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八校联谊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a初三(1)班50m短跑测试的平均成绩约为15sb教室的高度大约是6mc中学生上学时步行速度约14m/sd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452关于物理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视遥控器使用的红外线是不可见光b医院杀菌用的紫外线是可见光c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用于防伪d医生用红外胶片拍出“热谱图”帮助诊断疾病3俗话说“水涨船高”,则()a“水涨”是以水面为参照物b“水涨”是以船舱为参照物c“船高”是以水面为参照物d“船高”是以地面为参照物4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冰化成水b清晨在草上出现了露水c铁块化成铁水d冬天室外的湿衣服变干5在下列几组物态变化的过程中,都吸热的是()a熔化、升华、汽化b液化、汽化、升华c升华、汽化、液化d凝固、液化、凝华6如图所示,是我们从水面上方看到的筷子斜插入水中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abcd7下列对光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在光的折射现象中,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b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而经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会交于一点c人向平面镜走近的过程中,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不变d凹面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凸面镜对光起会聚作用8下列说法中:“坐井观天,所见甚少”隐含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时间单位;平静湖面上的“倒影”说明平面镜成“与像等大正立的虚像”;“余音绕梁”指的是声音的回声现象,老农卖西瓜时用手拍拍就知道好坏是利用了声传递能量以上物理知识解释()a都正确b正确,错误c正确,错误d正确,错误9如图所示,两个音叉完全相同,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会发声,且将泡沫塑料球弹起对此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实验表明空气可以传声b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表明左边的音叉在振动c左边的音叉也能发声,表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d两音叉发声的响度完全相同10下面是四位同学所画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abcd11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b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c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快d物体振动的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高12(多选题)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图象如图所示()a经过6s,甲车在乙车前面0.6mb经过6s,乙车在甲车前面0.6mc通过1.6m的路程,乙需要16s的时间d乙比甲慢0.1m/s二.填空题和作图题13足球比赛罚点球时,点球位置距球门9.16m,球速可达到108km/h,即m/s,则点球飞到球门需要约s(保留1位小数)守门员扑点球时,我们往往看到球向球门左边飞去而守门员却扑向右边,这说明足球到达球门的时间要(选填“大于”或“小于”)人的反应时间14一辆运输液态氨的罐车在途中侧翻,发生泄漏短时间内,车周围出现“白雾”,这是由于液氨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消防队员赶到后,冒着生命危险,用湿棉纱堵塞漏口,惊现湿棉纱很快结冰将漏口堵住分析其原因是;消防队员疏散周边群众,因为氨是有害气体,它的现象,会对人们产生危害15有一种火锅叫做“鸳鸯火锅”,它是将同一锅隔成相等的两半,一半加的是清汤,一半加的是麻辣红油汤,以满足不同人的口味当两边的汤汁量和初温基本相等时,总是加汤的一边先沸腾,这是因为覆盖在汤汁上面的红油层导致这边,当汤汁沸腾后可以改为小火加热,这样与大火加热的效果几乎完全相同,并且节省燃料,其道理是,同样条件下,重庆火锅煮出的食物比武汉火锅煮出的食物鲜嫩,这是因为重庆火锅的沸点比武汉火锅的沸点16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并在容器底部形成一光斑,然后往容器中渐渐加水,则底部光斑的位置将慢慢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同时上面的眼睛还会看到光斑向(选填“上”或“下”)移动;随着容器中水面的上升,折射角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7如图所示,照相机成、的像;放大镜是透镜(选填“凸”或“凹”)放大镜成、的像18如图所示,岸上的人觉得水中的游泳运动员“腿变短了”,这是光的现象,此现象说明:光从中斜射入中时,折射光线将(填“靠近”或“远离”)法线,折射角(填“大于”或“小于”)入射角19(1)一束光线射到某平面镜上,使其沿水平方向传播,如图甲所示,请在图中画出所需平面镜的位置(要求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2)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请在图乙中作出物体ab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三.实验探究题20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情景,回答问题:(1)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表明:(2)如图所示,从左向右敲击瓶子时,各瓶发音的音调变化是:(选填“由高变低”或“由低变高”)(3)如图所示,用手指轻叩课桌,使正坐在对面的同学刚好听不到叩击声,再让对面的同学将耳朵紧贴在桌面上,用同样的力度轻叩课桌,这时对面的同学则能听到叩击声这个实验表明:(4)如图所示,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将瓶内的空气不断抽出时,手机铃声逐渐变小由这个实验事实得到的推论是:(5)如图所示,我们把水倒入瓶中时,通常根据声音的来判断瓶中水的多少21如图所示的是小明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o点为入射点,on为法线,面板上每一格对应的角度均为10实验时,当入射光为ao时,反射光为ob;当入射光为co时,反射光为od;当入射光为eo时,反射光为of(1)将小明同学的实验数据填入下表实验序号入射光线入射角/反射角/1ao2co3eo(2)分析上述信息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bc22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射到白屏上,在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自上而下,光屏上出现的依次是、橙、黄、靛、紫七种不同颜色的光; 如图乙所示,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改变透镜与纸的距离,纸上会形成一个小亮点该现象表明:23小宇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a、b、c、d、e是主光轴上的五个点,f点和2f点分别是凸透镜的焦点和二倍焦距点(l)在a、b、c、d、e这五个点中:把烛焰放在点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把烛焰放在点上,成像最小把烛焰放在点上是属于照相机原理把烛焰放在点上是属于投影仪原理(2)小字做完实验后,又想用手表代替蜡烛,看在光屏上能成什么样的像于是他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手表盘,如图(甲)所示把这个玻璃板放在蜡烛的位置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像为止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丙)中图四.计算题24一列长200m的列车,以速度为v=54km/h匀速通过一座铁桥,共用了2min,求这座铁桥的长度?2015-2016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八校联谊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a初三(1)班50m短跑测试的平均成绩约为15sb教室的高度大约是6mc中学生上学时步行速度约14m/sd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45【考点】时间的估测;温度;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应用题;参照思想;估算法;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中学生50m跑的时间在7s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教室的高度与一层楼差不多,在3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5左右故d符合实际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数据的了解情况,本题告诉我们一定要对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做到熟知,以免闹了笑话自己还不知道2关于物理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视遥控器使用的红外线是不可见光b医院杀菌用的紫外线是可见光c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用于防伪d医生用红外胶片拍出“热谱图”帮助诊断疾病【考点】红外线;紫外线【专题】比较思想;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红外线的热效应强,穿透力强,故遥控器是靠红外线控制电视机的;紫外线的化学效应强,如验钞、杀菌、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等都是紫外线的特点【解答】解:a、电视遥控器使用的红外线是不可见光,故a正确;b、医院杀菌用的紫外线是不可见光,故b错误;c、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可用于防伪,故c正确;d、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医生用红外胶片拍出“热谱图”可帮助诊断疾病,故d正确故选b【点评】该题考查了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理解是一道基础题3俗话说“水涨船高”,则()a“水涨”是以水面为参照物b“水涨”是以船舱为参照物c“船高”是以水面为参照物d“船高”是以地面为参照物【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应用题;运动和力【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选择一个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如果发生位置的变化,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解答】解:船在水中漂浮,船的位置随水的位置变化,“船”和“水”相对静止;“水涨”说明水在运动,因此可以选取地面为参照物;“船高”,说明船在运动,因此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故选:d【点评】(1)参照物的选择,作为参照物的物体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运动的,如果选定为参照物,就假定为不动的物体(2)此题要求学生由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会选择参照物,会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4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冰化成水b清晨在草上出现了露水c铁块化成铁水d冬天室外的湿衣服变干【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液化、熔化、升华的概念【解答】解:a、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清晨在草上出现了露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c、铁块化成铁水是熔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冬天室外的湿衣服变干是升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的了解5在下列几组物态变化的过程中,都吸热的是()a熔化、升华、汽化b液化、汽化、升华c升华、汽化、液化d凝固、液化、凝华【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升华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专题】应用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物态变化过程是:熔化、汽化、升华;需要放热的是:凝固、液化、凝华【解答】解:由物态变化过程需要的条件可知:熔化、汽化、升华,三种物态变化需要吸热;凝固、液化、凝华三种物态变化需要放热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物态变化的条件的理解,是一道好题6如图所示,是我们从水面上方看到的筷子斜插入水中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abcd【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我们看到水中的筷子,水的筷子反射的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解答】解:此时筷子斜插入水中,由于光的折射作用,从上面看筷子水中的部分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一些,看起来向上弯折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的认识,平时多观察、多思考7下列对光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在光的折射现象中,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b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而经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会交于一点c人向平面镜走近的过程中,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不变d凹面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凸面镜对光起会聚作用【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凸面镜和凹面镜;光的折射规律;凸透镜的会聚作用【专题】应用题;定性思想【分析】(1)光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其它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2)凸透镜的会聚作用是使原来的光路变窄,会聚的光线提起会聚,平行光会聚成点,发散的光线变为平行光或还是发散小一些的光线(3)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像的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跟其它因素都没有关系(4)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解答】解:a、光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其它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不符合题意b、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会聚的真正含义是把原来的光路变窄,所以会聚之后的光线可能是平行光,可能是散开的,可能是会聚成点的不符合题意c、人向平面镜走近的过程中,人的大小不变,因为物像大小相等,所以像的大小不变符合题意d、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不符合题意故选c会聚的光线提起会聚【点评】(1)眼睛感觉像变小,是因为眼睛看像的视角变大,感觉像变大,这是眼睛的一种错觉(2)正确理解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是使原来的光路变窄,会聚的光线提前会聚,平行光会聚成点,发散的光线变为平行光或发散小一些的光线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是使原来的光路变宽,会聚的光线错后会聚,平行光线变得发散,发散的光线变得更散(3)凸面镜和凸透镜,凹面镜和凹透镜是不同的,注意区分8下列说法中:“坐井观天,所见甚少”隐含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时间单位;平静湖面上的“倒影”说明平面镜成“与像等大正立的虚像”;“余音绕梁”指的是声音的回声现象,老农卖西瓜时用手拍拍就知道好坏是利用了声传递能量以上物理知识解释()a都正确b正确,错误c正确,错误d正确,错误【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回声;声与信息;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光的反射【专题】应用题;声与光【分析】(1)“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2)光年是光一年所走的路程,是长度单位;(3)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4)“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是回声现象(5)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解答】解:青蛙之所以坐在井里,只能看到很小的一片天,就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缘故故正确光年,就是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1光年=9.461012km,所以光年表示长度,是长度单位故错误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平静湖面上的“倒影”也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与物等大正立的像”的规律成立故正确声音是一种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现象,“余音”就是由于回声现象产生的故正确有经验的老农卖西瓜时用手拍拍就知道西瓜的好坏是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错误可见,正确,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光沿直线传播,光年,平面镜成像,声音的产生与回声现象和声音的特性等知识,是一道综合应用题9如图所示,两个音叉完全相同,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会发声,且将泡沫塑料球弹起对此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实验表明空气可以传声b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表明左边的音叉在振动c左边的音叉也能发声,表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d两音叉发声的响度完全相同【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利用下列知识分析回答:(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可以在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2)利用转换法将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实验现象【解答】解:(1)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空气能够传声,也可以说明声音具有能量,故ac正确;(2)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开,利用转换法证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由此可以说明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b正确;(3)声音传播过程中,有能量损失,所以会造成左侧音叉的振幅小于右侧音叉的振幅,使声音的响度变小,故d错误故选:d【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两个方面分析解答注意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和转换法在物理实验中的运用10下面是四位同学所画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abcd【考点】透镜的光路图【专题】图析法;透镜及其应用【分析】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解答】解:a、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故a正确;b、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而图中的折射光线发散了,故b错误;c、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而图中的入射光线过焦点故c错误;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而图中的折射光线会聚了故d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透镜的光路图,熟练掌握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1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b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c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快d物体振动的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高【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专题】声现象【分析】(1)物体振动的快慢叫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2)当一个物理量受多个因素影响时,需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解答】解:a、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质量越大,体积越大,越难振动,振动的越慢;因此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故a正确,符合题意b、探究音调跟频率的关系时,需控制其它因素都不变,因此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故b正确,符合题意c、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慢,频率越小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d、物体振动的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高故d正确,符合题意故选:abd【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音调的定义,利用实验进行验证12(多选题)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图象如图所示()a经过6s,甲车在乙车前面0.6mb经过6s,乙车在甲车前面0.6mc通过1.6m的路程,乙需要16s的时间d乙比甲慢0.1m/s【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信息给予题;图析法;长度、时间、速度【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各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其次注意认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上各表示的最小分格的数值大小和单位;再次是明确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最后对照各个选项提出的问题作出判断【解答】解:ab、由图可知经过6s,甲乙两车的路程分别是s甲=1.2m,s乙=0.6m,则甲的速度:v甲=0.2m/s;v乙=0.1m/s;因为两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甲车在乙车的前方s=s甲s乙=1.2m0.6m=0.6m处,故a正确,b错误c、根据v=可得,通过1.6m的路程,乙需要t=16s故c正确;d、v甲=0.2m/s;v乙=0.1m/s,所以乙比甲慢0.1m/s故d正确故选acd【点评】根据图象或图表探究物质的规律是近两年来出现较多的题目,图象可以使我们建立更多的感性认识,从表象中去探究本质规律,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此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很强二.填空题和作图题13足球比赛罚点球时,点球位置距球门9.16m,球速可达到108km/h,即30m/s,则点球飞到球门需要约0.3s(保留1位小数)守门员扑点球时,我们往往看到球向球门左边飞去而守门员却扑向右边,这说明足球到达球门的时间要小于(选填“大于”或“小于”)人的反应时间【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计算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利用公式v=可求到达的时间;判断失误说明人的反应时间要比球到达的时间大【解答】解:球的速度v=108km/h108m/s=30m/s,由v=得,球飞到球门需要得时间:t=0.3s;守门员判断失误证明人的反应慢,即反应时间大于足球到达球门的时间故答案为:30;0.3;小于【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单位的换算和人的反应时间于点球到达时间的比较14一辆运输液态氨的罐车在途中侧翻,发生泄漏短时间内,车周围出现“白雾”,这是由于液氨汽化吸热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消防队员赶到后,冒着生命危险,用湿棉纱堵塞漏口,惊现湿棉纱很快结冰将漏口堵住分析其原因是汽化吸热使水凝固;消防队员疏散周边群众,因为氨是有害气体,它的扩散现象,会对人们产生危害【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简答题【分析】液氨在常温下就可以迅速的汽化,汽化要吸热,“白雾”都是液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湿棉纱很快结冰是因为液氨在汽化时吸热,使水的温度降低而凝固形成的;液氨汽化后形成氨气,扩散到空气中,吸进人的肺部会对人造成伤害【解答】解:液氨在常温下汽化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白雾”;用湿棉纱堵塞漏口,泄露的液氨迅速汽化吸热使水的温度降低而结冰;氨气是有毒的,扩散到空气中,会对人们产生伤害故答案为:汽化吸热;液化;汽化吸热使水凝固;扩散【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的物态变化,我们要能够根据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物理现象15有一种火锅叫做“鸳鸯火锅”,它是将同一锅隔成相等的两半,一半加的是清汤,一半加的是麻辣红油汤,以满足不同人的口味当两边的汤汁量和初温基本相等时,总是加麻辣红油汤的一边先沸腾,这是因为覆盖在汤汁上面的红油层导致这边蒸发吸热少,当汤汁沸腾后可以改为小火加热,这样与大火加热的效果几乎完全相同,并且节省燃料,其道理是沸腾吸热温度不变,同样条件下,重庆火锅煮出的食物比武汉火锅煮出的食物鲜嫩,这是因为重庆火锅的沸点比武汉火锅的沸点低【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专题】应用题【分析】1、从影响蒸发的因素分析为什么麻辣红油汤先沸腾2、从沸腾的条件分析沸腾后为什么可以用小火3、海拔越高,液体的沸点越低,煮出的食物越鲜美【解答】解;1、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及液体种类覆盖在汤汁上面的红油层使麻辣红油汤蒸发慢,蒸发吸热少,所以在吸热相同的情况下,辣红油汤升温快,先沸腾2、当汤汁沸腾后,液体温度不变,内能不变,吸收的热量只是用来转化为汽化热,即沸腾吸热温度不变,所以当汤汁沸腾后可以改为小火加热,这样与大火加热的效果几乎完全相同,并且节省燃料3、海拔越高,液体的沸点越低,因为重庆海拔比武汉海拔高,重庆火锅比武汉火锅沸点低,所以同样条件下,重庆火锅煮出的食物比武汉火锅煮出的食物鲜嫩故答案为:麻辣红油 蒸发吸热少 沸腾吸热温度不变 低【点评】本题考查了: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2、液体的汽化热,3、影响液体沸点的因素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属于中档题16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并在容器底部形成一光斑,然后往容器中渐渐加水,则底部光斑的位置将慢慢向左(选填“左”或“右”)移动;同时上面的眼睛还会看到光斑向上(选填“上”或“下”)移动;随着容器中水面的上升,折射角将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考点】光的折射规律【专题】实验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解答此题应掌握:光发生折射时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光线会靠近法线容器内加水后,就会发生折射现象,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然后分析光斑的移动情况【解答】解:当向容器中加水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由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光会靠近法线,因此光传播到容器底时会向左移动;当杯子内逐渐加水时,光的折射程度不变,所以光在空气中的折射角将不变,但入射点逐渐抬高,由光的折射规律作出的折射光线照射在容器底的光斑会逐渐向上移动故答案为:左;上;不变【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光的折射规律,对于光折射时的特点应当理解并掌握,能解释一些常见的光学现象,属于基础题17如图所示,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放大镜是凸透镜(选填“凸”或“凹”)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应用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解答】解:照相机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之一,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放大镜是凸透镜,利用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原理故答案为:倒立;缩小;实;凸;正立;放大;虚【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幻灯机、显微镜、望远镜都是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关键是记熟成像规律并能做到举一反三18如图所示,岸上的人觉得水中的游泳运动员“腿变短了”,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此现象说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将远离(填“靠近”或“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填“大于”或“小于”)入射角【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应用题;比较思想;归纳法;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光的折射规律可概括为“三线同面,两线分居”,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答】解: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人们逆着光线看去水中的游泳运动员“腿变短了”故答案为:折射;水;空气;远离;大于【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光的折射定律进行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光的折射定律内容,属于识记性的内容,要求学生不但能够牢记,而且要学会熟练应用19(1)一束光线射到某平面镜上,使其沿水平方向传播,如图甲所示,请在图中画出所需平面镜的位置(要求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2)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请在图乙中作出物体ab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透镜的光路图【专题】作图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透镜及其应用【分析】(1)根据光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的平分线是法线的位置,再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的垂线,就是平面镜所在的位置;(2)利用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进行作图确定物体a的位置:过光心不改变方向;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过凸透镜会聚在焦点上;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平行于主光轴射出【解答】解:(1)由光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先做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的平分线,然后再过入射点作这个角平分线的垂线即可如图所示:;(2)连接a与凸透镜的中心并延长,过a点作主光轴的平行线交凸透镜一点,连接该点和凸透镜的焦点f并延长,交于一点,作该点垂直于主光轴,即为物体ab所成的像ab的位置如图:【点评】(1)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会根据反射定律完成反射光路,会根据角之间的关系计算角的大小;(2)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一定要掌握物距、像距、物体、像大小之间的关系三.实验探究题20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情景,回答问题:(1)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表明: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2)如图所示,从左向右敲击瓶子时,各瓶发音的音调变化是:由低变高(选填“由高变低”或“由低变高”)(3)如图所示,用手指轻叩课桌,使正坐在对面的同学刚好听不到叩击声,再让对面的同学将耳朵紧贴在桌面上,用同样的力度轻叩课桌,这时对面的同学则能听到叩击声这个实验表明:固体传声效果比空气好(4)如图所示,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将瓶内的空气不断抽出时,手机铃声逐渐变小由这个实验事实得到的推论是:真空不能传声(5)如图所示,我们把水倒入瓶中时,通常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瓶中水的多少【考点】声音的综合利用【专题】应用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2)图中声音的产生主要是空气柱的振动空气柱越长,振动越慢,音调越低;空气柱越短,振动越快,音调越高(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声音在固体中传声效果最好,液体次之,气体最差(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5)振动的物体质量越大,体积越大,越难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解答】解:(1)小纸片的跳动是由于扬声器振动造成的,扬声器发出声音的原因正是由于里边纸盆的振动;(2)图中声音的产生主要是空气柱的振动空气柱越长,振动越慢,音调越低;空气柱越短,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最左边的瓶子空气柱最长,所以振动最慢,音调最低;同理最右侧的音调最高,所以各瓶发音的音调变化是:由低变高;(3)敲课桌的另一端的时候,耳朵贴在桌面上是靠固体传播声音;如果耳朵离开桌子的时候靠空气传播声音,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所以第二次的响度明显比第一次小;(4)当用抽气机不断抽气时,手机播放的音乐声逐渐减弱直至无法听到,这说明真空不能传声;(5)往暖水瓶中灌水时,是由暖水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水越来越多,空气柱越来越短,越容易振动,音调越高所以可以通过发出声音的音调来判断暖水瓶中水的多少故答案为:(1)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2)由低变高;(3)固体传声效果比空气好;(4)真空不能传声;(5)音调【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声音的特性的认识和了解,是一道综合性题目21如图所示的是小明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o点为入射点,on为法线,面板上每一格对应的角度均为10实验时,当入射光为ao时,反射光为ob;当入射光为co时,反射光为od;当入射光为eo时,反射光为of(1)将小明同学的实验数据填入下表实验序号入射光线入射角/反射角/1ao2co3eo(2)分析上述信息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b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c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考点】光的反射定律【专题】实验题;实验分析法;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反射角;(2)在此实验中要测量每条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与法线的角度,即为入射角与反射角,根据实验信息和数据得到结论【解答】解:(1)由图知,入射光线为oa,则入射角为aon=50,其对应反射角为bon=50;入射光线为oc,入射角为con=40,其对应反射角don=40;入射光线为eo,则入射角eon=20,其对应反射角20;(2)分析上述信息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答案为:(1)实验序号入射光线入射角反射角1ao50502co40403eo2020(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光的反射定律及实验,要掌握反射定律的内容,并要中反射角、入射角的概念22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射到白屏上,在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自上而下,光屏上出现的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不同颜色的光; 如图乙所示,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改变透镜与纸的距离,纸上会形成一个小亮点该现象表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考点】光的色散;凸透镜的会聚作用【专题】应用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太阳光是混合光,照在三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TCECS 918-2021 既有城市住区历史建筑价值评价标准
- DLT 5630-2021 输变电工程防灾减灾设计规程
- 人体结构绘画题库及答案
- 中学文学常识题库及答案
- 记者考试题及答案
- 环境监测工程师考试题及答案
- 河北新华联合冶金控股集团面试题及答案
- 安防行业技术规范与发展
- 公务员面试泥块面试题及答案
- 货柜车司机招聘面试题及答案
-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 DB37∕T 3472-2018 省级地名文化遗产认定规范
- 客服劳动合同
- 消费品行业投资咨询合同(2篇)
- 2025年针织大圆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结核病科护理工作总结
- 中建室外工程施工方案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英语试题与参考答案
- 2024年初级会计师职称《初级会计实务》考试提分卷(含答案)
- 幼儿园安全隐患举报奖励制度范文(二篇)
- 旅馆治安管理制度及突发事件应急方案治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