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倾听中传递.doc_第1页
爱在倾听中传递.doc_第2页
爱在倾听中传递.doc_第3页
爱在倾听中传递.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爱 在 倾 听 中 传 递镇江市南门小学 张娟 作为一名教师,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在平时的工作中,还是注意了方式与方法的,遇到学生的问题我大多数时候都可以做到耐心的去听他们解释后再作出裁决,或批评或表扬(当然对事件的处理是站在成人的角度进行的),在看到孩子那看似问题都已解决,矛盾已不在的脸庞时,我还庆幸自己“倾听”了孩子们的心声,自己没有武断的了事,然而究竟什么是“倾听”,一个偶然的机会阅读了郑杰校长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中的“学会倾听不容易”后,在我的脑海里,对“倾听”开始有了更为清晰的概念,发现自己以前原来很多时候只是在听而已,离倾听还真有距离。 文中,郑校长在一开始便提到“我们每天都在听,可是不一定在倾听”,是啊,听,只是一种生理过程,不一定入心,而倾听则是入耳又入心的一种身心两方面的问题。于是我开始有意识的注意在平时倾听孩子上课时的发言,倾听课间孩子与我的交谈,甚至倾听孩子犯了错误后的解释上学期发生了这样一件事,班上一名学生在抄写每日家作时,总是几个字就解决问题,如要求是:认真听读Unit 1 PartA 5遍,到了他的本子上就只剩下“读A5”,第一次发现这个问题时,我只是觉得这个孩子真是懒,问他为什么不抄全要求,他只是笑笑却不说话,我当时也就没有深究,只是要求他以后一定要将作业要求记清楚,但是事情并不象我要求的那样,除了接下来的两次作业是按要求抄写的以外,第三次及以后他依然一如既往的“简化”着我的语言,我忍不住了,“怎么讲了这么多次这个小家伙就是听不进去呢?”我将他叫到了我的面前,刚想发火,看着眼前这个平时其他方面还不错的憨憨的男孩,我又忍住了,“过多的责备又有什么用呢?”我对自己说,“还是问清情况,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再说吧。于是我将他叫到面前,请他坐下,(他愣了愣,但还是坐下了)接下来我微微向他倾斜了身体,轻声问到:能告诉我为什么你抄的作业要求如此简化吗?(开始不说话,过了一会儿才说)“我能看懂,而且抄全了也没有多大用处,还,还有点浪费时间”;“说得好,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不仅仅是抄个作业要求而已?”(不做声)“知道么?通过这件小事其实可以看出你对待任务的态度,什么事都草草了事不认真,表面上看你是节约了时间也完成了作业,实际上你的作业是打了折扣的,比如我的作业是认真听读Unit 1 五遍,你只写成听Unit 1 五,就少了读这一环节,并且还漏掉了要求“认真”二字,回到家可能也是听了几遍就草草了事。我也读了。你是认真读的吗?(小声的)没有。这就是问题所在。凡事都打折扣,那你的学习成果必然也要打折扣,你说是吗?(我顿了顿,接着说)千万不要因为这是小事不在乎,滴水穿石,不是一朝一夕,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就是从点滴小事做起的,希望今后你能“认真”起来好么?”并且在谈话结束的时候,我还很坚定的对他说:“我相信你一定会把小事做好的!”他看着我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但是通过他的表情我知道,我的话他一定听进去了,果然从那以后他的每一次作业要求完成的都不错,因为他认真记录了每一次的作业要求,课余我也经常主动地找他聊一聊有关学习或兴趣爱好之类的话题,及时了解他的学习状况,慢慢地他的学习成绩也从中等上升到中上等的行列中来。倾听的效果不言而喻,然而“倾听不仅是一种交往技术,更是一种美德”。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在父母长辈的百般呵护下成长,自我意识比较强,大都希望以自己为中心,很不善于倾听他人的说话,特别是在课堂上,他们只在意如何举手让老师发现自己,并表达出自己的答案,只要自己的话说完了,至于别人的发言好像与他无关,哪怕别人正在发言。以致在课堂上常会听到重复的答案或者是看到在别人发言时,他在做自己的事儿。年轻的我在遇到此事时,又忍不住要发火,但是效果甚微,后来看到苏霍姆林斯基在要相信孩子中这样说:“奉劝年轻教师和少先队辅导员,不要急于处罚学生,要好好想一想,是什么促使他犯了这种过失的。要是设身处地为孩子们想一想,那么就可相信他们会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正错误。”是啊,在我面前的毕竟是孩子,在告之不可以做某事的同时更因该告之为什么,怎么做。也就是说,我该告诉孩子倾听的重要性,且告诉他们怎样做就是对的了。那么,如何教这帮孩子学会倾听他人呢?笔者认为首先,要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倾听的环境。课堂上,嘈杂的声音使得倾听无法进行 ,此时纪律就成了有利的保证,必须要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听的环境。第二,在听孩子说话时,教师一定要看着孩子轻轻的说。四目相对时实际也是一种交流,它可以使双方更好的理解所谈论的内容,对于孩子,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教师说话的语速、声音还不宜过快、过高。第三,明确任务,指导倾听。课上请学生起来发言时,对于不发言的孩子一要告之他们此时已不可举手,须等到别人说完后方可提出意见,这是起码的礼貌,因为尊重是双方面的;二要明确到底问题是什么,听时要注意别人的发言是否全面、正确,或者说这名同学的发言哪些是你所想,哪些是你所不及。如若不然,在别人说时不听讲,自然不知对与错,对老师的点评也就布置所以然了。最后,奖惩分明,促进倾听。如:在我曾教过的二年级里我最终还是采取了“赏罚分明”这个虽然传统但是非常有效地措施,一方面及时表扬并贴星奖励认真听的孩子(与学期奖励挂钩),另一方面,对那些只顾自己,不管他人的孩子除了予以榜样正面引导,及时纠正错误行为外,必要时我会先收回他所得的星予以惩罚,在“奖励”与“惩罚”双管齐下的作用下,课堂的学习氛围浓了,整体的学习效率也逐步提高了,具体体现在课堂上的发言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听了以后会有自己的看法,同时作业的正确率逐步提高上升。由此看来,学会倾听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