2302、前分类后分类P2323、SPSSSASP2854、相关分析回归分析P2715、专题调查报告典型调查报告P302二.选择题单选:1、AP2312、AP2353、BP2624、CP2865、BP308多选:1、ABCFP233-2342、ABCDEP2983、ABCDP2984、CDEFP3065、ACDEFP312三、简答题1.简述资料整理书p228答:所谓资料整理主要是指对文字资料和数字资料的整理。它是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调查研究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审查、检验、分类、汇总等初步加工,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并以集中、简明的方式反映调查对象总体情况的过程。它主要包括:文字资料的整理分为审查、分类、汇编三个步骤。资料的审查工作,一部分是实地审查,就是在调查的过程中便搜集资料边进行审核;一部分为系统审查,就是在资料收集完毕后集中进行审核。分类就是指根据资料的性质、内容以及研究要求对其进行归类。汇编主要是指根据调查研究的实际要求,对分类完成之后的资料进行汇总、编辑,使汇编后的资料既能反映调查对象的实际情况,又能说明调查的目的。数据资料的整理分为数字资料的检验、分组、汇总和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几个阶段。检验,主要是对数字资料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进行检验,以确保更加准确的研究结果。分组,根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的差异,把调查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标志划分为不同的组成部分。汇总,就是根据调查研究目的把分组后的数据汇集到有关的表格中,并进行计算和加总,集中、系统地反映调查对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制作统计图表,把汇总以后的数字资料通过统计图和统计表的形式反映出来,二字社会调查得到的纷繁数据提供一种相对直观的表示方法。2.调查报告在语言运用方面应注意哪些问题?书p318,语言运用5个点答:调查报告作为一种应用性文体,在语言表达方面要掌握以下原则:(1)朴实(2)准确(3)简明(4)庄重(5)修辞四、论述题1.调查资料分析综述答:资料分析是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对社会调查所获得资料进行研究、判断和推测,以揭示社会事物或现象的性质、特征与规律的过程。一般认为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理论分析。传统的资料分析主要是定性分析和理论分析,但当前最流行和最受重视的是定量分析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按照性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描述性分析,另一类是推论性分析。统计分析按照涉及变量的多少,又可以分为单变量分析、双变量分析、多变量分析三类。资料分析中常见的相对指标分析、集中量数和离中量数分析、因素分析、动态分析等都属于描述性分析,其中集中量数分析和离中量数分析以及动态分析主要是单变量分析,相对指标分析和因素分析主要是双变量分析、多变量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抽样推断分析、预测分析、综合评价分析等都属于推论性分析,它们一般是双变量分析或多变量分析。20世纪中叶以来,电脑统计分析软件应运而生,成为普通大众也可以熟练运用的、简便易行的资料统计分析工具。定性分析和理论分析是资料分析中统计分析之外的两种主要分析方法。定性分析的基本内容主要是识别属性、要素分析和归类。在资料分析中,其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原来的调查资料的分类以及对所使用的概念、变量之间的关系作进一步的分析、确认;根据整理后的调查资料,从定性角度对原定的研究假设和理论建构证实或证伪,提出新的理论观点。理论分析是资料分析的高级阶段和最终环节,它主要是对调查得到的资料和统计的到的数据,运用各种思维方法进行系统化的理性分析并做出结论的一种思维过程。理论分析依靠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进行。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有因果分析法、辩证分析法、比较法、系统分析法、逻辑证明法等。2、在前面作业的基础上,拟订一份较详细的调查报告提纲,并另外写一个完整的导语。参见书p308,p315答:1.知识点:调查报告的写作步骤和基本要求。2.提示:调查报告的提纲内容通常包括:标题。观点句。是概括全篇的基本观点的语句,作用是使作者牢记报告的中心。内容纲要。是提纲的主体部分,分条分项反映正文的构成状况。它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逻辑框架,使观点和资料在其中能居于最恰当的位置。内容纲要的详略可自定。形式可以参见教材315页,但不能照抄。范例:请学员根据以下调查报告自己拟定提纲,写导语新入园幼儿家庭饮食习惯的调查与分析一、问题的提出36岁正是儿童身体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孩子正常膳食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和独生子女的大量出现,儿童生长在优越的环境下,不少孩子不能正常地饮食,使年轻的父母束手无策,爷爷奶奶无可奈何。孩子拒食、偏食、气食、喂食、游食等现象较为严重,而且新入园幼儿怕上幼儿园,其中吃饭往往是个主要问题,也是家长担心,教师心痛的问题。如何让幼儿形成良好的进餐习惯,正常饮食,促进生长发育,已是广大家长、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本调查旨在通过对新入园幼儿在家饮食习惯的了解,根据所获资料对幼儿饮食习惯差的原因作出分析,为教师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培养幼儿良好饮食习惯,帮助家长科学安排膳食、科学育儿,提供依据和对策。二、调查对象、内容与方法1.调查对象在浦东洋泾地区三所幼儿园中随机抽取了74名新入园幼儿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小班32名、中班42名。2.调查方法与内容采用书面问卷法进行以下十一方面调查:幼儿进餐情况。幼儿吃零食情况。幼儿活动状况。幼儿健康状况。伙食质量。进餐时家长的教育方式。家长对孩子不良进食习惯采取的措施。幼儿进餐前一般情绪状况。家庭进食有否偏食。家庭情况。家庭饮食中经常吃些什么。三、调查结果1.幼儿的饮食习惯表1幼儿饮食习惯状况饮食习惯好20.2%中23%差56.8%表2幼儿饮食习惯差的具体表现哄着吃喂着玩强迫吃速度慢人数32401012百分比43.254.113.616.2玩着吃讲条件吃偏食挑食吃饭饭量小剩饭恶心人数8524104百分比10.86.832.413.55.42.影响幼儿饮食习惯的因素(1)幼儿餐前吃零食情况表3幼儿餐前吃零食情况不吃食食有时吃零食经常吃零食人数194312百分比265816可见幼儿餐前大多数是吃零食的,而且经常吃零食的12名幼儿,家长还有求必应。零食的品种主要有饮料、乳制品、糕点、蜜饯、冷饮、糖(包括巧克力)、水果等。(2)幼儿餐前运动量较小表4幼儿饮食前活动情况喜欢户外体育活动喜欢室内体育活动喜欢室内安静生活人数221438百分比29.718.951.4由上表可见喜欢室内活动共52名,占73,餐前运动量较小。(3)大多数家长没有科学地考虑幼儿的饮食质量。表5家庭饮食质量状况好一般差人数2747百分比36.563.5家庭经常吃荤菜有肉类、鱼类、鸡类、虾类,而经常吃蛋、内脏很少,蔬菜以青菜为主,还有卷心菜、茄子、黄瓜、蕃茄、冬瓜等。幼儿喜欢吃的都是荤菜,有虾、鱼、鸡、肉,不喜欢吃的是各类蔬菜,内脏与豆制品。可见目前家庭没有伙食质量差的,但大部分家长从未重视从营养、荤菜、色、香味上考虑饮食质量。(4)大多数幼儿在饮食前缺乏愉快情绪。表6饮食前幼儿的情绪状况保持愉快情绪一般情绪差人数27425百分比36.556.86.8可见大部分幼儿饮食前没有表现出积极愉快的情绪。(5)不少家长对幼儿饮食习惯的教育方式不当。表7家长对幼儿不良饮食习惯采取措施情况讲道理任其自然强迫或讲条件家庭491510百分比66.220.313.5表8饮食时家长的教育方式好中差家庭17498百分比2366.210.8从表7表8可见,虽然大部分家庭对幼儿不良饮食习惯能讲道理,但教育方式较简单,而且还有不少家庭教育方式、采取措施有问题。表9家长饮食情况好一般偏食人数213023百分比28.340.631.1可见家长的饮食习惯,实质上从某种角度上反映了幼儿饮食习惯。另外,从家庭结构看:二代人家庭有26人,占35.1,三代人家庭有48人,占64.1。3.幼儿体质的状况从幼儿的健康状况看:身体强壮的(指很少生病、精力旺盛、身高体重达到标准)有26名,占总人数的35.1,身体一般的有43名,占58.1,体质较差的(指多病、精力不充沛、身体体重均未达到标准)有5名,占6.8。四、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幼儿入园前家庭饮食习惯不尽人意,总体较差,究其原因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1.家长的教养观念对孩子饮食习惯的影响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普遍存在,反映了家长的教养观念。由于农村现在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长唯恐子女摄入营养不够会影响其生长发育,故饮食前总是给孩子吃各种认为有营养的零食。如糕饼、水果、乳制品、巧克力、火腿肠、冷饮等高蛋白、高营养的食品。岂不知吃过多的零食,影响了幼儿进餐的食欲。而且家长只希望孩子吃得多,吃得好,但并不注意为孩子准备一些色、香、味俱全,荤素搭配的饭菜,伙食质量大部分一般,且偏食现象较严重,经常吃的菜都是肉、鱼、鸡、虾,而吃蛋、内脏、豆制品较少,蔬菜品种也较少,造成进园后发现孩子不喜欢吃内脏、豆制品、蛋、蔬菜,挑食、偏食较严重。2.家长的教养方式对幼儿饮食习惯的影响从调查“结果”中可看到家长并不重视创造良好的进餐环境,只有36.5幼儿能经常保持愉快的进餐情绪。不少家长只知道要孩子吃,虽然大部分家长知道要向幼儿讲道理,但不考虑教育方法,有43.2幼儿要喂,当孩子不肯吃时,要么哄骗硬塞,要么训斥强迫吃,还有讲条件吃,殊不知,人的心理机能是受大脑支配的,进食时孩子心情郁闷,导致肠胃活动和消化腺体的分泌受到抑制,从而引起消化不良和吸收不良,久而久之,导致玩食、厌食。3.幼儿饮食习惯与幼儿活动的关系从调查“结果”中可看到51.4的幼儿喜欢安静,70.3的幼儿喜欢室内活动。家长认为室内活动比较安全,怕孩子在室外玩耍会遭意外,造成孩子活动量小,缺乏体育锻炼,必然影响幼儿的食欲。总之,从调查中看到幼儿的健康状况是不尽人意的,身体健壮的只有26,大部分孩子体质一般,从以上几点分析,可以看出,入园前家长的教养观念、方式是导致幼儿饮食习惯、身体健康与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五、对策幼儿入园后,如何家园同步,科学合理安排幼儿饮食,养成良好饮食习惯,促进幼儿生长发育,健康成长,在此提出如下建议:1.幼儿期正是骨骼、器官、大脑发育的迅速发展时期,适量的身体活动对他们是十分必要的,能促进孩子消化系统功能的加速运转,使幼儿厌食现象消失,增进食欲。俗话说:“玩得好才能吃得好。”孩子吃饱了,消化不了自然就没有食欲。因此家庭、幼儿园必须十分重视幼儿的体育活动,幼儿园要保证一小时户外体育活动时间,家庭应充分利用农村宽敞的户外场地,家长可陪同、组织孩子开展一些体育活动。2.家庭、幼儿园要保证幼儿在最佳的生活和心理状态下进餐。家庭、幼儿园要努力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特别要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的进餐氛围,餐前不能训斥幼儿,不能强迫进食,造成环境压抑。进餐前,家长、教师应以亲切的口吻,热情的态度向幼儿介绍饭菜,让幼儿看一看颜色、闻一闻香味,尝一尝味道,并可播放优美舒缓的音乐。使孩子进餐时感到愉悦,无心理压力,促使幼儿唾液分泌,激发幼儿的食欲。3.家庭也应该安排好幼儿一日生活的严格作息时间,定时进餐、睡眠。只有有规律,才能使幼儿正常饮食,并促进幼儿食欲旺盛。4.合理的营养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物质基础。家庭、幼儿园都应重视饮食质量,想方设法创设条件为幼儿提供合理、全面的营养,动植物类搭配,各餐食品变化吃,每餐保证荤素搭配,更换食物加工时的花色品种,在烹饪加工时力求色、香、味俱全,引起幼儿新奇感,吸引兴趣,刺激其食欲,从而保证营养吸收。5.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促进幼儿生长发育,健康成长的关键。要循循善诱,通过各种方法。如通过编故事、儿歌、歌曲表演等手段,教育幼儿进餐时要细嚼慢咽吃完自己一份饭菜,不挑食。进餐前家长、教师要以身作则,表现出积极情绪,要善于诱导,作出榜样,绝不能在孩子面前议论什么菜好吃,什么菜不好吃,什么菜烧得好,什么菜烧得不好等。要讲明危害,正面引导。幼儿不爱吃的东西,要先适当吃些,逐渐增加。并用形象的语言刺激,引起幼儿食欲。特别是家长的良好习惯,会逐渐影响幼儿,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6.学校应要求家长在幼儿入园前就积极配合幼儿园,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要教会幼儿一些进餐技能,进餐要有规律,少吃和不吃零食。入园后,继续开设讲座,开辟家长园地、黑板报等用科学的方法加以引导,让家长学一点营养和卫生知识。如怎样配制合理营养菜谱,克服挑食、偏食、拒食、游食、气食、喂食等方法,并对有不良习惯的孩子细心观察,找出原因,对症下药,家园联系,共同配合,纠正不良饮食习惯,使孩子健康成长。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作业1、2答案(2009-05-0723:32:07)转载标签:教育分类:电大作业答案作业1参考答案(导论第3章)一、填空题1、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研究P32、自然环境文化P53、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P284、因果关系相关关系P475、完整性互斥性P81二、选择题单选:1、DP162、BP243、AP454、DP725、CP77多选:1、ACEP72、ABCDEP353、AEP244、BCDP77-785、ABCP52-53三、简答题:1.p33准备阶段包括三方面工作:确定课题;设计调查方案;具体准备。(2分)2.p50(作用),p52(方法)探索性研究任务是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课题;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内容和范围;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观点;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探索性研究的一般方法有查阅文献,咨询和实地考察等方法。四、论述及应用题1.答:操作化,也称具体化,或分解化。所谓操作化是指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将抽象的概念和命题逐步分解为可测量的指标与可被实际调查资料检验命题的过程。它是对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定量研究的一种方法此种方法在现代究其原因社会调查研究中被广泛地应用。操作化是现代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必经的一个阶段。操作化的作用之一,在于使概念或命题具体化,使调查研究得以进行;操作化的作用之二,在于使概念或命题量化,对社会现象的分析,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进行,避免了对社会现象的分析的片面性。操作化的作用之三,对社会现象的分析是建立在量的基础上,使定性分析即结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不是一种主观的臆断。概念和命题的操作化步骤:(1)明确概念的确切涵义。(2)进行探索性研究确定概念操作化的框架。(3)对概念或命题进行分解。所谓分解就是将整体分解为部分,将才复杂的事物或命题分解为简单的要素,然后对各个部分或要素进行研究一种方法。(4)确定命题的评价体系,就是指在设计操作化框架中,确定各部分或各因素在整体框架中所占的地位或权重,也就是把命题分解为若干部分或若干因素之后还须确定每一部分或因素在整体中所占的地位。“社会剥夺”概念操作实例:社会剥夺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它不同于经济剥夺政治剥夺,人身剥夺等概念,它的抽象定义是个人在社会地位社会权利,社会交往及社会活动能力等方面受到的不合理的的限制、歧视和压制。它可以分解为几个方面,如社会孤立,社会歧视,社会权力剥夺等,这些方面也是抽象的,但通过对每一方面的界定和操作定义,就可把“社会剥夺”的概念转换为变量形式,对它可以从各个方面选择调查指标来测量。(一)社会剥夺(1)社会孤立指标:界定其主要内容和表现1、朋友的数目2、与其他家庭的来往程度3、活动区域4、社交活动(2)社会歧视指标:界定歧视的各种类型1、性别歧视2、种族歧视3、职业歧视4、政治歧视(3)社会权力剥夺指标:界定社会权利的各个方面1、受教育权利的剥夺2、社会交往权利的剥夺3、公民权利的剥夺4、移民权利的剥夺2.自选一调查研究课题,拟一调查总体方案实例:以下是一份调查研究课题,请学员参考:调查课题:关于灵武市农村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认识的调查方案一、调查背景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的顺利召开,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确立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其目标与要求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温总理在对建议进行说明时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艰巨和长期的任务,各地要制定科学规划,注重因地制宜,加强分类指导,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防止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扎实稳步地推进。此后,国家又下发了2006年“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国家今后的工作重心。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新农村建设问题又成为本次大会议题的重中之重,这一切说明了我国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三农”问题解决作为当前工作的首要课题,“三农”问题解决的进程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然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而艰巨的工程,建成非一日之功,我们要做好灵武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必须形成“关注民生、顺应民意、激扬民智”的共识,坚持“问政于民”,倾听百姓的诉求,开展农村社会调查,弄清楚农村人民的思想现状,了解广大农民的真切愿望和深层需求,因此,根据建议和意见精神以及灵武市农村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调查方案。二、调查目的(1)我们组织这次以“灵武市农村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认识”为主题的社会调查活动,就是希望能从调查活动中了解和整理农村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解、要求、困难和建议,并且尽可能地对调查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深入剖析,找出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与症结,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与思路,为灵武市各级人民政府提供真实可靠的、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2)深化对西部农村基层经济和社会生态的了解,增强历史使命感,培养为百姓服务的胆识和能力;(3)为了践行大学生服务西部的志愿者精神,尽量为西部人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辜负组织的期望。三、调查主题:灵武市农村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认识四、调查方向: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基本标准,建设新农村主要内容应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五个方面,本次调查便主要从以上五个方面开展调查。五、调查区域:见各乡(镇)、村居民分布表(附件1)六、调查对象:灵武各村镇(乡)的居民(要求:农村人口、愿意回答、有回答能力)七、调查人员:由陈显松等组织、协调、实施、分析、总结八、调查工具:调查问卷、笔记本、笔九、调查类型:配额抽样(根据各地农村居民的数量)、结合判断抽样十、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调查法、访问调查法、实地观察法十一、调查原则:可行性、科学性、真实性、实用性、经济性十二、调查计划(具体待定)1、请自治区团委、自治区文明办出具志愿者农村调查介绍信并请加盖印章、同时请市委宣传部和团市委加盖印章;2、联系并取得各地农村相关负责人的支持与协助;3、具体调查根据时间进程进行弹性协调。十三、调查问卷(附件2)十四、问卷之外(根据回答情况再决定是否询问,记于笔记本)1、您最痛恨的是什么事情?最让您感动的又是什么?2、您对维持家庭和谐、发展家庭经济有何打算,面临的主要矛盾和困难是什么?3、能否谈谈您的主要人生经历及成败经验与教训?调查问卷您好,本次调查调查为无记名问卷调查,调查的目的是:反映农村广大群众的心声,了解和整理农村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解、要求和建议,为各级人民政府就如何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请您认真填写,表达观点,谢谢您!您个人基本情况: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小学/初中/中专/高中/大专/本科)(一)政策宣传与群众支持1、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这一举措,您是()A、已知道,非常关心B、听说过,不太清楚C、还不知道2、如果村组召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动员大会,您将()A、积极参加,提出建议B、只参加,不发言C、不参加3、您认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哪?()A、培育新型产业B、农民素质的提高C、优化居住环境4、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您尽义务出一份力时怎么办?()A、乐意参加B、不愿参加C、给一定补贴才参加5、您理想中的农村是什么样子?答:作业2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总体中所有个体,异质性2、直接抽样,随机数表法3、人工文献检索,计算机文献检索4、定性分析,定量分析5、直接发送法,间接发送法二、选择题单选:1,B,多选:1,D,ABCD三、简答题1、抽样和抽样调查是不是一回事?为什么?(P87)(知识点:抽样的作用。)答:抽样指的是从组成某个总体的所有元素、也就是所有最基本的单位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择或抽取一部分元素的过程和方法。抽样调查与抽样不是一回事。抽样调查是社会调查中的一个类型,而抽样是从总体中按照一定方式选取或抽取样本的过程和方法。抽样通常是在社会调查研究准备阶段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抽样是否科学,是否适用,直接关系到抽样调查的成败。抽样只是抽样调查的前提和一部分,只解决抽样调查过程中选取调查对象这一问题,抽样调查的其他所有问题都是靠另外的方法来解决的。抽样只是抽取样本的方法,而不是调查方法或者说收集资料的方法。2、怎样才能搜集到所需的文献?(P114-118)(知识点:文献搜集的方法。)答:首先进行文献检索,主要方法有:人工文献检索:这种方法主要借助两类工具:一是有关机构编制出版的文献检索工具。二是图书情报机构(主要是图书馆)编制的目录。计算机文献检索: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登录专门的网站进行检索;二是利用大型门户网站的搜索引擎进行查找。参考文献查找法:根据作者在文章、专著中所开列的参考文献目录,或在文章、专著中所引用的文献名目,追踪查找有关文献资料的方法。其次进行文献搜集。搜集文献的渠道主要有个人、机构和互联网三种。对于未公开发表的文献属于个人收藏品的,在征得文献主人同意的前提下,采取租、借复印等办法进行搜集;若是机构收藏品,可按一定的程序和规定,采取向有关单位直接索取、文献交换、复印复制、租、借等方式搜集。此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可以通过上级主管部门下达指令采用征集、调拨等方式搜集。对于公开发表的文献,可采用到图书情报机构搜集、互联网上下载或直接购买的方法进行搜集。四、论述及应用题1、什么是简单随机抽样和分类抽样?分别举例说明它们适用于什么样的调查总体?答:简单随机抽样又称为纯随机抽样,是指在特定总体的所有单位中直接抽取N个组成样本。它是一种等概率抽样和元素抽样方法,最直观地体现了抽样的基本原理。它对总体中所有个体完全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即抽样时是不对所有个体进行任何分组排列的,抽取样本的数量是事先设定的,是从总体中逐个进行抽取的,从而使总体中任期目标制何个体都同样有被抽取的平等机会。分类抽样也叫类型抽样或分层抽样,就是先将总体的所有单位令照一种或几种特征分为若干个子总体,每一个子总体即为一类,然后从每一类中按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随机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子样本,称为分类样本,它们的集合即为总体样本。适用性的举例:简单随机抽样例子p92,分层抽样例子p94-952、在上次作业所完成的调查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一份调查问卷。(p133-140)1.知识点:问卷的设计。2.问卷设计的方法和原则:问题的种类:背景性问题:主要是被调查者个人的基本情况,是对问卷进行研究的重要依据。客观性问题:是指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各种事实和行为。主观性问题:是指人们的思想、情感、态度、愿望等一切主管是将状况方面的问题。检验性问题:是特为检验回答问题的真实性、准确性的问题。问卷设计原则:客观性原则:调查者要从研究的目的和需要出发,尽可能多、尽可能全面和尽可能详细地提出问题。目的性原则:是指设计问题必须紧紧围绕调查研究的目的来进行。必需性原则。是指设计问题应该是必需的,并以够用为度。对象性原则:是指设计问题要充分注意被调查者的特点,所设计的问卷要充分考虑被调查者的时间、精力等因素。自愿性原则:设计问题必须考虑被调查者是否自愿真实回答问题。具体性原则:问题的内容要具体,不要提抽象、笼统的问题。单一性原则:是指问题的内容要单一。问题的安排:设计问题可采取下列几种排列方式:按问题的性质或类别排列;按问题的复杂程度排列;按问题的时间顺序排列;实例:关于灵武市农村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认识的调查方案调查问卷您好,本次调查调查为无记名问卷调查,调查的目的是:反映农村广大群众的心声,了解和整理农村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解、要求和建议,为各级人民政府就如何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请您认真填写,表达观点,谢谢您!您个人基本情况: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小学/初中/中专/高中/大专/本科)(一)政策宣传与群众支持1、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这一举措,您是()A、已知道,非常关心B、听说过,不太清楚C、还不知道2、如果村组召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动员大会,您将()A、积极参加,提出建议B、只参加,不发言C、不参加3、您认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哪?()A、培育新型产业B、农民素质的提高C、优化居住环境4、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您尽义务出一份力时怎么办?()A、乐意参加B、不愿参加C、给一定补贴才参加5、您理想中的农村是什么样子?答:(二)经济发展(含市场参与等)6、您对今后农村经济的前景持什么态度?()A、乐观B、悲观C、不清楚7、您认为在今天要致富,最重要的因素什么()A、勤劳和节俭B、机遇C、好的社会关系D、知识和能力8、假如您是村长、您的经济工作重点会是()A、基础设施建设B、招商引资办企业C、组织发展种养大户9、您有没有设想过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或努力方向?()A、以后的事多想也没有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B、想是想过,能不能实现很难说C、认真地想过,正在积极争取实现10、您在生产中遇到难题时怎样解决?()A、请教有经验的人B、找科技人员C、自己找资料学习摸索D、听天由命11、您家的田地现在是()A、自己耕种B、承包给别人耕种C、自己种了一部分,租给别人一部分12、如果以村为单位,村民以土地等入股组建股份制开发公司,您的想法是()A、愿意参加B、需要考虑加C、不愿意参加13、您认为以村为单位组织农业生产资料和家用大件商品集体团购招标()A、可行B、很难说可行与否C、不可行14、您认为政府对农村的资金扶持重点应该放在哪方面()A、扶持企业和种养大户,解决大众就业B、补贴慰问贫困户C、进行基础设施建设15、如果企业能提供来料供妇女在家加工()A、非常乐意承接B、看工价再考虑接不接C、不会承接16、您是否加入当地合作组织()A是B否如果是,您参加合作组织的类型为A政府部门组织;B农民自发组织;C技术协会、行业组织;D台商农民组织、产销班、合作社17、如果种养大户邀您加入种养合作社()A、乐意参加B、看别人参加了才参加C、不会参加18、开展种养加工您最担心的是()A、技术不过关B、市场价格不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