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亚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卷(b卷)说明:本试卷分为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全卷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 选择题 (共60分)一. 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皆为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60分;错选多选均不得分。)1一些国家在地域和经济上存在密切联系。读以下中国、日本、美国物流方向图,图中甲、乙、丙三个国家分别是()a日本、美国、中国 b中国、日本、美国c美国、中国、日本 d中国、美国、日本 2中国南极第四个考察站泰山站于2014年1月建立。读右下我国南极考察站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a中山站常年吹东北风 b昆仑站的位置最北c泰山站无极昼极夜现象 d长城站降雪量最大读下图,回答34题。3下列关于四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河口农业生产的水利工程量小 b图中河口三角洲面积不断缩小来c图中河口三角洲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d图中河流径流量稳定4下列关于所在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近年来国的人口每年净增长量较少 b长绒棉、粮食是国的经济支柱c国东海岸以高科技产业著称 d国劳动力指向型产业呈现向内地转移的趋势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56题。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河所处地区全年降水分配差异大 b甲处河流流量较小c甲处地形为高原 d甲、乙两河所处气候类型完全一致6据专家预测,丙湖几十年后可能从地球上消失,该湖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有()围湖造田植被破坏沿湖地区用水量增大气候趋于干旱a b c d垦殖指数是指一个地区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它是衡量一个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通常以百分数表示。下表为世界及部分地区耕地垦殖指数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变化表。据表回答78题。7.亚洲的垦殖指数较高,原因可能是()a地形以平原为主 b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c季风气候显著,气象灾害较少 d农垦历史悠久,人口数量大 82000年与1950年相比()a欧洲因人口增长较快,人均耕地面积减小b北美洲垦殖指数的增长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c非洲机械化水平高,导致垦殖指数上升d大洋洲因人口负增长,人均耕地面积增大家住上海的王小华利用暑假期间浏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的浏览线路如右图所示。据此回答9-10题: 9、四条浏览线路中,能得到图示地形剖面草图的是:( ) a、甲 b、丙 c、乙 d、丁10、泰山大致位于四条浏览线路中的: ( ) a、丁 b、丙 c、乙 d、甲读下图,回答第11题。11图中临南海的城市有()a b c d中国某地居民就地取材,用竹木扎制屋架,茅草覆顶,建造的传统民居远看像船底,因而被称为船形屋(见下图)。据此回答1213题。12该传统民居最可能位于()a青藏高原 b黄海沿岸 c海南岛山区 d东北平原13该传统民居能够反映当地的环境特点是() a高寒缺氧 b潮湿、多虫鼠 c多火山、地震 d干旱缺水左图是我国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年内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1415题。14.该地区位于我国()a华北地区 b华南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南地区15.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资源缺乏 b粮食作物以春小麦为主c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一熟 d一年中春季最干旱 16左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地理事物是 ()a地震灾害的分布范围 b玉米的分布范围c酸雨的分布范围 d水能资源集中分布区 下图是我国某重要地理分界线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7小题。17关于该界线的南北差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线以南降水量大于800毫米,为我国湿润地区b该线以南是热带季风气候,森林茂密c该线以北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冬季一般结冰d该线以南河流流量丰富,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少,汛期长,冬季不结冰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图3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1820题。图318 与黄河中游比较,该区河流不同的水文特征是()a含沙量大 b结冰期短 c有春汛 d无凌汛19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因素 d海陆分布20在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有()a热量不足 b日照时数短 c土壤贫瘠 d年降水量过多 三亚市第一中学 班级 姓名 考场号 座位号 -密-封-线-三亚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卷(b卷)出题人:袁君 审题人:査冬年第卷 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皆为“四选一” 题;每小题3分,共60分;错选多选均不得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第卷 综合题 (40分)二、综合题(共40分)21下图为我国甲、乙两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1)完成两个区域基本特征比较表:(5分)项目塔里木盆地长江三角洲气候类型植被类型 温带荒漠 矿产资源 等能源丰富矿产资源贫乏农业生产主要经济作物有 水稻种植业为主(2)甲、乙两区域内都有我国的著名河流,河流的丰水期都出现在_季。原因分别是_, _ 。(5分)22读“我国两个工业基地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ab甲 (1)甲为_工业基地,乙为_工业基地。(2分)(2)据甲图,分析甲工业基地形成的主要条件(任答2点,得4分)(3)乙工业基地发展中的限制性因素是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试为其今后发展提出两点措施。(任答2点,得4分)23.读图,回答问题:(10分)(1)读图判断图中m、n两地所在地形名称。(4分)(2)n所在地形区,地表崎岖,试分析其成因。(2分)(3)m、n地区为湿润地区,但m地区东部在7、8月份常出现伏旱旱情,简要分析其干旱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2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西藏年楚河河谷(图6)所产油菜籽籽粒大、品质优,单位面积产量比我国东部平原高一倍。分析年楚河河谷油菜籽单产高、品质优的自然条件。2016届高三第一次月考b卷地理答案一、选择题1d2d 解析:中山站位于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常年吹东南风,a选项错误;昆仑站位置最南,b选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昆仑站在南极圈内,有极昼极夜现象。所以c选项错误;长城站深入海洋当中,又有西风带的影响故降雪最大,d选项正确。3b4d5a6b7. d8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各地区垦殖指数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的变化,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欧洲经济发达,人口增长率较低;大洋洲人口迁入较多,人口并没有负增长;非洲因为其人口增长快,需要开垦更多的耕地,故其垦殖指数上升;从表中可以明显看出,北美洲垦殖指数的增长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故选b选项。9.c 10.a11d 解析根据图中经纬度及相对位置可知,为贵阳市,为长沙市,为福州市,为南宁市,为广州市,为澳门,为香港,为海口市,为昆明市,为成都市。其中澳门、香港、海口临南海。12c13b14. a15. d16_b17b 18c19c20a二、综合题21(10分)(1)(5分)项目塔里木盆地长江三角洲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温带荒漠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矿产资源 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丰富。矿产资源贫乏农业生产主要经济作物有 棉花水稻种植业为主 (2)夏(1分) 甲图中的河流多为内流河,为季节性河流,补给水源主要是夏季高温时融化的高山冰川积雪;(2分) 乙图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风带来的大气降水补给。(2分) 22(10分)(1)辽中南 沪宁杭(2分)(2)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基础好(4分)(3)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开拓国际市场(4分)23. (1)m地为四川盆地,n地为云贵高原。(4分)(2) n地(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计算机及外部设备维修服务项目提案报告
- 2025年塞克硝唑药物项目申请报告
- 考古发掘保护现代承诺函7篇
- 法律文书草拟与合同审核流程模板
- 2025年古董收藏品项目提案报告范文
- 主动担责承诺书模板(6篇)
- 2025年护创敷料耗材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多行业共同认可的员工手册编制规范
- 2025年威海市水产学校公开招聘教师(7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2026学年陕西省汉中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校际联考英语试题(解析版)
- 消防宣传安全常识课件
- 宅基无偿转赠协议书
- GB/T 1040.1-2025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
-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 DB54/T 0316-2024藏香生产技术规程
- 车间8s管理制度培训
- 电力行业职业健康卫生管理制度
- 新22J01 工程做法图集
- 口腔诊所医患沟通与纠纷处理预案
- 奋斗青春勇担历史使命
- 《数据中心铅酸蓄电池应用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