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写模版)白血病患儿 PICC应用的对照研究和护理.doc_第1页
(填写模版)白血病患儿 PICC应用的对照研究和护理.doc_第2页
(填写模版)白血病患儿 PICC应用的对照研究和护理.doc_第3页
(填写模版)白血病患儿 PICC应用的对照研究和护理.doc_第4页
(填写模版)白血病患儿 PICC应用的对照研究和护理.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篇文章仅供对照提问表参考使用,文章中存在格式及内容错误,请考生注意白血病患儿PICC应用的对照研究和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白血病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例白血病患儿随机分为PICC组和对照组各20例,比较两组静脉留置时间、静脉穿刺次数及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PICC组患儿静脉留置时间高于对照组,而静脉穿刺次数、静脉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PICC能有效提高静脉留置时间,减少患儿静脉穿刺次数和静脉炎的发生率,为白血病患儿提供了安全、可靠的静脉通路,并减轻了护理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关键词】PICC置管术;白血病患儿;护理。白血病患儿年龄小,血管细,再加上反复的化疗对血管的损伤,造成静脉穿刺困难很大,患儿痛苦不堪。因此,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是保证化疗顺利完成的前提之一。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其导管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可用于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及化疗用药等1,为患者开辟了一条方便、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我科对20例白血病患儿采用PICC置管进行化疗,并与同期运用周围静脉留置输液的20例白血病患儿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08年6月2010年6月我院儿科收治的白血病患儿4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PICC置管(PICC组)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7.26+2.23)岁。体重(30.26+10.43)kg。所有病例根据临床表现、血象检查、骨髓涂片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3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7例;外周浅静脉留置(对照组)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6.75+4.31)岁。体重(33.26+8.68)kg。所有病例根据临床表现、血象检查、骨髓涂片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4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6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重、白血病分类等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材料PICC组患儿均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PICC导管,导管型号为3F,全部导管均为单腔导管。对照组选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24G安全型静脉留置针。1-2-2术前准备术前向患儿家属告知置管的必要性、实施过程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穿刺需要准备用物,包括PICC管配套盒、肝素生理盐水等。1-2-3PICC置管方法1-2-3-1穿刺部位的选择重要静脉尽量管径最粗,静脉瓣较小,在置管体位下是导管顶端到位最直、最短的途径;血管选择左右侧均可,但由于右侧较左侧行程短,因此首选右侧重要静脉。1-2-3-2具体操作方法患儿取平卧位,穿刺侧手臂外展90。,测量导管插入的长度(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到右胸锁关节在向下至第三肋间隙),进行穿刺点的消毒,预冲导管。扎止血带,进行静脉穿刺,见回血后撤出针芯,送入导引鞘,置入PICC管,置入导管1015cm之后,移去导引鞘,再用力均匀缓慢地将导管全部置入静脉,并在导管尖端到达肩部时嘱患儿下颌贴近肩部;移去引导钢丝,修剪导管长度,回抽回血后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并用肝素生理盐水正压封管,用碘伏清洁穿刺局部皮肤,S#形妥善固定导管,用3M透明敷贴固定,覆盖无菌敷料,最后进行X线检查,确定导管尖端位置并做好记录。对照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选择四肢、头皮等浅表静脉,用3M透明敷贴固定。1-3护理1-3-1更换敷料及肝素帽患儿置管24h内采用无菌纱布覆盖、包扎、固定,并随时评估穿刺点是否有出血、敷料是否潮湿。必要时用冰袋冰敷穿刺点,抬高患肢并制动24h。1-3-2封管患儿输液完毕后,用10ml肝素生理盐水脉冲冲管后正压封管,冲管时转动导管接头处,避免药液沉积,化疗间歇期未输液的患儿,每周用10ml肝素生理盐水脉冲冲洗后正压封管1次即可。1-3-3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1-3-3-1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静脉炎是静脉留置针最常见且较严重的并发症,通常发生于置管72h内,主要表现为导管方向的静脉发红、疼痛、皮肤温度升高等症状。为防止静脉炎的出现,提倡早期置管,避免化疗后所致静脉损伤后才置管。置管过程中送管动作轻柔,防止损伤血管内膜。如出现静脉炎时,需抬高患肢,避免过度活动,局部可用50%硫酸镁湿热敷。1-3-3-2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及护理PICC术后继发感染和败血症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其表现主要为导管入口处红肿、硬结、疼痛、有脓性分泌物,面积在2cm2内。出现局部感染症状,或有不明原因的发热和血象升高,应怀疑导管相关感染,立即做局部和导管内液细菌培养,必要时予以拔除导管,给予抗感染治疗。1-3-3-3导管堵塞的预防及护理PICC导管堵塞的主要原因是输液中断,未正压封管,输注脂肪乳剂,药物的配伍禁忌等。表现为液体无法输入,推注药物困难,抽不到回血。因血液回流引起的堵塞可用肝素钠或尿激酶进行再通,导管堵塞常常表现为输液速度减慢或停止,无法抽到回血、无法冲管。导管堵塞重在预防2,正确的封管方法是预防导管堵塞的关键。使用高粘度大分子药物及时冲管,不使用3F导管抽血;在输液过程中及时更换液体,防止液体滴完后所致的血液反流堵塞导管。1-3-3-4穿刺点渗血的预防及护理充分评估患儿,了解患儿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选择适当置管时间。置管后局部按压30min,局部加压包扎24h。局部渗血后应及时更换敷贴,避免血液培养基的作用致细菌滋生导致感染。1-3-4置管后PICC维护宣教保持穿刺部位局部清洁干燥,勿擅自撕下贴膜,密切观察穿刺点周围皮肤情况,携带PICC管的患儿可沐浴,沐浴前用保鲜膜将患肢缠绕23圈,上下边缘用胶布贴紧。1-3-5拔管拔管时,患儿取平卧位,在靠近穿刺点处捏住导管,缓慢抽出导管,不可用暴力,如感觉有阻力,停止撤管,热敷2030min再继续将导管缓缓拔出。穿刺口给予0.5%的碘伏消毒3次,用无菌敷贴覆盖24h。1-4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儿静脉留置时间、静脉穿刺数及静脉炎的发生率。1-5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采用 SPSS13.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如下表(表1,表2)表1 两组患儿静脉留置时间和静脉穿刺数的比较组别 例数 静脉留置时间 ( d) 静脉穿刺数 ( 次 )PICC 组 20 20.15 +9.70 6. 45+2.52 对对照组 20 6.75 +2.02 12.85 + 3.90t值 6.50 6.17P值 0.01 0.01表2 两组患儿静脉炎发生率的比较组别 例数 静脉炎 无静脉炎PICC组 20 2 18对照组 20 7 13X2值 3.91P值 0.013讨论白血病患儿经常需要长期静脉输注化疗药物。由于白血病患儿化疗使用的药物多具有高刺激性,其化疗期间大多需要静脉营养和抗菌药物的应用,由于其外周静脉纤细,故穿刺较困难且易外渗,外周静脉穿刺置管,虽操作简单,但保留时间短,反复穿刺静脉易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及药物外渗,局部组织坏死,加重患儿的痛苦。有资料表明3,外周静脉血流量1ml/min,腋静脉血流量为300ml/min,中心静脉达2500ml/min,而PICC是由外周静脉插管,直接将导管尖端置于上腔静脉中,药物注入后迅速被稀释,从而解除了药物对周围血管的损害,穿刺并发症较少,可由护士独立操作完成4。PICC穿刺成功率高,保留时间长,易于固定,又不影响患儿活动和护理操作,避免了反复静脉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从而保证了其稳定的中性环境温度,化疗间歇期无需拔管,可带管回家,从事日常活动,减少了因反复静脉穿刺给患儿带来的恐惧和痛苦,提高了患儿的生存质量。PICC在白血病患儿中的临床应用,减少了反复穿刺的痛苦、化疗药物外渗的后顾之忧及高渗药物对外周血管的损害,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虽然PICC在临床应用中有较高的优越性,但由于置管过程和管理难度大,要求高,很多医护人员对PICC的认识不全面甚至存在错误认识,使得其在应用过程中出现并发症发生率高等问题。在国内,PICC仅在某些大医院推广使用,基层医院掌握置管操作的护士较少。因此,随着医护人员对PICC的认识逐渐深入,其临床应用会更得心应手,PICC将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参考文献1沈建英,呼宾.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临床应用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