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疗法ppt课件.ppt_第1页
吸入疗法ppt课件.ppt_第2页
吸入疗法ppt课件.ppt_第3页
吸入疗法ppt课件.ppt_第4页
吸入疗法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呼吸内科吸入疗法 1 吸入疗法定义 吸入疗法药物以气溶胶 干粉或雾化溶液形式通过呼吸道吸入作用于呼吸道黏膜和肺泡一种给药方法 2 吸入疗法的优势 作用直接起效迅速所需药物剂量小全身不良反应少 3 吸入疗法的优势 比较三种给药途径的疗效 每种药物应用100个单位 静脉口服吸入可供发挥效用的单位数1005010到达目标组织的单位数219到达其他组织的单位数98491有效药物和作用于其他资质药物的比例2 981 499 1使药物最大限度到达目标组织 直接发挥疗效保证药物最小限度到达其他组织 将药物引起的副作用将至最小 4 吸入疗法的影响因素 气溶胶颗粒 微粒直径是影响沉积和分布的主要因素呼吸因素 慢而深的呼吸 有利于气溶胶微粒在下气道和肺泡沉降气溶胶发生装置 不同的发生装置产生的微粒大小不同 进入气道的流速和形式也不同 直接影响吸入治疗的效果 5 三 吸入给药的方法 定量吸入 MDI 气雾剂 气雾剂 储雾罐干粉吸入 DPI 都保 准纳器 吸乐雾化吸入 超声雾化器 气动雾化器等 6 1 定量吸入器 Metereddoseinhalers MDI 利用操作过程中液化气体在突然减压瞬间急剧氧化而将药物切割成微粒并分散在空气中 由患者吸入呼吸道和肺内的一种方法 具有外形轻巧 高度便携 使用方便等优点 助推剂是氟里昂 代表 万托林气雾剂 爱全乐气雾剂 必可酮气雾剂MDI产生的气溶胶在理想吸入后只有10 的药液能达到肺脏 7 定量吸入器的四步吸入法 一 移开喷口的盖 如图所示拿着气雾剂 并用力摇匀 8 定量吸入器的四步吸入法 二 轻轻地呼气直到不再有空气可以从肺内呼出 然后立即 9 定量吸入器的四步吸入法 三 将喷口放在口内 并合上嘴唇含着喷口 在开始通过口部深深地 缓慢地吸气后 马上按下药罐将药物释出 并继续深吸气 10 定量吸入器的四步吸入法 四 屏息10秒 或在没有不适的感觉下尽量屏息久些 然后才缓慢呼气 若需要多吸一剂 应等待至少一分钟后再重做第二 三四步骤 用后 将盖套回喷口上 11 常见的使用错误 1 没有充分摇匀药物 2 颠倒喷嘴 向上 3 含喷嘴过紧 4 喷药时未吸气 或鼻吸气 5 吸药太快 药物沉积于口腔 引起咽部不适 6 吸后无屏气 让药物在口腔停留 7 多次连续吸入 用药过量 12 MDI的优点和不足 Jackson 1995 使用快捷 携带方便储存方便 不怕潮湿多剂量装置价格便宜 吸入技巧要求高 病人不易掌握易引起病人呛咳口咽部沉积量高 局部及全身副作用大 优点 不足 13 储雾装置的使用 储雾罐 Spacer 取下盖子 摇动吸入器并插入装置中 将口器放入嘴中 按压瓶罐一次 释放出一个剂量的药物 缓慢而深地吸气 屏气约10秒钟 然后通过口器呼气 不压瓶罐再次吸入 从口中拿出装置 间隔约30秒钟 可再次吸下一剂量 14 减少药物在口腔沉积增加药物在小气道沉积允许分次吸气 储雾罐 spacer holdingchamber 15 16 MDI加储雾罐的优点和不足 Jackson 1995 Bisgaard 1997 使用较pMDI方便无严格的协调性要求无严格吸气流速要求减少口咽部沉积量增加吸入肺内药量可用于几乎所有病人 体积较pMDI大 携带不方便塑料储雾罐由于静电作用可使吸入量受到影响 优点 不足 17 2 干粉吸入器 Drypowerinhalers DPI 患者的吸气是干粉吸入器的驱动力 需较高的吸气流量干粉吸入器不需要助推剂药粉微粒大小理想 直径 5um准纳器都保吸乐 18 思力华 SPRIVA 10粒胶囊 HandiHaler 18ug噻托溴铵 吸乐 HandiHaler 19 噻托溴铵吸入方法 1 向上拉打开防尘帽 然后打开吸嘴 2 从疱状包装中取出1粒胶囊 只在用前即刻取出 将其放入中央室中 无论以何种方式放置胶囊均可 3 用力合上吸嘴直至听到一声卡嗒声 保持防尘帽敞开 4 手持药粉吸入器装置使吸嘴向上 将绿色刺孔按钮完全按下1次 然后松开 这样可在胶囊上刺出许多小孔 当吸气时药物便可释放出来 5 完全呼气 先做一次深呼吸 注意 无论何时都应避免呼气到吸嘴中 6 举起药粉吸入器装置放到嘴上 用嘴唇紧紧含住吸嘴 保持头部垂直 缓慢地深吸气 其速率应足以能听到胶囊振动 吸气到肺部全充满时 尽可能长时间地屏住呼吸 同时从嘴中取出药粉吸入器装置 重新开始正常呼吸 重复步骤5和6一次 胶囊中的药物即可完全吸出 吸两次 7 再次打开吸嘴 倒出用过的胶囊并弃之 关闭吸嘴和防尘帽 将药粉吸入器装置保存起来 清洁药粉吸入器吸入装置 每月清洁1次 打开防尘帽和吸嘴 然后向上推起刺孔按钮打开基托 用温水全面淋洗吸入器以除去粉末 将药粉吸入器装置置纸巾上吸去水分 之后保持防尘帽 吸嘴和基托敞开 置空气中晾干 需24小时 20 吸乐的特点及利益 迄今为止唯一能被低至20L 分钟的气流速率所触发的吸入装置 是为思力华给药而设计的吸入装置 由使用者吸气驱动的单剂量干粉吸入器可循环使用 使用寿命大于1年 气流受限程度不同的COPD患者 FEV1低至16 均能通过HandiHaler将药物微粒吸入气道有效消除定量吸入器相关的协调性问题经济 21 都保 Tuberhaler 一种贮存剂量型DPI吸气部分结构复杂 装置的内在阻力略高 理想吸气流速60L min时 吸入肺部药量可达20 以上 吸气流速在35L min时 吸入药量只有14 8 适用于6岁及以上的儿童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7 22 309 311 22 都保使用需要七步骤 23 使用都保的常见错误 旋转底座时不垂直 定量不准确对着装置呼气 使储药池中药物受潮误以为两次剂量旋转两次底座即可不能用于 6岁的孩子 吸气流速不够 24 都保 的优点和不足 吸气启动 病人协调性要求低肺沉积率较高使用较pMDI方便 吸气流速依赖性 不适合 6岁儿童及严重哮喘发作病人吸后无感觉无准确计数装置 优点 不足 25 准纳器 Diskus Accuhaler 装置的内在阻力较低 吸入吸气流速30L min时 肺部药物沉积量可达12 17 适用年龄范围广 可用于4岁及以上儿童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7 22 309 311 26 1 打开用一手握住外壳 另一手的大拇指放在拇指柄上 向外推动拇指直至完全打开 2 推开握住准纳器 的吸嘴对着自己 向外推滑动杆 直至发出咔哒声 表明准纳器 已做好吸药的准备 3 吸入深呼气 将吸嘴放入口中 从准纳器 深深地平稳地吸入药物 切勿从鼻吸入 然后将准纳器 口中拿出 继续屏气约10秒钟 关闭准纳器 准纳器 使用只需三步骤 27 滑动杆 剂量指示器转轮 药囊 卷曲的密封带 空带 主轮轴 药物输出口 吸嘴 主轮 准纳器 Diskus Accuhaler 构造 28 准纳器 的优点与不足 低吸气阻力 吸气力量小的老人 孩子都可使用每个剂量都预先设置好 不会导致使用前定量时产生错误每一剂量铝箔塑封包装 防潮性能好有准确计数装置有甜味 吸气流速仍有依赖性 不适合 4岁儿童及严重哮喘发作最大肺沉积率低于都保 优点 不足 29 准纳器使用注意事项 拨动滑动杆打开药物以后 保持准纳器基本水平 否则部分药物可能由于重力的作用丢失打开药物后不能摇动吸入器不可对着吸嘴呼气 30 DPI的优点和不足 轻巧 方便 快捷吸气启动 不需吸气配合 病人协调性要求低口咽部沉积少 局部副作用少 一般较MDI贵某些装置易受潮湿环境的影响吸气流速依赖性 需较高的吸气流速30L Min多种装置性能差别大 优点 不足 31 雾化吸入 雾化吸入是指通过射流或震荡的方法将药物液体或混悬液变成雾状的吸入方法超声雾化吸入射流雾化吸入 空气驱动和氧气驱动 32 超声波雾化器是应用超声波声能 药液变成细微的气雾 由呼吸道吸入 达到治疗目的 雾滴直径在3 7 10 5 m 多沉积在鼻咽腔 且可能使药物结构发生破坏 在工作中产热而易使药液蒸发 造成药液浓缩 影响临床疗效 近年来在下气道的吸入治疗中应用逐渐减少 33 喷射式雾化器是利用压缩空气 高速氧气气流 使药液形成雾状 再由呼吸道吸入 达到治疗的目的 雾粒直径在2 5 m之间 设置压缩空气或氧气的驱动流速4 8L min 34 雾化吸入优缺点 优点对吸气流速无依赖性不需要病人配合可直接观察呼吸过程中气雾进出 疗效确切适用任何年龄病人 尤其是严重哮喘发作和有呼吸困难或使用pMDI有困难的患者缺点需要压缩气体或电源驱动压缩泵肺内沉积量相对较低 10 或以下 需要用药剂量较大目前常用的持续雾化方法 在呼气相的药物完全排出到空气中 导致药物的浪费 35 雾化吸入的药物 2受体激动剂 博利康尼溶液 万托林雾化溶液 抗胆碱药物 爱全乐 糖皮质激素 普米克令舒 复合制剂 可必特 36 影响雾化吸入效果的因素 37 雾化器内液量 雾化器内药液量多少直接影响雾化吸入时间及疗效药液量以6ml为宜 时间约15min 药液超过8ml雾化器内液压升高 气雾量减小 吸入时间长药液小于4ml 吸入时间往往不到10min 使雾液吸入少在氧气雾化吸入过程中 避免雾化器晃动导致药液起泡沫 使气雾量减少 38 氧气流量和调节 氧气流量以 min为宜氧气流量过低雾量太小 使雾液吸入少氧气流量过高 易导致氧气导管与雾化器连接口爆脱 或氧气导管与流量表专用接头爆脱 39 保持雾化器通畅 雾化器使用一段时间后 药物颗粒及浸泡消毒过程中的沉淀物可堵塞喷气小孔小孔堵塞时可导致气雾量减少 甚至无气雾如发现小孔气雾减少或消失 可用5 5号针头疏通喷气小孔 40 体位 常采用半卧或半坐卧位此体位可使膈肌下移 提高呼吸深度 利于雾滴在终末支气管沉降 并可利用重力作用使雾滴深入到细支气管不宜采取仰卧位此体位不仅雾化吸入效果差 还因雾化器与口成直线 使药液容易流处 41 使用注意事项及临床常见问题 开始雾化时 需要注意雾量大小 如果没有明显气雾输出 常见原因是驱动气源通路漏气 输出压力不足和雾化杯内喷射小孔阻塞等问题有低氧血症患者 尽可能使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或者雾化过程中同时吸氧 二氧化碳潴留的病人吸入时间不宜超过 min观察气雾是否随病人呼吸进出T管 如果气雾持续向外喷出 提示病人没有吸入气雾 最常见原因是病人口含接口器而经过鼻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