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杨芳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杨芳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杨芳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杨芳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杨芳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杨芳中学2016届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马路上尘土飞扬,表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c手相互摩擦发热,是靠热传递来改变内能的d一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考点】分子的运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比热容的概念 【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要解决此题,需掌握:(1)分子的体积很小,其运动只能通过扩散现象表现出来;(2)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3)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4)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体的多少、温度等无关【解答】解:a、马路上尘土飞扬,是固体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b、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故b正确;c、手相互摩擦克服摩擦做功,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故c错误;d、一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热容不变,故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对分子热运动的理解、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及比热容的特点,属于基础性知识,难度不大2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b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一定降低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d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一定升高【考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专题】定性思想【分析】(1)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大小跟质量、温度、状态有关(2)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可能表现在物体的温度变化,也可能是状态的变化(3)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解答】解:a、物体温度升高,也可能是因为对物体做功,不符合题意b、物体放热时温度可能不变,比如: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但温度不变,不符合题意c、同一物体分子个数是一定的,当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则分子的动能就越大,从而物体的内能增加,符合题意d、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在熔化过程,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要正确理解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解决问题的诀窍是:物体吸热或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但物体的内能增大,不一定是由物体吸热或温度升高引起的3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震天的轰鸣中腾空而起,飞向太空,完成任务后于次日凌晨准确降落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地区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一段时间后,由于受空气阻力做匀速运动,返回舱匀速下降过程中( )a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内能增加b机械能减少,动能不变,内能增加c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内能不变d机械能不变,动能不变,内能增加【考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的转化 【专题】机械能及其转化【分析】(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大,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小;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物体内能减小【解答】解:(1)返回舱匀速下降过程中,返回舱的质量不变,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变小;返回舱匀速下降过程中,返回舱的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因此机械能减小(2)返回舱匀速下降过程中,克服摩擦做功,物体的内能变大故选b【点评】掌握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以及内能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能判断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的变化4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甲物体温度降低20,乙物体温度升高15时,乙物体吸收热量是甲物体放出热量的2倍,甲乙两物体比热比是( )a3:8b8:3c4:3d3:2【考点】热量的计算 【专题】推理法【分析】知道两物体的质量相同,求出甲乙两物体升高的温度关系,根据热量公式、乙物体吸收热量和甲物体放出热量的关系,求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关系【解答】解:由题知,m甲=m乙,t甲=20,t乙=15,q放=c甲m甲t甲,q吸=c乙m乙t乙,=,=故选a【点评】本题采用公式法求比值,学生要灵活的运用公式进行计算,防止因颠倒而出错5如图所示,三个用细线悬挂的轻质小球,它们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如图所示,请判断这三个小球的带电情况( )a甲、乙、丙都带电b甲、乙不一定带电,丙一定带电c甲、乙一定带电,丙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d甲带电不等量,乙、丙一定带电【考点】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专题】应用题;电流和电路【分析】利用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分析即可,但应注意的是:若两小球相斥,则表明其一定都带电,且带的是同种电荷;若两小球相吸,则有两种可能,即可能都带电,且是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解答】解:由于甲、乙两小球相斥,因为只有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即说明甲、乙一定都带电,且带的是同种电荷,由于乙、丙两小球相吸,因为吸引情况有两种可能,即可能都带电,且是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故由于乙一定带电,则丙球有两种可能,即丙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注意题干中没有声明轻质小球是带电体,且很容易漏掉了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的这种情况6如图所示,灯l1与l2串联,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l1比l2亮,则通过两灯的电流i1与i2的大小关系是( )ai1i2bi1i2ci1=i2d无法确定【考点】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专题】应用题;电流和电路【分析】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进行解答,即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解答】解: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将灯l1、l2串联在电源两端时,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即i1=i2;而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与通过灯泡电流的大小无直接关系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抓住关键点“串联”是关键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a和电压表v1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a变小、变小b变大、变大c变小、变大d变大、变小【考点】电路的动态分析 【专题】电路变化分析综合题【分析】由电路图可知,开关闭合后,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v2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1测r1两端的电压;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r1两端的电压变化【解答】解:闭合开关s后,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v2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1测r1两端的电压,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由u=ir可知,r1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v1的示数变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涉及到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滑动变阻器的使用,会分析电路的串并联和电表所测电路元件是关键8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灯l1与灯l2是串联,且灯l1被短路b电压表不可能测出灯l1两端的电压c电流表a1测的是灯l1的电流d电流表a2测的是灯l2的电流【考点】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电流表的使用 【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电流表的电阻很小、在电路中相当于短路,所以正确使用时与被测电路元件串联;电压表的电阻很大、在电路中相当于断路,所以正确使用时与被测电路元件并联;根据电流流向法判断电路的电流路径,只有一条路径的为串联,否则为并联【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经开关s1和电流表a1后分支,一支经灯泡l1回到电源的负极,一支经电流表a2、灯泡l2回到电源的负极,即电路有两条电流路径即为并联,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l2支路的电流,电压表并联在两灯泡两端和电源的两端,则电压表测两灯泡两端的电压,也测电源的电压,综上可知abc不正确,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串并联电路的辨别以及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正确使用,知道电表的电阻特点和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是关键9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流表a1与a2指针指示的位置都如图乙所示,则灯l1电流是( )a1.4ab0.28ac0.24ad1.12a【考点】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路,电流表a2测流过灯l2的电流,由并联电路特点及电流表指针位置确定电流表的量程分度值,读出电流表示数,然后由并联电路特点求出通过灯l1的电流【解答】解:由图可知:灯l1与l2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l2电流,即电流表a1的示数应大于电流表a2的示数,由于两电流表指针位置相同,则它们的量程不同,电流表a1的量程是03a,分度值是0.1a,电流表示数ia1=1.4a;电流表a2量程为00.6a,分度值是0.02a,电流表示数ia2=0.28a;ia1=i1+i2,i2=ia2=0.28a,通过灯l1的电流:i1=ia1i2=1.4a0.28a=1.12a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电流表的读数方法、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做这类题时,要先分析电路图,然后利用电路的规律分析计算10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在导体乙的两端加上1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乙的电流为0.1ab将甲、乙两导体并联后接到电压为3v的电源上时,干路中的电流为0.9ac通过导体甲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d导体甲的电阻大于导体乙的电阻【考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专题】压轴题;信息给予题;图析法【分析】从ui图象可以得出的信息:在一定电压下通过导体的电流;求电阻值;通过比较相同电压下的电流大小,比较电阻大小关系;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当u=1v时,i=0.1a,故a正确;(2)当甲、乙两导体并联后接到电压为3v的电源上,由图知i甲=0.6a,i乙=0.3a,i=0.9a,故b正确;(3)由图象可知,通过导体的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并且成倍数的增大,即成正比,故c正确;(4)加同样电压时(3v),i甲=0.6a,i乙=0.3a,i甲i乙,所以r甲r乙,故d错误;故选d【点评】从ui图象可以得出的信息:一是知道一定电压下的通过导体电流求导体电阻,二是比较两个电阻的大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11在一段导体两端加上0.2v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04a,若使它两端的电压升高到3v,则通过它的电流为0.6a,这段导体的电阻为5【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 【专题】计算题【分析】题目中已知电压和电流故由欧姆定律可求得电阻,则可求得两端电压为3v时的电流【解答】解:由欧姆定律可得:r=;两端电压为3v时的电流i1=;故答案为:0.6,5【点评】本题考查欧姆定律的简单应用,题目较为简单12质量为500克温度为20的铜,投入质量为1500克20的水中,这时不会(填“会”或“不会”)发生热传递,因为铜和水的温度一样【考点】热传递 【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热量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的过程称为热传递,【解答】解:热传递的条件是两物体存在温度差,铜和水的质量虽然不一样,但是温度是相同的,所以不会出现热传递;故答案为:不会,铜和水的温度一样【点评】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有温度差,而且内能总是由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13柴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做功,压缩冲程中,气缸内的空气的内能增加(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考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汽油机的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完成四个冲程为一个工作循环;其中只有两个冲程伴随有能量的转化压缩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被压缩,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活塞运动的机械能转化为混合气体的内能;做功冲程中,火花塞冒出电火花,将混合气体点燃,混合气体剧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运动,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运动的机械能【解答】解: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分为四个冲程,其中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对外做功;压缩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被压缩,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故答案为:做功;增加【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汽油机四个冲程及其能量转化的认识和理解,内燃机中涉及到的能量转化是经常考查的知识点,需要引起注意14从显像管尾部的阴极发射出来的电子,高速撞击到荧光屏上,使荧光屏发光,则该电子束的电流方向是从荧光屏流向阴极【考点】电流的方向 【专题】应用题【分析】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是电流的方向,负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解答】解: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故在显像管中电流的方向是从屏幕指向灯丝的故答案为:荧光屏、阴极【点评】本题考查了电流的方向的规定和电视机显像管中的电流的方向15汽车上的散热器主要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来为发动机散热的,用水作为冷却剂,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若某车匀速行驶2h消耗的汽油为5kg,汽车发动机的输出的功率为12kw,则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为37.6%(q汽油=4.6107j/kg,保留一位小数)【考点】热机的效率;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 【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1)改变内能的方法:一是做功,二是热传递;水的比热容大,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2)根据公式q=qm可求出5kg汽油释放的能量;已知汽车的功率和行驶时间,根据公式w=pt可求发动机做的功;发动机做的功与汽油释放能量的比值就是发动机的效率【解答】解:(1)汽车上的散热器散热时,在发动机和水之间发生了热传递,改变了发动机的内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的;水的比热容最大,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温度吸收热量多,所以汽车散热器常用水作为冷却剂(2)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q=mq=5kg4.6107j/kg=2.3108j;发电机的功率p=12kw=1.2104w;汽车行驶的时间t=2h=7.2103s;汽车发动机所做的功w=pt=1.2104w7.2103s=8.64107j,=100%=37.6%故答案为:(1)热传递;比热容;(2)37.6%【点评】(1)本题考查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在生活中的应用、改变内能的方法的了解和掌握,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2)此题考查了功、热值、热机效率变形公式的应用等知识点,包括力学和热学知识,综合性较强,但难度都不大,属于中档题16八月是桂花盛开的时节,我们走在长安大道能闻到阵阵芳香,这是扩散现象,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考点】扩散现象 【专题】应用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两种物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是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解答】解:很远就能闻到桂花的芳香,是芳香物质的分子扩散到空气中,扩散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是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故答案为:扩散;剧烈【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掌握分子动理论即可正确解题17如图所示电路中:(1)若使l1、l2并联,则应闭合s1、s3,断开s2;(2)小明在用电流表测l1电流时,使用“”“0.6”接线柱,读数时把量程看错了得到的结果为1.2a,则流过l1的电流应该是0.24a【考点】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 【专题】图像综合题【分析】(1)把几个用电器首首相接,尾尾相接,再连入电路,就是并联(2)对于电流表的读数,要看清所选的量程和分度值;若电流表量程为00.6a,对应的分度值为0.02a;若电流表量程为03a,对应的分度值为0.1a;同一刻度处,大量程数值是小量程数值的5倍【解答】解:(1)要使l1、l2并联,应将两灯首尾相连,即闭合s1、s3,断开s2(2)用“”和“0.6”两个接线柱,而按照03a量程读数为1.2a;此刻度对应于00.6a的数值为1.2a=0.24a故答案为:s1、s3;s2;0.24a【点评】(1)解决此类电路问题的关键是根据串联合并联电路的特点,结合题意选择合适的开关组成符合题意的电路图(2)看清量程和分度值是读数的关键;另外还要明确电压表不同量程间的数值关系18计算机的发明和使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高效和便捷,计算机集成电路里的二极管是利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热,如果能使用超导体材料制成的电子元件,就可以不必考虑散热问题【考点】半导体的作用 【专题】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分析】二极管由半导体材料制成,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的特性;可以根据超导材料的电阻为零这一特点来分析第二个问题【解答】解:生活中,我们常用的各种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在社会各领域应用广泛;超导材料的特点就是在温度很低时电阻为零当电阻为零时用超导材料传输电能可以减少热损耗,用作输电导线或制作电子元件制造电子元件时,由于没有电阻,不必考虑散热问题故答案为:半导体;超导体【点评】知道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并知道超导现象以及它的应用,这是本题考查的重点,属物理常识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19现给你电源一个,开关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灯泡一个,导线若干请在下面方框中设计一个调节台灯的电路图,要求能调节台灯亮度,并能使台灯由亮到完全熄灭【考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专题】作图题;设计与制作题;电流和电路【分析】题干要求能调节台灯亮度且可以实现台灯由亮到完全熄灭,应采用分流式设计电路图,据此进行解答【解答】解:能使台灯由亮到完全熄灭时,电路应采用分流式设计电路,如下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图的设计,关键是知道分压时设计电路时不能使灯泡完全熄灭,而分流式可以20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要使r1、r2并联,请在a、b圆圈内填出电压表“v”或电流表“a”,并标出两表的“+”、“”接线柱【考点】电压表的使用;电流表的使用 【专题】应用题;电流和电路;电压和电阻【分析】根据电压表和电流表在电路中的作用以及并联电路的特点进行分析,即电压表在电路中相当于开路,电流表在电路中相当于导线【解答】解:开关s闭合后,要使电阻r1、r2并联,因此电流必须从正极出发,分别流入电阻r1和r2中,故b为相当于开路的电压表;又因为电流通过a、通过电阻r1流回负极,因此a为相当于导线的电流表据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标出对应的正负接线柱即可;【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正确连接方法以及各自在电路中的作用四、实验与探究题(5分+6分+9分=20分)21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前后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表物质初始温度/加热时间/min最后温度/水20645食用油20668(1)实验中,需要取质量(选填“质量”或“体积”)相同的水和食用油装入两个相同的烧杯进行加热;(2)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分别给水和食用油加热6min后,发现水升高的温度比食用油升高的温度少(选填“多”或“少”);(3)在此实验中,若要使水和食用油升高的温度相同,则要继续给水(选填“水”或“食用油”)加热一段时间,待两者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水吸收的热量大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4)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水的吸热能力比食用油强(选填“强”或“弱”)【考点】探究比热容的实验 【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应采用控制变量法,应用控制变量法分析表中实验数据,然后得出结论【解答】解:(1)探究水与食用油吸热能力大小关系,需要可知水与食用油的质量相等(2)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与食用油的初温相等,食用油的末温大于水的末温,由此可知,水升高的温度比食用油升高的温度少(3)在此实验中,若要使水和食用油升高的温度相同,则要继续给水加热一段时间,待两者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水吸收的热量大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4)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水的吸热能力比食用油强故答案为:(1)质量;(2)少;(3)水;大于;(4)强【点评】此题考查了我们对于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考查了对比热容这一物理量的理解,我们要能够根据相关的实验数据得出我们需要的知识,并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于生活22某实验小组探究金属丝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他们取一段粗细均匀的金属丝拉直连接在a、b接线柱上,在金属丝上安装一个可滑动的金属夹p实验室还提供了下列器材:电压表、电流表、电池组(电压3v)、滑动变阻器、刻度尺、开关和导线若干(1)为了测量ap段的电阻r,他们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甲)中还没有连接的一根导线接上,使电路完整;(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变阻器的最右(选填“左”或“右”)端;滑动变阻器标有字样,其物理涵义是20表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是20;2a表示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3)某次实验中,测得电压表的读数为2.1v,电流表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的读数为i=0.42a(4)实验中移动金属夹p,分别测得ap段的长度l和对应的电阻值r,数据如表:l/cm304050607080r/2.12.83.54.24.95.6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金属丝电阻的大小与长度成正比(选填“正比”或“反比”);(5)根据探究结果,如果有一根材料和粗细相同的金属丝长度为1m,则它的电阻为7【考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掌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式,注意电流表、电压表量程的选择及正负接线柱的接法,滑动变阻器要接一上一下;(2)为防止电流过大,在闭合开关前,需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大阻值处;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有的电流值表示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标有的电阻是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值;(3)在进行电流表的读数时,需先确定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然后读数;(4)分析电阻和长度的变化关系,得出结论;(5)根据电阻阻值与电阻丝长度的关系求出电阻丝的电阻【解答】解:(1)因为电池电压为3v,所以电压表的量程选择03v的量程,将电压表3v的接线柱与滑片p相连;将电流表与电阻串联,将电流表的负接线柱与接线柱b连接,如图所示:(2)由于滑动变阻器接的下面左边的接线柱,所以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变阻器的最右端;一个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有“20 2a”的字样,20表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是20;2a表示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3)由图乙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所以示数为0.42a;(4)由表格中数据知,电阻长度增大为原来的几倍,电阻值便增大为原来的几倍或电阻值与长度的比值是一个常数,所以其它条件不变,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成正比;(5)由实验数据可知,电阻丝电阻与长度成正比,则:=,解得:r=7故答案为:(1)电路图如图所示;(2)右;20表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是20;2a表示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3)0.42;(4)正比;(5)7【点评】此题是探究金属丝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考查了有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的连接及读数,同时考查了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23小敏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值为6v,改变电阻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保持r两端的电压不变,记下对应的4次电流和电阻值,描绘在如图(乙)中(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置于断开(选填“断开”或“闭合”)状态;(2)在图(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压表正确连入电路;(3)实验过程中,把定值电阻r由5换为10后,应向右(选填“左”或“右”)端移动滑片,同时眼睛应注视b(选填序号);a变阻器滑片 b电压表示数 c电流表示数(4)图(乙)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电压(选填“电流”、“电压”或“电阻”),这个物理量的值为2v;(5)分析图(乙)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6)实验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电路发生的故障可能是定值电阻短路(7)实验中,他所选择的变阻器是c(选填序号)a10 0.5a b20 1a c50 2a【考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处于断开状态;(2)图中没有连入电路的是电压表,根据图象计算出电压表的示数,确定电压表选择的量程,在连接过程中也要注意正负接线柱;(3)实验研究的是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因此必须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值一定,所以眼睛应注视电压表的示数,移动滑片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4)阴影部分为电流和电阻的乘积,应该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值;(5)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6)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为通路,因此电路故障不是断路,而是短路,电压表无示数,说明电压表也被短路;(7)首先求出定值电阻两端需要控制的电压,然后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求得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值;然后从图乙中,取几个电流、电阻数值,分别算出对应的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这几个阻值都应该在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内,据此选择合适的变阻器【解答】解:(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2)通过图乙中阴影部分面积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电压ur=ir=0.2a10=2v,因此电压表的示数是2v,故电压表接入电路中时,所选的量程应该是03v的,且并联在电阻两端;如下图所示:(3)实验过程中,把定值电阻r由5换为10后,定值电阻两端将变大,为了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需增大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因此需增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值,故应将滑片向右端移动滑片,同时眼睛应注视电压表的示数,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2v不变;(4)阴影部分为横、纵坐标的乘积,即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ir=ur,即测量的是电压:ur=ir=0.2a10=2v;(5)分析图(乙)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6)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为通路,因此电路故障不是断路,而是短路,电压表无示数,说明电压表也被短路,即与电压表并联的定值电阻发生短路(7)由图乙可以看出:当r=10时,i=0.2a;此时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ur=ir=0.2a10=2v由于保持电阻r两端的电压不变,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恒定为:ur=uur=6v2v=4v;若电路电流为i=0.1a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40,因此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应大于40,故c符合条件故答案为:(1)断开;(3)右;b;(4)电压;2v;(5)反;(6)定值电阻短路;(7)c【点评】本题从实验注意事项、实验操作、实物图的连接、滑动变阻器的选择、欧姆定律的应用、电路故障的判断等方面较为综合的考查了学生对实验的了解情况,从中加强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一道不错的实验题五、计算题(5分+4分+9分=18分)24小杨家的电热水器内装有5l的水,该热水器中水的温度从20升高到40,求这些水吸收的热量(c水=4.2103j/(kg)【考点】热量的计算;密度公式的应用 【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密度及其应用【分析】知道水的体积,利用m=v求水的质量,再利用q吸=cm(t2t1)求水吸收的热量【解答】解:由=得水的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